蜡笔小新电影2014:还原真实的罗杰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10:07

还原真实的罗杰斯

                         ——由央视2套“中国财经报道”2008-10-25播出内容整理

 记录整理、录入/ 姚村汉子L       


    今年全世界人的目光无不对准了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当金融巨头们纷纷倒下,当大师巴菲特称这是难得的抄底机会,而大举收购之机,万里之外的新加坡,却传来了另外一种声音,“在有生之年,恐怕都看不到这场危机的反弹”,这个论断,就是出自于被巴菲特以为把握大事无人能及的人,他就是在中国曾经炙手可热而又倍受争议的美国投资家吉姆-罗杰斯。数年以前,他就告诫人们要远离美元,他坚信,21世纪属于中国。然而今年9月份,接二连三遭遇媒体和投资者质疑之后,这位频繁的来往于中国的罗杰斯先生,无奈地表示,“我想我应该停止在中国公开场合的演讲”。那究竞是什么原因,让罗杰斯作出了这样的决定,罗杰斯又对中国股市究竞作了什么。好,接下来的节目,还原一个真实的吉姆-罗杰斯。

2008年6月,罗杰斯又一次来到中国,短短三天时间里,他辗转南京、深圳、上海,发表了三次演讲,核心思想仍然是那两个字:“不卖”。罗杰斯“实际上我是从1999年,最早开始买中国的股票,2005年、2006年买的中国股票都没有卖”。一年前,媒体对他的演讲会,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听众长时间热烈鼓掌,久久不愿离去”,等待签名的人排起了长队,而这次来到深圳,尽管会场座无虚席,尽管换上唐装,可以再次赢得人们的掌声,但掌声里掺杂着不少的质疑。

上海铑钿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军校:“我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的演员,未必是一个大师。你在中国出场费、你的演讲、你的出书,收入比你投资哪一个比例大?我发现三月份你在买股票,你的投资底线是多少?我发现你的所作所为,所有的这些理论上的东西,我们任何一个公募基金,年轻的一年的股龄都可以做到,我们慕名而来,听大师你对我们的教导,不是你的预言,是你的实战,谢谢。”老田专程从上海赶来的一位私募基金经理,为了便于与大师交流,他买了一万元一张的贵宾票,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尽管一年来中国股市发生了巨变,但罗杰斯仍就在老调重谈。

田军校:“我们觉得花一万块钱冤,花一千块钱的人也很冤,就是没有得到任何益处,只是说行情看好,要么你是一个实战者,你为了利益,或者有些人的马前卒,那么你言不由衷地说,那么你就是要丢大师的名分。”那么在中国人气一向很旺的罗杰斯,为何如今又遭遇人们如此的质疑呢,究竞他对中国股市都有过哪些言论,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回放,一起再回顾一下中国股市过去四年来的不寻常的经历。

2004年5月,罗杰斯开始了首度中国巡讲,对于正在遭受国有股减持困扰,慢慢寻途人气低落的中国股市,他作出了这样的论断,(2004年5月,北京)罗杰斯:“也许在2004年9月或者在2005年9月,你们就会看到股市的底部”。尽管罗杰斯的预测时间跨越很大,但当在一年之后,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千点,熊市见底时,更多的中国投资者开始关注这位神奇的老者   。

2006年6月,罗杰斯再度造访中国时,上证指数已从底部上涨了百分之六十,达到一千六百点。罗杰斯“中国股市已经迎来新一轮牛市”,此时,罗杰斯再度对中国股市进行了预测,他对中国A股牛的判断,第二天毫无悬念地登上了各大财经媒体的头条,他认为,全球最好的投资品种有两个,一个是商品,再一个是中国概念股。罗杰斯:“两年前我要大家抛中国的股票,但是现在我说的是买入,但是不用马上把钱都投进来。”“因为短期内不可能再上涨60%那么多,我鼓励大家了解商品,投资商品,你会赚更多的钱。”时间仅仅过去半年,2007年1月,罗杰斯再次来到北京时,上证指数已瞄准了三千点大关,尽管他的牛市论断再次被验证了,但涨幅却大大出乎他的预料,在喧闹的证券营业部里,罗杰斯皱起了眉头。(2007年1月,北京)罗杰斯:“每个人不管怎样,都在歇斯底里的购买股票,这不是中国市场的特有现象,世界市场也是如此,人们只知道买入,市场的确会出现这样的行情,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市场阶段”,然而罗杰斯不会想到,他的一双中国股市的黄金眼,却从这一刻变得模糊起来,一些言论也开始前后矛盾,2007年9月,在五千点更高的位置之上,罗杰斯来到广州和上海,对A股泡沫的描述,与年初截然不同,(2007年9月,广州)罗杰斯:“我是说潜在的可能会有泡沫,但是并没有产生,现在中国的股市正处于泡沫的初期,我提醒刚刚入市的投资者要记住这样的涨幅是不正常的,股指上升太快,未必是件好事。”当同场一位基金经理表示,长期的牛市并不意味短期风险可以忽略不计,并坦言已经开始卖出之后,罗杰斯再次强调,他一股都不卖,罗杰斯:“就算是未来的15—20年有熊市,我也还会将股票留下来。美国过去100年有非常大的熊市,但是人们还是从熊市赚了很多的钱,我希望从中赚很多的钱”。不过,这与一天之前,他刚刚在上海发表的言论却并不一致,(2007年9月,上海)罗杰斯:“今年的股指达到一万点我会非常担心,我会卖掉我的股票,我再说一次,我从来没有卖出过中国的股票,如果中国的股市出现泡沫,我就必须卖掉了,因为我知道,每次泡沫,都会非常的惨重、惨烈,每个人都会被扫地出门”。到底是卖还是不卖,罗杰斯两种选择都有充足的理由,而最终要取决于泡沫究竞会演变到何种程度。(2007年9月,上海)罗杰斯:“我不是说泡沫马上就会来,现在还不是泡沫,我们叫泡沫初期,有十个月的积累,现在的股票上升没有问题,只不过上涨太厉害,失控了以后就会有问题”。然而他的话音刚落,A股变盘,两个月后,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全球股市接连报跌,此时,从香港又传来了罗杰斯的声音,(2007年11月,香港)“现在全球股票市场中,没有我希望买入的股票,中国也不例外,只是我还没有抛售中国股票”。2008年4月25日,短短半年过去,A股已经拦腰跌去了一半,就在人们认为中国股市已经进入熊市的时候,罗杰斯又在北京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2008年4月,北京)“2008年卖出中国的股票,也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在2008年卖出中国股票,对我来说就像在1908年卖出美国的股票一样”。同时罗杰斯还表示,自己重新开始买入中国概念股,这样的言论又给了中国投资者不少的安慰,(2008年4月,北京)罗杰斯:“3月份下降20%,4月份也有下降,造成了恐慌,那么一周能下降5%,甚至一天能下降5%,不但在中国,在其它地方都意味着我们会走到底线,也因此的话,我少量的进了中国股票”。2008年6月中旬,罗杰斯开始了最近一次的中国巡讲,在他表示两个月前重新买入中国概念股以来,A股又下跌了20%以上,(2008年6月,南京)罗杰斯:“在过去的十几天,我们经历了中国股市的崩盘,在过去的两三周内,中国股市跌了20%,这样的跌幅,暗示了一个非常大的一种恐慌性抛售,从历史上来看,预示着股市正在接近它的历史最低点”。他表示,中国股市底部的确立,或许需要6个月到1年的时间,或许很难说,他当前每天都在密切关注中国股市行情的变化,他来到深圳,继续强调2008年卖出中国股票是错误的,但演讲会上,老田却直面罗杰斯,认为这轮非同寻常的熊市,并不能简单的以传统经验来面对,老田:“恐慌的时候,我们买入股票,等大家都看好的时候卖出,这傻瓜都知道的道理,这怎么是大师的思维呢。那么什么时候恐慌,他的原话是下跌时入,那六千点到现在一直是下跌,那我什么时候去买入,我们从实战的角度,买入就不能再亏损,或者说亏损的度有限,5%、10%,不能越跌越买,对不对?”不卖深度被套,如今想卖也没有了勇气。老田认为,关键在于此时究竞有谁具有罗杰斯的补仓实力,老田:“我们的资金是有限的,我们的子弹有限啊,正因为我看好我们的中国经济和中国的A股市场,或者说大众舆论都认为到了一万点,那我们现在赔得找不着北,我们八个月经历过,我们过去五年熊市的亏损度,我们亏了60%”。9到10月间,全球股市持续暴跌,中国股市更是下探一千八百点,回望罗杰斯逢低买入的点位,如今已高高在上,老田强烈地感受到,在中国这个投机气氛浓厚的市场里,会卖股票比会买股票更加重要,老田:“但是真正的大输,那么一定是大赢,以后大输的,应该提示风险,比如说那么应该五千点。一会说泡沫产生,一会说泡沫不产生,那么我们通过中石油的案例,也应该知道,按《孙子兵法》有一个胜利的后退啊,一千点涨到六千点了,再好的盛宴也有散的时候啊。金延石,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他表示,或许六千点在罗杰斯看来,并不算大泡沫,但罗杰斯描述的初期泡沫,一样让人损失惨重。金延石:“从一千点到六千点,我想大家还记得一首歌‘死了都不卖’,从六千点到两千多,我想心里也在唱另外一首歌‘不卖就得死’,市场本身在忽悠,如果大师反而看不到这种趋势,反而是错误的”。个人投资者赵泉:“他所说的话更像是一个娱乐片,至少我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看的,如果说我去听罗杰斯预测的点位去炒股票,那我现在很可能已经流浪天涯了,我可能满屁股地都被人追债啊”。 个人投资者赵泉,对投资大师们有着浓厚兴趣,但他认为,谁敢预测点位,都是富有娱乐精神的人,赵对应华尔街非常强调纪律、非常强调团队的这么一个传统而言,罗杰斯在华尔街也是一个异类”。

那么当前在海外媒体和投资界,对罗杰斯评价又是怎样的呢?登陆国外一些知名的财经媒体网站,记者发现,过去五年间,英国“金融时报”对罗杰斯的评论有24次,他们称罗杰斯为“商品之王”,而同期对巴菲特的评论是49次,CNBC最近两年67次报道过罗杰斯,索罗斯是40次,巴菲特是97次,作为彭勃资讯的特约评论人,罗杰斯最近半年,出镜超过了10次,央视驻美国记者王同业:“对于罗杰斯,我感觉在华尔街业内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就是很多人认同他的这种国际投资大师的身份或者定位,也是把罗杰斯作为一个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来报道,包括他全球旅行的经历,最新的报道还是对于美国政府救市的言论和评论,罗杰斯毕竞是业内的一个风云人物,所以他的言论,可能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对于罗杰斯,对于美国救市方案的抨击或者评论,美国很多媒体进行了广泛的报道,报道很多”。罗杰斯在美国投资界的人气,除了对大宗商品牛市的判断以外,更在他较早地预言了中国的崛起,他在欧洲有过几次投资经典案例,并被一些人称为奥地利股市之父,央视驻欧洲记者季云(女):“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罗杰斯看好奥地利股市,不仅自己购买了奥地利股票,还推荐其他投资者购买,使奥地利股市行情大涨,因此也被称作“奥地利股市繁荣的始作俑者”,作为国际投资大师,奥地利媒体和金融界对他是十分认可的,在同一时期,也就在1982年罗杰斯也确实购买了德国股票,1983年到1987年,德国经济形势非常好,股市行情大涨,DAX指数从1983年1月的550点涨到了1987年8月的1530点,也就是涨了有2倍,由此德国认为,罗杰斯是国际金融市场最出色的观察者。他成功的投资经历,也使得他频频成为媒体的采访对象,在很多金融会议,经济会议和论坛上也能看到他的身影”。日本日兴资产管理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宫里启晖(上海,电话采访):“日本投资者对吉姆-罗杰斯的认识,主要是基于对罗杰斯走访中国以后写的一本书:《中国与全球商品》,这本书给日本投资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罗杰斯先生的日本的声誉的提升,创造了这样一个机会,他的战略眼光是非常远的,这个是值得赞叹的”。采访记者:“具体说一下,哪些预测或者分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宫里启晖:“他对中国的理解,和对中国将来预测,包括对中国与印度经济的腾飞,以及全球对商品市场的巨额投资,这样一个预测,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2007年,罗杰斯纂写的《牛气中国》一书海外面市,2008年中文版发行,书中处处散发出他浓浓的中国情结,在《牛气中国》一书中,他这样写到:“除非你已遁入空门或者过去十年一直在山洞里生活,否则你肯定感受到中国对世界的开放已经引起了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经济繁荣”。(柏林,电话)季云:“罗杰斯在2008年3月15日,接受德国大报《世界报》的采访时说,美元会继续贬值,未来的货币将是人民币,人民币、瑞士法郎和日元是他投资的目标,2007年5月4日他在接受德国瑞士信贷集团媒体部的采访时说,中国正在成为21世纪的强国,中国将在世界上所起的作用,可以与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相媲美,这一点他坚信不疑”。在2008年6月的上海,罗杰斯再次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罗杰斯:“上海会是下一个最伟大的城市,正如中国将会是下一个最伟大的国家一样,你们现在在座的各位,居住在一个正确的国家在正确的时候”。金延石:“华尔街不会特别关注他的判断,但是我相信,包括巴菲特本人,他们都在关注,他所关注的那个热点,也就是说他出现在哪里,也就意味着那个地方,在未来的若干年内会持续成为热点,并不是说,他说的每句话都是对的。

一位德国投资家说过,心理学造就了90%的行情,特别对A股这个与国际股市有着太多不同的市场,从未买过A股的罗杰斯对于这个市场的大众心理,究竞又有多少了解和把握呢?从人们对罗杰斯的极力推崇到接连质疑,如此喜剧性,又折射出中国投资者怎样的心态呢,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罗杰斯在《牛气中国》一书的卷首,引用了《论语》一句名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引用毛泽东语:“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或许这正是罗杰斯投资哲学的浓缩。而赵泉认为,一个没有买过A股的人评论A股,则会使人昏昏,赵泉:“古代贤人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你一个人首先得自己把这个事情搞清楚,你才能让别人搞清楚,对于中国目前我们的A股市场,罗杰斯毋庸置疑以其昏昏,使其昏昏。他本身就不清楚”。赵泉认为,A股这样一个低效市场,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用正常的方式去判断。在这轮熊市中,同样都伤得鼻青脸肿。赵泉:“他都没有参与过A股股票市场的运作,那么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媒体,去根据罗杰斯给大家的建议,去投身于中国的A股市场吗?你不觉得这不荒诞吗?”老田:“中国的A股市场,有中国的特定的文化,特定的人群,对不对?以及特定的投资投机的这种思维定势,那么一个外国人,你了解我吗?你了解中国吗?比如说你不能简单的,比如说我看好中国经济多少人多少发展,这是傻瓜都懂的问题”。上海万国股市测评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虹:“热爱和冷静的分析之间,我想这中间有些时候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张长虹多次与罗杰斯打过交道的他则认为,老罗点评A股恐怕出于无奈,张长虹:“但是到了人们开始要求说,哪些股票能涨,中国股市应该涨到多少点,他要不断地满足这种要求,而且这种要求又那么迫切,有些时候就可能不得不回答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回答就有可能不像在最初他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整个的大块的方向,看法那么清澈那么透明”。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叶檀:“我觉得不要轻易地相信什么事情,但是也不要轻易地彻底否定这个事情”。叶檀认为罗杰斯的言论并不是什么水土不服的问题,叶檀:“罗杰斯说着看好中国,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中国市场就没有上下波动的机会了,而是说在全球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市场成为一个避风港”。 叶檀认为,国际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资产配置,中国概念股正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套利工具,一个常用手法,长期不卖,某种程度上的全局性的投资需要,而且只能是投资本土市场的中国投资者来说是无法仿效的。叶檀:“你做一个想象,罗杰斯就相当于一个飞行员,在鸟瞰全球的资本市场,对于他来说这个资产配置的范围,可以做到最大,然后对于什么农产品、石油,然后是货币,各国股市都在他的投资范围之内,而我们A股市场的投资者呢,是一个误解的痛苦,这种痛苦其实我们尝到很多了”。这有一些证券界人士认为,中国投资者难以接受罗杰斯的投资理念,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实力相差过于悬殊。(江海证券北京营业部总经理)范东煜:“对他来说赔和赚,不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对于我们广大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件关系到家庭是不是幸福,明天是不是揭开锅,这个房贷能不能还上的问题”。(普通、个人投资者):“他资金量特别大,人家能沉得住不到低位人家不买,人家有这个定力,到多少位我买,到多少位我出,中国散户能行吗?”实际上,罗杰斯在中国多次演讲中,告诉人们投资在他的生活中处于于怎样的位置。(2007年9月,上海)罗杰斯:“我在我女儿身上花的时间最多,在投资上投入精力并不是很多,我买一些便宜的东西,我就持有,不动了,我1999年、2005年、2006年,买了不少中国的股票,我就一直持有,因为我对中国非常有信心”。范东煜:“对罗杰斯来说,他不管是什么点位买中国的股票,他都是投资,对于你来说,不管你在多低的市盈率买股票,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和中国的这个市场构成来说,它都是投机,因为它赔不起,就在这儿,他是所有的问题在这儿,所以你会觉得他说的不对,你甚至觉得他在忽悠你”。赵泉:“说起来就好像你比如说有人某一天,忽然间有一个,他回老家,走到了乡下,他偶然比如说,我们范总和我们说了一句,那鲍鱼真不好吃,那个听说有鲍鱼的人,肯定特别的惊诧,真的吗?鲍鱼不好吃,那为什么那么贵啊。这就是说明它不在一个层面上”。1980年,罗杰斯离开量子基金之后,从教、环球旅行、出书,似乎离人们想象的投资家越来越远了,罗杰斯在近四年的时间里,人们已经很难于具体说清他来中国有多少次,有人怀疑,他已经偏离了大师的身份,张长虹:“作为一个证券分析家和作为一个人,以及作为一个活跃的一个角色,社会的一个角色,我想这个之间,有些时候会出现一些不清楚,我还是认为他应该更多地回归成一个分析大师”。金延石:“我在问他的时候也讲,作为一个旅游者,和作为一个投资人,这两个角色,你是怎么平衡的,他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我在旅游中的思考,常常就是投资的决策,所以他是一个多面立体的决策信息集合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就是能够在庐山内外,不断地进进出出的人。

韦洪波,腾讯网资深编辑,罗杰斯2008年6月深圳之行,正是出自他的策划和邀请,他透露,之所以选择罗杰斯,一个主要原因是他在各地演讲,总是兴趣盎然,韦洪波:“我们考虑有三个选,一个是巴菲特,一个是彼得林奇,第三个才是他,因为他在国内曝光率也比较多,我们想呢,我们是办这个会,当时确实想请国际一流的大师,来给中国的基金经理也好,我们的股民也好,还有投资者朋友,大家一起来听听,到底人家怎么做的,后来呢巴菲特今年没有来中国的这么一个计划,彼得林奇呢是年龄有点大,然后另外一个是他在国内也有一些事情脱不开身,罗杰斯最容易联系了”。记者在罗杰斯个人网站上看到,上面详细罗列了他最近几个月的行程,从温哥华、东京、法兰克福到泰国、新加坡,行程覆盖之广,出场频率之高,对于他66岁的年纪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或许这正是他三次环球旅行生活方式的一种延续,资本的自由,将他可以投资家、旅行家和演讲家之间任意选择,他在他的书中写到:“到处去见见世面吧,这样你才能挣大钱,让我们路上见”。我们知道,罗杰斯第一次中国巡讲,大多是商业运作,离开媒体的支持和机构的赞助,一些人怀疑,正是个别媒体出于自身利益,过度挖掘名人品牌效益,才导致了“罗杰斯现象”,有些人甚至这样说,究竞是罗杰斯忽悠了中国、投资者和媒体,还是媒体自己忽悠了自己呢,2007年9月,陈浩以五万美元的竞买价格,获得了一次与罗杰斯共进午餐的机会,那么这张大买卖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陈浩:“这是我基于对人的研究,我必须坐到他的对面去观察他,让他去讲或者我去讲,我看他怎么去听,这是我所关心的内容”。陈浩表示,他所从事的证券分析软件设计,需要了解各类投资者行为方式,不过他承认以往接触众多国内外知名投资人士,采用这种方式还是第一次。陈浩:“这个算是对我们的媒体伙伴的一个支持,如果不用这种方式,换个方式也能实现同样的交流,当然这种方式呢,更多的商业化一点,也许咱们也坦率地说,就是通过这种媒体组织的这种特定的午餐,那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事情”。陈浩并不掩饰他与这家媒体的商业合作,他认为既然是商业活动,就难免少不了有包装和夸张,而如果没有商业活动的运作,国内投资者也很难有机会一睹大师的风采,陈浩:“他的思想是不是适应于中国国情,我想这个是罗杰斯没有机会考虑的问题,因为据我所知,每一次罗杰斯先生来到中国,都是有一个中国的邀请者,罗杰斯更多的不是说,他去找到中国人,说我要演讲,你帮我组织一下,而是总有人找他,他要选择做的事情就是,选择到时候我答应谁的邀请,这是他现在的身份和决策”。而作为财经媒体评论员的岳敬博认为,罗杰斯现象的产生,就是出于一种简单的需求关系。岳敬博(《证券导刊》主编):“如果两年前可以说叫罗杰斯旋风,但那个旋风,它刮的面积有多大呢?实际上并不大,他就是局部的旋风,局部的热潮,散户实际知道罗杰斯这个人的并不多,但是媒体证券中人,不知道罗杰斯的恐怕很少,媒体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吸引眼球,经营罗杰斯那种讲坛经济的这些人,正好就是满足了这种要求”。叶檀:“媒体塑造了一个神,然后跟这个神一起通过这个商业模式得利,然后这个神倒掉之后,他再造一个新的神这就是一种商业模式,就看得很清楚,就是这么回事,所以你不要希望说,媒体反思了,以后就不造神了,然后我们大家就平心静气的讨论资本市场问题,不可能!”

那么组织、策划罗杰斯演讲会的媒体,究竞又是怎样看待这种评价的呢?腾讯网是今年(2008年)6月份罗杰斯深圳行的邀请方,这场演讲会贵宾票的价格高达一万元,普通门票一千元,但在活动负责人韦洪波看来,这并不能成为判断商业动作的依据,韦洪波:“那有个会场也就能容纳800个人,但最后来了1100多个人,所以只能用票价去作为一个门槛”。对于邀请罗杰斯是出于他的眼球效应,韦洪波也给予了否认,韦洪波:“意图就是说到底,我们股票跌了那么多以后,从六千点,当时已经跌到三千点了,到了这么一个市场,在国内所谓估值体系,怎么估值的,然后美国次危机,怎么对我们的影响”。金延石:“可能是他无心说的一句话,被媒体变成了标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呢,媒体上出现的罗杰斯和罗杰斯本人,他一定不是同一个人,他本人是一个骑士,骑士的概念就是他比较率性”。2007年9月,在广州和上海罗杰斯提示A股风险,并称泡沫初期,自己不会卖股票,媒体之所以这样的标题,概括了他这样的论断:中国股市有潜在泡沫,做多是明智选择,在金延石看来,不卖股票,就不等于就要去买,再有罗杰斯说,中国股市上万点,我会非常担心,不过到一万点,我就不得不卖出。这样的话,被媒体理解为:A股可以涨到一万点。而一场更大的误会则在于,罗杰斯一贯表述自己买的中国股票,本意是中国概念股,而被媒体理解为A股,从而招致了2008年7月对他的指责,媒体的误解,也使罗杰斯一直感到紧张,罗杰斯:“我买中国股票是在香港、新加坡的市场,因为中国的股票在香港和新加坡要便宜得多,在中国本土市场反而贵,不知道记者朋友们当时怎么理解我回答的”。岳敬博:“就是媒体在报道当中,要注意它的取向,要全面报道,你别老完全就注重他的很直、很简单的结论,你还应该把他的逻辑,投资逻辑,判断事物的逻辑交代出来,可能是更好”。赵泉认为,网络的转载,对内容的曲解,或许更为严重,赵泉:“速度和节奏的加快,应该说正在颠覆一种媒体的力量,和它所具备的这种引导性,这个可能甚至连媒体本身都很难确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获得的信息越多呢,可能脑子越乱,还倒不如什么都没听的好”。而针对这些质疑,7月中旬,罗杰斯本人也通过多家媒体,作出了回应,罗杰斯(2008年7月,新加坡):“我们知道我的很多讲话,都被错误翻译,虽然有人不断去更正它们,但是仍然有很多错误,在其它国家我没有碰到这样的问题,我想我应该停止在中国公开场合演讲”。

                                                                                                                                          

                                                                                                                        ╭⌒╮┅~ ¤  ╭⌒╮ ╭⌒╮

╭⌒╭⌒╮╭⌒╮~╭⌒╮︶︶, ︶︶

,︶︶︶︶,''︶~~ ,''~︶︶ 

╱◥███◣

╬ ︱田︱田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