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蔷薇惨剧馆图解:借力赛会,惠民更利千秋(深圳大运启示录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29:42
借力赛会,惠民更利千秋 ——深圳大运启示录(二)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 寅 马 强   红树林滨海休闲带的堤岸线华灯初上,仍有不少市民来散步消暑。  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业周 摄   昨日,市民漫步在改造后的深圳湾公园,享受周末休闲时光。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丁庆林 摄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 寅 马 强

刚刚度过31岁生日的深圳经济特区,处处绽放着不一样的精彩。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一场高潮迭现的“深圳Party”,12天的青春狂欢,1500多个日夜的艰辛战斗,给世人留下一幕幕美好而隽永的难忘记忆,更为深圳留下弥足珍贵的盛礼。

“办赛事,办城市”。借力大运会,深圳在30年改革开放奠立的基础上,实现了基础设施的再升级、环境生态的再优化、社会建设的再创新、文明水平的再提升。大运会,在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全市人民和子孙后代留下了永恒的财富。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盛宴落幕,深圳梦仍在继续。

大运之路,民生改善之旅

2011年,是深圳“下一个三十年”的起步之年。大运会,因此成为一种坐标。

一年前,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深圳发展寄予厚望,指出经济特区要“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党中央对深圳发展的殷殷关切之情,使全市人民在新的起点上倍添信心、勇气和动力。

几天前,深圳以一场近乎完美的体育盛会和青春派对,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上进行了一次生动实践。

历史选择了深圳,深圳无愧于历史。

这是深圳发展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这是城市发展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这是创新城市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2011年国际大体联学术大会上,国际大体联执委、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体育系主任奥戴尔女士这样说道:“大型体育赛事为国家留下的赛事财富是长期的、有形的,包括大量的就业机会、通过赛事传播的发展观念以及旅游、商业、创意产业的发展等,城市将变得更加精彩。”

让城市变得更加精彩。这与深圳“办赛事、办城市”的理念不谋而合。

不仅争一时,更要争千秋。不仅仅为大运会而办赛,更要把城市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福祉结合起来。办大运要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让市民感受到大运带来的好处,办大运的成果最后都要让市民分享。这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的大运理念。

从申办成功之日起,到大运会圆满落幕——4年多来,深圳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让大运真正成为民生工程的“助推器”。从场馆建设到轨道工程,从“提升行动”到污染治理,从绿色出行到志愿者行动……深圳筹办大运、举办大运的过程,就是改善民生、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过程。

12天的精彩赛事令人难忘。流光溢彩的开闭幕式让世界惊叹。

因为大运,深圳便捷的交通、湛蓝的天空、完善的基础设施,让市民充分享受到了赛会的“红利”。

当你坐在舒适快捷的地铁车厢里,当你行走在林木葱茏的绿道上,当你在莲花山顶俯瞰灯火辉煌的城市夜色,当你在深圳湾畔流连“春茧”那妩媚的风姿,当你用心灵去捕捉、去感受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时,你会重新发现深圳的美,你会展望深圳的未来,你会想念大运的日子。

因为大运,深圳宜人的环境、优美的风光、热情的笑脸,让八方宾朋领略到这座年轻城市的无穷魅力。

美国男排队员托马斯·安伯格在逛完东门后,对深圳留下了这样的评价:“我是第一次来深圳,没想到这座年轻城市竟如此之美,超乎了我的想象。”

12天的盛会,让这座动感之都、绿色之都给世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离深之际,欣然留言:“我向深圳市民致以最真诚的祝愿。深圳这座令人难忘而富有活力的城市,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

诗意栖居,许下美好未来

美籍城市规划专家伊利尔有一句名言:“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生活上追求的是什么……悉尼歌剧院建成之前,悉尼什么都不是。”

从前,说起深圳,人们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往往是地王、莲花山、世界之窗。而这个8月之后,再说起这座城市,深圳人会骄傲地告诉你,到这里,一定要看看“春茧”、“水晶石”和大运村。

大运改变了深圳人的生活。这些新地标,不仅仅单纯为大运会的一时之需,它们与深圳人的未来生活水乳交融。

从建筑设计开始,深圳就充分考虑了大运会场馆赛后的可持续利用。新建场馆大多位于社区、学校及体育训练基地,赛后可迅速转化为群众体育场所。运动员居住的大运村,赛后整体变为深圳市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宿舍。

这是大运会留给深圳最直观的物质财富。

大运会留下的,又何止是这些钢筋混凝土!今天的深圳市民,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天更蓝了,水变清了,空气更清新了,城市越来越漂亮了,环境更宜居了。大运,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自豪和荣耀,还有发生在我们生活中那些或巨大或细微的变化。

数据佐证,无声但有力:

筹办大运期间,深圳新建、扩建21个污水处理厂,新增930公里污水管网,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比2005年提升了1.2倍,污水再生利用率从2005年的不足1%提升到目前的30%。

也是在这期间,全市完成了15000栋建筑立面刷新、4436万平方米屋顶改造,改造新建各类公园141个,提升改造公园220个,建成各类特色文化街数十条,以及335公里的区域绿道。

行走在这座城市,你总会有不一样的发现。那是满眼簕杜鹃娇艳的绽放。那是处处用苍翠写就的惬意。那是空气中潮湿的海的味道。那是清澈河流穿行其间的家园……

告别了青春盛宴,意犹未尽的深圳人,开始静静地回味,默默地憧憬。

大师海德格尔说:“如果我们把这多重的‘之间’称作世界,那么世界就是人居住的家……”

家住蛇口的市民涂晓玲说:“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深圳的天永远这么蓝,街道永远这么洁净,喜欢运动的人总能找到流汗的地方。因为,深圳就是我们的家。”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

面朝大海,这座城市永远不乏对美好未来的想象和期许。

打通瓶颈,一体化大提速

一次国际综合性运动,是否以闭幕标志着它的结束?答案是否定的。

放眼全球,回溯历史,人们都有这样一种共识:包括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以及大运会等影响世界的“城市巨事件”,在其闭幕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还将对主办城市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最显著的影响就表现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设施的发展。

40多年前,东京借助1964年的奥运会,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东京奥林匹克景气”奇迹。

今天,“大运效应”正逐渐在深圳这座传奇之城显现。

大运会前夕,深圳进入地铁时代,轨道二期5条线全面开通。近两个月来,日均客流量达175万人次,最高日215万人次。轨道交通网的形成,大大减轻了城市道路交通压力。高效、准时、舒适、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已逐渐成为更多深圳人的选择。而正在作最后冲刺的广深港客运专线,以及深圳北站、深圳机场二跑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更使城市功能得到显著提升。

“七横十三纵”高快速路骨干网的形成,打造出市内交通“10、30、60”时间圈——深圳交通各主要节点在10分钟内可上高速公路,市中心在30分钟内可达宝安或龙岗,深圳任意两个节点在60分钟内可通达。

密如蛛网的交通网络,让城市“半径”无限扩大,特区一体化大幅提速,城市布局更趋均衡合理。

从市中心的老街站到龙岗的大运站,市民林丽华用了不到40分钟。“以前要走两个小时,现在真是方便了许多。”大运会,让市民真切感受到了“深圳速度”,拉近了原特区内外的距离。

场馆布局则让“关外”因大运而实现功能的提升。深圳大运会投入使用的63个场馆中,新建的22个有一半以上布局在原特区外。以龙岗的大运中心、大运村、宝安的“竹林”等新建的多功能体育场馆为代表,在大运会举办期间,它们美轮美奂的造型、国际一流的设施,受到国内外宾客的交口称赞,让世人更多地关注龙岗、瞩目宝安。

除了基础设施,大运会还使原特区外的民生问题、社会管理、产业转型等得以改善或提升。供水排水管网和燃气管网的改造工程,环境卫生的整治提升,三甲医院、优质学位等民生项目的纷纷进驻,显著提高了原特区外的生活质量,完善了城市功能。

“我终于不用再早上6点半出门挤公交了。”家在布吉荣超花园、上班在华强北的市民王昕在网上发帖。

秋枫茁壮,流水潺潺,沁人的花香扑鼻。“老宝安”柯先生指着西乡大道和前进二路交会处的街心公园,骄傲地说:“你能信吗,这里过去一直是卫生死角。”

8月19日,在大运会新闻办举行的“新大运、新龙岗”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自信地说,“大运让龙岗的城市化进程至少加快了10年”。

后大运时代,龙岗、宝安的区位优势、空间优势、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成为深圳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区。

有些词汇注定将成为历史的片断。若干年以后,深圳也许不再有“关内”、“关外”的称谓。大运会,正是加速这种忘却的催化剂。

管理创新,留下制度财富

经营一座城市,让居住其间的人们真正拥有归属感、认同感,远远要比打造一些标志性建筑难得多。因为,人是城市的主人。

如何让民众能够广泛参与城市管理,并且从中树立主人翁意识,美国公共管理专家博克斯的话颇有借鉴意义。他说:“为了使公民自主治理模式行得通,且对公民具有吸引力,我们需要将公民带入公共服务事务的中心地带,我们需要创造开放的参与机制,以迎接的态度欢迎公民的进入。”

借力大运,深圳做到了这一点。

时至今日,我们可以这样说,大运会为深圳留下的,不仅仅是“春茧”、“水晶石”,抑或绿道、公园,也不仅仅是深圳北站、轨道二期工程;为时四年多的筹办、举办,处处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民意的倾听。可以说,在非物质的社会管理层面,大运会同样为深圳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制度财富。

城市管理如何应对大型公共活动,一直以来都是政府依法行政的“软肋”。举办大运会,深圳再次敢为天下先——赛事期间,不实行单双号强制限行,而是在全社会开展“绿色出行、停用少用、给力大运”活动。

打破运动式治理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诉诸公民责任,这需要的是勇气和胆识。

事实证明,“绿色出行”的创新举措,激发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唤起了深圳人相信自己的信心。

大运会期间,深圳累计有超过43万辆机动车自愿申报停驶,比赛日的路面车流量减少17%以上,开闭幕式车流量更骤减30%,拥堵路段、拥堵时间均减少约30%。8月15日,大运开幕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尽管车辆较前两日略增,但仍比8月1日减少一成。

赛事期间顺畅有序的交通,充分彰显了“绿色出行”的成效。它的最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了一种社会管理的创新。在互信的基础上,政府与民众实现充分的对话与互动,给公民责任以成长空间。这成为一种公民与政府携手进行城市管理、共建城市文明的有益尝试。

深圳,再次展现出改革先锋的胆识和魄力。

8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深圳飞扬“绿飘带”》,就“绿色出行”志愿行动发表评述,称赞“志愿之城”是深圳底气所在。

几天后,新华社发表电文《大运会的深圳之路——深圳特区创新举措承办大运纪实》,盛赞深圳“官民互动”走出探索之路。

除了“绿色出行”,深圳大运会留给世人的另一个深刻印象,就是遍布全市的818个U站,和那些用笑脸服务八方宾客的“U哥”“U姐”。12天的赛程里,深圳志愿者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扬,“互动哥”、“微笑姐”、“擦地哥”、“随车弟”……成为大运会最流行最亲切的称谓。

逾127万志愿者,从大学生到公务员,从天真烂漫的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这座诞生了中国内地第一个志愿者组织和第一部义工(志愿者)法的“志愿者之城”,在12天的时间里,向全世界呈献着最真诚的问候。

借力大运,深圳志愿服务的理念培养、体系建构、制度建设和项目创新,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和深化。而大运之后,部分U站将保留下来,坚持走公益化的道路,成为市民服务和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平台。一些社会组织将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采购,承接U站的管理服务,为探索社会组织长期参与社会管理、做好公益服务积累经验。

深圳践行了承诺。大运改变了深圳。

12天的盛会,为这座城市许下了看得见的未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经历了一场国际盛事的历练,31岁的深圳经济特区激情勃发、自信盈怀。

带着那些难忘的回忆,带着那些美好的期许,向着下一个30年,深圳人从容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