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开发区建设信息网:人道主义:共同价值观与普世情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58:32
人道主义:共同价值观与普世情怀

作者:刘斌夫


  人道主义远源于古希腊,发端于250年前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发展至十七、十八世纪的资产階級革命时期的人道主义理念,再到十九世纪费尔巴哈哲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学说,人道主义不仅成为新兴的道德伦理原则,而是也逐渐成为深远的历史观、博大的世界观。人道主义所追求的理性的价值、自由探索的价值、个人尊严的价值、平等互利的价值、自由的理想价值、宗教怀疑主义和伦理的本质与探源的价值,主张政治上的民×主义,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哲学上的人本主义,伦理与文化道德观念上的人文主义,注定了人道主义成为封建專制主义的掘墓人、新型社会理想的催生者。
  
  “以人为本”是人道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十八世纪正当中国的所谓“乾隆盛世”,欧美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英国工业革命,二是法国资产階級大革命,三是美国独立战争,民×、自由、平等、博爱、科学、法治、宪政,成为那个时代的关键词,社会化大生产肇始,各种进步思潮泛涌,法国的《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和美国的《人權法案》,使人道主义思想融入到政治制度与法治领域,从法政意义肯定人的权利、尊严的价值。当欧美国家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而走向开明政治和开放经济时代,而中国在马背上的异族统治下步入明嘉靖之后最为闭关自守和專制極權的没落时期。这种背道而驰,使思想文化曾经空前开放而国力强盛的古中国,堕入羸顿消弱、一蹶不振的渊薮。封建没落时期最为突出的社会特征,莫过于对人的权利的漠视、对人的尊严的践踏和对人的价值的贬损,也就注定了其社会形构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崩毁。
  
  思想的解放,人性的解放,人的解放,是经济社会空前发展的巨大的原动力。
  
  辛亥革命所伴生的五四运动,既是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入中国的高峰期,同时也应是东方古典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复兴期。可是主张“全盘西化”的激进民义主义者没有意识到中国封建主义的根深蒂固的顽冥性,也没有注意到于大浪淘沙中保留中华文化的优秀成分,因而形成了这样的尴尬局面:资产階級革命的不彻底,伴随的是反封建的不彻底;全盘西化并没有全盘实现,却在“砸烂孔家店”过程中丢失了东方古典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思想菁华。这种摧毁与重建的迷失和缺憾,铸成中国现代民×宪政进程的巨大隐痛和忧患。
  
  人道主义的广义定义应当是: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尊重人的人格权利、价值与尊严的一种思想体系和精神系统;其狭义的定义则是:济贫助弱、救死扶伤的人伦道德准则。在现当代中国,人们对于人道主义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或狭义的。
  
  中国古典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思想,起源于炎黄及尧舜禹“圣王时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实则把人与自然、人与天放到等同的和谐统一的地位。中国在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因而并没有出现欧洲中世纪以前那种与游牧文化共生的标准意义的奴隶制社会。尧舜禅让,在封建主义萌芽前夜,播下了民×政治的火种;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初奠古典人文主义、人本主义道德观,孔孟与管子的“亲民爱民”、“君轻民贵”思想,老庄的“上善若水”、“物我同一”思想,皆具有初步的民×意识。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正是人道主义的维型和组成部分。
  
  但是夏桀和殷纣王的暴×,秦始皇滥觞的封建世袭制,使本来就稀薄的民×空气荡然无存;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倡“中庸”、施“仁政”、讲“法度”、废“苛政”的优秀思想精髓丢弃了,把儒学异化为儒教,强调个人極權,主张依靠君主为“贤能”来治理国家——“人治”,宣传“三纲五常”的封建人伦礼教,形成等级森严、不可越雷池一步的尊卑制度。專制与獨裁,从此于不同时代不同程度地占据了思想领地和政治舞台。人道主义思想萌芽夭折于摇篮之中。
  
  当西学东渐,自1932年馬克思《19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披露于世,青年馬克思主义即人道的馬克思主义,引起轩然大波再度冷却之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訇然涌动起世界人道主义史上第三次浪潮。以思想大解放为背景,开明政治家胡耀邦先生提出了“包括执政黨在内的任何黨派、组织和團體,都必须在宪法的范畴内活动”的宪政民×政治观。对执政者个人、对集团权利的约束,正是注重广大民众、每一个公民的平等权利的前提。人道主义思潮波谲云诡,引发了激越的思想争鸣。人们对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馬克思的思想形成过程进行初步解析,发见馬克思主义正是源于人道主义。馬克思经历了从人道主义到唯物主义、从空想社會主義到科学社會主義的历史观和世界观的两个发展阶段,其衔接点是人道主义的“劳动异化”。青年时期的馬克思主义是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属于探索期研讨型的馬克思主义;革命时期的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社會主義思想与斗争哲学为核心的,属于传统型功利型实用型的馬克思主义;然而,当马克思作为一个人、一个个体生命百年之后,亦即革命成功之后,步入建设时期的当代馬克思主义又应是怎样的情形?答案可能唯一如此:须要依靠与时俱进的继承者们创造性地发展馬克思主义,对其思想体系不断扬弃与补充,创建创新型的和谐大同型的馬克思主义新学说,重新审视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实现马克思主义向更高意义更新阶段的人道主义回归与超越。
  
  黨的十六大胡溫新政伊始,人權入宪之际,胡錦濤總書記重申和强调了“任何黨派、组织和團體都必须在宪法的范围内活动”这一宪政民×主张,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继而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全新创想和远大目标。
  
  人道主义究其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尊重人格权利人格价值人格尊严的根本要义而言,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思想基础、理论依据和精神内核。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价值理想与终极目的,就是要消弭人与人之间的不公正不平等关系,消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与歧视,消弭贫富悬殊、分配不公的社会现象,使国家意志充分体现公民心声,使国家权利充分代表民众取向,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政尽其廉,路畅其通,民尽其富,国尽其强,运尽其昌。全球一体化,不仅是经济一体化,而且是东西方科技与文化的交流融合,共生互动,并驾齐驱。人道主义是全球一体化的粘连剂和催化剂。人道主义是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共同主题。人道主义是世界上优秀民族文化和人类共生文化的时代新声。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产物与共同的精神财富。人道主义是跨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基本道德准则与普世情怀。人道主义亦应是我国社會主義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伟力。
  
  作者简介:四川大学研究员。十年沿海之旅返川,致力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