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三利集团上海:地量频出预示重大热点转换来临(2011-09-01 15:24: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46:30
地量频出预示重大热点转换来临(2011-09-01 15:24:27)
标签:图锐 英拉 地量 稳健中性 局部风险
分类:就市论市    所谓见底,即使指大盘跌到某一点位之后展开回升的现象,既然是回升,很多人自然会想到V型反转之类令人振奋的字眼,但看看现在的宏观经济形势和A股扩容面貌,还有可能走出什么反转的形态吗?以上证综指来看,从2009年开始已经走了两年多的箱体运动,也许为了八年还可能这样,其实这时候我们就知道,股市就是最好的晴雨表,以前未必反映经济,但永远一定反映心态。既然明确了纠结的本质,我们就应该知道,在箱体内上涨多了要看到风险,下挫多了要看到机会,2437点在近一段时间内很难被攻破,如果承认这个事实以后就好理解笔者为何老是提到“底”这个字。而相比于V型反转的豪情壮志,笔者更愿意在见底的时候看看阳线后的调整会如何进行,因为那才是测试多方实力的最好契机。
    在上周四收出年内第一阳后,多方短期占据主导地位已是毋庸置疑,接下来在月度交际的本周其实就是最好的测试机会,倘若市场以强调为主能够收出周线的连阳或者上涨中继,那么指数金九可能不是空中楼阁;反之,市场还会在2600点以下进行着弱势的纠缠,消磨着人们的耐心。决定多方信心的要素是什么?笔者又得说周一早评所评述的那两件大事了,而经过昨天的分析我们也看得出,A股方面是独立利空强过了普遍利多,个股的调整非但没有因为指数纷纷企稳而收敛,反而愈演愈烈了,由此以来恒生指数四连涨,上证指数“几乎”四连跌(周三微涨)形成了巨大的差异。一天的差距没什么,两天开始感觉不对了,三天开始做不出了,四天岂不是让人爆发?不妨我们来看看认定中国股市跟涨不跟跌的行家里手们都有哪些言论吧:认定只有委内瑞拉股市才是好市场,拿泰国女总理的话作为“挡箭牌”的语句咱不必多说,且来看看这段话:“总的来说,中国股市经常是全球垫底的。纠正一下,不是中国股市弱,应该是A股弱,人家香港就不弱。老这么弱,自然是有原因的。原因很多,可以列出一长条。其实归根结底就一条:管理层的态度。总的来说,中国股市经常是全球垫底的。纠正一下,不是中国股市弱,应该是A股弱,人家香港就不弱。老这么弱,自然是有原因的。原因很多,可以列出一长条。其实归根结底就一条:管理层的态度。”笔者是个喜欢刨根究底的人,我们不禁要问,事实真的如此么?
    首先,不知道“应该是A股弱,人家香港就不弱”这条结论如何得来?恒生指数是近期亚太股指中表现最好的之一,而上证指数则是A股诸指数中最弱的,拿它们二者比,如果后者还强于前者,该不能说“港股比A股强”了吧?事实是如何呢?算上今天的上涨,恒生指数距离8月1日的高点依然有接近两千点的距离,这是大概9%的差距,而上证指数以其“延迟效应”来看,跌势总是以低开回升(但不过前收盘)的形势展开,8月1日高点为2712点,跌到今天2550点左右幅度也就6%不到,到底孰强孰弱,大家数学应该都有小学水平吧?此外看溢价指数也知道,本周在两地巨大差异的情况下溢价指数大幅回落,但也只是从115点回到了106点,还是A股总水平更高。如此能叫做中国股市全球垫底么?只是本周的差异过大让很多人心态失衡罢了,如果以这种思路去研究中国股市而不是客观分析,那这就不是什么技术无用了,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眼睛无用或者大脑无用。
    其次,“管理层的态度”是“面对跌很淡定,面对涨却紧张的要命,好像天要塌了一般。怕涨不怕跌的心态,实在令人费解。”吗?有句股谚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还有话叫做“老股民怕涨,新股民怕跌”,且不论小盘股在上证指数两年多的箱体震荡中酝酿出了层出不穷的机会,即使管理层面对着有泡沫的市场进行风险提示,这难道有错?我们在电视上可都只看到过“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是看空的话不?),没看到过“股市有机会,入市请随意”的。再者,在现在A股的确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宏观政策当真还在偏冷么?老万先生说的好:外围开始反弹的时候,A股却突然遭遇了央行新规变相调准,这与管理层最近的救市举措格格不入,但是市场表达了它的观点,成交量逐天减少。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所谓变相调准,实际上只是整治资金体外循环乱象的一个举措,说明管理层打的是一套组合拳,401K也好(即使是旧消息),转融通也好(即使是双刃剑),暂停IPO也好(即使只是为了补充中报),RQFII也好,救市举措是一个接着一个,市场暂时没反应,不表示不会有反应。待到真的市场有机会上涨时,这些力量自然就会显现出来,一如2008年“先救市”,2009年中国牛时那些“救市政策”便慢慢发酵产出香味一般。
    不仅仅是这些行政手段,从货币政策的表述来看,也有从“明稳暗紧”到“中规中矩”的隐性积极转变。午评时笔者通过巴西降息的讯息已经告诉大家,不要以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风险只有通胀,还有增长放缓!由此中国经济再进行自我的紧缩无异于慢性 自杀。9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温家宝总理的署名文章。文章中,温总理回顾了今年上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情况和调控结果;同时,也讲解了未来政府的工作重点。这其中再次谈到了两个问题,一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已经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4.5个百分点,5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1.25个百分点,7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4.7%,处于16%的目标区间内。这样的说法,实际意味着“没必要进一步紧缩”。二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非常复杂。宏观政策效应会有时滞,加上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用电紧张、利率上调、汇率升值等,企业经营压力在不断加大。我们既要看当前经济运行状况,也要准确判断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避免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影响。告诉我们调控不应该以牺牲企业基本利益和增长为代价。此外,在谈到未来物价形势时,温总理主要强调了“非人民币货币因素”。指出,当前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虽然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没有根本消除。目标也从控制价格总水平变成了“要尽可能使物价涨幅在下半年降得多一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并为明年稳定物价打下好的基础”。很显然,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的空间已经不大了,甚至没有了,但“放松”也没有可能。所以,未来货币政策的基本调子基本可以肯定是“稳健中性”。“稳健中性”并非“绝对地不加不减,而是时而松点、时而紧点,在均衡线上下波动。这既是最平衡,最顾及大局的决策,也是“以不变应万变”在国际经济大格局下博弈的理念。结合市场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要说“管理层不愿意让市场涨”,“调整存准金基数对银行资金面和业绩构成重大影响”的话,那么A股本周应该是二股领跌居前才对。但实际结果呢?除了周一是典型的二弱八强之外,周二开始明显发生颠倒,二股开始慢慢走上前台体现强势,399946内地金融指数连续三天未破周一低点,今天甚至全天几乎都飘红,一度上扬1%以上,这岂不是和之前认定的二股“悲惨结局”形成了明显的矛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市场近期走势趋弱,并不是因为二股不作为导致的估值水准再度下移,也不是利空还没消化完毕,而是利空触动了周一调整真相——市场需要进行蓄势酝酿新热点——的神经,变相调准又使得资金面极其匮乏,从而综合得到的产物。蓄势酝酿新热点导致二股“被迫”走向前台,因为低估的它们似乎是洼地的最好选择,尤其是6月底后小盘股相对涨幅过大的情况下,该出现一个热点的切换;但资金面极其匮乏又导致这种资金的搬家是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周期的,是需要在弱势中“慢慢吸纳”的,这种低估+只有小部分资金被吸引的结合并不是只有A股作为例子,如前天江铃B竞价时涨停,昨天万科B竞价时几乎涨停,都表明了各路资金对相对低估值品种的看好,但没人响应只能选择在尾盘集合竞价时偷袭。今天的市场上涨起来非常“痛苦”,依然是因为量能十分低迷,尽管外面的ISM和自家的PMI都好于预期,但可以说大量资金仍不为所动,中恒集团的复牌一字跌停更是触发了人们对弱周期行业的重新审视,进而加剧了资金搬家的形成,如山西汾酒,罗莱家纺一批个股都呈现中跌甚至大跌,预示着重点大板块有望全面变换。
    不过很显然,这种搬家不可能以冲高回落的形势展开,在当前的环境下也只能是“探底反弹”,不过我们也都看到了,午评时说过市场不会跌1%以下,午后上证指数再次来到了2545点这个神奇的点位上方自动“止跌”,并且靠着捉襟见肘的资金爆发了一波反弹,也可以说明今天市场并非是什么单边的弱势,只是一个偏调整的震荡整理罢了。但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种缩量再缩量意味着资金开始进行有序的撤出-观望;意味着现有的热点潮流在缓缓退去,市场一旦确定量谷产生,那就一定伴随着热点的重大切换,这种切换的受损者是目前退潮的大消费板块(作为一个“稳”板块,现在部分股市场给出的估值有点透支了,包括部分二线酿酒,家纺和部分制药,当然节庆系列的旅游等可能不在此列)和部分中小盘股(创业板为主题);而谁又将接替它们成为新热点呢?我个人自然是很不希望一线蓝筹如此笨重的营造“指数繁荣”,最主要的是它们现在真没这个起舞的实力;如果说资源股还要等QE3尘埃落定发动的话,那么间隔在中间的其他一些二三线蓝筹股(甚至可以不是蓝筹股,只要是没有炒得过热的品种),尤其是中线超跌的板块,如机械,化工甚至电缆,传媒等个股可能迎来被选中的机会,策略上不仅不要盲目悲观,而应该做好对这些公司的功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