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狐传说长亭多少集:铸造湖北支点战略的核心力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8:32:53
李新华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畅谈襄阳发展

铸造湖北支点战略的核心力量

来源:襄阳日报 作者:李晖 2011-5-23 9:27:50 发表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

  汉江传媒网消息(襄阳日报) 记者 李晖

  5月21日,人民日报社湖北分社社长顾兆农来襄阳,围绕襄阳在湖北构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如何发挥作用,采访了市委书记李新华。李新华表示,近年来,襄阳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正在转化为跨越发展的优势,农业资源优势突出,工业种类完备,具备良好的人才资源,已经积累了发展的基础,在中部崛起支点建设中,襄阳有信心做出应有的贡献,发挥更大的作用。

  化潜力为实力,变优势为胜势

  李新华说,“一主两副”是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三个支点,只有三个支点功能都提升了,湖北的整体发展才有坚实基础。在从经济规模的成长性看,武汉、两个省域副中心(襄阳、宜昌)、其他市州在全省经济构成中的“三个三分之一”构想,将展现湖北科学发展新格局。襄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归根到底要有经济实力,有坚实的产业作支撑。

  经过几十年发展,襄阳已经形成了以汽车工业为龙头,食品加工、纺织、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建材冶金、电子电器为支柱的工业化发展格局。襄阳汽车产业群目前已初具规模,不仅能生产零部件,还能生产乘用车、商务车,聚集了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和整车的高端装备技术,汽车产业成为襄阳首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襄阳是全国夏粮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之一,发展食品工业条件优越,潜力巨大;纺织产业的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去年产值过200亿元;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建材冶金、电子电器,也都成为百亿元产业,每年保持着20-30%的增长速度。我市将不断加快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不断提升其工艺水平、产品档次和产品质量,不断发展壮大,使“一个龙头”冲击3000亿元,“六个支柱”成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

  李新华充满信心地说,分析襄阳的产业结构,优势明显,这些优势和条件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少有,我们更加有信心实现省委提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目标。“十二五”期间,省里给襄阳一个量化的目标就是生产总量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城区人口规模达到200万,面对这个任务,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分析,对比其他城市,我们信心大于困难。“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尽管难度很大,但从这几年的发展轨迹来看,襄阳这些优势和条件抓好了、用好了,必将厚积而“勃”发,变成发展的胜势,襄阳对“十二五”GDP冲击4000亿元很有信心。

  关键是建设“四个襄阳”

  李新华指出,襄阳能不能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实现新时期的跨越,关键要建设好“四个襄阳”,打造“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

  首要的是建设“产业襄阳”。产业是核心,是发展的“命脉”。产业上有所作为,才能成为战略支点,不单是总量做到多大,重要的是做出特色和地位。襄阳要围绕“十二五”规划目标,抓住汽车、食品、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推动产业大发展,建设“产业襄阳”。襄阳定位是国家重要的汽车基地和零部件生产基地,我们更想响亮地提出建设“中国汽车新城”这个目标。我市在推动传统意义上的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目前,襄阳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正在按规模化、产业化标准进行建设,有的已经形成规模化产能,襄阳国通青山电动汽车公司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东风旅行车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纯电动“东风天翼”客车采用的蓄电池技术,拥有17项专利技术,襄阳宇清电动汽车公司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变速驱动系统属国际首创,我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屈指可数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之一,并先后被省和国家命名为新能源汽车运营示范基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迅速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积极寻求战略投资者,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上规模、成气候,尽快把襄阳建设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增创汽车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建设“都市襄阳”,要利用襄阳已形成的良好基础,加快构建特大城市框架,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通过深入挖掘襄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传承古襄阳、开发现代襄阳,把历史文化和产业结合起来,“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历史成为财富”。

  扩大襄阳的文化影响力,在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上做足文章,建设“文化襄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不是单纯地把经济规模做大,而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走绿色发展、绿色繁荣之路,建设“绿色襄阳”。

  到“十二五”末,“四个襄阳”发展具有一定规模,那时我们就是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打造一流的软环境

  李新华说,环境就是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需要优良的发展环境做保障。在继续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努力打造一流的软环境,包括政务环境、创新创业环境、投融资环境以及人居环境四大环境。

  产业的发展靠市场主体,外资来不来、项目来不来,归根到底要看发展环境好不好、优不优。襄阳正在推进“阳光新政工程化”建设,围绕“数量化、电子化、规范化、公开化”目标,形成先进的制度文化和有竞争力的服务环境。

  作为内陆城市,襄阳要实现跨越发展离不开有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我市推出隆中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借力发挥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与高校对接,鼓励企业到外地设立实验室,用开放的心态支持企业发展。

  在打造投融资环境上,襄阳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引进创投公司、风投公司等,通过市场运作化解融资瓶颈。目前我市已有8家上市公司,争取“十二五”期间达到30家以上,今后每年力争保持3-5家企业上市。

  襄阳要建设现代化大城市,人居环境尤为重要。襄阳在城市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决心,构筑内、外环线,引进了一大批现代化商业综合体,对周边城市辐射力大幅度提升。襄阳的山、水、城、洲是我们难得的宝贵资源,我们要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使得“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城市美景呈现在世人面前。人居环境打造好了,经济繁荣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提高了,打造“幸福襄阳”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