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娇娃免费观看:分配乱象的保障“尴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30:09
分配乱象的保障“尴尬”总第106期      编辑组稿/温秀云           

      

    深圳富翁“骗购”保障房、福建龙岩公职人员“团购”经适房、山西忻州限价房被官员高价“倒卖”、东莞塘厦官员廉价占地建豪华别墅……一件件保障房分配不公的案例,刺激着“待保障”人群的神经,也考验着社会监管能力。 

 

    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越来越多的保障房工程,解决了低收入人群“住有所居”的问题。然而,部分地方竟出现虚假申报、骗购骗租、转租转售等分配乱象,也让保障房陷入“尴尬”。

   深圳查出虚假申报290人,其中不乏身家百万元的“富豪”;陕西山阳县多达100多名公务员“团购”经适房;东莞塘厦官员廉价占地建豪华别墅;北京中铁建等央企打保障房旗号搞自建房……

深圳:富翁“骗购”保障房

    针对保障房虚假信息申报者,5月20日,深圳市住建局下发了保障房申请第三批《行政处罚预告知书》,涉及290名保障房申请者,其中竟包括数名“百万富翁”申请人。

     市住建局售房管理服务中心潘副主任说,原来初定处罚的违规申请家庭共301户,但经核实,其中11户因一些未定因素被放入待定处罚名单中,将在进一步调查核实后做出处理决定,“最后下发了290份《行政处罚预告知书》。”

    在这290户名单中,记者看到百万富翁申请者仍然不在少数。如申请人李×生,家庭资产总额高达146万;申请人许×,家庭资产总额高达153万;申请人舒×明,家庭资产总额高达147万。

    在今年1月中旬和3月底,市住建局先后启动了两批处罚程序,并查出45名涉嫌隐瞒实情申报者,其中已有24人被确认应罚款5000元。在第二批违规申报案例中,11个家庭隐瞒住房情况,18个家庭资产超过32万元的限额,4个家庭资产超过限额3倍以上,最高达356万元。

    因屡屡查出造假“骗购”行为,社会舆论推动了深圳对保障性住房条例进行修改,大幅提高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骗房者”的惩罚力度。

    4月21日,新修订的《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修正草案)》第52条规定: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共同申请人以隐瞒或者虚报人口、户籍、年龄、婚姻、收入、财产和住房等状况的方式弄虚作假,由主管部门驳回其申请,处10万元罚款,并终身不再受理其住房保障申请。

    但对于本次公布的这批“富豪”,市住建局法规处黄处长说,因为新的《条例》正待广东省人大批准,尚未正式出台,同时根据法不溯及以往的原则,此次保障房行政处罚仍按照修订前的《条例》,对虚假申报人进行5000元处罚。这意味着这批“骗购”的“富豪”将躲过“重法”惩处。

福建龙岩:公职人员“团购”经适房

    5月份,网民“福建龙岩人”在天涯、大旗等多家网络论坛发帖《龙岩2011经济适用房大拷问!望有关部门给个说法》揭露,福建龙岩经适房被某些公职人员“团购”,违规出租、出售现象严重。

    帖子称,根据福建龙岩官方公布的申购条件,申请经济适用住房家庭2009年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须低于11919元,人均月收入低于993元,从龙岩市摇号产生的951名排序申购名单看,有不少人是不符合资格的。

    帖子还附了“购房名单”,其中,龙岩市检察院、教育局、财政局、公路局、市医院、中小学校等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赫然在列。

    帖子还提出,龙岩市经济适用房今年4月28日摇号并公布,民众却大多数一无所知,5月3日民间自发挖掘出公布地点。为何名单筛选,公开摇号不网络公开让群众来监督审查?申请条件审核公平吗?

    一位知情的网民“荻寒”爆料说:“我听说很多申请人让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随便找个理由就被卡掉了,连到房管局参加摇号的机会都没有。”

    媒体调查发现,在这份951人的名单中,有150多人来自龙岩市教育局、财政局、医院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职人员入围的比例超过15%。

    此外,当地经适房违规出租、出售乱象丛生。比如在莲东小区,部分经济适用房违反相关规定,被用来出租、出售牟利。据房产中介一位刘姓业务员说,莲东小区的经济适用房可以出租,80至90平方米的月租金1000元左右,120平方米的月租金1500~1800元。“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来查,即使查了,你就说是房东的亲戚。”

    在莲东小区,还有不少公司办公场所的招牌。在小区办公的一家房地产中介分店店长称,这些公司营业执照上的办公场所都不在这里。

     根据《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中规定,经济适用房取得产权证不足5年,并且购房人拥有的是有限产权,是不能出租、出售的。莲东小区的事件曝光后,当地政府称,有关部门已经介入审查,对于不符合条件者或将取消资格。

山西忻州:限价房被官员高价“倒卖”

    4月份消息,山西省忻州市首例限价房项目已成为当地干部小区房,而且这些限价房被800名干部高价倒卖,赚超5000万。

    报道称,被冠以“忻州市直机关商品房团购项目”的世纪花苑小区,位于市区最繁华的七一北路。据了解,该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6.7亿元,占地160.9亩,总建筑面积26.63万平方米。小区建设18栋11—23层板式住宅楼,容纳住户1600户,面积最小94平方米,最大144平方米。住宅楼主体工程已完工,2010年8月底交房。

    据调查,该小区均价每平方米2318元。小区内一块图文并茂的展示牌称,该项目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水平建设”,“将成为忻州城区地标式建筑群”。

    有记者以买房为由找到世纪花苑项目部采供部部长,“这个楼盘是市直机关干部的福利房,不对外销售。”但这里的房子转卖很红火,前几天他还介绍转卖了一套144平方米的房子,房主收转让费13.5万元。

 

    记者辗转联系上了一卖房人徐氏。徐是忻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干部,分到一套94平方米的房子后欲转卖。徐透露,市里规定凡2006年6月1日前进入市直机关的干部,都可以申购世纪花苑的房子。因地段好,价格低,干部争得“快打破了头”,市里决定指标先分配给在市委市府大院内办公的市直机关干部,随后开工的二期工程将分配给大院外办公的委办局。该小区还拿出部分指标,分配给14个县市区的四大班子正副职领导干部。

    对于该项目的性质,当地干部或称“团购房”,或称“福利房”,或称“集资房”。记者得到一份忻州市政府报送给山西省建设厅的《忻州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2009年),在规划中,世纪花苑项目被定性为“限价商品房”,建设规模共28万平方米,用地面积10.73万平方米,总套数2300套,90平方米以下户型所占比例为70%。而事实上,已建成的1600套住房中,无一套低于90平方米。

    按照规定,限价房本来是政府为了抑制高房价,动用公共财政补贴中低收入人群,以解决他们住房困难的惠民工程。而在山西省忻州市,首例限价房项目不仅专供市直机关,而且被公务员大肆高价倒卖,从中牟利至少5000多万元。市民说,多少家庭“望房兴叹”,限价房成了机关干部的“提款机”。

东莞塘厦:官员廉价占地建豪华别墅

     6月中旬,有举报称,东莞不少官员在塘厦风景独好的塘坑水库旁,兴建成片豪华别墅,与收入明显不符。经调查证实,这些别墅住户包括塘厦镇委书记、镇长等。事件曝光后,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据报道,违建别墅群共分三期,其中一期共有69栋、二期38栋、三期82栋。这些别墅均设红色屋顶、白色绕栏,精巧别致的三层小楼,自成一家的庭院,错落有致地沿路排开。

    别墅内部装修奢华,装修市价动辄数百上千万元,其中不少别墅还设有游泳池、篮球场、亲水平台等私家休闲场所。别墅的住户则更为“大牌”,包括塘厦镇委书记叶某、镇长方某、副镇长赵某、杨某、黄某等。此外,还包括塘厦纪委、房管所、规划办、公安分局以及其他一些设置在塘厦的政府派驻机构主要领导。仅科级以上官员就有60多位,几乎涵盖了塘厦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因此,这些别墅又被当地人称为塘厦“中南海”。

    但这片别墅全是没有房产证的“黑户”,没有通过审批、报建、验收等必要程序。而镇政府当初出让这些别墅用地给官员们的价钱,每平方米还不足500元……

     早在2003年,国土资源部就明确指出停止别墅类用地的土地供应,而后别墅供地禁令还被国务院一再重申,但这些别墅还在兴建。

    6月21日,东莞市纪委确认,此次“东莞官员别墅事件”基本属实。但据其称,“经过初步调查发现,湖畔山庄违规别墅的问题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这就让人有点弄不清楚。像湖畔山庄这样拥有别墅超过180幢的大项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违建,但却直至今天才被曝光。而市政府却好像一直被“蒙在鼓里”。这种说法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都难以理解。而唯一能解释的,只能是政府明知而“不作为”。

保障房变身福利房回潮

央企打保障房旗号 搞自建房

     北京的二环内还有地建房子吗?答案是有,但可能建的房子一般人住不进去。5月,就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西二环西直门高粱斜街附近的一个央企家属区,有一处住宅施工场地却热火朝天。

    同在这一小区的居民称,施工的地方原本是一家央企的旧厂房,现在拆了准备建自建房,房子建成后主要还是卖给自己企业的职工。

清华大学分福利房 被批“抢劫”公共利益

    今年3月,“清华大学将向教师分房1000套,并拟再建5000套”的消息在网上被热炒,福利房政策再次引起众论。“好阔的腰包”、“好大的气魄”,网民如此形容清华此举。

    据悉,清华园附近的新盘均价达到38000元/平方米。有人望房兴叹、有人牢骚满腹,但清华园中的精英们却对住房问题保持了沉默——以1万出头的均价坐拥中关村商圈,他们难说有什么意见。

安徽电力被曝“集资”建房

    安徽省电力公司集资建福利房,小区位于合肥市经济开发区翠微路698号,共有888套房子,除2栋高层外,其余多为连体和独栋别墅,最普通的房子也是四室两厅。小区内有大片植被、假山,还有一个网球场。

    据了解,当时房子内部销售价格每平米只要1000多元,最高的也不过2000多元。而该小区附近的普通公寓房价格,目前大都在每平米五六千元,其内部售价仅为市价4成。

保障房到底保障谁?

    事实上,福利分房,挑战的不仅仅是普通老百姓对于高房价的敏感神经,还有中央和北京地区十多年来的一部部住房改革法规。也是就说,包括政府机关在内的住房都被纳入住房商品化、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制度体系中,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已经寿终正寝。

    不过,为了弥补政府建设保障房力量的不足,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被鼓励自建保障房。这就很难排除一些财力雄厚的地方政府、中央企业趁机大兴土木,将保障房悄悄变性为内部职工的福利房。而像这样原本处于灰色状态下的企业自建房则在保障房“军令状”的掩护下,似乎堂而皇之地变成了“阳光房”,保障房分配环节可能存在的不公平愈发明显。

    除了上述案例,审计署2010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重点调查的32个城市中,有18个城市向2132户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分配了廉租房。一方面是不符合条件的“挤入”保障房,另一方面却出现保障房分配后闲置和转租转售的情况。总之,各地在保障房分配准入、公示、管理、退出等四大关节都面临难题,分配机制建设步伐缓慢。

    至此,民众产生了“保障房究竟保障了谁”的质疑。

    不论是“瞒天过海”还是“浑水摸鱼”,利益驱动都是主因。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说:“保障房的初衷是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如果个别人将它作为牟利的工具,则变成了‘劫贫济富’。”

    专家指出,保障房分配亟待“治乱”,公正、公平地切分“蛋糕”,不仅关系千家万户“住有所居”梦想的实现,更考验政府的公信力及社会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