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先锋2:下乡住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3:23:34

下乡住村

山西“下乡住村”制度推动者、平顺县委书记陈鹏飞:凡是发生群体事件的地方,干部大都少与群众接触

在太行山南端,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山西平顺县,从2007年开始实施干部“下乡住村”的制度,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去年获知后表示赞同,并决定今年在全省推广。

“下乡住村”效果如何?会不会扰民?会不会流于形式?近日,记者专访了平顺县委书记陈鹏飞。他说,干部下乡住村不是平顺的创造,也不是新做法,平顺只是把过去好的做法捡起来了。平顺县还制定了干部下乡住村的考核体系,考核标准作为干部任用的依据。

 

经常到基层就能顺利解决群体事件

记者:目前,山西省正掀起干部“下乡住村”的热潮,平顺县从2007年就开始实行这一制度,您作为这一制度的推动者,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陈鹏飞:平顺县的干部下乡住村是从2007年初开始的,当时平顺县新一届班子刚刚组建。我们通过下乡调研,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干部群众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形成推动平顺发展的强大合力。老百姓有句话叫,“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劲头。”平顺是国家级贫困县,选择了平顺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艰辛,这就是平顺县实行干部下乡住村的动机。我看到一些地方发生群体事件的报道,就和我们的干部交谈:凡是经常到基层的干部就能顺利解决群体事件;凡是发生群体事件的地方,干部大都是从上面派下来的,他们很少与群众接触,掌握不到政情,也就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如果你在群众中,群众有什么意见,就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化解矛盾。

领导的示范,胜于大会动员。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只要领导第一时间能出现在现场,气氛和情绪就大不一样,基层干部感到心里有了主心骨。三年来,平顺县没有发生一起群体事件,群众上访的人次逐年下降。

 

三年来我住村90天,涉及53个村

记者:您能否介绍一下您以及平顺县的领导干部下乡住村的情况?

陈鹏飞:我们提出叫“四个六”工作法:一是勤进“六村”:到交通不便的偏村;到居住分散的远村;到矛盾突出的乱村;到经济薄弱的穷村;到班子涣散、工作推不开的弱村;到对推动全局工作有典型意义的标杆村、示范村。二是当好“六员”:当好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制的宣讲员、致富信息的传播员、科学发展的指导员、解疑释惑和排忧解困的服务员、邻里纠纷的调解员、勤政廉政的示范员。三是做到“六百”: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排百家忧、解百家难、集百家智、帮百家富。四是实现“六在”: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感情在一线融洽,政绩在一线创造,形象在一线树立。从2007年到今年6月20日,平顺县四大班子领导下乡9315次,住村716天。我本人下乡665次,平顺县共有262个行政村,我去过的行政村有248个,还有十几个行政村没有去;全县1370多个自然庄我已经去了850个;三年来,我住村90天,涉及53个村。

 

如果事先打招呼,我就听不到真话

记者:怎么防止干部下乡住村有作秀、走过场等情况呢?

陈鹏飞:目前,全县近600名副科以上干部全部建立了联系点,确定了帮扶对象。从2007年全县实施干部下乡住村起,就对所有干部进行考核。其实,群众对干部下乡是非常期盼的,但是反对干部下去作秀。干部下基层到一线不仅要“身入”,关键是要“心入”;不仅要吃住在农家,关键是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我们对下乡住村干部有具体的考核要求:对县四大班子领导的下乡住村(住企)情况进行登记,每月还要进行通报。科级干部由县委组织部和县纪检委牵头,实行了月反馈、季汇总、年通报制度。平顺县还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干部科学发展业绩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年底除日常工作考核外,还必须到联系帮扶村接受群众的考核评分,把群众认可度作为选拔调整干部、推荐各级先进和模范的一项主要依据。

 

记者:你本人下乡住村是怎么做的?

陈鹏飞:我们下乡一般是只带我的司机、秘书或办公室主任,去之前不通知乡镇和村里,如果事先打招呼,我就听不到真话,看不到真情况。我一般是先到村里去了解情况,再去乡镇里检查指导,这样乡镇的官员不敢说假话,我才能听到实话,掌握真情,解决问题。

在下乡调研中,若发现什么问题,再带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去协调解决,这样办事效率就高了。我就发现,有些老百姓的问题,三年五年没有解决,干部下乡后,有可能一句话就解决了。

 

有些人丢掉传统,现在重新捡起来

记者:现在山西省广大干部,都学着平顺县开始下乡住村,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陈鹏飞:从我个人来说,下乡住村是我参加工作以来一贯的工作作风。我是从农村长大的,在村里插队当过知青,后来参加工作后又回到农村。我下乡插过队,当过民办教师,开过拖拉机,最苦最累最脏的活都干过,了解老百姓的苦难与痛楚,不管是在潞城担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常务副市长,还是在黎城担任县长,以及现任平顺县委书记,下乡住村是我以一贯之的工作方式。其实,干部下乡住村不是平顺的创造,也不是什么新做法,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我们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是这么做的,只是后来一部分人把它丢掉了。由于丢掉了,我们与老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只不过是后来醒悟了,把它重新捡起来了。

(杨章怀 史含伟)

 

山西干部纷"下乡住村" 村民如何接待住村领导

如果事先打招呼,我就听不到真话,看不到真情况。我一般是先到村里去了解情况,再去乡镇里检查指导,这样乡镇的官员不敢说假话,我才能听到实话,掌握真情,解决问题。 ——— 山西平顺县县委书记陈鹏飞

日前,山西掀起了干部“下乡住村”的高潮,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省长王君、副省长刘维佳等省领导近日纷纷下乡。接待领导的村民如何选择,前期做了哪些准备工作,领导在村民家中生活又是如何?记者近日作了探访。

高官怎样住进寻常百姓家?

山西省委下发通知,从今年起,将实施干部下乡住村制度,要求从省委常委做起,各级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每年都规定了3-7天不等到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据5月12日的《山西日报》报道,山西已经有64万干部下乡住村。而“下乡住村”的高潮5月底出现。

袁纯清是5月30日至6月1日到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住村蹲点,住在村民李克斌家。袁纯清下乡就带了一名秘书和一名新华社山西分社的同志,谢绝了县领导的陪同。

据当地村民介绍,在袁纯清下乡的前5天,省委办公厅的2名工作人员就对村里的20多家农家乐一一“踩点”,最后选择了村民李克斌家。随后仔细查看了李克斌家的厨房和每一个房间,还询问了家里的成员等情况。

在袁纯清来村的前一天中午,长治市市委书记田喜荣等人来到李克斌家吃了顿午饭。随后,武乡县委书记周涛等人也来看了看老李家的房间。

在袁纯清来村的前一个小时,县里接待处的2名负责人赶来,让李克斌准备“省委书记的午饭”。与此同时,当地卫生监督所的3名工作人员,将李家消毒柜里的碗、筷、菜等用仪器进行一一检测,在省委书记到来前半小时离开。

在袁纯清住在村里的3天2夜,老李家门口十多米处,长期站着两位年轻人,“不知道是不是公安人员,他们吃在哪,住在哪,我不知道,咱也不敢去多问。”当地村民说。

5月30日至31日,省委常委、副省长高建民在原平市干乡东下庄村住村。当地村民告诉南都记者,在2天前,乡里就给村里下了通知。此次陪同的官员较多,原平市的官方网站的新闻稿中就点了10名陪同官员的名单。

有人陪餐即便是派饭也变了味”

李克斌说,袁纯清到他家来的时候是步行,没有车辆,住村2天多时间内,袁纯清都是和群众一起走着去各个地方,在第三天离开时,才由小轿车上门来接。

李克斌家搞了个“农家乐”,省委书记是他家接待的最大的官。当天招待袁纯清一行是顿普通的农家饭,主食有:猫耳朵、三合面擀面、手拉面;六个菜:土豆丝、苦菜、酸菜、小炒肉、土鸡蛋、荞面灌肠。

袁纯清住的房间是老李家的正房,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床单被罩都是洗干净的,都是平时招待顾客用的。袁纯清临走时,秘书还塞给老李500元钱。按照老李家的收费标准这些已经足够了:住宿费一间房每天10元,每个菜七八元。

4月26日,山西省副省长刘维佳没有带秘书,带着被褥,搭乘省扶贫办的公用车独自来到沁县的温庄住村。当天的午饭就在村支书家吃了2碗面条、2个土鸡蛋。刘维佳在日记写道“没人陪的农家饭吃什么都可口”,并感慨:解决公务接待的“吃喝顽症”很简单:不要人陪,自己掏钱。

5月30日至31日,省委常委、副省长高建民在原平市干乡东下庄村住村,下庄村的常村长告诉南都,高建民吃的是农家菜:苦菜、烩菜、窝窝头、白面馒头、稀饭以及杂酱面等。

4月27日,副省长刘维佳在农村调研时,因有郭村镇书记陪同,午饭有“平遥牛肉”,“这顿饭吃得不如在温庄那几顿饭舒服,有人陪餐即便是派饭也变了味。”刘维佳在日记中写道。

(杨章怀 王腾腾 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