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得清抗痘清透洗面乳:净空法师法语1000句 (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40:05
 净空法师法语1000句(下) 501,无畏施是给众生精神上的安慰,例如晚上有人走黑路怕鬼,送他回家,即是无畏施,其果报是健康长寿。不杀生亦属于无畏施。        502,一闻到佛法即至诚恳信,依教奉行,境界现前不为境界所转,此乃是多生多劫来所种之深厚善根所致。凡夫学佛以泛泛心情听经,亦念诵、亦礼拜、亦随喜,不过种种善根而已,其实得不到什么受用。        503,富贵学道难,生活环境困苦者比较踏实。老太婆念佛多有成就,因其无依无靠,处境艰困,乃死心蹋地的求出离,三五年间就能有成就。佛教出家人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生活降至最低限度,旨在教人放下,一切不着。《金刚经》全经要旨即『无着』二字。        504,受苦没有苦的观念,受乐没有乐的感觉,把自己忘了。四弘誓愿是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所发的总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四愿中之主愿。众生必须先断烦恼,故又有『烦恼无尽誓愿断』,欢喜心也是烦恼,动念头即是烦恼,不起念不动心即无烦恼,本来是为度众生,如此不知不觉之间自己也得度了。愿为先导,以行践愿,此是大乘佛法之善巧处。        505,三世诸佛是靠山,菩萨一言一行均应根据三世诸佛之教训;三世诸佛摄受菩萨,菩萨再摄受众生。凡夫要把意识心去掉,依靠经典,依教奉行,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再证实相般若。如此修学,大经大论,读诵受持,转识成智,大开圆解。所以说欲有成就,必须依靠三宝。        506,众生皆着于二,二指空有二边,不着有即着空,着有者不能离欲界色界,着空者在四空天,住无想定,皆是错误;两边不着,方证菩提。        507,法门本来没有高下,佛法亦无深浅,是众生分别心上加以区别。法运有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灭法时期,亦如人之有生老病死,则佛法岂非亦是生灭法?其实佛法本身并无生灭盛衰,佛说法运之次第,不过随顺众生而言。正法中亦有末法,如佛在舍卫国说法时,有三分之一的人亲自见到佛陀,有三分之一的人只闻佛名而未见佛,另有三分之一的人既未见佛亦未闻佛名,是在正法之中亦有末法。今日是末法时期,如能至诚恳切,依教奉行,超凡入圣,同证菩提,则今日仍在正法时期。        508,凡夫一切作为与性违背,所以不能断烦恼,了生死;而佛法横说竖说都是教我们见性。佛常常开示此理,但我们不得受用。若自己依此理检讨身心,曾否作到与佛菩萨一样,佛菩萨无我见、不执着,果真能入佛菩萨之境界,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509,佛所证得佛果上的功德,众生一发菩提心即与之一样。众生与佛是平等的,只是佛的性完全显露出来,而凡夫的智慧德能被无明障碍着。从初发心即能摄佛果地上的德能。        510,六根接触六尘,只要能令人引发悟道的灵感,样样事情都能觉悟,如能善自体会,均是佛法,均是经典。例如每天看见报纸上登载的讣闻,有的年岁不大,就已经作古,想想将来总会轮到自己,为何不赶快精进修持,在有生之年,即储备好往生资粮,免得腊月三十晚上到来,手忙脚乱。        511,看看《净土圣贤录》上所载往生实例,其中有的苦修数年即能往生,而我们不成,学佛几十年,无进步,无成就,道理在不明其体。佛经中所举的用砂煮饭之例最为恰当,说用砂煮饭,煮一万年也不会变成饭,因饭之体是米而不是砂。佛之体是菩提心,发菩提心念佛是把握着根本,修行才能得力,日用平常之中少用分别心,二六时中佛号不断,打一分钟妄想不如念一分钟佛号。菩提心包括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就是无分别心。        512,说法时对于某种辞汇一再提及,似嫌重复,其实闻法之人常常得到熏习,使八识田中落有印象,能得莫大的利益。如果我们还没有成就,现在再听一千遍一万遍也不算多。        513,法界指空间与时间所包括之一切。第一义是佛所证得的,亦即般若、真如、本性、究极清净;有此智慧才能断烦恼,念念与第一义相应,与真如本性相应。本性中一法不立、一尘不染,若常常正念真如,是破无明的妙法,由真如本性透出来的智慧,才能明了法界。故经云:“法界所有皆明了,于第一义最清净,永破瞋慢及愚痴,彼功德者行斯道。”        514,达摩祖师教法是观心,心要极静才行。后来人心渐钝,难于成就,祖师们乃教人改参话头。其实参话头与念佛法门相类似,而参话头如不破本参,不易成就;念佛果然功夫打成一片,亦能带业往生,谓之二力法门,此功德之殊胜又非其他法门所可比拟。我们如不能直心正念真如,即应老实念佛,专心念佛亦接近第一义。        515,经云:“于诸众生善分别。”此善字最为吃紧,善分别是了别,用的是无分别心。古人常说的比喻为水与波,水无波浪的时候是无分别,一起波浪,外面照进来的景象就不清楚。凡夫的心剎那生灭如波浪,果然静若止水,一切森罗万象即了然于心。人人都想开悟,入法界性才能开悟,佛教我们见性不着相,不着相是不着空亦不着有,空有二边均不着,才能得中道第一义的智慧。        516,菩萨是表法门的,文殊大智、普贤大行、观音大悲、地藏大愿,合四大菩萨之大愿即是佛之大愿,所以学佛无论那一种愿都要发,否则不能圆满。        517,经中常常开示,一切烦恼归纳之即是一个贪字,贪欲为一切祸患之根本。对治贪欲要用布施,贫穷布施难,其实布施功德大小与所布施之金钱数字并无关系,要看有无菩提心。若以清净心布施,其功德无量无边;一着相即变为人天福报,是世间痴福,成为三世怨。        518,放生一事,财、法、无畏三种布施全赅。购买生物花钱,是财布施;放生时念大悲咒说法,使其归依三宝,为法布施;当生物正在被杀之前,或正在被拘押待决之时,解除其牢狱之苦,使其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是无畏施。故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任何生命亦复如是。        519,修道之人目的在续佛慧命,自己专心苦修,不拉拢信徒、沾染世法,不必怕没道粮,果真心在道上却没饭吃,韦陀菩萨要负责任。要相信佛语,最可靠的是佛而不是人。        520,经云:“远离于我无恼害。”离开我才清净,没有我焉有我所,大乘佛法一发心就无我。大小乘之差别,即在发菩提心上。昔有一罗汉,带一小沙弥,替他背着包袱随行。忽然小沙弥发了菩提心,罗汉是有他心通的,发觉后,立时忙把包袱接过来,请小沙弥先行,他背着包袱随后走;因为小沙弥一发菩提心就是菩萨,罗汉是小乘,自应为菩萨服务。过了一时,小沙弥又退了菩提心,罗汉马上又令小沙弥背包袱随行。如此几次,小沙弥以为罗汉发神经,询问究竟,经罗汉说明原委,小沙弥始悟发菩提心之重要。        521,受戒容易,守戒难。持戒必须有智慧,如无智慧无法持戒,亦守不住;又戒生定、定生慧,相资相成。内有烦恼,外有诱惑,降伏烦恼需要智慧,俗语说:没有理智,控制不了感情。戒有二种,一为止持,一为作持。如五戒之规定均为不应作,为止持,属自利;作持是必须要作,属利他。例如受菩萨戒之后,路遇病人必须为其安置照顾,不管即犯戒,谓之作持。        522,律仪戒是三藏中之律藏,律藏中未包括之事项太多,但持戒者须了解戒律之精神。戒律之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律条文内未规定者,凡属于善事均应照作,属于不利者,无论于己于人均不应作。如吸香烟,律未规定,但于己有害即不应吸。        523,正助双修,正修是定,助修是六度,正修不着有,助修不着空。无论修那一法门,戒律是共同科目,戒律帮助成就。八万四千法门均修定,净土得一心不乱,是念佛三昧,离开戒不成,戒帮助得定。止持是断绝作恶的增上缘,作持是历事练心。佛对于众生习气了解得太深刻,教导我们的修身方法也太善巧,心常在定中保持清净心,失去清净心所修的均为痴福。除非为了度众生,否则以不接触繁华世界为上策,出家人更应明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庞居士将金银财宝沈入江底,有人问他何不救济世人,他说好事不如无事。心寂静了即如明镜一样,万事万物了了分明。        524,由初学佛到等觉菩萨都要守戒,等成佛之后就不要持戒了,因为佛的行为就是戒律。        525,今人耐性不及古人,凡事都想在最短期间内完成,因为工业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从前人跟老师学道,一二十年是很普遍的。佛知众生无耐性,所以对小乘人说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说多了恐怕学人退了道心;其实大乘经典说成佛要修无量劫。        526,清净心中一丝毫不能沾染,亲爱之人要放下,冤家对头也要放下。度一切众生,冤家对头也在内;菩萨没有一个冤家,冤亲平等是大无畏精神。        527,十方世界无量无边,通通是诸佛菩萨的教化地区,菩萨悉往受生,为数无量。佛在此世示现已是第八千次,未曾一念生疲厌。人与人相处乃是前生的缘,可能起变化,从前是好友忽然变为冤家,凡夫类多如此;而菩萨则不然,如如不动,顺境不动欢喜心,逆境不动瞋恚心,才能看到诸法实相。        528,成佛之后仍继续行菩萨道,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比修学的菩萨作得更彻底更积极。菩萨的光明照耀每一个众生,令其入法性,见性成佛,菩萨愿才算圆满。地藏菩萨的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须等待每一个众生均成佛,他才成佛。换言之,即是永远行菩萨道,利益众生。        529,禅定属功德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属福德边。福德可以给人,功德不能给人,亦如财物可以赠送他人,聪明智慧无法赠送他人,功德是自己专有的。宝志公为观音化身,主持梁皇忏亦只能将郗氏夫人超度到忉利天,再上去要靠定力。舍利弗智慧第一,有人问佛:舍利弗何以有如此智慧?佛答:舍利弗心内如鼓,空空如也。一念不生,这是大定。随问随答,一经过考虑即落在意识心上,必须要用无分别智,无分别智与佛心,心心相应。教下的止观也是定,方法不一样,目的则同。        530,无漏的是功德,有漏的是福德,可以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证大菩提果的是无漏的,功德从般若智慧中来。佛法所铨释的是人生宇宙万事万法,拈任何一法皆能证大菩提,《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不过是宇宙人生一切法门中之代表,森罗万象无量无边,那一法门均能入道。         531,自己成就之后,要紧的是教化众生,此是依智起悲;必须有大慈悲,才能度世。如不化他,自己的性德不能圆满,十方诸佛成佛之后无不度众生;度众生是有作有为,而在二六时中保持清净心。故经云:“普使群生到彼岸,此净心者所行道。”        532,佛菩萨为度众生,常常示现种种身相,并不祇是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身相。有时现众生相,多分对于根熟的众生示现;如将要证果的人,以及作错事尚肯忏悔之人,也有在自然界显现的,作为众生一切成就的增上缘。众生对于一件偶发事件,机触灵感,恍然大悟,或因他人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而扭转危局,终身受用不尽者,皆为佛菩萨在冥冥中示现化导,凡夫无天眼通,不知不觉而已。        53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吾人现正在梦中,醒觉过来,方知世事如幻。空华佛事,水月道场,连佛法都是假的,何况世间一切有为法。经论中说得清清楚楚,我们天天研究,但还是造罪业、起烦恼,其原因是没有进入佛菩萨的境界,所以得不到受用。佛法是断烦恼的,如学佛而仍有烦恼,是与佛法背道而驰。        534,时间是就众生分上说的,实际上并没有时间,是众生的错觉。时间属于心不相应行法,长短没有一定,念劫圆融,可见时间是众生的知见。所以经云:“无量无边无数劫,于一念中悉明见。”        535,一切众生见到菩萨,菩萨绝不令其空过,一切菩萨均是如此。我们应当学菩萨,对于众生,如能接受佛法教诲,我们应尽其所知予以教导,纵不能接受佛法亦要说因果报应,使其深信得益。不舍一切众生界而不着一切众生界,度众生而不着众生之相,说法不着说法相。        536,见佛无疲厌,念念之中都能见佛。佛是觉,六根接触六尘,念念觉悟,便念念见佛,不疲不厌,法喜充满。学佛人真能达此境界,心地常常保持六根清净,不为六尘所转,自然法喜充满。凡夫的境界,唯一的办法是二六时中常有阿弥陀佛的念头。深入经藏,没有清净心入不进去,要靠佛菩萨感应;感应全凭至诚心,至诚心也是清净心。        537,佛氏门中不舍一众生,心量要大,众生无边誓愿度,存心舍弃一个众生都不能成佛。心里有取有舍即着了相,着相即是凡夫而不是菩萨,四相有一个则四相俱全。虽说带业可以往生,也要理智能克制感情,平时须多练习,否则到临命终时就来不及了。        538,菩萨修行宗旨在转识成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539,法门无量,三昧无量。功德林菩萨说修三昧是一种手段,目的在见性,三昧的本性即真如本性,三昧的相无量无边,见了性一切三昧皆通达。每读诵一部经皆能见性,无论大乘经小乘经皆能见性,小乘是大乘的基础,比方小学与大学,若看轻小乘,不立基础,大乘佛法即入不进去。        540,忍辱是定的前方便,“能忍最胜寂灭法”,忍清净寂灭,把心安住在清净寂灭就成功了。学佛要受得了寂寞,心忍得下来是初步功夫。修定下手之处即是忍,忍之相是平等。成佛的道路魔多,魔现前不能说好与不好,如被魔降伏即归失败,如能降魔即是好境界。遭魔是必然现象,功夫愈高,魔王的力量愈大;《楞严经》五十一种阴魔,唯一的克伏办法是平等心,保持自己的清净心。        541,天人有报得的神通,比人高明,但只有五通。由欲界天到无色界天,每上一层,其神通力要高一层,惟无『漏尽通』,若得漏尽通即超出三界。神通并不是一件奇怪事,是自性体中本具的功能,有修得的,有报得的,报得的神通,不仅天人具有,连鬼道亦能具有。菩萨的神通是修得的,比天人高得多多,无法比拟。如坐在讲堂中不动,而同时能普遍在一切处现身,此种境界凡夫无法体会,到了第九行菩萨才能达到此种神通力量。须知佛菩萨并无身相,故能现一切相,佛菩萨相好庄严,是为凡夫有分别心而说的,为众生感应道交而示现的。所谓相无定相,人求感应,佛菩萨所现的是人相,天人求感应,佛菩萨所现的是天人相,若不显同类身即无法教化。        542,经云:“善守身语及意业,恒令依法而修行,离诸取着降众魔,此智心者所行道。”以最浅显的说法即是:身必须离杀盗淫,语必须离四种口过,意必须离贪瞋痴。依此修行,所修的仍然是福报而不是菩萨道。十善业是有漏的福报,修十善业而离十善之相,不可取相,不可执着,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能如此则可降伏众魔。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即是离诸取着,“离诸取着”即可降魔。        543,读书同吃药一样,吃药是为了治病,以药力把病化解,使病人恢复元气;读书是要变化气质,如不能变化,读书何用?佛经读得滚瓜烂熟而仍然贪瞋痴慢,与不读何异?读经听经之后即要作菩萨作佛。居士们在家则家庭即是道场,对父母孝顺,对一切事理明达不迷即是佛宝,事相上作得一切圆满即是法宝,化导全家人一团和气即是僧宝。公务员事事本着佛法作,忠于国,忠于事,认真负责,则机关就是道场。学佛人所在之处即是道场,并不限定寺院内之大雄宝殿及经堂才是道场。        544,世间事均是假的,人到老年患得患失之心更重,其实人生一切遭遇都是前世善恶业因所结的果,现在遇到了只有忍受;如自己想如何便能如何,佛就不把“求不得”列为八苦之一了。人生一切境遇皆受因果律之支配,今生之财富是由前生财布施得来的,今生的智慧是由前生法布施得来的。有许多人发了意外之财,不但病魔缠绵,损失殆尽,且把老本花掉,此种事例世上所在多有。所以人不必贪求,要放下一切,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守住了,心地才清净;心地清净,决定往生。“看破”是真学问,“放下”是真功夫。        545,《四十华严》第一品之经题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思是动念头,议是讨论,不思议即是菩提心中之直心。直心正念真如,离念而无念头,所说言语皆是由本性中生出来的,不是在心中动念头思忖出来的,所以叫不思议。“入”字最吃紧,读诵《四十华严》,照经中行即可入其境界,入其境界即与菩萨一样。我们现在行菩萨道,把自己看成菩萨,而看众生依旧是冤亲不等,善恶分明,则自己仍是凡夫。菩萨对五欲六尘一丝不染,而我们对于名誉、财产、恩爱牵罣太多,放不下,就是还没有入到菩萨的境界。        546,“藏”,仓库义,宝藏义,出生义,本性之功能无有穷尽,故称之为无尽藏。        547,一个人要有成就,靠博学多闻,多闻之后要深思,义理通达后要实行。闻之不解或昏沈掉举,皆为缺少福德及宿慧;一闻即解即信,是过去世有福德善根。        548,一切法空,不但理空,事上亦空。既然一切法空,所以无愿无求。一心想成佛即有我相,有我相则四相具足,即非菩萨,仍是凡夫。要保持清净心,不可执着。        549,离相并非不要相,祇是教人不着相。古德以金作器为喻,金是性,器是相,如不要器,也就显不出了金品的功能了。        550,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信是道源功德母,清净信心能生一切功德。受了三坛大戒未必有信。佛法是清凉法、离烦恼法,学佛之后如仍有烦恼,即是尚未生信。        551,佛成道后最初说法是讲《华严》,说二七日(十四天),当机众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们闻《华严经》后可得大乘道种,对凡夫同样有益;对于不信佛法的人,纵堕地狱,如闻到《华严经》一句一偈,承此功德亦可得度。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是当生成就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遇到第一位菩萨即令其念佛,最后一位令其到极乐世界,可见《华严》是大本的《弥陀经》。        552,『信藏』。菩萨明达佛智,入佛智慧即见性,由本性中生出的信才与性体相应。凡夫的境界处处染,故心不能清净。大乘与小乘不同:小乘目的在断见思烦恼;大乘是以度生为先决条件,必须在尘世间合光同尘,才能利益众生。但众生习气很重,自己无始以来的习气也很重,一念不觉即反为所转。若信藏成就即可不染尘劳,八风吹不动,可不为环境所转。        553,戒律是清凉自在的,如法持戒必得法喜。持戒目的在远离尘劳,然后才可得一心。对于佛法无深入者,认为佛法理论虽然高超,而戒律对于人的生活拘束太甚了。这是邪见。持戒不清净而见解能清净者,无有是处。        554,『护持一切诸佛种性。』所谓诸佛种性即是自己的真如本性,能护持自己的真如本性,即是护持诸佛种性。《楞严经》说,用根不用识,识是虚妄分别心,护持六根的根性,与佛性相应。        555,贪图名闻利养,为求当道礼敬或巴结信徒而修苦行,名为贪求戒。经云:“何为无贪求戒?此菩萨不现异相,彰己有德,但为满足出离法故而持于戒。”        556,体性周曰普,随缘成德曰贤,真如本性,从十法界之缘现十法界依正庄严之相。从性德上说,黄金是性体,如以黄金塑造一尊佛像,便受若干人之礼拜供养;若以黄金塑造一美女,则是随地狱法界。同样是黄金,相不同,功德亦异。        557,通无量法门才能度无量众生。无量法门太多,要修一个法门,一门通一切皆通,一门深入是方便,见了性才通一切法门,性德是周的。六祖慧能并不识字,而能讲解各种经典,是已见性。博学多闻与一门深入并不冲突,博学是帮助一门深入。        558,惭愧的相在唯识中属于善法,无惭是随烦恼。《涅槃经》中说自己作恶事受良心的责备谓之惭,自觉羞于对人谓之愧,有惭愧心不会作坏人,中国人谓之知耻。        559,四念处之观身不净,是令对于身体不要过份爱惜。打破身见即能破我执,才能离开世间,往生极乐世界。        560,经云:『彼菩萨心自念言:我无始世来,与诸众生,皆悉互作父母、兄弟、姐妹、男女;具贪瞋痴憍慢谄诳,及余一切诸烦恼故,更相恼害,递相陵夺,奸淫伤杀,无恶不造。一切众生悉亦如是,以诸烦恼,备造众恶,是故各各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不相承顺,不相谦下,不相启导,不相护惜,更相杀害,互为怨雠。自惟我身及诸众生,去来现在行无惭法,三世诸佛无不知见,今若不断此无惭行,三世诸佛亦当见我,我当云何犹行不止,甚为不可。是故我应专心断除,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广为众生说真实法。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惭藏。』这一段经文非常重要,应常常读诵。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凡夫一番生死即有隔阴之迷,只知眼前眷属而不知过去眷属。今生凡与我有来往者,在过去世中均有关系,有恩的,有怨的,有还帐的,有讨债的。过去生中与你最亲密的,恩怨厚的,债务重的都要到你家里来作最亲密的直属亲属,还债的人可与你兴家立业,讨债的人可使你家败人亡。所以懂得佛法的人一切看淡,处处学吃亏,有债务早早还清;债务了掉,可以减少自己修道的障碍。           561,对五欲六尘起贪求心,无有厌足,道业难以成就,往生净土必有障碍。只要对于世间一丝毫贪求心都没有,即可随时往生,感应道交亦从此处来。佛法就是一个“舍”字,能舍得一分,道业即增进一分,舍得多道业高;若贪求无有厌足,必定入三恶道,一入恶道再想出头就难了。        562,学佛要紧的是离相,离相并非逃避现实,不过是不取相、不执着而已。佛法一丝毫的假都掺不得,如掺一点,德性即不能圆满。眼睛里不能容尘沙,但亦不能有金刚钻,所以说平常心是道。心是动的,等于水起了波浪,使其永远保持水平的状态即可放光明。对世间法不可贪求,对佛法亦不可贪求,一有此心即如眼睛里放入一粒金刚钻;但须除妄,切莫觅真,如求真则是又加了一层妄想。        563,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污泥代表五欲六尘,清水代表佛法,莲花超越水面,不染污泥亦不沾水;世出世间均超越,若超出世间而逗留在出世间,仍是有着。        564,清净无染着即金刚智慧。六根接触六尘要时时刻刻觉悟,眼根对色尘,发觉要被色尘牵跑,赶紧回头,一丝毫欢喜心或瞋恚心都不能有;耳根对声尘亦如是,无论何声均不动心,不动心即是菩萨的境界。清净心不现前永远不能出头,这是生死关头,六根还要为六尘所染,转眼之间又到轮回中去了。        565,见到一切佛,即知自己能分身,否则见不到。神通是本性中本具的德能,只要自己本能恢复,即知自己去掉了五盖及二障。        566,六根接触六尘,世人以为是乐,其实是苦。五欲六尘乃是生死冤家,生活苦才能激发道心,佛训示以苦为师,太苦了必然想办法脱离这个娑婆世界,所以生活环境不好的人未必不是幸福。        567,信解行证是四个步骤,信是开端,信而求解,解后能行,行之圆满,方能证入。        过年时到寺院大雄宝殿中烧香拜佛,希望一年之内人财两旺,事事顺遂;然而一年下来,不如意事仍十常八九。盖世人仅知供奉大雄宝殿中的金佛,而不知供奉活佛,果然能时时刻刻把一切众生当作佛供养,必有好的境界,所求如意。        568,能依教奉行,即能入佛的境界。入佛境界,根本智才能现前,一般说法是要见性,即本性中之般若智慧,此慧得到之后是现量境界。初住菩萨才有根本智现前,破一分无明、见一分法身。有根本智才有后得智,根本智是从理体上讲的,后得智是从境界上讲的。一登菩萨位即得根本智,因直心即是本性。        569,『专求如来一切智智』,此系学佛的一个方向,上面的智字指根本智、是实智,下面的智字指后得智、是权智。学佛唯一希望就是求开智慧,修净土法门将一切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此系手段而非真正目的,真正目的是在求佛的一切智智。        570,念是业识,念是五行之想与思,是心所法之一,性体中决无念。若想见性,有念头即见不了性,开口便错,动念即乖。只要认识体,犹如虚空,森罗万象相上动无妨碍,性之与念本来不二而二。        571,念当处起当处灭,剎那不停,病在前念灭后念又起,念念相继。生灭的现象太忙了,一弹指有六十个剎那,一剎那有九百个生灭,其细微之处凡夫无法察觉,没有静功的不觉其相续,以为是一念。        572,一动念就错了,性体中什么都没有。所谓证得实相般若,实际上无所证、无所得;若有证有得,仍然未离名字相,即非实相,成了佛并不有成佛的念头。开始用功的时候,必须与此果地觉相应,方易见性。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念佛一法是方便之方便。无量法门均为的是见性,不念其他而念佛只是转换一个念头。        573,常说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祇劫,指的是藏教佛,藏教佛等于第九信位的菩萨。念佛如有成就,等于初住菩萨,此乃方便之方便;若修他法,修到初住菩萨须经过久远劫数。而念佛是二力法门,依阿弥陀佛摄受之力乃得不退,加以信愿真切,一心求生,不染五欲六尘则心净,心净则土净,与极乐世界相应,功夫成片,而后可以随意往生,生死自在。        574,如来三昧与菩萨、二乘、人天所修之定均不同。佛之行住坐卧均在定中,是为楞严大定;而念佛所修的定则与佛的定相应,所以佛在各种经典中提到念佛法门,极称赞其殊胜功德。        575,菩萨最大的冤家是五欲六尘,修菩萨道的人要离五欲六尘。断由心上断,不是由事上断,事上断是二乘。要能接触五欲六尘而不被五欲六尘染着,否则即不能弘法利生。        576,经中有“分减施”一词,即随分随力施与众生,将自己所享受的衣食省吃俭用,匀出一部份施与比我更苦的人,此种作法每个人都应当做到。        577,“竭尽施”一词,是尽其所有施与众生之意。财物为资生之具,不能缺少,竭尽施诚属难行,但须要存此心。而行施时须有智慧,若无智慧反而使众生受害,因布施而使受者堕入有为。        578,众生受业力支配,佛有善巧方便以救度之。凡是受苦或受乐均可以激发道心,受苦难何尝不是佛菩萨用以锻鍊众生的,而享乐时又何尝不是佛菩萨测验众生的。如因享乐而欢喜被五欲六尘牵着走,是违背佛菩萨的意旨,故佛说以苦为师,确有至理。        579,菩萨布施应无吝啬,菩萨知一切法是空的。身为四大五蕴因缘所生,是无常之法,财宝地位亦非坚实法;既属无常无坚,即不值得留恋。故无论大小乘佛法,均以布施为第一,令众生一切放下。放下始能见性,见性后对万事万物均能彻底明了。作此观很容易舍了,但是最要紧的是,布施时不可使众生增长贪心及恶念。所以说布施要有智慧。        580,爱是大烦恼,从无始劫来生死轮回之苦,均是受了爱的害,现在还不肯舍弃,真是愚痴!布施以修舍,佛经中有所谓“一切施”,施舍到了极处,爱根自然能断。        581,定是不散乱、不昏沈。散乱是乱想,人在清醒时一定胡思乱想,否则即睡觉,没有中间;如清醒而无妄念,即是佛法所说的定。这是最普通的,学佛可以作到,催眠及外道均可作到。如念佛时发现有时一心不乱,自己一欢喜,这又是乱想。假如念佛念得很好时,不知能念所念,祇有一声佛号历历分明,正是心净境界,如遇此种情况要好好保持,保持个把钟头已经算不错了。人有病苦,到此地步,即可不药而愈。        582,外道及道教修行到了相当程度,均知有六道之存在,了解天上及阴曹地府,亦知浅显的六道因缘果报;而佛经中言之最详。凡夫修行程度不够,无天眼通,不能亲自见到,只能依圣言量而认定,绝不可因自己愚痴而否认六道轮回。        583,不乱想不昏沉,心中只有一个念,灵明清净,念佛得力时如此,在禅宗说就是止息妄念。        584,清净心是由戒定中来的,故修定必先修忍,六度中忍辱列为第三,忍是出离苦海的最妙法门。        585,学佛者心中有名闻利养之念,必定招魔。真有道心者一定远离五欲六尘,名利心放不下者必不是善知识。只要自己心中清净,自然与佛菩萨感应道交,若老实念佛绝不会招魔。        586,一切众生之种种心以及种种行为,佛无不知;十法界每一位众生的心理,佛都了解。        587,佛有大三昧大智慧,若想成佛就要学佛之慈悲。念佛还是要有大悲心,对一切众生要慈悲,否则与极乐世界不相应。        588,观是看破、止是放下,有止观才能断得了贪爱。经中常说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说到细相太微细了,就粗相说,妄想即无明集的根本原因。经中常说“无始无明”,此“无始”非说无开端之谓,此无始根本不能说他有开始,因其为彻底的虚妄,而一切万法是由此妄想变现出来的,对环境染着即是无明。有爱才有取,有取即有有,取与有均属无明,断了无明是觉后空空无大千。十二有支断一个其余全断,果上断不了,只有在因与缘上断,因与缘只有五条:过去的无明与行,现在的是爱、取、有。只要根尘相接触,动了心的都是爱,耳喜欢听的是爱,不喜欢听的也是爱。        589,离相并不是不要相,是不着相;若不要相,体也没有了。不取不着是离相的意思。佛令我们离相,他为什么八相成道?他要离相,他就一无成就,可见相不可离开。色比作影子,以现前诸法说如梦幻泡影,其体是空,坏其缘而已。房子有相,其本性是空的,拆了之后砖是砖,瓦是瓦,根本没有房子,乃是因缘所生法。        590,不要以为佛菩萨及二乘能作到的,我们作不到,其实一觉一迷而已。祇怕不能回头,若猛然回头,朗然大觉,根尘相接时一尘不染,随便拈一法门都能了生死。学佛人求深入,找其本源。三祖未出家时到二祖处求忏悔,二祖令三祖把罪拿出来,三祖找不到,说觅罪了不可得,二祖说我已替你忏净了,三祖大悟。二祖是叫他见性,到觅罪了不可得时,罪相不可得,一切万法那里可得? 591,勇猛精进,冲破魔众。魔众不是外面来的,真正的魔是无明、尘沙、见思烦恼。学佛如不能断除烦恼即是冒充佛子。学佛宗旨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如迷而不觉,佛想加被也加被不上,故知障碍仍然在我们自己这边。        592,皈依三宝的人有三十六位护法神保护。皈是回头之意,从前的心是在五欲六尘中流浪,现在回过头来依靠佛。读诵大乘经典,常听常看,经中所说的话全是对我们说的;依教奉行,慢慢的露出一分二分光明,与佛菩萨的光明才能接触。        593,佛对于恐怖的众生有安慰之处,生死之因缘自己可以作主宰,想不生不死并不难;见思烦恼是生死之根本,如不肯断是愿意在世间。烦恼一起来,立刻觉察,日久工夫纯熟,即能断烦恼,即可自作主宰。看破是真精进,放下是真功夫,只要断除烦恼,生死即得自在。        594,天台宗讲止观,念佛一心不乱即是止。如何能止?一声佛号,六根感觉与平时一样,学佛的不是木头死人,六根齐用,活活泼泼,心念连续起来,六根的感觉超过常人。心中念,愈慢愈好,念到一句佛号历历分明,心中平静极了。遇此情形,应保持心中一点妄想都没有,定在那里,这是最好的境界。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妄想,自己日常工作仍然照做,而阿弥陀佛常在心中。        595,所谓善巧方便,是求学态度与修学的方法。其实态度重于方法,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无恭敬心得不到利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是礼敬诸佛,世出世间无论大事小事均不能离开恭敬二字,敬是学习的态度,尊师重道实际上是成就自己。学佛最要紧的是态度,至于修学方法只不过是帮助而已。        596,修行证果者是善知识,戒乘俱急、品学兼优者是善知识,此是狭义的说法;若广义言之,任何人均是善知识,街上流氓打架,如善于体会,即知『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亦是给我身教的善知识。        597,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福报;福报分鸿福与清福,清福比鸿福高得太多了!人非有品不能闲,心中清净无为是真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的快乐只有孔子晓得;个中滋味,又岂是凡夫所体会得到的?        598,大经大论中之诸佛境界,是本性中之德能,我们若把烦恼执着打破,则与佛的境界一样。佛所证的是法身理体,原来就没有相,现相是从体起用,体是空,相是妙有,体性非相非不相。佛是感应道交而示现,佛有大悲与无量方便法门,只要众生心中一起念,即有感应。神通是佛的妙用,所现诸神通,举世不可测,二乘及菩萨均不能了解佛的神通妙用。佛大慈大悲,无碍自在,如来身法界,法界遍一切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佛有法身,每一众生均有法身,入法界即是明心见性,宗门教下殊途同归,目标相同,互谤是门户之见,一切不着即能入法界。        599,佛看众生均是佛,凡夫看佛亦是凡夫,一切法唯心所现,以凡夫的知见测佛的知见都是错误的。我们如果看一切人等均是佛菩萨、大善知识,则我们自己的修行便已到了相当程度。        600,常言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修菩萨道时必须与众生结缘,应与法会大众结缘,与道场结缘,与法会主人结缘;如无法缘,道行再高,学问再好,讲经说法没有人听。四众弟子尤须注意者,众生来供养必须接受,他要培福,须与其结缘,接受之后再与他人结缘;如明日无道粮,今日可向信徒要米,生活能过得去即不要攀缘;有法会处必须往听,讲得不好也要去,作为影响众,使大家觉得某某大德都去参加听讲,谅系讲得不错,因而可以使道场兴盛。
601,菩萨事业最主要的是弘法。如在学校作功课,有实习一门,实习即是熏习,熟透了就是自己的学问;学佛如想成就,必须要说法,说法才会发现问题,小疑小悟,大疑大悟,自己不断的熏修,日用平常之中才能躬行实践。        602,九法界均属有情众生,每一个众生之根性均不相同,如果不明根性,说法就不能契机。凡夫非祇一生为凡夫,过去有无量劫,六道均住过,所以根性很复杂;佛有大神力,他知道我们过去生作何行业,那一生有特殊的习气,顺你的习气教你最适宜的法门,自然契机,进步必快。所以佛在世说法时,听一次就有开悟证果的。        603,烦恼是修道的障碍,对治的方法是念烦恼之种种性,而不要念烦恼之相。如常常想某某冤家对头给我气受,愈想愈气,就是烦恼;如想与人好,对他有特殊的喜欢,也是烦恼。六根接触六尘如如不动,果不动心,生死即了。        604,念佛用口念,更要心念。有几种念的方法至为得力:(1)寂静念。寂灭清净已经与三昧相应,禅宗译为静虑,如此念佛即大禅定,行住坐卧均在念中,六字洪名,字字分明,心中一念不生。(2)清净念。有漏的烦恼没有了,无漏的烦恼也没有了,二边俱转,这种念法即真心现前。(3)不浊念。浊是虽在念而仍有疑惑,因而并不太认真;故学佛人在理论与方法上,应彻底明达,毫无疑惑,以净信心去念。如此念佛,利根人一年即可成就,烦恼重的三年定可往生,只看我们愿不愿意去而已。        605,弘法利生,研经看教,办养老院、孤儿院等等事业,均与生死无关,无功夫(三昧)不能成就,幸勿本末倒置。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生若不能成就,如入宝山,空手而回,实在太冤枉了!得到生死自在之后,想多留世几年利益众生,则未尝不可。        606,“持”字即平常所说的读诵受持,每部经文到最后有“信受奉行”之句,即受持之义。不能受持如说食数宝,自己得不到利益。读经文须注意文句义理,文是文字,句是完整的一句话,义是文字所诠的教义,理是教理、又可称为性体。教理是根本的道理,教义是一部经所诠的道理。教理通一切经典,字字句句能消归自性,生生世世永记不忘,是真受持。佛的十大弟子中,阿难尊者表受持第一;凡夫无此能力,但须向此目标努力,如摄心一处,无事不办。菩萨们能办的事,我们也能办。        607,“法门无量誓愿学”,“学”是助学,不妨多学,但主修的仍要一门深入,方为契合;把一生精力用在一门功课上,定有成就。有念佛人修禅,美其名曰禅净双修,其实如同脚踏两条船,不动则可,一动就掉在海里去了。        608,世间文义有边际、有界限;佛法是由真如本性中流露出来的,一文一句义理难尽。一切宝藏均是有止尽的,唯有性德中之宝藏才无有穷尽,每一法门均可称之为陀罗尼(总持)。古大德之例子很多,如六祖惠能成就之后,虽不识字,而对于教理无不通达,故求智慧、求福德须由本性中求之。        609,饶益一切众生并不简单,令一切众生得益,若有不共戴天之冤家,亦要一视同仁,无分别心,一律平等。无平等心,焉能称之为饶益一切众生?        610,随缘不变,在六道中下化众生,必须入其道中,同其甘苦,虽然随顺而心中如如不动。自己必须有相当的程度,才可以度众生。逆境中可以保持,尚非太难事;顺境中不易保持,稍一不慎即为境界所转,相当危险的道路。无把握很难度生。        611,礼敬诸佛为十大愿王之一,至诚恳切拜佛也能悟道。印光大师开示诚与敬为佛门的钥匙,一心顶礼是学佛的态度。        612,智慧之火焰能消灭烦恼;修行讲开智慧,智慧能断烦恼。修净土可以带业往生,其余任何法门无此方便。净土是二力法门,佛力加被我们,但我们自己现前也要有一念清净心,否则不能去。现前一念清净,是伏惑而不是断惑,是用石头压草的办法;断作不到,伏可以作到,以理智克服感情。世间事要看破,名闻利养决定不能牵挂,临命终时才有把握;但须家人也懂佛理,不要恼害,才能往生。        613,学佛多年,虽遇善知识教导,却仍悠悠泛泛,毫无进步,病在信心不足,不肯精进。常说的净土法门,认真念佛,念一二年往生的,真有其人,确有其事,不见得他们学问好、佛法比我们懂得多,就是认真去作而已。把世缘放下,认为念佛是一件大事,短期间内即有成就。        614,《华严》讲十度,总说无量法门归纳为十个纲领。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无有例外,均修十度,那一位菩萨均是十度齐修;不像世间法,大学课程不适用于中学,中学课程不适用于小学。佛法有次第而又能圆融,此是与世间法不同之处。        615,参学能断惑,众生无始来的毛病是疑惑。古时求学,跟老师学二三十年,有了相当的基础,老师才准许到外面参学,最低限度自己能辨别是非真假正邪,就不会吃亏。        616,我们的心随妄境攀缘,所以定不下来。六度中之前四度,均为修禅定的方法。念佛若求一心不乱,如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焉能得到一心?般若波罗密是理,前五度为事,若无般若,前五度都是有漏的福报,无般若不能称之为度。        617,十大愿王以礼敬诸佛列为第一,礼敬并非仅向佛像叩头礼拜而已,是无论善恶,对一切人均要恭敬,一律平等看待,此系菩萨道之基础。        618,人间有善亦有恶,善固可喜,而对恶世界亦不能生厌恶之心,否则即有分别心,无法行菩萨道。《普贤行愿品》中有“恒顺众生”一项,即是不择善恶一律平等。所有胎卵湿化,种种族类,我皆于彼随顺承事供养,如敬父母,如敬师长,乃至如来,等无有异。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619,魔的大根大本即是贪欲,五欲六尘就是魔。天上的魔王,对于毫无修持的凡夫睬也不睬,因为凡夫还不够资格;等他要成佛的时候,魔才来干扰。        620,《知诸众生,悉皆如幻》。众生是因缘和合而现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缘生法皆是幻相。体是空寂的,相是因缘变化出来的,空与有是体与相。虽说性相不二,是说他的性质不二,幻相是空寂的,真性亦是空寂的,性相两边均不取是为中道。认识幻相即见到诸法实相,见到实相即见性;既然知道悉皆如幻,自然就不执着。           621,“知诸如来,悉皆为影”。如来的身相及境界全是不实在的。何以故?佛没有相,若说有相就是错误的观念,佛是随众生心而现的相。佛在世时各人所见佛相均不同,随众生之智慧福德而有所差异。佛的法身是理体,随众生感应而示现。        622,“知诸世间,诸有生起,如热时燄”。世间果报是前世业因所修,不论善恶皆如梦幻,均非真实。好丑是空,苦乐是空,逆境现前不生怨恨心,一切境界唯心所变。佛学称为内学,学佛求心净,求见性,求开智慧,均是向里面求,与外面不相干。学佛不能在事相上求;着相取相,找别人麻烦,妄念纷飞,均与佛法背道而驰。会学佛的人把一切境界作为自己的增上缘,善恶境界均是我的老师,均可以警惕自己。        623,学佛的人对一切事知道得愈少愈好,多则分别心多;与一切人没有必要不必往来,保持自己的清净环境。佛的经论戒律均是对我说的,不是叫我衡量别人的;一个无恶不作的人,种种劣行不堪入耳,拿他作榜样,切莫沾染他的习气,他对于我就是一个大善知识。        624,无着从智上讲,无生从理上讲,理智一如,理智无二;无生善根即是无生法忍,理智一如即深入法界,此是十回向菩萨的境界,其本性中之光明已透出一大半。        625,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一定要拓开。凡夫心小,是妄心,无论学任何法门决不能见性。不是佛不慈悲,而是自己心量小,得不到感应。        626,“无颠倒法”是心等于三世诸佛,佛心是真如本性,见了性,身口意三业与法性相应。见性即不着相,对境不起分别心。一切境界现前,动了心即是颠倒;在二六时中念念觉悟,保持清净心,即为无颠倒法。经中千言万语,其实说来只有这两句话。念佛念得一心,可以生死自如。《华严经》是大部头,有八十卷,最后还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就是大本《弥陀经》。        627,境界现前,若取相、若着相,即是心不清净;心不清净,静不下来,佛无法与我们感应道交。十方诸佛对修道人无不加被;净土宗称为二力法门,修净土如能伏惑,佛即能加被,伏惑之后到了极乐世界是生在凡圣同居土。其他法门是先解后行,净土可以先行后解,一句阿弥陀佛赅罗八教。若能一切放下,可以不要研教,否则必须读大经大论。我们学佛若干年,照理说现在用功应当可以上路,上路十方诸佛一定来加被。欲想成就,每作一件事,先想想佛肯作此事否;佛若不肯做,我就不作。        628,安隐之道是成佛之道(隐字在《华严经》中均如此写,不敢擅予改正,可能古时隐稳二字通用)。三界决不安隐,小乘人得小安隐;凡圣同居土亦是安隐之道,是一生成就之法,亦为难信之法,众生对此法门多数均发生疑惑。凡夫闻到净土法门,一闻即信,信而能行,是多生多劫以来的深厚福德善根所致,真是今生今世难得的幸运儿。        629,“佛现不思议种种神变,令无数众生生欢喜心。”佛没有身,随众生心之感而现身,其身无量,凡有所求均能现相。种种神变即是现相。八相成道,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即是神变;以此接引众生,使众生生欢喜心。我们学佛亦要如此做,与坏人恶人在一起,也要令其生欢喜心,赞叹其长处,莫说其短处。我们要有容纳他人的雅量。        630,二乘人对于佛菩萨殊胜法会完全不知,明明在眼前也见不到;由此可以证明菩萨有不共的殊胜功德,二乘人对之如盲如聋。清凉大师说理智相契合即邻近如来,故十方不可说恒沙世界之外的菩萨远而不隔;声闻、凡夫无智慧,对理体疑而不觉,面对着佛,也看不到《华严》的普贤法会。可见迷悟有天渊之别。        631,真发心念佛,所得到的是理一心不乱。如果不能发菩提心,但有菩萨之大愿,用识去念佛,求带业往生,谓之事念,专心即可。念佛求功夫打成一片,心中无杂事,今生即可以生凡圣同居土,净土法门之殊胜在此。        632,生死是有,涅槃是空,凡夫着有,二乘着空。佛的涅槃是无住涅槃,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谓之究竟住。智慧入了理体,心境一如,智境无二。欲想证入法性理体,必须入无比三昧。有定功即能超越烦恼障。        633,佛不住涅槃对众生有恩,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佛所住的是其身无际,住在众生身中,所以说佛一切处。在理体上讲,清净法身佛与众生是一体的,若有障碍,不在佛边,在众生边,无论天魔外道,佛没有不加被的。        634,佛悲心无尽,经中说佛视众生,如慈母念念在独生子。佛的慈悲愿力摄受众生,令其自己心中见自己本性,见性成佛,此之谓“令一切智,种性不断”。        635,我们学佛功夫不得力,是没有安住。住最要紧,有住处即是安住,等于有了家。我们如果能把心安住在极乐世界,再安稳不过了!六道中有生住异灭,是无常的;舍了极乐世界,没有第二处能安住的地方。        636,佛在一切处所教化众生,无有疲厌,因其无功用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欲有所收获,常不能满意,必致灰心;佛尽心尽力教化众生,什么都不要,为众生工作而不求代价,不厌烦不疲倦。学佛人在家在社会,尽心供献自己的能力,不计报酬,立志作大事不作大官,能如此则自无疲厌。        637,无烦恼即是福,无智慧断不了烦恼,福德、智慧均是本性中具足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世间人的聪明智慧不一样,如灯上盖的纸,光不能透露出来。纸是所知障,断了所知障,智慧即现前。        638,心常寂定未曾散乱,住一切智。烦恼如水起波浪,心动即起烦恼,照明的功用即失去了。佛法重视空,世间法亦如是,小小境界现前即沉不住者,不能做大事。住一切智即是照见五蕴皆空。断烦恼障比较容易,二乘人可以断烦恼障,但所知障不容易断,要深入经藏,博学多闻,在闻思上下功夫,入三摩地。修行即是要在境上磨练,在举心动念时修、境界现前时修,面对一切法而心不动即是修。佛法是求自在、求解脱、求智慧,否则必走错路。        639,凡是心外求法均谓之外道。佛法讲明心见性,如不在此下功夫即是外道;学佛而仍随六尘转,心不清净即是外道。        640,雪山很多药草,犹如种植,处处出生。有良医知药性功能,随病所须,于中采取。其有猎户牧人,亦在雪山,游止其中,不知不见,焉能采取?此比喻菩萨普入如来境界,能了如来三昧境界;声闻二乘不修习一切种智,虽与佛菩萨在一起而不见不闻。佛在世间游戏神通而心如如不动;我们亦游戏世间,游于善道得乐,游于恶道受苦。如有定功,在善道无乐的感觉,在恶道无苦的感觉,即能入佛之境界。所以学佛要在境界上磨练。游戏神通是度化众生而不着度生之相。        641,大地众宝所依,多诸伏藏。依报随着正报转,要从正报上修,好好修智慧、修福德。福是从三昧中来的;享福需要大智慧,否则必堕落。佛说以苦为师是对智慧未开的人说的。从前人讲经有大供养,但须将身相看破,虽然接受大供养而不会迷在其境界中,不为环境所转。如无此把握,还是受苦一点好。        642,凡夫在世间处处与世法染着,如来示现世间为教化众生,绝不沾染世间,心无障碍,必有八风吹不动的本领才可示现。经中说诸佛如来在十法界示现无间断,佛示现是普照法界,佛的智慧光明都照到了,佛是『常现不没』,随本愿力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        643,“三学等用”是戒定慧三学要同时修。三学展开来有无量无边法门,清净无染即是戒,戒律记不得无关宏旨。对境时心不动,八风现前心如如不动,心如仍存有不动的念头,心还是动了。一切境界现前清清楚楚,一点都不沾染即得到解脱。若知戒定慧了不可得的时候,即是无分别智现前,知一切万法同一性体,不但三学等用,万法皆等用。佛在经中如此苦心教导,六根接触六尘时考验我们的功夫,解后起修,如不修与不解无异。境界来了即是考试,念念都在考试。        644,经云:“住出世法,世法无染。”经中常用莲花作比喻,莲花生长在污泥里,以污泥比作有情世间与器世间,水比作知正觉世间,必须连佛菩萨的出世间都要舍。如自己觉得我现在是菩萨,仍然住在知正觉世间。佛菩萨游戏人间,利乐一切众生,我们何尝不能作?        645,智慧是体,慈悲是推动力,神通是善巧,亦是教授法。凡是令我断惑证真开悟的都是佛身,六尘境界亦是佛身,此世界又何尝不是六尘说法?如耳根利,听到树声亦能开悟。        646,佛有三世平等法性,平等性中明去来今。十方三世之事,佛均明了,本性中如此,十方平等,三世平等,佛佛道同。三世十方是凡夫的知见,十法界是由一真法界变现出来的影子,是虚妄不实的。佛已为所有众生都授过记,何以故?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又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些教示要学佛人善于体会,方能得益。        647,说到定力,凡夫也有,定的境界不相同而已。凡夫将五欲六尘境界当作真的,心定在五欲六尘之中,故见不到佛的境界。从前佛在祇园精舍见蚁而笑,谓弟子曰:蚁身已阅七佛世仍为蚁身。因蚁是定在蚁的境界,始终无法脱蚁身。人亦如是,人想生天的不多,想生净土的更少,一生混混沌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无大善恶,一生又一生,白骨堆成山,仍在人道中混,这还是好的;三毒加重,失掉人身,更不堪设想了。        648,学佛,菩提心太重要了!下品下生,生凡圣同居土也要发菩提心,西方是大乘人的境界,不是二乘人的境界,所以学佛必须是大乘法器。牺牲自己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受苦受难也情愿。幼稚园的菩萨也要以度此地球上的众生为己任,但此心还是发得太小了。十方无量无边世界的众生都要度,虽一时办不到,但不能无此愿,有此愿,终有达到之一日。如果处处为自己打算,连二乘人都不如。        649,佛是无所住而住。住在一个地方,心量境界就限于一个地方,有界限、有范围,等于一个圈套就跳不出去了。如不将心量拓开,死守一处,无法开悟。佛菩萨常游十方是愿力,我们常游六道是业力,假如我们的愿力超过业力,我们就是乘愿再来的人。愿力大过业力是菩萨,业力大过愿力是凡夫,愈往下去,业愈大愿愈小。        650,对于一切庄严境界不发生爱好之心,才能往十方法界佛剎,若有乐着之心即是凡夫。佛法是圆融的,大彻大悟之人决无门户之见,谤禅谤净均属不通之人。学佛人心中一定自在,自在、般若、解脱是三位一体的,不能分家。真学佛的是了生死、成佛道,假学佛的是求名闻利养、求享受,能知此理即可明辨是非。           651,所谓自受用身,是自己用这个身体作为修行的工具,知其为工具故不执着。佛以身作身教、作榜样,身教即是律藏,佛的经典即是言教,身口意均有教化的作用。        652,世间大富贵人,比不过大梵天及摩酰首罗天的福报,但此二天心中有染,不清净,仍属凡夫。佛在世时,国王大臣替佛造的精舍,富丽堂皇,犹如宫殿,但佛不执着、不染着,佛照见五蕴皆空而不坏其相,福德清净故不住生死。佛经背得很熟也不能入佛的境界,若真受持是离世清净(因)不住生死(果)。了生死不是什么玄妙的事,对世间不贪爱、不染着就是离世,起惑造业就是染着。        653,有大智慧才能有断德,断德就是解脱。一切法的真相是空寂的,形形色色如幻如影如梦如化,想得到一点东西都不可能,故《心经》说“无智亦无得”。学佛人必须要深入此中奥义。佛法是对待的,因为有烦恼才建立菩提,众生有错误的观念,佛才说正知正见,假如没有烦恼,菩提也是多余的,到了无所得,心里才是真正清净。        654,一切皆以心为自性,心境一如。真如本性是体,现的五欲六尘是相,体离不了相,相也离不了体。相是影相,知其为相而不执着即不起作用,而且还可以利用他。到了心为自性的程度,已经是明心见性了。成佛不过是恢复本来面目,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必须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如有所得,必有所失,患得患失,心理负担太重。身体剎那变老,不能永远过十八岁,生下来就往坟墓中走,无片刻停;身体尚保不住,何况身外之物!        655,佛有藏通别圆种类不同。人想见佛,佛即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相,菩萨想见佛,佛即现大身,蚂蚁想见佛,佛即现一只大蚂蚁,佛在六道中所现的相千差万别。菩萨有五十一个阶段,所见佛身各有不同,故经云:“随诸众生业报不同,心乐差别,诸根各异,而现佛身。”        656,佛说一切法皆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全是假的,明白此理,应当放下。知一切相皆是性体变现出来的,从因上看皆是依他起相,无自体性。故经云:“为说世间皆从缘起,知诸法相皆悉无相。”        657,佛的眉间白毫相光有万德万能,全世界的出家人只要真心办道,四事供养不虞匮乏。可惜凡夫不相信佛,而相信有财有势的檀越,以致本末倒置,离道远矣!        658,华严会上是四十一位大菩萨的境界,菩萨行愿深广,无量无边。菩萨见思烦恼已断,尘沙惑已断,只有无明未断尽,入于分分渐破的程度。行住坐卧四威仪,一无所着,能无所着即是佛菩萨的境界,不但人天莫知佛菩萨的境界,连声闻辟支佛均不了解。菩萨位子愈往上去,智慧愈深,勇猛精进而不着精进之相。学佛要三大阿僧祇劫,第一个阿僧祇劫修三十个位子,第二个阿僧祇劫由初地至七地修七个位子,第三个阿僧祇劫只修三个位子,所以愈上修愈不容易。        659,无量定即无量三昧。定的种类很多,眼根对色尘,色尘无量无边,有的色尘见了心定,有的见了心动;外边有多少境界即有多少定。又如饮食,吃了,有的爱吃有的不爱吃,即是心动。        660,佛法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大悲心要建立在直心上,直心是真心,直心是道场,心中如有委曲婉转之心即非菩提心。菩萨身口意一切造作不迷,觉悟了即与真如本性相应,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即与佛同。如目的在名闻利养,则说法度生,劝人为善,均成了世间有漏的善事。        661,经云:”三昧妙威神。“是说定智深广,一切境界现前,菩萨能如如不动,自行化他。自己修行均不能着佛法相,修行人觉得自己修得不错,已经着了相。一坐二、三天不起坐,有定功,但不是三昧妙威神,佛是行住坐卧均在三昧之中。一切法不染着即是三昧,三昧成就,因定开慧,一切事究竟坚固。清净无染即是究竟坚固。        662,经云:”无来亦无去,无依无所着,究竟离分别,普现于十方。“普现于十方是大用,必须由离分别心作起。无去无来是不来不去,”八不“说的八种相,即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八种相说起来只有一个“不生”,不生自然没有不灭,更无其他来去,此境界即是无生法忍的境界。《楞严经》上说“当处出生,当处灭尽”,生与灭是同时的,生灭皆是幻,求生不可得,求灭亦不可得,来去一异均不可得,此是说诸法实相的境界。不依于体,不着于相,可断分别根,即世间而离于世间,才能成就于大用。        663,破四相后才能随缘现相,离相必须从大智慧上下手。世间人无论有多大的聪明才智,若有执着即是有漏的智慧,无我执还有法执;菩萨一念不生,即是无相。起一个念头即有一个相,一切境界现前不起念即是功夫。法界本来是没有相的。        664,慈悲不是对于好人坏人一律不分的,对于好人要慈悲摄受,对于坏人也要用严厉的手段以对治,皂白不分酿成“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任其堕落,即非真慈悲。但经中又说: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全要恭敬;此话岂非矛盾?应知对待好人坏人是心中一律平等,不起分别;而相上要有分别,相上不分别就没有是非。对待恶人诃斥或用凶恶面孔责备,也是教化的一种方法。使他改过迁善,还是为他好,心中还是慈悲。        665,十行菩萨修六度是度自己的,十行以后才能度他。依此推论,凡夫修六度多分是有利于自己。如布施可以度自己的悭贪之心,受施者所得之钱财有限,不过用布施为手段,以成就自己治贪之功。诸恶莫作是持戒的前方便,若起一恶念,障碍他人,持戒即不清净;很小的善事未做,即违众善奉行之旨,若随时留意身口意三业之造作,何时何地不是道场?忍辱也是成就自己,接受他人之侮辱毁谤,可以为自己消灾,他人无缘无故来找麻烦,应作还债想。学佛的要件是成就自己,无论受任何委曲冤枉,都不怨天尤人。如做得到,则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可放心度众生;若仍存有计较之心,是非人我萦绕于怀,学佛算白学了。        666,经云:“不于业中分别报,不于报中分别业。”通达《华严经》的真实义,能于一句两句经文中,时时起观照,一生受用无穷。业是造作的时候所发生之事,身口意三业,造善业有善报,造恶业有恶报,丝毫不爽。在造善业的时候,不可用分别心,一动分别心即是用了意识心,不分别与法性理体相应。只是按照理论去修行,不必一心求生西方,若求生之心殷切,只能生凡圣同居土,不能生实报庄严土,因实报庄严土无分别心。不于果报上研究他的业因,得人身是果报,周围环境也是果报,既然是果报,只有随缘消旧业,不必想像其从前发生的原因,因为想也没有用,只要今生勤修戒定慧,求出生死苦海就成了。        667,若发菩提心,一生能成就。发不发的行相(缘境的时候,心上现起一种了境的相貌,名曰行相),很容易分别,发菩提心者,我相就没有了;若还有四相,就是还没有发菩提心。经中说:“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可以证明。修行是自己的事,不要管他人。发菩提心,佛菩萨会自动来加被的。        668,经云:“知一切法因缘为本。”一切法包括世间法及出世间法。《百法明门论》解释一切法,九十四种为世间法,最后六个无为法是出世间法,无论有为无为均以因缘为其根本。世间法是因缘所生,可以说得通,出世间法亦为因缘吗?有前面四个有为法(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才显示出无为法,一切有是幻有,因缘故有,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佛说万法皆空,缘生即空,皆无自性。看六道轮回更显然,因缘故轮转,还灭门亦离不了因缘,有为法是空,无为法是缘显示出来的。佛法常讲真如无为,此真如无为还是因缘所显的。        669,经云:“知诸时分、剎那、腊缚、牟呼栗多,昼夜年劫,延促相入,无所罣碍”。剎那是最短的时间,一剎那有九百个生灭,一百二十剎那等于一个怛剎那,六十个怛剎那等于一个腊缚,三十个腊缚等于一个牟呼栗多,三十个牟呼栗多等于一昼夜。延促相入即时间长短相入,事事无碍的境界,无量劫可为一剎那,一剎那可为无量劫。时间在百法中属于不相应行法,是虚妄的。所谓念劫圆融就是这个道理。        670,出家人有三种欲:(1)恶欲。在僧团中争名夺利,希望四众供养均供其支配,喜欢出风头,争领导地位。(2)大欲。希望他人知道他的修行成就,以求名闻利养,对外宣传某人证道,某人得神通。四相未离,处处还有执着爱欲,仍是博地凡夫。(3)欲欲。今生加紧用功修持,希望来生作皇帝或大梵天王,享大福报。欲望无止境,精神必痛苦。佛法千言万语,必须将贪欲放下,大乘佛法由初发心到圆满菩提,即是一布施,也就是一个舍字,所以修布施是断烦恼的根本。        671,学佛的人必须修到了一切法空,才能得大自在。破执着要从身外之物舍弃,进一步连内财都能舍,以自己的精神体力布施供养一切众生,常如此才能入无住的境界,分身十方法界得大自在。佛法了解得再透彻,若放不下也是表面文章,一点掺不了假。        672,经云:“一一如来所宣法音,种种宣说,所谓广说、略说、赞说、毁说、明了说、隐密说、有余说、无余说、不定说、决定说,我皆悟解,忆念受持。”广说是详细说,略说是提纲挈领的说。赞是赞叹,毁是责备;此种设施必须有智慧,且须对根机,运用不得当,难免害人,必须那位学者到了八风吹不动的时候,才可以用赞毁方法,此二者均能断人慧命。明了说是直接了当的说,隐密说是委曲婉转非常含蓄的说。有余说是不说完全,说一半留一半,恐碍其悟门,说尽了不是好老师,使学生永远不能开悟。无余说是彻发底源。不定说是令学者起疑情的,决定说是令学者断疑情的。        673,众生根性不同,九法界由等觉菩萨到三涂,都能闻到佛法。虽然闻到,究竟能理解多少,视各人根性而异。九法界众生只有迷悟的差别,上边迷得轻,下边迷得重,迷得重的悟解能力小,甚至听也听不懂,然要多多听仍有开悟的机会。例如佛说一切唯心造,凡人听了认为是妄想心,轮回是业力推动的,善恶业均是心造的;权教菩萨听了认为万法唯识;大乘菩萨听了知道是真心变现的影相,三种人的悟解不相同。        674,『护持一切佛种』。先要护持自己的佛种,即在这一生当中定要成就。放得下没有不成就的,要彻底的放下,顺逆境都好,无不自在。放下与智慧有密切之关系,愈能放下,愈照得清楚。利他即护持他人的佛种,未悟者作其增上缘,已悟者助其成熟。        675,戒亦称为解脱,如好好持戒亦能解脱。入菩萨道,三无漏学为根本。学佛千万不要被虚妄的名闻利养迷着。佛法亦有法运,虽衰不会灭亡,因末法有一万年之法运,现在只过了十分之一。修菩萨道一定要由三无漏学开始,持戒是手段,慧是目的,定是枢纽。        676,障碍大慈悲心的是瞋恚,持大慈悲戒即可破除瞋恚障,纵然有人无缘无故的来侮辱我,亦应以慈悲心修大慈悲戒。作起来很难,但不是作不到;遇到逆缘应立即觉悟,不觉悟,慈悲心永远发不起来。常常觉悟,悲心即增长,瞋恚心即渐渐消除。        677,忏悔二字是梵华合一之译词,发露前所造罪,把它说出来,使大家知道,此忏之本意,悔是改往修来,二字意义相通。忏悔之精神与利益是在除恶业。忏悔分事忏与理忏:     (1)事忏│佛弟子犯了罪过,依教修忏悔。在方等经中有修忏之方法,烧香燃灯供佛像,清净庄严,尽心尽力供养,每进入拜忏之殿中须先沐浴换新衣。蕅益大师曾修忏法十余年,颇有感应。     (2)理忏│理忏是作观,如维摩长者照见五蕴皆空时罪在那里?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罪亦如此,罪性找不到。从心上解脱,从理上解脱,理上得到解脱,事上自然解脱;若心为境转,苦不堪言。此法即是用根不用识。性是清净的,妄想是垢,断妄想就是理忏,理忏可以不落痕迹。古德说最好事理双忏,事理无碍之忏。一切业障害,皆从妄想生,如不断妄想,即不是真忏悔。念佛人二六时中念念分明,正念现前,没有别的妄想,所以说“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佛是最好的忏悔法门,念一声佛与理相应,确有如此大的力量。妄念减少,功夫自然增长。我法二执未破前,先破得失之心。        678,礼敬与赞叹是忏悔所依,最主要的精神是除我慢。人生事业愈有成就,我慢之心亦愈大,慢是根本烦恼;如我慢断尽,是辟支佛的地位,罗汉断了慢而仍有习气存在。破除我慢的方法是礼敬诸佛。佛法要从恭敬中求之,我慢就是障碍诚与敬。礼敬讲十种礼:       (1)傲慢礼  形式上是敬礼,而无恭敬之心。       (2)唱和礼  随众礼拜,亦是形式上有心无心的拜,不是出于自己的诚心。        (3)恭敬礼  现在学佛的人所习之五体投地礼,此礼要平拜,不可用拜垫,但在法会中要随俗,不可自己单独不用拜垫,标奇出众。       (4)无相礼  身入法性,能所均离,空有二边不着,身心清净即是礼敬诸佛。       (5)起用礼  二障已断,只是为教化众生,示现给众生作榜样,一一礼均与本性相应。      (6)内观礼  以观想拜佛。有病时不能拜,又非其时、非其处,如走路时,可以观想拜佛。      (7)实相礼  即无相,入实相的境界,无空间无时间。      (8)大悲礼  菩萨为救护一切众生,代替众生礼敬三宝。      (9)总摄礼  即总摄前面各项礼拜,合而为一。      (10)无尽礼  即华严境界,重重无尽,事相上即五体投地。        679,凡夫均有偏执之病,所以必须用遣荡功夫而后能圆融,否则偏执之凡情丝毫未去,便不能接受圆融经论;不能领会即得不到受用,最多亦不过口头上谈谈教相上的名词而已。唐宋之后禅宗以外的修行人,其道德见地修持甚深的诸大德,均是经过禅门的煅炼而能够有甚深之成就,因为禅门用功是宗般若空之又空,极力遣荡学人之偏执。不可不明般若三空(我空、法空、空空)之义趣,遣荡时应深观圆观经中之义谛,不然便不知什么是执,什么是偏,什么应遣。所以禅宗虽然不谈教义,而必须有好的师承。今既未逢严明师友,只有自己观照,精密体会经中之性相圆融、二边不取、诸法一如、无圣无凡、本来无生等等,在自己起心动念之中,细细体会,是否合于经中意旨,稍有未合,便应遣去。研究经教,当然很好,但应以般若为主,因为《华严》、《法华》大经中,均是说明圆融之理论,以明性体,故其辞句义味皆属圆融,虽亦说遣荡之法,亦含蓄在圆融意义之中;所以已经有遣荡功夫,执见已薄的学者方能了解其实义,否则只知道大经义理圆融,而不知是说遣荡,若执情未化,其所理解者只不过表面文章,未见真正圆融。般若是用遣荡偏执之语以明性体,其辞句意味皆属遣荡,虽说圆融之理,亦寓于遣荡之中,所以怕谈般若者在此,所以不将般若列入圆教者亦在此。其实这只是看到文字的一面,此乃般若与他种圆经立言之不同,及学之者利钝所关之微细处。这是江味农居士之经验谈,非有甚深契入之理解说不出来,愿读者细细体会之。        680,佛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有感,佛即有应。诸佛出世,净业所成,佛不论在那一道出现,均系他的自受用,佛菩萨到了地狱,他的境界也是清凉自在的,因为他的心清净。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个人的境界不一样,心清净的程度不同,心量广大的,莲花就大了。个人修证不同,他人无法代替;如能代替,十方诸佛大慈大悲,早就帮我们的忙超出三界了!佛菩萨只能作增上缘,如真正想去,就要修净业。但净业并不是善业,善业生善道,得人天福报,应照《金刚经》上所说的『修一切善,离一切相』,牺牲自己,成就他人,就对了。           681,清凉大师将《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提出作为单行本,依之而行,即是普贤行。登地菩萨都要修普贤行,各行各业只要利益众生的,都是普贤行。不要把菩萨事业看得太小,菩萨事业无量无边,在路上走,拾到一个香蕉皮,放在垃圾桶内,免得行人滑倒,是普贤行;家庭主妇在家烧饭菜,烧得可口,不让家人吃生饭吃冷菜,也是普贤行。懂得佛法,然后再看孔子的学说,方知孔子确实是了不起的人物。        682,佛有能力庄严佛土,我们没有能力庄严佛土。果报上的庄严是在因地上修的,诸佛如此,六道凡夫亦如此。无量形相,无量光色,因各人的业力不同,千差万别,福薄之人即有福薄之相。业因是功德善根,现前世界应当首先庄严;作任何事业均应由近而远,要庄严眼前的道场,眼前的国土,从现前世界作起。如自己财力不足,谈不上布施,每日节省一元,参加扬善杂志的一日一善运动,救济贫苦,数目虽微而众擎易举,勿以小善而不为,其功德亦无量无边。果能如此,则十方世界诸佛即能加被,如此学佛即不会落空。经中句句开示,都说的现前环境,然后再把心量拓开,世界无尽,回向功德亦是重重无尽,理不明白,事上如何修法?想修想学从本身作起,从现在作起,从小处作起;若是对于行,一点都不作,那真是谈空话了。        683,先把得失的念头断掉,才能得到自在,智慧即能现前。这是我的东西,固然要珍惜,妥为保存,但是不要存悭吝之心,他人取用,即与自己受用一样。有的人学佛多年,天天想求智慧、求福德,而所做的完全相反,以致一生遭遇多与愿违,尚怪佛菩萨不理会他。须知大菩提心是从智慧中生出来的,先由放下得失之心下手,就成功了一半。        684,有情众生是善知识,无情众生也是善知识,大藏经当然是善知识。读经听经,各人所了解的深度不同。二人同看一部经,不在看经人学问程度的高下,在乎其发心之大小,愈是接近菩提心,入得愈深,得的利益愈大。        685,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此虽为老生常谈,确是真实不虚之语。人身是果相,试观台湾有几人修人乘之因?持五戒能保持人身,谁肯持?闻到佛法而不肯实行,等于不闻,名利一到眼前,佛法早已烟消云散。佛之教法是先要修德,自己道德学问不能成就,什么事都是枉然。佛事就是广度众生之事。即救护一切众生之事,劝人去做,不如自己去做,自己在家里依教奉行,亦是作佛事,遇到相识的人,顺便向他讲一二句佛法也是作佛事。念念觉、处处觉即是得佛菩提。清净光明照,愿力有多大,光明就有多大,清净光明是本性中之功德。        686,经云:“入菩萨胜三昧门,其三昧名普摄无边一切佛剎旋陀罗尼。入三昧已,其身清净,光明彻,于其身中,显现十方各十佛剎极微尘数佛,及佛剎净妙庄严众会道场光明等事。”三昧之名是『普摄无边一切佛剎旋陀罗尼』,一切佛土都摄在一身之中。菩萨之身如明镜,照一切剎土,此镜比作心,光明极了,十方世界均照在心海中。陀罗尼谓之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从体起用。旋谓旋转无碍,旋是体中有用,用中有体。其身清净,光明彻,心性中之般若光明,自然显现十方各十佛剎极微尘数佛。无定不能开悟,空中能见微尘世界,自然对于佛所讲经了解其真实义。世出世间都是一样,须将本性中之智慧引发出来,所以特别重视定。定中不但见到佛的剎土,西方极乐世界亦在其中;不但现在的事,连以前佛在三大阿僧祇劫所修行的经过,莫不了如指掌;这样多的法会他都能参加在里面,普现其身,无不充满,身与佛剎互相涉入,不相违碍。        687,真实的庄严,人宝最为第一。一个道场物质上如何庄严均不足为贵,如有真修实练的人在里面,虽然道场建筑简陋并不算缺陷。做个大庙的住持,寺院建筑富丽堂皇,接受十方信众供养,对于修证便须勇猛精进,作弘法利生的事业,否则果报现前,施主一粒米,消受不得。所以出家人应常存临深履薄之心。        688,经云:“知一切业,及以果报,皆悉寂灭。”知一切业,染业是凡夫修的,净业是圣者修的。染业又分为善、恶、无记业,无记亦属染业。一切业均有果报,净业得四圣果报,染业在六道受报,举心动念无非是业。业与果报皆悉寂灭,如何解释,殊不甚了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何以说皆悉寂灭呢?因为我们所看见的是虚妄,而佛菩萨所看到的是寂灭相。生灭之中有不生灭,不生灭中有生灭,生灭与不生灭不二,此即事法界与理法界无二,事不碍理,理不碍事。理上是寂灭的,事上是不寂灭的,此是权教菩萨的看法,若理解得深一层,理上是寂灭的,事上也是清净寂灭的。(详细经文见《八十华严》第二十五卷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二)        689,经云:“不分别我及以我所。”离相回向时,是日常生活中不分别我及我所。我执断了,即等于阿罗汉。向此路上走,在是非人我上少分别,《金刚经》之破四相亦即此义。我所是我所有的一切,我是假的,我所有的更是身外之物,放下之后应当随缘,不可执着。在六道中有生死轮回,即是因为有我及我所,能断的就是英雄。所谓英雄者,即旁人办不了的事他能办。例如断烦恼、了生死、出轮回是世间一般人办不到的,如有人能做到即是英雄,所以庙中的大殿称为大雄宝殿,其意义在此。        690,经云:“不分别佛及以佛法。”《楞严经》中说:以缘心闻法,佛法亦变为所缘之法。佛是讲的性,性那能分别,从相上见性,对一切相不生分别心即是功夫。一切佛菩萨均不起分别念头,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与一切不相混乱。经中常说行布不碍圆融,样样清楚,而心中不起分别,十法界之相均是心中所生的影子。        691,经云:“不分别众生及以调伏。”众生指六道有情众生,及二乘权教菩萨亦包括在内,若度他们,须调理其心情,并降伏其烦恼。天天干,尽心尽力去作,长时期去磨练,不起分别;对于恶人亦要敬重他,悲悯其一时之迷。一生无忧无虑是一件大快乐事,衣食足、生活在诗情画意之中,真是自在;佛菩萨无时无刻不是身心自在,世间人如真明此理,必然成佛。        692,经云:“不分别业及业果报。”造作不要分别,果报亦不要分别,三涂也自在,这是已经有了一切放下的功夫。一有分别即有十法界,不分别即一真法界,菩萨造的是净业,净业是没有分别心。凡夫造的是善、恶、无记业,现在所要作的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菩萨如以恶业度众是不得已,他虽杀人亦是善业、亦是大慈大悲,如救五百商主之例,内心中只有慈悲救他之心,绝无恶念私念,故菩萨虽作杀盗淫妄而仍是慈悲心。但凡夫对于此理虽须明了,却莫轻于尝试,更勿取法,否则必趋于恶取空。        693,经云:“不着于思及思所起。”思是意业,所起是身语业,共称为三业。三业以意业为主,身业与口业必先有意思而后才有造作。思而不着即《金刚经》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上数则经文所指均是妄的,教我们一一离开,全是遣荡功夫,遣荡尽了即成菩萨。        694,《观无量寿佛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又《普贤行愿品》卷六曰:『知一切佛及与我心皆如梦故,如梦所见,从分别生,见一切佛从自心起。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诸法如水中影。又知自心犹如幻术,知一切法如幻所作。又知自心诸佛菩萨悉皆如响,譬如空谷,随声发响。悟解自心,随念见佛,我如是知、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梦境非有非无,梦中境界明明存在;念佛见佛,亦如梦境,不能说有、不能说没有。梦中之比喻是不来不去,梦中境界游历山川,醒了之后仍睡在床上未动,佛在十方世界度化众生亦如此,实际上不来不去。影是比喻不出不入,如电影电视并无出入。幻是比喻非有非无,如从体起用之心。响比喻一切境界随念现前。从三身上讲,梦如法身,影比报身,幻比应化身。如来是自己,自己本来是佛,心有分别才起障碍,无分别即是解脱;有分别即生灭,无分别即涅槃。        695,八个识均可叫做心,其最殊胜的即是阿赖耶识,诸业习气离不开熏习而成的,虽熏习而八个识是有为法。阿赖耶识中之种子不灭,其种子能自类自熏。现行熏种子,种子熏现行,谓之异类相熏。佛菩萨看的是真相,能看得出其剎那生灭之相,凡夫并不了解。有我与我所,所造的业是染的,去了执着,业就是净的。佛菩萨的能力就是不分别,必须在此处转过来。末那为意,恒审思量常缘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末那是第八阿赖耶识生的,回过头来攀缘阿赖耶识。意识分别指第六识,他是依末那生出种种分别,可自由攀缘,可向外攀缘,但攀缘不了本性真心。眼等五识,了境不同,依根才起作用,眼识只能了别色尘,其余类推。此八个识是迷悟的根本。六道凡夫愚痴不知道八个识,所以才有生老病死,不知苦果之体是八个识。当看到生死太可怕,想办法不生死,即求入涅槃;其他宗教祈求得永生,亦近于涅槃,但以为生天即入涅槃,不知寿命虽长,仍有限度。还有真正入了涅槃境界者如二乘声闻缘觉,他虽离开生死,入了涅槃,其实生死涅槃两桩事都没有认识,仍迷在涅槃这一方面,是迷在无为法,不知道平等性|生死涅槃不二。大乘学者如了解没有生死,亦无涅槃,就成功了!二乘认为生死可以了,涅槃可以证得;其实佛说了生死、入涅槃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生死涅槃是一体的,悟了即涅槃,迷了即生死,产生了生死的错觉,实实在在没有生死,当处出生,当处灭尽,真正觉悟,生死也就没有了。现在有生死是缘,可以随缘不变,世间与出世间没有差别,一个体一个用。佛一再说,在生灭身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性,找到这个就是涅槃。故《普贤菩萨行愿品》卷六曰:“善男子!诸业虚妄,积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识分别,眼等五识,了境不同。愚痴凡夫,不能觉知,怖老病死,求入涅槃,生死涅槃,二俱不识,于一切境妄起分别,又由未来诸根五尘境界断灭,凡愚之人以为涅槃,诸佛菩萨自证悟时,转阿赖耶得本觉智。善男子!一切凡愚,迷佛方便,执有三乘,不了三界由心所起,不知三界一切佛法自心现量,见外五尘,执为实有,犹如牛羊,不能知觉,生死轮中无由出离。”        696,经云“不坏因,不坏果”,是对治执空者而言。如以前所说,不分别我及以我所等等,对一切均不分别,如对此语发生误会即堕入恶取空,所以再补充说不坏因果,即可以不落空。因与果也是性空,也是没有障碍,因不碍果,果不碍因,因为彼此无碍,可以借假显真。『色即是空』并不是把色灭了才是空,而是当体即空、色空无碍,如果不坏假名说实相的话即中道观。十法界无一法界是真实的,只有本性是真实的,一切的相是真如本性现的梦幻泡影,把心收回来不要再随六尘境界奔驰,收回来就安乐了!一切因与果不坏,是由体起的用,如水起的波浪,不要波浪,水也没有了,随缘认得性就成了,所以不必坏因果。现在受的果报不必想离开,如想离开是又多了一层障碍,如果要想离开现在的果报,不分别就可以离开。深明此理,真有大乐,颜回之“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即是不分别。如果看人家发财,买房子,生活优裕,心中羡慕,就是分别,就是执着;真正明白,彻底解悟是一真,什么境界都是佛境界。        697,经云:“不谓生死有分别,不谓涅槃恒寂静。”生死与涅槃是相对的,如空与有之相对是一样的,因为有“有”,所以才有相对的“空”;生死与涅槃亦复如是,如无生死而说不生不死有何意义?凡夫、小乘的知见均有毛病,凡夫迷于生死,二乘迷于涅槃;大乘学人两边都不着,走中道第一义的路子。有分别即有生死,生死与涅槃,二俱不可得,照见五蕴皆空,那有生死与涅槃?从圆融上说,生死即涅槃,那个人没有生死,各各人皆有涅槃。此中意义丝毫不得误会,用比喻说,水比涅槃,波比生死:波即水,水即波,水与波既是一样,何以叫它两个名字?因为它们体是一样,相不一样。水是静的,波是动的;涅槃是寂静的,生死的相是妄动的。人的一生由小到老,确有生死,何以说无生死呢?实在是对于相没有看清,是被相迷着了。如看电影放映名人传记,由少年经过青年壮年至老年,一生事略,功业彪炳,似乎有生灭变化,实际上张张画面均未离开银幕,电影放映完了,银幕上没有生灭,找不到痕迹,没有痕迹,焉有生灭?感觉上看它似乎是个真实的,其实是错觉。        698,迷悟之由,佛在经典中说得很清楚,迷了就有十法界,十法界中除佛菩萨外,余皆在迷,不过迷有轻重,迷执之过失了解以后,即知为什么要学佛。有人说我心眼好就成了,何必学佛;又说各各宗教都是好的,都是劝人为善的,信什么教都可以,只要有一个精神寄托就行了。这些都是最大的错误,不但害了自己,而且害了他人。因为不学佛,永无得度的机缘,永远沈沦在生死苦海;若深入经论,方知佛法除了世间人天乘之外,还有超凡入圣的出世大法,以求究竟解脱,顿超成佛。        699,经云:“一切凡愚,迷佛方便,执有三乘,不了三界由心所起。”佛随机说法,一切六道凡夫及二乘权教菩萨均执着有三乘,殊不知佛所说之三乘是方便说法,非真实说,若真实说则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说五乘更是权巧方便。一乘法即是一真法界,但一乘佛法之理明白之后,自能领悟经中所说之妙义而不执着。佛不随众生之根机不能接引众生,故说三乘,其实三乘是方便,一乘也是方便。因为有三乘所以才说一乘,若不了解佛的方便说法,不解生死涅槃平等之理,不解三界唯心所变,即是迷惑颠倒。境界现前要能辨别,六根接触六尘须用观照功夫,如失去观照则迷,迷则有苦,可见照的作用非常重要。        700,佛说一切法不生不灭,也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此项理论既难解说,亦难了解。何以说没有?因为有是假的,无是真的。真相没有、假相有,如能体会到此中义趣,即证入无生法忍,了解此理即知一切法无去无来,入了此种境界即是圆教初住菩萨。说诸法不生不灭是从空间说的,说无过现未三世是从时间上说的,此一理论等于否定了时间与空间,即禅家所说的明心见性的境界,破一分无明见一分本性。凡夫见一切法是有生有灭,佛亦随顺说六道轮回善恶报应,佛法如此说是权说,不是实说,一切万法根本成立的原因即是缘生。        701,菩萨事业是利益一切众生,无量无边法门归纳为六度,等于六个大纲,在家出家均可修。人世间实在是一场梦,执着即要吃大亏,如能放下,当下即得自在。此语真实不虚,而何以境界现前就作不了主?因为无始以来所集的烦恼习气太重而不能断除,如真为生死成菩提不可一天不读经,说也说佛法,写也写佛法,天天如此,则烦恼日减,解与行不能分家。“以诸善根普施众生”,即是以自己所有的善根均施舍给众生。“决定成熟”,菩萨修回向如此的肯定,若度他一定要度他成佛方为圆满。自己所有的智慧以及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希望人人均有,尽自己所知道的佛法常常向人解说,此之谓回向众生、回向菩提、回向实际。        702,经云:“了一切众生界无有众生。”一切众生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不但理上空,事上也是空,不过是众缘和合所现的假相而已。人我空、烦恼障断了,即成阿罗汉,出了三界。学佛的人与人无争,玉皇大帝让位给我,我也不干!何以故?因天人仍有轮回之苦。“了一切法无有忿诤”,一切法包括世出世间,因一切法是空的,说东说西均可,方向无定,佛无定法可说;佛开示我们一切不执着,众生如不执着,佛就不说法了。《金刚经》的注解甚多,互有诤论,各有一套说词,所以学佛必须有好的师承,否则必会走入歧途。佛在涅槃时,教我们依法不依人,一切以经典为依据;且须依义不依语,意思是重要的,文字是次要的,不要咬文嚼字,以词害意。        703,经云:“当知自心即是一切佛菩萨法,由知自心即佛法故。”心为万法之根本,佛是果法,菩萨是因法,学佛无非求得明心见性而已,认识心,一切世出世间法究竟圆满。学者必须遵从此一原则,不然即是心外求法。佛法中常常说千处祈求千处应、万修万人去等等,何以仍然很难得成就?须知学佛不能把路子走错,应把握要领,如法而修。以自心为出发点,心净则土净;自己心中不清净,尚有人我是非、名闻利养,则环境也就自然的不清净了。平时得暇,应常看看《高僧传》及《净土圣贤录》,见贤思齐。他们所用的修持方法,并非太困难,少的三五年即有成就;而我为什么做不到,难道我的智慧道德学问不如古人吗?非也,放逸懒惰,生死心不切,放不下世间乐而已。        704,经云:“应以善法扶助自心。”一切法离不开自性,欲净其土,先净其心。理论如此,事相亦如此,事与理要圆融,性是根本,相是枝叶,如只要根不要枝叶,则根有何用?心之相是空相,万行之相是有相,性就是相,相就是性,要能分得开性与相就好了,必须要有事作助道缘,以善法成就自心,善法现前,恶法自然就消灭了,六道凡夫二乘权教菩萨亦不例外。“应以法雨润泽自心”,雨露对于植物有滋润之功用,学佛亦应以佛法滋润自心。祖师订立早晚功课,即有润泽熏习之意,使道业一天一天的增长,烦恼一天一天的断除,听闻佛法也要长期,天天以佛法润泽。“应以妙法治净其心”,凡夫烦恼太重,用何方法以对治之?佛说应以妙法治之,同时并应先净其心。此『妙』字是即相离相,六根清净,心中一尘不染。“应以禅定清净其心”,要想清净自心,必须修定,定无论在家出家均应重视。虽心中重视,往往怠忽,小小不如意境界现前即起争执,一争执,定就没有了。二六时中六根接触六尘,什么境界现前均不动心,不随着外边境界转。        705,经云:“观一切法皆从缘起,无有住处。”一切世出世间法均包括在其中,因缘生法,当体即空,如真有一住处,此法即是实在的。《楞严经》云:“当处出生,当处灭尽”,五根对五尘是因缘相续的假相,凡夫迷在假相中,迷得久了,以为是实在的。此理如不悟,问题解决不了,悟了才能自在。经论中在理论上说一切法空,烦恼因而断除,心性乃能显现,不但心无住处,境界亦无住处。境界是心变现出来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为虚妄,焉有住处?一切不要分别,不着相即觉悟。现在法弱魔强,障碍重重,若能真正发心,续佛慧命,不要害怕,不要当他一回事,只要不求名闻利养,什么样天魔外道都障碍不了;活一天作一天,何时世缘断了,即不做。一切随缘,什么环境都自在,魔就没有办法,二空成就,魔还有什么可以为难的?        706,人若做了一个害怕的梦,吓得一身冷汗,实在是冤枉,因为梦本来就是虚幻不实的,何必认真?十法界一切依正庄严也是梦景,观一切菩萨从初发心至等觉菩萨,其所修所行亦无处所,不可执着当以为真,一切境界现前不迷就是菩萨。如何才不迷?第一,理要通达,事亦要通达,事理都不迷是菩萨,对一切应做的事,决定要做,而绝不着相。        707,经云:“眼终不见不净佛剎,亦复不见异相众生。”所作所为统统不要了,回向众生,心中一尘不染,心净则土净。佛看众生各各均是佛,因为他没有分别心,只有平等心,心中不起分别,一律平等。学佛之后若是烦恼更重,已入魔境,与佛法背道而驰。对于坏的环境处之泰然,修的是自己的清净心、大自在,若是见到佛欢喜,见到魔不欢喜,就不自在。自己若无分别心,岂有佛魔之分?        708,佛的十力:福德智慧无尽,皆由于佛的十力生出来的。十力是福慧的根本,与我们有分,我们亦有佛性;既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自应具备十种能力,也是本性中具足的。十种智力非普通智慧,是本性中之智慧,属于实相般若,所以称之为能力。兹将十力分条说明之:     (1)知是处非处智力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造何因得何果,佛看得清清楚楚,作善业得乐报谓之是处,作恶业得乐报谓之非处,如是种种皆悉知。     (2)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  众生因果通三世,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业缘果报出处皆悉知。     (3)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深浅次第如实知。     (4)知诸根胜劣智力  根谓根器或众生之智识程度,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知。     (5)知种种解智力  如来对众生之欲望善恶知见不同,如实知。     (6)知种种界智力  如六道即六个界限,同一道中界限亦很多,如黄种人、白种人、日本人、美国人,每个家庭亦各不同,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限不同,如实知。     (7)知一切至处道智力  有何业因、将来至何道果,如修无漏法门,到涅槃果,到达什么程度,如来均能如实知。     (8)知天眼无碍智力  天人的天眼是报得的,天眼无障碍,但有差别能力;如来证知天眼清净,见诸众生生时死时端正丑陋、善恶业缘皆悉无碍。     (9)知宿命无漏智力  神通中有宿命通,罗汉只能知五百世,小乘初果有三神通,天眼、天耳、他心通,二果再加宿命通,三果加神足通,但均有限度。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身世苦乐寿命如实知。     (10)知永断习气智力  自己知道证到何境界而绝不起分别,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知。       佛的智力无量无边,连他方世界下了几点雨,佛都知道。有一位很有修行的老法师说,佛并无此种能力,不过形容佛的神通广大而已。其实这位老法师尚未证到阿罗汉果,因为他还没有他心通,他尚不知他人心里想些什么事情;果真他已证到罗汉,而距离佛的神通尚远得很,我们岂可相信老法师的话呢?        709,无量无边的智慧与福德,是由于修一切菩萨行得来的,能修即是福慧之因。学佛的人无一人不愿求福慧,但有人求得到,有人求不到,此实因有如法、不如法之别。何谓不如法?可能天天修而心中急于求功,此种既杂又染,不清净,焉能得到福慧?菩萨行与诸天之行、世间圣人之行,在相上很难辨别,其不同之点是世间修一切善不离相,佛菩萨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如遇某一善举,先问谁在主持,如果此人是个问题人物,我就不帮忙,这就不合乎菩萨行。只要是好事,不论什么人主办,都要随喜协助,若有分别杂染,心地即不清净,即非菩萨行。        710,经云:“其心弥广,等一切智。”心量要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现在社会上两个人在一起工作,都不能互相容纳,如此下去,三涂有分。自己画的界限太小了,所以出不去;心如果要到达三界以外,自然就会超出六道轮回。心量拓开,智慧即现前,一切智的光芒也透露出来了。          711,十回向菩萨是上贤菩萨,还是离不了六度波罗密,自成就之后要发愿广度一切众生。十种回向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1)回向实际,(2)回向菩提,(3)回向众生。后两种回向容易讲,讲回向实际很难。第一以无所得而为方便,随缘不变是用无所得,虽与众生和光同尘而不迷。大乘菩萨有般若波罗密,入空入有均不执着,可以随缘不变,用无所得是方便法门,如菩萨修般若时,知一切法不生,这是实际理体的话,初学佛之人应细细体会之。        712,《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六云:“调伏成熟一切众生,普摄诸根,不令放逸,令其观察真实境界。”等于《楞严经》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真实境界即诸法实相,果能做到如此地步,即是圆初住菩萨的境界。欲求往生,必须以理一心不乱为最高的目标,一步一步往上走,先求心之清净,功夫成片,纵然求不到,等而下之,亦可能生到凡圣同居土。境界现前,千万不要与烦恼的种子相应,要一切放下,肯吃亏上当才好,忍耐一切横逆之来,心中不起分别,烦恼退隐,般若即现前。世间法的纷争,全是为了名闻利养,须相信佛语,一切均属因果定业,佛有无上神通而不能转移定业、改变因果,如系命中应得之财富,布施之后仍旧会回来。        713,年轻的时候应多吃点苦头,愈吃苦愈好,如果福报大,留一点到老来再享受,免得老来苦,岂不甚好!如系在校青年学生,更不可只图享受,贪玩,混文凭,而荒废学业,如无真正技能与真实学问,入了社会必定发生种种障碍。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老来有结局的人,都是年轻时吃过苦头的。        714,修忍辱时不要着忍辱的法相,以为我是能忍,以及有我所忍受的程度,有能有所即离不开四相。闻赞则喜,闻谤则怒,心中即起波浪,离四相谈何容易!应先渐修,后可顿超。修行一事没有天生的,纵有顿根的人,亦是过去世修来的。欲求大彻大悟,须以佛法慢慢熏习,每天需要念经,单单念而不解其义,收效甚微,对于经义要圆解、要深解,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什么境界都能运用上去,举心动念均是修行,功夫用得上,日久必有成就。人我执不易断,凡事看淡一点,即算有进步,愈淡薄愈自在,就是渐渐的放下。四相空了,说一个忍辱也是多余的。        715,菩萨有三十二应身度化一切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菩萨应化到世间来的太多了,可惜我们肉眼凡夫,不知谁是菩萨;但从教理上观察,某人行事均与菩萨行相应,可能就是再来的菩萨化身,而其阶位如何则无从判断。        716,凡夫修一切善事不能与心性相应,故其效果甚微。经云“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善根即有坚固之意,例如首楞严即一切事究竟坚固之义。《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善根非常重要。修善事必须称性,性是无量无边的,一点小事情能成就很大的功德。        717,贫穷布施难,但穷人亦能随顺坚固,小小布施能与性相应,即能随顺坚固一切善根。穷人无钱布施,可以出力,对于善举能助一臂之力亦算布施。华藏法施会承各位道友发心助印全套《华严经》一千部,甚为稀有难得,现已分赠各位每人一部(计二十四本)结缘,其余大部份已分赠海内外各图书馆,出钱者当有功德;如财力不足,能拨冗数小时来此法施会,帮助包装捆扎、写地址,亦属布施;如无时间帮忙,对于此举称扬赞叹,心中欢喜,亦算是言语布施,一样有功德。所以布施人人可修。佛门有四众弟子,出家二众修法布施,在家二众修财施与无畏施。故弘扬佛法,在家二众更应负大部份的责任。        718,菩萨示现国王身,非常仁慈,对全国百姓有大布施,“乃至王位,皆无所吝”,其目的在使众生离苦得乐。但幸勿曲解经义,菩萨行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如请求施舍王位者是一位暴虐之人,即不能随便施与。所谓“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如施与之使老百姓遭殃,同时亦使得王位者造无间罪恶,将来下地狱受苦,反而害了他。故无论大小布施,均须有智慧。        719,大光明表大智慧,佛法彻始彻终都是讲的智慧。凡夫无始以来迷惑太深,有大聪明的人能辨明是非善恶,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了,有小聪明的人能辨别利害也算是不错的,真正晓得是非利害的并不多。印光大师说,如果有人能够一切放下,一心一意的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720,欲弘法利生必先广结法缘。他人来找麻烦,事实上难免,因为多生来业因感召所致,一切横逆均应承担;一心一意放在佛法上,以佛法度人,使其念佛成就往生西方,即等于把他由地狱里救拔出来一样。法布施中以印经功德最大,但是必须有人讲经才发生效力,故讲经说法亦属当务之急。如发心弘法,必蒙佛菩萨加被与龙天之护持,但是心中要远离名闻利养,心中空空洞洞,必有感应。        721,世间种种行业,一转变过来,即是佛菩萨的行业。佛菩萨穿衣吃饭都是在修般若波罗密,在日用平常之中注重观行,即能转变过来。大乘菩萨是在五欲六尘中修行;小乘人远离尘劳,没有善巧方便,乃是笨的办法。小乘人未见性,般若智慧未开,只能解脱三界之内的生死,而不能解脱三界之外的变易生死,没有方便智与根本智。若有方便智,在修行中均可转变为普贤大行。但大乘行如不慎重,亦能发生流弊。菩萨有随顺烦恼行,为度生之方便,对众生有利益时,迫不得已而偶一为之;如自己程度不够,幸勿轻于尝试,阿难已证初果须陀洹,尚且遭摩登伽女之难,何况其他!        722,经云:“虽离生死,而于诸趣自在受生;虽现世间,而于涅槃入出自在。”这是乘愿再来人的境界。譬如在人道中受生,对于世间诸苦应有感触,如夙所传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其一生遭遇亦有种种困境,一切感受自然与凡夫无二无别;但受是身体上的感受,身受心不受,心中清净一尘不染。乘愿再来者在六凡世间受生,于涅槃入出自在,入出不二,入出一如,生死即涅槃。何时才能不二?到了见到性的时候才能不二,未见性仍是二。见性之后,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        723,菩提心要三心圆发方称具足,不会退转,所谓三心即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心中无弯曲之相谓之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见性的唯一条件,心中绝不可有委曲相。大乘菩萨的直心就是清净心,清净心不染,心中有贪的念头还算是直心吗?贪图物质享受是贪,贪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贪,不知此中道理,修了几十年还是老样子,全是在形式上用功夫,无济于事。佛法重在去贪心。凡夫是染业,菩萨是净业,《金刚经》说修一切善是业,离一切相是净,普通人以为善业就是净业,实为大错。善业只能在三善道受生,仍不出轮回。修净业不要勉强,一切随缘随分,绝不作超越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随顺一切事物,量力而为,常常如此身心自然清净。       724,四愿轮略说:(1)住好国土 (2)四事供养无缺,不必用力求谋。(3)地方治安良好,无恐惧之心。(4)物产丰富,生活敷余,人民安居乐业。(5)风俗善良,人情味浓厚,善人多。(6)寂静安宁,无杂乱噪音。      依止善人  善人有五条件,殊为难求:(1)博学多闻,有丰富之学识,样样通达。(2)有修有证,行解相应。(3)辩才无碍,善于讲解。(有很多有学问之人,无善巧方便,只能自修,不能教人。)(4)有大悲心,看众生迷惑颠倒,愿尽力化导,无任何条件。(5)学不厌、诲不倦,教导学生无有疲倦。       发大誓愿 ,有善缘。惟有了解佛法,才能引导发愿。发大誓愿即是发菩提心。从愿上说,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基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发出来的度一切众生之心,无论众生是善是恶均应救度之,学到了本事之后还是为了度众生,所以发愿亦须有福有智。       善修。要会修,有善巧方便成就快。原则上说,心行与性相应是修的目标,愚者(指罗汉)难分识与根,天上人间七番生死,也见不了性。说法。在修学期间要常常说法,常说法,悟处多,教学相长,不肯讲经决定学不出来,不是出风头,也不是求名闻利养。善出。不能停留在某一阶段,要绝不留恋,得到之后,立即舍去,万万不能染着。              集胜功德 ,对于所作善事,无论大小均须有欢喜心,不能有丝毫勉强,量力而为。培福要自然,否则将来的结果也有障碍。培福时要有善人领导,不能令其发生困难与障碍。       身体健康。趁年轻时培福,可以老而不衰,临终无死苦,老病死三苦均不受。要健康长寿,最好的办法是素食,不与一切众生结冤仇。       定。求心地清净。慧。修福德之主因。       有此四愿轮,可以游正觉路,至大涅槃。世间聪明智慧的人很多,任何事情都能办得到,惟有操纵生死一事,世间人作不到,必须依靠佛法修行。故佛称为大雄,确有其道理在。        725,凡是不变的是真的,有变的即非真。凡夫执有,二乘执空,这是凡小的毛病;大乘两边均不着,对于宇宙人生一切通达,谓之般若。无始以来,我们被烦恼所熏习,实在太久了,财色名食睡是地狱的五条根,天天以五欲熏习,乐此不疲。佛法是一条很生疏的路子,岂能浅尝而止,必须要熏习再熏习,重覆再重覆,方能见功效。所以多听经多看经是有必要的,不被佛法熏习即被烦恼熏习。        726,性体本来是空寂的,性体即是本来面目。大乘讲空寂与本性相应,如执着有即与性不相应;不与性相应,修的都是有漏的人天福报,就不能叫做真修行。空寂就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无论修行任何法门,有能修的我和我所修的法门,有能有所即非清净;小乘人离开有为法,而没有离开无为法,偏真涅槃也是害人的。        727,大空三昧亦称为大三空三昧,即人我空、法我空、空亦空,心中绝对清净,世间一切有为法毫无牵挂,佛法也不牵挂。念佛讲理念,念到理一心,生实报庄严土,花开见佛。世间事要放下容易了解,佛法也要放下难懂,不放下又不能见性,大乘佛法放下与不放下是同时的,正在提起时也是放下的时候。譬如念佛,依照大势至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修楞严大定;心地清净,度化众生而不为六尘所缠,心中什么念头都没有,没有能念的自己及所念的佛。无能无所是寂,念念分明是照,无论修什么法门都离不开此法,步步踏在道上。欲接近华藏世界必须先破四相,世间第一难事是求人,破四相是求己,自己同意如此作,还有什么难处?到了极乐世界是学本事的,学成之后就要离开这个地方,正如同《行愿品》之参访善知识给我们的榜样,每个位子均不留恋。从今以后,一切是非人我都看淡一点,绝不执着,学吃亏、学忍让。假如真能与空寂相应,无人无我,谁受生死,当下即得解脱。此境界如能转得过来,歇即菩提。        728,“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本来修得很好,很有进步,忽然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一发脾气,一烧就完了,这是世出世间一切事业成败的关键。俗语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一现前即是来考试的,不管外面境界变成什么样子,心中要如如不动,因为外面的境界都是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在世间作任何事情、作任何职业都可以修道,必须认定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善知识,善人固然是恩师良友,恶人也是佛菩萨化身替我们消灾的,对他们都要表示感恩之心,绝不可起一点是非人我的念头。菩萨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如他不高兴我,我就躲开,免得使他心中生烦恼,随时随地都在修菩萨行,这样做还会有瞋恚吗?        729,施药对于有病的人功德最大,从因果上讲,施药得无病的果报。四事供养中即有医药。如身体不好常常生病,若能施医药费帮助贫病之人,即得健康。凡夫业报之身难免有痛苦,如肯布施医药则身心舒畅,少病少恼,若再能回向则与菩萨行相应。        730,经云:“愿一切众生于诸盖缠,究竟得出。”此处所说之盖指五盖而言。五盖是:(1)贪欲。凡夫之所以不能得证圣果,即是因为有五盖,不能见性。有贪欲即障碍了布施及持戒二度,故将贪欲列为第一位。(2)瞋恚。三毒烦恼之一,盖覆慈悲心,并破坏忍辱波罗密。(3)睡眠。睡觉亦属烦恼,工夫未到,睡眠确属必要,此系指贪睡而言,贪睡障碍精进。饮食与睡眠在心理上影响甚大,心理重于生理。(4)掉悔,即掉举与恶作。掉举心理上定不下来,越想求定越乱;有后悔心也定不下来。菩萨做事,做过之后不再追悔。掉悔二项均是盖覆禅定的。(5)疑惑。对于一切事犹疑不信,事理不明,圣言量也不相信,障碍般若智慧,因而起惑造业受报。        731,初住菩萨已经破了一分无明,证到一分法身,与佛的圆满法身无二无别。到了第七住菩萨名为不退住,身心合成,日日增长,永不退转。念佛往生西方之后,照︽阿弥陀经︾所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即等于第七住菩萨,这是何等便宜事!虽有这样便宜事,而世间人念佛往生的并不多,其故何在?就是因为道理不明白,所以仍然看不破,看不破就放不下;若真能看得破,则在有生之年广修善根,培养福慧,何时命终,不必理会,实占尽了天下的大便宜。如目前认为世间事尚未了,对于个人事业以及家庭眷属牵挂不断,只想再等几年,把事情了一了,环境好一点再学佛,这样拖下去,恐怕永无学佛的机缘。假设日后环境总没有改善,岂不是一辈子不能学佛了吗?须知佛力加被在乎感应道交,只要一心放在道上,不顾任何艰难困苦,将来所走的路线,都是佛菩萨在冥冥中加以指引,决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个话是过来人说的,有事实的证明,不是空口劝善的。        732,一经通,一切经通,一千七百则公案如有一条不懂,则全部不懂。求智慧应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求到,后得智自然现前。心地清净,湛然不动,是根本智。读经时把心定下来不要打妄想,一个字一个字的接着往下念,不要揣摩,可以求到根本智;若心不专一,一面读经一面又想旁的事情,就没有效验了。        733,忍辱的功德与不忍的害处,凡是学佛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而境界现前,自己作不了主,就把他忘记了,仍旧是肝火上升,一点不让人,这实在是对于忍辱的真实利益还未参透。要知道辛辛苦苦好不容易修持所集的功德,一把火把它烧光,岂不太可惜了吗?一个人受污辱最易生瞋恨心,辱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瞋恨是修行人的大忌讳,有了它这一生就不能成就,因为瞋恨心与菩提心不相应。菩提含有觉、平等、慈悲义。瞋恨之生,由于事之不由己意,便是着我相,尚何平等之有?世事莫非梦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认真;此而不知,尚何觉悟之有?其违反慈悲,更不待言。普贤菩萨说:菩萨过失莫甚于瞋心,以前所积功德虽多如森林,瞋火若生,一齐烧尽;我们平日积功累德,好不容易,稍遇不顺心的事,一发脾气,把以前的功德统统烧尽,然后再从头来,岂不可惜!岂不可怕!        734,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轻则懈怠废弛,重则道心全退,大乘学人不能片刻离开菩提心。道者不可须臾离也,修道与求学一样,不进则退。佛说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事,魔所摄持,故无菩提心而修善事即是魔。魔非青面獠牙、三头六臂之谓,凡是被烦恼障碍所摄即谓之魔。例如对于某人特别喜欢,勤加慈爱,但无菩提心,待来生可能同他变成眷属;如有菩提心,对于某人只有慈悲而无情爱,即不着相。菩提心如一面镜子,照得清清楚楚,俨然实现,但事后一点痕迹都没有,即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如心中不清净,即是为自己找麻烦。        735,在六道中最高级的凡夫是无色界诸天,百法中之十一个色法都没有了,没有色身,只有灵魂,故无障碍。身为苦本,处处受拘束;无色界天则很自在,但在佛法中并不赞叹,因其只能自己自在,自己解脱,类乎小乘,但还不如小乘。因小乘人的自在是已出了三界,已了生死,而无色界天人的自在是有期限的。所以四空天的人常常误会,认为自己入了涅槃,事实上他只靠定力,定力一失,还要投胎。所以学佛的人决不可求生天道,是不究竟的。        736,欲界福报最大的天是他化自在天,资生乐具,随意而来,自己不要费心思,全由化乐天供养,故名他化自在天。欲界天仍未离开五欲六尘,到了初禅天(属色界)欲就断了,但只断了现行而未断种子,其能断欲的力量是禅定的功夫,因最高最乐的享受是禅定,此种乐趣超过欲界之乐。欲界天是修上品十善的,修上品十善只能达到欲界的第二层天(即忉利天),但是第三层夜摩天就需要禅定,自己没有禅定功夫升不到第三层天。所以超渡亡人,最有功夫的法师,如梁皇忏的宝志公是观音化身,也只能将郗氏超度到忉利天,再没有办法升上去。所以我们修行要靠自己努力,不能靠旁人。        737,魔在人间的时候都是学佛的,未学得好,就变成魔。学佛的人若是带有一分贡高我慢嫉妒的心,虽然也修布施,也修禅定,有相当功夫,命终多趋向于魔道。        738,一般人不了解佛是最上福田,所以菩萨供养佛,身体力行,给众生作榜样,愿一切众生一心向佛,常遇清净福田。如真能遇到佛,承事供养,是多生多劫修来的善根福德。        739,大乘法难行,尤其是末法时代,似是而非的佛法,老修行人亦难以分别。大乘有随顺烦恼行一说,初学佛之人不可不知。见了性的大菩萨,为了度众生,可以随顺烦恼行,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如罗什大师之吞针故事,即其一例。如一般凡夫四相还没有破,一随顺烦恼,即入三恶道,不但破戒而且破见。这要看自己的程度如何,幸勿自寻苦恼。        740,佛教彻使彻终就是一个“舍”字,舍得干干净净就成佛了。佛的智慧是殊胜的智慧,无上智王,得无碍神通。《华严经》七处九会佛并未离开菩提座,升忉利天生兜率天,普现十方世界以及过现未三世,佛均未起坐,如此境界说出来令人难以相信。因为佛的境界,岂是凡夫、小乘、权教菩萨所能领会呢?学佛必要学大乘,比学小乘占便宜,小乘是在枝叶上断,其境界不过是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其所断的烦恼是粗重的烦恼,而微细的烦恼仍未断,其根未断,过一个时期又滋生出来。 741,破相至为重要,有相即见不了性,有相即不是大菩萨。凡是没有见性的菩萨均是小菩萨,见了性的是大菩萨,离了相自然与无上道相应。少数人作了小菩萨还算是好的,有的入魔道。《楞严经》中之清净明诲即是照妖镜,以之照自己,而非照他人,外面的妖魔与我们不相干。学佛人应常作如此想:佛制定的戒律是为我一个人制定的,不是拿它量旁人。信心清净就是《华严经》的一真法界,此即禅宗的明心见性,故大乘学人的下手处即是破四相。学佛就要学吃亏,学上当,此种大利益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如对初学佛的人讲这种话,一定把他讲跑了,但是对老修行应说真实话。        742,修净土不能离开般若。真正能老实念佛,可以不必听经研教,念佛时心里还打妄想就不老实,千万人中难得有两三个老实的。欲想在净土门中有成就,即不能不留心般若。般若即离相,无论着我相、着法相,稍有分别计较,便是住尘生心;心有尘染,那得清净?修行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把一切事看淡,心里不执着,一有分别计较即是烦恼起现行,有烦恼有染污即不是菩提心。千万不要以为净土法门不谈般若,无论什么法门,离开般若就不是佛法。        743,看佛经不能呆看,偏于一面都会出毛病,佛的说法圆融方便,教下说的大开圆解就是面面观。举例说:体相用因缘果事理八面看到,也不过只看个表面。教下之大开圆解与宗门之大彻大悟,无二无别,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布施统摄六度,度度都统摄六度,一修一切修;般若太重要了。六度之关系非常密切,初学者有次第,由布施、持戒下手,后后胜前前,按次序修,不能躐等,不能好高骛远,更勿自持聪明,以为不必按部就班,可以一步登天,此危险殊甚。世出世间一切成就,即在舍忍二字,若着了相,舍与忍均不能圆满。着相修六度即是六种有漏的善业,来生不过受人天福报,佛法与世间法即在着相与离相二者之间的分野。六度中先说布施,也有深意,因舍有遣执之功,破我之能,最与般若密切;若想修福,必须布施,离相修福,得清净福报,这种福报是自然的、是清净的、不着相的。        744,世间学问均不圆满,有利必有弊,佛法是有利无弊。人家同我们划界限,因为他是凡夫,我们不能对人家划界限,凡事不要太认真,对世间事淡一分即对佛法靠近一分,看十法界众生等无差别。劝人学佛可不能劝人断除世间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重在一个“觉”字上,迷了就是世间法,觉了即是佛法。至于信仰任何宗教都是圆融自在的,自己见解圆融了,四相没有了,看一切法都是圆融。有人问那是大乘经,那是小乘经;圆人说教,无教不圆,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外道经典也是一乘法,未入这个境界,因有分别心故不能圆融,这个境界我们一生可以达到的。        745,一般人看到经中所说佛的神通广大,认为这种情形大概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的,其实一切众生均有如来智慧德相,何以我们显不出来,因众生自己有烦恼遮盖了。学佛不过是把本能显现出来,佛在经中所说的理论无非破除疑惑,所说的方法无非打破执着,而后无量的智慧德能才能现前。世间法有高下胜劣之分,而在佛法虽有较量功德,到最后有不能较量的所在。说到本性,不增不减才是圆满究竟,如增一分就坏了。无明一破即是一真法界。西方净土讲四土,凡圣同居土属于十法界的,实报庄严土是一真法界,谈不上净秽之分。如明白此理,在日用平常之中分别心尽量减少,慢慢即进入一真法界;到了圆满究竟的地步,即是一念不生。中国圣人亦曾谈到过,而语焉不详,庄子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没有佛法说得彻底细微。        746,佛法是宿命论又非宿命论,迷在境界中即受命运的支配,以业力作主宰,觉了即非宿命论。《了凡四训》在台湾流通不下五十万册,但有几人能依之而行?如照之行即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对任何东西有丝毫的贪爱,布施度即未圆满,乃至于对自己的身体亦不可执着。《金刚经》彻始彻终就是一个布施,菩萨布施重在离相,心不着相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眼前所有内外财一切不执着,如养儿女也是布施,身体一天勤劳亦是布施。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相。庞居士之沉财宝于江心,他说好事不如无事,只不过为了劝诫一般行善着相的人,示范一番而已,妙在此处。学佛即要在这个地方着眼,才能做到离相,正在修善时,亦正在离相时。        747,大乘佛法是处在五欲六尘之中而不染,与众生同事(四摄法之一)而随时随地提高警觉,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厌三界六道。        748,心体说得太多,愈说愈难懂。了别之心不是真心,了别是识的作用,是妄心不是真心。偶而起来一念,无论善恶亦非真心。心体无念,起念即非真心。言心的性甚为清净,众生对于心性本体迷惑,佛乃开示令入佛之境界。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其目的无非令我们认识真心;要入这个境界,必须要把识心内所藏的无明烦恼一齐丢净。学佛不是修心也不是修性,要知心性本来是清净的,不必修,只要破了无明烦恼就成了。                                                                                           净空法师法语(续编)                                                                                                                                                                                                    刘承符居士辑        749,转凡成圣,不退菩提,非离相见性不可,《华严经》与《金刚经》所说的境界完全相同,不过《华严》详、《金刚》略而已。大乘均讲转凡成圣,此圣系由圆初住讲起;平常无此高超,只说断了见惑即是初果圣人,比丝毫未断见惑的凡夫高明多了。在小乘中讲四果,是超越三界六道之阿罗汉、辟支佛的地位,虽超越三界而未见性,因其离了有而未离空,其着空之病仍障碍了本性。不能离有不离空,要两边都离,相与非相都要离,才能证实相般若。不持戒修福便非实信,不实信即不能信心清净,如未发菩提心闻《金刚经》等于不闻,最高只能开慧眼成四果罗汉。        750,菩提,觉也。通常讲菩提有三种:(1)分证菩提。初住以上至等觉菩萨所证之菩提,有其差别之不同。(2)究竟菩提。即究竟觉,此系佛的境界。(3)真性菩提。个个众生所具足之菩提,在凡夫位上为烦恼、尘沙、无明所障,不能证得。        751,元清净体本来有的,佛与众生之差别即迷与悟而已。佛示现在世间,说法四十九年,无非为众生打破迷关。元清净体是说本性是清净的,即是本来面目,理智本来是一如的,必须以此为本修因。        752,佛说识精元明,识即阿赖耶识,精是精华,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之体,有三细相,精指染净和合的阿赖耶识,性迷了即为识。如以唯识学之四分说,识精即自证分,自证分是体,见相二分是用,从体上讲称之为识精。元明与无明相对,我们的阿赖耶识并非完全包含了无明,我们还能听得到看得到,这还是元明,可见本能并未丧失尽,而丧失了大部份。本来元明可以用眼看到十方三世与极乐世界,用耳可以听到十方诸佛说法,现在只能见闻近方近声,可见元明已为无明遮盖,范围缩小。无明是生灭法,元明是不生不灭,我们是生灭与不生不灭和合成为这个身体,此处须认清者,即识是生灭,精是不生不灭。        753,成佛作祖与堕落三途,而元清净体始终不变,凡夫以攀缘心为自性,而把元清净体遗失,此是遗失其作用,非遗失其体。见分相分所缘不到的即是真本,舍弃攀缘心即见到真本,凡夫只知见分相分而把自证分失掉了,不知此理如何作观。        754,我相是从身上起执;法相是从法上起执;无法相即法执空,亦名法空;非法即是无、即是空;亦无非法相是空亦空,又名重空,又名俱空。般若显三空之理,以遣执为主,人我空后又执法空,还是不可,必重重遣之,连空亦要空,古人称为穷空到底,故名胜义空亦名第一义空。        755,有人说弘法不容易,愈热心烦恼愈多。其实不必顾虑,自行化他都要随缘,若有他人破坏,于自己的清净心毫不相干,是障碍了众生的法缘;如我自己发生烦恼,说他把我的法缘破坏了,岂不又着了“我的法缘”之相吗?自行化他应当什么条件都没有,他人能从何处破坏呢?        756,“至一切处回向菩萨”是第四回向菩萨,至者到达义,一切处与法性相应,称性起修才能一切处。怎样才能称性?必须有大愿,十回向菩萨所修的是大愿。十大愿王有广修供养,修供养有福德,即《阿弥陀经》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佛称为二足尊,福慧俱足;广修福田,利益无量无边。佛法与世间法一样,重修福重礼敬。《华严经》曰:“此菩萨摩诃萨修习一切诸善根时,作是念言:愿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处,譬如实际无处不至,至一切物,至一切世间,至一切众生,至一切国土,至一切法,至一切虚空,至一切三世,至一切有为无为,至一切言语音声。愿此善根,亦复如是,至一切诸如来所供养三世一切诸佛。”学佛要拓开心量,十回向菩萨着重在拓开心量,心量小是凡夫,心量大是佛菩萨,拓开心量与真如本性相应,学佛是恢复本性而已。        757,能供养佛,佛一定说法,佛在世时托就得说法,以示礼尚往来。我们只有心有愿而无事实上的供养,十方诸佛还是给我们说法,有显示、有冥加,现在读经方明白此理,供养一定有效。所谓“一切处”,就是一切处所都现身,似有分身之术。《楞严经》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华严经》讲事无碍、理无碍、事事无碍、事理无碍,时亦无碍,念劫圆融。小乘经典非如此说法,在修持上大小乘性质不相同,小乘用识,有分别心即有时劫;心无分别,念劫圆融,当生即能成就。见性实在太重要!        758,海云比丘住在大海旁边,以海为境界,大海有广大甚深义。想到佛的智慧有如大海,此是会相归性,六根接触六尘均可会归自性。学佛重理论,而有理必有事,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即可见到西方三圣,见到的境界正与经中所讲的相同,如见不到是自己程度还不够。经的用意有两种:(1)指示修行的方法,重在理论的发挥;(2)给与修行人作证明之用,修行人到了相当的程度,遇有境界现前,看看是否与经中所讲相符。从初住到等觉菩萨所见的佛相均是报身佛,而每位菩萨所见的相粗细不同,随自己的心而有所转变,自己心清净,见一切境界也清净。所以修行的方法只在修心,是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        759,菩萨以大海为境界想到心海,真心像大海,直心、深心、大悲心犹如大海,所现的菩提心海,由菩提心中出现的莲花是无漏的性德现前,心与行相应才有依正庄严的境界现前。华严如此,念佛亦不例外,念佛以菩提心为基础,无论上中下品均以菩提心为根本。《无量寿经》中说的至诚心即是直心,回向发愿心即是大悲心,如圆满发足,即能见西方极乐世界。如不发心不过与净土结一个缘而已,三心齐发没有不往生的。净土是大乘法门,离了菩提心不成。现前的世界都是烦恼分别心现出来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并不是外来的,只要心地清净到此程度,佛的境界自然现前。        760,本心是本有的真心,分别影事即第六识妄心,以第六识为真心,迷真认妄,若不蒙佛开示,永远迷下去。幸遇到佛,不但要开悟还要解脱,身心泰然即是解脱,悟了何为真、何为妄!见性(此二字是名词,非动词)是不生不灭的,意识心是生灭的,我们幸得人身,若遇不到佛法,或学佛而不能开悟,来生想再得人身,如爪上土,难上加难了!        761,吾人应明了一切万象均无自性,了解无自性即了解一真;果然认识一真,即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从不动摇,我们现前就是不生不灭。见性是不生不灭的,佛的意思就是在妄相上见到一真即证入法界,才真正得到身心泰然,与《心经》中之“度一切苦厄,远离颠倒梦想”之境界同。        762,万法因缘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念念迁谢,新新不住,此所指的即是行阴剎那生灭,如同烧香,一面烧,香灰一面落,灰落火兴,火又成灰。人之初生即如点燃了一支香,所以烧香亦可以起警觉心,佛门中处处都是表法的。人生虽然变化迁流,但仍然要求养生之道,藉色身以修行。身体要劳动,佛法中拜佛经行均是动;心要静,以定养心。既知身体是暂时性的,即不必与人争;争名夺利,即是使香赶快烧完。        763,度众生用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成就,要集合众多人组织一个团体,作弘法利生的事业,才能办得有声有色。佛得道后,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均是大菩萨再来,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他们如同一个大戏班,表演给众生看。佛在世时之国王大臣均是菩萨再来。《楞严会》上波斯匿王是四地菩萨,示现一个凡夫老人相,作佛的助手,告诉我们年龄不饶人,色身是无常的,作了皇帝也免不了生老病死,此国王先示外道后归依佛,其答覆佛的一段变化密移,实为感人,其言曰:“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为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剎那剎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看了这段经文,自然会了解人生是无常的。        764,依教修行今生必有成就,佛法不过是增上缘而已,主要还靠自己修。如想成就必须四缘具足,其中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均属于自己方面的。所以必须要相信自己,信心具足,法缘当然要结是宾,自己开悟证道是主,宾主认清,福慧双修。广结善缘属于福的方面,精进修行属于慧的方面。不必等修圆初住时再弘法,说法只要不说错就不会出毛病;自己若没有明心见性,决免不了错误,但须根据经典及古大德注疏说,千万不可用自己的意思说。古人与今人并无交情,古人注疏设非真有价值,不会流传到现在。因古时刻一版书不容易,若无价值,谁替他流传?        765,法身是理体,智身是般若,般若是无分别智,无分别即不执着;心不执着,但对于善恶看得清清楚楚。不平等不能普入,即生障碍。执着最大的是人我是非,有人我是非,智慧绝透不出;消除人我是非,平等心即现前。一年比一年淡,一月比一月淡,就是功夫;若淡一分,一真法界即接近一分。        766,知其理而后信是谓真信,真信之后起行,心理方面得到转变,相信的程度就不同了。此心理境界之转变即是悟入,能信、能解、能依教奉行即能悟入。疑是根本烦恼之一,如认为自己是个薄地凡夫,今生没有成佛之分,那就真正没有希望了!因为自己不相信自己,善知识也帮不了忙。        767,佛陀在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容易辨别,佛门里面的外道就很难认识。说到究竟处,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念佛如不晓得消归自性就是外道。外魔没有多大的力量,只怕自己本身的魔。四魔就是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四种:一为五阴魔,五阴非外来,色受想行识五阴炽盛,为众恶之渊薮,所以才发生七苦;二为烦恼魔,根本烦恼,迷惑事理,障蔽正道,亦属于自己的;三为死魔,死能断人之命根,妨碍修道,但并非外来;只有第四种魔,天魔是外边的,他是欲界第六天主,他化自在天的魔王,我们的修行程度不够,他还没有时间来打扰呢!佛法中无论修那一门均离不开明心见性,如目标不订在明心见性上,向外驰求,仍然是外道。《楞严经》说舍识用根就是指的此事,在日用平常之中,若依旧用第六意识即属魔外。        768,宣法音即是说法,说法前先要观机。要想度众生,首先是令众生生欢喜心,众生才愿意接近;同时还要调伏众生的烦恼,烦恼重的听经也听不进去。随众生之心,悉令开悟,纵能小悟亦得利益,集小悟为大悟,小悟是大悟的基础,所以经云:“能令一切众生欢喜,调伏一切众生烦恼,能照一切众生心行,善了一切众生根性,能以威力普宣法音,随众生心,悉令开悟。”        769,《金刚经》是大乘经,有菩萨种性的人来听方能领会,否则一听便有茫然不知所措而生恐惧之感,佛在世时即是如此;佛说法时小乘人间有闻之退席者。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有人怀疑其中是否有后人伪造,应知凡已列入大藏经者,其版本均有来历,不必疑惑。佛所说的种种法门均系对众生之根机不同而说的,佛无定法可说。佛法不怕怀疑,古来高僧大德也有不少人在年轻时曾经辟佛,等他对于佛学深入研究之后,方始至诚恳信,一心皈佛。佛法最怕世间有小小聪明的人,每天吃吃喝喝,打打麻将,过其优闲的生活,对于三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好像不知道世间还有佛法,这种人没有得度的机缘,最为可怜。        770,般若讲空,一开始就讲破四相。人的执着第一个是我,现在世间人谁不为己,这个破四相的道理,一听就相信的人是多生以来所种的深厚善根,否则听了一定疑虑重重。般若中之真正义趣隐晦难辨,自古以来学者均怕谈般若,怕说得善巧不足,令人听了发生误会。有专修《华严》的,有专修《法华》的,也有专修《楞严》的,但是很少专修般若的。古来大德有的是佛菩萨应化,但多数都是单独赞扬自己所修的法门而贬抑其他法门,此系祖师教学的苦心,所谓门庭设施,不如此不足以增强学子们的信心。其实若是一切通达,法门何尝有高下之分,二十五圆通,门门第一,没有第二,可以证明。                 771,般若称第一般若波罗密,因般若是诸度之母,学佛人离开了般若是佛教的门外,必须懂得般若才能入佛门。无量的波罗密门,通常将之归纳为六大类。波罗密译为度,即度至菩提彼岸。何以称般若为第一?因各法门中缺了它即不成度,如布施设无般若即是布施而非布施度,不能证果;再如修禅定无般若,修得再好也是四禅八定,超不出三界,可见般若之重要。般若就是智慧,就是不着相、不执着,任何事作了之后就算了,不必常常挂念他。般若是佛母,能生诸佛,一有般若的话,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均有般若在内。四相俱空,一空一切空,如此义趣,方知大乘法门之可贵;深深了解般若精义,不断熏习,渐渐亦能培养成大乘种性。今日听到之后,不怖不畏,与般若感应道交,即与十方诸佛感应道交,才算是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        772,《金刚经》曰:“如来说第一波罗密,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如来说者,表其是约性而说,性体空寂,那有此第一波罗密之相?般若是理体,无形无相,所以般若只是一个假名,并非别有一个相在,故曰非第一波罗密。性体虽无相,而亦无不相,一切相皆缘性起,此第一波罗密亦是缘性而起者,不无第一之名相,故曰是名第一波罗密。“是名”者明其相不离性,仍应会归于性;又“是名”者,谈般若之理离不开言语文字,设无假名,佛菩萨亦无法引导我们领悟其意义。        773,三轮体空,并非只有布施才用得上,其他日用平常之中穿衣吃饭均要三轮体空,才能断惑证法身,这是修大乘法的要件。先要解其义趣,解得深,解得圆,穿衣吃饭马虎一点即近于三轮体空,生活过得去就行了,有敷余钱,培福度众生。        774,破四相是佛说的,若有四相即非菩萨。一般人都疏忽掉了,以为是对文殊普贤说的,菩萨才破四相,其实我们学菩萨即应先破四相。不懂般若,念佛也不能往生,因为还是念念不舍功名利禄、家庭眷属,就去不了,有一丝毫的罣碍也去不了。道理明白之后,知道四相果然是空的,才肯真正放下。果真明白般若的真实义,对于世间事也要淡了几分。        775,有眼的人看得见,盲人看不见,此是俗人的见解。佛开示,有眼人看明与盲人见暗并无轩轾。在见的情况下,见明容易明了,见暗不易体会;眼见色而发生眼识,需要九种缘,缺一不可,而见性是独立的,不需要一个缘。其实见明见暗是见性的功用,见是心见而不是眼见,心性离开眼根有其独立的自体。在这一点上能有所悟入,与一般人就不同了。        776,客尘比喻烦恼,作客住两天就走了,用此“客”字比喻见思烦恼的粗相。众生不知外尘的事相,所以生种种妄想;如以智慧观察,知烦恼性空、无自性,本性自然现前。《起信论》说一念不觉生三细,生三细就是起惑,起惑连阿罗汉的资格都不够,何况证无上菩提!就大乘理论言之,念佛求往生,见性者生实报庄严土,未见性者生方便有余土,见思烦恼未断生凡圣同居土。尘是动相,客与尘皆是假有,如拿他当作真的,必定吃他的亏。佛的华藏世界也是客也是尘,存心向往,也去不了。生西方是大乘法,须不着相,才能往生。        777,根尘识均是生灭法,见性是不生不灭。如是思惟(观照),身是四大五蕴和合而有的假相,其理体即是本性。识与根不容易分,“愚者难分识与根”,愚者指罗汉。六根的本能见闻觉知是性是心而非识,识是分别,见明见暗均是心见,如若再分好丑即是识。不分别,万法一如;不分别,即《华严》的一真法界,其中无佛无众生。经中所说的万佛及菩萨等等名称,是对一般有分别心的众生说的。圆教初住菩萨以上无分别心,无佛无众生;初住以下有佛有众生。同样一件东西,凡夫用识去分别,初住用根去见性。        778,一生分别心马上就觉悟,用了别不要用分别。对于这些事物有偏好,对于那些事物有厌烦之心,就是分别。知此理论可以慢慢修,十信位菩萨仍是用识而不是用根。于一切法不生染着之心,一切放得下看得破,自己四大五蕴是客是尘;相对的人也是客是尘,连佛菩萨都是客是尘;天天想成佛也是打妄想,仍落在尘上。所以读《楞严经》每节每句都要深思,揣摩透了,六根接触六尘时才能一丝毫不染。        779,雨过天晴,阳光清晰,隙中微尘无数,发现空中诸有尘相。虚空是不动的,指心性,尘相指烦恼,烦恼无论如何干扰,虚空绝不受其影响。见了性的菩萨即能证入一真法界,他看一切众生同他一样,无二无别,依报随着正报转。凡夫看佛菩萨也同凡夫一样,有一位学《华严》的老修行,看到学净土的就看不起,他是修法界观的,其实他还没有入法界,对事仍有分别,行解不能相应。        780,三苦中之行苦是行阴之相,一剎那有九百个生灭,念念变迁不停,仔细观察我们的肉身念念变化,生灭无常。小乘人观察此种现象之后即生厌倦之思想,求取偏真涅槃,大乘根性的人观察之后即知色身是假相,清净法身才是不生不灭的,清净法身即在此色身之中,如舍弃此身也找不到法身。色身如水泡,法身如大海,现前的幻化色身中本有不生不灭的性,六道众生均有之,凡夫不明此理,佛不指出,我们焉能明白?人生如过客,世间如旅舍,知此理,生在世间应保持何种态度?于世无求,与人无争,身心清白,一尘不染,这是真正的福报;如认为有钱有势是福报,终日钻营,患得患失,心为境转,苦不可言,岂能称为福报?真正的福报是身心清凉自在。        781,能见者,是你根中之性。见性一词很难了解,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之见字当动词解,《楞严经》中所说的见性之见字当名词解。在《楞严经》中所谓见性,是指能见到外面境界的功能。佛问波斯匿王:三岁与十三岁所见之恒河水是否一样?波斯匿王说无两样。佛说:汝今发白面皱,与童年之见河水,有童耄之分否?波斯匿王说没有分别。由此可以知道能见的功能并无变化,也就是说见性并无变化,真性并无变化;学者由此处观察,在现前生灭当中尚有不生不灭的性。生灭者是四大五蕴,而六根之性是不生不灭的。        782,舍识用根,舍识是把身心世界全舍掉,如不舍掉即用不上根。《金刚经》说破四相,不破尽,识如何能舍掉?第六意识的势力很大,人生一切行为都是第六识当家;对于经论深入研究之后,知道第六意识不是自己,是颠倒妄想,就有方法对治它。慢慢来,修学不可操之过急,免生障碍,逐步转变自己的境界。处处要觉,不要随着迷情;觉即不为外境动摇,能明了那是真、那是妄│六根根性是真,其余全是妄。依此修持,即可断惑证真。        783,世道衰微,佛法不振,我们没有能力扭转目前的环境,只有先保持自身之清白,先求自度,等待时节因缘成熟,再斟酌行事,千万不可勉强。同时先求自度,会讲经说法济得什么事,必须要求“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每一位善知识均是先求自己成就而后度生。外面顺逆境界都是增上缘,纵然遇到逆境也是佛菩萨来测验我们的,如无此境界,如何能成就?        784,学佛若是以消遣的态度,求精神有所寄托而学的,又当别论;若是真为了求解脱而修行,首先要破我相,我相一破,四相全破。须知一切法是因缘所生,不可执着。《金刚经》说众生怕闻般若,其实若真懂般若即不会怕,般若是无比的智慧,离了般若即不是大乘,离了般若均属魔摄,无论研究任何经典,离了般若即不能圆融。真正懂得佛法,不要等死后看到轮回才觉后悔,先要有决定信心,要深解圆解,才能发生作用;作用即受持,穿衣吃饭均是解脱,在日用平常生活中打成一片。        785,何谓清净法身?即相即性,即空即有,色空一如,即谓之清净法身。微妙净法身,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即是一身。小乘说法身是理体,其实山河大地全是法身。见了性的人六根接触的境界全是佛菩萨的境界,使自己与外面的境界融成一片;未见性的人看法身、报身、应身不一样。若是看每个人都是菩萨,则自己已经是菩萨,在境界上可以考验自己。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完全是本性的境界,现在是被凡情盖覆着了;迷的时候有十法界,觉了即是一真法界。讲十法界是初级的佛法,《楞严》一下手即用不分别的根性,下手的方法即是圆初住菩萨的方法。初用功时有方便:即少知道事,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786,未见性之人号称颠倒,因其执着“色身包括了自己的心”,凡夫认为自己的心在自己身子里面。见性如果在身子里面,则身外的茶碗即不应当看到,所以见性是周遍十方。心亦在身子里,如不在身子里面,则是心之外还有个身。        787,佛有三身:(1)应身、化身、或称应化身,有始有终,如佛之八相成道,八十岁入涅槃。(2)报身有始无终,佛证得圆满菩提,以智慧为身。(3)法身是理体,无始无终,说始说终均加不上。在《华严》中讲三身无碍,一身即三身。        788,《华严经》中至一切处回向菩萨,以其所种一切善根悉皆回向,供养功德才能圆满。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其回向的方法有十:(1)不乱回向。在供养时非常虔诚没有妄想,以及乱心杂念。(2)一心回向。专注在一个境界上,没有其他的妄念,如一心专想阿弥陀佛,心无他想者是。(3)自意回向。即不往外求,指的开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解悟与证悟均不是从外而来的。(4)尊敬回向。如回向菩提,回向实际,回向众生均应尊敬。(5)不动回向。心常在静中,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6)无住回向。即不着相的回向。(7)无依回向。不依靠任何境界,不着在境界上。(8)无众生心回向。是无我相,离四相之义。(9)无躁竞心回向。心中平静,修任何法门无急躁幸进之心。(10)寂静心回向。远离烦恼,绝诸苦患,与涅槃相应。        789,这一生就可以用不生不灭的心性作本修因,圆满菩提一生有分。有人以为成佛太难,将来能保持人身也就算了,此种人很多,实未了解佛法。须知我们纵然已往造业甚重,但回头是岸,当生就能成就。所谓回头是岸,并非多行善事、将功折罪之义,这不是真回头,舍识用根才是真回头。平常用的是分别心,从今以后用不分别的性,乃可成就。况且舍识用根是自己可以作到的事,不必求人,求人的事难,自己的事自己肯做就不难。        790,名必有相,例如说茶杯,大家一听到,心里就有个茶杯的印象。眼前的境界是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如自己作得了主,即可变现出一切全是好的境界;自己心中无种子,那里会变得出来?明白这个道理,心就平了。看到恶人,亦是心里变现出来的。学佛之后才知道心即境、境即心,最要紧的是转自己心里的境界,心染污找净土那里找得到?念佛不明白佛法的道理,用分别心、染污心念佛,不能往生,因心与净土不能相应故。        791,六根根性当家,六识即转变为妙观察智,前五识变为成所作智。觉了,生死轮回当下就没有了;迷了,仍受生死果报。不知真心,想开悟是不可能的事。自己有求开悟的心,十方诸佛必然加被。不如法得不到感应;不是礼佛念经诵咒为如法,与理性相应谓之如法。所谓与理性相应约有三事:(1)开智慧。办一切事不要感情用事,即能破无明,用理智、用般若对付无明。(2)布施,破贪心。布施若不着相,连无明也破了,即与本性相应。(3)忍辱,破瞋恚兼破四相,而后才能身心清净自在。        792,用功下手处应与法性相应,六根接触六尘以理智作主宰,行住坐卧均是道场,念念觉即念念不迷。十住修直心,十行修深心,十回向重在大悲,存心利益一切众生,如有任何善根或功德均须回向。如不肯回向,即有我相;有我相则四相俱全,即非菩萨。        793,证果的相自己知道,因为境界变了。经云:“愿令一切世间皆得清净”,其范围很广大,此菩萨绝不是空口说白话。我们每天做早晚课是有口无心,天天向佛菩萨打妄语;如真肯用功,不做早晚课亦等于做。学佛法不必贪多,一句两句受用无穷。所谓清净者即无烦恼也,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就清净了。       794,经云:“令一切众生具足善根,悉得调伏,其心无量,等虚空界,往一切剎而无所至,入一切土施诸善法,常得见佛植诸善根。”善根有三:无贪、无瞋、无痴,反之即三毒。善根是一切善法所从出,三毒是一切烦恼之本,只要具足善根,一切烦恼均可调伏。“往一切剎而无所至”,即是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西方极乐世界是唯心所现,全是自性变现的。此是讲的理,对初学者最好不谈,恐生疑惑,碍其进修。入一切土施诸善法,即是无论何时何地,凡与众生不利者绝不作,凡与众生有利者虽舍生命也要干。过去诸菩萨生生世世舍身受身,无量无边,我们这个生命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如抱着牺牲生命修学,那有不成功的?『常得见佛植诸善根』,事实上佛比凡夫多,但何以见不到?是自己有障碍。见到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并不算见佛,见性才是见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见了性,一切众生均是佛。修行要转识成智,禅家说明心见性,迷时叫心,不迷叫性,心即阿赖耶识,性即真如本性。        795,第三住菩萨是修行住菩萨,有善巧方便的修行方法。谈及修行,是转境界,通常讲止观。止息妄念,止心不乱;妄念既伏,心自朗然、无所不照即是观,尤其重要的是观空与有,此是纲领,把握到空有二大纲领,修行即有门路。《心经》中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能知空即有、有即空,就算入门了!        796,经云:“趣入无边法门教海。”受持必须趣入,趣入即是变境界。很多学者误会以为读诵即是受持,错了!受持是依教奉行,这是初步的受持,也是初级的佛法;往深里讲,应当证入,必须入到这个境界。        797,诸相指一切相,一切相皆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散了,相即不存在。六尘皆是虚妄相,佛说不坏世间相。般若讲的笼统,中下根性的人并不契机;唯识对于一切万法说得比较切实详细。佛说持戒修福者可以接受般若法门,不持戒易趋于狂慧,不修福必堕小乘。        798,佛法精华在大乘,既学佛,目标就要放远一点,不要以为高攀不上。大乘以度他为主,处处为自利是小乘。但小乘亦不易修,小乘要破相。般若是大乘的纲要,无论何宗何派均需要般若。性相两宗不但不冲突,而且相辅相成,唯识与般若均是破妄想、破执着的。        799,《金刚经》之发起,完全是在日用平常当中。入城乞食是日常生活,须菩提见之因而开悟。无上法门即在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出来,若非须菩提看破,我们实在无法了解;佛并未说一句话,须菩提以大悲心为接引众生特出来启请,故蒙佛赞许。《金刚经》先表无住,以正智慧观察众生界,破我法二执,说离四相(我人众寿)。此学大乘人应注意者,学大乘即是菩萨,应直下承当。最初下手用功先不要着相,不着于相即是正住。在日常行事中以布施为第一,布施包括六度,布施即是放下,更重要的是离相,离相即与般若理体相应。        800,从须陀洹至阿罗汉均不着相;如其自己觉得已证得须陀洹,却尚未破身见,此仍是凡夫,那里是初果圣人?大乘佛法不着相,于法实无所得,指无上菩提之法。为什么不可得?因为法有一个得的心(“得”是生灭心),与法即不相应,《心经》说无智亦无得,必须超越得失心,才真正证入佛智。去了得失心,又怕我们走上消极的路子,故佛又教我们学无住生心,生清净心。“生”是现前,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清净心即能现前,一切不住,一切不离,在万法中心地不染,不是逃避。佛一再开示,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中道第一义,才是无住生心,此是《金刚经》中讲修持方法具体而扼要的说明。
 
801,凡夫执着最重的是身,身相不执着,身外之物更容易舍掉。修行须先将身外之物放下,烦恼就轻了;烦恼减轻,菩提即相对的增长。身相不执着,生死就没有了。生死能不能了,要看能否放下。        802,佛所说法有许多地方与普通人的见解不同,因其与一般常情未尽相合,或与一般人耳闻目见的事理不符,很难被人所接受,这是凡夫通有的现象。但现在科学对于宇宙间之事理能以证实者尚属有限,科学尚未到达圆满究竟之地步,如以现在科学所达到之境界来衡量佛法,尚谈之过早。佛的智慧是一切种智,必须证得一切种智,对于宇宙人生以及万事万物之认识才算是正确。        803,佛法中常说妙心,心上加个妙字,即非分别心,不是见闻觉知的第六意识心,妙心指见性,即现前一念见闻之性。凡夫对妙心的意思不大容易领会,所以佛在楞严会上说十番显见。见性何以为妙?因其觉相,同时又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身是四大假合、是虚妄的,心是受想行识、亦是妄的。谈到修行,如用生灭的因修行,想证不生灭的果是办不到的,必须找到不生灭的本修因才行。妙心亦指大圆镜智说,唯识学中之百法全在真心中包含着。悟了以后用八个识在十方世界度一切众生,迷的时候此八个识不能作主,外境作主,身被境界牵着走。见性本来是妙,不要修不要证,如说有所修有所证就麻烦了,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佛法所说教人放下,即是放下凡情妄想;如能放下,本妙即现前。        804,唯识学是说明山河大地等一切法皆为假有,唯识之所变现,此是唯识学之主要宗旨;依此解释,与一般人日常生活所观感的相反,很不容易被接受,但是唯识学所说的是真实话。我们自己的看法如何,如与经典上一样,即是入佛知见;如不相符,即是邪知邪见。邪知见中之最重者为我执,认为身心是真我,大乘佛法要破我执。若想在唯识学上有成就,无论解或行均须先破我执。        805,觉悟一切万法是假的就应当放下,放下即自在,放不下是颠倒妄想。往高深里说,连佛的世界都是假的,觉后空空无大千,但是凡夫不到这个程度,最稳的办法还是念佛求生西方,先免除六道轮回之苦。        806,集起名心,集起者在八识中最恰当的为阿赖耶识,集种子,起现行,属第八识,若以现代话说,种子即是印象,如说留个印象,在佛法中谓之种子,此种子永远不会失去,藏在阿赖耶识中。种子无形象,虽无形象而能变出形象,尽虚空法界即是一个阿赖耶识,极为广大。如何能体验得到呢?从现行可以体验,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阿赖耶识内种子起现行。起现行不是偶然,必须具足种种条件,自己阿赖耶识中即具十法界种子,样样俱全,染净之因具足,个个人具足。在十法界中可自在受身是佛,业力受身是凡夫。佛亦有八识而不迷谓之智,体是一,作用不一样;佛是觉者,觉了对宇宙人生彻底明了,具足大悲心,造作是清净的。│因为已破我执,一切造作均不着相,谓之真正清净。        807,无为法。为是作为,无作为是不生不灭,不去不来。欲知无为,须先知有为,有为有三用意:(1)现所知法。如色法心法各别显现,一说大家都知道。(2)现受用法。如说衣服可以穿,茶碗可以盛水,可以得到受用。(3)有作用法。如五根眼耳鼻舌身有了别五尘境界作用。与此三种相违者即无为法。又凡是不生不灭的是无为法,凡因缘所生之事物皆是有为法,本来自尔而非因缘所生者是无为法。        808,阿赖耶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三重功用。能藏是指自体,能含藏一切法之种子;所藏指万法种子而言,系就受熏方面说;执藏是末那执藏,看守的人即是末那。末那执着阿赖耶之一分以为自己,即是我执,它不知阿赖耶之全体是我,而执着一部份,认水泡是自己而不知大海是自己,且认为水泡即是大海,此即所谓加一倍的迷惑。        809,八识通常分为四部份,前五识为一部份,第六七八识各为一部份。就名称上讲,八识均可称为心、为意、为识;如就心意识之殊胜说,第六为识、第七为意、第八为心,有时总称八识。禅宗说离心意识参一语,可就如上六七八识之分配命名。八识尚有其他名称,如五蕴即八识,十二处、十八界均是八识。        810,八识的功用,同中有胜劣。前五识了别之功用最胜,第六识分别最胜,其特性变化太大,心猿意马,从无安份时,时时刻刻打妄想,如能老想一桩事叫作定,主意不定,毫无成就,所以世出世间均着重在第六识。第七识与第六识恰好相反,第七如如不动,但却执着一个我,从来不间断,一切众生从来没有把我忘了。第八识是藏识,含藏一切种子,遇缘即起现行。前五识如起作用,必须与第六、第七、第八识同时俱起。如眼识不与第六识同起即无分别心,不与第七识同起即无染净心,不与第八识同起即无种子。学佛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想办法将分别依、染净依渐渐淡下去,才会有成就。如看到几个月大的小孩,其明了意识很薄弱,不分别善恶;所以古人说应保持赤子之心,此之谓明了意识。明了意识者,谓意识依五根与五识同缘五尘,明了取境,好恶长短,悉均现前,是名明了意识。        811,独头意识指第六意识,身口意三业造作均为独头意识所控制。独头意识有三种:(1)定中。定中意识是与定相应的意识,不在定中时妄念纷飞,定时放下万缘;念佛佛号打成一片,即入了定中意识,即是一心不乱。定中意识作用很大,可得生死自在,来去自由。二六时中与阿弥陀佛名号相应即是独头意识,亦即是高级禅定。此种定中独头意识谓意识独缘定境,不与五识同缘,而无一切尘作对,是名定中独头意识。(2)独散。即第六意识于散位,不伴前五识而起,又名散位独头意识。谓意识不缘五尘之境,但散乱计诸法或缘空华水月等诸色相,或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法,此非定中,又非梦境,是名散位独头意识。(3)梦中。梦中境界是梦中意识的相分。谓不对诸尘而于梦中见种种境界,此亦心王性境变现而有诸相,是名梦中独头意识。此独头意识完全是就凡夫方面说的,独头意识起作用是身口的造作,造的时候谓之识,阿赖耶一定落种子,因果必然有;如不能破无明,转识成智,决定逃不了因果。处处学忍辱,学吃亏,把身心世界一齐放下;若占他人便宜要想出三界,必须把帐还掉才能走。他人欠我的一概不要了,这是最聪明的办法,如肯布施,其利益不只一本万利。        812,引业与满业。引业即是引导之义,在六道中引导我们去投胎;到那一道去要看造那一道的业最重最大为依据,所谓强者先牵,如还债然。所以造业必须谨慎,修十善引至天道,持五戒引至人道,瞋恚嫉妒引至地狱道,是非不明、利害不分引至旁生道。身根是无记性的。业有千差万别,别业中苦乐种种不同是为满业。于六趣各有总别二报,例如人趣彼此各具六根,彼此受共同之果报是总报,又如人人寿夭、美丑、贫富不同是为别报。其引发总报之业名为引业,其成满别报之业名为满业。        813,执着“一切万法是实在的”谓之法我执,执着“身是实在的”谓之人我执。        814,《百法明门论》中有五行,五行的名称是触、作意、受、想、思。是普,行是行动,就是说这五种行动,它的接触范围很广,一切心、一切地、一切性、一切时,都有它活动的踪迹:(1)一切心。它有八个识,与每一个识都相应;至于其他的心所,并不是都普活动到一切心的。(2)一切地。行心所所缘的是三千大千世界,即三界九地。(欲界为一地,色界及无色界各分为四地。)。(3)一切性。包括三性,善、恶、无记,一动念即有。(4)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均起作用。        815,触由根、尘(境)、识三法和合时所生,令心王心所接触外境,使其产生其他的心理作用。故三者必须和合才叫作识。触心所的体性是引君与臣民相接,后面的心所靠它起作用。作意是警觉,引心趣境,警觉心王与心所,使其发生注意力的作用,例如作事要小心谨慎,就是这种警觉心。触是对境,亦称感觉;作意是攀缘,又可称为注意。注入作意,注入第六意识,作意以后即有感“受”,领纳外境所引起的顺、违、俱非境等感受心理,顺是喜欢的,违是不喜欢的,俱非是不讨厌亦不喜欢,往深里讲,即苦乐(身)忧喜(心)舍,舍即俱非。想是于境取像,在自心所取的境上,安立了大小方圆、青红皂白、善恶美丑等等差别之相。心理上起分别,把境界安立种种名词,所以想全是虚妄的。如到达想的地步即停止,还好,尚未造业,只是打妄想,若到了思的程度就糟了!思就是意业,亦称意志,即造作身口意业的作用,吾人一切心心所的动作与行为,无不由此推动出来,它能令心取正邪等的业因,来造作善恶业。身口意之意,在戒律中小乘思不犯罪,大乘算犯戒。思是心里头有界限,大乘戒难持,一发心十方诸佛赞叹。        816,五加行不是普通人能觉察出来的,以五加行修,八地以上菩萨可以做,凡夫无此能力。我们接触外面,到作意即可,不要有受。遇到境界就受,是薄地凡夫,不能往生西方;必须把娑婆世界的一切舍掉,冤家对头的憎恨,家庭眷属的恩爱一齐去掉,到了八风吹不动的时候,生死就有把握了。如办不到,应于想上用功夫,如在思上用功夫,菩萨行就有亏欠了。        817,百法中别境分为五类:欲、胜解、念、定、慧。别境中之“欲”是缘所乐境起希望,对于喜欢的事物上,做欣求的心理作用,此是广义的。顺心的境界是乐,于违心的境界,希望远离,早早离开亦是乐;所以欲是通一切的。不过这希望亦有好有坏,若是希望财色名食睡或吃喝嫖赌,固然是不好的希望;如果是希望成佛作祖,救世济人,是好的希望。百法中之别境是与行心所相对的,于一切之心不起,对于各各别别之境而起之心所。例如向所乐之境,则欲之心所起;向决定之境,则胜解之心所起是。        818,百法别境中之『胜解』是殊胜的见解,或认识的决心,对于希望的境界很了解,对于善恶正邪的事物有明确的见解,不受其他事物引诱转变的心理。如学佛的人了解佛法的真实义,若能依教奉行,确能自利利他,离苦得乐,这种见解是不能动摇的。        819,百法别境中之“念”,“缘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对曾经学习过的记得很清楚,专管记忆。念是忆念,也就是所学所修的正念,不可一曝十寒,要念兹在兹,念念不忘,明记在心,这就叫作念心所。这种心理作用是以定为所依,而定则依念而生。        820,百法别境中之“定”,“缘专一境,令心不散”,即专心义,也就是精神的集中。如专心听讲,心不专什么事都作不成,对于所观的境界专注精神不移的心理,为慧之所依。欲界凡夫缘境,多属散乱,心不专一,唯有修养者能之。        821,百法别境中之“慧”,是世间聪明智慧,对境界知道拣别,缘所观境而起简择,断疑为业,为拣择思考的心理作用,故有慧就能断惑。但有恶慧、善慧二种。恶慧中如恶见、邪见,应归属于烦恼位。善慧称为正慧、正见,约分为三:闻慧、思慧、修慧,闻慧是听闻教法所生的智慧,思慧是观察义理所得的智慧,修慧是由修定力所得的智慧。        822,百法中善法分十一类: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第一个是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此信字为信解行证之信,实指一切万法实在的道理。常说的诸法实相,在有情方面称为佛性,在无情方面称为法性,顺性修行即佛菩萨,违则是凡夫。德指三宝,真正的净德,在如来大涅槃中有常乐我净,凡夫则无,凡夫称为四颠倒。能指于一切世出世间善法相信有能力成就,自信能成佛。自己若不相信能往生西方,则决不能往生,失去信心作世间一切事业均不能成就;佛法虽深,自己能够实践才有用处。深是深深的相信,忍是有坚固的信心决不动摇,乐是爱好,欲是希望。信字并不简单,必须要心地清净,在十一善法中,信列为第一,因为信太重要了,信心坚固,以后的十个善法才能起作用,假如信心不成立,其余都谈不到。        823,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于善品修,于恶品断”。一切世出世间,自利利人事业,皆由精进一法而能成就。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懈则如钻木取火,未热而息。        824,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以自觉的能力,自动自发的改过自新,推崇尊重贤人善事。人家有学问道德,我为什么不如他呢?惭对治无惭,无惭即不知耻,不知好歹。愧,“依世间力,羞耻过恶”。怕世间舆论,不敢作坏事情;就是正要作恶的时候,恐怕别人诽谤,社会批评,并受法律裁制,假如这样为非作歹,是对别人不住啊!所以惭是对自己说的,愧是对别人说的。        825,无贪、无瞋、无痴谓之三善根,反之即三毒,一切善法一切功德是由三善根发出的。有惭愧方有善根;成佛作祖也是凡夫修成的,论其因地每人均有佛性,为何我不如佛菩萨?如常常如此想,对修行即有帮助,应向上处求。无贪,于三有及造成三有之具无着。三有即三界,三有之具即三有之因,初学佛之人很难讲通。学佛若以贪心学,贪图四禅八定,一心一意的贪心成佛,仍落在贪有,成了佛也是有修有证的理即佛与名字佛,比不了一位大乘初发心的菩萨,人我法我俱空。大乘一发心四相俱空,无贪是四相空了。        826,无瞋,于三苦及能生三苦之具无恚。三苦是苦苦、坏苦、行苦。此三苦三界,欲界全有,色界有坏苦行苦,无色界有行苦。苦要忍受,苦因亦要忍受,苦有人为的苦,天然灾害之苦,修行之苦。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任何横逆之来均应视作前生之因,作还债想,不贪图一点便宜,一切忍让认吃亏,道业方有成就。        827,无痴,于诸理事,明解不惑。痴即无明,三善根中无贪无瞋尚容易有下手之处,无痴则不容易;对世出世法条条要明白,无明烦恼断尽才是无痴。要想修此条,除读诵经典外,无其他办法。佛法无边,唯有大乘佛法能破无明,而要作得彻底究竟,唯有到了成佛的时候才圆满。无明需要一分一分破掉,是慢慢来的;无明有四十一品,破了一品就是大乘菩萨。凡夫迷的是情执,悟是知道情执是空的。情执是一切烦恼总代表的名词,觉了就不会随着境界转;不随境界转,智慧即现前。现在我们无明一分没有破,即应常常觉。│可见修行在举心动念中。        828,勤,谓精进,能勇于修善断恶的进取精神。纯而不杂谓之精,永无休止谓之进。在善恶法中必须以佛法为标准,凡与真如本性相应的谓之善,不相应的谓之恶;合乎五戒十善者为人天的善法,若修大乘必须向本性中求。        829,不变随缘,不变是本性,即虽触所缘而现万有,然其本体不变。随缘不变是佛菩萨的境界,大乘人修行的捷径,随一切缘,心中如如不动,心不随着转,有随缘动作而本性不变之意。真如者,其体虽为不变,然触缘则生万有,故曰随缘不变。不变不随缘,此二乘人之境界,不度众生,但求自度。随缘随变,六道凡夫之境界,随外面境界而内心即随之起变化。        830,轻安:就是脱离有漏烦恼的秽浊,调畅身心,堪任有为。证果之后才有轻安,三界凡夫无之。在四禅八定中亦无轻安,此必须离开贪瞋痴三毒烦恼。此处所说有为系指菩萨事业而言,以六度万行度生。度众生不简单,若不去掉三毒即不能度生。轻是轻快,安是安乐,烦恼是粗重的别名,脱离了烦恼的重担,故得身轻心安,方能成办世间一切善法的大事;以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为体,断除诸烦恼,名曰轻安。轻安只和定心相应,能对治昏沈。          831,不放逸:精进同三善根合起来即是不放逸(放是放荡,逸是纵逸),就是过着有规律的生活。人若放逸就是对于贪瞋痴三毒不加节制,任性所为,肆无忌惮。不放逸刚好与之相反,是以三善根及精进为体,有防恶修善的功能。对一切善法肯认真负责,精诚集中,故名不放逸。        832,行舍:行是六度万行,行业、行门,必须要修学,且须不着相;不着即是舍,如布施三轮体空即是舍。行是修一切善,舍是离一切相,行与舍是同时的,不能分为两个阶段。能如此修,心即平等,平等正直心没有任何染污相。修行成佛好像走路一样,如果不肯舍弃后面一步,怎能往前进一步达到你的目的地呢?        833,不害:害是损害。损害人的名誉生命财产,都是恼害有情的恶事,反之即是仁慈的心理。所以学佛的人不令众生生烦恼,不使他人在精神上、生活上、身体上受痛苦的心所,使众生生欢喜心,要悲悯有情,不恼害众生。        834,根本烦恼有六:贪、瞋、痴、慢、疑、恶见。第一个是贪,贪是根本烦恼中最重者,于一切顺境上发生的贪着心,为苦的根本。贪能破戒,瞋能破定,痴能破慧,如有贪瞋痴即无法修戒定慧(大小乘均离不了三无漏学)。贪是三界果报之业因,贪着就是放不下,其业用是生无量无边的苦,贪是烦恼之本。三毒如不去掉,所学的均落空,虽作善事均为有漏法,来生在六道中享福。若只知培福而不知持五戒清净,将来可能堕入畜生及鬼道中享福,此应特别注意者。        835,瞋是一切逆境上发生的憎恚心,为恶业的根本,也是一切恶行所由生。瞋是障定的,定好不容易修成,瞋心一起,一切都完了。忍耐是对治瞋恚的,什么境界现前均不能起瞋恚心。        836,痴即无明,对一切事理真相不明。看起来痴的作用并非十分厉害,实际上他是烦恼的根本,很难断掉;若真能断掉即见性,禅家说的明心见性即指此事。修行人能照着烦恼,能察觉他,就有办法控制他,禅家的观心,就是观心心所之生起,打那儿来的。        837,慢是贡高我慢,仅次于三毒,乃修行人的大障碍,必须除掉。慢的定义是“恃己才能,于他高举”,自己有才干,目中无人。不但佛法中讲求去慢,儒家《礼记》亦说傲不可长。证到四果罗汉,慢就没有了。小乘要证到人我空,须将我执打破;(我执即第七识,第七识中有四大烦恼,其中有我痴即无明,我见即我执,我慢即倨傲,我爱即我贪。)我执未破,不能证罗汉。如何破慢?要用礼敬。普贤十大愿王之第一愿即礼敬诸佛,用意在破慢。        838,疑:于诸谛理,犹豫不决,就是踌躇怀疑的心理。谛理是实在的道理,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的事理如真能了解即不会造业,但对一切事理无疑者不多。成佛作祖,明心见性,及西方极乐世界的事与理,是否相信,如怀疑,西方即去不了。如对经典有疑惑,学佛即不能成就;佛法最重视圣言量,佛决无妄语。        839,恶见或称不正见,是根本烦恼之一。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思虑推求。审详而抉择事理谓之见,通于正邪,烦恼中之见均属恶见。恶见有五:       (1)身见又名我见,就是对于五蕴假和合的身心,妄起实我我所的迷执。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苦,破了身见之后,五种受都没有了(五种受是苦乐忧喜舍)。身见除,烦恼即减轻,菩提即增长。       (2)边见:人的思维如不是中道即落两边,相对的即是两边、大小、有无、长短、上下皆属两边。凡夫生存在相对的世界里,执断常空有,障碍了中道。边见中最重者有二:一为常见,二为断见。常见是执着己身有一常住不灭的实体之迷执,断见是执着死后什么都幻灭之迷执。阿罗汉见思烦恼已断,已无身见,住于涅槃,但是落在空的一边,所以《楞严经》称之为魔;凡夫住于生死,落在有的一边,均非究竟。见了性的菩萨比阿罗汉高得多,其涅槃谓之无住涅槃,即不住涅槃而身在三界中,虽在六道而无生死。       (3)邪见:凡是不正的知见即属邪见。不信轮回,不信因果报应,不信圣言量,是最大的邪见,障碍本身殊胜的利益。自己不信就罢了,还劝别人不要信,此造无间地狱之罪;八难中有世智辩聪,他有一套理论,他还劝人不要相信,将来引导他人齐下地狱,其罪过弥天。邪见的范围包括很广,除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四种见之外,其余均属于邪见。       (4)见取见:于诸见执为最胜,非果计果。见就是主观的一种见解,取是执着,执持自己不正的主观。如外道生天得永生为究竟,认为是正确,实际生天并非究竟之果,此即是成见;本来天是有漏的,他误认为天是涅槃妙果,此即是非果计果。       (5)戒禁取见:戒是性戒,如杀盗淫之类;禁是遮禁,如饮酒食肉之类。持戒持禁,本是善法,何以列为不正见之列?其过在执取。有一种外道得了天眼通,看见牛犬生天,以为学牛犬的生活即可生天,久之就成了一种外道教,此之谓非因计因,因为牛犬生天另有其原因在。        840,小随烦恼有十: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这十种的性质虽属非善,而其行相互违,不是并起的,故称之为小随烦恼。       (1)忿│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心里对于某一件事不高兴,忿就起来。忿很微弱,知道根本烦恼之严重性,要由随烦恼中一发现有忿起作用马上就把他止住,用力少容易控制,小忿要忍,到了瞋恚发出来就难以压制。我们只知宇宙万事万物复杂,而不知人的心心所更为复杂,对于修行帮助很大,一观照,烦恼就没有了;烦恼是以自己的见分缘自己的相分所起的作用,自证分是体都是清净的。“见”一不分别,『相』就没有了。心所起作用,一起来就观照,久而久之,心就清净了,这是用功夫最好的办法。       (2)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冤为性。恨与忿是两个心所,忿给恨作增上缘,恨前必先有忿;恨中有忿,而忿不包括恨。只是在小随范围内起作用,种子无形相,那里去找?法相宗专谈相,四分中重在相分,种子起现行的时候,有忿或恨的现象,其体就是根本烦恼之瞋。       (3)覆│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自己造作的不善要把它遮盖起来,不让人知道,想尽方法掩饰。罪恶不能覆藏,若常覆藏即为积恶,积小恶变成大恶,障碍智慧之开发,只有帮助愚痴;故佛法中重视忏悔,忏悔即是发露,决不覆藏。       (4)恼│忿恨为先,追触暴热,狠戾为性。就是对于忿恨的事情,加以追怀忧闷苦恼的心理作用,以根本烦恼之瞋为体,其形相比忿恨又重一点。遇到不满意事,血气上升,满脸通红,脾气要发作。凡是常常发脾气的人,生理上一定有毛病,绝非健康长寿之相。常发脾气实与他人无关,吃亏受害还是自己,故学佛之人要特别提高警觉。       (5)嫉│不耐他荣,妒忌为性,对于他人的荣誉,常怀忧戚。以根本烦恼之痴为体,看到别人有殊胜之处即忍耐不住,生种种障碍。经中常常说嫉妒瞋恚是地狱因,虽在佛法上修福德,若嫉妒不除必落阿修罗道,修罗虽属善道,而受报时苦处相当严重,修罗常发脾气,自生烦恼,无人惹他,他自己会发脾气。学佛真有善根之人,自不应嫉妒他人之才干地位财富,想害他人绝对害不了,反而害了自己;一切都是自己心所中生的烦恼,他人有财是他前生修的福报,有前因后果,我们能够破坏因果吗?       (6)悭│鄙吝财法,不能惠舍,鄙吝为性。以根本烦恼之贪为体,不肯将财或法施舍与人。悭的果报很可怕,经中载周利槃陀伽兄弟二人,先后出家,其兄见他太笨,令其还俗;佛五眼圆明,留于座下,令其念扫帚,念数年开悟了,辩才无碍。佛说其前世因缘亦是三藏法师,以吝法故今生得愚痴报。吝财亦如是,吝财得贫穷报,凡物质生活不如意者是过去生中布施少,今生富有者是过去世肯布施。愈富有者愈不肯布施,而穷人反而慷慨,所以穷富是循环的,如命中没有财富,而凭藉吹牛拍马屁或其他不正当的手段可以得到的话,因果律即可以推翻了。      (7)诳│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为了名闻利养,并无德能,装着有德,希人供养。僧人托钵乞食,接受信徒四事供养是正命,作其他不如法之世间事而生活谓之邪命。但中国风俗习惯气候不同,托钵乞食,树下一宿,不易实行,所以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接受信徒不动产的供养,团体生活虽清苦而安定,可以专心修行。       (8)谄│矫饰异仪,以罔冒他,谄曲为性。不守常态,故意变更一种方式教化众生,巧言令色,以取悦于人。以佛法教化众生,应根据经律论,在仪式方法上要承袭大德之遗规;但他不照经典说法,不照古德仪规方式,用奇异方法,吸引一般愚人,拉拢信徒。本来佛无定法可说,因时因地设施不同,焉能说其不对?因为他的目标是为了名闻利养,他的教法使信徒走入邪道,此心所之体是贪与痴;如使众生获得正知正见,即不为谄。       (9)害│于诸有情,心无悲悯,损恼为性;即缺乏同情心。研究唯识学知道害众生之心即是此心所所起的作用。譬如看见一只蚊子趴在墙上,想打牠,马上觉悟,想想这是害烦恼心所起作用,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弥勒菩萨满面笑容,绝无恼害众生之念。       (10)憍│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对于自己一时际会世间隆盛之事,得意忘形,其体是贪。慢与憍又不同,慢范围广,是末那识的四烦恼之一;而憍则是世间所谓值得骄傲的,如自己学问好,有技能、艺术地位、财富,在一般亲戚朋友中确实比旁人强,值得骄傲。其实懂得佛法的人知道这是烦恼之一,沈醉于骄傲的人,便会生起一切杂染之法,起因还是贪爱,离了贪,也找不到骄傲了。        841,中随烦恼有二:无惭、无愧。此二心所与一切不善心并起,故称中随。       (1)无惭│不知自短,轻拒贤善。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对于自己的品格及贤人善事都轻如草芥,自暴自弃。其作用能生一切恶法,即不知耻。知耻近乎勇,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如人不是耻,我们的智慧不如人才是耻,我们的心地清净不如人是耻。若比三恶道众生,我们殊胜多了,但必须把标准提高,应与佛比,决不甘心屈曲于佛之下。       (2)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即不怕人家批评,不畏讥诮,不避嫌疑,无所顾忌;偏偏崇拜暴虐,推重过恶,不以罪过为耻,更无视于社会舆论的责难,因而引生了一切恶行恶事。        842,大随烦恼有八:不信、懈怠、放逸、昏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此八种心所,因及一切染污心,故称为大随烦恼。       (1)不信│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对于三宝圣贤的实有事理、功德、能力不肯忍可,不肯相信是真的;对于三宝清净之德,以及自己亦有佛性均不相信,不相信自己能作菩萨,不会发心从事自行化他的事业,对于修行有很大的障碍。总要相信自己一生能成就,有能力弘法利生,这样才能蒙佛菩萨加被。相信佛菩萨决无妄语,信圣言量,这是相当困难之事。《阿弥陀经》是难信之法,完全是圣言量,如百法中各名相,每项解说明白尚有其理论在,故易于接受,而西方极乐世界似在虚无缥渺之间,难以置信,须待行解相应,经过实验之后,证明佛说不虚,方能真信。信在十一善法中列为第一,如不信即与解脱无缘,凡是不能接受佛法,不能依教修学的均属大随烦恼不信起的作用。一切染法都各有各的别相,唯有这不信,他不但自相浑浊,而且也浑浊了其余的心心所法。好像极污秽的东西,不但自秽而且秽他,所以《成唯识论》曰:『然诸染法,各有别相,唯此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不信是与信相反的秽浊心,即不信乐善法,不求善果的懈怠心。       (2)懈怠│惰于修善断恶、障精进。每人均有懒惰之性,蹉跎岁月,虚度光阴,须以精进对治之。披甲精进是不要命的干,还须要善巧方便作助缘,大乘佛法以化他为主,化他即是自度。佛陀在世时,人们善根厚、烦恼轻,末法时期人们烦恼重、善根轻,所以后来祖师制定早晚课以资共修,防止懈怠。懈怠的人,他能使染法滋长。不但对善法不勤的人名叫懈怠,就是对一切染法勤勉的人,也叫作懈怠,因为他的善法都随着染法的滋长而退转了。       (3)放逸│不能防染修净,障不放逸。放荡纵逸,既不认真,又不负责,不肯向上的心理,作事不可靠,对于染法不能防使不起,净法不能修使增长,使恶法增长,善法损减。菩提道上如不全心全力的去修持即生障碍,放逸就是没有至诚心,亦即不能发菩提心。       (4)昏沈│神志昏蒙,多增睡眠,妨碍止观,不修正道。最普通的现象是打瞌睡,不管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萎靡不振,障碍轻安,障碍定。对治的方法是起来走走,经行拜佛。精神提不起来,佛法就入不进去;如对佛法有浓厚的兴趣或得到法喜,自然就不会昏沈。每个人的对治方法都不一样,那一种方法有效,即用那一种。昏沈的自相就是昏惰沈重,他能令俱生的心心所法没有堪任善法的性能,能障碍善法中的轻安,能障碍对事理的观智。       (5)掉举│就是令心妄动浮躁的心理,特别障碍修定的心。大随起来,八个心王均受影响,初学佛的人常常犯,听经看经也常犯。对于境界,心静不下来,障碍了行止,心中乱想,妄念纷飞;静坐的时候,愈为显着,一坐下来,妄念全来了。其实平时妄念即如此之多,不觉察而已,一坐下来求静才发现这么多心所起作用,研究唯识的人知道这是掉举的见分缘掉举的相分,不理会它就没有了。初学的人希望在几天之内断掉是不可能的事,操之过急,只有增加烦恼。掉举令心于境,不能寂静,就是掉举的体性;掉举的别相就是嚣动,能障奢摩他。       (6)失念│于诸所缘,不能明记。记忆力太差,读书一遍两遍都记不得,年龄大了记忆力更差,其实是分心使然,如果专心注意力集中,看一遍还不会忘记。防止失念即须专心,更重要的是复习。对于所缘的一切境界,不能记忆清楚,常常忘失,丢三落四,是失念的体性,能障碍正念,为散乱心所依托。是五别境中念的一分所摄,或谓根本烦恼痴分所摄,实则念痴俱摄。       (7)不正知│于所观境,起错谬解。与正知正见相反,为一切恶业所依。对于所观察的境界上起了错误的见解,而毁犯了一切正因果法。凡是知见不正的人,多数是犯戒律、不信因果报应,此属于根本烦恼痴之所摄。       (8)散乱│于诸所缘,令心流荡,能障正定;不但如此,邪知见亦依此心所而发生。散乱是精神不能集中,六度以禅定对治散乱;学佛所求者为定与慧,既为定慧之障碍即应设法对治之。散乱与掉举不同,掉举是说心对境界易起分别,更易能知之心,一境多心;散乱是对境界起攀缘,更易所缘之境,容易转移,一心多境,无法专心。散乱的别相就是躁扰,躁是心急不安静,扰是骚扰纷乱。        843,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其名称如下: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1)得│是假立的名字,例如得钱,所得的是钱,不是得的得。凡夫有所得之心,未获既获,得已成就不失,皆名为得。       (2)命根│命即寿也。由过去之业而生,因而一期之间维持煖与识,名之为命;命能持煖与识,故名为根。又命根是由寿煖识三法上假和合而成,寿煖识三法若舍弃了一样,命根就不能存在,故命根亦是假名。       (3)众同分│六趣差别、各各不同,自类而居。众是大众,同是相同,分是一分子,大众聚合的共同之一分。如人类彼此皆是人、同是人、一个人是众中之一分子。每一道有每一道的行业,各各不相同,虽同为一类,而所见外面的境界不一定相同,如两人同见一个境界而感受不同,各人现各人的境界。宇宙人生是自己变现出来的,自己享受,自作自受,与任何人均无关系,没有真正的相同,正报依报都是心变的。       (4)异生性│异是异类,生是众生,性是性质,未得圣果即有染净浅深之不同。菩萨有四十一位,圆初住以前有十信位,十信位包括声闻、缘觉权教菩萨,是净,程度各各不同;六道是染,轻重亦不同,有人天,有三涂。此之谓异生性。小乘初果比凡夫殊胜,如细分之,其程度无量无边,如学校每年级程度不同是大致的分类,而每人程度又各各不同。       (5)无想定│想是想心所,就是行中之第四位。心里所想的善恶事务,入此定者止其想心,灭第六意识不起现行,如石压草,出定还想;属外道定。此系修世间禅定;修四空天的功夫,虽不算究竟,比凡夫殊胜多了!无想不是断灭而是伏灭,若是断就出了三界。定的功夫能令心王与心所不起作用,心王有心王的种子,心所有心所的种子,伏灭是定功的力量,而是有限度的,纵然修到了非想非非想天,只有八万四千大劫的寿命。       (6)灭尽定│比较又进一步,灭前六识心心所法及七识一分。罗汉所证又称为第九次第定,不但前六识可断,连第七识染的一分亦可断掉。有清净我,有染污的我,灭七识的一分指七识中的我执,而仍有法执;此境不究竟,罗汉、辟支佛均在此境。六道中之凡夫外道误认无想天及四空天为究竟,以为是已证到究竟果位,殊不知其境界是虚妄的,《楞严经》中五十种阴魔均认为是已经成佛,其实是五阴变现的。入大乘门要把名闻利养扫得干干净净,否则没有不堕落的。名闻利养得来的享受,至多只能享受二三十年,以短期的享受换来长期的地狱果报,太愚痴了!灭尽定又叫作灭受想定,在心所中功用最大的莫过于受想,受是五行之第三位,想是第四位,因为受是领纳前境,想是想像前境,前境既被领纳想像,则生顺逆之心,便起爱憎,遂造诸业。       (7)无想报│又名无想天。四禅有九层天,其中第四位为无想天。定中一点念头都没有,只有静,没有虑,只有止,没有观,是无想定,报在无想天,在第四禅。小乘圣人亦在第四禅天,所以四禅是凡圣同居的。小乘人在此续修九次第定,《楞严经》言之极详,有方法可以灭前六识心心所,即用根不用识,用识是用分别心、染污心,用根是用清净心、用无分别智。无始以来用识用惯了,用根太不灵光。无想报不是真正的果报,定功失掉马上堕落。五百大劫,都无想心,报尽命终,随先造业,还入轮回,升沉不定;我们不必修。       (8)名身│名是名字,身是聚义。单名能诠自性,多名方名名身,例如碗之一字是名,茶碗二字是二名连在一处,即为名身,名身即名词之谓也。       (9)句身│一句名句,二句以上名句身。一句要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述语,例如鸡啼,有主语与述语,此名为句,一句为句,二句名句身。       (10)文身│文即是字,一字为文,二字为文身,是名与句二种所依。外国文是字母,中国是点画,文身即是一个单字。口说出来谓之语言,写下来谓之文身。       (11)生、住、老、无常│此为四个名词,是有为法的四相。本无今有谓之生;生已暂停谓之住;从生至死,剎那变异谓之老;器世间有成住坏空,众生有生老病死谓之无常。此四法自无始以来,众生即执着不能舍离,以致有轮回之苦;如知其是假的,在六道中即没有苦乐的感受。佛说苦乐乃是随众生而说的,因为不随众生说,众生不会了解。       (12)流转│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无常的。凡夫观感中有因果相续不断的现象,如种生芽,芽生根叶花果,果又结种,种复生芽,世间因果相续,循环不断。因与果亦是心所变现,总纲是心外无法,佛菩萨祖师大德只是增上缘,修行完全靠自己。众所周知的野狐禅故事,一字之差堕五百世野狐身,大修行人亦不昧因果,佛尚有马麦之报,造恶因有恶报,因果相续不断即是流转;但不必怕,专心念佛,不再造恶,一心求往生,即可改变。       (13)定异│定是决定,异是差别,各类有情,性质不同,决定别异;如人间的有情,当然与天上的有情不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不能抵销,阿赖耶识中之种子无量无边,一有造作即有因果,一个生灭即有一因果。心心所全在造作,一刻不停,所造的必有报;种子遇缘即起现行,有功夫的人可以控制,但无能力改变,故造因太要紧,不能不慎重。等佛把阿赖耶识改变为大圆镜智时,种子即消了。每一尊佛其慈悲不可思议,他一定要带一分生相无明,不肯到常寂光土去,此一分无明不破,是为了度一切众生。忏悔罪障有事忏有理忏。性是一片光明,善恶种子均为染污,种子如霜雪,忏悔如太阳,换境界改变心理,使之与本性相应,谓之理忏。初学重在事忏,最要紧的是发露忏悔,大家都晓得,大家知道,就报掉了。︵善事不让人知道,亦即是现在不要轻于报掉。︶学佛的人明白这个道理而不去修行,几十年岂不白费了吗?愈是人来找麻烦,愈欢喜;愈阻挠,愈可以替我们消灾。走在马路上,他人骂我一句,他是替我消灾的,应感激之不暇,焉能对他发脾气?       (14)相应│因果相应,造何因得何果,相契合之意。善法与善法相应,恶法与恶法相应。此心不相应行法之中有“相应”一法,是说明此二十四个不与心王相应,但同类与同类还是相应。宇宙万有,各从其类。这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既不是有知觉的东西,当然不与心王心所相应;又不是有质碍之物,当然不是色法;既是有生灭,亦不是无为法,所以名之曰心不相应行法。       (15)势速│势是势力,速是快,势力速疾义。是平等的行苦,剎那不停,一切有为法全如此。有情众生从生至死,念念变迁,剎那生灭,流转迅速;无情的生住异灭,器世间的成住坏空,一分一秒均不肯停留,一生下来直奔此一目标走,此目标即是死。       (16)次第│编列有序,令不紊乱。一切法中均有先后次第,如一本书有第一页第二页,住户有街道门牌号数,又如天干有甲乙丙丁,地支有子丑寅卯等,均属次第,尊卑、上下、左右、前后、有规矩者皆此摄也。       (17)方、时、数│此为三个名词,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等谓之方,过去现在未来、今天明天、上午下午谓之时,一二三四十百千万谓之数,全是从因果分位上假立的。虽是假的,如执着即有障碍;如有相当功夫,见了性,在四无碍法界中没有方时数等(四无碍法界就是一真法界)。       (18)和合│众缘聚会,古人有喻水乳交融之义,如函与盖亦为和合;单从和合上讲,是不相应行法。世出世法均重视,和合就是一切事圆满成就,所谓六和合者即为僧团之和合。       (19)不和合│诸行缘乖,什么事都有障碍,如冰炭不容,楚汉相争。六和合中之见同解是一切和合之要件,见解上要相同,不要发生歧见,必须深入经藏,见解一致,才不会发生争执。        844,无为法分为六种:       (1)虚空无为│无为法是真如本性理体的境界,谓真空寂灭之理,本无造作,故名无为。证得无为之后,最可贵的是无所不为,三业不造作谓之无为。虚空无为,非心非色,离诸障碍。地球有成住坏空,而虚空无变化,看似无为,实际上非真无为。虚空即无碍之义,谓真空之理不为惑染之所障碍故,故名虚空无为。以无碍为性,无论向何法,无碍亦无被碍,其相恰如世间说的虚空,故名为虚空无为。世所言之虚空,虽如无为法,然彼为眼见之法,且自不碍他而为他所碍,呈广狭方圆之相,非无为法,故称之为空界之色,而摄于色法中之显色;此虚空无为则于色心之诸法及空界之色外,有一实体。︽俱舍论︾中说:无为法不障碍一切物,一切物不会障碍无为法,然而不可误会以为是外面的虚空,那是有物处就会障碍,虚空不在其处。       (2)择灭无为│择是拣择,灭是寂灭。谓声闻之人依智慧拣择力断除烦恼,远离见思系缚,即证寂灭真空之理,所显之一种灭谛,谓之择灭无为;其灭依择而得。此灭体即涅槃。名之为灭者,以其为灭烦恼而显之实体,且其体中有为诸相寂灭也。无为法的真理,是要把烦恼灭除了才能显现。用什么东西才能把烦恼灭除呢?必须用智慧,所以说拣择智慧,灭除烦恼,所证之理就叫做择灭无为。       (3)非择灭无为│有两种说法:1,烦恼缺了缘即不能生起。一切有为法都是仗因托缘而生的,烦恼也是有为法之一,当然不能离开因和缘,遇到缘才会生;假定永远遇不到缘,就永远生不起来;既然生不起来,拣择什么东西去灭除他呢?有烦恼才要去灭,没有烦恼,灭什么?所以叫做非择灭。2,无为的法性自体本来清净,没有烦恼,用不着择智慧来灭除。谓声闻之人证果之后,诸惑不复续起,自然契悟寂灭真空之理,不假拣择,故名非择灭无为。       (4)想受灭无为│想是想心所,取像为义;受是受心所,领纳为义。就是五行中两心所。想受一灭,违顺的境界也就不发生作用;有为一停,无为显现,也就是入灭尽定的人所证到的无为。灭六识心想及苦乐二受之位所显者,名为想受灭无为。       (5)不动无为│色界第四禅的禅定,舍念清净,无喜乐等动其身心。经中说世界要坏的时候,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扫三禅,而第四禅不受影响,故称为不动。但第四禅有凡夫、外道、圣人三种之不同,现在所指的是五不还天的三果阿那含,他的境界是三灾不至,烦恼不生,而显现的无为,叫做不动无为。       (6)真如无为│这个无为才算是真体,前面五个都是方便说的。真如无形无相,那有分为类别的说法?即真如二字也是方便言说、名字相而已。《唯识论》曰: “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异。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皆同体异名也。        845,心所中之不定法有四:悔、眠、寻、伺。       (1)悔│追悔往事,障止。此是心所有法中第六不定法之一,不定法是通善、恶、无记三性;不属于善亦不属于恶,所以叫作不定。悔又叫作恶作,就是厌恶从前所作过的善恶业,它的体是后悔,它的业用是障碍修止,恶作是因,追悔是果。有四种分别:1,悔这件善事何不早作,或何以未作,是事善悔善。2,悔这件善事何必去作,是事善悔恶。3,悔这件恶事何不早作,是事恶悔恶。4,悔这件恶事何必去作,是事恶悔善。学佛的人对已往已作的事,无论善恶均可不必追悔,因为已经作了,悔已无用,一动念,阿赖耶识即落一种子,既往不究,以后尽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了。       (2)眠│令身昧略,不自在,障观。其体是昧略,业用是障碍观行。一个人在睡眠的时候,自体不自由,心灵闇昧简略;因为定心是明白,醒时是详细。睡眠若为修持功德,调摄身心,名之为善;若睡眠无度,不修正业,名之为恶。       (3)寻│于法推求,未审细察,令心粗转。寻是寻求,使我们的心,很忙急遽,意识取境,令心于言说的境界,粗略的推求的心理。       (4)伺│是伺察,亦是使我们的心忙急遽,对于言说的境界,加以详细推求的心理,在取境上过细的分别。寻伺这两种,若是用思心所去寻伺,徐缓而细,所以身心就安住;如果用慧心所去寻伺,急暴而粗,所以身心就不安。身心安不安,完全看寻伺徐缓与遽来判断。对于善事思量计较,固属于善;对于恶事思量计较,乃属于恶。        846,听经闻法,解义入理,依教修行,谓之闻思修,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佛法在精不在多,要专攻,勿贪多,一部经肯下三年苦功夫,把握重点,能得到莫大的利益。读大藏经看后忘前,不如专读一部经。现在的人讲考据,必须找到梵文经典,互相对照,看看翻译的有无差错,否则不相信,此乃世智辩聪;天天怀疑经典,寻章摘句,在文字上追求,已经走错了路。学佛不离文字但又不依文字,只要经中说的道理不违背自性清净心,就是大乘佛法,何必苦苦寻章摘句?翻译人早已亡故,你说这句经文靠不住,那句可疑,他又不能起来分辩,你说的一定对吗?古时译经大德都是有修有证的,我们如认为经文中之一字或一句有“错误”或“不妥”的地方,如果确有把握,也只能将自己的意见眉批在上边,说明己见,不可轻于擅改经文。因为凡夫有所见有所不见,老实说所见的极为有限,等你读经读多了,也可能发现原来的经文是对的,我反而改错了。        847,小乘与大乘比,小乘是外道;但与外道相比,小乘又是正知正见。佛出世于宗教之国,六师外道是其着者,共有九十六种主流。外道有外外道、内外道:心外求法是外外道;佛门以内,心外求法是内外道,内外道有三类:       (1)附属于佛法之外道。如犊子部,为小乘二十部之一。佛在世有外道归佛出家,成立实我,佛灭后二百年中,自说一切有部,流出一派,称为犊子部;惟其所立学说违佛所立真无我之理,故名之为附佛外道。又如方广道人自作聪明,自己以为如幻如化,外表如性宗而内容相差很远,是大乘中附佛法之外道,执大乘方广之空理,而堕于空见者。       (2)学佛学成了外道。佛法无他,破执而已,如仍执着即是外道。如我是佛教,他是耶稣教,即是自己先划了界限。只为表达言语还可以,心中不能存有此见;如有,则与其他宗教有何区别?佛法甚深广大,无所不包,如以为我们高,他不如我,便愈学愈执着。佛法是破我执、破法执的,学佛反而贡高我慢,就是学佛成了外道。若能除去界限,生死也了啦,六道与十法界统统没有了,所见的是一真法界。       (3)以大乘诃斥小乘为外道,自己就是外道。佛也常骂小乘为外道,是为言说之方便,有口无心;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心中无界限,心如太空,虚明寂静。若不从内心上用功夫,没有办法超越外道。明白此理必须由内心上作起,一起分别心即有障碍,发生争执,不能圆融。见性之后才能圆融,这是如来大涅槃的境界。        848,善财见到海幢比丘的大定,不知何名,于是就问海幢比丘:“圣者,此三昧门名为何等?”海幢告言:“善男子!此三昧名普眼舍得,亦名般若波罗密境界清净光明,亦名平等清净普庄严门。”佛菩萨之名无一定,一切法本来也无一定,都是为了随顺教化众生的权巧设施而定的。此三昧名为“普眼舍得”,是从智慧建立的。“普眼”就是智慧,唯有般若智慧才能照见一切;不染就是“舍”,不是不要了,是不把这些相放在心里,不把它当作真的,有相而无自性。把一切相如此看,即是普眼,即是见到实相│宇宙万有真实之相。《金刚经》说实相般若即是无相,是从性上讲的;体上有其作用,作用就是相,相是暂时设立的,可以变化,只要认识它,不把它当作真实的,即得到普眼的智慧。在佛法中如有所得的话,如我得了无上菩提就错了。不能有此观念,能照之智与所照之境均无所得,不可落在能所里面。普眼是六住菩萨所修,而行布不碍圆融,我们一开始就可以学,不必等修到六住的阶段。普眼就是看得破,三昧就是放得下,今后如用普眼看世界,只要一有得的心即与道相违背,不能在大定中现起无量无边的作用;到了无所得,就是全体都得到了,大乘佛法就是破执着。菩萨没有得的心,没有得那有失?无得无失,心才无罣碍,就是解脱自在现前;自在就是舍,有普眼之观才有舍得自在。天天念经不会起观照,如何入实相般若?心寂静即无障碍,心如水不动、无波浪;心有得失的念头,障碍就来了!学佛也不要有得失之心,舍去得失心,研究佛法一指点就通,否则再高明的老师教导也开不了悟,因其心与法不相应。『平等清净普庄严门』,门是法门,以般若智慧观照一切境界,翠竹黄花无非般若,这是真正的庄严。心清净,没有一切华丽陈设也庄严;心地不清净,充满利害得失、人我是非,怎样布置道场也不庄严。        849,一棵大树,枝叶茂盛,而树根只有一个,枝叶上求,得不到要领,抓到树根,一切都解决了。千经万论,指归真理,世间学问宗教均求的是这个,但是唯有佛法所讲的心无住方是真理,不取相、不着相,连成佛的相均不取着。经中曾多次谈到清净心,清净心就是真如本性,无上菩提,一切相决不能执着,不取相就是自在圆融。所谓生心就是生度一切众生之心,生心与无住不能分开当作两件事,若仅是无住而不生心,则仍是有住,因其住在空相,偏真涅槃,还是不究竟,所以不能见性;生度一切众生之心,同时离一切相,不取相。如在无住外生了一个“什么都放下”的念头,仍然是着了相,还是没有放下;唯有彻底放下,妄想执着分别全破尽了,即是无住。        850,如果烦恼无明是真实的,还能断掉吗?只在迷悟之间耳。对大乘经典要深解、要圆解,依文字起观照,解得深、解得圆即能照见五蕴皆空。大乘佛法难在直下承当。我能破无明,就能破无明,说到作到,我活在世间就是为救世济人而来的,我甘心情愿去作;佛生生世世以身命布施,连身的概念都没有了,以这种精神作人处世,必能成功。保持心之清净光明,如镜子一样照到外面清清楚楚,这是大乘佛法的关键所在。《楞严经》说小乘人还是邪知邪见,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已破了见思,我们那能比得了,但佛还说他们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故大乘境界之高,实无与伦比。修行人最要紧的问题是心到处攀缘,《楞严经》七处征心是为了打破凡夫之攀缘心,六处着有,一处着空,都错了,无住才是自在,《楞严》未曾说出来是叫我们自己参悟。七处征心以后都是注解,若读了七处征心开悟了,以后的经文都可以不再讲了。        851,佛的四依法说“依法不依人”,无论什么人不管名气多大,如其说法与经义不合,即视为魔说,不可听信。佛有法印,法印即实相,所讲的与真如实相相应即视同佛说;如《六祖坛经》并非佛经,但依之而行若能明心见性,即等于佛说。身心清净则不着魔,心要空寂,心中什么都没有才好。心中有即有住;果然无住,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不住一切法并不是舍弃一切法。所谓般若,简言之是即相离相而非舍相,果然相都没有,无住二字即无从安立,无住变为毫无意义了。佛门中不舍一切法,那一法都是真如本性;舍是舍念,舍分别心,舍人我众寿四相,把心里执着的念头舍去即是般若。发菩提心欲广度众生,尽成佛道,则生生世世不能舍众生。若不离一切相,便畏生死流转,退失了道心;既不舍众生,便不能舍尘境,而一言及境,便有顺有逆;若未能生无住心、离一切相,一遇逆境,必生退心。谈到世间法,各有应尽的责任;茍不尽责,又落因果,如何可离?佛法亦是法,正要依法修行,更何能离?应知所谓离,所谓不住,乃不着之谓,非谓不行其法。凡所应做的,应尽心竭力去做,无论遇到任何艰苦,决不生劳怨之心,无论有何成绩表现,决不存居功之想;若做不成功,也不必烦恼,心生忧虑。事来便应,事过便了,才与不住相应。        852,念佛人听到不住一切法,觉得有一点不大合乎心意,因为念佛,心中即有阿弥陀佛,岂不是心亦住在阿弥陀佛吗?须知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其意义是心中干干净净,六字洪名清清楚楚,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不但念佛,无论什么事都应如此。江味农居士教宗般若,行在弥陀,教理圆融;不要执着,执着是往生的障碍。六度代表万行,亦即代表一切法,大乘并未舍一切法,一切法不离般若。学佛善学的即应把力量放在“看破、放下”一语上,华藏世界也是虚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六凡不能住,四圣也不能住,有住即是治产业了,有了家即不自在。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得法之后马上就另外换个新境界,若是常在一处不动,就是有所住了。        853,经云:“愿一切众生常见贤圣,增长一切最胜善根。”佛法是清凉法,如学佛还有烦恼是学成了外道,没有带烦恼的菩萨,也没有带烦恼的罗汉。首先把利害得失之心去掉,不要放在心里,不向此方向走,大乘殊胜的利益得不到。贤是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圣是十地,心与境界冥合的时候就见到三贤,身心清净即能增长智慧福德,常见贤圣;到圆初住的地位,心里已经没有界限,才能见到贤圣。吃亏上当心中要平静,不要起分别,吃一点小亏即念念不忘,斤斤计较,烦恼绝不会减轻,只有日日渐增长,苦海无边。须知因果通三世,没有凭空而来的吃亏上当,总有其来龙去脉的道理;自己万万不可欠他人债,一切债务无论是金钱债或人情债要尽速了结,因果丝毫不爽。通达佛法,明了因果,心里就坦然了。《乐善录》卷一载:『杜延喜双目风疮,食已即吐,口眼中常出白虫,长寸余,细如线,缘遶面上,腥秽不可近,其子光福以宿业礼问昙相禅师(世传为观音化身),曰:“汝父前生行医,常以草叶间虫置人口中,欺之曰齿虫;又以骡脚筋置人眼中,欺之曰眼虫,以此死堕蛆虫地狱,今始得人身,故有此报。”盖医家最难,一念纔差,性命所系,岂可更为欺诳?看了这段故事,如再不相信因果报应,就无话可说了。        854,经云:“愿一切众生心常信乐智行之士,与诸圣哲同止共欢。”跟圣贤人学习,应心常信乐。常恒是不间断义,至诚恳切的相信并爱好,把自己无始劫来的习气与知见舍掉;佛法也要舍得干干净净,常常保持身心的空寂,心中一有东西即是障碍。老师找学生也不容易,难在找不到放下的学生,真肯放下,才是真信,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无师智、自然智就成就了。行解相应即是“智行之士”,此指三贤十圣大菩萨们而言,与他们一起同止共欢,岂非一大快事!这些人那里去找?找也找不到,但是不去找他自然会来的,常常读诵大乘经论即是与诸菩萨同止共欢,看净土三经如同游极乐世界,读《华严经》如同游华藏世界,久而久之,眼所见,耳所闻,均为诸菩萨,自然可以转变境界。        855,诸佛正法之总纲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佛共同的法印,以清净心断恶修善,天天做,但心里一概不染;如愈做愈执着,烦恼愈多,是未自净其意,与诸佛正教不相应。高级的佛法即在自净其意,心地清净即是佛,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而不为六尘所染。        856,《印光大师文钞》有曰:“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母与贤妻也。良以妻能阴相其夫,母能胎教子女,况初生数年,日在母侧,亲炙懿范,常承训诲,其性情不知不觉为之转变,有不期然而然者。余常谓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又常谓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盖此谓也。”女人相夫教子看管小孩是天赋的责任,男主外,女主内,世间没有贤妻良母,国家就不会出人才。可惜世人迷得太深,女子也要出来在社会上作事,夫妇两个上班,不顾子女之教养,不为下一代设想,只图赚钱,使得年轻人变成太保太妹,搞得家不家、国不国,这种风气不改,欲想社会太平,长治久安,实在很难。        857,《华严经》是讲佛菩萨的境界,换言之即是佛菩萨的享受,人间天上之福报均无能与比,所以学佛不是消极的。但此种享受如何才能获得?要以般若为枢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是入此境界的方法。学佛要在理路上先求贯通,理路通,行门并无困难,事理均无障碍即能达到一真法界。清凉大师以八个字形容一真法界,即寂、寥、虚、旷、冲、深、包、博。寂是清净寂灭,无声音,不动义,动即有声音,真心是寂静的。寥是无相,空虚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是心中什么都不存,心要放下,心地空空,有一丝毫牵罣即不虚。旷是心量广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了无窒碍,佛的心就是法界。冲是幽玄义,深是幽深义,冲深有奥秘义。包指心量,心体的作用,什么都包在里面,肚量大,十法界依正庄严均包得下。博是广大周义。清凉大师用此八字形容真心。圆初住菩萨刚刚入法界,要到圆满的时间还很长,还有四十品无明未断,故大乘入门是圆初住;如不能明心见性,仍在大乘门外。圆初住就是一分的分证佛。佛法一点假掺不得,如认真努力,与此八个字相应,佛菩萨自然会来找你。        858,凡夫之所以成为凡夫即是住尘生心,起心动念均执着五欲六尘。有人说不住六尘不能办事,也确实如此,但作起来真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要回光返照,心清净,境界就清净,古德说历事练心,大乘是活活泼泼的,即世间而离世间。小乘证四果,灰身灭智,不要这一边,要了那一边,着了空,其实空也是尘,也是色相。《楞严经》说的四科七大即《金刚经》所说的六尘,要统统离开,二乘人离有取空,还是着相,依旧是住尘生心,他住在灭法尘,此二乘权教之病;大乘空有均不住,两边都随缘,但不执着,此大乘之精髓。吾人既非善根利智,唯有在经典中细心研究,心不可急,由浅而深。虽讲大部,亦可以将精神集中在一品一章中,章章可以独立,所以听一次经有一次的受用,要努力不能怕苦。不懂方便法门与下手处亦等于空谈。        859,“最胜法”者,依《四十华严》经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即是最胜法,学佛目标应放在此处,否则很难谈到受用。有信心才有收获。善财童子具足信心,会会中均得最胜法,会会都是一样的最胜,此是真实的最胜法。从圆融上说佛是最胜,而初发心亦有佛的最胜。假如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即能获得坚固身,不可光是信,还要解,解还要行,讲证入须具足信解行,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能入佛的境界自己就是佛,等到自己能信能解能行且圆融一体,即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若能入了四无碍境界即可得金刚不坏身。        860,经云:“证三昧境究竟明彻。”此说明海幢比丘之普眼舍得三眛,舍是因,得是果,不能舍即不能得。《金刚经》一开始即令人学布施,只要能施即能得最胜法与坚固身,如想成就诸佛如来最胜功德即应舍,大舍大得,小舍小得。如肯舍烦恼,生死就了啦!烦恼是什么?即爱欲、五欲六尘,只要有贪有爱即是生死之因,佛法无他,彻始彻终就是一个舍字。我所有的,谁要就拿去。悟入甚深法界,解得愈深,对佛所说法信得愈切,相信才肯奉行,一面做一面求解,解与行相应,能有深一分的行即有深一分的解,于诸无量法门均能受持不忘。佛法非难非易,如下决心全舍掉,立刻成佛;如不肯舍,三大阿僧祇劫也未必有成就。有人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想自杀,这种人实在太愚痴亦太可惜;他既然身都不要了,何况身外之物,等于一切放下,如果以此精神学佛,有三年五载,必能证入无生法忍,见佛得道。          861,见性成佛,见到性即是见到佛,如未见性,纵然释迦牟尼佛在面前亦不能算是见到佛。《楞严经》上,佛对阿难说:“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此二见眚,字同义异,上谓见有眚,下谓能见眚。)即是说若自惑未除,纵观如来胜相,犹是见带眚病;见了性之后,那一法不是佛法,见十法界无一不是佛,即如常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下手处即须身心清净。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即是见性),又称为一真法界、常寂光土、明心见性,名称说法有许多不同,其实全是一样。佛示众生要入其境界,不可执着名相,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善知识令我普闻一切佛法,法是万法,不限于经典,普闻二字以禅宗祖师的话来说,那一法不是佛法,那一法又是佛法,此法指宇宙万法。佛作觉字解,六根接触六尘有贪爱是世间法,不迷不着相即是佛法,佛法与世间法即是觉与迷而已。佛的心大悲性空,绝无分别妄想执着。佛的言语就是圣言量,例如眼睛,看见就是看见,不见就是不见,此即谓之圣言量,是真实语。又如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字即是圣言量。        862,凡是应尽到本份的责任而不着相,离即同时,此乃大乘究竟圆满之处;事相上如法修行,心中丝毫不染。所谓离相不着,即心地清净而不染之谓,故大乘法常以莲花作比喻,泥土比作世间法,清水比作清净法,而莲花则开在水的上面,泥与水均不染,然而根在泥中,茎在水中,仍不离开水与泥。此只是心中不染着,而非谓不行其法,对于世法既然要尽心去做,必定染着,非有方便不可,方便即是行解相应,理通达事上并不难。世出世法均讲尽分,守住岗位,遇到艰难困苦要随缘了旧业,不可怨天尤人,纵有功勋事迹,亦不可自鸣得意。以出世法言,修得如何有成就,绝不可动有功夫的念头,一着相就是凡夫,跳不出轮回的圈子,纵然修到圆满菩提,仍然归无所得。        863,欲破我见必须先明佛理。提到“佛”字,有人以为又是宣传宗教,先起反感,其实佛即是觉字,了解宇宙人生之理,大智大觉。我见一破即入了不思议解脱境界,我见起于愚痴。一切学术思想没有一样比得了佛法,佛法讲得周密详尽,离了佛法想开正智、化愚痴为般若,实为不可能之事,一有无明蒙蔽,本性即变成三毒烦恼。执偏以概全仍是着相。历代祖师均是大开圆解,大彻大悟,但仍有批评他宗者,无非因病下药,解缠去缚。心地要绝对清净,才能断烦恼障、所知障,修行人不能明心见性就是因为有二障。佛看一切众生均是佛,如你看人有分别,仍是凡夫;如想成佛必须无界限。但佛法不坏世间相,世间法若是还没有做好,有缺陷,还谈什么断惑证真、一心清净呢?        864,佛所说之理本超凡情之表,建立在心性的基础上,非建立在情识上,故学佛须在解上求方便,先破我见、破四相。如想破我见,须有大智慧,彻底觉悟;欲求智慧,必须读佛经。读世间书何以不能开智慧?因世间书均是未破我见之人所写的,佛经则是佛所说的言教。佛无我见,内心无界限,完全是由本性中发露出来的,佛经中每一种理论都是圆融的。学佛的人样样没有障碍,解无障碍,行亦无障碍。但是经典浩繁,从何入手?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中举出了十经三论,作为我们读诵的规范:      应多读的有:(一)圆觉经,(二)楞严经         ,(三)楞伽经, (四)地藏经      若不能尽读,或读一种,若不能全读或读数品均可的有:(《华严经》中之《普贤行愿品》尤当奉为日课)(五)华严经,(六)法华经      不可一日不读的有:(七)金刚经      不可不读的有:(八)阿弥陀经, (九)无量寿经, (十)观无量寿佛经      当列入日课,轮流读熟的有:(一)大乘起信论,(二)大乘止观,(三)往生论        865,读经须(1)至诚恭敬。佛经是由心性发出,如不恭敬,自己的心性显不出来。今日学者研究经典,因有我见、有四相,所以有障碍;整个的佛法与我们自己的本性本来是相契合的,但是我们自己须没有障碍才入得进去。(2)悠游涵泳。读佛经有无上的乐趣,其中义理要存养于心中,法喜充满。存养者即是变化气质,就修持上说即是彻底求证。所解之理与自己心中合而为一,从文字般若到观照般若,愈走愈光明,无论顺逆境均自在无碍。世间法是情识的表达,把情识舍掉即得事一心,把理智也舍掉才得理一心,两边都舍掉才能见性,所以佛法难懂。《圆觉经》云:“以轮回见,测圆觉海,无有是处。”行帮助解,解帮助行,互为依辅。研究注疏,必须广览,各有长短,须会通其义。古大德已见到几分,各有其独到之处,选其注疏作为讲经的依据,只能选其一种,若参考多种,则理路系统章法必致紊乱。        866,种种修行法门,多读多听,常常熏习,熟能生巧,自然可以记着,不必强记;一有求记之心就生烦恼,反而成了障碍。愈有功夫应愈有耐心,凡事欲速则不达,不能抄近路,亦不求神通。无论修任何法门,打坐、参禅、礼拜、念佛,遇到任何境界不必理会。坐定了能放光,不算稀奇,魔亦能放光,《楞严经》说有五十种阴魔,个个均有广大神通,佛与魔之分野,一有德一无德,贡高我慢的魔,一看就晓得,并不可怕,倒是谦虚而有礼的魔可怕。我们不可被一点点的小神通吓昏了。        867,我们修行为什么不能成就?是因为过去世业障太重,一为烦恼障,一为所知障。七情五欲均为烦恼障,有感情即有烦恼障。看经一看就悟是所知障轻,有宿慧善根;有人常年听经而仍不懂,是所知障重,必须忏悔业障,所以十大愿王中在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之后,即是忏悔业障,修忏悔礼敬能开正知正见,如想断除二障非忏悔不为功。若单独修定读经不能开智慧,佛法把修学重要的关键并在礼敬方面,《礼记》中说“毋不敬”,此乃东西方圣人所见略同。在礼敬时心中要清净,心清净才能感应道交,自能蒙佛加被。住持三宝是表法的,在恭敬仪式上启发自性的三宝,进一步发大悲大愿,广度众生,则感应自速。现在学佛的人均想求佛菩萨保佑,在祈求中最重要的是求智慧,有了智慧,福报自然现前。有福无慧,易于造罪;福慧双修,才能圆满菩提,若再能恳切念佛,必蒙佛菩萨加被。        868,念佛是了不起的法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位老师教其念佛,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心常念佛,心就变成佛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言其心力平等,外道念大自在天,大自在天就来,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境界均是自己心中变现出来的。念佛佛现前也不要欢喜,见如不见,你作得了主宰就行,禅家说魔来也斩,佛来也斩,就是这个道理。禅与密均不容易,现在有不少地方建立禅堂,很多人喜欢坐禅,学的人很多,但是找老师不容易。今日禅家如虚云老和尚者,几无其人。密宗持咒亦属于加行,三密相应,神通现前,能役鬼神,亦于了生死毫不相干。印光祖师复姚维一书曰:“近来人每好高务胜,稍聪明便学禅宗、相宗、密宗,多多将念佛看得无用。彼只知禅家机语之玄妙,相宗法相之精微,密宗威神之广大,而不知禅宗到大彻大悟地位,若烦恼未净,则依旧生死不了;相宗不破尽我法二执,则纵明白种种名相,如说食数宝,究有何益;密宗虽云现身可以成佛,然能成者,决非薄地凡夫之事,凡夫妄生此想,则着魔发狂者,十有八九也。是以必须专志于念佛一门,为千稳万当之无上法门也。”所以学禅学密均非易事,吃力不讨好,还是念佛可靠。若能专心念佛,是天下最聪明的人。        869,学佛须行解并进,久久不懈。障渐渐轻,心渐渐空,慧渐渐开,这三种情况可以测验,烦恼少了,心中挂念的事情也少了,常常考验自己有无进步,我法二执也随之而渐化渐除,法与非法亦渐渐不着,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就成功了,不但理论上明了,而事实上也确属可以作到。人本来是离不开社会人群的,耳听的声音,眼见的色相,无法避免,如心不清净即令闭门静坐,其意境中正不知有多少色声香味触幻象显现,要点还是在于心清净则境界自然清净。四科七大为入道之门,是真正的佛法,必须解行并进,久久熏习,令其道眼明,道心净,而能反见反闻,然后对境遇缘,乃得见如不见,闻如不闻。行是举心动念,造作行为;解是知道念头的真实状况,即是观照。此时道眼既开,心地清净,根尘接触时,知道根是什么,尘是什么,识是什么,反闻就是见性不着相,所见所闻是法性,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了生死,成佛道,一生可以成就,此时已经有了相似的真信,六尘境界现前,心里都能太太平平,不会动心,在生活方面纯以般若智慧作主宰,没有感情冲动,表情上与凡夫无二,心地绝对清净。大用无涯是自在解脱的境界。        870,发了大心之后,欲绍隆佛种,度脱一切众生尽成佛道,生生世世不舍众生,但是人事环境太复杂了,若不离一切相,便畏生死流转,而退了道心,前功尽弃,如舍利弗发大心,因人乞眼,示现难行之法,以及阿难想学大菩萨,平等乞食,而遭摩登伽女之难,均是给学人之警惕。悟达国师十世为高僧,冤家无机可乘,俟为国师,皇帝赐沉香座,生得意想,冤家乃得其便,遂有人面疮之厄。由是可知发大心修大行实在不容易,然而有胜方便在,即念佛求生西方,难而不难,须知念佛法门正为发大心者说,幸勿轻视,否则实在大误大痴。        871,菩萨发心是周法界的,既法界即是无始无终。菩萨大悲门亦无有量,大悲门是观世音菩萨所修,其行愿为寻声救苦,决不舍弃一苦难者,不信佛的人与毁谤佛法之人亦均在被拯救之列。佛菩萨看一切众生平等平等,决无分别,悲心度众亦是无边际的。大愿门亦无有量,愿有四十八愿、四弘誓愿,愿愿均能互摄容,最后均可归纳为一条,即众生无边,愿亦无量。大慈门亦无有量,慈能与乐,何为最乐,能深培善根最乐,真智慧是一切善的大根大本,无智者得三界有漏的福报,享完之后再受罪,故必须使众生福慧双修。菩萨所修行的亦无有量,三业不停的在行动,凡夫是盲目妄动,故必须于一切时一切处恒常修习,常随佛学。最基本的是依戒律学,经论是佛的意的行为,修正思想须依经论,修正身口的行为须依戒律,佛法不是空谈口号的。菩萨三昧亦无有量,因境界无量,定的种类亦无量,有了定功,自己可以作得了主宰,无论遇何境界均不为境界所转。菩萨总持力亦无有量,总持是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总持就是理解力与记忆力,对十方诸佛教法均能奉持不忘。        872,不管旁人用什么心肠对待我们,不要去理会,我不与他划界限。菩提心不发则已,如发先把分别心化除,把心量不断的放大,才能与法界理体相应。亲近供养一尊佛发菩提心不能称性,亲近万佛仍不能称性。《四十华严?普贤行愿品》卷八有云:       “菩萨为欲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为欲亲近供养一切诸佛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为欲严净一切诸佛所有剎土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为欲守护一切佛教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为欲随顺一切如来所行之道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为欲成满一切如来广大誓愿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欲往一切诸佛国土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欲入一切诸佛众会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欲知一切诸世界中诸劫次第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欲知一切众生心海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欲知一切众生根海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欲知一切众生业海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欲知一切众生行海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欲灭一切众生诸烦恼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欲拔一切众生烦恼习气海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873,学佛须有师承,台中李炳南老师教人学印光祖师,天天看《印光大师文钞》,照之而行,如同天天亲近他老人家,学其品德修持,学得同他一模一样,天长日久印光大师在不在世都没有关系。蕅益大师学莲池大师,亦成为一代祖师。一切善知识均是老师,学问愈高愈谦虚,没有一个大学问家贡高我慢的。没有顿超的智慧,只好由渐修入手。        874,只有度众生之心,而没有任何条件,才能离相,离相本性即现出来。发菩提心,不怕任何艰难困苦,方能有所成就,要直下承当。菩萨均为在家相,如文殊、普贤、观音皆现在家相;菩萨在社会上干的各行各业,与凡夫没有两样,不过凡夫是为了个人,而菩萨是为了社会大众。只要有善举应尽心尽力去做,譬如做学生好好读书,成绩优良,在家孝顺父母,在校敬事师长,这就是行菩萨道。佛法非常平实,决不好高骛远,但娑婆众生往往觉得自己业障深重,不敢高攀做菩萨,这种自卑的心理,还没有开步走就打退堂鼓,已注定了不会成就。殊不知一阐提也能成佛,五逆十恶也能往生,怕的是不能回心转意;把念头转变过来,信心增强,一生成就并无困难。世出世间法均建立在信心上,信后要求解,解而后行,解是认识路,行是走路。《大乘起信论》中说:       “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国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        875,把身体奉献于三宝,一切顺境逆境均有其前因后果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亦有遇到逆境的时候,虽然上刀山下地狱,而心中清凉自在。逆境还比顺境好,居顺境贪图安乐享受,自然会懈怠。一天到晚心中要空寂,不要有东西,禅宗大德所说的:“了却业障本来空,不了还须偿宿债。”安世高来中国还了两次命债,就是因为他不知道本来空,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就对了。如有一物必须还债,三世因果报应无时能了,何况凡夫有千千万万的物。如空了,十法界找不到你了。安世高等人三界找不到他,十法界仍然找到他。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与道并不妨碍,为学讲事,为道讲理,事事均学,智慧一天一天的增益,而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心中减少到一物也不存在,就合乎老子所说的道理。        876,一离一切离,一时不能离,渐渐淡一点也好。背尘合觉,念佛要认真念,般若与净土同修。许多人心是发了,而相没有离,若回向生西,可生凡圣同居土;如不回向,来生有大福报,福报享完,三世必堕落,此之谓三世怨。所以应当直下承当,一生成就,只要于众生有利益都可以干。行门广大无边,行即行为造作,身口意三业无时无刻都在行。凡夫之行无慧作先导,故有过失亦有烦恼,如有观慧在其中,三业即自在,自在即清净。佛法的最高峰即讲到清净心,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即是清净心。佛法无他,即清净心而已,心清净,本性即现前,本性现前即转凡成圣。心地清净,到极乐世界无乐受,到地狱无苦受,苦乐两边都不受,即达到真正的解脱。学佛如不能把握此点即无成就,无论修什么法门都是求清净心,所以每动一个念头,想想是否合乎清净心。禅宗说:“飢来吃饭,睏来眠。”此系指心中无事,一尘不染之意。修行即在举心动念之间,如法即是道场,无住是体,生心是用,十法界依正庄严清清楚楚。二乘有止无观,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定慧平等乃能空有不着,本性如实空,在理体上是空的,如实不空,在相上不空,眼前的世界不能不承认,但皆是因缘生法,是空的。        877,善根是本性中之智慧,心中一有所爱憎,即要提高警觉。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觉而不迷,那一样不是佛法?所以世出世间学问均要学;无贪无瞋是品德方面的修养,无痴是学问上的修持,此二者不相离,若二者不可得兼,宁取品德,最要紧的是先不落恶道。佛法是最现实的,如肯依教奉行,眼前就能得益。信之一字太难,不能依教奉行,不能谓之信。唯有信佛,善根才能增长,得其受用;如不信,当中即有障碍,不能感应道交。更不可颠倒,颠倒是修贪瞋痴,天天增长贪瞋痴是走下坡路;佛法也不能贪,佛法也是所缘之境。世间法可以用欺骗手段得到眼前利益,佛法没有丝毫取巧的可能,如满肚子贪瞋痴慢,把经典读尽了读透了也没有用。真正学佛的人连舍弃生命都没什么了不起,何况名闻利养。        878,庄严道场,浅言之即肃穆恭敬,深言之闻法悟入是真正的庄严。大法会中听众有十类,其中有影响众是来表演的,一闻即悟,表演并不过份,心清净即能开悟,所以说身心清净是最好的庄严。        879,宣法音之义有三:(1)轮是动相,动代表流通,佛法贵乎流通,经要常常讲,印经书普赠有缘者,法施功德最大。(2)轮有碾碎作用,佛法是清凉自在之法,闻后可消除烦恼,如车轮将道路辗平之义。(3)有运载之义,可将凡夫由生死地运到佛的涅槃地。闻法之后必须受持,佛的一切经均称之为法轮,每部经到最后均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已经听懂了才欢喜。佛法是要靠多善根多福德之人来宏扬,今日台湾是全世界唯一讲大经的所在,殊为难得,佛菩萨照顾无微不至,冥冥中必蒙佛菩萨加被,而肉眼凡夫不自觉知耳。        880,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弘愿不外四弘誓愿,其中归纳之只有一条,即众生无边誓愿度。因众生烦恼习气无量无边,有的福德善根深厚,烦恼习气较轻,容易接受佛法。释迦牟尼佛付托地藏菩萨,在弥勒菩萨降生成佛以前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空档期间,由地藏菩萨负责教化众生;可惜众生之烦恼太重,刚强难化,不接受教诲,烦恼一现前即随魔走了。《楞严经》上所说的五十种阴魔,几乎一半与烦恼有关系,七情五欲均是烦恼,遇好境界一欢喜即是着魔,遇到不如意事一起瞋心也是着魔,魔与佛不在境界上而是在自己的心中,觉了即佛,迷了即魔,心一迷,外面的境界即变成魔境界。烦恼即是感情,应当把感情变为慈悲,凡夫的情与爱是建筑在烦恼上,以烦恼作基础,所以不能长久,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香,所以说:“菩萨欲拔一切众生烦恼习气海悉无余故发菩提心。”        881,修因时即与果地相契合,初发心即与无上妙果息息相通,如知其理即应珍重初心,勇猛向前精进;如不相信初发心的功德,必致信心不坚,进进退退,所以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昔日众生根性厚,佛一说他就信,信了之后就依教而行,信解融为一体即能证入;若分开修,以解来说,大藏经浩如烟海,一百年也了解不圆满,等圆满之后再起修,太晚了!解到什么程度,即行到什么程度,信解行合而为一,我们才可以像善财童子一样的当生成就。        882,住尘生心即合尘而背觉,与佛决不能相应,如不与觉相应,学问再好,仍然不能入佛知见;果真放下,大觉即现前。举忍辱为例,忍辱最难离相,离相才能成忍;断念是见性之源,离相又是断念之源,断念是断妄念,正念不能断。换言之,断的是妄想心、分别心、执着心,常说的放下万缘提起正念;离相又是断妄念的根本,不断妄念如何能见性,看到外面境界即被境界所转,即谈不上断念。对外面境界只守着一个原则,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重点仍放在离相上,修六度万行也是在历事练心,练心就是断念,此是用功的妙门。菩萨行修的是『无着』二字,千经万论皆讲此二字,此二字亦即放下之义,放下就是见性成佛,放不下障碍重重,用“精微圆妙”四个字来形容“无着”二字还未能包括一切。        883,起心动念之时,不住六尘境界即是真心,住六尘是妄心,例如穿一件新衣服,质料高贵,花色新颖,在亲友之中似欲眩耀一番,遇到座位有灰尘不敢坐下去,这就是衣穿人,被衣所转,住尘生心。又如寒山大师衣服破烂,肮脏不堪,即是不住尘生心;但是不可学其外表,只要心放下即是无住生心,放不下,学释迦牟尼佛也是枉然。        884,何为成凡之由?由于无始以来未达一真法界,未达即名不觉,以无明不觉故而动念,心中便起对待之相,人我等等分别计较,愈着愈迷,是为起惑造业受报之由。虽知此意而不能转变境界,则辜负了经典。《华严》之一真法界与禅宗之明心见性同一道理,明心与见性是一件事,恢复光明即见到性,心如不明何处见性,不见性不能解决问题,欲想心不迷即不能着相,一切放下。佛法之高、佛法之圆即是不执着,独来独往,自己作主宰。性是本性,本来空,永远是本来空,虽有执着还是本来空,因其执着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执是计执,现象是依他起,皆是虚妄,凡夫不知空里妙有。就高深处言,须至妙觉,相始离尽;然而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因果同时,因果不二,故初发心时即含有如来果地上的功德。佛法的好处即未离日常生活,如终日想着背尘合觉,即着了“背尘合觉”之相,必须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佛法说不着是心上不着,而不是事上不着。当你一起念时即念阿弥陀佛,虽未能达到一心不乱,可以稳当生西方,遇到逆境也念一声阿弥陀佛把瞋恚心压下去,功夫好的一年二年即可成就,再迟钝的三年也成了,但不要怕,修行成功可以生死自在,千真万确不是欺骗人的。        885,经云:“菩萨行普入一切法皆证得故”。证一切法均属于正报,净一切剎属于依报,普入是能证,一切法是所入,一切万法随便拈一法无不是佛法,平素不作功夫,法法皆障碍。例如能与一切人和平相处,人我执破了,烦恼障就没有了,如能在一切环境中和平相处,法我执破了,所知障就没有了,可见菩萨行普入太不容易了。学佛要从心地上用功夫,心入身自然入,普入一切法是证一切法之法性。心地清净自然感应道交,欲广度众生,先要内修,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愿,严净一切世界尽我愿乃尽,世界有成住坏空故无尽,古德说大乘圆教学人无尽期,惟有第一大心人才敢下手。        886,布施也要有福报,没有福报还没有机缘作善事,布施应无附带任何条件,否则难免借慈善为名而暗中占了便宜,此种人眼前虽然发财而后果不堪设想。又如举办各种善举,自己虽然清白,一文不取,而手下人营私舞弊,也要负监督之责。懂得此中道理,当知因果之可怕,不得不提高警觉。须知福德是由布施而来,生活宽裕福厚之人若能节用济贫,可以维持其富厚历久不衰;生活清苦之人若能布施,亦可以集小善为大善,转变环境,改造命运。依《了凡四训》之说可以证之。        887,佛能观察众生之根机,说法最能契理契机。佛在世时对众说法,有听后即能证果,故说佛为大医王,能医众生病。经云:“舍离愚痴,修行正念。”正念是不着相,着相称为邪念,境界现前历历分明,而心中清清楚楚,千言万语即自净其意。大乘比小乘难修的地方即是大乘在六尘中修行,如能不着相不染着,其成就自比小乘高得多,心中干干净净一切不染才能成就,心心念念均与自性相应。古德说:觉了,那一法不是佛法;迷了,拜佛念佛都不是佛法。        888,法宝是佛留下来的经典,广义言之,六尘皆是法宝,凡是令我们见性开悟的都是法宝。有一禅师一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闻到歌场中一女子唱小调而开悟,小调何尝不是法宝。又有一禅师种地,拾起一块石头击中竹枝有声因而开悟,则击竹声亦可称为法宝。见性之后,一通一切通。如不通而自己以为通即无可救药,若知道自己不通尚有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先要护持自己的法宝光明,而后才能护持一切诸佛法藏。佛经说末法时期之后还有灭法时期,大藏经在世界各国大图书馆中均有保存,佛经不会消灭,而佛法无人信受奉行即等于佛法之灭亡。日本收藏的大藏善本佛书最为丰富,但无人真正修持,纵有宝典亦属枉然,所以要护持佛法必须自己有修有证。古大德个个均是先成就自己,而后教学弘扬。佛法是人天眼目,一切众生法身慧命之所寄托,学佛同修必须认明此点,福慧双修,护持诸佛法藏功德无量无边。        889,经云:“愿一切众生能悉摄受一切僧宝,周给供养,恒无厌足。”续佛慧命,端赖僧宝,务必使其能安心修道,四事供养无缺,照顾其生活,身安而后道隆,无衣无食如何修道。昔日大陆丛林有田有山,庙产足以供给清众,故各朝代均有高僧大德出现。现在台湾寺庙没有庙产,必须自己想办法,所以经忏法会不可避免,而且要拉拢信徒,那有心情与时间办道,此系佛教界可悲的一面。        890,大乘经所讲的理与事,了解之后应当直下承当,精进修持,不令懈怠,懈怠是大毛病。发心虽然很短暂,如昙花一现,然而此种露水道心亦属难能可贵。我们今天能够听讲大经,证明已在无量诸佛前发过愿,今日又得人身,复闻佛法,若不懈怠,必有成就。同修们尤须注意者,他人学佛退了道心,我们不必替他担忧,管也管不了,须为自己担忧。大乘不但自利还要利他,弘法利生有无量功德,至少不会堕落;讲经说法,要学要练,讲错了背因果也心甘情愿,有这种心肠才是大乘菩萨的种性。讲经依古德注疏讲即不会有错。古德注疏有时对于某一段经文,轻描淡写的说一两句话就过去了,可能这位古德对此经文亦未能了解得十分透彻,不敢多有发挥。所以我们不要怕负责任,须存度众之心,现在一切众生均在苦难之中待救方殷,希望自己能早日成就以度化之。如一有懈怠之心,对于所发的愿即成妄语。 891,心要保持寂静,干干净净,空空洞洞,心里没有一点东西,在什么境界都自在的。心中一切种子习气皆是虚妄,不是实在的。想就是念头,念头是虚妄的,六尘境界也是虚妄的,念头放在心里起了分别执着,无量的烦恼都现前,所以要一切放下;但是什么都没有了又着了空,着了空的一边即着了非法相,也错了。由此可知放下是放下妄念,妄念是假相,必须提起正念,正念是利益一切众生之念,为一切众生谋幸福使其破迷开悟,离苦得乐。须知起念即妄,念佛之念亦妄非真,何以故?真如之性,本无念故。但是凡夫染念不停,若令其无念不可得,不得已以念佛之念以排除其他妄念。心里只要着六尘之念即是染念,此须特别注意者,研究经典以分别心去研究仍是妄念,不研究,理不通,着空,错了,执着它,在字里行间着了文字相又错了;应当研究得非常认真,旨趣所归,章法结构,微言大义,均认真深入求解,而心地坦荡荡,做到空有不二,正在认真研究时,心里正是干干净净就对了。办一切事情也是如此,对事认真负责,而心中空空洞洞;果能如此提起精神,不懈怠,不休息,有个三年五载就变了样子。        892,念佛是清净念,修念佛法门与三善道三恶道均不相应,只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相应,可以生净土。所以念佛之念,念念不已,能至无念,故曰胜方便。从初住到等觉都得修念佛法门,近代祖师大德无论研究那一宗的无不提倡念佛法门。江味农居士提倡般若与净土同修之法是理念,理一心不乱若是未能达到,还可以保持事一心,品位亦高。一般学佛的人不知此项要义,以为能带业往生就算不错了,如万一修得不到家,则转眼又受生死轮回之苦。        893,说法时对于根性利的人要说真实法,真正的自在解脱,闻思修要同时不可分开段落,分开就把工夫浪费了,而且不能成功。只有闻如说食数宝,只有思可能近于胡思乱想,只有修难免盲修瞎练,三个合起来谓之三慧学,也是菩萨修行的方法。六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岂不是闻思修在同时吗?那一法不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会的头头是道。极乐世界清净土本是由清净心显现的,净土净心,本来不二,为摄受众生,强名曰四土。六尘是虚妄的,不要计较,心才清净;外面境界不但有情众生是善知识,无情众生也是善知识,不会修的,不求心清净而求环境清净。烦恼多不要理他,只注意到佛号,照得住。念一小时佛,偶尔起一两个妄念,要四五年的时间;一支香不起杂念,要十年八年的时间。烦恼与菩提可以交朋友,不要理会他,日久即可转烦恼为菩提,大乘佛法妙在此处。        894,般若与净土同修,关系非常重要,净土是一切法的归宿,任何法门均与净土脱不了关系,研习兴趣专于那一宗尽可由之,而舍弃净土则其所学不过世间学问而已。下列几个要点应仔细体会之:       第一,在凡夫位应舍染趋净故  。平常说无染无净,或者说不垢不净,这是见性的话,凡夫分别心未除,若无趋舍,学佛的精神振作不起来,必然懈怠堕落。众生根性不同,法门有深浅渐顿,而舍染趋净是唯一途径,现在是凡夫位,随顺世间因果对待之理,无论作善作恶,六道轮回总是出不去的。若在人间种了殊胜的因缘,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然后方能成就;但是有几个人真正发心,有几个人发心之后真正精进修持而不退转?生西方后也不是一天到晚住在净土享福,而是要每天供养十方世界无量诸佛,所以往生之后亦不着『住在净土』之相,求生西方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凡夫在此五浊恶世修行太不容易,不是一生两生所能办到,证到须陀洹还要天上人间七番生死;念佛生西,三五年即有成就,到西方后再修。       第二,亲近弥陀成就信根故。  在娑婆世界修行,进进退退须经过一个长远的时间,培植信根亦不容易,如五根中之第一位即是信根,必须亲近阿弥陀佛才能圆成其事。六根接触六尘,心如如不动是为正定聚,须经无量劫方能成就,若不亲近于佛诚恐退了道心,而且末法时期法弱魔强,一切外缘顺逆之境均能使人堕落,纵然种了些善根福德,恐来生一享福遇不到善知识,能否保持道心不退,毫无把握;而生到西方之后,六尘均能说法,环境不同,能培养菩提有进无退。       行菩萨道应现起庄严妙相之清净土,以救痴迷着相之苦众生故  行菩萨道一定要求生净土,生净土后可以赶快成佛,成了佛就有能力实现净土,以满救度一切众生之愿。故今之求生,正是为了速证无生。       二边皆不可着故  一切染幻皆应空有不着,娑婆是染虚妄,西方是净虚妄,西方极乐世界以及华藏世界均是唯心所现,不是外面来的,知道西方佛全是心中变现出来的,即不着有,而求见佛生西即不着空。非仗他佛之力,自佛不易现前也。       第三,得体应起用故。  二乘有体无用被佛呵斥;本体是如如不动,无来无去,大乘修行应体用具足,求证净心之体,现起净土之用,所以要一心念佛,不可以杂念念佛。有人说想一心念佛总是妄念纷飞,所有妄念均与佛号同时而起,晓得这种情况就有办法,心里不要着急,不要理会妄念,不要照顾他,专心照顾佛号,佛号有力量,念念相续,就成功了。自古以来,念佛人均是佛号与妄念同时而起,只要不理会妄念即是以清净心念佛。有人临终往往现起瑞相,他人看到自然生起信心,所以求生净土,自利中便有利他作用。        第四,性体空寂无相无不相故。  讲到理念,得了一心之后,时时刻刻均是一心;往往在打佛七的时候,偶尔妄念少了一点,以为是得到一心,须辨别清楚。理一心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佛现前心里还是如如不动,心中如如不动的时候见到佛才是真的佛现前。慧远大师一生见到三次净土相现,到临终时才告知徒众。般若讲无相无不相,念佛也讲无相无不相,明白此理,才能身心清净与佛净土相应。江味农居士说:“念佛须念至一心不乱,至此则念而无念,尚何心土染净之可说,无相也。而正当此际,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便现在其前,无不相也。由此可悟念佛义趣与般若毫无异致。”        第五,知一心作而无碍故。  性相本来圆融,染净本来无碍,一执着,一分别,障碍就来了,不取相亦不坏相,任何相现前均能随缘。凡说有碍的,因为他不知一切唯心造,即着于外相,要是知道了这种道理,即可以不着也不坏,性相圆融,一切无碍。净土与般若,语别而义无别,净土由有门入,一般人以为净土着相,般若讲空,似相对又似矛盾,实在是相辅相成,正好两门合修,则道业日进。        895,娑婆世界那里去找善财?读书幸勿呆看,善是慧,财是福,福慧双修即是学善财童子行。时局无论如何变化,自己本身的主意要拿定,莫为世事转,自己修福慧是自利,自己有福有慧自然会利他。俗语说:“一人有福,连带一屋。”自己享福而不肯救人,是自己没有福气,也没有智慧;须知自己的福报是自己前生造成的,看到旁人遭遇苦难知其前世造作恶业,必须劝其断恶修善,断恶修善力量最勇猛的就是发菩提心救度一切众生。        896,福德离开智慧得不到真正的安乐,福与慧均是纲领,法门无量无边,无智慧不知道何为福报,非福德认为是福德就错了。例如我们常说的五福临门中好德是属于智慧,若是有钱而不好德,可能为富不仁,悭贪诈伪,作出种种伤天害理之事,反而身败名裂,祸及子孙。所以必须福慧双修,才能入道,偏于一边,均有所缺欠,“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慧足理无碍,看得破;福足事无碍,放得下”,二者有连带关系。理事无碍,已入法界;事事无碍是达到八地菩萨的境界。        897,凡夫不觉;外道虽觉不正;声闻缘觉二乘人是正觉,但是所觉的有限,不过破了人我执,烦恼障破了而所知障没有破;菩萨称为正等正觉,正等是等于佛的觉,其所见的一分本性与佛无二无别;佛的正等正觉是圆满的,故称无上,成了佛再也不能加了,通常所讲的发菩提心即是此心。        898,修菩萨道必须尽心尽力饶益一切众生。财富是前生修来的,须有智慧才能善用其财,使其发生莫大的效益;最广最深的功德是佛法,能令众生度脱生死苦海,超凡入圣,花费小小的金钱可以培植无量无边的功德。印光大师说印经可以有十种利益,花钱虽少,获益无穷;若能离相,则能称性起修,其功德弥广。印经流通之外,更要弘扬,并能身体力行,续佛慧命。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觉性,我们如真能相信,依教奉行,自能证入佛之知见。千言万语,信为第一,信心坚固,功德最大,但是很难,因为人的六大根本烦恼中疑算一个,是修行的大障碍。有很多聪明才智高超的人就是不相信佛法,世间事样样精通,谈书画、谈太极拳、谈中医、谈易经、谈孔孟,无所不谈,而无不专精,但是对于佛法似乎未闻未见,实在太可惜了。假如这些世俗学问艺术弃而不顾,专研佛学,其成就可能断惑证真,为佛门龙象。        899,何为正念应认识清楚,所谓提起正念是息着相之妄念。整个般若经之宗旨,不外无住生心,无住是离相,生心是提起正念,无论学那一种法门,不懂得般若必生障碍,有障碍必有烦恼,所以般若是通一切教义的。不着相即是正念,生的是无住之心,无住的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菩提心中包括三种心,即直心、深心、大悲心,均以无住为基础,直心就是无所住心,不要说世间法不住,连佛法也不住。《观无量寿佛经》中换了一个名称叫作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诚到了极点,心里一丝毫杂念都没有,即是直心;提起正念即是观慧,具此正观之慧光,不但能息妄念,并令心不沈没。初学人的大毛病即是昏沈掉举,所以必须提起正念,发生慧光。        900,密宗重在身口意三密相应,意密便是作观,若只念咒不作观,祇能得到小小的益处,了生死见本性尚远得很。念佛也是一样,欲求上品上生必须对于第一义心不惊动,花开见佛悟无生,一到了极乐世界即见到阿弥陀佛,就是圆初住菩萨;若非上品生,在中下品要在莲花中修很长久的时间。我们应争一口气,必须力争上游,求生上品,求不到还落个中品,否则只有仗弥陀之力,免入轮回,也还算好,但是生到净土后,仍须勤修,动经尘劫,才能花开见佛,时间太长了。平时修行,若但修般若,诚恐见理少有未圆,落于偏空而不自知;若但修念佛,不但生品不高,假如没有离相,必住六尘,心缘尘境,焉能一心,故必须离相与求生合而修之。念佛是生心,离相是无住,心中空空洞洞却提起一句佛号,正是《金刚经》所说的应生无所住心。        901,事不可离,离了事即执了非法相,执非法相仍然是着相,着相就不能见性。《金刚经》要旨是无住,所谓无住即离相,离相则证性。《金刚经》云:“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一般说来,布施可分为三类:(1)心住六尘而不肯布施,这是凡夫。不学佛之人,对于慈善事业一毛不拔,其未来的归宿福慧俱缺可想而知。(2)肯作布施而求福报,非究竟之道,不过转世必能得到福报,可惜痴福享尽,即变为三世怨,又受苦果。(3)心不住尘但不肯布施,此系二乘人,心地清净,逍遥自在,但执着法尘,落在非法相上,仍属着空,而不是无住。所以不离相布施,均是走错路,不知此中道理,修行很难如法。        902,在日常生活中,有住则非,但忆持不忘并不是住,此点必须认识清楚,不可稍为含混。古德对于经中奥义,记忆极强,不忘掉,不是什么都不晓得,不住是不染,不挂在心头,但是事情不可放下,而心里面要放下,发度生之心,行布施之心,甚至于天天行布施,心中绝不存有布施之念。佛法是打破执着的,连佛法都不能执着,四依法说依义不依语,说的详细或简单,语言文字上有差别无关紧要,但是不要死在文字间。心中有执着便有障碍,有障碍便生烦恼,生烦恼即背觉合尘。心中一有住即为境界所转就是凡夫,常常如此提高警觉,就与佛法渐渐接近了。小乘人仍为灭法尘所转,灭法尘即是清净境界,所以空有两边都不能住。佛菩萨以种种身度众生,而绝没有一点度众生之念,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不离相虽修六度仍有障碍,见不了性,依旧是迷惑颠倒,心清净身即清净,外面境界亦清净,入四圣法界无乐受,入阿鼻无苦受,如此则极乐与阿鼻岂非平等,修行人见到魔来不动心,见到佛来也不动心就成功了。心中常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平常遇到任何境界心不动全是好境界,心一动即着魔,心不动即成佛,只差这一点区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诸佛证得了,我们迷失了,学佛即是要恢复此项真心。所谓无住则离相,离相则证性,法(有)与非法(空)一切不住,即是离一切相,一切相离,则不为境转。《大般若经》云:“不住一切法即是住般若”,亦是说明一切法不住,即是般若正智安住不动之义。         903,世间苦难最多的时候,即有佛菩萨应化在人间,在应化期间决不表明身份,如表明身份,对众生弊多利少。凡是在五浊恶世自称为某某菩萨应化世间,必是冒充的,不可信以为真。若是宣布自己来历或承认是某佛某菩萨的化身,宣布以后即要马上辞世,不作片刻留,如寒山拾得之往事。尤其在乱世,时时都有佛菩萨照顾世人,佛菩萨对于世人平等视之,无有差别之相,佛的清净愿是不带条件的,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等无有异。        904,八地菩萨能看到阿赖耶识,看到万法生源以及十法界依正庄严之根源。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均求的是定,佛说法何谓说而不说呢?三昧智光明是定,定才能发光明,如水很静的时候,把外面的境照得清清楚楚就是智,真心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由定而起的语言声音文字是建立在无说的基础上。凡夫心不定,无智慧,无光明,佛是无说而说,明白此种道理,即可会得禅宗公案。        905,《四十华严》善财童子所遇到的胜热婆罗门,是用逆度的方法教化众生,因其境界特殊,刀山火聚,表现独异。刀表断德,火表智德,如能常住在无分别智中,一切境界均可泰然处之,佛法大海才能入得进去。同修们不要专在名相上取分别,最要紧的是能把握纲领,心中清净即能深解经中义趣。心要空,如还有一物,虽然天天念佛诵经也不是佛法。心中清净,把一切境界看作梦幻泡影,身心世界觉其均在梦中。愈有逆境,愈要磨练,有烦恼才能起观照作用,历事练心,随时提高警觉。古时闭关住山,要在红尘中已经磨练的到家了,到山上等待龙天拥护再出来弘法。或者是德高望重,名满天下,接应不暇,住山取静,以便修行。这种人都是功夫有成就的人,已断烦恼,其地位在罗汉以上,或圆教第七信位菩萨,已经把三界的见思烦恼断尽了。了解这种情况,我们现在住山还不够资格。一切境界来了,不要避免,一切随缘,用微密观照,事事物物皆是善知识。要处处想找个舒适的环境,那里能够找到?纵然能找到一个清静兰若,但心中还有烦恼,患得患失,心随境转,焉能消业?业障要靠自己去消的,佛菩萨没有办法替我们消业。        906,得人身难,狐狸看人不修道,觉得可惜,因为狐狸要修数百年才能得到人身,人就不知道爱惜人身,尽造失人身的业因。我们既遇正法,非一门深入不可,要在一部经中深入,方得实益。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中所载之一段事实,可作借镜:他说有一位刘文化君在药铺担任帐房工作,一心钻研《楞严经》,不分昼夜,苦求理解,一日正在研究中,见到另外一个庄严境界,并有冤家二人以及其已去世的妻女均来请求超度,并说只要他答应即能得度,经他答应后均冉冉升天。倓虚为有道高僧,谅不会虚构其事。        907,《华严经》十回向品中说眼分为十种:       第一,最胜眼  。大经中讲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佛无成见,看一切法不生不灭,那有生死可得,相上有生死是众生的错觉,如果入了此境界即称之为最胜眼。       第二,无碍眼  。无碍是果,必须有无障碍的因去修。一得到本性中之般若智慧现前,即得无碍眼,以无分别心观察一切法,在顺逆中均无障碍。       第三,净肉眼。  肉眼见色而不染色尘,重在不染,眼则清净,不为外面境界所蒙蔽,光明鉴彻,无能蔽者。       第四,净天眼。  无障碍,能见众生生死业果。众生如能看到因果报应,即已得到天眼通。       第五,净法眼。法眼的作用是观一切法如幻如化,见到诸法实相,即是入到佛的境界,比前面的更高一层。       第六,智慧眼。  平常讲罗汉即能得到,已经超越三界轮回,不着一切相,不取一切相。(法眼观假,慧眼观空。)       第七,佛眼。 悉能觉悟一切诸法,见到如来果地十种智力,展开来即一切诸法均能明了其真相,对其体相用无不了知。       第八,普眼。 又称为一切智眼,其功德见十法界依正庄严看得清清楚楚,尽诸境界无所障碍。       第九,离痴翳眼。 又称光明眼,了知众生界空无所有。念佛人知证道歌中有一句『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觉了即空无所有,并不是大千灭掉了,而是空有不二。       第十,清净无障碍眼。 又称智眼,此眼现前时一切境界均为通达,皆得究竟如来十力。        908,烦恼即菩提,千万不要误会,必须建立在离世间上。如何离世间?世间是由分别执着而来,以转识成智说,前五识及第八识是随着第六七识而转,六识是分别,七识是执着。无分别,第六识即转为妙观察智;第七识是人我执、法我执,不执着即转为平等性智。第六七识一转,因而前五识变为成所作智,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凡是帮助我们离开分别执着的即是佛法,如果是增加我们分别执着的即是魔。佛七法会中看到莲花、佛像等好的境界,令我们开心,增长我们的执着,心可能即被他所转,即是魔境界,如心不为所动即是遇到佛菩萨示现,要看自己如何善于区别。        909,空有同时叫我们两边都要离,此种理论是般若的中心思想,依此而修即得到大乘的纲要,般若讲空是空有同时,不可分为两节,正当有时就是空,正当空时就是有。《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性本空有同时,二边离了才能见性,一切相、一切众生、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本性理体所现的幻相,如果我们现在还没有见性,再说一千遍一万遍也不算多,这样重要的理论若不明了,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只熟读经典还是不够,必须有观有行,才有用处。因为文字并不是太重要,只要在观行上用功,悟解方面有些进步,文字上应当毫无障碍。        910,一切事物莫非因缘和合所现的假相,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不必等待其散灭才晓得。轮回是果报,果不能消,必须找到它的因,懂得因缘,了生死出轮回轻而易举。轮回的因是取相、是执着,愚痴之人争名夺利,结果是一场空,反而造了无边罪业,所以说轮回是自己造出来的。一切法有种种不同的相,太繁杂了,因复杂,缘亦复杂,现的相更复杂,一生不知道造了多少妄念,每一个妄念就有一个种子,自己不觉得,这个种子就是业因,遇到缘就现出外面的种种果报。今生处世,不必怨天尤人,无论善恶境界均要处之泰然,随缘了旧业,切莫造新殃,把心平静下来,心无杂念。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善念恶念都是染,明白此理,在日用平常之中,不值得操心的地方即不必操心,无论什么境界现前,要保持心里的清净。佛法就是求清净心,凡夫不了解空相,以为打个妄念没有关系,其实关系大了,息掉妄念很难,与其令阿赖耶识中种其他的种子,就不如种念佛的种子。凡夫执有,错了;二乘执空,有体无用,也错了;不执空也不执有,又错了,恐怕走到无想定的路子,必须照《金刚经》所说的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就对了。        911,般若是大乘纲要,大乘是究竟法,无二亦无三,唯有一乘法,佛法即般若,离般若无佛法,般若虽难而非学不可,必须开般若智慧,一切事理才能搞得明白。古德说般若是第一义空,第一义就是本性,一切万法均依真如本性而现起,而与万法又不是相对的,万法一如,那有两样,证得第一义,万法圆融,第一义空是性体空寂,一法不立,心中干干净净,不管有什么东西,有佛也是障碍。第一义空的宗旨是破除我执,人我执要空掉,法我执也要空掉,七情五欲均属于情,分别执着妄想都是假的,因为是假,一悟了就没有了,能破一分即与第一义接近一分,情执去尽了,实相即现前,亦即是入佛知见。        912,二谛是俗谛与真谛。世间人对宇宙人生一切万相,认为是真实的,谓之俗谛(其实是错误的看法);宇宙人生之真理,圣智乃知其审确,是名之曰真谛。凡是用根性的是圣智,凡是用分别心、执着心看一切的事物谓之俗智,又凡明诸法缘生之义者曰俗谛。佛说“因缘所生法”,这句话是俗谛,例如说房子是由砖头、瓦块、钢筋、水泥凑起来的。佛又说“我说即是空”,这一句话是真谛,因其当体即空,并不是将来房子坏了才算是空。一切诸法非有而有,当体即空,房子盖好了的时候并没有生,坏了之后也没有灭,我们只看到其虚妄的幻相,生就欢喜,灭就悲哀,是执着,是迷。        913,凡夫心理无时无刻不为自己打算,以自己本位作主宰,五乘佛法我们今天学的是那一乘,如学的是菩萨乘,在日常生活中应念念为众生着想,而自利亦在其中。众生为什么成了众生,就是因为有分别、有我执,一有我执即成了凡夫。与人无争,于世无求,自己很清净,如不布施利他,则属小乘。大乘要为众生服务而不谈报酬,一有报酬即有往有来,报酬少了就不高兴,这并没有离开我、离开相。经典中大部份讲出世法,如想在世间法上得到真善美的境界,必须了解出世间法的理论。《普贤行愿品》是世间法,若是学会了即是普贤菩萨。        914,八不在《中观论》中是中心主题,归纳起来就是不生不灭,古德有以八不中观作般若之纲要,因迷八不之浅深而成六道,因悟八不之浅深而有三乘。众生计执生灭,佛说八不是破除空有二边,第一义空之义亦是令空有俱空而后一切不着,得到大三空三昧,人我空,法我空,空亦空,佛是清净心而已。八不二谛第一义空说法不同,义显中道则同。凡夫位上无明当家,明其无明,觉其不觉,诸法实相即现前,空假中合而为一即见到诸法实相,同于诸佛所证之智慧觉性。佛陀之教育是叫众生身心安乐,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故般若是最上乘之佛法,可以一直达到佛的果地,般若部的经典有六百卷之多,《金刚经》无法不摄,无义不彰,世出世间一切义理都彰显得明明白白。        915,由性体上观察是一个,即一真法界,是诸佛以及一切众生的根本,从根本上说即清净心而已;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从形相上看无量无边。有执着即有界限,界限是自己建立的,实际上界限也找不到。念佛人讲求一心不乱,一心即是心中没有念,亦即是一真法界;诸佛菩萨弘法利生,并未动心起念,凡夫把动念与不动念分为两个,而佛是无住生心,所生之心统是无住,所动之念统是无念,生心与无住不二,生心与无住同时,即无分别,能所均断,才能念到一心不乱,即是见性。《起信论》说:“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出世间法。”《华严经》七处九会所讲的所证的不同,千差万别,合则为一,初住以上就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平常讲破一分无明见一分本性就是道,亦即诸佛菩萨所证的大道。一切万法是本心变现出来的,离开本心没有万法,共业与别业均不离此心,迷了事事物物均是对立的,觉了没有相对的,法界的理体就是我们的一心,自己本来就是佛,不过带着迷妄而已,在佛不增,在凡不减。唯识学以八识为心,一变为阿赖耶识,再变为末那,三变为前六,属于相宗的学说;而性宗高超,要人离心意识参,否则不能开悟,听经看教均如此。性宗是一步登天,登不了不过种种善根而已;相宗是用心意识修,是渐修,能得到一点益处。万法唯识并不错,性宗是树根,相宗是树干与枝叶。        916,圣凡在一念间,即看念头能不能转变过来,如转变不过来,只有增加执着,增长无明,这是大乘佛法最重要的一部份。般若经中谈到,什么是空,什么是有,处处令我们不要执着,执有执空,心里均不清净。从利害上说亦不可执着,凡夫造的是染业,二乘权教造的是净业,无论染净与罪福,均起于心中有念,心中有念即造业。如断不了,与其造恶业不如造善业。恶业自然有恶报,果报通三世,绝非肉眼凡夫所能看得到的,若是没有因果报应,也不必学佛了。断恶修善,纵然未离开六道,至少也不会堕入三涂。我们每个人都有贪瞋痴三毒,受其毒害而不自觉,三毒的根本即是心有念。其余的随烦恼是枝叶,容易去掉;不去掉三毒,无论如何苦修,均属白费。《楞严经》讲的舍识用根,即是把识弃掉,用照的作用。本性中无分别,无执着,无念头,无量无边的法门均离不开此一原则。如不会用根而仍用识,最多只能修到藏教菩萨,没有见性,他是用第六识修成的。以有生有灭的识修,而想修到不生不灭的果,是不可能的事。不生不灭的灵性为一切法的主体,有体必有用,内六根、外六尘是相,相虽属幻有而从来不断,因为体是不生不灭的,所以相也是不断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讲的相,有四圣六凡,因业而转,业作于心,一念之因虽微,其关系却极大;道场在心里面,一起心一动念即应起觉照,自己能作得了主宰、能起观照,是第一等的修行。        917,念头的善恶不要理会它,如起了一个利益众生的念头就得意忘形,也错了,功夫是用在心地上,挑水担柴,全无关系。祖师大德认为用此种修行功夫收效甚微,所以改用参话头的办法,念佛执持名号与参话头并无两样。心为什么有念?即是未达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即灵性,如证得一真法界即是明心见性,见到性之后就没有念了;未见性所以取相分别,因其迷于一真法界,不知一切相的本来面目。二十五圆通章各位大菩萨是用反闻反照的功夫;佛门中说回头是岸,并不是从前作了恶事现在改过回头,回头是反照心源,所指的是自性,八万四千法门方法不同,原理都是一个反照。        918,无障碍智即是根本智,佛是觉者即大智现前,无碍智即诸佛所证的本有圆满的根本大智,因为众生有障碍才显得佛的智慧是无碍的。中国古时教学法与佛教的教授法是一致的,均是先求根本智,若根本智得不到而求后得智是舍本逐末,无有是处。例如参禅要离心意识参,就是离开第六识(识)、第七识(意)、第八识(心)去参,亦即《楞严经》所说的舍识用根;听经看经亦复如是,如此方能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古人天天念经,念得滚瓜烂熟,自有心得;先背几部经作为基础,经典太长,不能背诵,摘其精要,天天念天天背,日久自然能大开圆解。根本智若能现前,后得智不求而自得。宗门尤其注意根本智。最重要的障碍是分别执着,分别是第六识,执着是第七识末那识。若不分别即能将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善能观察诸法圆融,复知众生根性乐欲,说诸妙法令其开悟),若不执着即能将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观一切法,悉皆平等),此二识一转,则第八与前五均随之转,前五转为成所作智(成本愿力所应作事),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洞照万物,无不明了)。        919,《大智度论》说:『般若能生诸佛,摄持菩萨,佛法即是般若。《金刚经》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可见般若要领全在《金刚经》。佛说《大般若经》共十六会,汉文简括亦有六百卷之多,其第九会由博而约,特说《金刚经》,罗什大师译成华文共五千一百零五字,不但般若要旨尽在里许,得此一卷,一切佛法无不在握;若能深解《金刚经》之义趣,则一切佛法无不头头是道。中国人得天独厚,有大乘种性,大乘佛法是诸佛本怀,传到中国乃发扬光大。梵文之重要典籍大部份均到了中国,翻译道场由国家主持,以政府财力维护有道高僧,故译经之成就乃大有可观。现在所保存的万余卷《大藏经》,都是古德所遗留下来的心血结晶,与深湛学养之精华,而且意义完备,悉遵佛旨,其文字之优美雅洁,尤超过梵文原典,故敦煌云岗石窟所存均系汉文经典。其梵文贝叶早已无存,今日如仍欲寻找梵文经典,考其来历,徒劳而无功;纵找到梵文原典,而今日精通佛法,兼通汉梵,有修有证者,亦无其人。故今日欲研究佛法,必须先通汉文(无论中外人士),为入手之方便,否则解且不易,何况乎修!         920,六百卷《大般若经》之要旨均在五一0五字《金刚经》,《金刚经》代表一切经典,如真能通达《金刚经》,则一切佛法的道理就贯通了。《金刚经》之纲要无他,遣除妄想执着而已!分别即妄想,分别是第六识,执着是第七识,修行是要转识成智,转的是妄想执着。六根接触六尘不用第六识分别心,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即不分别;一有分别,心里即有界限。一切事不执着,即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日常生活当中如此做,即是佛菩萨,若为境界所转即是凡夫,无论修任何法门均离不开此一原则。学佛人不管其名气多大,学问多渊博,他如有分别执着即是凡夫,被佛牵着走也是凡夫,妄想执着通通遣除才是佛教化的目的。           921,法之一字是世出世间一切事理一切现象的总代名词,《唯识论》一云:『法者梵云达摩,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皆悉为法。』真心无形无相而能变现一切形相,以作梦为例,梦中亦有山河大地、种种人物,均为自己心中变现出来的,并非由外面来的。现在的环境是真心的梦境,此种道理明白后,遇到境界现前,即作得了主。大经中说性相一体,性是理,相是事,能够理解性相圆融即是菩萨。无一法不是真界缘起,理体所起的作用,用是从缘起的,缘起就是性空,性空是本体,缘起是现象,一切法不生不灭,一真法界,换一个名词而已,一切万法都是依靠一真法界随缘而生起。性起者,性即一真法界,起是生起。法相宗说真如一向凝然不变,故无性起义。在客观的观察,唯识宗是不了义的,他说真如不变不动,故无性起义,心是心、境是境。而《华严》则说理就是事,事就是理,性就是相,相就是性,那一法不是真心、不是真如本性?如此可以看出《华严》圆融,它说真性湛然灵明,全体即用,故法尔常为万法,法尔常自寂然。深通大乘佛法是人生至高无上的享受,也可以得到最幸福最美满的人生。        922,只要通达事理圆融,即能到不退的地位,事与理是一桩事,经中凡是有如来说者均是称性而说。佛法在行门上讲,只有一个:布施。布施包括无量法门,菩萨道无一非布施。凡夫亦行布施,但是凡夫着相;菩萨离相,心中常生智慧。凡夫取外面的境界,稍不如意即怨天尤人。外面的境界是阿赖耶识的相分,阿赖耶识无覆无记,不碍本性,因为自己有分别执着,所以有善恶境界现前;佛令我们对一切境界无住生心,生的是离空有二边、利益众生之心。四依法中有“依义不依语”,《金刚经》亦说离名字相受持、离言说相受持,即是离分别执着相,心一天比一天自在,一天比一天幸福,《华严》、《楞严》、《金刚》均讲此一原则。无住生心即是舍识用根,识是生灭的,根中之性是不生灭的。心及心所均是有为法,是生灭的,如用生灭的心去求不生不灭的涅槃果,是不可能的事;若以不生不灭的根中之性去修,则必定成就。若离开分别,六识均是照;六根接触六尘,心地清凉自在即是照。万法皆空,无论顺逆境均不生烦恼,只要会用心,全是善知识。        923,性是体,有体必有用,全妄即真。凡夫都会作梦,梦的时间甚短,梦中事情记得清清楚楚,梦中境界是心变现出来的,全真即妄。现前十法界是真如本性的梦境,一切万法归纳为四科七大,均是虚妄的,而又全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到极乐世界无乐受,到阿鼻地狱无苦受,即是不分别不执着,顺逆皆自在,是解脱的境界。功夫要在平时修,现前作不了主,临终当然也就作不了主。六根对六尘不染了,念佛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世间上需要求人的事最难;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用功修持,何必向外驰求?        924,真正的自己是性,六根根性是真的,妄心受想行识是虚妄的,四大假合之身也是虚妄的,无始以来即执着此身是自己,从来也未想到六根根性是自己,都是用妄心去求,所以没有佛的福德与自在。真正的乐必须要入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必须把分别执着去掉,把整个身心都布施掉,即能进入一真法界。        925,三藏浩如烟海,如何下手,如何深入,如何通达,实感茫然无措,但有一方便法即是至诚感通。诚字最要紧,诚是心中无一物,至诚恳切,诚到极处自然就通了;用参究而不能用研究,以至诚感通为主(正)修,听经、参禅、拜佛、诵经为助修。        926,佛菩萨到这个娑婆世界来度化众生,也是示现的五蕴之身,佛在日常生活中亦用八个识,不过佛是觉,凡夫是迷。佛用五蕴作为自行化他的工具,以其真性作主宰,他的八识谓之四智,与凡夫的八识是一样的东西;凡夫则宾主倒置,背觉合尘。悟时是以性作主宰,我们必须如此学习,生死即可自在。        927,《圆觉经》云:『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四大指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本无实体。认为自身,即是执我;认此身为实有,即是执法。本不当认而认,故称妄认。六尘谓色声香味触法,于六尘境上,现起能缘影子,是虚妄分别想相。托尘似有,离尘则无,故以缘影称之,其实名为妄想。认妄想为自心,即是执我;又认之为实有,即是执法。        928,无明大别之可分为根本与枝末两种:       根本无明:又称为无始无明,或微细无明,迷于法界理之原始一念,不达平等法界之理性。由无始之际,一念不觉,而长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一切诸惑烦恼。《起信论》曰:“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无始无明又称为独头无明,《别行疏钞》云:“言独头者,迷本为因,横从空起,不同余法,展转相因。”此处所言独头无明,亦名不共无明,谓未有六尘之境相对,而意识独缘想诸尘之境,识与境不相应,故曰独头无明。       枝末无明:因根本无明而起三细六粗之惑业为枝末无明,枝末无明又展转分出三种:(1)由前独头无明故起种种烦恼。(2)由烦恼故造种种业。(3)由业成故受六道种种生死诸苦果。故《佛名经》云:“独头无明为烦恼种。”在唯识学中弥勒菩萨把宇宙万象分为六百六十法,天亲菩萨归纳为百法,百法展开来即万法,一切法无我,一切法各有各的种子。烦恼无量无边,归纳为二十六类,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迷了有烦恼,悟了烦恼即菩提;惑业苦永远在循环,惑即凡夫受六道轮回之苦之因,故无论修那一法门均须断惑。修净土法门不须先断惑,在理上讲似乎讲不通,所以有许多学者都不大相信念佛法门,佛在《阿弥陀经》上亦说『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可见对于净土法门深信不疑,是多生多劫来所修的福德善根因缘有以致之,殊为难能可贵。        929,初禅为色界第一层天,已经离开欲界,财色名食睡都离开了,才能到达初禅。        930,《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云:“声闻者谓有众生闻小乘教,知三界不安,皆如火宅,厌患心生,欲求出离,修五停心观、七方便等,断四谛下分别烦恼,得初果进修,渐断俱生烦恼,乃至证阿罗汉果,即四果四向是也。”净缘起讲四圣法界,一为分净,即是部份的,不是圆满的。声闻虽浅,而薄地凡夫还很难做到。经中说有一类众生听闻佛法,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心生厌离,想了生死、出三界,需要修五停心观。停是停止,有五种方法停止心行造业,此五种方法是:       (1)多贪众生不净观:此观是对治淫欲心甚重的人说的。凡是动物皆有色欲,此系众生业重所致;色欲之心为欲界众生所独有,此心不除,尚未能出离欲界,何况色、无色界。不净观有七:种子不净、受生不净、住处不净、食噉不净、初生不净、举体不净、究竟不净,此七种多分系对于生时的观想。此外对于死后的观想有九,名为九想观,多分指死尸溃烂腐化败坏,无可留恋贪爱。       (2)多瞋众生慈悲观:此观是对治瞋恚心重的人说的。谓多瞋恚之人,于诸违情之境,生忿怒,当用慈悲观治之,爱念悲悯一切众生,不于彼而起瞋心。       (3)多散众生数息观:谓心多散乱之人,当用数息观治之。数息者,以鼻中出入之息,或数出息或数入息,端正心念,从一至十,不多不少,周而复始,令心不散乱,心定下来,使心不致到处攀缘。       (4)愚痴众生因缘观:谓愚痴不明是非之人,当以因缘观治之。因缘观者即观十二因缘。以众生迷惑颠倒,拨无因果,执着断常二见,为非作歹,毫不在乎,故令观十二因缘,三世相续不断不常,一切果报是自作自受,明白因果之不爽即不肯随便造因,以破愚痴之心。       (5)多障众生念佛观:末法时期障碍重重,当用念佛观治之。障有三种:1,昏沈暗塞,听经也听不进去,看经也看不懂。当观佛的相好光明,或观白毫相或观卍字相,或观佛之依报如莲花之开合,以对治之。2,恶念思惟,时时有瞋恚嫉妒、贡高我慢。应常常观想佛之十力、四无所畏,佛的广大神通、威德能力,以对治之。3,境界逼迫,样样不如意。应常思念佛的般若空慧,度世利生,以对治之。        931,七方便:方是方法,便是善巧;一切众生欲出三界,断除烦恼,证真空涅槃,必先以此七种法门而为方便。        五停心(已详见前条):我们学佛难有成就,即是没有小乘基础;我国古德因有儒家道家的学问与修养,足以代替小乘的根基,故能德业有成。       别相念:即各别行相观照之义,系指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种行相各别不同,故名别相念。       总相念:即举一反三之义,每作一观,即并作其余三观。例如观身不净时,并观此身是苦、无常、无我。       煖位:煖者从喻立名。修行人对以前三种方法功夫得力,能发相似之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谓之真空之理,虽未真证,已有相似之解,犹如钻木求火,火虽未现,先得煖气;当无漏智火将生,心中光明启发,故谓之煖位。       顶位:属于四加行,得到的相似解,更为高明,转复增胜,那是定、那是慧,自己清清楚楚,如人站山顶上一目了然,悉能明了;进而智慧增长,达于顶点,到此地位往生已有把握。忍位:忍可、同意、认可之义,智慧又高一层。谓由前所得相似之解,增进善根于四谛之理,堪忍乐欲,其心坚住,名曰忍位。三善根即不贪、不瞋、不痴,小乘人着重于苦行,苦的境界容易激发道心,顺境容易淘汰人,福报一享就把人享迷惑了,而乐的境界亦可以接触,但是要到三善根现前的时候,亦可以处顺境。       世第一位:世间中是第一之人;谓修四谛,行至此渐见法性,将入初果,虽未得于圣道,而于世间有情之中称为第一。四果有四向,此是初果向,再进一步即达到初果,初果是圣人。        932,缘觉修十二因缘证得辟支佛的果位,辟支佛译为缘觉,有麟角、部行之别:麟是麒麟,麒麟有一个角,所以缘觉又称为独觉,其特性喜清净,根性猛利,独自修行,不愿与人为侣,其证道亦在无佛出世,自行悟道。部行者有同参道友,亦是在无佛时代,谓之部行独觉,亦有一二三四果或七方便中之四善根。惟无论声闻与缘觉,唯除我执,未除法执;唯断烦恼障,未断所知障;唯证人我空,未证法我空,故云分净。        933,在一切经论中,对于一切诸相有种种说法,名词之解释属于次要,任何一个相不过是因缘和合而现的相状而已。人为四大五蕴之身,是诸法所生,而诸法又是因缘生,一切诸相即是非相,非相即是空相;所谓众生,是由众缘和合而生的相,讲到极小仍是众缘和合,任何一个物体均可称为众生。房子建筑不能说没有,如说有,当体即空,和合之因缘是水泥、钢筋、砖瓦凑合起来的。        934,《金刚经》专明实相,实相绝无内外方圆有形之相,本非一切相,绝待空性,毕竟寂灭。相者相状,指外形之状况,亦兼指内心之状况,一切诸相莫非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合,变现出种种有生之相,宛然现有之时,当下即空,生即无生,故曰『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此明生空之义。众生者谓五蕴众法假合而后有生,假现成此幻相,亦本非实;受想行识皆是妄心,领纳忆念迁流分别,积无数之业力,枉受轮回之苦,所谓缘聚则生,此约五蕴众法当体即空言,故曰“一切众生则非众生”,此明法空之义。再进一步言之,知得五蕴法之本身,是由其他众法之变现,可见五蕴乃是假法;然则由五蕴变现之一切诸相,岂非假法中之假法,其为有即非有,已彰彰明甚,故曰“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应知一切众生之五蕴色身,皆是四大之所聚合,业力之所执持,清净心中皆无此物,由此可悟约五蕴变现言,固相相不同,而约自性清净心言,则无异无相;然则岂可昧同体之真性,执幻生之众相,分别人我之众生耶?        935,发菩提心者不但要明人空法空之理,且须明空空之理,如仅知人空法空则权教菩萨亦明其理。《金刚经》是大乘了义经典,若非圆顿根性,恐将不得其门而入。听到讲《金刚经》而感觉有兴趣,自然有一点圆教的气氛,如想在一生当中有成就,必须对三空之理彻底明了,悟人空之理则烦恼障可断,悟法空之理则界外的烦恼亦可断,悟空空之理则无明可断。大乘佛法之可贵即在不住涅槃,无论遇到什么境界均不动心,因为他知道一切都是空的,如不明三空即做不到。众生是因缘聚合,当体即空,众生非众生,实无众生可度,虽天天度生而不着度生之相;如着了成佛之相也不清净,不着成佛之相是一真法界的佛,如着相即是十法界的佛。五蕴本身也是因缘生法,由五蕴变现出来的更是假中之假,外面的相以为是真实的,于是内里的烦恼也引发出来了;要在日用平常中六根接触六尘常常提起正念,照见五蕴皆空,一观照即能度一切苦厄,转十法界为一真法界,何止眼前所遭遇的小苦小难呢?二六时中念念起观照,般若智慧现前,一生成佛又有何难!        936,净缘起之圆净分为二:一为顿悟,一为渐修。顿悟高明,根性利的众生,一了即可百了,一下手就破根本无明。无明是根本,尘沙见思是根叶,不但解悟而实际上已证入此种境界,见一切众生皆是佛,皆有如来智慧觉性,烦恼生死即菩提涅槃。人心中有个理体,所谓理性,亦即佛性,无论有情无情均有,理性从来不变,从来不动,觉时即菩提,迷时即烦恼,迷与觉是自己心念的差别。理性是体,有体必有用,由理体即能变现出来现象,不但理体不生不灭,而相上也是不生不灭,在理相用上说,非空非有,入了这个境界,即知烦恼即菩提,迷时叫生死,悟时即涅槃。顿悟虽然直接了当,究竟太少,其根性仍是由渐修方面培养的,对大经大论要读诵受持,真正的智慧要在六根接触六尘时,心中常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提高警觉,用观照的工夫把尘劳烦恼一齐放下,慢慢的就可以看淡了,相信在一生中就能有成就。        937,渐修是在境界上修,六根接触六尘心地如如不动,必须接触境界然后才知道自己心中不动,所以只是解悟没有用,必须要证悟,理解此中道理要融会在日用生活当中,能转境界才是大丈夫。《行愿品别行疏钞》中所谓“须背习修行,契合本性”,亦即常说的背尘合觉。渐修又开为二门:一为离过,一为成德。离过者即惑业苦三障循环不息,若能断之,六道就没有了。如自己知道自己有一个灵明觉知的真心,即不会妄认四大假合之身以及第六识缘虑之躯;本因烦恼而有此身,既不认此身则贪瞋自息,贪瞋既息即不造业,既无有业,即无三界六道苦乐之报,此之谓离过。成德是成就功德,既无三障烦恼则称性修行,显发性体中之尘沙功德妙用;妙用即是自受用他受用均不着相,亦即三轮体空之妙用。然非谓先离过尽而后成德,自己烦恼断一分,看一切众生亦断了一分,虽初发心,便同正觉,断障即与一切众生同体普断,所以《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普见一切众生般涅槃。”        938,《金刚经》所讲的诸相有种种说法,如对诸相不了解,如何能看破,看不破如何能放下,放不下即不能出三界,所以必须不厌其烦的说明。菩萨道离不开布施,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无一刻停止,虽有时未布施而心中未曾忘怀。不明三空之理,布施即有障碍,所以佛在《金刚经》会上曾提到布施,说“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是叫我们两边都不住,法相(有)与非法相(空)均不住。众生是空的,诸法也是空的,众生是五蕴法假合所现起的幻相,此幻相非有非无,不但体是空的,相也是空的,说有错了,说无也错了,认识清楚之后怎样说都对。现在凡夫把一切法都看作真实的,斤斤较量,苦恼无边,如知道一切法是假的,还有什么分别执着,去了分别执着多么自在。如欲令众生得利益,把般若布施给他,他能得最大的利益,如布施财富,依经中校量功德,不如以四句偈受持为他人说。        939,人是五蕴和合,物亦是四大假合,施者、受者及所施之物莫非因缘聚合,现此幻有,故皆曰非,是之谓三轮体空。轮为运转不息之物,喻施者、施物、受者展转利益不息,此三者是幻有之相,当体即空。明了当体即空即不会着相,明了性体空寂,性相不二,即能见性,有上根利智的人一听就开悟了。此开悟不只是解悟,而且是证悟。一迷一切迷,一悟一切悟,假如在万相之中尚有一桩事放不下就不行;迷没有了,自然就悟了,《心经》最后说“无智亦无得”。心中毫无牵挂而广行布施,如不肯布施,则仍是着相,着了“我怕麻烦”的相。        940,知万法皆空,一切相虚幻不实,是慧;六根清净,心地一尘不染,是福。福相是空的相,举动不稳重不是福相。有钱有势不是福,身心无事是福。一天到晚在名利场中争逐,并非有福之人;人非有品不能闲,一肚子学问又有才干,而过隐士生活,其品德之高,超乎凡情之表。
941,凡是增加烦恼的是恶法。环境是无记性的,迷悟在自己。学生在学校读书,有周考、月考、大考;修行亦如是,六根接触六尘,天天在考试。世间事可以投机取巧,学佛无法取巧,境界有顺逆之不同而均是考试,考我们是否能够心中如如不动。如遇逆境,要恭恭敬敬接受外面的考验,只要肯接受即是善法,不是得到什么利益的善法,而是心中清净的善法;不经外面境界的考验,如何能有进步?如能把握到此项修学的纲领,则不会走冤枉路。看经听经切莫执着言语文字,要用无分别心、无执着心去听经看经,才能破烦恼障、所知障,只要用清净心观察一切,都是对的。既然听经读经不能为经所转,五欲六尘还能转得了吗?十方诸佛现前也不动心,谓之满足究竟。当知如众生、菩萨、佛等,但依世间假名言说故而有差别,法身之体,毕竟平等,分别执着若是断尽了,也没有菩萨,也没有佛,也没有众生。以黄金作十法界众生相,摆在一起,一看全是黄金,体是一个,相也是平等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从性上看相同,从相上看,佛看也相同,我们看就不同了,因为我们还有分别执着。        942,凡夫平常所作所为均属恶法,是染行,修得愈精进,愈往三途恶道中去。求名闻利养是修染修恶;天道的十善业与四禅八定乃至声闻缘觉,比起见性的菩萨来说也修的是恶法,因为他们修行是着相的,用分别执着心去修,见不了性。等到人我执、法我执断尽了,明心见性,可以成为分证佛。四十一位大菩萨均无分别执着,谓之实教菩萨,比权教菩萨高明。        943,阿赖耶识即第八识,亦称为无没识,就是不生不灭之义。身相有生灭,阿赖耶识没有生灭,一切万象皆是阿赖耶识之影像,十一个色法即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阿赖耶识中又有随眠烦恼,即是未现行的种子。十法界一现九隐,人道种子现行,依正庄严,其余九法界的种子都隐去了。阿赖耶识是无始以来善恶种子之所寄藏处,含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义,故名藏识。一切众生每动了一个善恶念,都会造成一个业种子,这个种子在未生果受报之前是寄藏在此识中熏习,所以有能藏义。前七识的心心所法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它们的所熏所缘,第八识是无记性,自己没有成见,故能受熏成种,而为前七识的习气种子之所藏处,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永远执定第八识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众生有业的种子,作善在善道受报,作恶在恶道受报,迷惑颠倒,分别执着,感情用事,致有生死流转;佛则觉而不迷,有般若智慧,虽有喜怒哀乐,但是无作,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是帮助众生开悟的成所作智。        944,青莲大师《地藏经纶贯》有云:“此识(指阿赖耶)为中道应本,起化之源,所谓阐提不断性德之善,遇缘善发,佛亦不断性恶,同恶而化。”此言佛亦有恶种子在阿赖耶识中,佛是觉而不迷,不迷则无苦,如无业的种子即不能度众生。第六识起分别,第七识起执着,而见性则无分别、无执着,从来不迷,识则照常用;而识是部下,见性是长官,见性当家,则第六识为妙观察智,第七识为平等性智,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空了即解脱了。梦中如知道是在作梦,知道是假的,则无欢喜与恐怖,众生迷执,处处认真,故有苦乐。《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表面是动的,劝善规过,广度有情,而心中如如不动。因此方知地藏菩萨现色身,游化诸趣,点此迷源,令知十法界平等,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相有千差万别,体无二致。        945,镜子现的相,镜子一点都不沾染,好相恶相全有,无论好与恶均照上去,而镜子毫无染着,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们的真心好比镜子,好境界现前亦莫生欢喜心,照到污染物亦莫作厌恶想。凡是叫我们动念头的均是迷情,一动感情就迷了;什么境界现前,都要如如不动。古德常说八风吹不动,八风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自己的清净本来不动,迷情是虚妄的。本性什么都没有,所谓本来无一物,而其体能现万法,灵心不昧,故不是一个断灭的空相。性具万德,德能无量无边,作用上能现万法。        946,听经多少年没有成就,仍是老样子,每次听经当作耳旁风,必须提高警觉,免得自误。须知修行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他破戒、他成佛与我毫不相干,终日为他人忙,纵然作种种善事也是生死边事;会修的为自己忙,外面的境界了了分明,内里头断了分别执着,烦恼障、所知障断了,菩提涅槃即证到了。但是境界总超不过八风,以苦乐说,看见了极乐世界高兴极了,即被极乐世界所转,仍然去不了;心净则土净,如不动心即生到实报庄严土。        947,佛菩萨亦是见色闻声,但不管外面的境界好丑美恶,而注意心动不动。凡夫心外求法,会用功的只要被外面的境界动了心,即要立刻想想《金刚经》所说的“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顺逆境界对于修行人均是增上缘。《四十华严》讲人皆善友,一切众生皆是善知识。小乘人不能成就,因其暂时逃避有为法而堕入无为坑中,堕在非法相,见不了性,见不了性即成不了佛。大乘空有两边均不住,苦乐两边都舍。不论着空着有,只要心里有着即有我见,有我见即生烦恼,就是起惑之根,所以我见不能有,无始以来生死根本就是它。分别执着一天比一天淡,我见渐渐消除,即是见性的征兆。        948,学佛之后看到某人能说不能行,就要批评他而造口业,是三途之因。有人受了戒之后,天天看人家的行为是否如法;如看到旁人犯戒就失却恭敬心,反而更增加自己造业的机会,还不如不受戒。须知戒律是律自己的,管自己不要管旁人,佛规定在家人不准看出家人的戒律,其原因在此。        949,不思议解脱境界即是一真法界,亦即禅宗之明心见性。大乘要行中道,没有偏重,一中一切中,断了分别心、断了执着心。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觉性,二障除即见性,行成证入。无始劫来即受了分别执着的亏,眼前的境界无论善恶均是善知识。十行位菩萨讲行,初行名为欢喜行,行布施度;行布施,施者欢喜,受者亦欢喜。        950,烦恼亦曰惑,所谓见思惑即见解思想之惑。佛在经中将见思归纳为十大类,见有五种,思有五种,见即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思即贪瞋痴慢疑。此十种迷惑总名之曰见思惑,见思惑皆由我见而生,我见是见思惑的根源,故欲了脱生死之相必须证不生不灭之性。学佛须以成佛为目标,必须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故必须要证得不生不灭的本性。如想证得本性,必须化除我见,而我见根源必须用种种方法以调伏之,开根本智以断绝之;调伏我见的最好方法是布施与忍辱。学佛要学愚学傻,对任何事不必执着计较,从初发心至如来地每一日必须修布施;六根接触六尘要觉悟,晓得根尘实际状况,不为其迷。除见思以外,还有尘沙无明,六道中之生死为分段生死,三界外为变易生死,人我执破,超出六道,但距离见性还有一段路程;法我执破才见性,二乘执法我故未见性,成佛必二重生死均了脱。如想证到如来大涅槃,必须空有两边均不执着,破我法二执,如此始能达彼岸。在百法中前九十四种法为有为法是有,后六种无为法是空。从凡夫地至如来地,六波罗密是必修课程,六度中布施重要,般若更重要,布施是放下,般若是看破,二者互有关联。但何以只提一布施?因布施即包括余度在内。般若是理,余五是事,五度无般若为世间福德,二乘及权教菩萨虽达到九次第定仍未见性,有般若才能证得圆实菩萨的境界。          951,《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真者所说一如,与事实真相符合;实者所说非虚非假。又真谓真如,真谓实相,所有言说均由真如实相中流出,佛在经中所说的均是真实语,句句都是老实话。如者如其所亲证者而说之,无有差别之相。佛说法虽有种种乘,皆归一佛乘,言有千差,理归一致,由佛自证者而说之,决不欺诳众生,皆与自证者无异,故曰不诳不异。言此五语者,正所以表明语语皆从性海而出,语语皆与性德相应。        952,在清净心中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法相是有相,非法相是空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梦中有法相,山河大地,亦有非法相的虚空,醒了之后所有法相与非法相都没有了,觉后空空无大千。对凡夫说,说一个法相就可以了,何必说非法相?因为色界天执着非法相,色界以下执着法相,若心取相,无论取法取非法,皆为着我人众寿。权教菩萨未离开四相,天台家说六即佛,圆初住即天台六即佛中之分证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古德用月光比喻,初三四的月芽亦透露月光,虽然不如十五满月,而月光并无两样。只要照经中教理修学,修到圆初住的地位,并非难事;一定要学八风吹不动,未成佛者生活在八风中,八风无好丑,如借它锻鍊自己都是好境界,好坏在自己心中,心里不高兴就生烦恼,即是被境界风所吹动。六祖说非风动非幡动是仁者心动,是自己心中的烦恼向外攀缘。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是离法相,广行六度是离非法相,能如是以修观行,则离相忘我,乃得契证无相无我空寂平等之真如,亦即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实为真如之本体。        953,真实际就是真如本性,若会用观照般若,目前境界就是清净寂灭。如《金刚经》所讲的大三空三昧,入此大定者均为见了性的大菩萨;《般若经》中所说依文字起观照,观照工夫深了,可以照见如如不动清净寂灭。说到观照或舍识用根,最要紧的是不起分别执着,二六时中心地不染,法相与非法相两边都不着,此之谓佛道。在修身工夫上说,要以佛眼看众生,等视群伦,全是善知识。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就是境界风,随时考验我们的真实际,心要在境界上磨练,二乘及权教菩萨取偏真涅槃,离开六尘境界并非究竟,必须要面对境界心不动,则实际理体才能现前。        954,相是缘生法,凡是缘生的均无自性,既无自性,当体即空。本性中随缘所现的森罗万象,错综复杂,众生在迷,不知道是自己本性随缘变现出来的假相,生起分别执着之心,原有的般若智光变了情识;悟了之后知道外面境界均属梦幻泡影,样样均是当体即空,自然不会再取相再着相,广修六度实无众生可度,全是镜花水月。        955,言说纪录下来就是文字,文字是言说的符号,当然不是真实的;文字所诠的是理体,真实的理体决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明白此理即会读经,如《华严经》说诸佛如来所证的是一真法界,而在文字语言中找不到一真法界,会读的依文字起观照的作用,若是执着文字相或言说相是不会开悟的。读经读得熟是便于观照,若不会观照而死在文字上,亦不过在阿赖耶识中留了一个印象,种种善根而已。        956,无明业相本来是没有的,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在真如本性中并没有无明业相,无明业相是由妄想而来,几时妄想没有了,无明就断尽了。六道凡夫没有办法断妄想,三贤十圣也只是减少一点,等觉菩萨还有一分无明未破。妄想减少一分,本性中之智慧光明即增加一分,学佛只是断妄想而已(这句话最要紧)。妄想是不善思维,心行所造;善思维是没有妄想的思维,不着相的思维,亦即是无住生心。不但六凡是不善思维,声闻缘觉着了空也是不善思维。譬如幻师在十字街头变把戏,幻作种种象马璎珞人物,实际上全是假的,只有愚痴的人才信以为真;有智慧之人知其非真,了知无明幻出六道依正,变现出来六道轮回。无明才是真正的造物主,六道差别全是自己心里一念无明变出来的,所以清净心中什么都没有,有一点就麻烦了。已经证得圣果的人没有任何差别,有差别即不能见性,无差别才叫作一真。        957,《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纶贯》有曰:“了修染修恶等即是缘了佛性,就路还家,名不思议。”有三因佛性之说:即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佛陀梵语,译为觉,即三智圆明,一切处,无不照了,名大圆觉性,(三智者,即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止观》三曰:“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见,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萨所见,名道种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见实相,名一切种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不增不减,各各俱足,众生迷了,必须以三因佛性显示出来:       (1)正因佛性是理体,正是中正,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谓中必双照。︵双照是照空照假,空是遣一切相即真谛,假是立一切法即俗谛,非空非假即是中谛。︶三谛俱足名为正因佛性,亦即实相般若。       (2)了因佛性,了是照了,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是由前正因佛性所发之照了之智,智与理相应,故名了因佛性,亦即观照般若。而观照须以实相为体;了因佛性虽各各俱足,而不会用,终日迷惑颠倒,仍无成就。       (3)缘因佛性,缘是缘助,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功德善根。三世诸佛出现于世,示现种种形相,教化众生,即是缘因佛性。三恶道是虚妄的,修染修恶是空的,不是实在的,如彻底明了即可就路还家,断恶修善,心地清净,修善不着修善之相。佛是用四摄法到恶道度众生,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958,在唯识学中,妄想与执着是迷情的根本,把智慧埋没,故须用断德,断一分妄想执着即透一分光明;因此三乘圣者地位不同,并非智慧德能不等,而是迷有深浅。寂是无音,寥是无色相,此指真如本性而言,真心是寂净,自性清净心什么都没有。心之体如何形相,佛法常用比喻说明而不能比得恰到好处,说清净心如同镜子一样,但是清净心无形无色,镜中能现一切相,所现的相与镜体并无妨碍,相有生有灭有来有去,而镜子并无生灭来去,心不动才有受用,凡圣之别即在乎动不动。十法界依正庄严,包括四圣,诸佛菩萨所现之相也是虚妄的,如证得清净心,心佛众生全离开了。凡夫看佛菩萨并不寂净,如佛说法四十九年,在五印度到处奔波,我们因为带有迷情故看佛也不清净,其实他心清净如如不动;佛陀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可度,悟了以后穿衣吃饭均是佛事,佛事没有边际,没有界限。世间事万象纷纭,均是镜花水月,因缘生法,当体即空,如认识真相即开悟了。        959,工业时代讲大经真不容易,公私都忙,不能天天赶道场听经;而学佛要专,心无二用。今日之下要有慧远大师所提倡的专修道场,研究经义要析入毫芒,尤应融会贯通,如有人环境许可,集少数志同道合之同修,专修净业,乃是世间最有福报之人。        960,学佛能否成就在乎愿,总愿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如想开大智慧要抓着纲领,开智慧要去烦恼,烦恼中见思惑难断。譬如平常听经是愿意的,甚至于很有兴趣,但是谈到断烦恼(贪瞋痴慢疑)则不愿意,如此这般,纵然三藏十二部全都会背也是人家的,毫无用处。        961,梵行又称为清净行,其中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此为色界以上必须要修学的,没有四无量心不能生初禅;有禅定而无十善,欲界天也去不了。安世高的同学明经好施,而烦恼未断,仍有贡高我慢之心,所以堕入蟒蛇身。慈悲喜舍一个悲字即可以代表,从体起用,不修此行,愚痴烦恼破不掉。        962,讲经有五重释题之说,即释名、显体、明宗、论用、判教是也。此第三项所谓明宗者即宗旨之义,如《金刚经》之宗旨谓明心见性。净土通常说有四土,其中实报庄严土即是见性的净土,花开见佛悟无生,即明心见性;未证得无生法忍者生方便有余土或凡圣同居土。所谓教者即一切经义,宗门修持完全在宗旨上,教下是在文字上研究,不离言说,为中下根器之人而说之教法。通达乎心性谓之宗通,通达乎经义谓之教通。又如古德研究经典加以注解,如谓《楞严经宗通》,此即说明以禅说明经义;又如某某经说通,此即说明依教解释该经。        963,道场中一天不讲经,一天就没有修持,以前大陆丛林中讲经法师有数十人之多,某位法师对于某一部经有特别的研究,即专讲某一部经,丛林即是佛教大学,解才是行的大根大本。以行证解,如不能行则为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故行满而智圆。行满即是断烦恼,烦恼有见思尘沙无明,学佛不过断烦恼而已。断是心上断,而不能由境上断,智能显理,有了智慧才能把法性理体显示出来。理就是智,智就是理,理若是圆圆满满的显露出来了,能与所都要离开。一切造作,无论善恶(如镜中之相有善有恶)、顺逆境界均接受,要融通,融通则烦恼由根拔去。照一切罪相无非实相,无相无不相,故不染,在境界上即能考验自己,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境界。只要真正把身心贡献与佛菩萨,一切顺逆境界都是佛菩萨安排的,愈走愈光明,佛菩萨冥冥中加被,而我们自己心中也似乎有一些感觉,并非毫无所知。        964,《金刚经》所教的修行方法,是以“修一切善,离一切相”为宗旨。自己没有成就,说法不是度生,不过结结法缘而已。听经甚久,大经也研究得不少,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如何去作,何为好境界,何为坏境界,不至于走错路,这是学佛初步的效用,使我们走上了正道。一切境界无欲无求是好境界,因为境界中没有魔了。弘法之事都有时节因缘,只是在修行上用功夫,效果不必强求,机缘有一定,只有随顺众生,随分随力诱导之;其方式最好的是法布施,多看经多听经。佛说法喻为法轮常转,轮辇过了地面时,压平了荆棘野草;以地面比作心地,心地中有无量的烦恼执着,要继续不断的压。心中烦恼如野草,因此古来大德讲经说法从无间断,心中之草一天不压即生烦恼;若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听经,或者有一点效用。        965,用从体生,用若不与体合,是修行功夫未到家。在一切法中,于人无诤,于事无求,心中必然清净;无愿无求,这就是空,就是三昧。但经中为什么又叫我们常常发愿呢?信愿行是三资粮,发愿要成佛道是必要的,但不能求此愿,有求的心,心中即不平等,必生魔障。修因与证果均是依靠体,时时刻刻在回光返照,随时注意与外面境界染不染。断恶修善都要离相,现在我们是在因位,这样作都是般若会上的菩萨,自己焉能不尊重自己呢?        966,修行要在转识成智上用功夫,不要专门去找。除去执着,第七识就变为平等性智;不用妄想用观照,第六识就变为妙观察智。众生本来有的无量福无量慧不能显现,自己并不晓得,总是想求福求慧,而自身的障碍(妄想执着)又不肯舍去,这就难了。如真想在佛法上有成就,只要肯做,人我执一破,我见没有了,一切烦恼统统消除了,看一切人都是四大五蕴众缘和合的假相,而我亦如是,四相破了,即是菩萨。我见由何处起呢?遇到疑难问题先要找其原因,佛法说心外无法,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找其原因要向心内找,能回光返照,处处找自己,一定有结果。心中一动念即是十法界,相是真性随缘变现出来的,能变的理体没有差别,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从体上讲皆金,从相上讲也是金,随便拈一法皆是佛法,佛与大菩萨之眼中看十法界即是一真法界,去了分别执着即是无障碍法界。        967,佛法讲了许多,到了这一个阶段,应由修证下手。佛说出自己证的境界,及如何证得之方法,我们读了之后为什么不依之而修呢?十方诸佛及大菩萨皆以般若观照一切万法,一切万法归纳之即是五蕴,五蕴展开来就是百法。必须熟读《四十华严》,详细研究五十三参所遇到的各种境界,体会经义,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而最后的归宿是西方极乐世界。现在头绪理出来了,应历事练心,遇到任何事情都应练习心中了了分明,如如不动。修定修慧要由事上修,若仅仅盘腿静坐是死定,绝没有历事练心来得圆融。经云福慧双修,悲智双运,不可有偏,单观无虚必执有。本愿虽是在利益众生而不可强求,利生的机缘没有成熟,应先在自利上下手,利生的先决条件是离相无住,真能做到离相无住,可以广度众生,否则只能随喜功德,当你领众时而自己心不清净,可能被众生度走。        968,以智照境,以境发智,智照对于境界相辅相成,智照即观照般若,境界亦能帮助观照。发明摩诃止观的智者大师,听说西方有《楞严经》,义理深邃,境界高超,心向往之,遂拜求《楞严经》能传到中国来,拜了十八年,其渴望之殷,可以想见,所以后世讲《楞严经》者必说止观大义。三止为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三观是空假中。        969,体真止:止就是定。体真者,经论中常说一切诸法皆因缘和合而生,均无自性,如能体会真空的道理,证知其真理即真空,一切事相当体即空,就不会再在一切法上攀缘。体真止属空观。方便随缘止:又名息缘守境止,如念佛法门及禅宗的参话头,把其他的万缘都止着。菩萨晓得空有之真相,空非空,有非有,有是幻有,空不是顽空,于一切幻化假相的境界上分别种种万事万相,而心中如如不动;为了利益众生,故随着众生的缘,亦能安住在俗谛上。息二边分别止:是因第一种偏在真空上,第二种偏在假有上,都不是中道,现在明白假非真假,真亦非真,空有两边都不执着。        970,三观第一是空观,观一切法皆空,属真谛,可以破见思惑,证一切智。第二是假观,一切万法是假有,属俗谛,可以破尘沙惑,证道种智。第三观是中观,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空非假,谓双非中观;一种是亦空亦假,此为双照的观法。        971,三谛是空谛、假谛、中谛。(1)空谛是宇宙的本体,诸法的自性,洞然虚寂。因缘所生法,一切法皆空,又称为真谛,是真实的。如知一切法皆空,即知一切法不生不灭;证得真谛即能开一切智,断见思惑,三界六道轮回就离开了。所以空谛是破法,空谛不是孤立的空。(2)假谛又称为俗谛,世间无论依报正报,或色或心,均属假有,但能起暂时的作用。既知一切法是假的,对于世间一切事物即不必认真。(3)中谛:真空不碍妙有,假相与真理如水与波,真空与妙有实在是一件事,此理若能透彻,了知真俗不二,空假一如,即入于中观的境界。证得中谛道理即开了一切种智,破了无明,证果则成就了法身德。言诸法以空故,生即无生,非为假有;以假故,无生而生,非为实空;即假即空,即空即假,故中。此为三谛之理。        972,学佛均须由定慧打基础,定慧得到,法身即显露,有定有慧即解脱自在。一切境界现前心不为境界所动,即谓之定,《楞严经》中讲楞严大定。阿难与摩登伽均无定功,故均被境界所转。一切境界现前了了分明是大智,不染是大定,定慧圆融即知一切诸法无非法身。十方三世无论有情无情,随便拈一法无非真性,但众生未发菩提心,佛亦无法度之。菩提心包括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是清净心,没有妄念;深心是好善好德,戒品俱足,一切过非全没有了;大悲心是利益众生的心,众生有苦难尽力去帮助。一发菩提心即与佛心相应,心一清净即发生感应道交的作用,所以说心识净者无不应现而为说法,如秋天空朗,罗列星辰,万器百川,不分而。世出世法只要一有贪爱之心,即为境界所缠绕,就是凡夫。初学佛者应以祖师作榜样,距我们时代愈近者愈容易效法,他们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如何,我们应以他的意见为意见。印光祖师一生守本分,老实念佛,兹抄录印光祖师念佛恳辞序中一段,希读者能深入体会:        “一切法门皆依戒定慧之道力,断贪瞋痴之烦惑。若到定慧力深,烦惑净尽,方有了生死分,倘烦惑断而未尽,任汝有大智慧,有大辩才,有大神通,能知过去未来,要去就去,要来就来,亦不能了,况其下焉者乎!仗自力了生死之难,真难如登天矣!若依念佛法门,生信、发愿、念佛圣号、求生西方,无论出家在家,士农工商,老幼男女,贵贱贤愚,但肯依教修持,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一得往生,则定慧不期得而自得,烦惑不期断而自断,亲炙乎弥陀圣众,游泳乎金地宝池。仗此胜缘,资成道业,俾带业往生者,直登不退,断惑往生者,速证无生。此全仗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与当人信愿念佛之力,感应道交,得此巨益,较比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天地悬殊也。”        973,修学佛法首先要了解真空之理,证得真空理体还要利生,不利生不能破尘沙惑,尘沙不破不能破无明;无明一破,本性即现前,所以说修学不利生就不能得到圆满的福德。地有忍辱的功德,无论净秽均能容纳,是地藏之德行。我们如果遇到障碍,心里就应当想我们学地藏菩萨必须忍耐,每一位同修在因地中都发了愿,在果地上必将兑现。我度一切众生没有任何条件,什么报酬都不要,是傻瓜干的事,傻瓜的事干多了,干一二十年必有成果,种清净因,得自在果。世间第一等的聪明人,闻法即相信,相信即发愿,发愿即实行,实占尽了天下的大便宜。        974,《大般若经》有六百卷,其中特别简明扼要的一卷提出来流通,名为《金刚经》。《金刚经》能开众生到彼岸之智慧,此种智慧,人人都有,本来俱足,亦即佛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觉性。未开者并非没有,人人的仓库中宝物装得满满的,只是门未打开。众生被无明盖着,看不清楚真相,悟了的时候便通达一真法界,迷了的时候是十法界。一真法界一切障碍都没有;障碍愈多,法界分得愈细。如想证得一真法界,必须由根本上破除我见;一切分别执着均由我见而来,如将我见破除则不觉者觉,无明者明,无惑而不断。开智慧必须要发大慈大悲心,悲心一发,智慧即开了,也是消业障最有效的办法。在理上讲,众生都是佛,因众生皆有佛性,性体相同;既属相同,见众生受苦即等于自己受苦。须知整个法界就是自己一个人,没有相当定功的人,大概不容易体悟到此中的义趣。但是无论何人均会作梦,梦中山河大地、人物虚空全是自己心中变现出来的,一旦醒悟,在梦中随便拈一法无非是自己心的一部份;我们现在人生何尝不是一场大梦,真如本性迷了,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己真性中所现之物。常作如是观,即能生起同体大悲心。        975,天天读诵《金刚经》,读久了自然种下般若种子;如不解其义,念久了亦会慢慢领悟。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现”,学久了,烦恼一天一天减轻,智慧一天一天增长。佛法人人有份,虽说有利钝之别,乃是方便说法,下愚之人,渐修久了即变为顿根,果具恭敬信心,至诚读诵,必能大开圆解。佛法最怕执着,四依法中有“依义不依语”之戒,如《金刚经》之译本有多种,若考据其中文句,那一句合乎佛当时所说较为恰当,如此研究,永远不会开悟。古人读经用无分别心读之,今人则以文学眼光读之,或用考据方法研究其翻译之来源,欣赏其文字之优美,或分别其名相,如此则是佛学而不是学佛。读经必须以至诚心读诵,至诚者即心中一念不生,读经如此,读古人注解亦如此,甚而推及世间书籍,以此种态度阅读,亦能以慧眼观察,别有悟处。以至诚心看经就是修定,不可用分别心,一字跟着一字读下去,不生分别心,有三年五年功夫必然开悟。智慧是清净心中现出来的,福德亦是清净心中现出来的,清净心现前,福慧自然具足。        976,小乘初果须陀洹,入胎时不迷,住胎时则迷,出胎时亦迷,此谓隔阴之迷。四果罗汉,入胎不迷,住胎不迷,而出胎则迷,因其功行不够,未见性故。见性的菩萨,入、住、出胎均不迷。见性当然最好,否则平时要加强训练自己,自己有了善根,佛菩萨自然暗中加被;对于世间事得过且过,不要认真,心地清凉自在。利益众生为功,长养菩提为德,有功无德,人天福报,离相修善,才算功德;德与无实相应,功与无虚相应,度他就是自度,离相布施,空有两边都不着,与实相理体相符合,即是成就希有之法,也就是成就第一义。        977,圆教菩萨必须具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佛法之根本。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欢喜心是什么都能包容,如弥勒菩萨大肚皮满面笑容,心中一定清净,亦即四悉坛中之世界悉坛,令众生生欢喜心。心地清净才是福气,有财富并不是福气,功名富贵更是烦恼的泉源,生活勉强过得去,每天有两顿干饭吃,闲暇无事能有兴趣读诵《金刚经》,是天下最有福报的人。天天读诵《金刚经》,能照经中所说的义理实行才算是受持。读诵是念念不忘,早晚读诵,想想自己是否照着经中意旨作了。读诵受持不着空,一心清净不着有,读诵受持便得悟自心性无实无虚,远离二边,会归自性,清凉自在,其乐无穷。        978,金刚般若一现前即已进入成佛成菩萨的道路,若不度众生则只能证阿罗汉,只能断烦恼障,不能断所知障。博学多闻,广度众生,才能知世出世间一切万事万法,所以度众生还是多分对于自己有益处。为了破自己的所知障,广接众生而心中清净,无能度所度,四相均离开,天天在度,天天无度,无三世亦无十方,什么都加不上。        979,凡夫的修行难以见性,是因为有障碍之故,但障碍并非一下子所能断除。修行法门虽多,而其纲领则是去三障,无论什么法门只要是去障就是佛说的,不能去障则是魔说。《金刚经》之作用就是去障,所谓破三障、成三德。三障第一是惑障,迷了才生烦恼,从粗浅的方面说就是见思惑,破三界内的见思即是罗汉。凡夫不觉,不知道每日生活在烦恼之中,见思以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我见一破,一切都解决了。凡夫二乘都生活在边见中,罗汉所断的是粗相而非细相,见思惑有十个: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非果计果)、戒取见(非因计因)、贪、瞋、痴、慢、疑。前五为见惑,后五为思惑,都是以我见为本,故破我则惑障除,而成般若德。见惑中不能归并到其他见中者均属于邪见。如一人不相信因果报应,什么事都作得出来,所以佛在经中讲的因缘果报之事非常详细,就是希望人人都能保持人身,人身一失掉,学佛的本钱就没有了。第二是业障,我们在过去生中不知道造了多少罪恶,没有天眼通,当然不知道,业系种子藏在阿赖耶识中无量无边,所以如果能灭罪则业障除,而成解脱德。但灭罪谈何容易,必须不分别把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不执着把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于是乎前五识就随着转为成所作智,第八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罪自然就消灭了。第三是报障,报者苦报身也,起惑造业一定要受果报,人生本为酬业而来,五伦眷属均有宿因,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永远纠缠不清,如能恳切接受佛的开示,知一切遭遇均是应得的果报,逆来顺受,没有妄想,就很容易入道。报障若除,即能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亦即能究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说成就如来,故报障除则成法身德。总而言之,我见罪业由无明生,无明破则惑业二障渐消,乃能证法身。        980,一切万法皆是心所变,为什么研究大乘大部头经典方能见性?因为小部头的经言简意赅,例如《金刚经》听三遍即不愿再听;大经天天读诵,认真研修,很不是容易事,如有机缘天天听经,千万不要失掉机会。真正要讲破迷开悟,也须要读大经。阿赖耶识行相微细,就相上讲,佛对小乘根性不常讲第七、第八识,怕其发生误会,执着阿赖耶识为我,到今日南洋小乘教只知第六识,还执着大乘非佛说。如在初学道场不能讲太深,愈简单愈好。欲求身体健康必须心理健康,欲心理健康必须通心性之学,四无量心发到极处,一切众生皆是四无量心之对象,亦能消业障、灭痛苦,未见性以前亦能得到少分的解脱自在。           981,教有藏通别圆,前三为权为粗,后一为实为妙。权是权巧方便,因众生根机深浅不同,障碍亦有厚薄之异,迷重障深者不得不权说,否则便不能契机,但是虽属权宜之说亦不可轻慢之,顿超仍然要经过藏通别的阶段,不过不停住而已。众生根性不一样,遇根钝者不用权巧方便即无法度他,尤其在今天,众生烦恼比从前重得多,环境也比昔时复杂零乱,各国虽有佛法,但均是初阶,美国的佛法才在起步,希望他们能够担负起续佛慧命的任务。        982,前五识缘性境,属了别,非分别,它不造业,它的一切造作须与第六识俱起的时候才有造业,《楞严经》说六为贼媒即是指第六识。不攀缘外境是戒,心中不起一念是定,境界了了分明,身心清净自在是慧。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时时锻鍊,日久了,什么业障都能够消掉。第六意识是贼之渠魁,功力甚大,以第七识为所依,与前五根相应和合,造诸善恶之业,皆纳第八识中,如仓库保存,随时遇缘起现行。第七识常时执取第八识见分为内自我,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惑常俱,故名染污识,遂使第八识担阿赖耶识之名,阿赖耶是音译,其原义为我爱执藏现行识。        983,《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凡是因缘所生之法全是有为法,都没有自体,当体即空,而不是分析空。天台讲空,三论亦讲空,因缘所生只有假名而无实体,天台家说一念三千,《起信论》说一念不觉而有无明,真是真空,有是假有,非二边,是非空非有,双照是亦空亦有。佛法与世间法不同,佛法目的是在破烦恼、所知二障,如把佛法当作世间学术研究,则生死烦恼仍无法解脱。历代高僧大德有修持成就者不可胜数,均是以断烦恼、破执着、明心见性为目标,其修学方法是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不重在名相解释。义理明白、方法晓得之后,须由观照上用功。不起迷惑颠倒,第六七识即转变(其体不变而是在用上转变),第七识不执着,平等心即现前;第六识离开虚妄分别,即转变为妙观察智。眼见耳闻,见到色相,无欢喜无厌恶,是谓之妙观察智;一发生爱恶,分别好丑,即是用第六识。不分别,心就定了,一分别,心就不定,此种工夫不是盘腿打坐面壁得来的,如果一天念十万声佛而得失之心未断,则仍无济于事,依旧未得自在。小乘罗汉见思烦恼断了,见思是三界六道之业因,无业因即不受果报。罗汉只断见思未断所知,不度众生所知障断不了;见了性以后虽然只证了分证佛,再往前进修谓之无功用道,一切自自然然任运流入,此比喻船快要到岸的时候,不必用力,此时阿赖耶识变为如来藏。第六识比喻为罪魁、功首,受轮回之苦、成佛作祖都是它。        984,唯心识观者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皆观察。一切时指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一切处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从未休息,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知唯妄念无实境界,是谓之唯心识观。蕅益大师说唯心识观是破法执最有效的方法,法执破了,我执自然也就跟着破了;法执破了,烦恼即断了,心地清凉自在,可以说证涅槃成菩提的关键即在此。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并非究竟,而必须在境界上心地清清楚楚,但不攀缘,这样才叫观照,才叫般若。《大珠和尚语录》上说三学等用就是观照般若,对外面境界了了分明是慧,心不为外界所动是定,外境千差万别,而自己心中绝不攀缘是戒。《占察经》中说:心亦不能在无记上。唯识中之三性有善、恶、无记。此二无记不同,唯心识观中之无记是心失掉了,心中必然缘妄念。菩萨观慧,与凡夫不同,菩萨晓得自心之心念是“知己内心,自生想念”,而凡夫则认为是外界实际有的境界。蕅益大师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外境全是阿赖耶识相分变现的,一切精神现象是阿赖耶识的见分。例如梦中山河大地全是自己心变现出来的,若对于境界了了分明、如如不动,一切分别妄想通通断掉了,知道现在人生就等于作梦,就是入佛知见。        985,一切境界均系心识变现出来的,只要离开分别执着就会得到清凉自在,自在就成为分证佛。对无缘无故来侮辱我们的人,绝不可存报复之心,应存报恩之想;听到毁谤讽刺,恶言相向,这都是来成就我们的大菩萨。《金刚经》说一切法得成于忍,无忍辱则布施持戒均不能成就。想作什么事而遭受人家的破坏,他是来消我们业障的,应如饮甘露;业障消除之后,到了晚年可以有顺利的处境。如今既然明白这种道理,即应掬诚接受。上等智别真妄,中等智明是非,下等智知利害,现在连知利害的人都没有。等到自己真正清凉自在,诸佛菩萨自然加被。观行固然重要,而观更重要。行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无观慧,其他都是盲修瞎练,人天福报。十法界依正庄严均是自己心想所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所差别。他人如对我有分别,没有影响,但是你如果觉得他对你还有分别,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同他差不了多少;外界对于你起分别是消你的业障。菩萨是在境界上学,而不是在经本上学。        986,无住就是不着。只要有我见存在,没有办法消尽业障;业障不忏除,心性见不到。谁障碍了道?外面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障道,是自己的业障障着了。千经万论都说理体上湛寂,无论在什么境界,训练自己的心清净不动,此『清净』二字学成了,法身理体就得到了。有体必有用,以无心应事,对任何事情,随心应量,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心里毫无成见;如果有我的见解,我的看法,我的主张,则人我是非随之而来。心里要空空洞洞才能普度众生,心地永远是清净光明,如如不动,这才是真正学佛。        987,佛说《金刚经》之目的,是要开众生本具的如来智慧觉性,以恢复其本来面目,正是绍隆佛种,传授心印之无上甚深法宝。│由此可以证明《金刚经》是至圆至顿的教法。初学的人应当注意在“能破”二字,破了障碍智慧就开了。学佛就是要消业障,纵然到了等觉位也不要求有功,只求消业,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未曾消尽。整个修学过程中就是消业障,业障去掉一分,本具的智慧觉性自然就显露一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一切时一切处,对顺的境界不生欢喜心,对逆的境界不生憎恨心、逃避心,此身为酬业而来,受果报如饮甘露。晓得自己是在受报,报受完了,灾就消了;既知道三世因果,即应当甘心情愿的忍受,一切果报早早现前,一下子报掉多么痛快!外人来毁谤乃是求之不得之事,正好消我们的业障,假如不肯接受,岂不是还愿意保持业障吗?学佛勘验自己的功夫,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如遇一切境界觉得清凉自在,就是证明重业已经消了一大半。        988,心不清净不叫菩提,心如明镜一样,如果染上污尘就不光明,照物就不清楚。菩提心是觉心,觉心是由清净中得来的,欲清净必须离一切相,《金刚经》说:“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因为空有一切相均离,则心清净,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生则是无明我见破,而真如法身现前,所以说“则名诸佛”。无明破不了就是因为分别执着放不下,一切万法原是一体,成佛作祖的事,只要问自己肯不肯作,这是自己的事,不是求人的事,求人难,如肯作人人都会帮助你,没有一个众生不是我们的大恩人。大家都知道忍辱波罗密好,谁肯作?大舜大孝,其父其母其弟均欲害他,他只想到我为什么不能得父母的欢心,常自责备,而绝无忿恨心,就这样才能成就大业;世间法如此,佛法更要如此,大舜能作到,我们为什么不能作到?        989,我们很想训练自己成为圆顿的根器,果能深解义趣,信心不逆,就是圆顿根器。对于《金刚经》所说义理至诚恳信,信了之后即起行,一切作法不违背经中义趣,就叫作信心不逆,不但是圆顿根性,而且就是圆初住菩萨;圆顿根性谈不上位子,每位都包含一切位,如证得圆初住即证得等觉菩萨位。见性之后已经成了一整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能用位次来比较,因为已经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功夫不一样,无明习气尚未净,而其见解及所知与佛无两样,可以一超直入,立地成佛。惟在学人始终信心不逆,承担续佛慧命之重任,决定当生即能得到无上菩提。        990,大乘佛法是佛法的纲要,以度他为本,度他用六度,六度以般若为根本,一切大乘经典均离不开般若,般若可以断妄念,破执着,离分别心。凡有妄念必有执着,金刚般若之大用即在破烦恼、所知二障。        991,念念觉察就是《金刚经》中之观照般若,《楞严经》说得比较详细,想想自己的心在那里,把妄念的老家找到。七番破处即禅家观心的办法,什么念头不要理会,念头一起即查念头那里来的。“无着”二字不但《金刚经》说之,整个大乘佛法均离不开这两个字,无着即是破妄想执着,妄想执着根本没有一个处所,自无始以来妄想当了家,受尽了冤枉苦。七番破处之后,佛即说明妄想无体,妄想破尽,有个真的,即在自己身上。说四大、说五蕴是从妄的方面讲,都不是真实的,相是妄的,而性则是真的,如在相中认识性就有办法了。会的头头是道,处处见性。        992,见是性,闻当然也是性,见闻觉知都是性。见性何以是真心?因其脱根脱尘。眼根不接触色尘即不起眼识,见性与根尘不相干,根接触尘才发生识;六根都是一样,妄心是生灭的,而真心则是不生不灭。见性与眼识不同的地方,是眼识有分别外面色相好丑,而见性则不分别。苦乐两边都不执着,即入一真法界,分别才有苦,不分别没有苦,数月大的婴儿没有分别。        993,《楞严经》云:“色心诸缘。”色指十一个色法,是一切色法的归类,内五根外六尘,即是物质的现象。心是八识。诸缘包括能缘所缘,能缘是心,所缘是境。“及心所使”即心所法,有五十一个,“诸所缘法”指二十四个不相应及六个无为法,以上一共是百法。『唯心所现』言百法亦不是真实的,百法是万法的归纳,包括世间善恶诸法,均是自己的心所变现。如作梦,梦见冤家对头,气愤填胸,醒了没有了,是自己变现出来的。心若静到极处,本性中之智慧光明即现出来,《楞严经》说静极光通达;若心为境界所动摇,用功即不得力。有老修行,修行数十年而不得力,是未抓到纲领。吃东西讲味道是为味尘所转,睡觉挑床铺舒服是为触尘所转,买东西要拣一点毛病没有的是为色尘所转。果能通达唯心所现即住一真法界,如每日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面所现的影相了了分明,而毫不留一点痕迹,见贤思齐,镜子就是善知识。        994,《楞严经》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身是五根的身,心指八个识及心所,其余百法均包括在内。“皆是”二字就都包含在内了,一切万法皆是心中所现,所谓妙心显示见性而已。现前一念见闻之性确实是真心,见性如是,闻性亦如是,其他均如是,如着相即无法见性。唯识学讲计执不能执,依他起亦不能执,空有两边都不执着,一念见闻之心对于境界照得彻底;“真”不是假,只有它才是真的,“精”是真性上丝毫染杂都没有。“妙心”指的是大圆镜智,心包万法,对一切万法不昧,所以学佛要跳出四大五蕴的圈子,跳出去之后,一切万法就是你的身,就是你的心。        995,《楞严经》云:“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六尘缘影之心是个妄心,盖覆了真心,认物为己。色受想行识均是物,能现的是自己,所现的是物,大圆镜智是自己,其所现的相是物。所以佛说要一切放下,才能显现出真心来。虽无遗失,而不能起作用,亦即等于遗失,并非真正的遗失。“本妙”,本来是的,清净心本来是清净的,修的是去妄想。『圆妙』是从用上讲的,言其作用,亦即常言说的寂而常照。圆有照的意思,只要真心现前,即起感应道交;感应没有动念头,愈往上情愈薄,佛完全没有情,菩萨为觉有情,而其情不起作用,求佛菩萨只要心在道上,自然得到佛菩萨的加被。“宝明妙性”,宝之体放光明,其体是坚固的,从体上讲的是照而常寂的相,如如不动,决不动感情,不起分别。心净,境界就清净,心与性分开讲,是从体用上分别:心是妙而起的,如大圆镜智之光明,从用上说的;从体上讲即宝明妙性,清净寂灭即佛所证的大涅槃相。佛行住坐卧均在大涅槃中,说空容易了解,入定数十天者是小乘定,大乘是活的定,佛示现成佛之后,四十九年说法没有一天休息,而时在定中。“认悟中迷”,本性的体用,认物中之迷,认为四大是自身,六尘缘影是真性,本悟心中妄认迷情。迷悟均在一心之中,心本来迷悟都谈不上,因为众生迷,所以说佛是悟,真正的悟,是迷悟两边都放下,才见到了性,佛说是不得已而说,使我们开悟的。        996,佛在《金刚经》上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这是说明破四相的菩萨,对于本经初发决定,依经起行之信心,比以恒沙身命布施的功德还大,因为这种心是称性的,闻得此经,深信非依之而行不可,便发起如法修行之大心,是为信心不逆。此心一发,其福即超越长劫布施无数生命之菩萨;此福指下文荷担如来,当得菩提,果报不可思议言。发菩提心便是《金刚经》所说的信心清净,信成就者所发决定心,摄有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一切时一切处提起『我要生清净心,心决不攀外缘』,是大乘菩萨入门的第一步,否则大乘佛法连边都摸不到。什么样的境界不搅乱我的清净心?任何人与事,连佛法均不执着。但一切法与清净心决无妨碍,心如太虚空,如如不动,一切万相任其来去,任其生灭。为什么被境界所染?就是因为第六意识心起作用。一切境界,了了分明,而都不挂在心上,善亦不取,恶亦不排斥,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信自己决定作得到,谓之信心清净。深心是好德好善,乐集一切诸善行;被人无故辱骂而欣然接受,谓之乐集一切诸善行。瞋恨之火真可怕,瞋火是由心里发出来的,不发脾气,不生瞋恨心谓之深心,可以把善根福德真正保持住。今后凡与人来往,先存利益众生之心;如在在处处口不择言,遇境界随其转,仍是在佛门之外。决定相信自己可以利益众生,广修六度,普度有情而不着相,为大悲心。这三种心合起来就是发菩提心,即与佛之心相同。        997,经云:“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本来在圆妙心性中,性体上没有迷悟,亦没有身心之相,《大乘起信论》中说,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一起,把本来圆妙的心性(即般若经所讲的第一义空)变为无知无明冥顽晦昧的虚空,即从真起妄,无明的体是暗的。“晦昧为空”,晦是不明,昧是无知。“空晦暗中”,把智慧光明转变为情识,变了质,起的作用通常称之为见分,转本有之智光为能见之妄见。色法的来源即是“结暗为色”,色再变化,变为四大之色。        998,经云:“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自己的身,即色法中杂着有妄想(受想行识),身体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妄想,既有色身一定有妄想,色是假的,想是妄心,相是妄色,色心和合,五蕴具备。此说明妄认四大五蕴为自己的自身相。        999,经云:“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妄认缘尘分别为自心相。聚缘的功能说的是第七识;“趣外奔逸,昏扰扰相”指的是第六识。聚缘之缘指第七识执第八识之见分认为是我相,聚是聚集,恒审思量我相随,俗称为灵魂,藏在五脏六腑之内;佛法则不说灵魂,指的是习气,即我执的习气,此习气变为命根,入生死。我执(神识、第七识、即灵魂)是彻底虚妄的,完全是错误,无始以来即坚固的执着,一切众生未能解脱,轮转六道,即吃了这个亏。“内摇”,内指根身,外有环境,妄想引起分别,即动摇了感情,外面环境吸引,“趣外奔逸”,眼见色,即为色尘所转,耳闻声,即为声尘所转,随六尘境界起变化,此专指六识而言。“昏扰扰相”是总结。聚缘迷执故昏,内摇外奔故扰,误认此昏扰者以为灵用,而妄称心性。真学佛之人必须把得失之心去掉,一切顺逆均是自己阿赖耶识种子起的现行;世人不察,以为这种现象是自己的真心。八个识彼此关系:第七识在内为第八识所转,前五识为外尘所转,第六识在当中,内外都转,故第六识如不与前五识起作用,谓之独头意识。恒审思量,阿赖耶只是恒,无我执、无法执。第七识不间断,有恒有审;第六识有审而间断,前五识非恒非审。 
     1000,经云:“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认为心在身体里面,这是颠倒。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迷了则生生世世流转生死。真心是广大无边,即在现前,可惜我们不认识,身心是四大五蕴,不但身心是真心变现出来的,一切山河大地一切众生全是我们心变现出来的。梦中亦有山河大地人物,醒来什么都没有了,假如在梦中知道是作梦,一切苦乐都没有了!佛法一学即得受用,真正明白生死就了啦,三业的造作也清净自在了!学佛的人如不懂得心包太虚,即是外道。
    1001,经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不知是迷,不知自己的真心。东方人治学多讲求定功,所以见得清楚;认心在身中,只是颠倒知见,妄执而已,真心是妙心,真心自始至终决不会改变,改变了思想,破除了执着是真功夫,不执着即对了,不执着全是中道。山河大地之世界咸是妙明真心中所现之物,若知心包万法,法在心中,则成正遍知矣!因不知故,认物为己,乃成性颠倒也。     1002,小康计划未必彻底,知足常乐才是根本,颜回之“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贫无立锥之地,未必是苦难,不求是真富贵,有求就是贫穷。现在生活不难,若知足即快乐;外面境界无好丑,是你心中之一念,只要安份守己就行。        1003,听经看经自己以为真悟,其实是解悟,解悟属于意识的作用。在楞严会上,佛用言语说明真心的道理,但是由无分别智发出来的,而阿难则是用缘心(即第六意识心)来领悟,佛叫他舍掉缘心,要阿难接受的是圆满广大的妙明心体,但阿难不敢承当,认为第六意识缘虑分别之心,能闻法领悟,有大功能,又焉能舍掉?殊不知一切凡夫无始以来迷而不觉,以第六意识当作真心,未用微密观照,反观心性,不知道佛所说的妙明真心是什么?第六识是虚妄的。听法,会听的用本元心地︵真心︶可以开悟,用第六识听,终无开悟之日,众生之迷在此,闻法多年而未开悟者亦在此。读唯识者应知六识所缘的是六尘,绝不缘法性,根缘尘与法性不相应,如果用第六识心听法开悟了,亦不过是悟了声尘而已。法性是一切万法的本体,闻法要消归自性,消归自性者即是『得法性』。即不执着声尘的境界,不要着重它的音声,要着重它的义理;看经亦不要着重它的章句词藻,不着文字相。修行在乎转识成智,了解其言语文字以外的意思,才能得到真实受用。故经云:“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这就是说:你们尚以缘心听法,以能缘之心,听我所说法音,则此法亦变成了所缘之尘,非得法性真理。以法音但是能诠,真理方是所诠,真理即众生之心,故知妙明心地方是真理,听法能悟真理,才是真正目的。        1004,马祖说“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就是直心,心无念头即平,起念即不平,常是永远保持着,即是道。因心中妄念现前,即起波浪,如一点波浪没有的水,其作用很大,光明照耀,映澈清晰,一有波浪则模糊不清,虽然亦能映相,而所现的是生灭相,是支离破碎的相,这个比喻如同真心与妄心。马祖说的平常心有五要义:1,要离造作。不是什么事都不作,应随缘作一切应作的工作,与众生感应道交。2,离取舍。不取相是对的,舍,舍离之义,似未免消极,其实舍是离相之义,不是六度万行全不做了。六度万行仍照做,而不着相,取舍是同时的。3,离是非。是非人我均离开。4,凡圣均离。四圣六凡均要离开,不可着相。5,离断常二见。此为边见,为五恶见之一,不名中道。        1005,以指标月:把月亮当作法性,指头当作佛的声教,欲想见月须离开指头,须脱根脱尘。再者音是声音,属于声尘,佛经文字属于色尘,声音与文字只能作增上缘,帮助悟入心性,但不能执着声音与文字,这是凡夫的通病。听经要离开音声,如能反观自性,即能开悟,喻佛以音声而作佛事,说出声教,直指人心,开示闻法之人,彼闻法人,因教自当观心,犹如因指而看月,若闻法悟心,则因指见月。如果听到佛的声教,不了解反观自心,此人不但不达自心,亦复不知教意,因为他以声教当作自心,自他不分,焉能了解教意?既不了解教意,亦复不了解自心。何以故?教以声名句文为体,无觉照之用,心以灵知不昧为性,有觉照之用,学人不解依教观心,认声教为真心,不但迷心,而且迷教。所以《楞严经》说:“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        1006,西方四土,常寂光土无相,其余三土,实报庄严、方便有余、凡圣同居三土之殊胜处即在凡圣同居土。修净土是修净业,净业是无漏业,现在我们未断惑仍然有业,而可以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即生到凡圣同居土。真正大乘根机是在《四十华严》中之善财童子发菩提心,弥伽长者向善财顶礼即可知大乘根性之可贵,十大愿王天天念而有口无心即不能得到利益,幸亏佛法尚有带业往生之法门,否则“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还是方便的说法,依大乘经论,成佛需要无量阿僧祇劫。各位须特别留意,带业是带旧业而不是带新业。        1007,妄心与外面六尘相接时,好像是真实有个心存在,但是离开了六尘分别心立刻就没有了,如同客人到了旅馆投宿一样,暂止便去,而旅馆的主人比作不动的真心。此主人在《楞严经》上称之为“分别性”,分别性决不因为听法即有、不听法即无,此分别性即是真心;如依旧执着以听法的分别心当作真心,就是以客当主。真性是体,其用是妄心,觉了它就是真实,迷了它就是妄。用不离体,相就是性,才算是见性,真心就是本性,八个识及五十一个心所均是随境而有,心本不生因境有,此系就用上说。真心湛然常住如亭主,妄心是客,真心是主,八个心王及其心所均是客,客有去来,有生灭,最显着的是第六识,如眼需九缘,耳需八缘,而见性、闻性与分别性是主人不动,不需要缘。日常见色闻声全是假的,全是前六识的分别心,是妄心,是断灭心,是虚妄的。把世出世法看得清清楚楚,即跳出轮回的圈子。        1008,打坐入定,入了无想定,什么都不分别,而仍分别这个“一切都不分别”,外道把它误认为“冥谛”,这种境界是六根离开六尘境界,以为内心有个自性,非色非空,而又执着我入涅槃,六识不起作用,实际上仍然是内守幽闲,亦即无为法中之择灭无为,是相似的无为。阿罗汉未见性,其六根确属离开六尘,而能超出三界。非色,是非同色界四禅天的定;非空,是非同四空处定,即入第九次第定。拘舍离是在印度与佛陀同时着名的外道,其定功能到无色界天,证得非色非空的境界,以冥谛为自性;冥谛是灭法尘,能缘的神我(外道所执之实我)要离开冥谛,再找分别性也找不到。纵使心之分别都没有,亦不过是离了粗分别,而微细流注,固所未觉;纵使境之色空都尽,也不过离于粗境,灭尘影事,固不能离。若离诸法尘之缘,即无分别之性。此系把能缘的心的现象说明了。参禅必须要走此路,到时能否知道此一境界,冥谛是中途站,距目的地尚远得很;但是念佛如坐飞机,不必通过这些关口。所以参禅必须了解清楚,否则即会走错路。        1009,第六意识心作用甚为广大,世间事离不开它,闻法亦离不开它,凡夫人人如此,对于求无上道的障碍很大,若《楞严经》中不说明此事,吾人焉能懂得?古来大德有因听经而开悟者,是以“闻性”听法方有悟处,并非用缘心听法;有悟即能见性,用根性而不用识。因为因缘所生法均能还原,如世间之物,从谁借来,还之于谁,若是自己之物,则无可还。真心与妄心决不同,古德说真心之难解在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1010,经云:“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见精即“见性”,妙精明心是不带妄的,见精明元是宾中之主、带妄之真,即八个识,一切万法八个识是主,假使一念不生、毫无分别时,眼见一切色而不杂于色,此是原有的光明。见精即是见性,明是能力,元是原来有的,见精绝不夹杂其他东西,精是纯而不杂的。圆顿根性大菩萨们的修行方法,立刻即能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佛法不能看得太难,但亦不能看轻,大经大论看了许多,如何能转境界,会转的即佛菩萨,不会转的即凡夫,佛法种子常常跑出来,久而久之即能转识成智,但必须天天用佛法来熏习,不可间断。见是由真性生起,其体即妙心,见性中带一分妄,把妄去掉即能见性;如能用根不用识,而将根中之妄去掉,即成功了。缘尘之心是有还的,缘尘能见之见性是不还的。佛欲示无还之旨,先说明见性,见性很切近真心,且就阿难日用之见,分别指示,故曰:“且汝现前见我之时,此见即是八识精明之体。”元者本也,故名之曰见精明元,即前说二根本中之真本,识精元明是也。体即第八识之见分,映在六根门头,在眼曰见精,在耳曰闻精,在鼻曰精,在舌曰尝精,在身曰觉精,在意曰知精。本具精明之体,而有了境之用,但体受妄熏,而有二种颠倒见妄未除,精明尚欠于妙,故曰“虽非妙精明心”也。月有三相:第一是天上净月;第二是人以手捏目望月,虽见到一个月亮,并非真月,但与真月并非别体,放手即真;第三是水中月影,与真月有虚实之殊。所以由此比喻第一月是纯真无妄之妙精明心,惟佛独证;等觉菩萨尚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何况凡小!           1011,佛说八还之意,是先列可还之相,再显无还之见。例如东方日轮升天,则全讲堂皆有明曜之相,黑月子夜,复现昏暗之相,以日是明相本因,故明相当还日轮,故经曰:“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光明从太阳来,还可以归还太阳,随日轮而俱来者,亦与日轮而俱去也。但本性是光明的,只要把无明打破,大光明藏即现前,有还即是有去有来,是客不是主,本性是无去无来。见性乃是真主人,无来无去,不生不灭。设若见精还于明相,已随明相而去,则不明时,应无复见暗,而今不然,虽明去暗来,所见之相千差万别,而能见之性,凝然不动,无差无别,无往无还。        1012,《楞严经》云:“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不还的当然是自性无疑,阿难虽然知道见性是无还,但是见性似乎在自己的一边,有时也似乎在物的一方面,何以见得见性就是“我”的真性?见到山见性是在山那边,见到水即是在水的那一边,似乎混杂无分,为解释这个问题,佛答覆阿难,有一大段经文。        1013,初地菩萨见一百个大千世界,二地菩萨见一千个大千世界,愈往上见得愈广愈大,乃至十地菩萨见到无量世界,但是仍有限度,十方如来见无限量,故曰穷尽微尘。菩萨见世间有净有秽,佛见一切世间全是净土,六道凡夫中之最下劣的众生所见只有分寸,五眼见的不同,广狭不同。不管见的大小,见性缘相分,不生分别的时候,真心即现前;五根接触五尘境界,历历分明,而不分别,现量见性就是真如本性。从见量上说,佛的见量尽虚空法界,下劣众生所见不过分寸,如何相同?虽然佛的见量如太阳,而众生的见量如星星之火,其实火无两样,可比作真性是各各众生本具的。        1014,阿那律是佛十大弟子之一,译为如意、无贪,过去劫中为农夫,远种山田,带饭而食,山中有一道人已修证辟支佛果,七日下山化缘一次,遇饥荒无人施供,空而回,农夫见而问之,得其情,乃以所带稗饭一包布施供养,辟支佛接受为咒愿曰:“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布施,后必得安乐。”以后阿那律九十一劫受福不灭。阿那律听法时好睡,被佛诃云:“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生大惭愧,勇猛精进,七日不寐,因而失明;佛愍而教之,授以乐见照明金刚三昧,得天眼证圆通,见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菴摩罗果。此果因此间无,属五不翻之一,故用音译。道源法师数年前赴印度朝圣时,曾问及当地人士:印度有一种果名叫作菴摩罗果,究系何物?后拿来一看,原来是台湾的芭乐。        1015,《楞严经》中说显见不杂,是说明十法界众生之见量。那是自、那是他,见性是见性,物相是物相,一切物相自然不是见性,见性也决不是物相。物相虽然千差万别,同时均为清净现量之所见,见性无殊,如山与水有差别而见性无差别,由此可以说明见性不杂,性是离相的。佛说“此精妙明,诚汝见性”,所谓“此精妙明”是指此见精,本妙本明,与物不杂故“妙”,见诸物故“明”,即此妙明真心,诚汝自己见性,“物”“见”分明,显见不杂。当见性接触万法时,是现量的境界,见到现量境界则是见到诸法实相,所以说见性是周法界,如镜照外境,根本不杂,根本不染。境界是心变现出来的,心不定如何能有清净的境界?就是因为把假的东西当作真的,才有六道轮回,必须明了境界相本来就是清净寂灭的。如真见性,一切境界心地坦然,无论何种境界均不与有漏法相应。古来佛门大德,不要说教下大师,即宗门大师那一人无学问?宗门说“不立文字”是不执着文字,如《大珠和尚语录》,其中引了多少经典,他如未读过,焉能引用得上?经典如旅行指南,不研究经教如盲人骑瞎马。        1016,物就是物,见就是见,物不是见,物与见就是唯识中之见分与相分,物相是阿赖耶识中之相分。见性与物相并不混杂,比如以灯光当作见性,每盏灯的光明都是周全室的,每盏灯是能照,灯以外的是所照,如把一盏灯关闭,光就没有了,而每盏灯的灯光并不混杂,见性在能见时,其能见的是自己,所见的是物相。物见分明,本不混杂,见性就是自己的真性,本有家珍,反不敢认以为真,这就是一般凡夫的知见。迷了才有六道轮回,悟了就是一真法界,禅家常说不知痛痒的是死人,知道痛痒的是凡夫,究竟怎么办才对?知而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清清楚楚而心中无界限,不起分别心,现前的境界即是真、即是如。宗门教下手段不同而目的则一,禅家说离心意识参,《金刚经》说离一切相,都是一个意思。        1017,佛法与世法一样,自利才能利他,一定先要成就自己,先要在道业学业上有成就。有小成就也能小利他,自行化他是同时并进的,自利是主,利他是宾;成佛之后完全是利他。一切众生无一人不求福报,故对于满众生愿之心应无有穷尽,如不能满众生愿,自己的成就就有缺陷,佛循魔王波旬之请提早二十年灭度(当时人寿一百岁),是为了满波旬之愿。学佛要断恶修善离相,这是无量无边法门的总纲领,果然能做到无执着,魔王也无法来破坏。        1018,一切众生经无始劫以来不知道自己在那里,佛在大经中常说“心是自己”,禅宗说的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就是自己,《楞严经》说的涅槃妙心亦是此物。不了解万物皆是自己,遂失去本来一体的真心,而执心外有实法,乃为成碍之由。若能找到这个心之后,从此即得到大自在,一切苦厄远离,这是佛法最大的受用。众生迷了,认为心在身内,不知自己真心实在的状况,更不知山河大地以及万事万物是自己心中所现的现象,是自己造作出来的;失掉物我一体本有的真心,其害处即是自己的身心为境界所转。见性就是自己,见性就是真心;六根接触六尘随境流转,而不知均是唯心所变,若真见了性,对大对小对善对恶均无执着。只要有分别心就不自在了,不达万法唯心,遂有心物之分,非惟物不随心转,而心反被物碍。譬如作梦,所现的善恶境界均是自己梦中变现的,不是外来的,我们人生也如同在大梦之中,只是我们不醒而已。永嘉大师说:觉后空空无大千,这是证道以后的话。        1019,学唯识者特别重视阿赖耶识的种子熏习。我们举心动念都是业,一念善心起,阿赖耶识中即落一个善的种子;一念恶心起,阿赖耶识中即落一个恶的种子,所以不能生恶的念头。烦恼一起,即应马上提高警觉,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在二六时中若常念佛,则善恶两种境界均离开而超越于三界之外矣!        1020,庄子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是很高的境界。迷惑颠倒的凡夫认为我就是自己,我以外者均不是自己,结果自己的心随境界而转,见善则喜,见恶则怒,自己作不了主,必须到了八风吹不动的时候才有把握,所以《楞严经》说“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能转物的人把十法界转变为一真法界,凡夫把一真法界转变为十法界,一切万法是自己心中的相分,能转物者即是转自己的见相二分,如真能通达一切唯心造,分别心就没有了,人我执、法我执也都没有了。有人我执即有烦恼障,有法我执即有所知障,二执破二障亦破。佛千言万语即是离开执着,转了见分之相,心即清净,心净则土净。有人专心念佛而不能往生,其过在道理不明,不得其法,所以学佛必须亲近善知识,深入经藏,以免盲修瞎练。        1021,经曰:“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本是”二字是先说出真相,此即诸法实相,所以佛与大菩萨自住三摩地中是实相、是理体。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即是实相,何谓妙明?佛经中之妙字多显示非空非有的道理,如法轮之圆心,到底是有是没有?有无二边都超出,此谓之妙,亦是寂照不二义。寂是体,照是用,心要寂静,又要明了,任何事情都通达,而常在定中,心是定的,境界无论如何烦扰而心不动。佛是上根利智的人,深深了解此中的道理,故令众生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上用功,则烦恼不断而自断,还用得着去修持吗?“无上菩提”是从本觉果体上讲的,此种理体,一切众生圆满具足,不过佛是证得了,凡夫虽未证得而并未减少,故《心经》云不增不减,佛见无分别,看众生都是一样的,凡夫有分别心,所以见人有高下。本来圆满,故称无上,『净圆真心』本来无染,《心经》上说不垢不净;本来无染,何言染净。此说明常住真心即是一个真体,亦即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华严经》称为一真法界。“妄为色空及与闻见”,此说明从真起妄,谓本是一真心体,转妙明而为无明,转真觉而成不觉,起为业识。《起信论》云:“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读此经文即应注意“一念”二字。若是专在一念二字研究揣摩,反而又生了无量无边的念头;若是将一念歇下,一念不生,当下即如明镜一样,外面景色统统照在里面,无不了知。如果开悟了,境界与真心是一体的,真妄一如,妙净明体即现前。一切万相均是由真心变现出来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遂现出见相二分。色空即所现之相分,包罗依报山河大地万事万物等;“及与闻见”即所现之见分,皆属妄为,本非实有,宛现二相,则是非生起。所谓一真法界,只认体不认相,若着相即不见性,则有十八界。        1022,身心得到自在,活在世界上就一切自在了,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也就都转变为无量的善巧方便,超出了真妄两边,二边均离。真能转物时,六根可以互用,背后的东西可以看到;心境湛然,身为法性身,境也是法性境,也就是常寂光土,无身无相。不能转物是凡夫,若能转物是如来,我们虽不能转但是知道一点消息。禅宗大德注《楞严经》的很多,有修行人读到“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一段文字,就请教大德说:“一切万相均是物,如何转法?”大德答覆说:“飢来吃饭、睏来眠。”这不是禅宗的机锋话,是老实话,一动分别心即为物所转,吃东西讲究色香味,睡觉时要挑铺位的软硬,就是动了分别心。心静下来,于一切境界不分别、不执着,生死就了啦!知道山河大地就是自己,生、住、老、无常(死)均在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中,根本就是虚妄的;若不怕死,心地坦然,死了之后愿到那里去就到那里去,自己可以作得了主。日用平常当中不起分别心,即是转物的初步,如从前有分别心,现在淡一点也好。        1023,《楞严经》云:“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这段经文非常重要,我们要细细体会方能知其深义。“大菩萨”是指八地以上的菩萨,非但二乘无分,即权教菩萨亦未包括在内,是佛及圆顿菩萨的境界。“自住三摩地中”是指佛的性定自住本地风光,不假修为造作。因为权小是用意识心,其所修定有出有入,佛所住的是楞严大定,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绝诸对待,能所俱空。“见与见缘”,见是见分,八识能缘的见分,包括五十一个心所所缘的见分,见缘是心心所所缘六尘的相分,能缘的是根,所缘的是境界,此二分均为依他起,即无自性,众缘和合才有此妄相。想是第六意识的妄想,相是六尘缘影,前尘虚妄的境界,此三六十八界一切诸法,凡夫外道内执身心为实我,外执万法为实法,具足我法二执。如真能通达此项道理,即找到宇宙万有的本体;本体是真如本性,万法是由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佛及圆顿菩萨了知计(六识)本空,依他如幻,从缘无性,本无所有;若能常住此境,即能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成佛无疑。        1024,佛举出一真法界不容有分别存在,而凡夫自无始以来即与分别心结为不解之缘,很难把观念改变过来,在楞严会上,文殊出来启请佛开示,是帮助我们解答这一个问题。文殊对佛说:“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此段文字含义甚深,是说明一个人说是与不是都加不上,必须有两个,才有一个是一个非。在一真法界上决不允许有是非之念,换言之,亦决不许可有相对的念头存在。再进一步言之,即不许有念头,清净心没有念头;我们真心不能现前,即是被烦恼盖着了。学佛就是要把握纲领,即能超越,许多人对于佛法自以为有成就,假若与经义对照一下,恐怕千千万万人所修的都是有漏的福报,而误会为功德,教理不明是其主要原因。所谓功德者视乎心之是否清净,心中有是非二相即不清净,清净心一法不立。文殊菩萨说这一段话的含义,是说我本是一个真文殊,比喻一真之体,于我真文殊分上,并无那个叫作是文殊者,意显一真法界上不容说是,此『是』字不是对非说是,即对本体说是,若说有是,则有对待,而非绝待。        1025,《楞严经》中所说的见精,又称为见性,又称为见元,名目虽多,其实同指众生的识精元明,即二根本中的真本。见性是量括十方,体周万法,与万法非即非离。因其非即,故能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因其非离,故万物一体,色心不二。众生不明此理,不是真妄不分,沉沦六道,就是沉空滞寂,走小乘的路子。在楞严会上佛令阿难指出见性的所在,说道:“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即在万象之中,分析出这个精明净妙的见元。万象不能混曰精,万象不能蔽曰明,万象不能染曰净,万象不能变曰妙,此即本觉所具性功德相,结果阿难指不出来,所以对佛说:“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可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是离物亦无是见之可指,离了相,性也没有了。        1026,那一个法门都是教我们见性的,既然要见性,那有不清净的道理?一念不生,没有分别心,真妄不二,全妄即真,这种道理佛不说出来,世上任何人谁能知道?世间聪明人对于学问道德有深邃修养者很多,但是无论如何跳不出妄想的圈子,始终在生死轮回中。《楞严经》中佛对阿难说:“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这几句话非常要紧,见是见分,尘是相分,见包括心法及心所有法,尘包括一切色法,此二法把有为法包尽,因为有为法无自性,是依他起。“种种发明”是指种种概念,种种名相,种种解释,统统是假的。愈是聪明人,妄想愈重,很不容易了生死;如此说来,研究《楞严经》也是打妄想吗?一点不错,研究经典假若着了文字相仍是妄想,会看经的会听经的要离开言语文字相,否则都落在妄想一边,研教讲经也都落在是与非是中。“真”是不妄,真精就是真如本性的体相,真精现前就能超越是非圈子,又何必在万相中谓何者是见可指,何者非见可指呢?迷悟真妄,惟在一念,若一念迷,则心境纷乱,是非叠起;若一念悟,则心地湛然,岂容有是非在其间耶?        1027,凡夫无始劫来妄想执着实在难断,见解不圆,修行必定有障碍,小乘圣者及权教菩萨未能见性,即是因为妄想不能断。说到真如本性,不能说自然有亦不能说因缘生,确实不容易了解,凡夫之所以有妄想执着,是对于事与理之真相未能深入通达。外道说自然有,拨无因果,是大邪见,至于因缘生法之说是破外道执自然有的药,所以因缘生法亦不能执着,病好了,也就不需要再用药了。        1028,梵志即婆罗门,地位最高,自称是大梵天的后裔。冥谛是数论师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谛,认为是万物之本源;因外道修禅得五通,前后知八万劫内事,但八万劫以外不能了知,故曰冥,其实本是灭法尘,非色非空之境,谬称冥性常住,以为是诸谛冥初之本源。外道穷理深的,能伏六识现行,种子全迷,末那具在,全凭定功,定功失掉仍入轮回,不如阿罗汉。因为罗汉已断前六识,末那中之人我执已断,而外道不过将六识现行控制着不起作用,而其种子仍然潜伏,功夫一失,种子仍起现行。投灰是印度一种苦行的外道,将身体投到烧过的热灰里面,专修无益的苦行,他认为有一个真我,满十方,又称为神我,如中国所说的灵魂,身体有灭而灵魂不灭。阿难对此颇表怀疑,认为佛以前所说的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似与外道所说的冥谛神我并没有什么区别。经云:“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缘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与先梵志娑毗迦罗所谈冥谛,及投灰等诸外道种,说有真我,满十方,有何差别?』”佛所说真如体性是不变的,非生者,由来本有,非灭者,究竟不坏。而外道认为冥谛与神我为万物之生因,冥谛及神我为能生,万物为所生,有能有所即非绝待,而是对待。        1029,《楞严经》中,十番显见之第九,是显见超情。以见性不变随缘,故非自然;随缘不变,故非因缘。自然、因缘皆是妄情计执,见性两皆不属,故曰超情;显出见性是超乎妄情计执着,见性绝不是虚妄分别,意识心的分别计度与见性绝不相同。阿难听佛开示之后仍然迷惑,以为见性与冥谛、神我相彷彿,外道说冥谛与神我均属自然,阿难的情执打不破,疑惑不破不能见道。佛法无非是破执着,本无定法可说,对于佛亦不能执着才能超情,能超情与见性就相近了。佛有方便语与真实语,凡是使我们明心见性的是真实语,使我们断恶修善的是方便语,明白这个道理即知佛说法之苦心。《楞严经》彻始彻终皆是真实语,《楞严经》后边说五十种阴魔与七趣,亦是真实语。《楞严经》专说显性,对儒家思想影响很大,所以说《楞严》是开智慧的;开智慧是先破妄心,然后显见性,见性是带妄显真,破妄心、显见性是最初方便。        1030,阿难将周不动之见性误认为自然,既认为是自然,它必须有一个不变的自然实体,不变亦不随缘。因为它并不是一个物体,在明暗色空中找不到见性的自体,离开明暗色空去找也找不到。外道讲的冥谛与神我,冥谛是四空天的境界,神我是灵魂,它们都是落实的。佛讲的见性与外道说的完全不同,如果以明为自然见性的自体,就不应当见暗,现在既见明又见暗,它确实有随缘的功能,六根的觉性确实有这种功能。如果以明为见性之自体,遇暗时则见性应当随明走了,暗来了应不见到黑暗;再以空塞为例,如以空为自体,即不应见塞。而实际上明来见明,暗来见暗,随见随缘,因此可以说明觉性决定不属于自然,自然是不变不随缘的,焉能执着它是自然的呢?因是亲因,缘是助缘,佛说万法因缘生,未说本性因缘生,相上有因缘果,性上谈不到因缘果,若因明有见,应不见暗,如明去了,因断了,暗现前时何能见呢?如因暗有见,应不见明。所以精觉妙明,本如来藏,既非因缘,亦非自然,皆为戏论。故古德云:“非因缘非自然,妙中之妙玄中玄,森罗万象光中现,寻之不见有根源。”        1031,因缘的定义是随缘随变,自然是不变不随缘,见性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善学的人依义不依语,文字亦是言语,不要执着于文字上。方便语是不了义的,真实语是了义,以了义为体,以不了义为用,并不是不要不了义。如果在楞严会上明白用根不用识,确实能够入大乘圆初住菩萨的地位。禅宗用观心的方法,不要理会念头的善恶,只要一起念头就观察念头那里来的,如果念头没有了,再找它到那里去了,不念经,不研教,一切放下。后来因为人的根性迟钝,不易见功效,古来祖师遂想出来改为参话头,二六时中心就照在一句话上(如研究这一句话就错了),时间久了,舍万念而有一念,以一念止万念,功夫久了,即得到一心不乱;定能生慧,悟了以后再看经听经。现在人只是口头禅,禅是舍念,今日之下那里找这种人?研教的毛病是执着法,我们学佛随看随离,随听随舍,听经写笔记也是在言语文字上作活计,学活的不要学死的,重在悟处,不重在文字。(笔者多年来听经均写笔记,摘录法师讲述之要点,以备随时翻阅温习,使八识田中常常落有佛法种子。因年老记忆力衰,听过就忘,如不记录,则奔波道场,虚耗光阴,得益甚少;非欲以听经笔记炫耀于人,表示我如何有学问。其实笔记中无一言一句是笔者凭自己的心得知见所写出,均是他人之言说,不过笔者等于开会时之记录而已。)        1032,十番显见一开始,佛就说带妄显真。佛用方便法指见性为纯真性,因纯真性说不出来,把一分妄见离开之后即是纯真之见,所以到最后说显见离见。此见不是平常所说的情见之见,亦非为身见邪见之见,乃指见精自体;见精自体乃真妄和合,带妄时则名妄见,离妄时则名真见,如人作梦时,则名梦人,离梦时则名醒人,梦人醒人并非二人,真见妄见亦非二见。所说显见离见者,即真见离自体中一分妄见而已。        1033,在《楞严经》中阿难听佛八番开示之后,初疑见性为自然有,后复疑为因缘生,心犹未明,故咨询如来是义云何?佛告之曰:“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祇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佛开示的办法是一念不生,即是离念,追求探究均是迷惑颠倒的办法,因定能慧,如走错路,其后果不堪设想。阿难听到佛说非因非缘又怀疑了,以为如果说妙觉性是非因非缘,何以世尊常常说见性具四种缘?他不知道佛说此话多分是在小乘法中所说,说四种缘九种缘不过是开合而已。唯识学中说眼识须具九种缘才能起现行,以前曾经详细列举过,此处不再详说。佛只说四缘生识,而并未说四缘生妙觉性,阿难把见性当作眼识是最大的错误。但是见性与眼识并不容易分别,愚者难分识与根,连罗汉都不容易辨别,何况凡夫!其差别是为境界所转的即是凡夫,如能转境界即是菩萨,自己是主人,境界听主人的指挥。用根用识相差太悬殊了!大乘经讲因缘生法,其意义的浅深差别很大,凡是使我们能够明心见性的,就是大乘经,所谓圆人说教,无教不圆,穿衣吃饭日常生活都能见性。凡是因缘所生之法均是空的,灭了之后也并没有灭,缘具的时候是各种因缘和合的,所以万法是不生不灭的,缘具的时候不要执着它,缘散的时候也不必失望,本来就没有生灭,明白这个道理即能大开圆解,因缘生法之深义如此。佛无有定法可说,佛说『非第一义』是破阿难之执。佛说法有两大方式:一为随顺众生说,依世谛说,即随情之谓。二为依佛所证的境界说,依真谛说,即随智之谓。佛之随众生说,是为了接引初机。学佛如剥芭蕉,初看是一棵大树,剥完了什么都没有。        1034,楞严会上,佛对阿难说:“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大意是说见明之时,是眼看到明,这个见精,不是因为明而发生,见暗之时,这个见精也不是因暗而发生,见性(见精)与明暗均不相干,并非因缘所生。世间人说我能见,是以我为能见,外面的物相是所见,这是一般众生所共执的,同时有日月灯光才能见到,无光即见不到,所以见必须凭藉缘,无论说四种缘也好,九种缘也好,均是凭缘而见,此之谓眼见(识)而非见性(见精)。见性并非因缘,不是因缘生才显示灵光独耀,这是带一分妄的真如本性,此是离缘之见,此见即是见精,此见虽非妙精明心,但它是第二月,并不是月影,比作第二月者即是带了一分妄的,虽然带妄,自体离缘,与因缘绝不相干。佛又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第一三两个“见”字是真见,纯真无妄,本体之真见,即妙精明心,如第一月;第二四两个“见”字是带一分无明的妄见,即见精元明,如第二月,但不是月影,月影是全妄。无始以来,此真见常堕入妄见之中,不能见妄,真见如能见到妄见,则真见非是妄见,真见是妙明真心,亦即真如本性,虽无相而其作用无量无边。真见之性如何才能见到妄见?因有『见』之一字存在心中,即是妄情,永远见不到,须用观照之照,而把情见去掉。照是无分别,见是有分别,不但方法照得透彻,而妄见之见也照到了。只要真见现前,妄见就没有作用,因为它就作不了主;正当真见忽见妄见之时,真见即离自体中一分妄见,而不堕在妄中,如人在作梦,醒了,梦就没有了,即是已离开梦境了。『非是』二字即不堕之意。        1035,古人说明来暗去,智慧透出,无明即断除。真见连名字都加不上,可是带一分妄的见性,佛菩萨与凡夫不增不减,因为迷本性当不了家,当家的是第六意识。会用根的不过用带一分妄的见精,而佛的愿望是众生赶快成佛,不仅希望凡夫能舍识用根就算了。见精只缘现量的境界,虽然不相杂而仍然带着能所,如果妙觉性真透出来,其境界就大大的不相同了。一真法界中能所一如,理智一如,佛在此境界中,其说法是由无能所中方便说设立能所;凡是有能所均非第一义,无能所即无人我,又第一义中无胜劣,说胜劣无非是劝学。见性与妙觉性很容易误会是一个东西,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一有无明立刻将大光明藏变为业相,由业相转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妙觉性与见性同时起作用,而见性当家妙觉性当不了家。凡夫是第六意识当家,见性当家烦恼障就破除了。如能舍识用根,即能破除烦恼障,必须观照本性,真见忽然现前,即能见到妄见,如自己不达到这个境界,禅宗公案绝看不懂,因为公案就是初见性的境界。一悟一切悟,现在都研究公案,不如研究经典。参禅必须离心意识参,八个识都要离开,心意识离开,真心即现前,可见禅宗破三关真不容易,不但烦恼障破了,所知障也破了,到那时看性相一如、性相不二。        1036,放下不简单。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思维,这是入了魔道,佛法是活活泼泼的,提起放下是同时的,大乘佛法的难讲处在此。任何方面都接触而心不染,不执着,不分别,心如明镜,对六尘样样清楚,无执着,无爱憎。佛看十法界一切平等,绝不动感情(七情五欲),六根接触六尘与凡夫一样而不分别,就是锻鍊一个清净心。觉与迷均依靠第六识,第六识是罪魁功首,看如何运用就是了。        1037,舍识用根,谈何容易?若能做到即是圆初住菩萨,此系顿超,乃多生多劫修行之结果,不是普通凡夫所能做到的;如果不能,应先从理论上虚心求之。自古以来,诸大祖师开示说学佛最重要的就是离开名闻利养,这是基础,就学这一项就成了,心里头如还有一丝毫放不下,即有障碍。意识心就是分别心,是彻底虚妄的,妄心是六道轮回的主宰,几时没有分别就超越了。不分别即入一真法界,一分别即入十法界。任何事情,逆来顺受,随缘消旧业,不与人争,争则消不了业;什么境界都不起分别,心中保持平静,不起波浪,就是已经还清宿债。        1038,道理不了解如何能修,譬如走路须先认识路,经的意思要圆解、要深解,否则障碍重重。修行必须先求开智慧,开启本性里面的般若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外来的;本性中的智慧透不出来,研究经典,不过仅仅了解佛及祖师的教义而已,并没有办法开悟。若是我们自己所悟出的道理与佛经一样,才算是开悟。佛菩萨与六道凡夫在行持方面没有两样,不过佛菩萨离即同时,此即《楞严经》上所说“妙修行路”。        1039,大陀罗尼:陀罗尼是梵语,谓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即纲领之义;修行要抓着纲领。加上一个“大”字,即《华严经》所说的一真法界。《楞严经》所修的纲领是三科七大,三科是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七大是地水火风空见识,代表修行的人有二十五位尊者。何以说三科七大即陀罗尼呢?平常很少讨论到此问题。三科七大即宇宙间万法的纲领,相的本体原来就是真觉妙心,三科七大即如来藏妙真如义。        1040,学佛的人个个都想得到三昧,如何能够得到?《楞严经》中所说的大定是称性的定,不是修来的,必须找到妙心、真心方有修行的基础;若真找到,念佛是理一心不乱。可见称性起修的重要;这是大乘菩萨的境界,权小均在事相上着眼,被视为盲修瞎练。凡夫固然不如二乘人,但是凡夫由明心见性的路子走,一开始就比二乘人高。二十五圆通每位尊者均能得到楞严大定,修因不同而证果则同,修三昧并不限定于二十五种,每种里面又包括无量无边的法门。六根接触六尘,心不随境转即是佛菩萨。   1041,奢摩他即止,至静义;本性中之定,谓之性定,行住坐卧均在定中。从体起用即是照,照见万相称之为微密观照,即是本性本具的照体。此种定即是止,微密观照即是观,与一般人修定的方法不同。微与密意义很深:微是离妄绝相,不但六尘境界是虚妄的,六根亦非实在的,根尘均离谓之微;密是即相离相,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未曾说一个字,说而不说,不说而说,这就是真智现前的现象。        1042,佛经是弟子们于佛灭后结集的,当时并无录音机,其所记录的经典在凡夫眼光里看未必可靠,因此后世对于现存之大藏经不无怀疑之处。此事可以不必起疑,因为阿难记忆力最强,一入耳根,永世不忘,有此本领才敢担当这项重大的任务。当结集时,有五百位已证果的阿罗汉听阿难升座演说,如发现阿难所说与佛说不符,有一人提出异议即不能通过,采取这样严谨的态度所通过的经文,应该是可以相信的。        1043,佛说一切众生不单指六道众生,是说九法界众生,十法界除佛之外,九法界均为有情众生,菩萨是觉有情。因其迷悟程度不同,迷得重的众生在最下面,为三恶道,迷得轻的在上面,许多众生均在迷,迷而不知其在迷,是最可怜悯者。佛说法使其破迷开悟,很不容易,要面面顾到,因其迷在五欲六尘当中很难讲得通。声闻、缘觉、菩萨虽超越六道轮回分段生死,而仍未出变易生死。二乘圣者因尘沙烦恼未断,故居住在方便有余土中,虽破了几分无明而仍有变易生死,终非究竟。        1044,佛说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何谓二种见妄?一者颠倒见妄,即是尘沙无明;二者分别见妄,即是见思二惑。此三惑随时随地皆可生起,惑既起已,即便造业,业成之后,定当受报,惑业苦三,轮转不息,此是众生沉沦生死之根本。何以谓之颠倒?是最初一念不觉而有妄动。为什么会有一念不觉?不觉就是迷,觉是静的,迷是动的,静的时候可以照见一切东西,动了即是无明,学佛就是将动的无明恢复到静的状态。无明妄动即是用分别心,真心是在静的状态,妄心是在动的状态;法门无量无边,关键均在定,念阿弥陀佛求一心不乱即是求定,心不为境界所转即得一心三昧。境界现前,起一念欢喜心或起一念瞋恨心,即被境界牵着走;用功就是要打破无始以来的积习,一切障碍都是习气。外面的境界没有善恶,也没有佛魔,善恶佛魔均是自己心中变现出来的相,以迷惑的心看外面境界全是魔的境界。六根接触六尘无时或歇,一切相皆是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所以阿赖耶识又称为业识或种子识,而所变现出来的相都是虚妄的。凡夫不知道是自己真心变现出来的,如在梦中而自己不知道是在作梦,如果知道,心中就平等了,冤亲平等,不管什么境界现前,心中是清凉的,随便到那一界都可游戏神通,自在无碍,生死也没有了。所以对于经论必须要深解圆解,方能得到受用。        1045,『分别见妄』:分别就是心动,心不动便没有空间与时间,此理比较深一层,不太容易了解。因为有分别见妄才有十法界,在佛没有十法界,只有一真法界;不明了一真法界是不觉,不觉才有念头起来,或称为一念妄动,或称为无明,一动即造业。惑有三类:最粗的是见思惑,造有漏的善恶无记诸业,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无论是三善道或是三恶道,其所造的业都是带烦恼的。见思惑断了以后还剩下尘沙惑,尘沙惑所造的是无漏业,属于偏真之业,得到偏真涅槃,是二乘人的境界。无明惑所造的业是亦有漏亦无漏,说其无漏是心地清净,说其有漏是与凡夫和光同尘,与凡夫一样,现这种业才能自利利他。佛法说见了性即证得无生法忍,这个意思就是说一切万法根本没有生,当然也没有灭,完全明了并认可此中奥义,即是证了无生法忍。有业一定有报,有因必有果,惑业苦是连环的。从浅处说,现在看的相是业的相续相,如儿女对于父母,父母先亡,是缘满了,自然离开,随业流转,亦随自己的业而有所改变。因为可以随变,故称“当业轮转”。命运亦是有定有不定,心是能变,外境是所变。佛法是翻过头来,把能变的找到。众生不知道能变的心与所变的境界都是虚妄的,如何能找到其来龙去脉,甚难甚难,譬如作梦何时开始的,怎样开始的以及何时消灭的,了不可得。        1046,“别业妄见”:通常佛法说别业、共业,并非说别业是自己的,共业是大家共同的,其实共业不共业全是自己的,别业是自业所感,自所受用,不是与别人共的,如灯发光是自己发的光。同分妄见是共业所感,非大家所造的业,而是自己所造与他人有相似之处,如依报环境与身体,依正庄严仍是自己变现的,虽是各变各的,而都能受用,以多数人说为同分妄见。《大明三藏法数》卷八:“二种妄见:一别业妄见,谓诸众生迷失真性,自起妄见,见有一切虚妄境界,或苦或乐;若人不失本真,即不见有虚妄境界。譬如一人病目,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不病目者,即不见灯别有圆影,是名别业妄见。二同分妄见,谓诸众生迷失真性,同见一切虚妄境界,同受苦乐,同业所感。譬如一国之人同见瘴恶不祥之事,是名同分妄见。”        1047,别业指自己造业所感的果报,不与他人相共的,如人的贫富贵贱苦乐种种不同,谓之别业。每一个人现他自己的境界,各人现各人自己的依报正报,如人在梦中所见,是别业妄见。“同分”通常说共业所感,如器世间山河大地,看起来有共同的受用。单由惑现,不加业感,乃为同分妄见;双具惑业,既由惑现,再加业报,是为别业妄见。阿赖耶识乃真妄和合之体,迷惑之后有三种烦恼(即无明、见思、尘沙),别业中有烦恼,同分中无烦恼,一切众生念念心中,常有此同别二种妄见。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即不觉心起而有其念,此念无自性,不离本觉,二妄亦不离真故,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受轮转。二种见妄,通妄通真,若处处执着能所,则即是真中妄,若处处不落能所,即是妄中真。依法相宗解释,别业就是不共业,亦即不共众人所造之业,个人前生所造的业,今生在阿赖耶识中的不共种子起现行所感的正报根身之业果,是自业所感,自己所受用,故曰别业。同分者就是与众人共同所造之业,依业感报,从阿赖耶识中共种子起现行,因为是共业所感,大家有分,故曰同分。但是《楞严经》的解释,别业不独指正报,亦兼依报;同分并非由业感,只是惑现,与法相宗稍有区别。        1048,眼睛害过眼病的,看灯光有五色圆影。眼睛有毛病比作真如本性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把灯上的圆影比作凡夫见的相分,五色比作五蕴,凡夫住于五蕴,展开来就是百法。如来藏性是清净心,本无一物,如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清净心是性净明体,绝无染污。无染何以显现不出?佛说是迷而不是染,一觉马上就转变过来。觉了即如好眼看灯,决无圆影。如心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不觉即是攀缘心,自己一觉得就坏了,觉得自己有能力,觉得自己有智慧,就是无明。觉心是平静的,不起波浪,起波浪即不平。佛法千经万论讲把握纲领,若寻章摘句,枝叶还有枝叶。《楞严》讲的就是根本,前面七番破处以及后来所说的两种妄见,均是根本。学教理,在精不在多,理一通,佛法全通,所以古德说:“若能识得心,大地无寸土。”破我执、破法执即无人我是非,经中讲的是叫我们看破。众生迷惑颠倒太可怜了,外边实在没有什么,全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烦,清净心起了一念随缘,本性即失掉了。例如眼见色的时候,这个色合于自己的意思与不合于自己的意思,有喜怒的感觉就是迷惑;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随缘随变。学佛就是要于随缘之中锻鍊不变,心不动摇;没有喜怒哀乐,看外面境界即能看到真实相,三业所造即没有善恶业。佛菩萨应化世间,种种设施,根本不造业。日本与欧洲研究灵魂学,还用各种科学仪器来测验,很有成就,知道六道轮回确有其事;但知道了之后又怎么样呢?不能解决也是枉然!要紧的是研究如何发生的,如何可以超出轮回、了生脱死方有用处;譬如眼睛看东西有圆影,想办法治好眼睛,圆影就没有了。如知道圆影是假的就好了!等觉菩萨还带有一分无明,如同眼睛还有一点毛病;凡夫毛病重,菩萨毛病轻,到了佛地一丝毫毛病都没有,即到了常寂光土。        1049,凡是有见全是虚妄的,菩萨住在凡夫处,他自己知道,凡夫因为妄见所以把真境真心失掉了。真心什么都加不上,只要有一念,三途六道就有沾染。病眼所看的圆影有名无实,假名建立,不是实在的;明白此理就要看破,看破即不执着,不执着就是放下。佛法均是以指标月,幸勿执着文字相,不会的人满腹经藏而苦恼无边,会的人入魔道中仍然自在,一通则一切通,住阿鼻地狱也是清凉自在的。佛法是契理契机的,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如果地球上人类不能依照佛所说法而证果的话,则佛绝不会说的。        1050,佛法就是破迷惑颠倒。眼有病的人看见灯上有个圆影,说是灯上生的不对,说不是灯上生的也不对,找不到它的着落。灯有光明是实在的,眼看灯时若眼有毛病,便把灯的光明转变为圆影。好眼比作真智,灯比作真理,以真智见真理,即是一真法界,本无所有。眼有病比作无明见病,圆影比作众生身心世界,因众生有能见之妄见,故有所见之身心世界,见妄若除,身界不可得,眼病消失,圆影何来?眼代表本性,本性迷了,无明即起,乃生起十八界的圆影。真如本性迷了即变成阿赖耶识,再变为末那,再变为六识,《起信论》说“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阿赖耶识是带无明的本性,乃带妄之真,圆影是虚妄的、是见病,妄不离真,了妄即真。心与境均无有自性,能见的病眼与所见的圆影二者均无自性。病眼可以医治的,病治好了即看不到圆影,此比喻无明是假的,尘沙见思也是假的,全是虚妄的,均不是真实的,一切万法均如此。此宇宙万法之真实状况,看破了,还有什么执着与妄想?佛菩萨明白此理,故身心自在。如通达此中道理,必然青春常在。        1051,经云:“影见俱眚,见眚非病。”影是外面的境界,见是带病的眼,又可称为见病。眚是眼生红翳,比作无明见病。现在我们所见的依正庄严,均是真如本性所带无明所见的妄相,亦即一切众生见到外面境界及与能见的统是虚妄的,非真实的。唯识学上所说见到自证分即知见相二分之妄,古德所谓“终日在妄,终日恒真”,古人在妄知道真的,我们不知道真的而反把妄的当作真的。圆初住菩萨破了一分无明,才懂得眼有毛病,在此境界妄想执着均没有了,治疗四十一天才渐渐好转;到等觉菩萨还有一点点毛病,即生相无明。学佛之人起码要先辨利害,三途可以不去;次者须断恶修善,可以保持人乘;进一步再明是非,再进一步辨真妄,晓得眼有毛病,得失之心去掉就自在了。《心经》上说的“无智亦无得”,能证佛果之智与所得的佛果,此二者均离开即得到无上菩提,不能有丝毫的局限与边际。古人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亦可形容自性清净心。晓得毛病,就不是毛病,就是“见眚非病”。此见是真见,不堕在眚妄之中,故能见到眚;既能见到眚,即已离眚,如人既已梦觉,即已离梦,所以谓之非病。        1052,若以净眼观灯,只有光明,并无圆影;今看到圆影,是因为有赤眚之故,则能见之见成病,致所见之光有影。这是说明当前境界是虚妄的,所见的是虚妄,能见的也是虚妄。所见的是相分,能见的是见分,见相二分均是虚妄的,但离不开自证分,纵然有妄,其体并未变。病眼生赤眚,见灯有圆影,因眼有病故,非但所见灯之圆影是赤眚所生,即能见之见病亦是赤眚所成;以见非眚而不病,灯非眚而无影,故合影与见,同是眚之过失。但眚是病,医治好了,即看不到圆影,所以能见与所见与自性清净心不相干。真见是超越是非,不堕在眚妄之中,故能见到眚,既能见到眚,即已离开了眚,如人作梦醒了,当然不在梦中。大乘法中说如对于眼前事理真通达明了,虽无明未断,知道自己眼睛有毛病,对于虚妄相不执着,知道无明是假的,由无明变现出来的境界是虚妄的,即可不必执着。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即如眼睛有毛病的,到了等觉菩萨还有一点小毛病,可见问题在觉与不觉之间,觉了就自在,终日在妄,终日恒真,此说明真见无是无非的道理,虽眼有毛病,亦知圆影是假的,不执着就成了。好眼观灯本无圆影,比作真智照真理,惟是一真法界,本无所有,因一念不觉妄动,遂转本有之智光,而为能见之见分,以有见分,遂有相分,乃成根身器界。故《起信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所谓见病如影,不惟所见之根身器界是无明之影,即能见见精,亦无明所起,故谓影见俱眚。若能照破见相二分,皆是无明之所熏起,即是真智,亦即真见,离能离所,脱根脱尘,本来无病,真见离妄独立,无有身界可缘,说谁为即,说谁为离耶?        1053,“别业妄见”:由别业中用灯之圆影为例,显而易知。同分妄见中举种种恶象,例如说天上的扫帚星以及日月星辰的灾象,明明看见的东西,何以说是虚妄的呢?这就比较灯轮之例难懂。因为众生自无始以来,以虚妄当真实,一时不易领会。佛在此地特别说大自然的幻象与病目所见灯之圆影同是虚妄的,以容易了解的比难以了解的;乃至三土(凡圣同居、方便有余、实报庄严)依正庄严,全是虚妄的。《楞严经》这一大段经文,就是《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句的注解。声闻缘觉住方便有余土,大菩萨住实报庄严土,在圆教讲,等觉菩萨仍住实报庄严土,只有佛住常寂光土,也就是一真法界。故九法界有情众生均将三土当作真实的,只有佛及八地以上大菩萨知道三土依正与灯上圆影一样,此时佛在楞严会上已经说得最彻底了,如再不开悟就没有办法了。        1054,眼睛有毛病是一个人的别业,看灯上有五色圆影,其实不是实在的,是似境而不是真境。灯上圆影之相虽借灯光现相,并不是由灯生出来的,灯原来并没有圆影,而是因为眼有毛病。如见了五色圆影而觉悟自己眼睛有毛病,问题就解决了,觉了就不迷了,觉了就没有障碍,也就没有苦恼。若想把圆影去掉很难;如知道是眼病作怪,了知其虚妄境界,即不会再执着,虽然处在虚妄境界圆影围绕当中,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苦乐都超越,即能得到自在无碍了。所以经云:“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目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        1055,在此例中应当觉悟,我们今天所见山河大地、一切有情众生,是我们无始见病所生的幻相。我们亲自住在并见到这个世界,那一位不把它当作是事实,如果说山河大地是虚妄的,大家一定说这位先生发神经,在这个娑婆世界里说真话无人相信,说假话人人称赞,以山河国土比作圆影很难懂。见病就是无明业相,三细相之一。业是动、一定有所造作才能成就事业,故业是动相。无明是迷惑颠倒的见病(比如眼睛有毛病),于无明业相,熏习不已,连续不断,即是相续相。如此将本性转变为见分之能见相,转本有智光为能见之见分,于无相真理中,妄现所见之相分。有能见必有所见,见相二分同时发生;理论上说先有能见,后有所见,实在是同时的。所见的山河大地、一切众生以及一切种种果报循环,与眼病所见之圆影相同,故佛说这是无始见病所成,能见所见均不是事实,均要放下,即脱离生死。        1056,经云:“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见是目见,即见分;见缘是国土众生,即见所缘之相分。六根六尘相接触即现出圆影,圆影是目眚所成,故见与见缘是由无明业识生出来的见相二分。此二分均由自证分变现出来的,因其是依他起性,所以当体即空,依他如幻,非有似有,眼前境界似乎现出前境,均非真实,彻底虚妄的。元是原来、本原义,就是我们自己本来的妙明真体。觉明即是本觉堕在无明之中。妄相是真心现的,真心一念不觉即现妄相,不觉时本觉妙明即被无明盖覆着了,如阴天云多,盖着太阳,盖得再厚,太阳还是有光的。本觉妙明的作用如太阳在云层里,真体无人晓得,本觉变为妄觉,如同眼有毛病。换句话说:见与见所缘境俱从自证分而起,皆如空花,本无所有,乃似现前境,究其所由,元是我本觉妙净明体上忽起一念之妄,能见及所缘皆依眚而生,非真理境中所本有,原来是我的真觉堕在妄明之中。『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变为妄觉,能见的见分,以及所缘的相分,即起了执着,起了能见与所见,有能有所就是凡夫。有了无明才有这些相,无无明即无妄相,眼睛好了即见不到圆影,三土五蕴依正庄严是真如本性有了毛病才现出来的。攀缘外面即是毛病,体是真如本性,病无自性,本性上出了见相二分是妄的。非但所缘是眚,即觉明所发之能见,亦即是眚,因其俱依无明而有,妄体本无。换言之,一念之妄,即生起能见及所缘,则觉此能见之见精亦是眚妄,于是觉与见皆是眚矣。『本觉明心,觉缘非眚』,惟有本觉妙明真心方不落方所,此明真体非病,上『觉』字指真体,下『觉』字指妙用,『缘』字双摄见与见缘,谓本觉妙明真心,觉悟到能所二缘皆妄,此觉体自不堕在妄中。换言之,妄见对觉心亦是觉心之所缘,故妄见属诸缘之中,是则觉心能觉诸缘者而谓之非眚,正以合前见体能见眚者而谓之非病,互相契合。        1057,能真正悟入万有皆空,才能放下,放下即自在,放不下则苦海无边。经中说“本觉明心”,即是真如本性,佛法中常说本觉与始觉,本觉是众生之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相,有觉知之德,是非修成而然,乃本有自尔之性德,故曰本觉。然此本觉心体,无始以来,覆于无明烦恼之中,一旦依修治之功,始显其性德,名曰始觉。明心是光明的,心若明了,即是无明去掉了,此“本觉明心”四字绝不落在方所。        1058,经云:“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觉其所觉之见精,从眚妄起,而此本觉明心非堕眚妄之中。本觉理体能觉诸缘起相,第二“觉”字是动词,一动即是生相无明,现出种种相,本觉虽现妄相而绝不攀缘妄相,虽在妄相之中而不染妄相。第一与第三个“觉”字是真体,所觉指能缘所缘,本觉(真觉或真体)被无明盖覆未觉的时候,常堕在眚妄之中,一旦觉到所觉的是眚,则此本觉已经离开了眚妄,而不堕在眚中矣!可见本觉明心能现一切相,而不为一切相所碍,性相圆融。佛法所讲的真如理体是一切万法的理体,如真懂此义,念念圆融,圆融才能得到自在,不圆融即有障碍。本觉明心能觉诸缘就没有毛病了,虽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仍不能转变境界,就得不到佛法的受用,必须自己作得了主,才算是没有毛病,此即谓之『觉缘非眚』。断烦恼、了生死、证菩提不是空话,真能做到;只要有一念不觉即统统不觉,觉就是放下,迷就放不下,有一桩事放不下就是迷。真心是湛然常住的,无明是彻底虚妄的。如一人失迷路途,不辨东西南北,等明白过来就认识了;凡夫依自己的真心忽然迷了,才起了梦境的法界,梦是妄的,境亦非实,凡夫虽在妄境之中,无时无刻并未离开真心。见性是真,闻性也是真,六根根性是真,诸法法性也是真;迷的时候如梦境中之山河大地。佛菩萨的境界在梦中不执着,水月道场,梦中佛事,真妄一如,不离妄境,恒住真常,对一切众生有莫大的恩德;而小乘人则否。佛的无边大用,就是我们自己的无边大用,我们有障碍盖着了;知道这是一种病态,立刻把它放下就自在了。《圆觉经》上说知幻即离,正同于见见非见,知道是幻即可以离开。知难行易,一边是无量功德,一边是无量苦恼,真正明白学佛能离苦得乐的效果,立刻放下,马上得到解脱自在。但是如何能体会此中深奥理论?必须具备正信、正解、正行,此三者缺一不可,不能分开,且须圆融,变成一个,即谓之能入;反过来说,如果仍然是三节各各独立,即是未入。觉本来是真的,眚本来是妄的,未觉眚时常为眚妄所迷所障,既然以真觉觉其所觉之眚,则真觉即脱离了眚病。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来说,若真觉悟,在根尘识中即得自在,不再为虚妄相所蒙蔽。迷的时候身口意谓之三业,悟了的时候即变为三轮,身口意均宣法音。这个道理即是见见非见之义,即真见见到见精带妄时,真见就不会堕在见精妄中。换句话说,假如本觉明心只要见到妄见,即离开妄见。因此必须觉悟,见闻觉知是识的作用,是带妄的,不是本性,所以不能把见闻觉知当作真心,但也离不了见闻觉知。古德说学道的人决不可把见闻觉知错用了,但要认识真心也必须由见闻觉知上去找,要控制见闻觉知认识本性,本性不属于见闻觉知,但也不离开见闻觉知。        1059,学佛最重要的是把理论运用到行为上,六根接触六尘不被外相所迷,什么境界现前心都不动。相是虚妄的,而见妄所依的理体是真的,妄依真而生。本来我们的身与佛一样是法性身,所住的土是法性土,常寂光土。必须要物我双亡,如《金刚经》所讲的破四相;如还有人我相,现在面前的境界就是虚妄的。如果要做到物我双亡,自他界限必须完全去掉,这样还有什么漏与不漏呢?在学问上讲,这是登峰造极的学问。        1060,见闻觉知就是八识的作用,转本性为阿赖耶识,在法性土中见闻觉知用不上,真心因一念妄动即变为阿赖耶识,有念即叫做妄,无念并非白痴,白痴也有念,可见作到无念实在不容易。佛经难懂的原因,在于佛是由无念心中说出来的言语,后来经过结集作成经典。要想懂得佛经的道理,须把妄念减少一分,即与佛接近一分。如何减少呢?即是六根接触六尘时,提高警觉,不为六尘所转,否则不但经看不懂,注疏也都看不懂。入了境界即能懂,入即行,信解行证合而为一即能解决自己的生死。        1061,学佛的目的在证果,不是了解经义增加一点智识就算了。悟有两种,一种是证悟,一种是解悟,解悟其理论并未入进去,对于修证的功夫毫无交涉,故佛在任何经典中均劝行人入道。入道无他,即离相而已,离相大觉自然现前,《楞严经》的理论以及古人注疏都研究得熟透了而仍然放不下,对世间事物贪恋不舍,则其所知亦仅是皮毛知见而已。       1062,经云:“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诸和合缘即是十二因缘中的无明,即是惑,亦即由分别起的烦恼障发动有漏的善恶业而感召分段生死的主力,谓之发业无明。不和合缘即是根本无明,因背觉突然而起之最初一念,为不和合,此即三细业相(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为变易生死因。众生违背了清净心,一念妄动而有无明即谓之不和合。不但是外面的明暗空塞不是见性,更进一步亦不是见闻觉知,但是见性又不能离开见闻觉知,如以见闻觉知认为是性,则六道出不去。见相二分是妄的,自证分及证自证分是真的,吾人在初学,说得似乎对于佛法彷彿有几分透彻,实际上仍未入此境界。转境界不是马上可以转变得过来的,转变的方式就是离见即觉,连见都要离,相分当然更要离。如不能由见上离,可先由相上离,外面境界得失的观念就少了。先学不着相,进一步再离见,离见即离念,离相是所,离见是能,见闻觉知之能先要离开,能与所根本不放在心里,不与外境计较,同时心里亦不取着,使我们的清净心一尘不染,这一生定有成就。修行人知真与妄,真不碍妄,妄亦不碍真;凡夫为六尘境界所系缚,是自找麻烦。迷时是惑,觉时是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菩萨居尘不染,不求远离而自远离。此无非令我们通达真妄,必须有彻底的悟解才能辨别真妄,原来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一觉就是真,一迷就是妄,迷的作用是苦受,觉的作用是乐受,相上并没有差别。        1063,经云:“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此从妄相中认识真性,知妄即是真,有如此眼光就是见性,见性即成佛,如此看到一切众生均是佛,无情众生有法性,见一切万法均是佛法,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不生灭性就是如来所证的大涅槃,此是断果,不生灭性是断德(断尽一切烦恼之德)。清净本心代表反妄归真,不是从外而得到的,必须圆满菩提证得不生不灭的大涅槃性,从来没有染过,迷情与清净本心毫无交涉。本觉是如来的智慧,现在就有,人人本具,果然真信就是大乘菩萨种性,相信我们自己的本性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密严》偈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辗转无差别。”但是说这一偈还是落在四句上,心中毫无概念就对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悟了知道是一体,迷了即有分别,至此可称圆满菩提,明不生灭性,悟清净本心,得为本觉常住。若二种见妄未除,错认见闻觉知之见,不达见见非见之见,总在第二月上认妙觉性,则始终不得见真性。        1064,经云:“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觉元:元者本也,本来如此,即精觉妙明,本觉妙心,就是佛性。觉元不是因缘生,故不属于和合,亦非自然性故亦非不和合,讲到本体,和合不和合均谈不上。如说和合生,则与离一切相相违;若说非和合有,则与即一切法相背。换言之,觉元者亦指元清净体而言,就是说若认为觉元是属和合而生,则同诸幻法,永为生灭;若认为非和合生,则不能即一切法,而弃诸幻法于觉性之外。生死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佛说生死是世间人的妄法,在百法中生死是属于不相应行法,真正能通达百法即可破人我执、法我执。菩提为烦恼所缠,所以要断烦恼;其体是一个,说断不如说悟,一下子觉悟之后,烦恼就没有了。        1065,经云:“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见精虽不是真见,但与真见是一体的。和合者,如水与土和合即变为泥,泥非水亦非土,混而不分,若谓见精与明相和合,如以眼见光明之相,则见精与明相分不开了。在眼前,见是见,相是相,看不出有和合的样子,如果真能和合,则和合以后的杂相是什么样子?假使见精与明相和合之后,应当失却明相,何以开眼仍看到明相呢?如明相就是见精,何以见精能见到自己的见精呢?假如见精是圆满周的,何以能再容纳明相?若明相是圆满周的,如何能容得下见精呢?一杂和其体性即失掉,如见精与明相和合,不但其体性均各失去,其本有的名字亦当失去,而见当非见,明应非明,如水土相和,则失彼水土本名。杂讲不通,和也讲不通,佛说话之用意在消除颠倒,真实的确不落在言语上,动念头都不成,清净心现前,一切皆是,左右逢源,一执着就生大毛病。古人云:“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悟了统统皆是,不悟那里也找不到。佛法难说也难听,千经万论不过是破执着而已,生灭与不生灭非二事,万不可把烦恼菩提看做两桩事,一真法界里就是一桩事,十法界万相庄严全是自己心中变现出来的,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彻大悟之后,对于十法界一切庄严,不会生一念欢喜心。彻底放下是真自在,知道自己是在迷中,岂不是智慧现前吗?        1066,妄心是生灭法,凡生灭者均非真实;如来藏是不生不灭,因如来藏是不变而能随缘,与万法有和合之相。通达了佛法的真实义,说和合也行,说不和合也行,此理最不易懂,而《楞严经》中说得圆满。古德说开慧的《楞严》,其实各种经典均能开慧,何以单提《楞严》?因其说理透彻,容易使人开悟。读佛经固然应当依教奉行,但也要依四依法,依义不依语,不可误会佛意,佛有时说空,有时说有,均是破众生之执着,如不执着,佛也就无话可说。        1067,入道之因缘,个个不同,出家在家弟子有因好奇心而学佛者,有因一生坎坷而学佛者,有因偶然机感而学佛者,千差万别,不胜枚举。阿难见佛相好而出家。其实最初发心并不重要,要在入道以后精进修学。阿难所讲的心、见、相等等均含糊笼统,经佛指为是妄想心,计所执。事实上大家均用此心,把妄想心当作真心,妄想心作主宰才是错用了心。就世间法言之,亦不究竟,世间法有善恶因果报应,造善造恶均用此心,永远出不了轮回,认识真心才能超出生死。经中教我们舍妄心用真心,学《楞严》最低限度要知道真心之所在,并渐离妄想心,果能如此修法,则修净土法门决不生在凡圣同居土,起码生到方便有余土,但不可执理废事。        1068,《楞严经》最初说心为见性,后来又改称为如来藏,称见性是别名,称如来藏是总名,如一开始就说如来藏不大好懂。见之体是真心,真心称之为如来藏。藏者,藏也,含藏万法。何以称为如来?如是不变,来是随缘的大用。不变之体是理体,亦即宇宙万有之本体,在有情方面谓之佛性,在无情方面谓之法性,就是我们自己在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有体必有用,其作用无量无边,十法界依正庄严均是如来藏变现出来的。《楞严经》上阿难经过世尊三番四覆的开示,他已经悟了一点,但悟得还不究竟,他只知见性是真的,而不知见性还带一分妄的,并不是纯真,是由妙真如性变现出来的。佛此番所说的均是叫阿难微密观照,偏重在空如来藏方面讲的,因为体是空寂的,万相都建立在理体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并不是没有,是有,妄想之理体并没有障碍,事与理无碍,《华严》有理事无碍法界,生活多么圆满幸福!凡夫理事不通有碍,二乘执理废事亦有碍,唯有大乘菩萨才圆融,一切万法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随拈一法均是佛法,事实上确实是如此。万法之不尽,才归纳为四科七大,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不过开合不同而已。有一类众生对色法迷得浅,对心法迷得深,即说五蕴(阴蕴同),色只说一个,心说四个,受想行识皆心法。又有一类众生对心法迷得浅,对色法迷得深,即说十二处,十一个(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全是色法,只有意根是心法。因为众生根性不同,才有这种种分类的说法,修行就是在这一切法上,微密观照之后,那一法不是妙修行路,会用的头头是道。二十五位大菩萨作示范,任何一法追究它的理体均是妙真如性。        1069,《楞严经》之七处征心是从总相入,上根利智者方能承当;四科七大是由别相入,中下根性的人可以接受。前者是由性上见相,后者系由相上见性。见到诸法无相,境界就高了,即证得无生法忍,也就是见到诸法实相,到达圆初住的地位。        1070,经云:“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尘是六尘,一切色法之总纲。浮尘幻化言其无一相真实,当处出生,找不出万法的来源。众生总要追究其根源,研究它什么时候有的,其实当处出生是来没有头,当处灭尽是没有去处,无来无去就是当下。当处出生与灭尽一刻也不停留,种子现行剎那不停,如同银幕影相一样,一秒钟换二十四张软片,就把我们欺骗了。一弹指有六十个剎那,一剎那有九百个生灭,换句话说,假定一秒钟有四次弹指,则一秒钟即有二十余万次之变化,所以一切相没有不是幻妄的,故说幻妄称相。幻妄之相无自性,依真如理体变现出来的,理体是空寂的。古人以水比体,以波比相,体是真如本性,就是法身,就是一真法界(名字不同,此是佛说法的善巧,使众生不执着名字相),万法的真性就是自己的自性,外面整个法界的一切万相(诸佛净土以及地狱)均为心中之影相。果然真晓得是自己心中变现出来的,那有不自在的道理?           1071,经云:“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前面所讲相是虚妄,性是真实,此处说明世间所有诸法,乃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均是如此。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六入即六根,因六根能接受六尘,故名为六入;十二处是六根六尘;十八界则再加上六识,界是界限义,各有各的范围。佛在大小乘经典中常常讲到,宇宙人生相当复杂,把一切复杂的万法归纳为以下四个名词,即阴、入、处、界。为了众生对万法迷惑深浅程度的不同,而有善巧之说法,六入与五阴即相反,六入是六根,六根本来是色法,而其作用与外尘内心均有连带关系。平常讲三科,此处讲四科,其实六入可以归纳于十二处或十八界,十二处中之意根即心法,此不过开合之不同。对迷心重、迷色轻者,合色开心,合色法为色阴,开心法为受想行识四阴,乃说五阴。对迷色重、迷心轻者,合心开色,合心法为意根,开色法为五根六尘,说十二处。对色心二迷俱重者,心色俱开,开心法为意根六识七种,开色法为五根六尘十一种,说十八界。就心色二迷俱轻者,心色俱合,但说色心二法,皆可收尽一切诸法。此四科法包括前面所说的一切幻相。人生过去世中,对五根六尘必定取其相而执其相,取与执如果是短暂的、偶然的,即不会受人身;因其持续不断,所以在阿赖耶识中落有种子。复因取相着相太强太久,所以一现相就是过去看的老样子,此即阿赖耶识中之亲因缘。人死后尚未投胎时之中阴身,迷惑颠倒,心中妄动,找父母作增上缘,此以无始来熏习的习气作攀缘的念头,谓之所缘缘。受身根本是虚妄的,所以说“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四大六根分散,即是灭,所以生死都是虚妄的。        1072,吾人常问:生由何处来,灭归何处去?佛经上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即是答覆此一问题,其理相当的深,明白此理,生死之恐怖即远离了,即时得到清凉自在。生灭去来不过是色法与心法二事:从色法上讲是有生有灭的假相,如此身即是假相,四大分散,假相便没有了;去来是指的心法。无论心法也好,色法也好,均是虚妄而不是真实。因缘所生法均无自性,当体即空,所以是虚妄的。既然是虚妄的,为什么又有假相发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色心二法生灭去来,其根本即是如来藏,以前说五色圆影无有生灭去来,找不到,因其彻底虚妄,如来藏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来藏无知无识,随众生心而变化,九法界中上边迷得轻,下边迷得重,迷减少、悟增加即渐渐能见到诸法实相,如现在迷得多、悟得少要提高警觉,九法界之升沈都在乎悟不悟。虽然如来藏是理体,如如不动,但所有一切万相的变化是从体起用,随心应量,循业起现行。六凡的法界是善恶业发现的,三善道是善业发现,四圣是净业发现,如大经中所说的华藏世界与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循业发现;所现的相均是虚妄的,而其理体与诸相毫不相干,理体丝毫未染、丝毫未动,现佛净土亦未清净,现阿鼻狱亦未染污。此本性我们天天在用它,但是把它忘记了,在六道中枉受轮回之苦,实在是可怜悯者,受尽了痛苦,也是虚妄,并非真实。《大乘起信论》说:『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所谓二门不相离者,言如来藏若随染缘熏,则妄有力而真无力,因而变成阿赖耶识,此时一切本有净妙功德,便化为无量烦恼;若随净法熏,则真有力而妄无力,因而证入涅槃,还我本来清净。此中全真成妄,全妄皆真。        1073,经云:“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永久是这个样子谓之常,住是安住,从来就没有生灭过,无生灭才是常住。明是智慧觉悟,妙是迷与悟均离开,对迷说悟非为妙,相对的即不是真理,根本就没有迷过,悟焉能按得上,不属于念头亦不属于言说。不动是从来没有去来,如如不动。周圆是无所不在,尽虚空,遍法界,何处不是?必须具备此四个条件: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六道轮回生死就没有了。由此可以看出大乘法活泼灵敏的状态,常住妙明,生死就按不上;不动周圆,涅槃就按不上。十法界依正庄严是相,其体是妙真如性。妙真如性是什么样子,长的方的?红的白的?全都不是,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就对了。如想入此境界,不难,心要空。为什么还是牵肠挂肚?本来无一物,心里头不应该有东西;见性不见性没有什么秘密,心中有东西见不了性,心中空空洞洞,性就现前。宗门教学即要达到此一目标,有一样东西就是无明的障碍,如想明心见性须由此处下手。不是不要相,小乘灰身灭智落在空上,心还落在“什么都不要”上,可见无一物不简单。昔有学人问某禅师道:“以安世高的道行还要来到中国还两次命债,是什么缘故?”禅师答:“他不晓得本来空,所以不了还须偿宿债。”        1074,经云:“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那一法都离不开法性,相是虚妄的,而性是真实的,五阴就是万法的归纳,其实六根所接触的六尘,那一样不是性体?见性是一见一切见,尽虚空法界全体现前。五阴是早期佛教翻译的名词,到玄奘大师的时候,新译为五蕴,如“照见五蕴皆空”。蕴有集聚之义,集聚有为法盖覆真实性,故玄奘译为蕴,言其盖覆真性,所以见不到性。五蕴再开出九十四种性。百法最后六法为无为法,无为法中只有真如无为是真的。何以说五阴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这是从性上说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相有生灭,性无生灭,相是虚妄的而性是真实的。从性上看不生不灭,佛菩萨的着眼点是看性,不注重相,若真能通达了性,相没有妨碍,是入了性相一如的境界,亦称之为一真法界。古人有谓庄子已到了地上菩萨的境界,因其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似已入法界。        1075,一真法界的景象即是觉后空空无大千,实际上相还是有的,只是对于此境界已经无心罢了。古人说:“事到无心皆可乐(一尘不染),人非有品不能闲。”现在公务员退休之后,闲得发慌,无聊极了,各就其兴趣之所近,选择一种嗜好,找三五朋友,消磨时光,这些人大半不愿意读书研究学问,假如把这桑榆晚景的大好时光专心研究佛法中之心性之学,深入谛理,趣入实证,真是天下最有福最有智慧的人。        1076,有人对于无明颇多疑问,人为什么有无明?几时开始有无明?这些问题愈研究愈增加无明,始终得不到结果。觉与迷均无开始,无明的现象即是能所,只要有能所的观念,无明即未打破,由第一分别展转而生无量无边的能所,这是错觉,完全是假的,应大大的觉悟才行。见性的人看世间凡夫迷惑颠倒,一生贪瞋痴慢,喜怒哀乐,极尽表演之能事,台上的人假戏真做,真动感情,其实一切作为均是梦幻泡影;如果晓得是在做戏,不妨也在台上随其表演一番,而心中如如不动,岂不是已入了法界吗?世间上任何宗教学问决无此高深的境界,佛法谈到最高处,连佛也不要,一身轻快,包袱都丢光了!        1077,佛法界是一真法界,其余九法界众生均在迷,不过迷的深浅不同。圆教初住以上就是佛法界,圆教十信位菩萨是在九法界中之菩萨界,九法界均有生死,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有变易生死,均属不相应行法。佛菩萨见到诸法实相,所以逍遥自在,明白此理,慧眼即开,看众生迷悟的深浅即知其将来堕落的程度。二乘人一切都不想了,有一点小自在与小神通,但未见性,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此处说非因缘非自然,没有根源,何必追其根源,如经中所说:“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这狂华即相分之境。论中所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空原无华,瞪目妄现,所现的狂华本无所有,亦无自性,如此则一真法界就现出来了,于自己眼睛无障碍,于虚空无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可惜众生迷得太久,不能马上领悟。佛在经中讲的明显,昔日学人业障浅,理懂得,马上境界就变了;我们现在纵然听懂了,但是境界还是一时转变不过来。        1078,一切万相是色法,有人认为都是由空中生出来的,佛在世时,小乘学者将世间万物均用七分之一,分之再分,最后析至邻虚尘,再析即入虚空,遂认为法既可析为虚空,虚空定能生出色法,以为一切物质均是由虚空中生出来的。东方亦有不少人同此见解,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或谓虚以生气,气以成形,万象本于一气,一气始于太虚。其实虚妄不能生万法,佛说出真正的根源是虚妄的,佛说:“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楞严》此一大科乃至后面之二十五圆通,乃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注解,如明白此理,方能自己作主宰,凡圣不过一念之间耳。        1079,经云:“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有出必有入,既有出入,眼有能见之见性,眼是母体,它能生花,既然花从眼出,亦应当有见性,花有见性的话,它应当回头看到眼。再者花在空中,既然遮障了虚空,再回来的时候应当把眼睛障碍了。所以说是由眼睛生出来的理论不能成立。非从眼出即非因缘生法,所说因缘生法乃是对外道而说。同时空中花又不是自然有的,但是它又是从那里来的呢?在理上讲,讲到真如本性,真如没有内外,有内外不叫真如,有生有灭不叫真如,真如绝对清净,一切妄相皆是虚妄,其理性湛然不动。应知生即无生,无生而生;生即无生即是非和合之因缘,亦非不和合之自然,此时所见到的即是证到实相,根本没有生,那里有灭?虽现幻相其实也没有生。此理须微细观察,即可通达实相。过去有位祖师说:“真空不坏有,真空不坏色。”坏作障碍解,既无障碍,其妄相可以随便现,根本没有妨碍。        1080,一个人身心自在的时候心中宁静,忽入忘生无我之境,心中无念头故能忘生。心清净身体自然安宁,不受苦乐,所谓观受是苦是没有功夫的人说的,清净心绝无受,受是说根接触尘境时纳境于心,若无我就没有受了。根与境相对生了触受,受了之后即止住,尚未造业;若起爱憎即有苦乐,乐受生贪爱,苦受生厌离。初学佛时先求舍受,顺逆境现前,要在境上磨练,接触任何环境,心里要起觉照不动,不使感情起作用。有智慧人学佛,根境相接时用奢摩他微密观照。用功须懂得要领,二六时中那一刻不是修行,时时刻刻提起觉照,念念觉而不迷,无论任何境界现前如如不动。凡夫所领受的是三界之内的六尘境界,二乘圣者所领受的是方便有余土的六尘境界,菩萨所领受的是实报庄严土的六尘境界,均是因缘生法,当体是虚妄的。受不是真实,所受的是尘,受是迷了之后的受用,觉了之后知根尘境均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所谓见浊,凡夫有我见、着相;二乘轻一点,无我见、着空,也不好;权教菩萨亦有我见亦无我见,非有我见非无我见,仍在四句里边。真如本性按不上无我见,一按上就错了。谁无我见?我无我见。一念不生,如如不动就对了。        1081,《唯识论》中说:八识均有想念。前五识随境而有念,眼在色尘上有分别,耳在声音上有分别,此之谓分齐。第六识计度分别打妄想,想前想后。(前五识有限度,第六识无限度。)第七末那识是忆持,只忆持一个我,谓之我执。第八识忆持,持种子之作用。通常说记忆力即是阿赖耶识把它存在档案之中,忆持不忘。所谓忆持就是于境界领纳之后,摄其全体,印持不忘,与间断浮想不同。何以有时候感觉到记忆力很差的样子?其实并不是识体上发生毛病,而是在作用上起了差别,如心不在意时,注意力不集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只要专心一志,把力量集中起来,自然能够记忆了。种子决不会失掉,譬如有人从前为了一件事对我说了一句刻薄话,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因为印象太深了,这就是注意力集中的缘故。经中说:“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1082,想不是实在的,此字之造形,上边是相,下边是心,是心里头的相,故谓之想。心想酸梅,口流酸水,酸梅并未到口,口水那里来的呢?说到悬崖,想到足踏万丈悬崖之上,两腿就发软,其实尚未到达悬崖,这完全是虚妄的想像,绝不实在。二乘人有想,菩萨亦有想,藏通别教之佛均有想,有想即有念,提起正念,无妄念即正念。迷了境界即妄念,觉了境界即正念。在凡夫位上,六根对六尘起六识,如在境界中起贪瞋痴即恶想,反之如断掉贪瞋痴即善想,不善不恶谓之无记;修无想定的人还是有想,他想“无想”,没有粗想还有细想。二乘人有三界外的想,贪方便有余土之五阴,还有见思烦恼。二乘人如沉寂到空寂里,仍谓之恶而非善,佛说他是焦芽败种;若能回小向大,从空出假,自行化他,还可称善。菩萨也不例外,如其起分别二谛亦谓之恶,不生分别方谓之善。权教菩萨均离不了分别,见性以后,可渐渐减少分别。以上所言均属妄想,造成了烦恼浊。凡夫不知三界六道是自己想像所现,是自己想阴制造出来的;一切大权操纵在自己手里,好坏都谈不上,执着就不是好境界,不执着就自在了。所以大乘佛法就是要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无动于中。佛是大觉,不变随缘,圆满菩提。十法界都可以随缘,菩萨随缘不变,凡夫不能不随缘,要训练不变,不着相,不取相,而不要离开相,如离开相亦是着相。二乘人是不变不随缘,也不好。佛法与世间法分不开,随缘随变是世间法,佛法与世法之分别即觉与迷而已。二乘人不了涅槃生死是执着,所以生烦恼;菩萨不知十法界依正庄严亦是唯心所现,还有四十一品无明要慢慢断(此是笨修之法,一断一切断是顿超的方法)。学佛离此原则,永远不能求得无上道。        1083,知道想是妄的就觉悟了,既是虚妄的,不是实在的,就没有妨碍,即可用此妄相作为弘法利生的工具。可见悟了以后,一切方法帮了大忙;迷了,佛法也是障碍,学佛学成了佛呆子。随缘不变应当把重心放在不变上,若放在随缘上即入了魔道。佛现也好,魔现也好,不为境界所转,即是菩萨,此种境界甚高。随顺一切缘,不分好坏,如没有定力与智慧,很容易堕落。如真正通达了,一起念时,若晓得心念是空寂的,就见性了。古人说:“妄想元来本自真,除时又起一重尘。”如坐禅时,才一坐定,妄念纷飞,如一觉察,不必理它,慢慢自然就减少了;愈怕烦恼,烦恼愈多。再深一层观察,即可知想阴之体性,即能通达实相。妄想无性是法性宗之宗旨,依此理论而观照,在日常生活当中起观照般若,理论与生活合成一气,如《金刚经》之着衣持,生活即修行,修行即生活。        1084,行阴在唯识学中是五行中之思心所,能驱役自心造作善恶业,亦即业行。三业造作,于百法中摄法最多,除受想外,包括四十九个,连同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共计七十三个。无论与心相应不相应均迁流为义,均属于第七末那识。末那识恒审思量,念念不停;八识虽皆有思,而以末那为最。八识俱有迁流,而以末那为胜,末那是行阴,在一切法中取思心所为依据。列表如下(略)        1085,《楞严经》云:“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行阴如急水,波浪比造作,相续喻迁流,前后际比喻各有各的分齐,不会错乱,一个跟一个。真心不守自性,一念不觉而妄动,迷失本性,性变成识,唯识中称之为阿赖耶识,是第一能变。此识中有三细相,即(1)无明业相,从真起妄初动之相。(2)转相,又名见相,依初动业识转成能见之相。(3)境界相,由前转相则境界妄现。转相又称见分,境界相又称相分,十法界均由此变出来,境界为缘长六粗,展转相生。末那是微细的流注,生住异灭,念念不停;末那是静相,而实际是剎那不停。行阴比瀑流,随境而转,如流水,后段不会到前面去。造作是有为相,有为相自然是念念迁谢,生死死生,如旋回轮,无有休息。瀑流非断非常,因其相续非断相。迷了把假的当作真的,即入六道生死轮回,觉了知其虚妄不实之相与自性毫不相干。        1086,六道凡夫取三界的境界,造善不善业为有漏业,其果报亦在三界之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无记虽无报,而于境界有障碍。二乘所取的相与凡夫恰好相反,证入偏真涅槃,其身口意虽无造作,而其所造作的是不造作,属无漏业。但二乘怕入红尘被迷,只求自了。菩萨亦有漏亦无漏,即中道的境界。菩萨不住空,他与世人一样,但不着相,不生烦恼,属无漏业,境界不舍弃而心不着相,在九法界中度生,心是空的,相是假的,自然自在了。如果不通达念念迁流没有实性,完全是虚妄的,即落在九法界中;如通达了,知水外无流,在九法界中即变成一真法界。        1087,经云:“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此文是讨论流而不是讨论水。行阴不是真如生的,真如本性变为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亦无此流。第七识依第八识为体,依外六识为用,体是阿赖耶识,用是六识,第七识念念生灭。此识与我们关系太大了,成圣成凡,关键俱在此;打破此关,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即转凡成圣。行阴如果是真如生的,应一切处,故行阴亦不是因空而生。若是因空而生,则十方无尽虚空当成无尽暴流,如此则世界众生,自然都在水中,实际上并非如此。若因水有,水性是湿的,流的性亦应当是湿的,但是流只不过是一个动相而已。行阴不是阿赖耶识体上生的,暴流是动相,水性是澄清之相,行阴离开了阿赖耶识并无自体、无自性,完全是虚妄的。若说水是能生,流是所生,则二者如树生果,应当分明可辨,今二相不可得。流外岂有水,水外岂有流?若说暴流即水性,则水性流性二性混融,融则暴流即是澄清,澄清即是暴流,而澄清之时应非水体。若谓离空水之外而有暴流,奈何水外无流。        1088,经云:“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虚空并无来去,识是了别为义,此独指第八阿赖耶识。以瓶外空喻藏性,瓶内空喻识性,因迷执而成了两件事。频伽译为妙音鸟,瓶形像鸟故名。把真如本性比作虚空,虚空周法界,如如不动,无来无去,三界六道生死轮回、成佛作祖,未动过,未变过,可惜众生一迷,才叫作识,把阿赖耶识的一分作为我自己,以虚空比作阿赖耶识。迷了把瓶内虚空当作自己,觉了则心包太虚,即住一真法界,即住常寂光土,即得大自在。真修行人不把世出世法放在心上,禅家说打破黑漆桶即是打破频伽瓶,破了无明即是打破频伽瓶。众生执身内的灵魂当作自己的,业报身喻瓶,瓶内空喻识性,瓶外空喻藏性,由我法二执喻两孔;依惑造业,依业受报,将藏性裹入身中而成识性,使藏性识性不隔而隔。究之内空外空,固无二空;藏性识性,本来一性。所以瓶喻妄业,空喻妄识,业牵识走,如瓶擎空行,舍身受身,如饷他国。        1089,经云:“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六入即六根,《楞严经》把六入列为一科。根以能生为义,有浮尘胜义之别,此处专指胜义根而言。此说显示如来藏亦不离六根。境界所入之处谓之入,说能入指外面六尘,说六根入到六尘之处,故通能入与所入。六尘属现量境界,前五根属色根,属于比量,以能发识,以其作用推断其为根,第六乃心法,是八识见分。说到“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本”即根本,一切枝末依之而起,今追究六入枝末之根本元是如来藏。『如』者本有不变的真如,不是外来的,不需要修行的,在佛果地有,在凡夫份上亦有,堕地狱亦有,不会改变的。“来”即真如随缘而来,生在人道,即来人道。如是体,来是从体起用,体周法界,用亦周法界。山河大地十法界依正庄严均是理体变现的,如迷了本体(真如),其所现的相就是迷的境界,也就是六凡的境界;悟了即现四圣的境界,迷悟深浅不同,还有净秽之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知此理即能入道,入道心地就会清净,纵不能大觉,亦能觉个几分,不会受境界的影响。顺境逆境都是自己心中变现出来的,心不能安稳如何能入道?“藏”者含藏也,无所不包,世出世间无一法在如来藏之外,如来藏就是妙真如性,法尔应现。如来藏比喻摩尼宝珠,其本身无色而能现出无量无边的色彩,因其无所不现故称妙有。从体上讲,绝无虚妄故曰真,在佛在凡它并无两样;生佛同体故曰如。从性上讲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楞严》是从体上看,佛的用无量清净庄严,佛无障碍,凡夫处处有障碍。佛告诉我们众生事事执着,事事分别,不知把外缘放下,不知回光返照,才为境界所转,因而心中起惑造业,此轮回的根本原因;如能返观自性,六入何尝不是妙真如性?        1090,妄是依真而起,妄即是劳相,先引事实为例,显示出眼根是虚妄的。譬如瞪着眼睛,时间久了,眼睛就感觉疲劳,觉得虚空之中现出种种幻相,能见的眼睛就是劳见,所见的现象也是劳相。本有真心原来无妄,由最初无缘无故一念妄动,依动故能见,依能见故境界妄现。见相二分是依眼识而显的,亦即眼识的形相,见分相分与自证分同一个体。眼睛正常无疲劳之相,就没有妄相发生,就等于真如本性的常态,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内而根身,外而境界,了了分明,心中如如不动,绝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所谓觉后空空无大千。        1091,身是触觉,触即身根所对之尘相,必须接触才能显现出来。以二手为喻,一冷一热,一接触即成身识,冷热离和皆有知,因有离和二种妄尘,身入实无自体,浮尘根与触尘相对时,或离或和,即发生身识。触的时候,身体的知觉感快乐是顺,感痛苦时是逆,冬天穿棉袄是顺,穿单衣是逆,假如身离开顺逆二相,则知觉就没有了。此必须细心观察。根尘识三者鼎足而立,缺一即不发生触觉。所以经云:“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        1092,寂常妙明的真心是修行的目标,会学的把握纲领,不会学的寻枝摘叶。寂就是定,是不动的,常是不变的;妙明是观照般若,妙是非空非有而不离空有,明是清清楚楚。在日常生活中用根不用识,用识是凡夫,用根是菩提、是涅槃。凡夫也并未离开真心,离开真心,识也无处去找了。佛不厌其烦的在一一相中,破相显性,万法归纳为四科七大,悟了即入了《华严》的四无碍法界。        1093,求解要消归自性,若时时有悟处即能心开意解。佛所讲的法都是自心所现,在真心里无分别无执着,并不因你分别执着即能变为事实,实际上仍是虚妄的;对于一切境界知道了就算了,一有好丑善恶的分别心就染污了。明白这个道理,成就指日可待。绝不是看经念佛就能够转境界,因为看经念佛亦属色尘声尘,而穿衣吃饭待人接物中能自己作得了主,不随着境界转就成了。学佛可贵之处在此,否则学佛又有什么用处?        1094,意根的作用是分别,虽然复杂,归纳之为三大类,即善、恶、无记法。意识对境界时称之为实境,现量的实境,不对境界凭空想像谓之独影。意识所缘的即过去善恶无记之印象,所谓前五尘落谢的影子流在意地,名为法尘。意识所起的善法通有漏与无漏,谓人天十善以及色无色定名为有漏善,若其所起的善法通四圣法界所有戒定慧等名为无漏善。所起的恶法亦通于界内界外,谓与见思烦恼相应的种种诸业名为三界以内的法尘,与尘沙无明相应种种诸业名为三界以外的法尘,能障碍明心见性,除此二者均为无记。此均为意根所缘的法尘,称为三性。前五尘属现量境界,法尘不是现量境界而是比量境界,不同于前五尘,只是意识独影境而已,但是意识不起而独影境不会生起。耳识是依声尘而起,日常闻声时即用根性去闻,闻声时如分别其音声是耳识起作用,识有生灭,而性无间断。意识最容易生起,眼识有九个缘,耳识有八个缘,第六意识只有五缘,一个妄念起来意识即现前,睡时五根均休息,只有第六识还会作梦,所以修行即用第六意识。意识所缘的境界就是法尘,意识与法尘不即不离。        1095,如果法尘是真有的话(假定),法尘应当有自性,如果有自性,它是有知觉的呢?还是没有知觉的呢?如果是有知觉的话,它应当是心而不是尘。假定法尘有自性也有处所,此有知觉的法尘好像是别人的身体,与你不是一体,别人心里打妄想与你有什么相干?意根缘法尘有善恶无记三性,现在所需要研究者:一为意的处所,一为法尘的处所。法尘是心所生,抑离开心还另外有一个方所?假如法尘离开意根的话即是尘,尘是无知,它既然无知,又如何表示?如果别有方所又是无知,究竟是什么东西?外面五尘色声香味触和冷暖及虚空等相,除此之外,法尘在那里?实在找不出来。法尘是意根所缘,不是外来的,在色空均找不到,它没有一个究竟的所在,所以更不应当说在色空之外还有一个法尘所居住的处所。是故当知法尘与心俱无处所,既无处所,二俱虚妄。打妄想就是意根缘法尘,能打妄想的是意,所缘的境界是法尘,都是虚妄的,知道它是虚妄即觉而不迷了。以前不明白这个道理,怕打妄想,如今知道妄念是虚妄即不必怕它,不理会它就是了。不理会它,它还能障碍甚么?        1096,不念佛还好,一念佛妄想更多,但是知道它是妄想即不要理它,仍然念佛。如果妄想不断,距一心不乱还有一段路程,要照顾佛号,不要照顾妄念,久而久之,妄念自然会减少。今日学者稍有一点聪明智慧,即认为念佛是老太婆的法门,而对于禅密感觉兴趣,殊不知学密宗是要显教通达以后才能学密,西藏学者必须先研究显教十年,经考试及格后再学密,密咒属于加行,教理不通达不能得益。学佛只求身心清净而已,到了极处即显光明神通。凡障碍身心清净者即是魔,必须认清,古德说『但尽凡情,别无胜解』。佛在经中叫先破分别执着的根本,即五阴六处十八界是根本,六道凡夫均因此而流转,能破除此根本即是《华严经》中的一真法界。一切万法归纳为十八界,加七大为二十五圆通,圆通就是成佛,随便拈一法均能见性成佛,其体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明白此理即得大受用。        1097,分别是第六识,执着是第七识,不分别即能把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不执着即能把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前五识未动,随之而转为成所作智(成本愿力所应作事);第八识亦未动,等第六第七两识转了之后,自然就转为大圆镜智(即如来真智,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无幽不烛)。        1098,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谓之四科。五阴中,色阴即器世间之外色,与有情世间之外身,受想行识四阴即有情世间之内心。六入即有情世间身心,前五根︵眼耳鼻舌身︶属身,意根属心。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十一色法(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即器世间之世界与有情世间之根身,意根与六识即有情世间之内心。四科诸法乃世间有为之相,四科开合不同,一切事理全部含摄在内,对色心均迷者,轻者则简说,重者则详说。        1099,《楞严经》说一切众生皆有一个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亦即法身,一切万法皆是依性净明体而现的相,若用常住真心即证得法身般若解脱,只要见性,无论在什么境界都能心安理得。把握着此一纲领,读《楞严经》即容易悟入。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只求一个清净心而已,亦即是得到楞严大定,一切境界现前,样样清楚,不受境界的影响,不为境界所迷惑。此之谓大智大定,皆由于六根接触六尘而得来。        1100,世尊过去说法时常说万法因缘生,小乘说四缘,大乘说九缘,在物质世间中只说四大变化。情与无情均系由四大和合而生的,四大是地水火风,地大是指眼睛所能看见的实在东西,水大指含有湿度的,火大指含有温度的,风大指动态的,一切物相皆由基本的因缘和合而显现出来的。阿难不会怀疑一切物相是自然生的,因为自然生的是外道的理论,他会怀疑是因缘生的,因为佛常说因缘生万法。讲到真如本性说非因缘非自然,可以说得通,大家不会怀疑,如今说万法(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也不是因缘生的,这一点颇令人不解。《金刚经》上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当你见到诸相非相时,你即见到实相。如来藏性随缘不变,楞严会上是讲成佛大法,焉有戏论,实乃阿难先入为主之故。所以学佛不能执着,连佛所说的真实法了义法亦不能执着才是真实,凡是说得出的都不是真实的,佛教我们在事相上认识理体。十番显见之见性是带妄的见性,带了迷情的见性,性是如如不动的,佛菩萨与凡夫用六根对六尘不一样,佛菩萨是用见性,我们是用第六意识,六尘缘影都是虚妄分别,不是真如本性。         1101,直心正念真如就是第一义谛,心直言直就成功了,心口一致才能入道。古德说直心是道场,直心就是清净心,欲想清净,用直心读诵经典方能通达实相。第一义谛就是中道了义法,彻底究竟圆满的无戏论法。心中统统不分别,心中如无十法界即住在一真法界;但是心中想着我现在是住在一真法界中,仍然还是没有住在一真法界。佛法很难讲即在此,会听的即能得度,十法界不执着,一真法界也不能执着。        1102,实相是指宇宙万法之本体而言,实是真实,相指一切万法,诸法实性真如一体,一切万法即是实相,诸法空性本自寂灭,十法界一切诸相是虚妄的,有执着便是对待差别,便是烦恼系缚,无执着即实相。凡夫不能通达实相,是因为他有执着心有分别心,于是乎是非人我、染净真妄都接踵而来。学佛所以要转识成智,或说舍识用根,说法不同,意思完全一样,所谓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即是用观照功夫,对于一切法一律平等即是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心无所住便是空义如义,便是平等一相,便是菩提解脱,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        1103,如来所说和合因缘乃显示一切万法均无自性,所以相是幻相,当体即空,如来藏性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相有成住坏空,而本性常住不变,相变性不变。如六根中之眼根含见性,眼根有变化,而见性不变。对性相之理明白了即不造业,迷时业力支配生死,悟了之后是愿力作主宰。地性坚,遇水坚性即失,水性冷,遇火则热,幸勿以质体当作性体,性体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真如如果真正可以被染法染污的话,即不能称为真如,妙真如性即常住真心,从来没有变过。平常说水是湿性,冰也是湿性,把水烧开了还是湿性,就把湿性当作水之性体;此不过是比喻的说法,其实谈到如来藏性,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从比拟,没有办法说出来的。迷时把真如当作四大,悟时四大就是真如,性相也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        1104,由四大找出性体的根源,先说地大:地大粗者为大地,细者为微尘。把肉眼可以看见的牛毛上一粒微尘分为七分,其七分之一称为羊毛尘;再分为七分之一称为兔毛尘,再分为七分之一称为水尘,再分为七分之一称为金尘;再分为七分之一称为微尘,天眼才能看得见;再分七分之一为极微之微,称为邻虚尘。在理论上讲永远分不尽,但邻虚尘几等于虚空,不能再分,实是空性,而非色性。此种分析空是权说而非真实说。如说当体即空,一般人并不了解,认为实在是有,那里是空的,其实虚空并不是分析空。虚空有四种状况:无形不障碍、无数量、无边际、无变动。三千年前世尊时代的虚空与现在的虚空同。所以虚空并不能生出色相,色相绝不是虚空变现的,色非合空所成,空非析色而有,色法和合之时,合色祇能成色,决非可以成空;而空无形相,本不可合,纵许虚空和合之时,合空亦祇是成空,决非可以成色。        1105,凡夫一生全是由业力支配;罗汉、辟支佛也是业力支配,因其未见性;三贤住的菩萨也是循业发现,人我执虽破了,而法我执未破。凡夫是随染业,二乘权教循业发现是循净业。循者随也,随业所感而发起现行,业为能发现,色为所发现,如影随形,所以九界众生依正二报之色皆是循业现起。        1106,一切万相,当体即空,作用亦空。相是要离,离相的同时修一切善,三轮体空与真如理体相应,离一切相与空如来藏相应。何谓空如来藏?即空诸一切虚妄染法之相,并非本体而全无,也就是无相之实相,无一切妄法差别之相,只有一真平等实相。修一切善与不空如来藏相应,乃藏性随缘之用,具足十界诸法,并非没有相,不过是无不相之实相。宇宙间无量无边的法界归纳为十法界,现在我们是在十法界之中,悟了即一真法界,迷了的时候一真就变为十法界了。藏性体用双彰即属于空不空如来藏,若言其无,则不舍一法,若言其有,则不立一尘,亦即无相无不相之实相。凡夫对于你我他很认真,佛也说你我他,但是随顺众生说的,只有言说而无执着。我们学佛亦应学此不变随缘,一切放下;不能立刻全部放下,一年比一年轻一点,就有进步了。        1107,佛门中常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此二语虽然耳熟能详,但日常生活仍然悠悠泛泛,何时才能入道?现在只有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训练自己的心空空洞洞的,在二六时中以清净心念阿弥陀佛,与三善道三恶道均不相应。种何因即得何果,念佛一定要以清净心念,第一要把世缘摆脱掉,否则临命终时成为障碍。凡圣同居土与方便有余土均是循业发现,不清净的色相如果不舍离,欲想不循业发现是不可能的,作善业不受善报办不到,作恶业不受恶报也办不到;所以必须离相,法相(有)与非法相(空)二边都要离开,即离开了业力的圈子。        1108,业力好像是有因缘的,不是无缘无故起来的,世间智慧程度不够的,观察不到一切现象的根源。世间人只看到一半,罗汉有神通,能看到过去五百世的因果,再往上去就不知道;权教菩萨比较高明一点,也执着一切万法皆是因缘生的。佛也常说万法因缘生,说四缘,说九缘,佛讲的不错,我们听错了,深一点的意思我们不了解。《中观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圆融不变的理体周法界,何必要因缘?又如说“定业没有办法改变”是对凡夫说的,是未见性的话,不知道随心应量。如来藏随缘不变之体,有体必有用,其用乃随九法界众生染净之心,而应其所知广狭大小之量;虽则应量,犹必循顺九法界染净之业,而发现其粗妙善恶无量之色。故曰:“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1109,信心清净,信我的真心清净本然,周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将来一定可以成佛。凡夫就是不敢直下承当,所以迷惑一切法是因缘生、自然有;若彻底悟入,即可以证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从此以后不再造业了。如有人说:佛菩萨在九法界度众生要不要循业?古德说:在因位中是循业,在佛果位上只有随心。如佛要示现的话,与一般人一样,看似循业,其实并没有实在的业,如同在戏台上演戏一样是假的,表演给我们看的。如观世音有三十二应身,寻声救苦,他老早就成佛了,再退到菩萨位上度化众生,他当然是自在的。        1110,修行人首先要求解,圆解深解,面面看到,解得浅、解得偏不能一生成就。三大阿僧祇劫成就的还是藏教佛,因其解不够圆不够深。可知圆修圆解不可不学,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一笔勾销,不要太久,有几年功夫即能见效。世间所有宗教学术对于人世间任何复杂问题都能解决,而对于循业发现则无办法。读诵大乘经典,讲解太重要了,今日能有一道场天天讲经,各位有此殊胜机缘,实在难得,应当珍惜这种机会。        1111,阿赖耶为本,七识为末,有阿赖耶识才有七转识,阿赖耶识是被熏,七识是能熏,可见前七转识与阿赖耶识之密切关系。八识比如水,前七识比如波,不能说一亦不能说异,因有七转识所以才把如来藏变为阿赖耶识。如来藏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生灭依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如水,生灭如波,故亦称非一非异;其实并不是另外有一个生灭的东西与不生不灭和合,几时不执取外界境相,则阿赖耶识又变为如来藏。受苦受乐以及生灭本来是幻相,有为的幻相并不妨碍本性,波就是水,相就是性,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来藏全体随缘,而其真性从未改变过。佛在经中反覆解说,不厌其详,因其难懂。        1112,经云:“由业生相,深起系缚。”业就是阿赖耶识中的业相,业就是造作,阿赖耶识的造作太微细了,二乘及权教菩萨均无此辨别能力,到第八地的菩萨才能见到阿赖耶识。通常在佛法中根本无明亦谓之生相无明,“由业生相”,业指七转识,相就是六粗相,即生死之相。古德对经文的解释不一,因《起信论》有崇高的地位,常作为论题的引证,在《起信论》中是指三细相中之无明业相,迷了心才动,觉了心不动;对于十法界样样明了,还有什么可以动心的呢?心中一起念头就有一个相,阿赖耶识不断的在动念头,所以有十法界的幻相。把相当作真的,愈迷愈苦,愈苦愈迷,迷真如本性的最初的情况即是如此。“深起系缚”是指三细一转为六粗相,六粗相一为智相,二为相续相,三为执取相,四为计名字相,五为起业相,六为业系苦相。一般人以为世间聪明智慧好,其实聪明智慧高的烦恼也重,佛法重视般若智慧,非世间之智慧。『智相』就是分别心,般若是对于世间事均清楚,但是同愚人一样,一件事也不放在心里。“相续相”是相续不断的心相,前念过去,后念又来,故名为相续,论其根源是依于分别。“执取相”是攀缘外境的相,喜则取之,恶则弃之,不知诸法实相,迷得更深。名字是人为的,是假的,是计所执性,名字相、言说相、文字相,均是工具,“名字相”是分别假名假相;如知其自性本来空,不再执着一切,名一切相。相本来是假的,名字更属假中之假。寻名取着,造作身口善恶无记种种业,谓之“起业相”。依业受报,随业而转于六道轮回,自己作不了主张,为业所缚而受苦,谓之“业系苦相”。六粗通前面七个识,智相、相续相是第七识,执取相、计名字相是第六识。第七系缚我执,第六系缚境界,如对内外境界都明了,不为境界所转,即不会在六道轮回受苦。明白此理,世出世间没有一件事情可以打动我们的心,即入了一真法界,最低限度也是圆初住菩萨,果能放下则本性中之清净福德现前,要什么有什么。一切万法都是自己的性变现出来的,认真修学,一生可以作到。 
净土修行 http://www.ygjtxx.com/
高僧大德 http://www.xynf.com/12.htm
印祖专辑 http://www.lzgh.org/ygds/
印光大师 http://www.jingtu.org/ygds
印祖文钞 http://www.buddhism.com.cn/ygfs/ 
印祖全集 http://a.bonze.cn/wlsjwz/yzwc/index.htm
印祖文集 http://www.dizang.org/wj/yg/index.htm
印祖专题 http://www.nmamtf.cn/list.php?fid=13
著作下载 http://www.dizang.org/down/xz/p01.htm
净空法师 http://www.amtb.tw
净空法音 http://ft.amtb.tw
净土教育 http://www.amtb.cn
佛陀教育 http://www.buddedu.com
净宗学院 http://www.pllc.cn
净心学院 http://www.amtb-aus.org 
网路学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讲经网络 http://www.amtb.org.tw
因果教育 http://www.amtfwe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