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得清官网:该怎样理解“忍无可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14:42
该怎样理解“忍无可忍”?
一次有人在请客吃饭的场合,问在桌的人:你们知道什么叫“忍无可忍”?见没有人回答,他就说到:“忍无可忍”就是自己打不赢别人时,要忍,打得赢时,就不能忍;自己没有钱时,就要忍得象幺儿一样,一旦有了钱了,就什么都不要怕了,自己就是老大,可以无须再忍。——这就是忍无可忍的意思”。等他发表完高见后,在场的一年轻人提出了质疑,问道:“那别人说的'知足常乐”呢,怎么理解?”在桌的人,明显听得出,小轻年把前者的对“忍无可忍”的解释,视为与“知足常乐”相悖。
在后者听来,前者所说的忍无可忍,就是个人的利益得到解决满足之后,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了约束,可以为所欲为,目空一切,放纵自己,肆无忌惮,欲望不断膨胀,永不知足的不安份状态,(不再夹着尾巴过日子了)。我也不知道他这样理解,是不是就是讲话人想表达的真正意思,是否曲解?我想多少可能都有些差异吧。
这里且不说说话人说出的话所表达的真正意思与听者所理解的差异,我只是在想,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即:“忍无可忍”的实质与“知足常乐”的内涵,两者有什么样的联系?我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觉得应该、也值得去思考,它对我们做好“人”会有启发。
对于他们的见解,我不敢苟同,我认为那个理无法讲得通,只不过是在抢风头的哗众取宠而已,引人注目罢了,不仅设有实质的意义,还会对涉世不深的人起到误导,认为有个性,盲目崇拜。
我想弄清的首先就是:这个”忍“!为什么要忍?人为什么要忍呢?设想人类没有“忍”,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当人与人、个人与群体、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关系产生矛盾时,要没有“忍”,该是什么样的可怕后果?反之人,之所以是人,是有人的道德规范约束的,人对自己要有所约束的“忍”,是对他人的尊敬、宽容。那就是人和,和气生财,家的万事兴;人的境界的提高,更少不了忍,人要修炼心性,“忍”是提高心性的关键。以谋事来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当初如果韩信不忍一个地痞的胯下之辱,他后来能成为大将军,栋梁之材吗?
所以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应该忍,但是,反过来,每个人在每件事上的忍,其抱的目的不同,状态效果程度也是不同的,也就是为什么而忍?象前者讲的,是因为有求于别人,才低三下四,忍气吞声,卑躬曲膝,那是为了个人即得利益,这种忍是不得已的,是求、依赖的关系。一旦关系发生变化,随之也就不忍了,甚至会反攻倒算,作威作福、变本加厉,就象有人形容的“土包子开花”的扬眉吐气心态,这就说明他的地位上升了。这样的忍,不是自我的约束,是不得已的,所以会出现反弹、报复现象。
那么,如果不求人还能的忍,有不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可能呢?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且也大有人在。这样的忍,是无条件的,它没有暴发的那一天。因为他的忍不带有功利,只为了个人的涵养,境界的提高,是为了自己的道德提升,增强自身的涵养,他认为犯不着与人计较得失,处于与世无争的状态,凡事都不动心的“忍”的状态,对人对事无比的宽容,遇到别人对自己的不礼貌,一笑了之,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所以矛盾很快就过去,化解了。这样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好处,这种“忍”的意义是非常大的,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目的不同,那么“忍”的体现也当然不同,简单来说的区别就是在内心,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一个是忍得内心坦然,不怨无恨,是包容;一个是委屈、含气、有所顾及的忍,前者是在不断升华、心胸不断扩大;后者是强忍,气没有化解,是在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暴发。有个说法:”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理解是“忍”是心字头上一把刀。同样是忍,你选择哪一种?如果有了正确的观念,选择的调整正确的忍的心态,那么一生受益,如果明白人生的意义在于返本归真,那就必须要“忍”。真能明白“忍”的重大意义,那就没有什么忍不了的、放不下的了。就没有“忍无可忍”的说法。
我们欣赏,赞扬这样的“忍”,因为她是高尚的、伟大的,它不是逆来顺受的懦弱的妥协,也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果说能忍是一种境界,那么,在能“忍”的基础上还有一种不“忍”,从某种角度来说,那便是更高一层的境界。(请不要狭隘理解这样的一种“忍无可忍”。。。。。这里不加以阐述)如果只是简单的理解“忍无可忍”就是不忍,那就没有道德心法的约束了,对任何事有恃无恫,就会物极必反,到头来必遭到惩罚。
其实,如果改变一下观念,不要用阶级斗争思想对待,那么这个“忍无可忍”我理解:前提是“忍”,忍是必须的。在忍的基础上的忍无可忍是有原则的,心性高低不同,原则不同,为了自己的人生返本归真的目的,正确把握这个“无可忍”的底线才是关键。如果“忍”得象韩信,这就是有了“大忍之心”,是非常了不起的,那才是勇敢,是坚强!那么人生何愁有不成功的呢?
那么“忍无可忍”的实质是什么呢?应该说那是由“忍”的实质决定的,如果“忍”的实质是为提高境界,那对于干扰影响这个目标的因素,就不能忍,就应该毫不留彻底清除之,他不是针对人而言的,是针对一种邪恶因素。这样的“忍无可忍”是与“知足常乐”的内涵一致的,是根本上不予盾的,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回事。说确切点,其中已包含着“知足常乐”、“知足常乐”就在这样的“忍”中。知足常乐的本身就是一种“忍”,他不会为自己的欲望而不断的追求、争斗,这就从一个方面窒息了人的恶念、邪恶,那么真正的邪恶就无法钻到空子。对邪恶的不忍,正是对人的宽容,也是为了修炼者的提高,这中间就体现了“忍无可忍”。
如果“忍”的实质不是这样,那么“忍无可忍”就可能是忍到了人的极限的暴发,表现出来的就是人的魔性,更加激化矛盾,那对自己、他人、社会都有害。
我宁愿把“忍无可忍”的实质理解为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