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香正气胶襄说明书:传国玉玺千年沉浮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13:59
“完璧归赵”邮票   

   春秋战国时期“卞和献玉”、“完璧归赵”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件玉璧也被战国各诸侯国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宝”。各个诸侯国为了把玉璧据为己有,想尽办法互相争夺,许多条无辜的任命甚至搭在了这块玉璧上,然而这件珍贵的玉器最后竟不知落到何处,成为历史上一大疑案。

 

  最早记录和氏璧的是《韩非子·和氏篇》,春秋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名叫卞和,一天他在荆山采到一块玉璞,为了表示自己对君主的忠心,他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厉王。玉璞是一种天然玉料,如果不经锯割,外表看来和普通的石块没什么区别。楚厉王找来相玉家进行鉴定,但是玉工没有识辨出来,认为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价值。于是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戏弄自己,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足,并把卞和驱逐出楚国。

 

  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宝,玉工仍鉴定为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足,又过了几十年,武王之子文王继位。这时的卞和还想去献宝,无奈自己已是风烛残年,又被砍掉了双脚,行动很不方便,眼看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卞和便怀抱玉璞来到楚山下痛哭三天三夜不止,眼泪都流尽了,眼睛直往外滴血。楚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接来卞和问:“天下被砍足的人很多,你为何哭得如此悲伤呢?”卞和答道:“我并不是因为被砍掉双脚而痛哭,而是因为明明是宝玉却被误认为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我是为大王哭泣,他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啊!” 文王听后,让玉工进行打磨,果然得到一块洁白无瑕、光润晶莹的宝玉。因为是卞和所献,便取名“和氏璧”。后人遂用“楚玉、荆玉、卞玉、卞宝”等,泛指美玉或玉,用以称誉人的才德之美,形容物的质地纯真;用“献玉、卞和三献、美玉三献”等表示奉献才艺或杰作。
  

    传说中的卞和得玉处保康县五道峡

  保康县五道峡,据史《山海经》记载:“景山其上多金玉。”景山也就是荆山,五道峡就在荆山腹地。《中国地名词典》记载:五道峡内“有抱玉岩、响水洞等名胜古迹,抱玉岩相传为春秋楚国卞和得玉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交往,往往以玉为使臣信物,而玉中极品和氏璧更是国家的象征。就这样,“和氏璧”被楚国奉为国宝收藏着,然而“和氏璧”发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各诸侯国,各诸侯国的国君都想亲眼看看这件宝玉。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国,楚威王因为宰相昭阳在消灭越国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于是将和氏璧赐给了昭阳。昭阳某日请客时,出壁让各宾客观赏,席散时却不翼而飞。虽多方嫂查也毫无下落。国宝的不翼而飞震惊了朝廷内外,楚王下令全国范围内搜寻这件价值连城的宝物,但是最终没有结果。人们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张仪,因为张仪当时正在楚国游说,曾与昭阳一起饮酒,人们认为他有机会偷窃了和氏璧。楚王命人对张仪严刑拷打,张仪拒不承认,楚王无奈,只好将张仪无罪释放。张仪受辱后辗转到了秦国,后来成为秦国的宰相,为秦国日后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楚国为一件国宝损失了一个人才,这是他们所没预料到的。

 

  和氏璧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几十年后,有一天突然在赵国出现,至于和氏璧是怎样流落到赵国的,至今仍是一个谜。赵惠文王时,一个名叫缪贤的宦官从一名外人手中购买到这块玉,经过鉴定后,才知道正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王得知后,便下诏将这件宝物强行夺进宫中。赵国得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秦昭王的耳中,秦昭王对这件稀世之宝产生了凯觑之心,于是派人送信给赵王,希望用15座城来换取和氏璧。赵王明知秦国想强取豪夺,但慑于秦国势力,怕得罪秦国招来灭国之灾,只好派蔺相如持璧出使秦国。蔺相如到秦国后,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看到玉璧,非常高兴,将玉璧传给左右殡妃大臣观看,众人皆呼万岁。蔺相如见秦王根本无意割城给赵国,就走上前去说:“璧上有点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将璧递还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持璧而立,大怒道:“大王您想得此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群臣商议时,群臣们认为秦国依势欺人,拿巧座城换玉璧只不过是一种空话。可我认为百姓之间交往都不会欺骗,何况秦国是一个大国呢!赵王采纳了我的建议,为了表示对秦国的尊重,赵王斋戒五日后,才派我将璧送给您。可大王您在召见我时无礼傲慢,还将璧传给众人看,这是在戏弄赵国。我看大王您根本无意割城易璧,就取回此璧。您若再逼我献出玉璧,我的头就和这玉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秦王惟恐玉璧被撞碎,连忙道歉,并召人拿来地图,指出给赵王割去15座城。蔺相如看出这不过是秦王的缓兵之计,就对秦王说:“赵王派我送璧之前曾斋戒五日,现在大王您也应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这样我才会献出玉壁来”秦王没有办法,只好同意。蔺相如回到宾舍,认为秦王根本不可能割城给赵国。于是便派手下人乔装打扮,怀揣玉璧,连夜逃回了赵国。

 

  五天之后,秦王在宫廷内设九宾之礼,命人宴请蔺相如。蔺相如进宫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缪公以来20余位君主,没有一位是信守誓约的。我担心因您的失约而辜负赵王对我的重托,所以已经派人把玉璧送回了赵国。秦国强盛而赵国弱小,如果大干先割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会留璧而得罪您呢?我知道欺君之罪当杀,要杀要剐,您看着办吧。”秦王和众位大臣听后面面相觑。秦王想即使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玉璧,而且还会使两国的关系恶化,不如厚待蔺相如,自己也可得一个君的声誉。于是秦王在宫廷内以隆重的礼节款待蔺相如,并将他送回赵国,这就是历史上“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保住了和氏璧。 50余年后,赵国有个太监缪贤,用500两黄金在一个外地客人手里买了一块玉璧。后经玉工辨认,才知道这块玉璧就是无价之宝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缪贤之手,就从他手里把和氏璧夺去,据为己有。

  秦昭襄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也想得到这块宝贝,就写信给赵王,假说愿用15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赵王不得已派蔺相如怀璧出使秦国。

  秦昭襄王见和氏璧纯白无瑕、宝光闪烁,连声夸赞。蔺相如见秦王无意偿城,用计拿回宝璧,约定秦王斋戒5日后在正殿当着各国使者、文武大臣的面交宝换城。蔺相如回到使馆,却暗地命人带着和氏璧偷偷潜回了赵国。

  5日后,秦昭襄王得知和氏璧已送回赵国,怒气冲天。但杀了蔺相如也不能追回和氏璧,反让各国耻笑,只好将蔺相如放回赵国。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事隔61年以后,赵国终究还是被秦国吞并,和氏璧也就落到秦王嬴政的手里。    

  公元前221年,秦王统一了中国,自称“始皇帝”。皇帝的印玺自然要选用天下绝无仅有的宝贝才行。于是秦始皇命宰相李斯磨和氏璧做皇帝的印玺,称之曰“传国玺”。

 

,寿

雄心壮志,一心想凭借自己的百万精兵,统一天下。公元前255年,嬴政亲自领兵攻灭了西周,将周王朝的镇国之宝——“九鼎”夺到手,秦国声名大振,关东六国无不仰敬。然而秦王一系列的征战,却引起了天界之上的众天神的不满,原来在几百年以前,智慧超凡的姜子牙,在天神的帮助


  公元前219年,穷奢极欲的秦始皇巡游天下。龙舟行至湘山(湖南岳阳县),突然,狂风骤起,波浪滔天,龙船颠簸起伏,眼看就要翻船,秦始皇吓得魂飞魄散,一个博士急忙呼叫:“赶快丢宝,祀神镇浪!”秦始皇慌乱之间,掏出传国玺丢入洞庭湖。少时风浪暂歇,龙船拢岸。秦始皇登岸抬头一看,前面山上有座红砖古祠——“湘君祠”。相传尧的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做妻子。舜南巡死在湖南,二妃追至湘水边死去,后人在此立祠。秦始皇见祠大怒:“朕是世上人王帝主,圣天子出巡,理应百神开道,大胆湘君,不来护驾,其罪非小,留尔祠庙何用!”一怒之下,命地方官将山上树木统统砍倒,一把火烧掉了祠庙。

  8年以后,关东有个使臣赴咸阳公干,半夜经过华阴平舒道。突然,路旁跳出个面目狰狞的怪物。怪物将一块玉璧交给使臣,并说:“为吾赠 池君,今年祖龙死。”说罢倏地不见。使臣又惊又怕,急赴咸阳如实奏闻。秦始皇取璧细观,才知是八年前沉入洞庭湖的传国玺。

  传国玺是怎样从湖底回返人间的呢?对此,谁也说不清楚。大概因为老百姓不堪秦始皇的残暴统治,编了上面一段故事来诅咒秦始皇。不久,大泽乡农民起义,终于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兵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捧传国玺,敬献给刘邦。刘邦扫秦灭项,建立了汉朝。传命将玉玺代代相传,号曰“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做了皇帝。当时因汉家小皇帝刘婴才两岁,传国玺由孝元太皇太后代管。王莽就命弟弟王舜去长乐宫索玺。

  孝元太后见王舜进宫逼玺,怒不可遏,取出传国玺狠命往下一摔,骂道:“得此亡国玺,看尔兄弟有何好下场!”王舜连忙拾起一看,传国玺已摔缺了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但任你巧夺天工,精镂细琢,一块完整的宝璧终究还是留下了缺痕。  

  短命的王莽政权灭亡以后,传国玺复归汉光武帝刘秀,史称东汉。         

  东汉末期,十常侍作乱。汉少帝夜出北宫避难,仓促间未带传国玺。回宫之后,传国玺竟不知去向。

  不久,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长河太守孙坚攻入洛阳。夜间,孙坚忽见城南有五色毫光直冲斗牛。近前一看,毫光来自一口水井,井栏上刻有“甄官井”3字。井口闪闪发光,井内蒸气氤氲。孙坚命军士汲干井水,从井中捞出一宫装打扮的妇人尸体。尸体仍未腐烂,妇人项下有一锦囊,内有一金锁扣着的朱红小匣。孙坚从中取出一方玉玺。该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旁缺一角,用黄金镶补,下有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相传此8个篆字是秦宰相李斯亲笔所书,刻在玺上的。孙坚得到传国玺,心生异念,也想靠“天命”尝尝做皇帝的滋味,下令撤兵回鲁阳另作打算。谁料传国玺并未给孙坚带来什么“天命”、“吉祥”,不久他就阵亡岘山。袁术乘孙坚妻吴氏扶榇归里之机,派兵半路拦截,抢去传国玺。后来袁术死后,其妻扶棺奔庐江,遇着广陵太守徐 ,依袁术先例办理,也把传国玺抢去。真所谓天理昭彰,一报还一报。

  徐 把玺献给了曹操。三国鼎峙,传国玺属魏。三国归晋,玺归晋。

  西晋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年代。传国玺就像被猎犬追逐的猎物,被不停地传来传去。每一次传国玺的交替易手,就伴随着一场血腥的厮杀。围绕着传国玺,闪电般的追逐战愈演愈烈。

  更可笑的是公元352年,慕容俊攻克冉魏国的邺城,宣称获得了传国玺,改永和八年为元玺年,自己登上大燕国皇帝的宝座。实际上这只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骗局。真正的传国玺早被冉魏濮阳太守戴施派人偷偷献给了晋穆帝。慕容俊只不过是想以此来欺哄老百姓,借“天命”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而已。

  后来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夺得了传国玺。经过隋末农民大起义,传国玺又落入唐高祖李渊的手里。

  传国玺从出现至唐末,传了1640多年。 朱温灭唐,玉玺为后梁所有。后梁灭亡,国宝又落入了唐庄宗——李存勖之手。几经辗转,玉玺才归于后唐废帝——李从珂。天下大乱,掌握玉玺的人就能号令八方么?那简直是扯淡。一个毫无韬略的窝囊废,拎着玉玺也得死。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举兵叛乱,进围洛阳,后唐土崩瓦解,李从珂全家登上高楼,纵火自焚。“传国玉玺”,也突然失踪了。       
   像这样被历朝传递了1000多年的历史文物,世界史上也属罕见。可惜的是传国玺在五代时期突然失踪。宋太祖陈桥兵变,受禅于后周,仅得后周两颗国玺,未获传国玺。
   据《元史》及《辍耕录》等文献记载:1294年正月,有人拾到一块玉石求售,玉石光彩夺目,呈青绿色,方圆四寸,“面有篆文八字,刻画捷径,位置匀适,皆若虫鸟鱼龙之状”,经御史中丞崔或、监察御史杨桓悉心鉴定,居然是秦时“国传玉玺”,玺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1368年,明军北上,元顺帝狼狈逃出大都(今北京),他贴身携带着“传国玉玺”,这件宝物,也追随亡国之君,流落到了茫茫漠北……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从五代以后的1000来年间,各朝均有传国玺被发现的传说。如:宋绍圣三年,咸阳义在河南乡掘地修舍,得一宝印。其印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纽五盘。上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8个篆字。朝臣蔡京等13名官员奏称:“此乃真秦制传国玺也。”

  明弘治十三年,户县毛志学在泥河滨得玉玺,陕西巡抚熊羽中说是传国玺,把它献给了明孝宗皇帝。

  清初,故宫交泰殿贮藏39方御玺,其中有1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人们也称它是传国玺。相传元末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曾被后金太宗皇太极访得,皇太极因而改国号“”为“”。但清初故宫藏玉玺39方,其中被称为传国玺者,却被乾隆皇帝看作赝品,可见传国玺的真真假假实难确定。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从中钦定25宝时,把那块伪造的膺品——假传国玺,剔除在外了。          

  真正的传国玺到底怎样失传?又流落在哪里?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也许随着历史的发展,终有一天人们会解开这个千古疑案。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项羽掠夺而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玺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亥下(今安徽灵璧)。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非常著名的无价之宝,在它流传的几百年期间,多少人的命运、多少国家的命运都和它紧密地联系起来,而它神秘的失踪,又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上的一大悬案。


    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二十五日,疏通河道的民夫在江苏宝应县界首挖得一方玉玺。印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得到后,认为是汉代失传的传国玉玺,便进呈给乾隆皇帝。乾隆认为此玺是好事者仿刻,命将此玺藏于别殿。后来,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点物品时在乾清宫西暖阁发现它,现藏故宫玺册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