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漱清和苏凡的小说:祝俊初:姚景源的“通胀代价论”何以惊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6:30:49

祝俊初:姚景源的“通胀代价论”何以惊人

2011-08-30 07:25:29 来源: 红网(长沙) 有439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2)

三年前的危机,要三年后的通胀来战胜,通胀上去了,可金融危机真的战胜了吗?如此怪论,令人匪夷所思。

作者:祝俊初

8月29日,沪深股市低开。以匍匐姿态给上周五尾盘抢筹者当头棒喝的,恐怕是早间传媒普遍报道,曾为市场传言的阻击银票揽储似乎属实:央行已发通知,将商业银行包含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三部分的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自9月5日起分批上缴。

对央行此举,市场解读基本一致,包含大小两个用意,小的、最直接的是防范银行大量开票揽储可能形成的风险,大的,更重要的是控制影响经济全局未来走势的通货膨胀——有业界人士估算,其后果相当于在未来半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到3次,冻结资金8到9千亿元。

这样的决策显然表明,通货膨胀还是经济大敌,不容忍其前进仍是国家调控层当下考虑的首要目标。于是,刚刚有所抬头的对货币政策稍稍松动的市场预期,当然也顺理成章落空。

我以为,在经济动态运转过程中,看得见的手的挥舞与看不见的手的摇摆,无论是合拍还是错落,要琢磨都是很有意思的事。不过,我发现,近日更有意思的一事却是,若认同当前经济的头号敌人非通货膨胀莫属,则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的惊人一语特别耐人寻味。

8月27日,在吉林大学作“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十二五’规划”主题演讲的他,在谈到这轮通货膨胀时,冒出了这样一句话:“目前的通货膨胀,是我们为了战胜2008年金融危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因为当初出台刺激政策是必须的。(《重庆晨报》8月28日)

尽管通缩与通胀易荡“翘翘板”,既是一般经济周期理论所指出的,又有几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印证,同时,我国曾经应对金融危机、遏制经济下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极度宽松刺激也众所周知,姚景源的代价论不无道理,但问题在于,视代价为必须就太绝对。

因此,我更赞同对代价论进行的这样的批评:“三年前的危机,要三年后的通胀来战胜,通胀上去了,可金融危机真的战胜了吗?如此怪论,令人匪夷所思”(《北京晨报(微博)》8月29日)。在我看来,批评的实质在于,希望国家调控层反躬自省,检讨从前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政策的得失,尤其是财政与货币措施的宽松大手笔有没有过火,而相机转向是不是又过迟。

 

如果姚景源的代价论是成立的,以今天的通胀为昨天的通缩埋单属绝对的必须,将其归结为要战胜金融危机就无法不如此的顺理成章,那么,明天若出现了通缩,是不是又可理直气壮地说:当前的通缩,是我们为了战胜2011年的通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以如此逻辑,宏观调控就永远正确了,就永远也无需检讨,无论通胀多厉害、通缩多惊人,反正是代价罢了。

可见,姚景源的一语之所以惊人,是因为将国家经济调控层决策应有的检点、反思、改进一笔购销了。但回望,市场化改革以来,我们既受过通胀严重、甚至硬着陆的痛苦,也受过通缩持久、经济疲软的折磨,其中宏观调控不乏教训,而吸取教训的进步难道不是众望所归吗?

(本文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NN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