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华求婚林心如图片:静海寺沧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38:50

静海寺沧桑

1、静海寺——走进静海寺,我的脚步缓慢而沉重,象是在参加一次神圣的洗礼。

所谓静海寺,不过是一片残存的废墟,但古风犹在,历史长存。

曾几何时,大英帝国谈判代表们手中的"文明棍",强硬地点击着脚下这片真正文明的土地。时光老人沉默不语。

这是一片悲与喜、泪与笑交织的土地:近代耻辱的国门从这里痛苦地打开,又从这里严肃地关闭。打开国门的是帝国主义的枪炮与清政府的腐败,而为一百余年国耻划上句号的,则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大众。这是历史的巧合,又是不容置疑的真实--眼前的狮子与不远处那高高耸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纪念塔可以作证!1949年4月22日,陈毅和粟裕两位将军率领所部,从狮子山脚下突破扬子江天然防线,把红旗插上国民党反动派的老巢--南京总统府,用胜利去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2、虞允文与"采石之战——大约在800年前,这里没有寺院也没有任何建筑,只是濒临长江边的一块陆地。说它是陆地,又被称为真假山,是我国罕见的天然山石景观之一。站在静海寺的废墟上,不用极目远望,狮子山便威武地兀立在你的眼前。这里又名"三宿岩",属古金陵48景之一,因一个人或一场战役而得名,那就是虞允文与"采石之战"。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统金兵大举进攻南宋,淮西守将王权因不战逃遁而被罢职,军前统制姚兴力战身亡,连淮东刘琦军也因战败守江南。是年冬,金军从西采石杨林渡渡江,宋军无主帅。正值此时,中书舍人虞允文受命前往采石犒劳将士,并参谋军事。情急之下,他毅然督战,召集张振、王琪、时俊等人商议军事后,遂率部迎战。这位曾耳闻目睹岳飞抗金业绩与"莫须有"冤案的一代儒将,稳坐中军,指挥若定。他一边联系山东、河南等地义军袭击金军后方,一边以逸待劳,以1.8万士卒抗击金兵40万之众。金军在骄横中轻敌,误认为采石江防无备而长驱直入,遭宋军水陆合击,结果大败而归,完颜亮也在内讧中被部将所杀。虞允文又一次创下了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几年后因功迁任丞相之职。他能以一代儒生而担当如此重任,于败军之际力挽狂澜,转危为安,这实在不可多得。毛泽东同志在读《宋史·虞允文传》时评价说:"伟哉虞公,千古一人。"史载虞允文凯旋之日,曾乘舟东下,在江边真假山石洞之中停宿三天,于是此处又添了一个"三宿岩"的名称,至今仍为古静海寺的一大名胜。

时光越过采石之战大约又流了200余年,有个叫郑和的人七下西洋,创造了中国外交史上的奇迹,同时也弥补了张骞出使西域水路外交的不足,然后与其珠璧相联而载入史册。于是三宿岩这块土地又与郑和的名字紧紧地连结在一起,静海寺应运而生。明成祖朱棣为表彰并纪念郑和的功绩,下诏在三宿岩建寺,并赐名"静海",寓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寺院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且殿宇林立,气势恢宏,郑和也曾一度在寺内安度晚年。今人钟振振博士与孙建昌游历时,合撰一联,以纪此事,联曰:"伟哉虞相,南宋一人,水石尚留三宿影;雄矣郑公,西洋七下,风林犹作万涛声。

令人抱憾的是,静海寺已于本世纪30年代毁于大火,它原始的倩影也永远从这个地球上消失,并且正是在考门夫人的365个祈祷声中。

3、《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8月29日,那也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是日中午11时,英国侵华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士兵的簇拥下,趾高气扬地走下停泊在下关江面的华丽号旗舰,紧随其后的是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等人。一行人步进了静海寺,继续《南京条约》的签订事宜。谈判桌的两边泾渭分明,一边坐着蓝眼睛黄头发的英吉利人,一边坐着顶带花翎盘着长辫子的清朝官吏。

那一天,天空没有太阳,任乌云笼罩着紫金山麓;那一天,南风在哭泣,长江在哭泣,中国大地在哭泣。

回首一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鸦片战争史,不能不提及璞鼎查这个名字。在中国,在亚洲乃至非洲,这个名字是与侵略与罪恶与血债密不可分的。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记住这个名字吧,让全世界一切善良的人都记住这个名字吧,他是制造灾难的罪魁,是世界级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又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指挥棒下的一个专搞侵略扩张的行家里手。在香港,在好望角,在马德拉斯,处处都留下他种恶的痕迹。

《南京条约》共有13款项,而第一款便是割让香港。按条款规定:中国皇帝批准香港由英国君主世世代代据守掌管,任便立法治理。从那时起,香港离开了祖国,离开了母体,而沦为英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开始沦丧。就在《南京条约》签订的第二年,璞鼎查就任香港殖民政府第一任总督,与1997年6月的彭定康"首尾呼应"。

虞允文万万没有想到,他凯旋中居住过的三宿岩,竟成了鸦片战争中国人的战败地;永乐皇帝也万万没有想到,他亲自下诏建筑的静海寺,竟然不"平"不"静",事与愿违;连功勋卓著的郑和先生也万万没有想到,他世代受皇帝赐封的寺院,竟成为悲惨屈辱的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象征地。

4、静海寺的重建——静海寺已无寺院,仅留下它遥远的故事与淡淡的历史血痕。不知是谁,别出心裁地在大门前题下"古静海寺"几个大字。多一个"古"字,沧桑感倍生;一字之增,亦可以作为对历史的诠释与凭吊。

1987年,南京市政府拨款48万元,在静海寺东配殿旧址复建628平米的明代风格古式建筑,故地再造,后被顺理成章地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为了迎接97香港回归,1996年底,省、市与下关区政府拨款500多万元,南京大中小学师生及社会各届人士又捐款60余万元,在陈列馆原有基础上加以扩建,占地2100平米,建筑面积达1000平米之多,不仅修复了市级文物三宿岩,移来了与静海寺密切相关的省级文物——明代天妃宫碑,而且增设了"条约陈列室"与"郑和史料陈列室"。天妃即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民间祭祀的马祖神,天妃宫碑文为明成祖亲自撰写。

如果说历史是一部教科书,那么,中国近代史便是一本用血与泪著成的教科书,古静海寺亦成为这本教科书中天然而又人工装帧的扉页。

明理明智莫过于炎黄子孙。从民族奇耻大辱的启示录中,今天的国人正在寻找自己的方位。所有的游览者都会发现,在陈列馆的大院内,悬挂着一尊铜钟,铸造于香港回归的前夕,这就成为静海寺的新名胜——警世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象征着《南京条约》签订的年份;上方铸有12只和平鸽,象征我国12亿人民热爱和平;下方有两条巨龙,象征长江与黄河;中间有一个梅花形撞击点,是以南京市市花作为标志,象征着《南京条约》签订地点;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象征中国人民喜盼香港回归的心情。此钟只在每年8月29日才可以撞击一次,让钟声告诫海内外华人同胞:不忘国耻!刻骨铭心!钟名由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同志题写,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也在上面留下遒劲的笔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庆祝香港回归期间,已届96岁高龄的江苏武进籍画家袁晓园女士即兴挥毫,为《南京条约》陈列馆书下一联:"鸣钟堪警世,知耻足兴邦"。

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将在警世的钟声中一代一代传与后人。

钟声也是一种祭奠:对屈辱国史的祭奠;钟声又是一种祝愿:对祖国辉煌未来的祝愿。

5、静海寺的诉说——历史已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其中包括古静海寺的诉说。

我们的脚下是一片历尽沧桑与苦难的土地。废墟也能给人以财富,那是一份无价的精神财富。对于一个没有失去良知的人,静海寺会赋予你闪烁着理想与智慧的启示;对于一个从灾难中醒来的民族,古静海寺又是一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

昨天,我们的头上曾翻滚过战争的烟云,我们已属于烟消云散、云开日出的今天。啊,战争,这个人类极凶残的怪物,它曾野兽般地吞食过人类的理想、憧憬与幸福。

在一片具有浓重的历史氛围的空间上站立,我的思绪很长很长。虽然沉思有时很孤独,但从古至今,也很少有人去衡量沉思的重量。站在这血与火、耻与辱的废墟上,回首眺望岁月的蹉跎与人世的苍茫,我突然发现:历史流泪了,流下的是对种恶者的忿憎,是对播种者的敬仰。那泪水在奔涌,在澎湃,在咆哮,流泻成新的黄河与长江。

一颗心儿沉甸甸地来,又沉甸甸地去。

狮子山不动声色,扬子江无语东流。

走出静海寺,我的心境似乎有点豁然开朗,像实现了一次沉重的解脱,又如完成了一次隆重的洗礼。

我们的脚下又是一片充满阳光与希望的土地。残忍的人只希望自己好,善良的人也希望别人好,而高尚的人却能希望人类好。我们不能总是把目光停留在头顶上,那未免太浅陋。脚下这条长长的路,需要我们勇敢地去走,更需要我们具备世界的目光。为了把祖先传下来的人类文明之火燃烧更加旺盛,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都要携起手来,跨过历史的围墙,去拥抱新世纪的太阳。

一群和平鸽从都市的上空飞过,带走了我流连忘返的目光。我的眼前忽地闪现出古静海寺的明天,那也是人民共和国灿烂的明天,但愿也是"地球村"明天被浓缩了的画卷。

是的,明天美丽而又诱人,虽然我不能详知他仙似的模样,尽管她的身旁还会丛生着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