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肌精适合什么皮肤:苏州外城城墙究竟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54:42
古城墙修复引出新话题——
苏州外城城墙究竟在哪里?

平子


  苏州将对古城墙进行试点修复,消息传出,苏州古城墙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根据古籍记载,苏州城墙有三重:子城城墙,内城城墙,外城城墙。即将修复的三段城墙都是内城城墙,子城城墙的位置也大致清楚。然而,苏州外城城墙的位置却不见记载。有人认为:吴中区郭巷集镇很可能就是苏州外城一隅。

  郭巷无人姓郭

  郭巷是葑门外一个小镇。提出这一观点的是《郭巷镇志》主编陆复渊,他缘于郭巷集镇并没有“郭”姓居民。

  陆复渊说,我国许多地名都与姓氏有关,苏州也不例外。像陆墓与陆姓有关,是因为唐朝宰相陆贽墓在那里而得名;黄埭与黄姓有关,源于春申君黄歇率领百姓在那里筑坝(埭);苏州城内的顾家花园、曹胡徐巷、钮家巷,也分别因顾、曹、胡、徐、钮姓而得名……

  然而,郭巷集镇却无郭姓居民。当地父老相传,郭巷集镇早期的居民只有3家,一家姓施,一家姓董,一家姓陈。《吴县志》也提到过郭巷施氏。直到今天,郭巷集镇上还有不少施姓、董姓、陈姓人家,但就是找不到世居于此的郭姓人家。

  既然如此,郭巷集镇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呢?陆复渊推测,没有世居于此的郭姓居民而起名郭巷,很可能是因为这个地名并不因姓氏而得名。

  “郭”是外围城墙

  最早记录郭巷这一地名的,是明朝中期的 《正德姑苏志》。从那时算起,郭巷集镇得名至少有500来年历史了。

  如果“郭巷”的“郭”与姓氏确实没有关系,那又会是什么意思呢?

  陆复渊认为,中国古代城市一般会建两道城墙,一道在里面,一道在外围。建在外围的城墙,古代有个专用名词就叫 “郭”。唐朝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里写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郭”,就是这个意思。 

  苏州古代是有外城的,东汉初期成书的《越绝书》记载,苏州外城“周匝六十八里六十步”;内城“周匝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遗憾的是,对于苏州外城的具体位置,无论《越绝书》还是其他史料,都没有进一步阐述。

  陆复渊推测,郭巷集镇会不会是苏州外城一隅呢?如果这一推测成立,“郭巷”的意思就是“外城那里的一条街巷”。古人说“离城十里为郭”,郭巷集镇到苏州城差不多就是十里路,也符合这一说法。

  还需考古验证

  陆复渊还为自己推测找到两个旁证。一是在郭巷集镇北面不远处,有个叫南浜的自然村,原先那里曾建有一座“城郭明王土地庙”。村里老人介绍,这座庙宇前后两进。主房抱柱的对联“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地留一点子种孙耕”,是清朝嘉庆年间的状元吴廷琛 (1773-1844年)所写,可见此庙历史已经不短。陆复渊认为,庙宇叫“城郭明王土地庙”,证明南浜自然村一带属于苏州的“城郭”地区。郭巷集镇与南浜自然村近在咫尺,当然也属“城郭”地区。

  第二个旁证是,在郭巷集镇正西方向六七公里处,有个地方叫新郭。叫新郭很可能是因为,那里原先也是苏州外城一角,变成新的城区后,就用“新郭”来命名了。

  对于陆复渊的观点,苏州一些文史专家认为:苏州外城的具体位置,历史上可能发生过变迁;郭巷集镇是不是苏州外城所在地,还需要通过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和考古挖掘来验证。       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