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姨王琳胸部:平均成本是最好的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16:41
2011-08-26 13:38:21 来源: 作者:曹伟
相关标签:基本面
作者:亮话天窗:
股票操作一定要认识“平均成本”问题,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平均成本与市场的平均成本,更细致说明是某一个时间周期内的平均成本,或是那个阶段时候的平均成本,大家“赖以为操作的平均成本”,你要如何将股票操作好呢?
所谓知己知彼,不仅知道自己的平均成本,更要知道别人的平均成本,如此就可以在了解自己的情况下也只得别人,知道别人以后就可以从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时机与价位,此时就会进入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
所谓心理承受能力有两个,一个是亏损的承受能力,你可以承受多少的亏损?有些人是一定的亏损就呼天喊地,有些人是无动于衷,更有一些人是一点感觉也没有,所以当然就可以分成“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与“不知不觉”,不管你是如何的先知与后知,或是先觉与后觉,但多数的人都是“后怕”,是跌下来,跌很多才知道怕。
第二种状况是获利兴奋的承受能力,多数人是一有赚钱就“溜之大吉”,大财赚不到,小数常常有,所以会兴奋莫名;有一些是小数不常有,但有了就很兴奋,不过只记得赚钱时候的事,忘记亏钱的不愉快,通常跟别人说的是赚钱的,亏钱的都不说,听到的都是赚钱。只有少数人默默的赚,不知不觉的赚,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赚多少?也因为赚太多所以懒得算,只要知道大概有多少就好。
这些是市场一些状况,没有对与错的问题,只有个别观感的状况而已。每一个参与股票投资的人几乎每一天都在于时间赛跑,要比别人快,要先人一步,更要有“仙人指路”。但到底谁才是仙?还是“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
因为没有仙,所以只有找一找“先”,看看是否可以比人“优先”,在我个人的研究中最初开始也是从平均成本开始,后来发现太慢,开始应用指标;结果发现不对,研究成交量,怎么看怎么不懂,怎么用怎么不行;再后来找到一些理论,以为找到宝,这一波又一波,这一浪又一浪,还有什么又是什么战法,总之千百种模式应用,最后还是不得法。
谁知“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种最好的分析、最原始的分析、最有依据的分析,只有平均成本而已。此时开始懂得什么是“看山是山”,然后又是“看山不是山”,再来到“看山还是山”,此时的此山已经非彼山。山还是山,心境不一样。
因此,所有的平均成本线是“事先假设设定一个时间周期应用的成本关系”,说明的也就是这个周期内参与者的成本关系,与这个时间周期参与者的投入及影响力而已。
一定时间周期的均价线绝对不可能是一条永远俱备影响力,或是最大影响力的平均线,所以成本均线从来就不存在“神奇”问题,尤其是参数设定与应用中的个人喜好设定,更是“人言言殊”,每一个人的说明都是“不同周期需要而设定,来解读”,无法构成一定的长期效应。
通常所谓“一个周期的时间设定均价线”,是因为个人喜好,或是个人研究时,不断去找寻那一个时间周期内的准确度最高,它的作用力最大,事实上都是事后论证的结果,但无法形成“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准绳,因此均价线的趋势判断有其一定的作用性,但绝对不能是“那一条均价线俱有绝对的主导作用”,更不可能是“那一条均价线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
每一条均价线只存在于“在某一个时间周期内它的作用性与操作意义最大,也许反应的是这个时间周期内有某一些介入者他们对市场的影响力特别大,所以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但任何参与者不会长期都在“市场里头”,市场会变,设定条件随时都会变。
只有依据一个俱有“公约数”、“公倍数”形成的组合均价线应用才可以解答均价线的作用与意义,同时均价线的设定应用不宜超过5条,更重要的是必须加上一个“方法论进行科学性的推导应用”,例如“扣减”的观念,加上倒推后进入平衡改变后的差异化状况,进行对比应用,只有这样蔡最俱有准度。
如果仅仅设定一条均价线就认定这条均价线是“生命线”、“神奇线”,事实论证会显得非常苍白无力,这样的论证说明对平均成本的观念还是存在太多的误解与误区。
平均成本的作用可以说明参与者的心理状况,如果只是简单的将平均成本、成交量解释为指标,是过于简化它们存在的作用性。一定要进一步去观察感受所有数据形成的图形说明的心理状况,这个才是分析中最重要的部份,绝对不是指标如何又如何的简化分析,更不是将指标视为雕虫小技。
很多对技术分析不理解者常常以为技术分析不就是几个指标的作用而已,尤其对指标的“象征意义”及其作用关系都不理解或是形成误会,心理上就排斥了指标,难免会贬抑技术分析,对不了解的事物贬抑也说明自己的不足,这是很多基本面分析者或是学院派研究者最容易犯的毛病。
尤其在A股市场,有所谓“技术分析没有用”的说法,事实上应该说,不管那一种分析对股市的分析都是“有时候有用、有时候无用”。是否“有用”?或是如何“用”?要“用在实处”,说起来简单,“用起来”难,尤其是要放得下才“用”得起,简直就“强人所用”。如果不能存乎一心的使用,那么这个用本身就有程度的差异,当然就会造成感受与认知的不同。
简简单单一个均价线,明明白白的一个平均成本,结果竟然如此的反反复复何其复杂?是均价线本身的复杂呢?还是我们自己思维的复杂?是成本复杂了你?还是你复杂了成本?如果这些心境问题无法自理,永远都是复杂。
山还是山,均价线还是均价线,平均成本还是平均成本,你不看它,它一样存在,一样不存在。因为你看它,所以它存在。是它影响你,还是你影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