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不再来三毛读后感:五胡何以入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30:18

中国历史上有段非常“黑暗”的时期,堪称乱世之最。因为这段时期主要有五个外族入侵,(分别是匈奴、羯、鲜卑、氐、羌),且先后建立了十六个较大的政权:两赵(前赵、后赵)三秦(前秦、后秦、西秦)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五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以及成汉和胡夏。所以,这段历史时期被叫做五胡十六国,也被叫做五胡乱华(近来由于那么几个原因而改为五胡入华。)这段历史时期,汉人被大肆屠戮,正统晋朝苟安江南,被很多人当成耻辱(不包括我),那么,导致这段时期的原因有哪些?

要说五胡十六国这段历史那就不得不提到与他并列的晋朝,讲晋朝我们不妨来看看他的开国皇帝——司马炎。

 关于司马炎当皇帝之前的历史以及各种艳史我在这里不再赘述,我们就直截了当地来看看他为五胡入华做出了哪些“贡献”。

  司马炎当皇帝后对前朝的政令做了大量的修改,其中我个人觉得对后来历史发展最大的是如下两条:1.重新恢复西周的分封制2裁军。

  这两个政令影响有多重大?我们从以后的历史发展上来看看。

  先说第一条,复古分封。具体怎么做呢?很简单,将数不清姓司马的分封到全国各地,每人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内掌控3000-5000人的军队,类似于周天子时下的诸侯。晋武帝为什么要搞复古?一般来说,是他从曹魏的灭亡中“吸取教训”,认为曹魏之所以“亡也忽焉”,就是没有什么宗室来拱卫,于是司马炎对着“前车之鉴”,选择了复古的分封制。稍微了解西晋史的朋友都会知道,引发五胡乱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八王之乱”,这八王怎么来的,由此而来。

  第二条,裁军。为什么要裁军?估计是司马炎认为天下已定,大批的军队以没有了用处,不如放回家里种田实在,于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整整三十万大军就这么被裁了。裁军有没有作用?有,当然有,司马炎统治时期被称作“太康之治”,与这一决策关系很大。然后治只是暂时的,这条政策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总有它爆发的时候。这样的话我们来看看当时晋朝的军力,原有军队50万,裁军30万,还剩20万,其中还有10万在大大小小的诸侯王手中,布置各地城防等少说也得5万,这样算来,偌大个晋王朝能直接控制的军队只有5万,这还只是保守估计。之后胡人为什么能在华夏大地上肆无忌惮,鲜有对手?倒不全是缺将,最主要的还是缺兵。

  司马炎的太康时代是个虚假繁荣的时代,争相斗富是当时的时尚,典型的就是王恺和石崇。关于他们斗富得例子太多,这里只举一个例子:武帝送给王恺一盆(不晓得用啥量词)珊瑚,王恺很高兴啊,宴请宾客来家里参观,当然包括石崇了。正当他洋洋得意之时,竟然发现石崇将它给砸了,并不温不火的说:我家这东西多的是,你自己再去挑一盆。大臣们跟着到了石崇家里去,一进去傻眼了,十来盆。珊瑚在当时属于稀有物品,即便是皇帝也就两三盆。西晋之斗富由此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士大夫之间乐此不疲的还有清谈。清谈是什么?就是两个人端个凳子坐在一起,定下心,慢慢探讨探讨类似于哲学的玄学。大家要想,这不是不错嘛。可是,问题就在于讨论哲学的士大夫们只搞哲学,正事不做,还以此为荣,这些人被称作“清官”(区别于我们现在印象中的清官。)而那些死命干事的人,则被称之为“浊官”。西晋“清官”代表人物便是宰相王衍。宰相都这样,整个朝堂又会如何?

  在这个时代,嚣张的不是立下赫赫武功的大将,也不是闻名天下的文豪,而是出身于高门士族。关于这个,《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最后几集有比较精彩的讲述,我只想说说我的看法:西晋或者说两晋就是中国由贵族阶级向寒族阶级过渡期——士族阶级的产物,在这个时代,士族永远是时代的宠儿,基本上只要出身好,定能当大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琅琊王氏和陈留谢氏,除此之外另一个大头便是弘农杨氏。而当时选举官员的制度便是三国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这些人出身好便仕途顺,虽然冒出了几个杰出的英雄,但大部分还是庸才。整个国家的高等官员便有这些人构成。

  这些是政治上的,虽然非常之短视愚昧,但并不是后人最为诟病的,司马炎最最被世人认为是白痴行径的一件事,就是立储。

  当时的太子是谁?整部中华史中最有名的白痴皇帝——司马衷。(其实他并不是第一,真正最白痴的皇帝当属东晋倒数第二代皇帝司马德宗,只不过没他有名罢了。)司马衷白痴到什么程度?有个故事最为人津津乐道。

  后来天灾连连,许多老百姓都吃不上饭快要饿死,有大臣就向司马衷报告,而司马衷怎么回答?“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喝肉粥。”

  晋武帝应该也知道他这儿子智商有点问题,但又碍于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于是出了份考卷让他作答,这可急坏了当时的太子妃贾氏(贾南风),她知道如果答不好可能会废太子,那么她的皇后梦就得泡汤,于是就派人请位先生代写,可是一个太监看出了端倪,对贾氏说:“太子智商问题不是什么秘密,如果交上一份这样的答卷,岂不是明摆着不是自己所作吗?我看,还是写份既没什么水平,又将将合格的答卷,这样太子之位反而能保住。”(以上对话本人YY)那好啊,干脆贾氏直接让这个太监操笔。交了一份不怎么登大雅之堂,却基本按部就班地答卷。晋武帝看后什么反应?松了一口气,看看吧,我儿子虽然能力有限,但智商还算说得过去。

  除了贾氏,帮司马衷稳住太子之位的还有个重要女性,就是她的母亲,皇后杨艳。为了保住自己将来皇太后的位置,杨后不遗余力的帮助儿子稳定太子之位,司马炎曾经就征询过她的意见,她的回答闭着眼睛也能想到:“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关于太子妃的问题当时她也和司马炎讨论过,司马炎中意的是卫瓘(还记得他吗?不记得的话翻翻三国演义最后几章。)之女,而杨后听了贾氏母亲郭氏的花言巧语(成语用的貌似不当。。)力挺大臣贾充(同卫瓘括号内容)之女贾氏。司马炎又拗不过她,立贾氏当了太子妃。(这个贾氏可是八王之乱的首恶之一,就这样走上了历史舞台,顺便提一下,之后力挺贾氏的杨后就死于其手。)

  让司马炎抱定立司马衷太子决心的还有一个人,就是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司马遹和司马衷的情况就好似千年之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的关系,当年朱棣犹豫立谁为太子时,大文学家解缙就说了三个字“好圣孙”,一直不受父亲朱棣喜欢的朱高炽就当上了太子,登基十月后便又将位子让给了“好圣孙”朱瞻基。司马炎虽然活在他们之前,但这个想法未必没有。至于司马遹的生父之谜什么的在这里就不去深入探讨了。

  太子之位是定下了,但快迈入棺材的司马炎还是不放心,因为一个人。《三国演义》最后关于司马昭选接班人时简单介绍了这个人,便是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当时的司马攸已经被司马炎封为齐王,想把他赶到青州去。这时,大臣张华、羊琇竭力挽留齐王,这却反而触到了司马炎的神经,为什么?本来司马攸在老百姓间口碑就很不错,现在大臣又这么爱戴他,儿子能力又不强,会不会将来这小子夺我儿子的班?于是更加赶紧地催促司马攸上路,司马攸不想去青州,又被死命的催,慢慢的憋出了病,离开洛阳的第二天便死去了。

  这样,司马炎可以说了无遗憾了,在临死之前又安排了两个辅政大臣:外戚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他以为这两人会尽心辅佐自己的儿子,可还没等他死,杨骏就开始大肆安插心腹,掌控朝政……之后外戚与宗室之间的战争便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外戚倒下了,就是宗室之间自己的斗争——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详细的乱法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我讲的累,大家听得也累。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八王之乱不能望文生义,以为只有八个王,那是不怎么对的,卷入这场十余年动乱的诸侯王也远远多于十个。我们可以想想当年的七国之乱,那时是一个中央对七个地方,为期三月,为祸尚且不浅(不过为以后的强大扫清了障碍);八王之乱,数个中央对数个地方,一波接一波,时间跨度长达十六年,对整个国家的国力损耗那是不可估量的。而且,八王之乱后期,不少诸侯王都借助胡兵来进行内战,这更为五胡入华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简而言之,八王之乱削弱了晋王朝,强大了胡人,此消彼长,西晋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完了内部原因,我们再来瞧瞧外部。

先说人口。东汉和帝、顺帝时期是中国的第一个人口高峰,接近6000万的人口,之后便缓慢下降。到了东汉末年,人口下降便迅速增快,之后长年混战,到西晋统一时,全国人口只有800万左右(当然,不算大地主家里的黑户)。西晋统一至八王之乱开始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这短短的十年间人口充其量达到1000万,这是在一般情况下的估计,但事实上这并不可能。西晋是出了名的奢侈糜烂,对官员的赏赐也都是大手大脚,这些钱对于800万的税收人口而言显然是庞大的。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迅速的时期:文景之治、开皇之治、开元之治……都是在轻徭薄赋的前提上取得的。所以,西晋初年人口即使增长,也不会太多。

到了晋惠帝司马衷时期,爆发了八王之乱,大动乱中想人口增长本来就已经不怎么可能;更糟糕的是这段时期天公也不作美,几乎年年大灾大难,在靠天吃饭的封建社会,这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自然灾害往往激化阶级矛盾,我们知道,魏晋时期是士族地主阶级统治时期,本身矛盾就挺尖锐,经老天的一激化,国家能不乱吗?就算不乱,饿死人的尸体也是充塞于道。

而且,天灾也并不是只落在中原地区,同样的降在了草原地区。胡人们也靠天吃饭,老天不作美,牛羊就得饿死,牛羊饿死了,他们得饿死,他们不想死,只能去抢中原地区。

中国自古都是以天朝正统自居,素轻夷狄,江统有篇著名的文章《徙戎论》,上面一开始就表达了这么个意思。可见,当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是影响深远的,对外族,汉人首先是文化上的不认同,这很好理解,我们是农耕文明,而胡人只有为数不多的是半耕半牧,绝大多数还是游牧文明,两种文明相碰撞,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不仅是西晋王朝,秦汉、隋唐、宋明皆是如此。而且当时从没有过外族在中原统治的先例,而且有卫霍、陈汤、窦宪等人光辉的历史摆在那儿,所以西晋上层对胡人轻视心理是可想而知的。因为轻视,不免有民族压迫,这又激化了民族矛盾。

说句题外话,如果《徙戎论》真的被采纳了,历史的发展可能就改变了,要么五胡乱华延后若干年,也有可能提前到3世纪。

以上这些纯属个人拙见,望大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