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四鲛:广东新会人物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6:45:54

广东新会人物传

冯融

冯融,字道昭,号高明,南北朝北燕苗族冯弘后裔。 南朝宋元嘉十三年,即北魏太武帝太延二年(436年),北燕被北魏拓跋氏侵灭,冯弘逃往高丽(今朝鲜),同时遣儿子冯业率300人浮海投宋,遇风浪,到达新会便居住下来。冯业被刘宋朝廷封为怀化侯, 授刺史,仍馆于新会。冯融即冯业之孙,萧梁时任罗州(今化州)刺史。当时这地方尚未开化。居住着南越族的俚人、獠人、徭人。 冯融莅任后,励志振刷,施行教化,用中原汉族的文化意识,如礼节、 信实、义气、威仪等开导越民, 还召集一批有文化的上层人士相与诗酒唱和,因而香蕉树下,荔果丛中,常有弦歌之声。 蛮洞土人被他感化,对他很尊敬,每当冯融出巡,酋长、头人纷纷率众于途, 焚香叩拜。从此地方平静,土人安居乐业。

其中,冯融之子冯宝任高凉太守,其辖地亦未开化, 官府号令不行。冯融探悉越族头领冼氏很有威望,便决定和冼氏联婚。 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年),冯宝与冼氏结亲。由于得到冼夫人协助处理政事,判断刑狱,地方得到治理。 冯融通过冼夫人教化统治越人,地方安宁。越民感戴冯融的恩德,冯融身故后,建祠纪念。

马持国

马持国,字鲠臣。原籍北方,金人侵宋,随军南下, 辗转到新会会城金紫街安居。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他北上临安, 毛遂自荐,向主战派的宰相张浚献救国救民之策, 被张浚留在相府当幕僚。后因意见不合,又辞去。 当时兵部侍朗胡铨征集设置淮海道的意见,马持国送上一篇议论官制的文章, 得到胡铨的赞赏并向人推荐。庐州安抚使张师颜派他去招抚流民,他出色地完成。 淳熙二年(1175年)以功备补上州文学,摄武锋军都统司职位; 后又授嘉州文学、迪功郎。淳熙十年(1183年)奉召上朝,备皇帝询问。 他向孝宗皇帝陈述三项时务,孝宗认为合理可行,即时升他为宣教郎。他认为宣教郎一职仅是向老百姓宣扬皇恩德政,对于国事无补。 他把自己救国救民、复兴民族的意见, 写成《中兴自治万全策略》十论,还附一份《愚忠录》,上呈孝宗阅览。孝宗采纳部分付之施行。后来,他看见朝廷懦弱无能,不思收复失土,便请求调回广东, 在盐运使署任职管理盐政。他深入实际,发现白皮盐场损民利益, 呈请撤销,对官史苛抽船民丁口钱,又向省陈述,得到减免。 绍熙间(1191-1194年)任钦州通判,他劝导百姓拒买交跤(安南国)货物,维护国货利益。后改任容州知州,也有政绩。 两州人民先后为他建生祠。后归新会,终年80余岁。

张  扌为

张扌为(1326-1391年),字彦谦,广东新会会城濠桥街人。生于元末,少有迥异,未满一周岁,即能言语;年14, 日记忆数万言。18岁游崖山,赋《崖山吊古》七律诗,中有“磨崖共说张弘范, 把酒唯浇陆秀夫”句,贬奸扬忠,脍灸人口。 张闻新会古冈书院教师、诗人罗蒙正很有学问,便与兄芸居前往求学。 罗蒙正和他议论理学要旨,他侃侃而谈,受到老师的器重。不久,患足疾,不出户,更专心钻研学问。明洪武七年(1374年), 新会知县谢景向他征询政事,他建议:施政要用恩德,赋役负担要均匀。知县采纳施行,并多次荐他出仕,他以患足疾行走不便而力辞。 谢知县为方便他讲学,在会城象山麓建造一间园林式的书堂,供他使用, 并题“象山书院”四字,书轩题“养拙”二字;又在书院旁凿一石池, 名曰洗砚池。张遂专心于象山书院讲学,自号象山拙叟,远近学子, 前来求学的数以千计,尊称张象山先生。 张扌为在象山书院讲学十多年,广东布政使王纲闻知,欲以征贤才礼制推荐他出仕, 他又以疾辞,并且更号曰“病叟”。他的学说,以明理为要, 诗文以典雅为根本,不喜雕琢字句,清新自然,自成一格。他教的弟子, 不论学识深浅,都能恪守他的学风,别人一看便知道是象山先后的学生。张扌为逝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享年65岁。

黎贞

黎贞,字彦晦,号陶陶生,晚号秫坡,学者称秫坡先生, 广东新会都会村人。生于元朝末年, 小时随在外地州府当学正的父亲读四书五经,后又师事顺德孙贲,博通经史, 写诗作文亦大有进步,特别是受到孙贲的影响,很重视德行修养;又喜分辩古今兴衰、 得失是非,很有独到见解。明洪武初年,入郡学当庠生。八年( 1375年)以明经辟荐入京,照例要到吏部考试才委派官职,他很不满意,称有足疾不去应试。遇见吏部的官员,便发表议论,滔滔不绝。 毫无忌讳。官员认为他很有学问,挽留他在京商酌礼仪典乐掌故, 过了两个多月才送他出京。他回家后, 才接到委他做新会县训导的任命。黎贞拒绝接受任职,却在都会村居室前边筑了一座钓鱼台, 日事垂钓,过着半隐半学的生活。

洪武十八年(1385年),黎贞因仗义排解乡间纠纷,遭权贵诬告,被发放辽阳充军服劳役13年。他身为囚犯,仍然苦学苦练,受到狱中官员的尊敬。其间, 适遇他的老师孙贲亦因被人诬陷发放辽阳,同禁一起,师生之间交流学问,更有进步。后孙贲又因“谋反”罪牵连被杀,弃尸效野,黎贞冒着风险,以衣裹尸, 礼葬于安山,并撰祭文宣读,听见的人无不下泪。洪武三十年,黎贞被赦归故里,在乡讲学,成为明初新会著名的学者,远所学子闻风前来就读。 陈献章评价秫坡先生说:“吾邑以文行诲后进, 百余年来秫坡先生一人而已。”黎贞的学说, 区越认为:“白沙先生振扬于道化周洽之时,秫坡先生则崛起于文治草创之日。 ”这说明秫坡先生的学术思想,对明代中叶发生的理学深化起到倡导作用。后卒于乡,年59岁,入祀乡贤祠。

黎贞著有《秫坡集》七卷,《古今一览》二卷,《家礼举要》四卷。

鲁能

鲁能(1426-1484年),字千之,先祖任宁国守御驻防新会,遂入新会籍。父鲁真亦是武官,戍守会城,博通经史, 对鲁能影响甚深。明景泰五年(1454年)鲁能中进士,历任南京、北京户部主事,后升员外郎,又出任广西参议,成化十四年(1478 年)升任陕西右参政,十六年,先后升右布政、左布政,四年之内,四次升官。 当时,潼关、陕西边界,屯戍十数万兵马,布政使署要负责供给军糈。而连年水旱成灾,筹饷很困难。鲁能任陕西右布政时,即深入实际,四出巡察,凡山川险要、屯堡要塞、兵马强弱、储粮数量, 他均作考察。到他升任左布政,便创立会计室,调余补缺,量度远近分拨,处置得井井有条。结果,军粮不缺,民力得到休养生息。 朝延每年发下几十万两银籴米粮,鲁能革除弊制,严防贪占,估价分籴, 民得实惠。

成化二十年(1484年)陕西大旱,禾苗枯萎,出现粮荒,有人食人的现象。鲁能协助赈灾官员,采取各种调剂、解救饥饿的措施,救活大量饥民,以功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这时, 他的父亲已经82岁,不能随去塞外,便着家人送回新会, 自己只带一个仆从上任。他四出查访,勤政亲民,定出十条兴利除弊的制度颂布施行,受到军民拥护。但他上任3月,即接到父丧的讣告,回乡奔丧。 因积劳成疾,回到会城便辞世,终年58岁。

鲁能一生清廉自守,死后,仅存30两余银。奉旨祭葬。 朝廷还命大学士为他撰写神道碑。后被人祀乡贤祠。

陈献章

陈献章(1428-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别号江门渔父、碧玉老人等,出生于广东新会归德都都会乡。 少年时随家迁往江门白沙村(今属江门市郊区),后在江门白沙讲学,称白纱先生。

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陈献章中第九名举人。 次年赴京会试,中副榜进士,中副榜进士,入国子监读书。景泰二年(1451年)会城又落第。后往江西临川拜吴与弼为师,接受伊洛之学、 圣贤之道。半年归白沙村,筑春阳台,闭门读书,钻研理学,10 年后设馆教学。

成化二年(1466年)接受学士钱溥的劝告,上京重入太学读书。国子监祭酒邢让试他的才学,命他和杨龟山《此日不可得》韵。 他在诗中写出自己学圣贤的心得,邢让看后,惊为真儒复出, 在朝中宣扬,因而名声大噪。公卿名士,多和他往来, 甚至有些官员拜他为师。

不久,国子监派他去吏部文选清吏司办理文案。 因志趣不合,半年后南归,重操教学之业。

成化五年(1469年)上京会试又没考中, 南归后继续以讲学为业。他决心放弃科举,修筑小庐山书室,接纳四方前来求学的学生,不论贫富,一视同仁,以身传教,以德化人。

成化十八年(1482年), 经两广总督朱瑛和广东左布政彭韶先后推荐,55岁的陈献章,应皇帝召贤,上京听候任用。 当他听到吏部要他考试后才安排任职时,他拒绝前往应试, 以治病待母为由,上疏皇帝,请准回乡,获得授予翰林院检讨的官衔, 回白沙重新讲学。他抱着“淑人心、正风俗、扶世教”的宗旨, 教育弟子“持正义、爱黎民,轻富贵,安清贫”,向圣贤学习做人品格。

白沙先生的学说,以自然为宗,以致虚为本, 以静养为方法,以无欲为旨要。他主张“心即理也”,强调心性作用, 重视主观能动性,冲破程朱理学的藩篱,创立一套完整的心学学说, 开创明代心学的先河。清初学者黄宗羲说:“有明之学,至白沙始见精微。”白沙先生提倡以明理、澄心、育人为核心的心学,上承莲溪, 下启阳明,光大儒家,深深影响明、清两代,至今不衰。他创立的学说,后人称为岭南学派或江门学派。

陈献章不仅是一位教育家和哲学家, 而且也是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清逸自然,重情性而严格律,且将哲理入诗,别有风格。 他创制茅龙笔,以遒劲豪放,冠绝一代。

陈献章于弘治十三年(1500年)二月初十日逝世,终年73 岁。万历十三年(1585年)诏从祀孔庙, 为广东学者享受这种殊荣的第一人。

陈献章著有《白沙子全集》,是他死后由门人编辑而成的, 刊行于世。

区越

区越(1468-1535年),字文广,号西屏,广东新会潮连乡(今属江门市郊区)人。父名,热心善事,修筑围堤,排难解纷, 受到乡人尊敬。区越自幼受到父亲影响,懂规矩,行孝道。8岁丧母,奉待继母很孝顺。他的继母亦很慈爱, 每当区越过河去荷塘读书晚归时,她便到富冈河边坐在一快大石上,等候儿子归来。后来, 区越的老师陈白沙先生写了一首《慈母石歌》, 附有“谁化江边石,世传慈母名”的诗句,即指此事。这块石,世称“慈母石”。

弘治八年(1495年)中举人,十八年中进士, 被派去浙江省嘉善县任知县。那时,太监刘瑾专权,凡官员上任觐见皇帝, 必须备金银珠宝厚礼相送,才给引见。但是,区越不但不肯备礼, 而且制止友人为他送礼给刘瑾。

区越到任后,勤政爱民,清廉自守,以“循良”升任户部主事,再升员外郎。曾被派往江西省转运粮食,到清江兑粮,经管有条理。当时同往办事的有6名官员,大量挥霍,用公款请区越饮宴, 为区越严拒。后升任建守知府,转任安微宁国知府。他到任后, 深入查察刑狱,发现前任知府喜用严刑酷法断案定罪, 有8人实属无辜,他便重新审理,判断列罪释放。

不久,他接连被提升,从浙江副使到江西左参政, 分守湖东。任内,依法用刑,杜绝私相贿赂,严管保管,缉盗, 又注重恤贫,地方安宁,百姓安居。后以年老告归,居官30年余年, 回到乡中,清贫如洗。

他善撰诗文,诗风清逸刚健,著有《见泉诗集》十卷。

区越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逝世,终年87岁。

李翔

李翔,字举南,号适者, 广东新会潮连乡北厢(今属江门市郊区)人。明正德二年(1507年),中举,嘉靖二年(1523 年)中进士,任浙江衢州推官。性刚直,凡对民众有益的有, 他坚持办理,即使得罪上司也不改变。当时坐镇州府的太监作威作福,肆虐百姓,李翔竟用“铁如意”(古代用于搔痒或玩赏的铁制器物)敲击太监于客座上。百姓便给李翔安上“李铁尺”的绰号。 按察副使潘旦的弟弟和衢州人打官司,潘旦写手简叫李翔通融办理,李翔不肯屈从。李在任三年,两袖清风,临离衢州, 仅有旧箱破箧装着衣服和几卷图书。当时,他与副使朱裳、仁和县知县李义壮被人称为“三清”。他历任刑部主事、南京文选司主事、户部员外朗、户部郎中。 后被派往邵武府任知府,兴学育才,规定所属各县、乡每一社立一学校,共数十所,儿童入学数千人,文风盛极一时。

李翔为官,刚直不阿。有一次, 某御史下令要他办一件不合政例的事,他拒绝不办。那御史骂他傲慢无礼,问他怕不怕丢乌纱帽。他笑道:“我抛弃这个小官有如弃破鞋呢!”于是, 把乌纱帽挂在中堂,回家当百姓。

李翔晚年专心理学,发创心理本源,著有《似说》、《闲稿》各一卷。死后入祀乡贤祠。

何熊祥

何熊祥(1567-1642年),字乾宰,又字师帝,别号玄谷,广东新会司前河村人,后徒居会城。明万历十六年(1588 年)中举人,万历二十年中进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不久改任监察御史, 巡按浙江道兼督理军政。他了解到上谷军因要缴税款,兵士逃亡, 便上奏请求罢免欠税;又视察福建盐政,发现大中丞侵占关饷, 又上奏揭发。一时,百官震动,风气得到刷新。 云南中丞李材因被御史诬告,充军发放到闽南,熊祥了解到他的冤情,上奏申辩, 冤案得到纠正。后奉旨巡按江苏,发现征税奇重,又上奏罢征, 先后减免皇饷银6万两、旱涝银50万两、旧欠金花60万两。巡视南都七郡, 又奏免税契15万两。他为官刚正, 有一位税监企图并吞织造的税款,他上奉揭露,得到制止;京都有位官员吴宗尧上奏陈事,触怒皇帝,被下诏入狱,熊祥知是冤情,一连十多次上奏为他申辩, 直至皇帝认可,平了这桩冤案。他任御史六年,任满补京堂。之后, 历任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左右丞,直至万历四十三年(1615 年)才升任大理寺正卿。有人说他不会钻营,他毫不介意。 万历四十六年升为通仪大夫、南京刑部右待郎。恰巧这时户部、礼部、 吏部三部未有人充任,朝廷命他兼管。泰昌元年(1620年)升为资政大夫、 南京左都御史。时值兵部、工部的长官空缺,又命他兼管。这样, 他一身兼管六部。天启元年(1621年)任南京工部尚书。次年, 改任吏部尚书。

何熊祥在南京统揽六部大权,为国为民办了很多好事, 故南京有“一柱擎天”的俗语,就是指他而言。他做了大官, 刚直的性格并未改变。有一位御史控告几位大臣失职,语言过于激烈, 触怒皇帝而被削了官,熊祥便上奏为这位御史辩护申理,使皇上息怒, 收回成命。又如劾奏严嵩的海瑞,虽然死后名誉得到恢复, 但对他的儿子没有恩赐,熊祥又上奏陈述,得到了解决。

天启三年(1623年)他经多次请求,才获准辞职。 离京南下那天,京效路上送行的人塞满通途,众大臣赋诗赠别。

何熊祥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月病逝于家,终年76岁。 诏下,赠太子太保,赐祭葬,谥文懿。遗著有《四巡奏疏》六卷、 《平刑八议》十卷、《南都疏略》二卷、《南疏续刻》一卷。

黄公辅

黄公辅(1576-1659年),字振玺,别字春溥,广东新会杜阮乡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任福建浦城知县, 薄税轻刑,很受百姓欢迎。天启二年(1662年)晋升南京山西道监察御史。天启四年奉旨巡按下江,处事公正严明,深受百姓爱戴。 次年太监魏忠贤专权,捕杀东林党人,黄上奏控告魏二十四条大罪, 结果被撤职回乡,闲居9年。崇祯七年(1634年)起用, 历任湖广布政司参议,分巡湖北;湖广参政,分守宝庆,兼兵备,镇长沙。 任职8年,先后奉命征剿湘西、临武、蓝山徭、 僮人民和攻打长沙的农民起义军,受到封赏。崇祯十六年退休回乡。次年清兵入关, 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黄公辅闻讯,悲愤满胸。 在《甲申江门看竞渡》一诗中,吟出“击楫中流谁祖逖”句, 反映他的强烈民族气节,欲效祖逖那样率师收复中原。

清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 南明唐王被清兵掳去杀害;永明王朱由榔即位于肇庆,称桂王;当时朱聿 又在广州即位,称绍武帝。但大敌当前,同室操戈, 以至清兵攻陷广州,绍武帝自杀,永历帝西奔。广东各地义军纷起勤王。 黄公辅与王兴起兵新会,约陈子壮、陈邦彦、张家玉各路起义军,谋攻广州。 次年各路起义军皆被清兵打败。 而新会县知县林凤翱率兵到杜阮叱石搜捕黄公辅,却被起义军捕杀。后黄公辅投奔桂王, 历任太仆寺少卿、通政司左通政、待经筵、刑部左待郎、署尚书事等职。 他在辅助永历旁期间,次子黄笃豫为保卫永历帝还都战死浔州。

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奉命与李元胤、 马吉祥驻守三水县,兵败,永历帝西走南宁,公辅退入深山。

顺治十一年(永历八年,公元1654 年)南明安西王李定国率军入粤东进,公辅长孙黄确被任为监军, 联合王兴的队伍攻新会城。未胜,李军撤走。黄公辅与王兴奉明裔聿 于台山汶村,储备粮食,铸造器械,继续抗清。 他曾致函延平王郑成功相约筹组闽粤水军,并派孙黄确赴云南向永历帝进“蜡表”禀呈联郑计划, 被任为兵部尚书总督水陆义军,御赐上方宝剑, 奉命召集义军会合定西侯张各振,虎贲将军王兴所部,打算从水道配合郑军袭取南京。事泄, 清平南王尚可喜派大军围攻汶村。至顺治十六年正月初七, 黄忧忿而死,终年84年。遗著有《北燕岩集》。

高俨

高俨(1616-1689年),字望公。广东新会人,明末清初广东画苑里画山水画的大师。高俨品行高尚,博学多才,工诗,能书, 擅画,时人称为“三绝”,散文也不错, 与当时岭南文坛画苑的陈子壮、王邦畿、陈恭尹、张穆等交朋友。明朝亡,不愿“ 颜事贼”,是一个具有民族气节的文人。

顺治六年(1649年),平南王尚可喜平定广东,驻广州城, 闻高俨画名,屡派人邀请他出任官职,均被拒绝。高俨画一幅自画像,表示自己不愿做清朝的官员, 画中一人穿着一套衣裳相连的古式服装(深衣),半身露在白云天际, 说:“我要画一个若有若无的高望公!”同时,他以赭色染一套野人衣服,鞋帽均与世人穿的不同,见到他的人,一看便知道是个明朝的遗民。

高俨精绘山水花卉,但他的作品不轻易给人, 特别是不愿给官僚市侩。晚年,艺术造诣更精,能在月光下作画,比日间画的更好。因他姓高,人称为“高士”。 代表作有清初画的《秋寺晚种图》立轴,笔锋苍劲,功力深厚,是他生平杰作。还有《新会十二景册》,重现冈州如诗如画的山河景色。 《秋林观瀑图》被画家誉为“笔墨甲于岭南”。高俨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逝世,终年73年。 著有《独善堂集》。

黄居石

黄居石(1626-?年)字慎 ,一字圮仙,广东新会人。初居江门水南乡,后迁岭梅里(今属江门市)。出身平民家庭,少喜作诗。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他仅18岁,很有民族气节, 决心不出仕,隐居作诗。

康熙三年(1664年)“迁海移界”,他被迫徒往肇庆, 四年之间,迁徒四次,历尽流离的痛苦。在迁徒途中,目睹百姓离乱失所、弃婴塞路、饿殍蔽道的惨状,写了一首《徒村行》, 诗中云:“携妻负子出门行,旷野相对啜其泣;孰无坟墓孰无居, 故土一旦成丘圩!”读来令人下泪。康熙十二年,曾往湖北宜城谋生, 到十五年归家后,常居住在新会城。他是个爱国爱民的诗人, 憎恨朝廷的暴政,同情人民的遭遇。他在一首《哀西村》诗中,有“妇子囚军营,丁壮殇道左。八口剩老身,伶仃今失所。言之不忍闻,酸风满四座。”之句,“迁海复界”后,他写了一首《哀江门》七绝, 诗云:“江门一望堪痛哭,乱石徘徊江之曲。日中江上不见人, 草自青青波自绿。”读来揪肠牵肺。

黄居石在诗坛得名,主要是他写过揭露大汉奸尚可喜、 尚之信父子罪行的《羊城秋意》十咏。 他以凝重的笔触写出尚氏父子荣枯兴衰的悲剧。有人评价他这组诗:“传诵之者,莫不目眦发指, 拍案大叫。”他一生作了600多首诗,后仅收入200 余首于《自知集》刊行于世。

黄居石卒年不详,56岁仍有诗见于集中。

胡方

胡方(1654-1727年),字大灵,广东新会棠下金竹冈人。他性情古怪,不与官家交往。12岁参加童子试, 考官李涂梅看了他的文章,很惊奇,请他谈话,还说准备推荐给广东提学使, 但胡方端正坐着,一言不答。考官约他改日再来谈话,他也不去。 后来总督吴兴祚闻知,派幕客来新会访他,他也避走不肯见面。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胡方已经40岁, 更专心钻研学问。他住在破屋里,足不出户,埋头注书。曾注《周易》六卷、 《四子书》十卷、《庄子》四卷以及“三礼”、《左传》、 《国语》等史著古文,字斟句酌,补上前人未说及的义理,考订批注, 坚持讲求义理、着重实际的学风。

胡方性情谈泊,安于清贫。 他曾将祖先遗下的田产让给弟弟,自己过着舌耕的生活。稍有积累,就将钱银放在书桌的墨砚旁, 遇有亲族乡人需钱急用,他就叫人自己取钱,直到取完为止。有一次,有位大官员派人送来一袋钱银,要他写一篇文章,他继然拒绝。 后来这位大官员使人恫吓他,他还是不写。当时, 他家里的米缸已没有粮食了,却不在乎。他的无私无畏,受到乡人的尊敬。 曾与何满涧等13人组木倚亭诗社唱和。晚年,乔居南海县盐步。 他的学行传到广东学政惠士奇耳里,学政很想见他。有一回, 惠学政乘船公差经过盐步,派人上岸召胡方相见,胡方闻知,闭门避而不见。后来,惠学政亲自上门求见,胡方才借别人一套衣冠穿好, 出屋与学政会面,惠士奇很赞赏胡方的为人,认为他可以当读书人的模范。 雍正四年(1726年)惠学政上疏推荐胡方,疏中说:胡方“接理学之传,粤人比之江门陈献章”.建立聘到省里当顾问, 胡方以年老坚辞。惠士奇就将他的作品与梁朝钟的诗文合并刻版,名曰《岭南文选》。次年,胡方病逝,终年74年。著有《鸿桷堂诗文集》四卷行世。

卢观恒

卢观恒(?-1812年),字熙茂,广东新会石头乡蓬莱里人。出身贫家,年40余仍未有妻室。后去广州谋生,帮人看守歇业的铺店。后以铺店为洋商储货及代售商品,升为洋行买办。致富后, 自营卢广利洋行,为广州十三行洋行之一, 成为邑中以商业起家的资本主义大亨。发达后,乐善好施,曾捐田700余亩为石头卢族义学、义仓经费;捐田500余亩以新会全县义学、义仓经费。

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卢观恒逝世。他死后, 儿子卢文举、卢文锦继承他的遗志, 先后捐款数十万两银修筑南海桑园围石堤、三水石角围、新会天河、横江、周郡围。 文锦又于嘉庆二十年纳款京官,奉准他父亲卢观恒入祀乡贤祠。入祀当天,张灯设乐, 极尽豪华,引起封建土绅强烈不满。番禺举人刘华东、 新会举人唐寅亮等联名上奏,说卢观恒是一个商贾,没有德行不能入祀乡贤祠。 朝廷奏准,将卢观恒“木主”撤出乡贤祠,而且提议的官员、 保奏的绅士也受到降职或处罚。 谭镳主修的《新会乡土志》亦记这件事,认为从卢观恒的品格来说,单是做善事,就可以入祀乡贤祠。

陈松年 吕萃俊 赵泰来

陈松年,约生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 广东新会潮连冈头村(今属江门市郊区)人。瞎一眼,精击技,为拳棍教师。

吕萃俊,约生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 广东新会江门范罗冈(今属江门市郊区)人,又名吕金标。监生出身, 为江门六寮更目(更夫头目)。

陈、吕均为广东天地会洪顺堂小头领。

赵泰来,字梅皋,约生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 广东新会滘头乡(今属江门市郊)人。出身书香门第,在广州学海读书, 考取过举人。但他不求仕进,喜结交江湖义士,加入天地会。

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后, 广东天地会领袖陈开和李文茂在佛山起义。影响所及,新会、 鹤山的天地会众起而响应。陈松年、吕萃俊在江门象溪路吕超然祖祠开设的武馆, 聚集会众,赵泰来加入充任书记,谋划举事, 于咸丰四年七月初八日在江门狗山竖旗出师,占领江门。附城各乡会员、 农友纷纷加入起义队伍。起义者头裹红巾,人称红巾军。陈松年为统一大元帅, 吕萃俊为北营大元帅,赵泰来为军师。此外, 还有外海陈协槐为南营大元帅,梅冈苏黑虎为西营大元帅等,号称20万红兵, 于是月十五日围攻新会城。城内清廷官吏、土绅组织民团固守。 红巾军使用炮火攻城,未能收效,便采用赵泰来所献“围城断援”之计, 向四乡八村宣布:得大营的红旗竖于村前者可保乡; 得大营发的竹符之人可以护身。各乡纷纷树红旗,乡民带竹符,壮大起义军声势, 孤立城内守兵。接着又组织多次炮攻、夜袭和总攻,终以城坚未能攻破。赵泰来又和佛山起义部队的和尚能研制攻城武器,制成四艘火战船,船杆顶设小楼台,旋转自如,安装火喷筒发射, 并配以战车(又称吕公车),形似今之灭火水车柜,车上载长梯可攻城, 于八月初七晚开入东门河涌攻打东门,亦未取胜。

红巾军围城两月,未城攻破会城。 而清廷省衙派出援军开到,内外夹击,水陆进攻。红巾军于八月十四日撤退至江门及县境北部,继续与清兵作战,曾于白石村两次诱敌,杀死清兵300余人。后来由于陈开的起义军西撤,新会红巾军失去后盾, 陈松年等决定分散转移,机动作战。九月初三日赵泰来在作战中被掳, 被解回会城壮烈牺牲。次年陈松年和吕萃俊也先后被俘,分别在广州和江门就义。

陈享

陈享(1805-1875年),字典英,号达庭,广东新会崖西京梅村拱北里人。自少爱好武术, 7岁随族叔陈远护(少林寺俗家弟子)习技,15岁练得一身武艺,颇有名气。道光三年(1823 年)经陈远护介绍,先在李友山处学艺,后拜罗浮山蔡福禅师为师。最后, 又学于侠士白玉峰。先后在山苦练10载, 尽得南拳北腿绝技于一身,还学到佛家养心之法。回乡后,苦心钻研所学拳术,集蔡福、 李友山和陈远护(善用佛门拳术)三家拳法,创造一套独具一格, 拥有初、中、高级共49套的拳术套路,称为“蔡李佛拳”。当时, 乡中父老邀请他在京梅缘福祖祠设武馆传技,邻乡近邑青壮年, 闻风前来学校。

咸丰初年,太平军起义后,陈为避清廷征募乡勇, 携眷投奔他乡,先后在江门、南海、顺德、中山、东莞等地设馆援徒, 以弘扬所创“蔡李佛拳”之技。各地弟子学有所成而显名于世的, 有陈显承、陈龙典、陈大指、龙子才、阮骇、张炎等数十人之多。

陈享曾在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处当过幕友。1856 年9月辞别返乡。后清廷搜捕太平军余党, 陈逃往香港转赴南洋各地教授“铁箭拳”,称为蔡李佛长拳,赢得很高声誉。 当时美国金山大埠有个恶霸基利士,自称“世界大力士”,横行霸道,欺压华侨,勒收年规。陈被金山大埠会馆聘请前往与基利士比武,先后两次将基打倒在地,但不继续进攻,而且叫人将基扶起,并为其治伤。 基利士从此再不敢欺负华侨,而陈享威名,远播海外各埠。

同治三年(1864年),陈抵旧金山, 被华侨陈氏联宗会聘任为国技教师,收徒遍及全市。这期间,他在埠外山岭, 曾赤手击毙一猛虎,虎皮留在会馆内以作纪念。同治七年,回国居乡。 光绪元年(1875年)九月十九日病逝,终年70岁。

李魁

李魁,约生活于清后期,卒年不详。广东新会司前区天等乡人。原名魁业,字斗山,号青葵老人。出身贫苦。少嗜绘画, 曾拜邑人书画家郑绩为师,平素为祠庙绘制壁画兼治篆刻。初在乡间作画匠,后迁居佛山以卖画为业。他的画具有质朴、明快的特点。 画山水用笔浓郁,力辟奇境,取法石涛,自成一家。他还擅长篆刻, 但为画名所掩。有《李斗山印存》一册,所刻自用姓名、别号印共76 方,琢玉填朱,均从汉印变化而新创,有朴茂浑厚之特点。 特别是白文印最得汉人神髓。如“李魁之印”、“魁业私印”、 “葵园主人”等3方,堪与汉印媲美;还有“崖门钓者”“崖门老携渔”、 “圭峰樵夫”、“青葵道人”等自用印,反映新会地理风物, 可看出他对家乡的怀念;另有“李青葵”、“斗室居士”、 “斗山山人”、“绿屏山樵”、“戆魁”、“冈州画隐”等印,也得人喜爱。 他还擅长诗文、书法,曾刊有《葵园诗话》4册。

遗留画作,今藏广州美术馆有他画于清道光年间的《山水册》、《山水卷》、《青山绿树图》、《观流图》以及咸丰、 同治年间画的《山水轴》、《斜日青山图》等;藏于新会博物馆的有《山水图》立轴。

郑绩

郑绩(1813-1874年),字纪常,号戆士,别署梦香园叟,广东新会双水区桥美村人。自少攻读四书五经,多才善辨, 能书工诗,擅绘画兼习医术。年青时代,屡试不第,遂绝意仕途, 另谋出路。初业医,后放弃,转而以卖字画为生。四处泛游, 受到书坛画苑知名人士赏识,名声大噪。上自官吏,下至平民, 遇有喜庆屏寿幛,以得他的字画为荣。因而所到之处,前来求书画的人,常挤满屋舍;而投赠报酬的钱银肉食,不可胜数。但是,他生性任侠,疏财仗义,乐善好施,周济贫困,以至四壁萧条,家无积储。中年, 又放弃卖字画生涯,转而经营盐业。因他操纵有术,进出居奇, 不半载便获大利。贩盐三十余年,全无拖欠应缴的盐饷,而自己盈利亦很可观。

咸丰七年(1857年),湖北省为筹军饷, 来广东招人捐官(官衔),无人响应。郑闻知此事,认为子民百姓受国家君主恩德, 如今疆土有警,怎能坐视?于是,暗中变卖家产,捐输千金以为倡导。同治五年(1866年)秋,大水因广州,积水难退,居民受害, 当局计议疏浚“六脉渠”下水道,苦于费用无着落,迟迟未能动工。 郑知悉后,慨然带头出资千金,并亲自肩担浚渠工程,排除水患。 同治八年,官方多次行文追征连阳地方“十万逋课”(即十万元欠税),有关人士束手无策。郑出于同情心,动用他的关系和影响力, 四处张罗,飞函求援,不十日遂解连阳的困难。

新会县衙的差役向来横行霸道, 城乡绅士亦不敢和他们抗争。有郑氏族妇和堂嫂口角忿而自尽,知县令查访案情,以便办理。 而差役借机勒索,拆毁事主邻近房屋数间,把器具衣服掠夺一空。 郑闻知,率事主家人赴县鸣冤。知县方观海闻知,大为震怒, 查讯属实,严惩了这郡差役,令归还所抢的财物,罚赔修屋银300两。从此,县役的凶威稍敛。同治九年(1870年),乡邻有莫、 郑两姓械斗,各聚千人,炮火鏖战七日夜,死十余,伤以百计。 县官武弃无能制止,便到广州请郑回乡排解。他亲到械斗场所, 在双方炮火互射的空间,昂然慷慨陈词,说以利害,令众感悟,即日缴械罢斗, 相与和好,官民齐称其为“一代之雄”。

晚年,他隐居广州越秀山南麓自营的别墅,园曰梦香, 居曰梦幻楼、梦寄。

遗迹有:新会杜阮叱石岩下石壁上有其擘窠大书“一洗红尘”四字:双水藏有他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绘的《金钱图》, 图中有寓意深刻的题词。

郑绩著有《论画》2卷、《梦幻居画学简明》、《梦香园剩草》等。今新会博物馆藏有他于同治年间画的《山水人物图》、 《晚汀渔竿图》。

张其光

张其光(1831-1895年),又名信千,字奎垣,广东新会双水区豪山乡人。青年时,适清廷招募水兵, 以抵御席卷大江南北的太平军。他决心效忠清廷,以平民身份招集一批壮丁,结队投军, 而且卖去家产充作经费。他带的壮丁被编入左宗棠统率的水军, 调到浙江参加与太平军作战。

咸丰十年(1860年),张其光奉命率领广东船艇扼守富阳、 淳安一带,保卫宁波和绍兴的安全。次年,被围攻杭州的太平军击伤,浙东各县也被太平军占领。

咸丰十二年(1862年)春,他伤愈回营, 被任为统率广济右军陆勇兼水师红单船,去浙东攻打太平军。在大批清军配合下, 收复绍兴、桐乡、肖山等县,受到封赏。同治二年(1863年)赏戴蓝瓴,记名参将;同治四年(1865年),任记名总镇,署乍浦协统带, 浙江巡洋红单船艇,赏换花翎,升任定海镇总兵; 同治七年钦赐振勇巴图鲁名号,记名提督衔;同治十一年任护理浙江提督军军门。

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任福建、台湾挂印总兵。 当时,日本唾涎台湾,唆使番社土著叛乱, 袭击清政府委派的台湾地方政府官员。张其光被任为副将,统率兵勇进驻台湾。他上任后, 以严明的纪律管理军队,以清廉勤政勉励部属, 以宽大仁政抚慰番民,社会转趋安定。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寇侵袭台湾后山, 又指使番人做内应。清政府派沈葆桢为钦差大臣到台湾备战。 沈派张其光率兵戍守南路,驻兵于枋寮,扼守隘寨。他以爱国主义大义激励居民, 编练成军,严守海疆。日寇见有防备,只得撤兵。之后, 张其光着手开辟蛮洞。他不辞劳苦,走遍台湾南北,每到一处,惩恶彰善, 抚恤番人。两年间安抚番社60余个,将台湾南路交通开通。

光绪元年(1875年),张其光因水土不服,被调回浙江任总兵。光绪五年三月,曾回新会家乡为母祝寿。八月,任福宁镇总兵。 光绪七年实授浙江提督。光绪九年开始, 法国殖民主义者侵略安南,发生中法战争。次年,法国派兵侵犯福建马江以及台湾基隆, 闽浙沿海加紧戒备。张其光力任守御,尽力筹措,添筑龙湾炮台。 官库不够开支,他捐俸银2000两,促成这项军事建设。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张其光因积劳成疾,吐血身亡, 终年64岁。

张云田

张云田(?-1907年),广东新会双水区人,旅安南(今越南)华侨。年青时娶越女阮氏为妻。精通文墨,素有大志。 因有感于中国人被外国人嘲辱为“东亚病夫”,遂弃文习武,结交义士, 晚清曾先后加入三合会、兴中会、同盟会。1906 年在海防设云田书塾,以教书为掩护,书孰成为孙中山在海防联络通迅的秘密机关。

1907年12月1日, 张云田参加孙中山发动和指挥的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率领云田书塾弟子林焕廷等20余人, 编成敢死队,任队长,首先攻占镇北炮台,在战斗中中弹牺牲。

1962年在张云田烈士逝世55周年纪念活动中, 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在张云田遗像上题写:“1907年10月26 日中国同盟会员于广西镇南关起义殉难张云田烈士遗像。”当时参加题词、 题诗的还有何香凝等20余人。

聂益之

聂益之(1885-1911年),原名聂满,字衍钧,广东新会环城新魁滘人。出身富商家庭,早年攻读四书五经, 但他对八股文不感兴趣。每逢县试,其父均送礼物给考官,益之皆不愿参加考试, 唯爱好音乐,勤练武艺,有胆略,善技击。

1905年,聂赴日本留学,进入日本士官学校骑兵科学习。 是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11月创刊《民报》, 宣传排满革命,他于1906年8月20日加入同盟会。每届假期, 他奔走于东京、长崎、横滨等地,联络革命党人,进行活动。后来多次回国, 披上假发,奔走于大江南北,联络革命党人。1909年间, 曾回新会发展同盟会组织,吸收义士多名加入同盟会, 是同盟会新会县组织的创建人。

1910年冬,孙中山在南洋召开会议,筹备在广州起义。 益之闻讯,从日本东京回国,途经香港与黄兴等洽商。回到广州, 通过友人介绍,谒见广东水师提督李准,被口头委为省河鱼雷艇统带。 他准备在广州起义时作内应,以期水陆夹攻清军。 但是李准早已获悉聂的密谋,于2月16日以设宴接待为名,置毒于酒中劝饮。 聂于酒后回到西关新胜街广隆昌衣店寓所时,毒发身死,年27岁。

李雁南

李雁南(1880-1911年),名群,外号肥仔南,广东新会礼乐乡人。父李云锡生有8子,雁排行第六。雁南性慷慨,任侠好义, 青年时做过船夫,曾打劫过来船只,遭清廷通缉。后来, 参加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三合会,携眷赴香港转往南洋。 初居于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得同盟会员薛南介绍认识孙中山,接受反清革命思想。 他曾和革命党人到云南、缅甸进行革命活动;后来带齐家眷去缅甸谋生,做小本生意。1908年缅甸同盟会支部成立,他即加入同盟会, 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1910年冬,孙中山筹划在广州起义,革命党人纷聚香港。 李雁南闻讯,决定回国参加起义。当时,缅甸同盟会支部组织了李雁南、曹伯忠、雷瑞庭等16人回国参加先锋队(即敢死队)。 李带家眷回到广州安置停当,即投身革命活动, 协助何克夫临时召集数十人加入先锋队,随时应召待命。

1911年4月27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爆发。 李参加的南洋华侨先锋队编在何克夫部,由黄兴统率进攻总督署。 是日下午5时30分由小东营出发。他臂缠白巾,足穿黑面树胶鞋, 腰系炸弹,手持驳壳枪,与队伍一起冲入督署, 在二门与清卫兵射击交锋时,身受轻伤,但他仍奋勇冲杀,参加搜索督署官吏, 时总督张鸣岐早已逃去。起义军放火焚烧署衙,退出督署。黄兴重新布署, 李雁南的先锋队被派往攻打督练公所。当他转出督署后面街口, 与从观音山开来的清兵遭遇,展开巷战,将清兵打退。 这时张鸣岐已组织兵力反扑,李遇欧阳俊、梁镜球,便安置伤员于莲塘街64 号机关中(即梁镜球家)。闻外边有号筒声,众即冲出街外。时天已入黑,督署火光熊熊,街巷冷静。他们行经大石街口,忽然, 通观音山的横巷有枪弹射击,即分头据巷口还击。这时, 李雁南与欧阳俊爬上瓦面,向清兵射击和投掷手榴弹,掩护同志撤回莲塘街。在战斗中,李雁南左手拇指被击断,只得撤回梁镜球家隐伏。次日晨, 街巷布满清兵,挨户搜索。众同志化妆出走,李雁南因身手受伤, 亦无辫发,决定暂躲在楼阁上,伺机脱逃。但只躲了一天,到29 日被清兵搜屋时发现捕去,押解至督练公所。李雁南在被审讯时,大义凛然,向清吏慷慨陈言平生宗旨,以救国救民为已任。 最后指出:“政府的官员只知卖国求荣,腐化堕落,不出数年,中国必亡国亡种。 ”官吏力图辩驳,李雁南严词斥责说:“你辈甘为奴隶, 一派胡言,决不能动摇我革命党人的决心。现在既被抓获,唯有速死而已! ”警兵押李往营内空地枪杀,李对刽子手说:“请用枪从口内射进去!”说罢,张口饮弹,壮烈牺牲。终年仅31岁。

陈昭常

陈昭常(1868-1914年),字筒持(墀、池),一字平叔,广东新会潮连乡巷头村(今属江门市郊区)人。光绪十五年(1889 年)中举人,二十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一等编修等职, 后改任刑部主事,候选道员,随驻英大使出洋,遍游英、德、法、俄、美、日诸国,考察洋务。光绪二十四年初, 云南总督奏调陈昭常回国到云南供职办洋务。当陈赴滇途中经广西桂林, 却被广西巡抚截留任职,历任广西右江兵备道、督练公所督办、洋务局总办、 总理行营营务处,节制水陆军。以剿办广西梧州、郁州、 浔州各属土匪有功,于光绪二十五年六月赏戴花翎。后奔母丧,留居广州。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上京,先后任长春知府、山海关道员。庚子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陷北京,陈昭常随从西太后的銮舆, 西走长安,得到护驾大臣和西太后的赏识。后回京,受到重用, 历任京榆铁路总办、 京张铁路总办、 邮传部右丞等。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督办延吉边务兼吉林省各军翼长、署珲春副都统。 宣统二年(1910年)署吉林省巡扶,次年实授。 吉林省是新设置的省份,政务未上正轨,税收尤多弊漏。他上任后, 订出了“划一税目征于民,化公为私责于官”的措施,税收得到整顿,点滴归公, 年增收500余万两。

民国元年(1912年),陈昭常被推举为吉林都督, 次年兼吉林民政长。冬,以养病辞归广东,游览至上海, 接到任广东省民政长的命令,他仍以病为理由,迟迟不到任。

民国3年(1914年)10月15日,病逝于赴任途中,终年47 岁。著有《廿四花风馆诗词钞》、《廿四花风馆文集》行世。

谭学衡

谭学衡(1871-1919年),字奕章,广东新会棠下天乡礼村继龙里人。父谭国恩,曾于清光绪中叶任工部主事。 谭学衡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入广东水陆师学堂第一期读水师班, 毕业后赴英国入海军学校攻读。回国后,在北洋海军服役, 曾参加中日甲午战争。光绪二十二年五月,清廷派他与程璧光、 林国祥等5人往英国订造“海天”、“海圻”两艘巡洋舰,并兼监制。3年后率舰回国。 光绪三十三年,被任为新设立的海军处副使(未委正职)。 宣统元年(1909年),任筹建海军事务处参赞。次年年底, 事务处改设海军部,被任为副大臣。清帝退位前,任海军大臣。

1912年谭学衡任南京民国临时政府海军部正首领, 几天后委任了海军总长,谭即解职。后南下广东, 曾回乡倡修围堤水利及疏浚天沙河旧河。

1914年7月,广东大水成灾。各界公举代表联同旅京人士, 呈请民国政府设立机构,疏治粤河。11月13日, 谭被任为广东治河事宜处督办,先后聘上海浦江浚河局总工程师海德生、 工程少校柯维廉(两人均瑞典籍)任治河处总工程师,于次年6月开始, 率领工程技术人员赴西江河道进行勘测,并提出《西江防潦条陈》意见书。是年7月,东、西、北江水同时暴涨,水患重于去年, 史称乙卯大水,测量工作被迫停顿。新会天河围堤崩决,水患严重。 谭回乡视察,协助制订抢修加固围堤方案,并继续进行开挖天沙新河。 后又在天沙河出口处新建3孔14.5米宽的耙冲水闸, 彻底解决天河围的防洪和排涝。

1916年春,西江测量完竣,之后继续勘察东、 北两江和珠江。谭在任内,在勘查河道的同时,还拟订各江河道、港口、 围题的整治、改良计划,为日后治理广东河道打下基础。1919年7月, 谭学衡病逝于北街医院,终年48岁。

赵冠山

赵冠山(1839-1920年),又名五奎,广东新会古井区慈溪乡南芬里人。出身贫苦家庭。15岁随叔父赴美国三藩市, 先后在餐馆、洗衣馆做工,后认识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工系女毕业生、美国人露斯,结成夫妻,一起在露斯叔父开设的屋仑电厂工作,收入优厚, 颇有积累,由此夫妇对电力事业也发生兴趣。

清末,60多岁的赵冠山偕妻携资返国, 决心为祖国兴办电力事业。清宣统元年(1909 年)广州市当局决定收回由美国旗昌洋行承办,设在长堤的电灯发电厂,改为官商合办,集资300万元。赵遂投资入股,参加办广州电厂。后退出收回股金回江门投资办电灯企业。

1912年,赵在江门筹设新光电灯公司,报广东省实业司备案后,即在江门羊桥市等地点兴建厂房,又在市区坚杆拉电灯线。 次年8月投产,开始供市民用电,为新会县用电照明创设之始。11月, 江门镇自治会成立,赵被选为议长。

1915年,赵联络香港同胞,扩大电厂经营,招新股双毫银10 万元。公司章程规定:“不招洋股”、“如将股份顶与洋人,无效。”强调振兴民族工业的方针。次年,又与旅美华侨邑人朱邑裘等集资,在新会城开办新光电灯公司会城分公司(后改会城普照电灯公司),厂设河南贤洲街。有16英寸双缸卧式煤气机2台发电,供应用户。赵冠山于1920年1月29日病逝,终年81岁。

伍廷芳

伍廷芳(1842-1922年),名叙、才,字文爵,号秩庸,广东新会会城镇官来桥人。1842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 都亚南。 幼年随父归国,后在广州读私塾。14岁赴香港入圣保罗书院读书。 两年后, 曾与友人创办中国人主办的第一家近代化的中文日院《中外新报》。1861年在书院毕业后,曾先后在港府任臬署通事(法院翻译)和巡理厅首席通事。这期间,还与亲友创办《华字日报》, 倡导革新言论。

1874年,自费赴英国伦敦入林肯法律学院深造。三年期满, 获法律学士学位,并考得大律师资格。回港后, 被批准执律师业务。从1878年起,历任录用公务员的主考官之一、太平绅士、 立法局议员、巡理府代理法官。历年在订制法规和执行民刑案件中, 维护中国的香港居民利益,被选为保良局副主席。

1882年,他应清直隶总督李鸿章邀,赴北京入李府当幕僚, 协办洋务、外交事务;还担任开平铁路公司、中国铁路公司总办, 创办我国第一条客运、货运两用的唐胥铁路。

1896年,他任出使美、日、秘大臣(即公使)。1902 年奉召回国,被授以四品候补京堂衔,历任会办商务大臣、 外务部右待郎、刑部右待郎、修订法律大臣。任内对与各国缔结条约、 裁厘减税、收回领事裁判权等均有建树,特别是和沈家本修订《大清现行刑律》,废除凌迟、枭首、戮尸等酷刑和缘坐、刺字等刑罚, 禁止刑讯,又主编民事、刑事、诉讼法等,为我国新法律奠定基础。

1907他再次出任美、墨、秘、古公使。两年任满, 回国息影上海家园,以观世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他致函清摄政王等,劝告清帝退位,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11月,上海军政府成立,任外交总长。 他以中国轮船招商局董事会主席名义,在局借款42 万两支持军政府经费。这期间,他还捐资15000元扩建香港博罗书院和圣保罗书院。是年冬,南北和议,被南方11省推举为总代表, 与北方代表唐绍仪和谈,迫使袁世凯接受停火和北军后撤等条件,取得和谈成功, 被誉为手定共和的五巨子之一。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他任司法总长,继续与北方代表谈判,实现了清室退位,建立共和体制, 结束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统治。

袁世凯窃国当大总统后,伍廷芳退居上海,闭门著书。

1913年,他关怀家乡贫苦儿童教育, 在新会城友竹伍公祠设廷芳义塾,免收学杂费并供给书籍文具给学生。10年间, 入学的贫苦子弟达五六百人。

1916年袁世凯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伍出任段祺瑞内阁的外交总长。之后,政府内部发生“府院之争”。 次年5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职,任伍廷芳代理国务总理。6月8日,张勋应召带兵入京,强迫黎元洪解散国会,伍廷芳坚决拒绝副署。后出京南下护法。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军政府, 伍被任为外交总长。军政府改组,被选为七总裁之一。1921年4月, 孙中山重组中华民国政府,伍被任为外交总长。孙中山出师桂林, 命伍代行非常大总统职务。次年,兼任财政总长、广东省长。陈炯明部叛变, 伍冒险往永丰舰谒见孙中山,接受指示,通行各国驻广州领事馆严守中立。以优忿过度,于6月23日逝世,终年81岁。 孙中山为其撰写《伍秩庸博士墓表》。

陈荣衮

陈荣衮(1862-1922年),字子褒,号耐庵,别号妇孺之仆,广东新会外海乡(今属江门市郊区)人。少有文名。光绪四年( 1878年)中秀才,后在广州六榕寺附近设馆教学。 光绪十九年应乡试,中式第五名,膺五经魁,名列康有为之前。 后读了康有为的文章,自愧不及,遂拜康有为为师,与邑人梁启超、 卢湖父等人“万木草堂”攻读。除学习经史之外, 还常到双门底“圣教书院”阅读教会翻印的西方书籍,兼学英文。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陈上京会试,参加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公车上书”签名活动。夏,又参加“强学会”, 倡导维新。同时,开始编撰《妇孺须知》一卷, 次年又印行《妇孺浅解》等书。光绪二十三年,出版《幼雅》一书,撰文《俗话说》, 主张讲俗语、写俗字。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春,陈在京参加康有为、 梁启超组织的“保国会”。“百日维新”时期,任译书局于事。变法失败, 他于是年八月东渡日本,在神户《东亚报》社主任韩文学、 主编侨本海关(日人)帮助下,遍访各地中、小学校,考察教育方法, 受到著名教育家福泽谕吉办的“庆应义塾”的启发,决心进行教育救国。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初,陈荣衮回国, 撰文指出“文言之祸亡中国”,提倡报纸宜改用白话文,是我国提倡白话文的第一人。从此,他投身教育和编写妇孺课本, 一度赴开平县邓氏家塾任教,不久即去澳门,在荷兰园正街设馆教学, 初名“蒙学书塾”(后改“灌根书塾”)。 是年又组织“教育学会”(后改“蒙学会”),废止初级学生读四书五经,使用改良的白话文课本。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陈编印多种妇孺读本为教学教材,主要有《妇孺三字书》、《妇孺四字书》、《妇孺五字经》, 以通俗白话文体,动用日常生活及用品为内容, 取代传统的启蒙《三字经》、《千字文》、《幼学诗》, 为我国最早的白话文童蒙课本。此后十多年,他在教学中陆续编写各种妇孺课文及参考书, 计有《妇孺新读本》、《妇孺论说入门》、《妇孺学约》、 《妇孺中国舆地略》、《妇孺信礼材料》、幼学文法教科书》、 《小学国文教科书》、《七级字课》、(一至五种)等等,共数十种之多。 此外,还编著《教育说略》等书,编辑《妇孺报》、《妇孺杂志》等, 时人称他为改革启蒙教材的先驱。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起, 陈办的“灌根学塾”兼收女生,为我国男女同校最早的学校之一。并且开办佩根平民义学、 赞化平民义学、灌根劳工夜学等,受到澳门人士好评,称他为“福翁”。

民国7年(1918年),迁灌根学堂至香港,后改称“子褒学校”,男女生二百余人。次年与基督教友创办“联爱会工读义学”、 “联爱女校”、“圣士提反义学”等。他所办的学校,成绩优良, 故被誉为“东方之辈斯塔洛齐”(瑞士著名儿童教育实践家)。 知名人士如洗玉清、陈德芸、利铭泽等均受业陈门。

他曾任全国孔教协会总干事,对弘杨孔教颇有贡献。民国11 年(1922年)5月29日病逝香港,终年61岁。

生平除著童蒙课本外,论著由门人收集约30万字, 编为《陈子褒先生教育遗议》于1952年在广州刊行。

黄景南

黄景南(1860-1923年),原名启祥,以字行,广东新会棠下区中心乡见龙里(后迁忠勋里)人。出身贫苦农家,兄弟8人,居长。少年时贩卖风炉为生,肩负家庭生活重担。成年后, 带两弟弟往越南谋生,在堤岸挑云吞面档沿街叫卖。 后开设“黄祥记”芽菜栏,用瓦瓮发豆菜出售。因勤劳节俭,渐有积累。

1900年6月,结识职孙中山,即热情执待在铺住宿,结下友谊。1902年冬,加入孙中山在堤岸组织的兴中分会, 是堤岸华侨入会的第一人。从此,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曾拟组织“铁血团”回国刺杀清廷官吏;又在堤岸吧逼街12号设立“萃武精庐”, 被任为财务会计,并捐1000元作开办费,开展文艺宣传。同时, 孙中山每次来堤岸活动,都以芽菜栏的工场为据点。有一次, 孙中山被殖民当局暗探跟踪,入店躲避,黄景南把孙藏匿于芽菜场里,安全脱险。

1905年10月间,孙中山到堤岸组织中国同盟会堤岸分会,黄景南首批入会,并积极捐输支援革命起义。1907年10月, 孙中山筹集镇南关起义经费,曾到安南堤岸同盟分会开会, 黄景南带头认捐银3000元,占全部捐银的四分之一。 孙中山曾指出:“其出资勇而挚者,安南堤岸之黄景南也。倾其一生之积蓄数千元, 尽献之军用,诚难能可贵也。”镇南关起义失败后, 黄景南以西堤同盟会分会会计主持会务,负责对起义失败撤退的同志安置和抚恤事宜。

1911年2月,黄景南为支援革命党人筹备广州起义,购买一批枪枝弹药派自己的儿子黄桓运送香港;同时又组织一支30 余人参加的敢死队,准备回国参加起义。由于起义提前举行, 敢死队和武器均未能参与这次起义。6月,胡汉民到堤岸, 决定取消各地社团的办事处,成立“兴仁社”总办事处,黄景南任财政。 同时成立西堤各界筹饷委员会,两上月内便筹到10万元。武昌起义成功, 黄景南闻讯,又筹募20万元汇回香港总部; 又遣其子黄桓随胡汉民回国,任广东军政府通传代表。 黄景南在堤岸被举为兴仁社名誉社长兼管财政。

1914年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黄景南闻讯,表示拥护, 愿意加入该党,并以兴仁社名义,展开讨袁宣传活动。

1919年10月,孙中山组织军政府, 任黄景南为西堤筹饷委员。1920年讨伐桂系军阀莫荣新,黄景南组织越南华侨义勇队, 亲自率领回国支援孙中山平乱。事平,他将义勇队遣送回国, 而自己退居广州东山,不言功禄。1923年病逝,终年63岁。 当年国民政府筑墓树碑,以彰其功。

谭镳

谭镳,(1863-1924年),字康斋,号仲鸾,广东新会环城南坦乡人。年青时中秀才,与表弟梁启超赴广州学海堂攻读。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已丑恩科乡试第九名举人。 后入康有为开设的万木草堂就读, 受到康有为提倡的“今文学”和变法图强思想的影响。光绪二十一参与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公车上书”活动。 光绪二十四年春,上京会试,又参与康、梁组织的保国会和维新变法活动。是年秋,变法失败,南下归乡,决意走“教育救国”的道路。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清廷被迫施行改革学制,废科举、兴学堂。新会创办初级师范学堂,委派谭为监督,主要是培养师资。不久,又创办新会官立中学堂,为新会第一间最高学府, 谭被委派兼任堂长(监督)。民国成立,改革学制,1912 年新会官立中学堂改称县立中学校,监督改称校长。他一直任至1924年捐馆。

谭在担任学堂监督初年,还编辑《新会乡土志》聘黎昀(璧*)、林灿予协助编辑,施雨崖等22人为调查员。全书按部颁例目, 分15篇,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成书。

1913年10月,孔教会在上海成立,发行《孔教会杂志》, 谭参加广东成立的孔教支会。是年,新会成立邑城教育会, 他被选为会长。1916年被推举为文庙奉祀官。

1916年广州东山龟岗发掘古墓,他断定为南越王墓冢。 他喜收藏书籍和文物。黎昀在《谭镳所藏古物歌》中有“先生插架三万篇,嗜好日与古为缘”之句。他搜藏文物是为了考证历史, 所写《冈州考》、《古钱谱》,有独见之处。

1924年病逝,终年62岁。 其门人筑纪念台于县中学校园左侧之马山,泐石留念。

张瑞成

张瑞成(1894-1927年),又名达权,广东新会江门镇北子村(今江门环市)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只念过两年私塾。早年, 到广州织布工厂做工。1919年“五四”运动时, 积极从事工人运动。1922年间,先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 次年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州地方委员会书记, 还负责主持广东工会联合会工作。

1924年初,张调往香港做青年团工作。5月8日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地方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组织部主任。冬,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次年夏,回到广州,任中共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特别支部书记。省港大罢工爆发后,组织海员参加省港罢工委员会的纠察队。

1926年4月, 张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简称“全总”)省港罢工委员会教育宣传委员会主任兼广州土布工会主席, 并在被称为“工人阶级的最高学府”的劳动学院中负责实际工作兼讲课。接着, 又先后创办劳动妇女学校1间、工人宣传学校5间和工人子弟学校 10余间。他曾领导土布工会工人向资方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 与资本家和工贼展开激烈的斗争。

1927年春,张兼任广州工人代表大会执委会秘书, 曾率领工人向当局请愿取消资本家在年初二给工人“吃无情鸡”(解雇)的苛例,得到完满答复。“四·一二”政变后, 张瑞成被捕秘密杀害,年仅33岁。

彭业权

彭业权(1897-1927年),广东新会石子谭村(今属江门市郊区)人。出身手工业者。1925年初,参加农民运动。夏, 石子谭村农民协会成立,被选为委员长。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秋, 第三区农民协会筹备处成立,被推选为委员长。次年5月正式成立, 被选为三区农民协会委员长。

1926年7月,新会县各乡农民协会联合办事处成立, 彭被选为执行委员。 他还担任石子谭村农民自卫军(简称“农民”)队长和三区“农军”总队长。在开展“二五减租”、清理公尝、 废除苛捐杂税、反抗土豪劣绅暴行、保护农民利益斗争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他在土豪劣绅组织的“民团”和航空救国会展开斗争中, 先后三次被逮捕,每次都得到共产党组织的营救, 依靠群众力量打击了封建势力的气焰。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 彭业权被中共新会组织指派留在家乡进行隐蔽活动。是年12月初, 中共五邑地方委员会为响应广州起义,成立五邑暴动指挥部,彭业权被任为肃反委员会逮捕队队长。8日,不幸被反动军警逮捕,受严刑拷问,坚贞不屈。次日被杀害,年仅30岁。

文绰英

文绰英(1901-1928年),又名文和,广东新会杜阮区井根乡中兴里人。出身贫农家庭,童年丧父,寄食姨丈家。1917 年往江门镇做茶居工人。1922年初参加茶居工会,后被选为工会专职干部。 于192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6月,省港大罢工爆发后, 文绰英出席新会县第二次工人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正式成立新会县总工会, 他被选为执行委员兼总工会会城办事处主任。同时,又被派遣回乡, 组织井根乡农民协会和指导组织农民自卫军,开展农民运动。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井根农民协会被反动派封闭, 被拘捕群众30余人。文绰英亦被逮捕,后被解送广州关押。至1927 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得解救出狱,被党组织派回新会工作。 但当抵江门时,即被特务跟踪、军警追捕。 他躲进河南一间柞油厂仓库,得到工人掩护,脱险乘油船前往香港。 抵达香港后与香港中共组织接上关系,改名文和,在鹅颈桥开设小三元茶室作联络点, 秘密开展活动。

1928年5月3日,日本出兵济南,屠杀我国同胞,香港爱国同胞掀起反日运动,文绰英组织工人宣传队,开展反日活动。 是年7月,任中共香港太古船坞支部书记,秘密组织工人联合会, 推动香港工人运动。是年10月,被派往粤北韶关,途中不幸被捕, 英勇就义,年仅27岁。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年),乳名宏猷,字卓如,任甫,号任公,别号沧江、饮冰室主人等,广东新会环城茶坑人。 梁启超生于有点功名的半耕半读家庭,5岁始读四书五经,9岁能写千字文,12 岁中秀才,15岁肄业于广州学海堂。县试、府试皆名列第一, 有“神童”美誉。

光绪十五年(1889年)应乙丑恩科广东乡试, 中第八名举人,得主考李端 器重,许以堂妹李蕙仙为妻。次年春,上京会试落第,南归在广州继续求学。秋,拜康有为为师, 就读于“万木草堂”,助师编校《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接受康有为以托古改制为目的的经世致用的学问和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奠定了经学、汉学和日后参加爱国维新运动的基础。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梁启超再次上京参加会试。 时值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举办震动。梁启超积极参加与康有为发动的“公车上书”活动, 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接着, 助康有为组织“强学会”,创办《中外纪闻》撰写政论文章,鼓吹变法图强, 显露他的组织才能和写作才华。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秋,往上海与黄遵宪、 汪康年合资创办《时务报》,任主笔。撰写社论及先后发表《变法通议》、 《古议院考》等文章,呼吁变法图强,系统宣传维新救国思想, 为开展维新运动大造舆论。还编撰《西政丛书》。 后与友人创办“不缠足会”、女子学堂和大同译书局,并担任澳门《知新报》撰述。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冬, 应邀赴湖南长沙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并与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组织湘学会, 出版《湘学报》、《湘报》,推动湖南施行新政, 对学生讲授《公羊》、《孟子》,宣传西方民权学说,培养变法人才, 因此受到封建守旧派攻击,被迫离境。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春,梁启超由上海抵京, 与麦孟华联络一批举人签名上书,陈述俄国强租旅顺、大连的害处, 请求清廷拒俄变法,未果。接着,又协助康有为组织“保国会”, 以“救亡图存”为号召,奔走呼号,促成“戊戌变法”运动, 光绪皇帝颁布“诏定国是”。五月十五日, 梁启超以布衣身份破例被光绪皇帝召见,被授六品衔办理译书局事宜。在“百日维新”运动中, 梁启超还协助康有为拟撰或笔录新政奏章,参与改革政事。 终因封建守旧派力量庞大,变法失败,梁启超被清廷通缉,逃亡日本。

梁启超在日本继续进行宣传和组织维新救国活动, 先后创办《清议报》、《新民办报》和《新小说》等报刊,攻击清廷黑暗腐败,宣传维新救国,并且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 民权学说和社会科学、哲学思想,成为世人称颂的出色宣传家和启蒙大理由。 他的文笔流畅,“笔端常带感情”,创造一种通俗白话的“新文体”, 并提倡“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戏剧界革命”和“史学界革命”。他的文章论述,虽然受到清廷查禁,不准输入大陆, 但禁而不止,仍然拥大量读者,对当时一代知识分子有深远的影响。

这期间,梁启超曾一度主动与孙中山商谈两党合作, 赞成“排满革命”。但他没有跳出旧思想意识的藩篱, 屈从于“师道尊严”的阻力,受到康有为的压力而中断与孙中山的联系, 跟随康有为组织“保皇会”,宣传君主立宪;又组织政闻社鼓吹立宪救国, 后来又赞成康有为提出的“虚君共和”, 并一段时间内与革命派在各自办的报纸上屏开不同政见的辩论。

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中华民国。梁启超正视现实,赞成共和。1912年冬,他回国参加政治活动,首先创办《庸言》半月刊, 扩大影响;继而加入共和党,又联合共和、民主党组织进步党, 成为在国全最有势力的政党。1913年9月后,历任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参政院参政,并被授予中卿衔少卿, 在治党和治政中为袁世凯出谋献策。但是,当袁世凯密谋称帝时, 梁启超又与蔡锷等人组织云南起义,公开树起反袁旗帜,参与领导护国战争。1916年2、3月间,他冒险赴广西,促成广西独立;继而又联合西南各省军政领导, 在肇庆成立两广都司令部,自任都参谋。不久, 又组织护国军务院,自任抚军兼政务委员长。他支持、 鼓励蔡锷率领在四川前线的护国军,促成广东济光“独立”,加速袁世凯帝制的灭亡, 胜利结束了护国战争运动。

1917年6月,张勋复辟,梁启超协助段祺瑞在马厂誓师, 一举平定溥仪重登皇位的丑剧。事平, 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兼盐务署署长。他想改革财政,但由于国库空虚,无从实施; 加上他支持段内阁召集临时参议院代替旧国会,受人攻击, 任职未及半载,即随段内阁垮台而辞职。从此,他决心离开政坛, 从事教学和著述。

1920年间,梁启超曾游历欧洲, 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法、德、意等国的政治、社会状况, 回国后著述《欧游心影录》,提出“中西互补”的主张,确认中国传统文化是救中国的良方。

晚年的梁启超,从1921年秋开始,先后在天津南开大学、 南京东南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授课,还到北京、天津、济南、苏州、上海、南京、长沙等地学府讲演百余场次。1925年起, 他历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京师图书馆馆长、 司法储才馆馆长等职。这期间,他政治思想上既反对国民党,也反对共产党。 但是,他的著述又进入黄金时代, 有影响的著述有《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续篇、《先秦政治思想》、《清代学术概论》、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儒家哲学》等。他毕业撰写2000多万字, 辑为《饮冰室合集》148卷,为祖国传统文化留下一笔丰富财产。

1929年1月29日,梁启超病逝于北平,终年57岁,1932 年葬于北京香山卧佛寺侧东沟村。

黄衮华

黄衮华(1903-1929年),广东新会会城镇人,青年时在会城小学教书,后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冬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5年1月26日,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称共产主义青年团,新会的团组织随之改称, 黄被任为共青团新会特别支部组织委员。是年秋,为适应国共两党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需要, 中国国民党新会县党部改组,黄被选为青年部干事, 后调往江门市党部筹备处工作。1926 年8月, 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新会特别支部书记。 至1927年初,新会团员增至60多人,有6个支部, 奉准成立共青团新会县工作委员会,黄衮华任书记。

黄衮华在江门岭梅小学任教,掩护革命活动, 其所在学校亦成为秘密活动的据点。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转移到华英学校,继续进行秘密活动。是年11月底,中共广东省委决定于12 月中旬举行广州起义,中共五邑地委组织五邑暴动指挥部计划在会城、 江门两地举行暴动,黄组织青年学生准备响应。后因广州起义失败、 江会暴动流产,仍奉命留在江门坚持地下活动。

1928年6月,中共江门市委成立, 相应建立共青年团江门市委员会,黄衮华任书记,积极扩大团的队伍,坚持革命斗争。

1929年2月初,由于叛徒出卖,黄衮华等被捕, 被解至广州市公安局刑讯,坚贞不屈,于9日被杀害,时年26岁。

杨西岩

杨西岩(1868-1929年),字蔚彬,广东新会崖西区仙洞乡洞前里人。少读于乡,为附学生员。稍长赴香港生活。 父杨钊是在香港建筑起家的富商,在香港、广州置有房地产及码头产业, 西岩志不在商,鄙视科举,力求增进社会科学知识。 后随邑人伍廷芳上京,被荐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任职。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冬, 随伍延芳赴美,任公使馆参赞。 光绪二十四年任清廷驻美国檀香山领事馆首任正领事。

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九日(1900年1月20日), 美国殖民当局排华,借口防鼠疫,封锁檀香山正埠唐人街, 纵火焚烧华人商店和住宅。杨闻讯即往现场与军警交涉,撤销封锁,组织抢救, 安置四千多难侨,并救济寒衣、食品。事后调查被烧铺户千余间, 损失三百余万元,经多次向美国政府交涉,得偿回部分损失。为此, 他受到华侨的称赞。后任职期满,返回香港,不满清廷腐败, 另寻出路。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改革学制,各地兴办学堂, 杨与其弟捐白银二千元资助新会邑城两等小学堂兴建校舍。 他在香港结识革命党人陈少白、李纪堂,于是年秋加入中国同盟会, 后成为南方支部核心人物之一。冬,捐资创办四邑工商总会, 参加组织“拒止美国禁制华工苛约会”,发起抵制美国华活动。这时, 广东督军岑春煊准备将商办的粤汉铁路广东路段收归官办,逮捕抗议的商民,激起粤人反对。杨在港联合陈席儒等组织“粤路股东维持路权会”,支援粤人维护路权的斗争。

宣统元年(1909年),清廷内外交困,被迫实施一些改革,允许地方成立社团和施行自治。广东省成立咨议局,杨被选为咨议员。他还参与筹备组织“香港新会商务公所”(后改称侨港新会商会)。

武昌起义后,广东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 举胡汉民为都督。辛亥农历九月二十日,杨与李煜堂等30人随胡汉民回省城, 作为香港商界代表团,参加广东光复与都督就职典礼。会后, 被任为广东筹饷局主席兼江门筹饷局主席。回港后,带头捐募,筹得50 万元用专船运交广东军政府。1912年,杨共募得200万元巨款,支援军政府费用。南北统一后,又筹集80万元汇北京,接济中央政府。 是年美国在波士顿设立万国商会,被举为议员,出席了商会成立庆典。

1915年袁世凯谋称帝,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军发动讨袁。 杨变卖在港穗两地的房地产,得款数十万, 又向香港羊城保险公司借款六七十万,支持讨袁军费,被称为倾家纾难。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军政府, 委杨西岩等为军政府筹饷委员;1921年5月,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 杨西岩等又筹募60万元亲送省城,作开府费用。孙大总统投宴招待, 明令嘉奖, 指令划出广州市河南洲头嘴海滩一带官地归杨西岩等管业,以抵偿此次借款, 并准在观音山畔朝天岗建“光复纪念坊”一座,镌刻杨西岩等29人名字于石碑上,以彰其功。同时, 双将广州越秀山南麓一块空地及惠福西路盐运西二街一块空地划归杨西岩管业,以酬其历次捐款的贡献。

1922年,杨资助香港总工会、 景源工社以及广东全省商会联合会成立。他支援海员工人大罢工, 负担罢工期间全部工人的伙食。罢工胜利后,他受到港府岐视, 被孙中山召回省城任财政部印花税处处长。是年4月,他察觉陈炯明部有叛变迹象, 向孙中山反映,未引起注意。到了陈炯明部发动叛乱时,他支持孙中山讨陈。

1923年,孙中山就任陆海军大元帅职, 杨西岩被任为广东省财政厅厅长。以后历任全省禁烟督办、财政委员会委员、 大本营内政部次长。鉴于军阀专横,他于民国13年11月辞去次长职务。

1926年2月,杨西岩在广州国民政府任参事。1928 年兴建中山纪念堂,西岩被任为筹备委员,参加工程设计, 而且还将昔年孙中山划给他管业的越秀山南麓一块空地献出, 用以建筑中山纪念堂。1929年杨任广东治河委员会委员,常带病工作。

西岩爱国爱乡,晚年很关心家乡建设, 先后捐资兴建会城象山公园中的亭台,修建新会商会会所。

杨西岩于1929年105日病逝,终年61岁。

陈权

陈权(1900-1929年),化名陈麟,广东新会外海西安里(今属江门市郊区)人。少时随兄到香港做童工,16 岁在英国昌兴公司“亚洲皇后”万吨客轮当海员,受到洋人、 买办和工头的打骂虐待,很感慨忿。他曾加入中国国民党组织的海外联义社, 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因喜爱文体活动,爱唱粤曲, 是轮船工人组成的工余乐社的粤剧演员。有一次, 陈权和海员为孙中山偕宋庆龄亚洲皇后轮从香港开赴檀香山时演出粤剧,孙中山授意宋庆龄亲书“声闻湖海,谊重多邦”的题词相赠,以作鼓励。

1922年1月,陈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罢工胜利结束, 返回客轮工作, 被任为中任海员工会联合总会亚洲皇后轮支部和工余乐社的负责人。

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爆发后,除被派回广州, 被选为罢工海员代表团团长,参加罢工工人代表大会主席团工作, 领导海员拥护中华总工会的主张, 支持总工会和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纠察队,对以黄金源为首的分裂工人阶级队伍另起炉灶的行为展开了斗争,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海员支部委员, 负责共青团的工作。

1926年1月,全国海员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陈当选为海员工会执行委员兼组织部、调查部主任,与林伟民、 苏兆征一起领导工会工作。是年春, 被派往香港与黄平负责筹备香港运输业联合总工会。建成后,被选为该总工会常务委员兼组织委员, 推动香港各行业工会的联合。接着,受中华全国总工会(简称“全总”)的委派,负责筹备香港总工会秘书处工作, 发动百多个行业工会加入香港总工会。年底,以“全总”代表的身份,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 到比利时首都参加世界反对帝国主义及殖民地侵略的大会。

1927年6月被选为“全总”第三届执行委员, 后转到香港的中共广东省委工作,负责广州、香港、澳门、汕头、 江门等航线轮船海员事务。在广州秘密组织义勇团和省港罢工利益维护队, 指导海员与国民党改组的工会展开斗争。

是年8月1日, 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派周恩来等7人为中共南方局成员,陈权是其中之一。10月南方局改组, 仍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之后,被调到上海,任“全总”常务委员。 在英租界开设馀闲寄庐,掩护上海一香港联络站活动。1928 年2月下旬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因未暴露身份,被判刑8年。1929年11月23 日病逝狱中,年29岁。

赵公璧

赵公璧(1880-1930年),字士觐,广东新会人。约生于清光绪初(1880年左右)。幼随父往美国。青年时代即撰写爱国文章, 登于报刊。光绪末期,与旅居美国纽约的华侨黄溪、吴朝晋、 周超、李铁夫等交往,倾向孙中山的革命主张,计划筹建同盟分会。 宣统元年(1909年)11月,孙中山抵纽约,吸收赵公璧等12 人参加中国同盟会。接着,同盟会美洲总部纽约支部成立, 赵公璧被选为负责财务工作。从此,与孙中山常有书信往来,积极筹款支援革命活动。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成功,消息传到纽约,赵公璧在他开设的杂货店发起捐款,共得六七千元汇回香港, 转交广东军政府。民国初年,负责设在纽约的国民党、 中华革命党的支部工作,坚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

1915年,他与友人谢英伯,钟荣光在纽约创办《民气报》,成为国民党支部机关报,鼓吹讨伐袁世凯。这期间, 赵开始撰写反映同盟会员进行革命活动的《同盟演义》。

1917年赵公璧回国,在上海谒见孙中山, 呈上《同盟演义》书稿。孙中山读后,指示专人将书出版,以配合“护法”运动, 并为该书撰写一篇序言。是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军政府, 任赵为军务处处长。

1923年7月,任大本营粮食管理处处长, 中国国民党广州市执行委员会第五区分部秘书。 次年任大元帅府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两广盐运使。因与盐商意见不合,辞职闲居。1925年, 因与当局政见不合,一度被通邰,得友人相救,脱险避居香港。

赵公璧晚年潜心研佛。1930年逝世,终年50岁。

冯轶裴

冯轶裴(1891-1931年),名宝桢,以字行,广东新会人。民国初年,先后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毕业。1920 年南下在粤军历任排、连、营长;1922年任粤军第四师参谋长。是年10月, 任讨逆军第二军第二师第一独立团团长,警卫广州、江门一带。 1924年6月调任建国粤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兼教导团团长。

1925年2月,东征军第一次东征陈炯明部, 冯奉命率教导团支援右翼军作战,配合黄埔军校学生军和友团,在淡水、 三多祝和兴宁各役,击溃陈炯明部,收复东江和韩江一带。是年12月, 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师长。次年初改编为第十四师,仍任师长。7月,参加东路北伐,率师驻守潮梅地区,曾与第三师协同作战, 击溃闽军周荫人部于松口,并占领漳州。 后任北伐东路军第二路指挥官和第四纵队指挥官,指挥所部第十四师和第三师,由闽而浙, 于3月中旬占领江苏溧阳。

1928年,冯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团, 任副团长(团长蒋介石兼)。年底,任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党部筹备委员, 被选为该党部第一届监察委员。

1929年12月,冯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 以防津浦路之石友三叛军。次年初,以军功获颁二等宝鼎章。

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当时,冯任教导第一师师长,与陆军第十一师师长陈诚, 合力攻占冯(玉祥)阎(锡山)联军据守的归德。下半年,先后出任预备军团第三总预备队指挥官、 国民政府警卫师师长。

1931年1月,冯以功获颁一等宝鼎章。 6月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是年6月24日病逝,终年40岁。 国民政府明令优恤。

冯平山

冯平山(1860-1931年),名康,朝安,字昆炎,别字平山,广东新会会城镇浐湾街高第里人。父洪福,号景堂。 早年接受庭训,7岁读四书,15岁停学,随其六叔往暹罗国(今泰国)习商。 初在广同兴店任“柜南”,后经常回省港办货。1887 年随表伯往重庆经商。翌年初,开设安记号,来往于重庆、香港、澳门、 广州之间,购销陈皮、砂仁、桂皮及四川药材,几年间,颇有所获。1890 年,重庆与香港通电报,他自编暗码,传递经贸信息,经营顺遂。之后,又自置船只,来往于重庆至香港自运货物。历时不足十年, 积累财产逾百万。这时,开始被举为广州方便医院及各善堂董事, 涉足慈善事业。20世纪初叶, 先后与人合资在广州开设穗安银铺以及岐丰行、 兆丰行, 在安南开设南生行等商号, 在香港开设维吉银号。1918年,结束维吉银号,又开设亦安银号, 同时又发起开办东亚银号,为大股东之一,兼永远董事, 从而成为香港华人的企业家和银行家。后东亚银行设上海分行。

冯氏致富后, 不忘先人“立品做人”之训以及“立身行已”的宗旨,勇于任事,重公义轻私财,有爱国爱民的诚心,为国家、 社会、家乡兴办了大量的公益事业。

1913年,冯任香港东华医院首任总理兼理财政。任内,安定银市,兴办义学,筹款改建大口环义庄。是年7月,新会天河围崩决,灾民逾万。他以东华医院名义向省城救灾公所会商赈济, 并向南洋筹得善款4万多元赈济灾民。

1917年冯在会城创办平山贫儿义塾, 在香港与孔圣会办男女义塾3间,均免收学费。香港闻风而办起义塾30余间。次年, 发起成立新会商会(后改称侨港新会商会),并捐1000元作开办费。同时,任保良局首任总理。不久,获港府委任团防局总理。

1919年,新会筹建白沙公园及象山公园,冯平山捐银6000 元建嘉会亭和养拙亭。其时,冯之声望日隆, 广东省政府屡欲聘他为顾问,均辞不就。次年,在港被推举为新会商会副主席及董事。 香港华商总会建新楼,他捐银1000元。

1922年,冯在会城兴建平山小学校舍,捐资六七万元; 购地兴建景堂图书馆,捐资10万元。此外, 在广州捐资兴建高师附属高小校舍及奖学金12.5万元,在香港捐资10万元兴建儿童工艺院, 为香港大学、华商总会、图书馆等建设费和基金共捐资10万元。

清末时,冯曾捐粟授光禄寺署正(从六品官衔)。1921年, 他助赈华北五省旱灾捐巨款,获北洋政府颁授四等嘉禾章。1925 年获港府颁赠太平绅士荣衔。

冯平山1931年8月2日在港逝世,终年72岁。

李冠南

李冠南(1902-1931年),乳名新盛,字仍华,广东新会沙堆区马趸村人。出生于加拿大,少年时随父回国归乡定居, 在乡间教会办的育英学校读书,后往广州读中学。

1923年署假,李从广州回会城,结识进步青年陈日光, 参加陈创办的“新会协作主义同志研究会”, 得以阅读该会设立的阅书报社的进步书刊。不久, 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广东新学生社新会分社,投身革命活动。

1924年春,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7月被派往广州参加第一届农民讲习所学习。毕业后, 被委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部特派员,开展新会农民运动。

李回县后,曾以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名义, 致函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要求转饬各级地方政府切实保护农民协会, 为新会农民运动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925年2月1日, 新会县第一个乡农民协会--第一区青云坊乡农民协会宣告成立,李主持大会并发表演说。同时,成立新会县农民协会筹备处,由李主持工作。是年3月1日,被选为国民会议促成会代表之一,赴北京参加开会。秋, 中国国民党新会县党部改组,被选为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长。1926 年7月,新会县各乡农民协会联合办事处在江门成立, 李冠南为主要负责人。从此,新会地区的农民运动得到发展。他在此后半年间, 对处理睦洲二路地主反抗减租减息, 支持农民取消“包农制”(即二路地主向大地主承包田地转批给贫下中农耕种的制度)事件; 对处理“兵匪”勾结洗劫礼乐农民, 促成组织善后委员会妥善安置受害农民事件;对都会农民自卫军被民团勾结县兵围攻, 力争县政府取消民团,惩办肇事者事件,均出色地完成任务, 充分显示出领导才能。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李转移去香港。是年10月,中共五邑地方委员会成立,他被任为委员。为组织五邑暴动, 他奔忙于香港、澳门、江门之间。12月上旬,五邑暴动指挥部成立, 组织广东工农革命军中路新会支队,李冠南任政治领导兼农军指挥。 后以广州起义失败,江会驻军严密戒备,暴动计划未能实施, 他再度赴香港。

1928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任命李冠南为巡视员, 前往中山县九区重建中山县委。1929年夏被任为中央中山县委书记。1931 年1月4日,往香港参加省委举办的党员训练班。中共广东省委遭破坏,李亦被捕,被解回广州。李冠南在狱中受到严刑拷打, 坚强不屈。是年8月21日被杀害,年仅29岁。

伍朝枢

伍朝枢(1887-1934年),字梯云,广东新会会城镇人。生于天津。少时随父伍廷芳赴美国就读,后回国习国学。1907 年赴英国学法律,毕业于伦敦大学,获法律学士学位; 又入林肯法律研究院,毕业后应试取得大律师资格,考试成绩均名列第一。

1912年春,回国任湖北都督府外交司长。9月, 调北京外交部任条约委员会会长。次年当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 袁世凯解散国会后,历任北京政府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政事堂参议兼外交部参事。袁世凯谋帝制,伍屡辞职未获准,一度居家, 至袁死始复出,任外交部参事, 协助其父(外交部长伍廷芳)处理对德宣战事宜。1917年总统黎元洪与国务院总理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 导致军阀张勋复辟。伍即挈眷随父离京南下,拥护孙中山护法。9月, 任军政府外交部次长兼军政府总务厅厅长。欧战结束, 被任为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全权特使之一, 与诸代表拒绝在损害中国主权的凡尔赛和约签字。1921年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 伍仍任外交部次长,助父处理对外事务; 对北京政府委他为出席华盛顿会议的全权代表的任命拒不受命。1923年3月, 任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外交部长。

1924年国共合作,中国国民党改组,任中央党部商民部长、 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委员兼秘书长,襄赞中枢党务。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他先后任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司法行政委员会主席兼广州市市政委员长、 司法调查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 司法行政委员会委员及代主席等职。其时正值省港大罢工, 对广州市政建设和劳资纠纷的调解,他尽了很大努力。

1927年7月“宁汉合作”后,南京国民政府改组, 任命他为外交部长。1928年初辞职,出游欧洲。回国后, 历任中国政府驻美国全权代表、驻美公使,与美国磋商关税自主问题, 其后得以收回关税。1929年9月出席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联盟第十届大会, 被推选为副议长兼第五届委员会主席; 次年3月出席国际联盟第十一届大会,被选为行政院理事。

1931年4月,宁粤分立,广东成立国民政府。伍闻讯, 弃去驻美公使职位,回到广州,被任为国民政府委员、 广东省政府主席兼琼崖特别区行政长官。“九·一八”事变后,被推举为代表, 参加宁粤会谈。和成,任为司法院院长,未就, 并辞去广东省主席职,出任琼崖行政长官。后因开发计划未能实施,辞职移居香港, 1934年中月2日逝世,终年47岁。

陈少白

陈少白(1869-1934年),又名白,原名闻韶,号*石, 旅日本时曾用名陈 、陈璧、服部次郎,广东新会外海乡(今属江门市郊区)人。少时居乡读四书, 后得其四叔梦南(基督教徒)从广州带回西学译本阅读,后略知世界大势。光绪十四年(1888年)秋, 考入美国教会在广州设立的格致书院学习。少白擅长文学,能歌赋, 会书画,有“才子”之称。

光绪十六年(1890年),他得牧师区凤墀介绍, 至香港结识孙中山,入香港西医书院学医,并与孙中山拜盟为兄弟, 后又结识杨鹤龄、尤列,加上孙中山,四人常聚在一起畅谈革命, 称为“四大寇”。嗣后退学,协助孙中山在澳门、广州设医局行医, 并参与革命活动。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他加入兴中会, 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协助处理兴中会总部事务和参与组织在广州起义。 事泄失败,于次年与孙中山等赴日本, 结识侨商冯镜如和日本志士宫崎寅藏等,开展革命活动,在横滨组织兴中分会。之后, 两度赴台湾组织兴中分会。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秋至次年春夏,陈在孙中山的指导下,多次与康有为,梁启超商谈两党合作, 终因康有为反对而未成功。秋,回香港联络会党,加入三合会, 被封为“白扇”(即军师);又加入哥老会,被推为“龙头”(即首领)。

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1900年1月), 兴中会总部的机关报《中国日报》创刊,陈任社长兼总编辑,开展革命宣传。之后, 又办《中国旬报》, 和《中国日报》一起与维新派办的《新民丛报》、《商报》等开展革命与保皇的大论战。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18日,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成立,陈被推举为会长。他与李纪堂等在广州创办采南歌剧团, 编演《文天祥殉国》,开粤剧改革先声。次年,辞退党务、报务之职。 陈少白曾支持港商陈席儒、杨西岩反对清廷将粤汉铁路收归官办, 任“粤路股东维持路权会”顾问; 同时又资助振天声剧团赴南洋募款,演出《熊飞将军》等爱国剧目。宣统二年(1910 年)兼从事商务,任香港工商局顾问及四邑轮船公司经理。

辛亥革命后,陈任广东都督府外交司长,不久辞职, 组织粤航公司,任总经理。1915年与李煜棠在上海开办保险公司, 任主席。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任陈少白为总统府顾问; 年底又任大本营参议。

1922年初,他被任为中华民国银行监督。不久。辞职回乡, 任外海乡民团保甲局长,主持乡政。后北上游历各地,至民国19 年(1930年)复归乡,任外海乡事委员会主席,次年兼外海区区长。 任内,被推举为乡立第一小学校名誉校长,以校舍残漏, 带头捐资一万元,兴建“梦桥校舍”,还发动陈英三等捐建3座校舍。 反又创办外海中学。同时,集资兴建外海市场中心的大康路、吉二路、 中华路,继而修建外海至江门的“海金北公路”。此外,对严禁赌博、改良风俗、倡修公园、建筑办公大楼等乡政建设,不遗余力。

1934年12月23日,他于北平病逝,终年65岁。次年, 葬于外海茶庵后宝鸭山,国民政府派司法院院长居正前来致祭,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题“陈少白先生之墓”。遗著有《兴中会革命史要》。

邓泽如

邓泽如(1869-1934年),名文恩,字远秋,号泽如,以号行,广东新会棠下区篁边村(今江门市郊区)人。18 岁随堂伯父往南洋谋生。初在马来半岛来往金宝、芙蓉等地开采锡矿, 后住挂园庇劳经营橡胶,识富商陆佑,尝为其代理人。后以致富。

1906年7月,他倾慕孙中山之名,拥护其革命主张。 次年挂罗庇劳埠同盟会分成立,任会长,积极筹款支持革命起义。

1909年,同盟会南洋支部迁到庇能,他主持支部事务, 对推进南洋党务、筹集起义款项、支持《中兴日报》刊行, 皆全力以赴。

以此期间,与孙中山通信数十次,凡孙有要求,均能尽力照办。 次年冬,为筹募广州“三·二九”起义经费,他与黄兴走遍芙蓉、 麻坡、麻六甲、怡保等埠募捐, 曾发动一位以俭啬著称的华侨卖屋捐输,带动各埠华侨踊跃捐献。受到孙中山称赞。

1912年,民国建立,他应召回国, 被任为广东都督府实业司司长、官钱局总办,均辞不就。“二次革命”失败后, 重返南洋经营旧业。

1914年底,孙中山筹划讨袁,组织中华革命党, 设立南洋筹饷局,委邓为委员长。次年,在孙中山派来的同志协助下, 以中华实业公司名义募集数十万元,将款汇回国,作讨袁经费。1917 年孙中山南下“护法”,发行“军事内国公债”,邓推销3万余元。 1920年11月底,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军政府,邓应召回国, 任内政部矿务局长兼广东矿务处长。

1922年6月,陈炯明部叛乱。邓往香港, 很快与孙中山取得联系,筹款讨逆。8月,被任为中国国民党广东支部长, 发表讨陈宣言。之后,任讨陈办事处第三科主任、驻港讨逆办事处理财员, 几个月内,筹得40余万元作讨陈活动经费。

1923年,邓任大元帅大本营建设部长、两广盐运使、 大本营参议等职,列席政务会议,参与国讨国事。

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政策,与共产党合作,进行国民革命。 邓在中国国民党“一大”中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但反对与共产党合作。

1925年9月起,先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财政部长、 侨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广东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 在国民党内,还被选为第二、三、四届中央监察委员。 邓在政治上趋向右派,曾两度弹劾共产党,反对两党合作。 后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又先后支持汪精卫、胡汉民反对蒋介石, 曾任在广州组织的国民政府委员。“九·一八”事变后,宁粤议和, 邓仍被选为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委员和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 著有《中国国民党二十年史迹》等。

邓泽如1934年12月19日病逝,终年65岁。

龚昌荣

龚昌荣(1903-1935年),化名邝惠安、邝福安,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原姓李,自小卖给旅美华侨龚福利做养子,改姓龚。 后龚福利回国在新会县江门镇水南乡龙环里(今江门市郊区)建屋定居,故随养父生活,入学读书。中学毕业后,与同乡张美香结婚, 后到江门做工。

1925年水南乡成立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 他参加农民运动。是年6月,省港大罢工爆发后,往广州参加洋务工会, 加入省港罢工委员会纠察队,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 任纠察队模范中队指导员。次年10月底,纠察队改编,任缉私卫商团某连政训员, 参加军事训练,被誉为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1927年4月15日,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袭击卫商团。 龚昌荣脱险后,秘密回到洋务工会,参加“剑仔队”,继续革命。是年12 月11日,参加广州起义,任工人赤卫队敢死队连长, 曾配合友军攻占广州市公安局及攻打第四军军部。起义失败后, 随军撤至海陆丰一带,配合红军打击反动派。

1930年7月, 龚被调往香港任中共香港市委组织的“打狗队”队长,以对付反动派安置在港的密探、特务和叛徒, 先后秘密处决叛徒游体仁和香港政府侦缉队长谢安,随即转移往上海。10月, 他到上海后,任中共中央特科组织的“打狗队”队长, 对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的特务科给予严重打击。 特务认为他是个“非常神奇厉害、手执双枪百发百中的老广东”。

1931年4月下旬,中共中央特科领导成员顾顺章被捕叛变。 龚奉命率“打狗队”掩护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人安全转移;之后, 即率领队员与特务进行激烈搏斗,先后处决中统特务、 上海区区长史济美(化名马绍武)、国民党中央驻沪调查专员黄永华; 击伤特务陈俊德。

1934年秋,中共中央上海局翕国华被捕叛变, “打狗队”奉命处决这个叛徒。第一次派胡陵武伏击,只将翕击伤。 翕被特务送入仁济医院,以诱捕“打狗队”。第二次由龚昌荣、赵轩、 孟华庭3人亲往医院将翕枪毙,安全离开险境。案发后, 中共上海组织负责人盛宗亮被捕叛变,供出“打狗队”线索。11月初, 龚昌荣及其妻先后被捕。龚历经上海警察局、南京宪兵司令部严刑拷打、 软硬兼施,仍坚贞不屈,于1935年4月13日被杀害。时年32岁。

陈永惠

陈永惠(1877-1936年),原名根,广东新会大泽区五和乡崩口村人。自少丧父,家贫,仅念过两年私塾。12岁,由亲戚资助赴美,刻苦自学,通晓中、英文。长大后,经商为生。

1909年9月,孙中山到美国纽约宣传革命, 陈永惠受到影响,与邑人赵公璧往见孙中山,参加同盟会, 并将多年积蓄三千美元献出,支援革命,受孙中山的称赞。

1911年春,广州“三·二九”起义前夕, 陈从美国私运枪弹回国,支援起义。又在香港德辅道中开设“德日新洋服店”, 作为掩护革命党人集会及联络、接济的机关。

民国成立后,他追随孙中山,继续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华革命党,任港澳支部总务科主任。1917年9月, 孙中山在广州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任参军处庶务科科长。1920年冬, 随孙中山返粤,先后任粤军军需主任、非常大总统府总务处处长。 1921年11月,出任首届民选新会县县长。1922年6月, 陈炯明部叛乱,影响新会政局,陈永惠被迫“挟印”离县赴港,参加“讨陈”活动。乱平,1924年7月复任新会县县长。任内, 积极支持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出告示饬属保护乡村农民协会,革新县政,倡议拆城墙、筑马路、修桥梁、兴水利。 他特别重视教育,亲自主持县教育会议部署取缔私塾、 兴办“群导师范学校”;为鼓励古井区文楼崇让学校,捐资500元铸钟及建钟台。对治安也很重视,1925年6月,兼任新编独立团团长,指挥军警往古兜山剿匪,并自率一营县警围剿大泽吕村的匪贼吕标等。 又设立县“惩教所”改造犯人。

孙中山了解到孙永惠家乡叫“崩口村”,不文雅, 建议改称“竹园里”,并亲书“竹园里,孙文”5字,镌石镶于门楼墙上, 以为纪念。

1925年7月陈永惠辞去县长职,往省港经商。之后, 曾出任杨由关监督,主持江苏、浙江两省的厘金税收工作, 还任过广九铁路业务地亩处处长兼购料主席。

陈永惠于1936年病逝广州,终年59岁, 葬于新会大泽区大园乡的虎山。

陈伯坛

陈伯坛(1863-1938年),名文炜,字英雄,广东新会外海乡(今属江门市郊区)人。出身贫家,得族亲资助入学,熟读经史义理,兼学中医。年弱冠,在广州大马站悬壶济世。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甲午科第七名举人。为经济所限,不再求仕进,立志医业, 钻研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潜心医学。 光绪二十五年在广州书坊街正式设馆,挂牌行医,实行“富者多取而不伤, 贫者减免而受惠”的宗旨,门诊只收诊金二毫钱。因医术精通,每日求诊者逾百。 时两广总督谭钟麟患失眠症,屡医不愈, 陈以大剂量桂枝汤使谭服后病愈,一时名声大噪。光绪三十一年间, 两广总督岑春煊的母亲和儿子病重,均得陈施医治愈。是年冬, 岑创办两广陆军军医学堂(后称广东陆军军医学堂),礼聘陈任中医总教习、中医主任。 不久,又兼任广州中医夜校学馆主任,学员45人。他日间应诊, 晚间授伤寒课,有时还到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讲课。当时, 他与正果和尚、赵鹤琴齐名,是广州三位有名望的中医师之一。

1924年,他携眷赴香港定居, 在中环文咸东街租铺设“陈伯坛寓”,挂牌行医。诊金收港币一元,出诊增加十倍。 其行医宗旨有所改变,但依然门庭若市,求医者众多。他在业医之余,撰文著述,辛勤不息。他深得张仲景的伤寒论要旨,旁及各家;且不固守旧说,着意创新,以精、警、整、 醒四字为运行医术的方法(即:精通三阴三阳、五运六气;警觉那些有误的,对医书不生搬硬套; 整理有层次,或从表面入里,或由里而发外;醒神清脑,随机应变); 对医理坚持“四不”(不剥削、不阿附、不随便敷衍、不拾人唾余),对前人注释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绝不盲从附和, 悉心探索,创新医理;对传统中医的规例有所突破。特别是使用大剂量,对病人大胆对症下药,其用药剂量多至一剂有三四斤(1500-2000克),故被称为“陈大剂”, 有广东四大名医之一和广东四大怪医之一的称誉。

陈伯坛晚年在香港一边行医,一边著书, 还独资创办伯坛中医学校,参与授课。三四十年来,培育中医人材千百计, 其中成为医界名流的有在港业医的陈甘棠、陈遂初、陈仿周、陈柳一、陈鉴人、陈子石、陈习之、陈瑞甫等;在广州业医的有程祖培、 钟耀奎等;在江门业医的有赵景明、陈仲明等。

陈注重医德,视病人之痛苦为自己之痛苦,有济世扶危的精神,故深得人爱戴。1938年5月29日病逝于香港,终年76岁。 著有《读过伤寒论》(1929年出版)、《读过金匮》和《麻痘蠡言》( 1939年出版),共一百余万字。

陈振光

陈振光(1877-1938年),字铎土,广东新会外海东升街(今属江门市郊区)人。 早年充任驻美国公使馆书记官。 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农业。 光绪三十三年毕业,获农艺学博士学位。回国后, 于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参加学部留学毕业生的考试,成绩列优等的第一名, 获赏给农科进士资格。宣统元年(1909年)五月初九日廷试,授翰林院编修。次年, 捐纳为候补道,任奉天农事试验场监督兼高等农业学堂教习。

民国元年(1912年)5月,任北京政府农林部次长,7月任农林总长。民国2年3月兼教育总长(至5月1日免)。9月免去农林总长职,任总统府顾问。

民国7年(1918年)任安福系国会参议员。民国16 年任北京税务学校校长、经济学教授。以后从事实业活动。民国24 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四川行营第二厅厅长。 次年任实业部农本局总经理。民国26年10月免职。后任国营金水农场场长。 奉令以官价收购农田,广植甘蔗,为田主不满,煽动群众闹事,于民国27 年一次骚乱中被伤致死,终年61岁。

吴汝鎏

吴汝鎏(1907-1938年),广东新会棠下区天乡沙田村人。小时随家居广州。1927年考入广东航空学校第三期甲班。1929年毕业后,初任广东空军某队飞行员,后升任广东空军某队分队长。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 吴率机队进驻杭州乔司机场,支援十九路军在上海对日作战。他驾机与敌机周旋,表现英勇。 但因飞机性能欠佳,致无大战绩。战后返广东,受聘于广西航空学校,任飞行教官、队长、副大队长等职。

1936年,蒋介石迫使陈济棠下野,吴率机队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奉编为空军第三大队,任大队长,辖第七、第八、 第三十二等三个中队。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对日作战。

1938年初,侵华日军拟打通天津至南京浦口线,发生津浦会战。吴奉命率领第七、第八两队飞机十贺, 赴山东临城一带配合陆军攻击日军。3月18日,他贺驶飞机。领先升空, 飞往阵地轰炸日军,并击落日机一架,受到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电传嘉许。同月 24日,吴率机14架参加台儿庄大战。 他率队俯冲投弹和扳机关枪扫射敌军阵地,完成任务返航时,先后遭到三组敌机共16 架居高临下袭击,当即展开一场苦战。是役共击落敌机6架,击伤敌机6架, 击毙敌王牌空军中队长加藤健夫,创造歼灭大理敌机的新纪录。 而吴部亦3死5伤,吴本人亦受伤,被送汉口陆军医院。 他愈后又率队与日军作战。8月9日,率所属飞机飞往衡阳整训后, 担任华南空防。18日,敌机27架来空袭,吴率机迎敌,击落敌机3架。29 日,率机9架飞往南雄驻防。次日,敌机29 架分批轰炸粤汉铁路线的曲江、乐昌,又有高空掩护的战斗机10余架, 与吴率领的9架飞机相遇,发生空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吴沉着指挥,击落敌机4架,击伤1架,而吴所驾飞机因救授友机,被敌机围击,机尾折断, 油箱起火,飞机坠毁,吴亦壮烈殉国,时年仅32岁。 国民政府按例抚恤其家属,授予烈士称号。建国后,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 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黄梓

黄梓(1876-1939年),字悦华,广东新会杜阮松园村人。少在乡务农,青年时代,随族人黄汉杰游港, 后由黄汉杰介绍参加香港同盟会,并结识革命党人黄明堂,引为知已。

宣统二年(1910年)冬,黄明堂奉孙中山命,到江门、 会城地区秘密活动。黄梓带领黄明堂潜回新会杜阮,勘探地形, 决定以杜阮、井根为根据地,并联络三合会首领李兰等,扩大吸收会员, 组织反清武装力量。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 黄明堂组织民军集中杜阮地区,伺机出动。农历九月十九日(11 月9日)广东省城宣布独立,新会各界集会宣布响应。这天, 黄梓率领统辖的广东明字顺军第一标,与统制黄明堂进军江门,没有遭到抵抗,顺利地占领江门; 第二天,又进军会城,宣布结束清廷在新会的统治。 他率部驻会城,被广东都督委办新会全属绥靖事宜,在新会县长未委任之前, 他代理县长约半年。

1913年初,黄梓任新会全属禁烟禁赌委员。 因受部下枪杀赵德培案牵连,去职赴省,仍投靠黄明堂。

1915年,粤人反袁讨龙, 黄明堂奉孙中山命伺机袭击龙济光,派黄梓潜入广州西关活动。事机泄露,黄明堂避往香港, 被香港当局拘捕。黄梓奔走营救,明堂得获释。次年,龙济光败走, 黄明堂被任为广东陆军游击第二帮统,欲委黄梓任军职, 黄梓婉辞道:“军事政治皆非我所长,往日投身革命, 只凭满腔热血以尽匹夫之责而已。今国复安,吾当享共和幸福,灌园种树,我优为之。 ”便回乡归农,不复再出任事。

1929年开筑新鹤公路,乡人与修路当局发生纠纷, 黄梓被指为“带头闹事”,投入监狱,后经黄明堂营救,获得释放。

1939年二月初九日,日军侵犯北街,轰炸杜阮, 黄梓于墟场中弹遇害,终年63岁。

陈日光

陈日光(1896-1939年),广东新会会城镇人。出身葵商家庭。县立中学毕业后,往江西经营葵扇生意,接触进步书刊, 受新文化思潮影响,于1921年冬从南昌购买一批马克思主义著作会城, 在象山绿云洞创设新文化阅书社,传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知识。同时,又组织新会协作主义同志研究会,于1922年3月15 日出版《新会协作主义同志研究会半月刊》(后改为《觉悟周报》), 宣传协作主义和社会主义。3、4月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是新会最早的团员之一。分团成立后,为负责人。 曾撰写《敬告知识阶级的妇女们》,提倡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号召青年团员投身社会主义改造。5月1日,他以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身份, 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劳动大会;同时, 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

是年7月1日,与友人创办新会有限责任产业协作社, 每股双毫10元。共吸收社员107人,集资1740元,他被选为主任,是我省最早成立的一个商业性质的协作社。接着,开设“协作商店”, 经营大米和文具用品,兼营书报,出售《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

1923年秋,广东新学生社新会分社成立, 是全省最早的4个分社之一。他主持了分社工作,并出版一期《学生新声》。是年10 月18日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分工冯菊坡、陈日光负责工运。他回江门后,与李绍勤一起, 改组了被工贼把持的五邑船艇工会。

1924年春,陈日光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他又先后被任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工人部干事、 广东省党部工人部驻江门特派员,领导江门、会城的工人运动, 组织基层工会支持工人罢工斗争。到年底,全县有基层工会20余个,会员16000余人。是年冬,中共新会支部成立,任支部书记。年底, 新会总工会筹备处成立,任指导员。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 陈日光组织全县工人总罢工一天,游行示威,并发动新学生分社、 新会工会联合会发出致全国同胞的通电。6月中旬,省港大罢工爆发后, 成立新会各界群众援助省港罢工后援会,被推为主任委员,进行宣传和募捐活动, 捐得双毫3万元。接着,省港罢工委员会驻江门办事处成立,任主任, 设置接待站,安置由香港回县的罢工工人及家属700余人。还组织工人纠察队, 协助省港罢工委员会驻江门的纠察大队做好封锁香港和缉私工作。是年11月,创办《江门民国日报》,任社长兼总编辑。 该报一度成为县总工会和农会的机关报。

1926年春,他以国民党江门市党部筹备委员的身份, 与中共党员叶毓年组建市党部,由共产党人掌握领导权。8月, 中共新会支部分为江门支部和新会支部,陈日光继续担任新会支部书记。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陈转移澳门隐蔽,8、 9月间曾秘密回会城活动。广州起义失败后,再次出走港澳, 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以后曾往越南教书以及到香港、上海和南昌等地谋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曾返回新会,拟投身抗日战争行列,未果。 因病往澳门医治,1938年8月6日病逝于镜湖医院,终年43岁。

林梦刚

林梦刚(?-1939年),广东新会古井区人。少家贫,随亲友赴加拿大谋生,在北美洲经商30年,在巴拿马运河管工8年, 刻苦勤俭,颇有积累。民国初年,携资回国,决意在家乡兴办实业。

1916年间,林在会城创办冈州储蓄银行,自为主任。其时, 江门至会城的河道淤塞,影响水上交通, 他又成立“商办冈州滩河电车有限公司”,任总经理。拟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每股一元, 计集资50万元,建造冈州马路和江门到会城浚河工程。 次年兴工,开始将河床挖深,将河泥填路基筑路。 当马路工程完成7公里而桥梁工程则全未动工,招股计划又未完成之时, 林梦刚已耗尽家财,工程遂停顿。

1919年他与港商林礼田等人商定,出让冈州马路经营权, 由林礼田等人重建“商办冈州浚河马路股份有限公司”, 接办浚河筑路工程。林梦刚仍是股东之一,被选为股东维持会委员。马路于 1928年5月19日建成通车。1939年4月日军侵占江会, 冈州马路遭到破坏。

林后回乡,病逝于古井。

贞朋著

卢朋著(1876-1939年),名雄飞,广东新会潮连乡(今江门市郊区)人。出身书香门第,少读经史,入学为贡生。戊戌变法期间,思想受影响,潜心学习数理化。1905年后,各地兴办学堂, 他先后在两广师范、广州中学、南海中学、番禺中学、东莞师范、 潮州旅省中学等8所学校任教,兼研究文、史、哲各科专业知识, 为日后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及教学奠定基础。

1912年他弃学从医, 在广州惠爱路流水井开设卢仁术堂医馆,悬壶济世,愈人甚众,名噪一时。在行医之余,大量购阅中医书籍,尤多手抄本和坊间绝版本,专心研读,医术得到提高。1924 年被聘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教师,主编讲义有医学通论、医学常识、 医学史、医学源流、方剂学、本草学、药物学、法医学等8种; 另著有《四圣心源提要》等4种,由学校印刷所刊行。

1925年5月, 他参加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中医院校统一教材编写会议,被推举为全国中医学校教材编委会委员。1931年3月, 又出席在南京召开的中央国医馆成立大会,被选为国医馆名誉理事。

1939年6月逝世于新会,终年63岁。

陈笑影

陈笑影(1922-1942年),又名细苏,女、广东新会外海上街三巷(今属江门市郊区)人。父、兄早逝,1935 年随家往香港谋生,入九龙深水步嘉纶织造厂做工,与姐姐两人维持全家五口生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投入爱国救亡运动, 参加共产党外围组织“晨钟社”举办的工人夜校,接受革命教育, 积极参与抗日宣传和营救“七君子”的募捐活动。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 她回内地被派往东江游击区参加军事干部训练学习。结业后,被派到惠、东、 宝抗日游击队设立的医院任政治服务员。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姑母、侄子相继参加革命。

当时,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经常受到日伪军的袭击, 环境很艰苦。医院设在宝安县南头镇铁冈村附近的山沟里, 工作人员分散在荔枝园和群众家里隐蔽。陈常患疟疾,仍然带病照顾伤病员; 遇上行军,她还背负伤员爬山涉水。

1942年5月一天,当地顽军袭击医院, 陈立即组织伤病员紧急疏散。她掩护卫生员带领伤病员突围,把包抄上来的几个顽军射倒。还掷手榴弹阻击顽军进攻,坚持到伤病员撤退完毕。而她终于被捕,受尽酷刑而被杀害,年仅21岁。

黄泽成

黄泽成(1915-1942年),曾用名黄天荡、李鹰扬,广东新会二区紫坭乡东观里(今属江门市郊)人。生于天津。 曾在南开大学附属小学读书,后随家人回乡,在新会县第二初级中学就读。1933 年入广雅高中,加入行社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寻求救国道路。 这期间,曾参加中山大学学生组织的要求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的示威游行。1936年考入中山大学,加入该校救亡协会, 负责对外联络工作。不久,参加“突进社”和广州地下学联, 成为这个组织的5个核心人物之一。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 黄泽成参加由中共广东组织与国民党上层合作的统一战线团体--救亡呼声社, 为研究部负责人,并参加编辑出版《救亡呼声》旬刊。

1938年元旦, 中共广东组织成立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抗先”),黄泽成被选为临时工作委员会成员。同年4月, 中共广东省委成立,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兼任中共广州市委青年部部长。10月,广州沦陷,随“抗先”撤至四会,成立“抗先”总队部,先后任总队部常务委员、组织部长、秘书长兼会宁特派员、 代总队长。不久,“抗先”总队部迁往韶关,被国民党当局强迫解散。

1940年夏,被调到开平,任中共中区特委委员、 青年部长兼宣传部长,负责联系中共开平县委工作。曾先后到党在开平、 新会农村举办的党员训练班讲课。同时, 指导中共台山县委宣传部创办《学生知识》以及编写一本约3万字的《中国问题讲授提纲》; 翻印文件和抗日歌曲。他生活俭仆,工作不辞劳苦。为编印刊物, 经常一天来回步行140多华里,1942年初夏,从三埠近郊步行130 多华里至恩平,途中遇雨,得伤寒病,被送三埠医治。6月20 日病逝于开平五邑民众医院,终年27岁。

李淡愚

李淡愚(1859-1942年),名春华,以字行,广东新会七堡乡人,迁会城居住。清末廪生。青年时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908 年在会城蕴华学堂任教,兼任香港《华字日报》特约撰述员。 对拼音和声调有所研究,把六千多个同音字分别“九声”, 编印成《分部分音广州话九声字宗》一册,供学堂教师讲课使用。

1913年应旅加拿大华侨之聘,赴域多利华侨公立学校讲学。 因受欧美普及教育风气的影响,于1916年回国抵达香港时, 向旅港同胞冯平山游说兴办义学。次年, 冯回会城创办“平山贫儿义塾”,聘李为塾长,免收学费和供给书具,一时称为义举。 城乡仿效开办开办的有南洋、澄波等义塾20间,亦有受李淡愚的影响。以后, 他先后担任过15间义塾以及西南学校、平山小学、 冈州中学的教务长或校长,对新会教育事业有所贡献。

1918年,他加入“全国国语读音统一研究会”,出席由王 主持的全国国语读音统一会议。此后,积极推广普通话, 平山义塾成为县最早推广普通话的学校。

李淡愚热心家乡文化教育建设。在1919-1924年间,倡建象山公园和白沙公园,商请香港同胞捐建象山亭台石坊、 圭峰白沙讲学亭等胜景。1933年间,又劝说旅澳归侨岑日初捐白银10万, 重修冈州中学校舍。他一生过着清淡如水的生活, 却又热心社会福利事业,曾向殷商富户募捐,施棺三千余具收殓死于鼠疫者; 为陈冲与罗坑两乡的“陈林械斗”和古井的“吴赵械斗”奔走调停尽过力。

李淡愚还擅撰联语,得其师吴铁梅之薪传,庄谐并茂, 风趣横生。著有《李淡愚联语录》等行世。

李淡愚于1942年病逝香港,终年84岁。

陈洵

陈洵(1870-1942年),字述叔,号海绡,晚年自号海绡翁,广东新会潮连乡芝山(今属江门市郊区)人。少时,在南海县学读书,得中秀才。家贫,设馆授徒。 曾应聘为江西某知县王梅伯的家庭塾师,居赣十余年。年30开始学写词。他的作品,严格律, 精构思,不肯轻易填一字。后来由江西回广州,在荔枝湾租屋设帐教学, 书馆称为海绡楼。

宣统三年(1911年)润六月, 梁鼎芬等8人重开南园诗社于广州抗风轩,陈洵加入诗社,与粤中诗词名家相酬唱,被梁鼎芬常识,称为“黄诗陈词”(黄即黄布,陈即陈洵,但陈洵生性孤僻, 交友不广,他的词文名未达省外。

1923年上海词家朱祖谋(字疆村,曾任礼部待郎、 广东学政)得陈洵作的《莺啼序》,大加赞赏, 认为“真火传梦窗”(梦窗即词家吴文英),把陈洵和况周颐列为清代著名词人, 称为“并世两雄无与抗手”。是年,还刊印了陈洵的《海绡词》, “陈词”名声遂显著。1929年得朱祖谋推荐, 陈洵任中山大学文学院词学教授,于是名声大噪。

抗日战争时,曾举家迁澳门。由于生活近迫,于1940 年又迁回沦为敌占区的广州,任注伪“广东大学”词学教授。

1942年6月19日,陈洵病逝于广州,终年73岁。著有《海绡词》四卷,《海绡说词》二卷,《词学》一卷等。

伍光建

伍光建(1867-1943年),原名光鉴,字昭 ,笔名君朔、于晋,广东新会人。幼年启蒙就读于麦园村书塾,成绩冠县郡。15 岁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每试名列第一。毕业后奉派赴英国, 入格林威治海军大学深造。后转入伦敦大学,习物理数学,转习文学。

光绪十八年(1892年),伍光建学成归国, 任天津水师学堂助教。之后,历任出使日本大使随员、 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的一等参赞、学部二等咨议。宣统元年(1909 年)参加留学生廷试获赏文科进士出身;海军处成立,任顾问兼一等参赞。次年改设海军部, 历任海军部军法司、军枢司、军学司司长。宣统三年(1911年)6月,中国教育会成立,伍被推为副会长。

民国成立,他历任财政部参事、顾问,盐务署参事、 盐务稽核所英文股股长,时间长达10载。北伐军兴, 南下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顾问,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委员。不久,定居上海, 专事翻译文学作品,为我国现代著名翻译家。

1943年6月10日,伍光建在上海逝世,终年76岁。

伍的一生译著甚多,所译哲学、历史、文学等书籍和作品共130余种,近千万字。清末出版的有《中国英文读本》5册, 《帝国英文读本》9种;文学译著代表作有大仲马的《侠隐记》、 《续侠隐记》以及狄更司的《劳苦世界》、歌德的《狐之神通》、 布纶忒的《狭路冤家》等。

1979年初,伍氏后人在上海寓所发现伍光建近300万字的翻译遗稿,主要是历史与传记作品,如《英国第二次革命史》等。1981 年收其生前未发表的译稿19篇,出版《伍光建翻译遗稿》。

李纪堂

李纪堂(1874-1943年),名柏,学名宝伦,以字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初五日生于香港。 广东新会七堡冲历村人。父李升是香港富商,家财千万。纪堂虽出身富家, 全无纨绔子弟习气,性任侠好义,善骑射操舟, 曾应募为港府组织的义勇军队长,及在日本邮船会社管帐。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0月, 李初识经港赴日本的孙中山。次年父死,分得“益隆银号”,拥有资财百万,更慷慨疏财, 结交义士。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李纪堂加入兴中会, 投身革命,支持陈少白创办《中国日报》,每月助银数百元。夏, 孙中山由日本来港,策划惠州起义,任纪堂为财政主任,保管帐目款项。 他即捐3万元作起义经费。起义失败,遗散、 抚恤等费用十六七万元亦由他承担。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李纪堂在新界青山(又名怀渡山)购地250亩,创办畜牧圃植场,建红楼为场部;又在香港中环开设“青山栈”,出售农牧场的产品。场里工人400余人,一半是三洲田起义失败后前来就业的,场、栈成为革命同志的落脚点。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秋,他认识洪秀全堂侄洪全福, 谋在广州起义。为招募各地三合会员及购置枪械,纪堂独力负担经费 50万元。决定于次年正月初一日举义。不料事泄, 省港机关被搜查,事告失败。而他的家产,已耗费过半。

李纪堂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光绪三十年(1904 年)任香港东华医院总理。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 继续为革命出钱出力。曾捐两万元支持“采南歌剧社”作费用,进行改良粤剧, 排演革命戏。为兴办教育,斥资10万元创办“李升格致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潮州黄冈起义失败, 革命党人余继成逃港被拘。李聘律师护救脱险,负担费用2万余元; 惠州七女湖起义失败,逃港的党人匿于青山农牧场,均由他安置或供养。 这期间,还多次协助革命党人在农场里试验爆炸,制造炸弹, 并把农场作为藏匿军械的仓库和革命同志的联络居留点。次年,因负债破产,而革命意志并不泯灭。之后,他对庚戌新军起义之役、 辛亥广州“三·二九”之役,为党人购运军火,穿针引线,不遗余力。 武昌起义后,对于策划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反正,亦有劳绩。

民国成立后,他历任广东军政政府交通司司长、 广东地方交通管理处长。1921年任大本营庶务局长。次年陈炯明部叛变, 他潜回乡间,任西江军事特派员。1923年, 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大元帅府,他任大本营兵工局筹备委员。之后, 历任大本营财政委员会委员、民产保证局长、 全省公路管理处长、 四会县县长、 恩平县县长。1941年5月,赴重庆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1943年病逝, 终年70岁。

陈耀祖

陈耀祖(1892-1944年),广东新会人,陈璧君之弟。陈耀祖广

陈耀祖(1892-1944年),广东新会人,陈璧君之弟。陈耀祖广东高等师范毕业后,留学日本。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26年后,历任广东省政务委员会委员、代理建设厅厅长、广州市工务局局长、国民政府铁道部代理常务次长、财务司司长、广东省政府委员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耀祖于1938年底,跟随汪精卫、 陈璧君叛国投敌。从1939年起,历任汪伪政权的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主任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指定委员、广东省政府委员、 代理广东省省长兼建设厅长、广东省保安司令、广东省省长、 中央政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绥靖公署主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广州市长等伪职。1944年4月4日,陈耀祖在广州市文德路被爱国志士开枪击毙,年52岁。

赵仕北

赵仕北(1871-1944年),字孔南,号于朔,广东新会古井区霞路乡人。清光绪十年(1884年),赵仕北年仅13岁, 随乡人赴美,半工半读,一直读至哥伦比亚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光绪二十二年孙中山到美国宣传革命,赵仕北经人介绍,认识孙中山, 参加革命活动,后来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孙中山的挚友。 光绪三十三年回国,江西省巡抚拟保举参加殿试考取进士。 赵不愿为清政府效劳,拒绝前往北京应试,留在江西省办理教育, 暗中助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常奔走于上海、北京、南京、广东之间。

辛亥革命成功,1911年12月16日, 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南京代表会开幕,赵由江西省选举为代表,出席会议。1912年1月1日,以临时参议院议长身份,出席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典礼,并亲授大总统印章与孙中山。随即, 被任为粤汉铁路管理局局长。1913年任唐山路矿学校校长。1917年孙中山南下护法, 在广州组织军政府,任赵为司法部司长。 后因主张仿欧美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与上司意见不合,辞去。1919年任广东省高等法院首席推事。

1923年春,孙中山重组军政府, 任赵为大理院院长兼管司法行政事务。赵任职仅一年,因主张“司法无党”、 “司法独立”而被解职。之后,在南京、广州经营航运和汽车交通贸易。因时局动荡,经营亏损。

大革命期间(1924-1926年),赵仕北为生活所迫,一度回江门开设律师事务所,执律师业务。

1928年,赵仕北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1936 年任广州地方法院院长。1937年5月下旬曾返霞路乡修墓,并向乡亲发表演说,劝告乡人遵守法纪,消除宗族械斗。1938年广州沦陷后, 辞职赴香港闲居。1942年,被日军拘捕。1914年病逝香港日军监狱中, 终年73岁。

赵生性耿直,爱国家爱民族。孙中山生前曾赠联给他, 联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周达尚

周达尚(1895-1945年),号尚志,广东新会大泽区田金乡新地里人。他原是广西人,被卖到田金为人养子。曾在蒙馆教学, 又去过香港做工,由于收入不多,后回乡务农。

1926年8月,田金乡农民协会成立, 他被选为农会执行委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农会组织农民自卫军, 他被推选为队长。同时,举办识字班、读书会、夜校,组织农民学习文化和军事, 开展农民运动。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田金乡农会转入隐蔽活动。12月上旬,周为配合江会准备举行武装暴动, 曾带领农民自卫军破坏新宁铁路交通,阻止反动军队调动。

之后,周还利用农民势众的优势,经常与地主当权派展开斗争。如反对地主勒收水坝管理费(每亩田收稻谷35斤), 揭露恶霸强收“钉门牌”、“割草”苛捐, 组织雁桥青年社出版《青年月刊》批判地主豪绅所办《南洋月刊》的反动观点,等等, 做了不少维护农民利益的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中共新会区工委恢复周达尚的组织关系。1939年中共田金支部成立,周任书记。是年4月初,江会沦陷,中共新会县委机关迁到田金乡, 随同撤退的有中共党员和青年抗日先锋队员近200人。他以田金乡长的身份,妥善安置和解决他们食宿,开展群众工作,使田金乡成为抗日游击战争的红色根据地。1941年

“三·三”战役和“九·二○”战役, 他率领田金乡的老更队和自卫队,配合驻军抗击日伪军西犯三埠, 发动群众做好劳军和护理伤员等工作。

1944年5月, 新鹤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在田金乡宣告内部成立,他动员乡自卫队队员参加游击大队。10月, 新会第十五区人民抗日行政委员会筹备小组在田金成立,他被任为小组成员。

1945年元旦, 第七战区广阳守备区挺进第五纵队周汉铃等部,围攻驻在司前松山村的新鹤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和司前圩的第十区人民抗日行政委员会。次日包围田金村, 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周被捕,在押解往司前的途中遭杀害。年50岁。

黎元达

黎元达(1916-1945年),广东新会会城镇人。1934年在县立乡村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棠下周郡崇实等校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常利用上课对学生宣传抗日救亡。1939年4月,江会沦陷后, 黎元达转到敌后。1940年夏,他先后在司前田边、 河村等小学任教,接触到中共新会县组织派至司前区工作的同志,接受党的教育, 于是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间,先在县立第二十八短期小学任教,结束后, 转任田边英溪小学校代校长。是年9月下旬,日伪军西犯三埠, 他带领村壮丁队掩护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区。1943 年先后被派往潮透小学任教和到鹤山县大坳做地下工作。

1944年5月, 新鹤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简称“新鹤大队”)在大泽田金乡内部成立,黎元达被任为该大队主力中队指导员。10月,他奉命与“新鹤大队”政治处主任谭颂华到十区(司前)开展建立地方抗日民主建政工作。经过调查研究, 决定选择棠坑乡为民主建政试点。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他和谭颂华带队逮捕大恶霸林照(绰号蛇王照)、林超(绰号饭铲头)、 林森(绰号暗水播基合)三兄弟(被称为“三蛇”),经上级批准,召开公审大会,当场处决,为民除害。11月28日,召开棠坑乡人民代表大会, 成立新会县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棠坑乡政府。接着, 成立新会县第十区(司前)人民抗日行政委员会,后黎任主席。

1945年元旦,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袭击松山村“新鹤大队”的同时,也袭击司前人民抗日行政委员会。 黎率领工作人民进行抵抗,因敌众我寡,不敌被捕,翌日遭杀害。时年29岁。

梁玉霞

梁玉霞(1920-1945年),乳名凤秀,女,广东新会小冈衙前达堂里人。梁玉霞曾在江门镇国民中学读书。1937 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她在中共新会组织的地下工作人员教育下,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加入党领导的新会流动剧团,随团到农村巡回演出,宣传抗日救国,次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江门妇女支部成员之一。

1938年夏,妇女支部全体党员奉命参加国民党新会县党部组织的“新会抗敌后援会”,并组织新会妇女抗敌后援会(简称“妇抗”),梁成为“妇抗”核心成员之一。7月, 县府社会军事训练总队和县民众动员委员会举办社会军事训练班(简称“社训队”), 她与郑惠明、周敏玲等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军事训练。结业后, 被分配到江门镇公所任妇女武装队副队长,协助组建一支有30 多名妇女参加的武装队,并指导军事训练。

1939年4月,江会沦陷后,政府机关西撤农村,梁被派到广东省第一区保安司令部政工队做政治工作。 后撤回抗日游击根据地,先后在三江、田边、 河村、 司前等地学校任教, 掩护革命活动。1943年与黎元达结婚。1944年12月, 任第十区(司前)人民抗日行政委员会妇女干部,参与游击根据地民主建政工作。

1945年元旦, 国民党顽军包围袭击松山村“新鹤大队”和司前行政委员会,次日又到田金围捕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梁玉霞被捕后解往开平赤坎广阳指挥部监狱,受尽严刑拷打,坚强不屈, 终于被杀害。年仅25岁。

李少石

李少石(1906-1945年),原名国俊,又名振,字默农,少石是在重庆工作时的化名, 广东新会外海区潮连乡(今江门市郊)人。出生于香港,少时在皇仁书院读书,后随家人迁居广州, 入岭南大学,与廖梦醒同学。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曾参加广州“六·二三”游击和发动工友罢工,被学校当局开除, 转到广州海员工会工作。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被调到香港工作。1929年曾调往上海,做秘密交通工作。1930 年被调回香港建立联系上海中央和苏区中央的秘密交通站。这时, 他与廖梦醒在港结婚。婚后,在港岛西环一偏僻地方建站,曾接送过邓小平、 蔡畅等共产党领导人。1933年与廖梦醒奉调至上海, 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并任中国工人通讯社英文翻译。1934年2月28日, 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入狱,先囚于南京监狱,次年转解苏州反省院。 在狱中,脚被打伤,肺部被打坏,他却吟出“死得成仁未足悲”、 “英雄含笑上刑场”的诗句,作好为革命而牺牲的准备。

1937年“七·七”事变,周恩来在国共谈判中提出释放政治犯。8月,李被释放出狱。上海沦陷,他与廖梦醒南下香港, 继续为党工作。1941年12月,香港沦陷,与家人避居澳门。

1943年春,他奉调重庆,公开身份是《新华日报》记者兼编辑,实际在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外事组任周恩来的英文秘书。自1944 年秋柳亚子来渝后,常与其谈诗论学,互赠吟草。

1945年10月8日,正值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 柳亚子到曾家岩五十号周公馆访周恩来。适值周赴宴会, 由李少石代陪并送柳回沙坪坝。回途时,车抵红岩嘴下土湾, 不慎撞伤陆军重迫击炮第一团第三营第七连士兵吴应堂。班长田开福向汽车鸣枪, 子弹射穿李少石肺部,送重庆市民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晚7时45分牺牲, 时年29岁。

12日,毛泽东主席离渝登机前, 写下“李少石同志是个好共产党,不幸遇难,永志哀思”的题词。

阮克鲁

阮克鲁(1912-1946年),又名阮鲁,化名北汉,笔名阮祥,广东新会崖西区五村人。1935年秋,毕业于新会师范学校。 曾在江门影相馆做雇工。1936年回家乡崖西坑头小学任教, 常读进步书籍,向学生宣传抗日救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奔赴延安进入中共中央举办的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结业后, 被派回新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38年秋, 他和洗坚等被中共新会区工委派往江门参加广东绥靖公署新顺特务大队宣传队,阮任中共在宣传队内组成的支部书记,领导共产党员和爱国青年对部队和群众加强政治教育, 宣传党的抗日主张。1939年4月,在江会抗击日军入侵战斗中, 曾带领队员到战场做宣传鼓动以及救护伤员工作。江会沦陷后,撤往农村。 5月任中共江南区工委组织部部长, 同在延安抗日大学学习回来被选为旺冲乡乡长的中共党员陈华钜一起,创办旺冲抗日模范自卫队, 建立崖西区抗日游击根据地。1940年4月4日, 参与处决旺冲恶霸陈和的策划,12日发动旺冲、黄冲的民众武装击退日伪军的入侵。

1942年间,反共高潮蔓延至新会, 阮奉命转移至台山田稠乡,以小学校长身份掩护革命活动, 掩护中共台山县委在学校办党员干部学习班。1944年春, 被调到南番中顺游击区广游二支队新编第二大队任油印室主任兼指挥部办的《正义报》和广游二支队办的《抗战旬刊》编辑,负责刊物的采访、编写和出版工作。

1946年6月,随华南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 9月间随纵队直属第三连南下,抵达诸城时染上“黑热病”,于23 日逝世,年34岁。

林华康

林华康(1917-1947年),广东新会古井区山头乡塘唇里人。出身华侨工人家庭。1933年在新会县立第二中学毕业, 考入广州广雅中学读书,与同学秘密组织“行社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 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国学生运动传到广州, 他积极参加全市学生抗日示威大游行,主动担任纠察工作。次年秋, 考入中山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参加中大学生救亡协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林华康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和中山大学随军服务团,到第四路军第一五五师和第一五一师驻地增城、惠阳一带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 月,广州沦陷后,参加第四战区民众动员委员会战时工作队, 组织民众抗日。次年春,随战时工作队撤往韶关, 参加中共广东省委举办的党员干部训练班,结业后被派到粤东丰顺开展抗日工作。

1942年5月,中共粤北省委被破坏后, 林转到翁源三华中学任教。次年秋,到坪石中山大学工学院复学,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1944年秋,林被派到始兴风度中学任教导主任, 以作为掩护,恢复中共始兴县的组织,开展武装抗日斗争。

1945年,林华康被调到英德 中共北江特委机关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广州。1946年1月中共广州市委成立, 任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负责中山大学等学院党的组建工作。1946 年底任中共粤中区副特派员。次年4月,调香港中共广东区党委机关工作。

1947年秋,林华康被派到北江游击区, 在粤赣边纵队军事教导队和中共翁江地委工作。同年12月18日,在李洞村被敌包围, 林在率教导队突围时中弹牺牲,年30岁,后葬于翁源县烈士公墓。

梁礼康

梁礼康(1922-1948年),又名梁祥,广东新会棠下区大井头牛轭村人。出身农民家庭,自少农务。1940年夏, 入广东省赈济总队第十一分队陈光远(中共党员)在大井头举办的夜校学习, 积极协助陈联系群众,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不久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继续参与举办农民识字班和夜班,并兼任教师。

1941年间,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 中共大井头支部转入隐蔽活动,大井头夜校也停办。梁礼康利用群众喜欢打排球的习惯,组织青年排球队,保持联系,他的家成了地下交通站。

1943年他被选为井溪学校校董。遵照党支部的部署, 他推举思想进步的归侨梁延伯任老更队(维持乡村治安的民众武装)队长。原队长梁文沛不服,扬言报复,梁礼康奉令处决了梁文沛。

1944年夏,新鹤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成立, 梁同其弟梁冲参加游击队,并当上机枪手。1945年5月14日,梁在古猛突围中, 抢救负伤的广东人民解放军第二团团长卢德耀脱离险境,然后又投身战斗,阻击敌人。8月,因脚底受伤,被送回家, 途中遇鹤山县自卫队,梁为掩护战友被捕。后经地下党组织营救,脱险回乡。

1947年恢复武装斗争,梁应召归队,先后担任排长、连长, 转战在五邑两阳地区。1948年7月6日,部队转战阳春马头山区, 途中遭敌包围。梁在率领掩护部队撤退的战斗中牺牲,年26岁。

何琴樵

何琴樵(1872-1948年),名朝干,字广梓,广东新会会城人。少年时得本县宿儒梁杏园、黎璧指导,习经史词章。但屡试不第,便弃八股举业,研究经世学问。时值清未废科举、兴学堂, 何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受聘城郊何家大塘蕴华学堂任教, 还被香港《华字日报》聘为特约撰述员。当时学堂初兴, 为适应学生学习,他编辑出版《解字善本》、《清醒信札》、《简明珠算》、 《作文新法》等作为补充课本,不少学校采用,遍及邻县。

1912年3月,何与友人郑德如等创办《醒报》,并任编辑,是新会第一家日报。又购置印字机、宋体字模,开设文明印务局, 兼承印书刊。1914年《醒报》停办,专门印书刊,招股扩充, 改名文明书局,任总经理。后又在江门分设分局,扩大营业, 兼售书报和文具纸张。他与施见三编撰《应世杂文》(后改《应世万有文》),风行穗港;还辑撰出版《新春联》,内有提倡民主、自由的新内容。

1919年重阳节,何琴樵发起组织有300多人参加的游山团,游览圭峰山玉台寺以及龙谭、婆髻顶等名胜古迹; 捐资补筑圭峰临池小榭、苏东坡纪念碑。此外,他还倡建圭峰拱璧亭、象山仰台, 并与城中诗友倡设洛社钟会,后又组织怡云诗社,振兴文风。

30年代,抗日救亡运动兴起,文明书局大量印刷、 出售抗日书刊、传单、春联、儿歌,宣传抗日救亡,唤起民心, 其中一些文辞出自何之手笔。

晚年隐居家园,著有《圭峰古迹考》和《琴轩诗存》刊行于世。

何琴樵于1948年10月6日病逝,终年76岁。

陈瑞祺

陈瑞祺(1885-1950年),名祯祥,字文典,广东新会罗坑区陈冲乡人。父为香港富商。陈13岁往香港读书,19 岁随父从事经营米业。之后, 在东京(今海防)和西贡开设米业公司和碾米加工厂,并购置一艘1000多吨位的货船“黄石公号”, 从越南运米到香港销售,营业迅速发展。年仅30岁时,即主持在香港、 越南所开设的米店(厂)业务;后又开设正心有限公司,经营房地产, 获利更丰。他是一位爱国商人,虽然向来抱着不参加党派、不过问政治的宗旨,但却很关心国家民族的安危、文化教育的建设以及人民遇到的灾难。为此,他一生中做了很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好事。

1914年,陈瑞祺的家乡发生严重的姓氏械斗,焚烧民房千余间,数千乡亲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他父子联络本乡旅外侨胞, 牵头出钱出力,盖搭大批葵棚安置乡亲住宿, 又捐巨资安排生活和恢复生产。后于1930-1935年间,捐巨资为贫团乡亲建造几百间砖瓦房屋,还长年为七八百名贫苦乡亲按月发钱发粮。1915年, 广东珠江三角洲大水,波及省城的邻县,灾民数百万。 他父子从香港运大米到灾区,救济灾民。

1927年,陈瑞祺在家乡陈冲创建澄波第一小学, 次年又在陈冲的山嘴村创办澄波第二小学,均免收学费, 并负担学校经常费用。

1932-1934年,又拨款10余万元扩建这两校的校舍。

他在出资办学的同时,还与儿子陈子民悉心研究改良文字, 于1933年发明拼音“道”字,出版《道汉字音》字典, 自任“道”字总社社长。又先后在广州、佛山、江门、香港、澳门、 新会等地办起20多间澄波义学,一律免收学费。在兴办文化教育的同时, 陈瑞祺尝试推广“道”字的应用,到1938年日寇入侵华南时才停止, 受教育的学生有几十万人。此外,他与儿女研究制人造丝、棉、 麻等化纤和人造木、玻璃、印字泥、玻璃纸、化学玉石等, 以图振兴现代民族工业。又研制成功风寒油、风热油、脚气水等医药, 赠送给贫苦病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保卫南京, 征用大批船只沉河堵塞长江口,“黄石公号”货轮被征用之列。 他以国家民族存亡为重,命该船开回祖国应征, 作无偿捐献。 1939 年会城沦陷和1941年香港沦陷后,由于天灾和战祸造成的饥荒灾害, 难民遍野,饿殍满地,他又运回大批大米以及棉衣食品, 救济江会难胞和香港逃入内地的难民。

1948年,陈瑞祺修建澄波第一小学校舍, 又在家乡建成“慈贤孝医院”,配置中、西医和助产士等医务人员, 免费为本乡患者治病和为孕妇接生。同时,在陈冲开设“瑞祺埠筹备办事处”, 购置四五百亩土地,已筑石堤,填士,后因他逝世才停建。

陈瑞祺一生为我国南北水旱战祸灾害、 社会公益以及港澳地区慈善捐献逾一百万元, 用于为故乡兴办公益慈善事业达四五十万元以上,被誉为爱国爱乡的慈善家。1950 年3月3日陈瑞祺在香港病逝,终年65岁。著有《黄石公素书》、《慈孝集》、 《新孝经》、《瑞琪学说》等。

赵昱

赵昱(1888-?年),字寿彭,人称“聋耳昱”,广东新会三江乡人。少时在乡务农,18岁随乡人赴美洲谋生,半工半读。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加州卜技利组织求是学社, 研讨国家和世界大事。宣统元年(1909年)冬,孙中山第三次抵美国, 赵昱以求是学社名义邀请孙中山演讲。会后,赵昱等10余人加入中国同盟会。 同时, 赵昱成为美洲西部同盟会公开组织的“少年学社”中坚分子。宣统二年中国同盟会三藩市总会成立后,赵昱与黄芸苏、 张霭蕴等经常游埠宣传革命。是年8月,总会创办《少年中国晨报》, 赵昱积极参加办报工作。

宣统三年(1911年)广州“三·二九”起义前, 赵昱和李是男等遵照孙中山来信,筹集二万多万(港币)支援起义军需。到夏天,孙中山游美国旧金山,赵昱陪同往各地宣传, 并照顾孙中山的起居生活,充当护卫。

赵昱等遵照孙中山的指示,加入旧金山埠致公堂组织, 团结华侨支援革命活动。5月22日,赵昱协助同盟会和致公堂, 组织洪门筹饷局,对外称国民救济局,于6、7月间, 分赴美洲南北宣传和筹款。辛亥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筹旅费回国, 赵昱和张霭蕴从南路返回芝回哥,筹得5000元回纽约交给孙中山。是年10月, 芝加哥同盟会发起购买飞机6架,建立飞机队回国服务。 赵昱乘飞机回到上海,受到孙中山欢迎。他在美洲共筹款14万余元支援革命, 革命胜利,他并不言功,也不求官职。

1913年,赵昱先后被选为新会县议会代议士、广东省议会议员。后往上海创办企业,被选为上海致公堂总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赵昱曾往南洋澳洲筹款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他还到青海垦荒和计划开掘金矿。因抗战爆发, 未能如愿。

1946年春,与美洲洪门领袖司徒美堂在上海召开洪门恳亲大会,会上成立洪门民治党,赵昱当选为副主席。民治党发表过五项宣言,提出反内战,反独裁,实行多党制的民主政治。 但是党务被国民党特务控制,未能达到走“中间路线”的目的。赵昱后离开该党。卒年不详。

黎民伟

黎民伟(1893-1953年),原籍广东新会,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于日本。 少时被在日本经商的父亲送去香港圣保罗书院读书。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发起组织香港第一个文明戏团体 --清平乐白话剧社,演出《爱河潮》等戏宣传革命。广州“三·二九”起义前,部分枪械就是用清平乐的戏箱从香港运回广州。

黎自小醉心戏剧,喜好摄影。1913年组织人我镜剧社, 对影画戏发生兴趣后,开始试摄。 曾与美国电影商布拉斯基等合作摄制,由他编剧和反串扮演剧中女主角的短片《庄子试妻》, 效果很好,以华美影片公司名义发行,是香港第一部由粤剧改编的影片。

1921年,他得到兄弟黎海山、黎北海支持, 着手筹设民新影画片有限公司(后改民新影片公司)和香港第一家华资创办的新世界戏院。1923年5月,民新影片公司开业, 摄制《中国竞技员赴日本第六届远东运动会》等新闻纪录片。还携带摄影机去北京, 提摄梅兰芳表演的《西施》、《霸王别姬》等京剧的精彩片段。

1924-1925年国共两党合作期间,他回内地拍摄了很多关于广东革命政府的军事活动纪录片,如《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大元帅出巡广东东北江记》、《孙中山北上》等, 很有历史价值。同时, 他还把《聊斋志异》中的《胭脂》改编为同名影片,公映后受到观众好评。省港大罢工爆发后,“民新”制片工作停顿。次年,他将公司迁往上海,与人合作经营。初期, 他导演拍摄了充满爱国意识的《祖国山河泪》和《蔡公时》等影片。后来, 由于编导人员创作思想不一致,加上市场竞争,在1927年以后, 民新影片公司也拍制过武侠、色情影片。1928年, 他还开办民新影戏专门学校,培养电影人材。1929年他又与罗明佑合作,组成联华影业公司,并担任第一厂主任,拍出第一部影片《故都春梦》。1932年“联华”拍了几部反映“一·二八”抗日战争新闻纪录片, 为我国早期拍摄的新闻纪录片作出贡献。1933年2月在中共电影小组的领导下, 成立了中国电影文化协会,黎被选为执行委员。1936年, 他退出“联华”,恢复“民新”影片公司,拍摄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影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返回香港, 建立启明制片厂和影剧院。香港沦陷后,携眷入内地,奔走于广州湾、桂林、柳州、 八步一带,从事戏剧宣传抗日救亡。1945年抗战胜利后, 回香港恢复民新影片公司和经营仙乐电影院。1953年病逝,终年60岁。

梁思永

梁思永(1904-1954年),广东新会人,梁启超次子。生于澳门,在日本长大,曾在日本神户华侨学校读书。1913年随父母回国, 后入新华、清华学堂。1923年在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毕业, 后赴美国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考古学和人类学, 曾参加印第安人古遗址发掘工作,对东亚考古学问题特别注意研究。

1927年7月,梁回国观察夏县考古情况, 被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聘任为助教;同时, 整理山西夏县西阴村出土的史前遗址陶片,写成英文专刊。

1928年8月,梁再度赴美入哈佛大学深造。 曾参加阿尔弗雷德吉达领导的美国西南地区佩科遗址的发掘,取得野外考古的经验。

1930年夏,梁在哈佛大学毕业,获得考古硕士学位。 归国后,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编辑员,参加考古组工作。是年秋,参加黑龙江发掘昂昂溪遗址和查获热河不干庙等5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采集大批陶片、石器遗物。

1931年春,梁参加安阳殷墟第四次发掘,发掘小屯及后岗, 发现“三叠层”遗存现象。秋, 又参加山东历域龙山镇城子崖第二次发掘。结束后又赴安阳参加殷墟第五次发掘, 同时继续发掘后岗,第一次发现仰韶、龙山、殷墟遗址前后相继的地层。1934年秋, 主持安阳殷墟第十次发掘,发掘侯家庄西北冈殷代陵墓,发现大墓 10座、小墓1000余座,出土石器用具千余件, 确认侯家庄是小屯殷都的墓葬地。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梁随机关南撤, 最后入四川南溪李庄板栗坳,带病整理历次发掘资料和标本。1941年患病休养, 至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到重庆医院截去7根肋骨。 后回北平继续休养。

建国后,1950年8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 梁任副所长,经常扶病主持研究所工作的指导田野发掘工作。 他为帮助年青考古工作者,在病中撰写《殷代陶器》和《考古报告的主要内容》。梁思永1954年4月2日病逝于北京,终年50岁。

主要著作有《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英文本)、《东亚考古学中的几个问题》(英文本)、 《昂昂溪史前遗址》、《侯家庄报告》以及遗著《梁思永考古论文集》。

陈国泉

陈国泉(1895-1957年),字孟海,广东新会棠下区石头乡人,少时家贫,靠寡母扶养。14岁随堂伯父往香港谋生, 当过打包铺学徒、果栏店员工人和办庄的买卖手。 其间入夜校学习并阅读梁启超的政论文章,思想受到启发。

1924年,陈参加筹备香港水货协助工会,工会成立后, 他被选为主席。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开始,撤回广州, 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审理仇货委员会委员。后被派回石头乡开展农民运动, 成立农民协会,被选为主席。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 陈回港在兴顺隆果栏做买卖手。后开设和隆,经营桂皮、木油和海味生意,积聚日丰。1941年12 月8日香港被日军占领后,物价飞涨, 他曾将库存花生仁万余斤廉价售给市民。后迁往澳门,也采购番薯杂粮平沽,救济贫困户。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陈返回香港, 恢复和隆行生意,并在九龙大角嘴建货仓,代客商储运出口中、转口货物。 因信用昭著,商务迅速发展,获利亦丰。在解放战争中, 他与共产党人饶彰风、黄天度等有过联系,曾捐款支持香港《华商报》出版; 多次利用仓库储运军需物资和接待回国人员,支持人民解放事业; 还替香港的中共组织保管百余箱“南方券”(解放军在华南临时使用的钞票),以后陆续运回广州。

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他被邀参加香港工商界第一批赴东北参观团,回港后即调资金回广州开设和隆行,出口土特产为国家创汇,并参与创办华南企业公司(后改广东华侨投资公司),入股10 余万元,被选为常务董事;同时, 还投资北京新侨饭店(即北京华侨大厦)。又于1952年6月, 应邀赴北京出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会议。1955年赴香港办商务, 适遇住在“安置区”的内地窜来的暴徒上街闹事,对九龙一些商店打、砸、抢。 他动员仓库员工实行自卫,使用水枪喷硝碱液才将歹徒赶走。

陈爱国爱乡,热心捐献。建国初, 曾带头捐了几千元慰劳解放军;1951年抗美援朝,捐献旧人民币1亿元;1957年夏, 回广州治病,参与发起兴办新会华侨中学,捐款3万元。另捐3000 千元建革命烈士纪念碑;捐一万元给广州市建侨联大厦。

陈曾当选为中国民主建国会广州市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工商联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工商联常务委员、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省政协常务委员。

1957年6月30日,陈国泉病逝于广州,终年63岁。 家人根据其生前遗愿,结束香港和隆行业务,将全部资金调回祖国, 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其夫人在五六十年代,先后投资建设县龙谭水电站、 县农械厂、华侨电机厂共计30多万元;捐资兴建县展览馆、 少年宫、儿童公园、椅山桥、接龙桥、棠下镇侨联大厦、石头乡中学等。 国泉家族成为新会解放后投资建设和捐资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的第一人。

陈璧君

陈璧君(1891-1959年),字冰如,女广东新会荷塘三丫乡泰通里人。生于马来亚槟城华侨富商家庭。少时入英文学校, 又由家庭教师补习中文。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夏, 陈与前来槟城宣传革命的汪精卫相识,并加入孙中山组织的中国同盟会庇能分会, 决心相随汪清卫从事革命活动。次年冬,随汪精卫等赴日本留学, 并被指定留在同盟会东京总部工作。后随汪精卫等赴北京谋刺清延摄政王载沣。 事泄,汪被捕,陈往返北京南洋之间,设法营救未果。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两月,清廷释放汪清卫, 陈璧君便与汪结成夫妇。婚后四五年,多次随汪返于法国、南洋、 香港等地。至1917年,始偕汪追随在广州组织军政府的孙中山。从 1926年起,历任中国国民党第二、四、五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中央党部妇女委员、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西京筹备委员会委员、 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等职。

“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支持汪精卫对日本妥协的路线。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政府迁往重庆。1938年12月19日, 随汪精卫逃往越南河内,叛国投敌,成为汪逆汉奸集团的重要成员。 之后历任汪伪政权的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副主席、 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政治会议指定委员、东亚联明中国总会常务理事等职、积极支持汪精卫投敌卖国的“和平反共建国”方针政策。1944 年汪死后,陈南下广州任日伪广东政务指导员, 企图控制汪伪的广东省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陈于1945年9月12日被国民政府逮捕, 以汉奸罪判无期徒刑。新中国成立后,继续监禁于上海监狱。1959 年6月17日病死狱中,年69岁。

岑日初

岑日初(1870-1959年),原名卿乾,广东新会会城镇人。父公馀,家非富有,却尽所能为人做好事。岑长大后受到影响, 崇尚义风。曾学中医,辩草药,为人医治奇难杂症。 青年时赴美国旧金山谋生,稍有积累,到中年便参加慈善事业。1917年秋, 被选为兴建会城爱群善院的旧金山地区倡议人,联络乡亲募款办院。 后转赴澳洲,仍业中医,兼营凉茶业,日积月累,遂致富。到清未民初时期,在澳洲大埠、美洲旧金山以及南洋、香港设分支商号, 并投资经营地产。

1929年回国,热心兴办教育和公益事业。 在广州投资办南关戏院,爱群大厦;在会城筹办爱仁育婴院,被推选为常务董事;同时,先后被选为爱群善院、仁安医院董事。历年捐款给善院、医院, 为贫苦大众施医药、施粥、施棺、举办善事。

1933年,岑日初回县。捐银10 万双毫为冈州中学新建三层教学大楼以及附属礼堂宿舍,充实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 新校舍落成,学校同仁特为其父岑公馀先生铸造铜像及题碑,树立于校园里, 以资景仰。岑日初又在会城仁寿路兴建公馀别野,创办公馀小学, 招收学生,免费供给文具书籍,为贫苦儿童解决就学困难。此外, 还在会城西门外“卖茶寮”地方兴建一座述志大桥,侧建述志亭, 供来往乡人休憩。

1936年4月后,岑历任侨港新会商会第18、21、23、25、26 、29届候补董事、董事;第30、31届顾问。1938年8月, 还被第四战区五邑统率委员会聘为五邑民众抗日统率处参议。

岑日初1959年逝世于香港,终年90岁。

俞鸿钧

俞鸿钧(1899-1960年),以字行,广东新会人,祖辈在江门开设杂货行,父在上海经营猪鬃厂。鸿钧少时在上海读书, 后毕业于民生中学,考入圣约翰大学攻读,其间担任学校办的《约翰声报》总编辑。1919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留校任助教。 后在上海任英文《大陆报》记者。

1927年初,广东国民政府迁武汉, 俞往武汉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陈友仁的英文秘书。数月后辞职返上海, 先后任上海市政府英文秘书兼宣传科科长、《市政周刊》主编、代理财政局局长、 参事室参事、代理秘书长、秘书长、代理市长、市长等职。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上海形势紧张。当时俞任市长, 适坠马折断左臂,但仍带伤处理市政。8月上旬, 日军制造“虹桥事件”,挑起战端。 俞往返多次向日本驻沪总领事及日本驻沪海军头目提出严重抗议,并指斥他们破坏停战协定行为。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俞又通过新闻媒介, 特别是用英文向外国记者发布消息,揭露日本侵华的真相,博得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上海沦陷后,奉召至武汉,任中央信托局常务理事,驻香港办理外交事务。

1939年应宋子文、孙祥熙电召赴重庆,任财政部政务次长。 之后历任中央信托局局长、外汇管理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兼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等职。1945 年5月行政院改组,任中央银行总裁, 并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银行理事会常务理事。因谙熟财政金融事务, 受到蒋介石的赏识。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 奉命主持将中央银行金库库存黄金92万两及8000万元美钞抢运往台湾。

1949年夏到台湾后,俞历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总裁、“总充”府国策顾问、“台湾省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并先后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七、 八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交通银行”及“农民银行”董事长等职。1958年后, 专任“中央银行”总裁。

1960年6月1日病逝于台湾,终年62岁。

李研山

李研山(1898-1961年),名耀辰,字居端,广东新会荷塘区篁湾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少爱好诗书画。 少年时到广州广府中学读书,并拜美术教师潘至中为师,课余常到潘家习画。1919 年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回粤,初在开平县政府任教育科科长。不久,辞职往广州,参加广州国画研究会和颐园俱乐部活动。 1923年又加入潘至中组织的癸亥合作画社(后改为国画研究会), 得到更多的习艺机会。后曾到汕头法院,广州法院,历任书记、 推事、庭长等职务,但在工余仍从事绘画。

1931年,李研山被聘任为广州市立美术专门学校校长。 他专聘著名画家赵浩公、黄君璧等到校任教,为画坛培养人材。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 他到香港与画家李凤廷合设凤研楼画室。不久,又转去一间由爱好书画的有钱人聚会的协兴俱乐部,过着依附于人的生活。香港沦陷后,他初逃至澳门, 在那里设立石斋壶馆,受到书画界的尊重。1943年他往湛江, 在友人和学生们照顾下,安心读书和绘画。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曾回到家乡荷塘, 创作一幅《江山无恙图》长卷。不久离去,先居广州,后徒香港, 在知名画家和学生们的关照下,举办画展,卖画为生,他的画技和声誉又有所提高。

建国后,李继续专致艺术事业。 他的作品先后参加香港思豪酒店画廊两次画展和庚寅书画社联展,与名画家吴子复、 张大千等研讨、创作画艺。1954年在香港元岭建石滨溪馆隐居, 但他仍设帐授徒,前来造访或求学的人来往不绝。 后被聘为香港中国美术会名誉主席、华侨书院艺术系主任。

1961年5月11日,李研山在香港病逝,终年63岁。 后人为他出版《李研山画集》。

邓文钊

邓文钊(1927-1962年),广东新会礼乐区穗安乡一村人。小时家贫失学。15岁开始替地主做工,跟父亲做小贩, 后来当过本村更夫。20岁卖身当“猪仔兵”,在陆军第五十四军炮兵营当兵。 1947年11月在山东省海阳被人民解放军解放, 在第三野战军第十三纵队第三十八师第一一三团第二营当战士,先后参加过维县、兖州、 济南、淮南等10次大小战斗,作战勇敢,立过3次小功。1948 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淮海战役, 大掩护战友冲锋时被烟弹片击断腰脊椎骨和穿了大肠,伤势严重,经过抢救,割除部分大肠,保存生命而双腿残废。住院5年,扶着双拐杖学会走路, 还用功学习,阅读书报,被评为学习积极分子。

1955年5月复员回礼乐, 主动向群众宣传粮食征购政策和发动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业余剧团向群众宣传。征兵时, 落户动员青年应征。

1957年,他主动提出参加劳动, 以免人民政府补助生活费用。后被安排到乡办的软木厂,任党支部委员兼小组长。 他创制一台压软木机,使热水瓶塞的产量提高2倍, 全厂工人的工资月均提高一倍。

1958年10月,他调任公社创办的绳席福利综合厂厂长。 全厂职工122人,大部分是老弱盲残,其中有神棍、巫婆,他们害怕艰苦劳动。他耐心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以身作则,带头示范, 提高了职工思想觉悟,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办厂一年,积累2万多元,还新建一间可容纳200人生产的厂房。

1959年春耕抢插,他带领盲残30余人支援春耕。虽然双腿残废,却跪在田里拨秧。在民兵训练中, 他担任礼乐公社直属营政治指导员,每天早晨扶着拐杖出操,指导军事操练, 使该营以优异成绩获得红旗单位称号。他先后多次被评为县、专区、 省的先进生产者。1959年5月18日赴京出席全国烈属军属和残废、复员、退伍、 转业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

1962年1月31日,邓文钊因伤口复发,在广州逝世,年仅35岁。

施见三

施见三(1881-1964年),字文灼,原籍棠下里村,徒居新会城。出身书香人家,父设帐授徒。次兄雨崖是秀才, 亦以教书为职业。见三年18,中清末最后一科秀才。之后,曾在里村初等小学堂、 大泽区乡村学校、城郊蕴华两等小学堂、坤元女子学堂任教。 宣统年间(1909-1911年)担任香港《华字日报》特约撰述员。

1912年冬,施见三与何琴樵等创办新会《醒报》,并担任编辑,1915年初因教学无暇兼顾而停办。此后20年,在会城、 江门各中、小学校、师范学校任教,坐言起行,教诲后进,循循善诱, 培育大批大材。他授课深入浅出,容易为学生接受,讲历史课时, 吸引校外群众前来旁听。

1934年冬,任《五邑民权报》(后改《民权报》)编辑。 他撰文述说,立论公允,思想倾向进步。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中共江会组织通过统战关系,取得施见三同意,在《民权报》副刊开辟园地,刊登《春天》专栏。从1937年5月起至次年,共刊出29期专栏文章,宣传抗日救亡。1938年广州沦陷后,该报停办。

1943年9月, 新会地方实力派在战时县治的天亭创办《新会周报》,施任总编辑。。后增聘钟华(共产党员)为编辑。

1945年10月,《民权报》在江门复刊,施仍任总编辑。 后吸收中共新会组织的地下工作人员参加报社工作。1947年4月30日, 江门《复兴报》被控“言论左倾,为奸匪张目”罪名遭封闭, 施即以新会县记者公会理事长身份向县政府交涉, 组织报界代表到县政府请愿,并在《民权报》发表社论,题为《为(复兴报)呼号》, 揭露当局扼杀民意,钳制舆论的专制行为,得到社会各界同情和支持,《复兴报》终于解封复刊。之后,他还以社会知名人士身份, 使《民权报》副总编辑钟华避免国民党军政当局的侦查; 保护平山小学进步教师李达生免遭解职;在解放前夕, 致函新会县长释放一名在押的民主人士。

建国后, 施见三被选为新会县历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驻会常务委员。新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建立后, 被选为第一至第五届人民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新会县政协第一至第四届副主席, 兼县修志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施见三于1964年1月5日病逝,终年83岁。 著有《南庐诗存》手稿一卷。

陈国伦

陈国伦(1888-1965年),号维豪,曾用名卓雄,若虹,广东新会棠下区石头乡慈湾村人。光绪三十年(1904 年)考入两广陆军中学堂(后改为速成学堂),光绪三十四年毕业于步兵科, 留堂任见习官、副区队长。宣统二年(1910年)年调任广东陆军小学校学长、学生队长。辛亥革命爆发后,受聘为中国同盟模范军教练官。 后任广东琼崖镇守使署军务科长、北京政府陆军部总务厅、参事厅科员。南归广东后,历任授闽粤军总司令部参谋、副官长, 授桂粤军第五兵站分监。1926年7月参加北伐, 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部参议、东路军兵站总监部参谋长、南京铁道部路警管理局总务处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三战区第八兵站分监、 粤汉铁路南段警备司令部附员,后调广东省政府,先后任参议, 建设厅主任秘书、宣慰南洋华侨专员、动员会议物价管制委员会专门委员、 粮政局局长、田赋粮食管理处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辞职归乡, 协助兴修水利。1946年被选为新会县临时参议会参议长、天河围董事长。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新会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他被选为第二、三届特邀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51 年被聘为县水利委员会委员,参加疏浚天沙河工程。1956 年8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会县委员会成立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四、五届副主席,参加社会活动。1965年2月25日病逝,终年77岁。

陈春圃

陈春圃(1900-1966年),别名杨煊,广东新会荷塘人,陈璧君堂侄。青年时曾在广州圣心书院读书,因病辍学。 后投靠汪精卫夫妇。1920年任广东教育会图书馆主任兼编辑主任, 后任广东省长机要课主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秘书。1926年初, 由中央政治委员会保送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春, 汪精卫主持武汉国民政府,电召他回国,先后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组织部秘书、广州特别市党部常务委员。1928年冬,赴美国纽约办《民气日报》,任总编辑。“九·一八”事变后,于1933 年5月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侨民教育处处长,向侨胞宣扬汪精卫的“和平救国”谬论。

1938年12月,汪精卫叛国投敌,陈赴河内转往香港, 负责汪叛国降日的联络事宜。次年夏,随汪去上海处理汪伪集团的重要文书。以后历任汪伪政权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副秘书长、 国民政府筹备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副秘书长、行政院秘书长、 清乡委员会委员、社会行动指导委员会委员、 时局策进委员会委员、秘书长、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常务委员、最高国防会议副秘书长、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建设部部长、教育部部长、 广东省省长兼广州绥靖公署主任、保安司令。1945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 国民政府委员,长期以来为强化日伪的统治而进行活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 陈春圃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驻沪特派员办事处投案。初判死刑,后改判无期徒刑。 建国后仍关押在上海市监狱。1966年3月19日死于狱中。

周汉华

周汉华(1934-1967年),广东新会大泽区五和乡螺山村人。出身农民家庭,仅读过4年小学。1955 年在大泽五和第二农业生产合作社任水稻育种员,进行水稻丰产试验,采用经过穗选、 粒选的“齐粘”和“金山粘”,采取深耕改土、精耕细作、施足基肥、 合理密植等措施种植,当年创造亩产750公斤和次年创造亩产826 公斤的丰产纪录,比一般耕作的亩产高两倍有多。接着, 又试用水稻和高梁进行杂交试验。

1957年4月, 周汉华被邀请参加广东省第一次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丁颖的关注, 向他询问培育新品种的经验。会后,他回来又继续进行稻谷与高梁的杂交30多穗, 每穗结出谷子100多粒,获得远缘杂交的成功,震动了农业科学界。是年6月,全国种子参观团120多人来县参观了他的试验田,听了他的汇报,给予很高的评价。

1958年7月2日,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期间, 曾到周汉华家参观杂交试验田和新品种标本,晚上又和他亲切交谈, 赠给他一盏空气电池灯,鼓励他培育出一穗千粒的水稻新品种。同年11月, 周汉华出席第二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会议期间, 周总理邀周汉华到家里作客,并书写“高举共产主义旗帜, 为培育良种,大搞杂交运动而奋斗”的题词相赠。这年, 周汉华被任为大泽人民公社农科站副站长。

1959年,周汉华进行粳、籼稻杂交和自然杂交试验, 成功地培育出幸福一号、幸福二号、青森五号、十月粘、 八一种等6个新品种。同年早造,培育印二东11号,最高穗粒达1190粒; 二造又育成1208穗粒。还培育出一株出蘖达280穗,每穗平均150粒,一科1.2公斤谷的“水稻王”。次年又有新突破,穗粒最高达1400粒, 并培育出10多斤的“万粒斤”的良种。

1955-1960年,周汉华在引进130多个杂交组合、220多个自然杂交组合、引种全国各地1181个水稻品种进行观察和对80 多个良种进行比较试验的一系列工作中,费尽心力,取得可喜的成绩, 被誉为农民育种专家,多次被评为县、省劳动模范,优秀共青团员, 受到团中央的奖励。1960年, 他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周汉华1967年11月17日病逝,终年34岁。

林锵云

林锵云(1894-1970年),又名锟池、昌文,广东新会罗坑下沙乡大来里人。家贫,13岁随父往香港谋生。14岁当学徒, 后当海员和洋务工人。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投身民主革命运动。1922 年1月,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爆发, 被选为罢工工人代表。回广州后,参加宣传学校学习, 后任罢工委员会宣传部演讲分队长,到农村进行宣传。1926年夏, 任南海县党部农民部干事。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冬, 南海县九江镇建市,任国民党九江市党部筹备主任,组织一批农民协会。1927年12 月,参加广州起义,在工人赤卫队做政治工作。起义失败后, 先后任香港中共洋务支部书记、中共南海县委书记、佛山市委常委、 香港“广东省济难会”救济部部长、香港工代会党团书记、 中共九龙地委书记兼洋务工会支部书记。1931 年5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香港特派员兼海员总工会驻香港特派员。因叛徒出卖, 被港英当局逮捕,驱逐出境。他到上海, 被海员总工会分配负责太平洋航线的海员工作。1933年5月,又被叛徒出卖而被捕,押解到南京, 经受严刑拷打,始终没有暴露身份和泄露党的秘密,被判无期徒刑, 关押在苏州陆军军人监狱。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大遗退。11 月下旬苏州军人监狱将“要犯”向西转移,途中遇日机轰炸,看守逃命, 林砸开脚镣得以逃脱。1938年1月林锵云辗转到达武汉,找到八路军办事处,被派回广东工作。在广州沦陷前后, 先后任中共广东省委职工部副部长、南顺工委职工部部长、中共顺德组织负责人、南顺工委书记。他在南海大榄、顺德西海等地建立党支部, 又在顺德大良镇蓬莱小学组织一支10多人参加的抗日游击队,以后不断扩大, 成为珠江三角洲敌后游击战争的骨干力量。1939年夏, 他率领游击队三次袭击顺德大良的日伪军。

1940年夏,林锵云任中共南番中顺中心县委成员, 分工负责抓武装, 同时将他领导的游击队编入广州市区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广游二支”)独立第一中队,任中队长。 他熟练动用游击战术的“伏击战”、“麻雀战”、“夜间战”,率领游击健儿打击日伪军。在西海两次战斗中,以少胜多,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 打死伪军“前线总指挥”祁宝林,毙伤、俘虏日伪军300余人,声威大振,游击队扩大到500多人,巩固了西海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2年5月,吴勤被喑杀, 林被委派继吴勤任“广游二支”队司令员。1943年2月,成立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任指挥。 是年秋,指挥游击队粉碎日伪对五桂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十路围攻。

1944年10月,林任中区纵队司令员,率领主力部队近500人,由五桂山经中山新会边横渡西江,挺进粤中, 建立新鹤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5年1月,林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员。 同年7月,参加在罗浮山召开的广东党代表大会, 被选为中共广东区党委委员。会后奉命率部到南雄开辟粤北根据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林锵云的部队奉命北撤烟台。后到华东军区,曾被调到中央城市工作部工作及任两广纵队副政委。

1948年8月,林锵云参加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被选为全国总工会执委会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部长。次年4月, 出席在意大利召开的世界工联代表会以及亚澳工会会议。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林锵云于年底调回广东, 历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务委员、华南分局职工委员会第二书记、 中共广东省委常务委员、广东省劳动局长、广东省总工会主席、 省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58年9月任广东省副省长,主管民政工作。他先后被选为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务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 林锵云受到极“左”势力的迫害, 于1970年10月20日含冤逝世,终年76岁。

陈焕镛

陈焕镛(1890-1971年),字文农,号韶钟,广东新会潮连乡(今属江门市郊区)人。光绪十六年(1890 年)六月初六日出生于香港。父为驻古巴公使,早逝,随母(古巴籍西班牙人)生活。 曾在广州广肇中学读书,后赴美国就读。191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 获森林学系硕士,毕业论文获特别优秀奖。次年回国,先后任金陵大学、国立东南大学农学院教授, 曾到海南五指山和湖北神农架山区采集标本一千多号。1927年后, 先后任中山大学理学院教授兼植物学系主任、广州动物园筹备委员会委员兼植物学部主任、 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所长,创办英文版植物分类学期刊《中山学报》。 1930年,代表中国出席在印尼召开的第四届太平洋科学会议, 出席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植物学会议。1935 年任广西经济植物研究所所长, 又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在荷兰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植物学会议, 被选为植物命名法规小组副主席、 分类组执行委员。1936年由他和科学家钱崇澍等倡建的中国植物学会成立, 任会长,受聘为英国苏格兰植物学会名誉会员、伦敦唐昌蒲学会名誉副会长。次年兼任广西大学农学院森林学系教授。

抗日战争期间,他历任中山大学理学院院长兼生物系主任、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和第二届评议员、 广州植物研究所所长兼广东大学特约教授;曾为保护7万余号植物标本而辗转于广州、 香港和广西之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香港建立植物研究所, 任皇家植物园主任。1949年9月28日乘机飞回广西桂林。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兼广西分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学部委员兼华南植物园主任,随后华南地区热带、 亚热带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引种驯化的科学研究,建立植物标本室和“户口册”。 同年9月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后连续当选第二、 三届代表。他曾提议在全国划定自然保护区, 得到国务院采纳实施。还参与建立肇庆鼎湖山树木园保护区, 成为我国与联合国人与生物圈MAB在亚洲永久性定位的研究站之一。后又担任《中国植物志》副总主编。

1958年,他赴苏联访问考察期间, 宣布我国发现生存上亿年而在第四纪冰期末灭绝的珍稀活化石植物银杉, 轰动了国际植物界。他毕业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发表的植物新种有一百种以上, 新属也不少于10个,其中以银杉属及观光木属, 在植物分类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文化大革命”期间,陈焕镛受到迫害,于1971年1月18 日逝世,终年81岁。著作有《中国经济树志》、《广州植物志》、 《海南植物志》1-2卷、《中国植物图谱》、《银杉--我国特产的松柏类植物》等50余种。

陈垣

陈垣(1880-1971年),字授庵,乳名道宗,广东新会棠下区石头乡富冈里人。祖辈在广州经营药材生意。少时随父居广州, 读私塾。13岁始读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有自己的见解。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参加新会县试, 获第一名。次年应乡试,以八股文末精而落第。待其发奋攻读八股文后, 科举已废除。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与革命志士潘达微等创办《时事画报》,任编辑,撰文发表,带有强烈的民族民主革命色彩。 曾撰写文章支持反美苛约抵制美货斗争,被清廷注意, 于次年回乡在篁庄学校任教。一年后,回广州振德中学任教。不久, 转入博济医学院习医,又与郑豪等创办光华医学堂。他在学堂读至毕业,留校任教。其间,继续为《时事画报》撰文。宣统三年(1911年), 与康仲荦等创办《震旦日报》,任主编兼副刊《鸡鸣录》主笔。这时, 他已参加中国同盟会,致力宣传革命。

1913年,陈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北上定居北京, 曾在全国税务处、国家公债局、毛革改良会等机构任职。1921 年任过两个多月的教育次长。任职期间,兼研史学,特别是外国宗教史, 曾发表《元也里可温考》,引起中外史学界注意。从1922年起, 研史又任教,先后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京师图书馆馆长、 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辅仁大学副校长、校长、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 北平师范大学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方员、文献馆专门委员。

这期间,他发表很多宗教史著述,有《开封--赠乐业教考》、《火袄教入中国考》、 《摩尼教入中国考》以及《回国教进入中国的源流》、《元西域人华化考》等。此外,他对历史年代学、 避违学、史源学、校勘学、考据学、史料学、目录学等, 均有创造性的论著。所居书室,号“励耘”,人称励耘先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陷,他仍随校留在北平, 继续任辅仁大学校长和讲课。他身处逆境, 不但拒绝出任所谓“东亚文化协会”会长伪职, 而且选择有民族气节的顾炎武和全祖望的著作授课,以启发学生;还撰写《明季滇黔佛教考》、 《清初僧诤记》等以古喻今、贬奸扬忠的论著,特别是《通鉴胡注表微》, 显明“划忠奸之界,肃春秋之义”。

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国民政府多次派飞机接他去台湾, 他却坚持留城,等待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 他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兼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二、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1959年以79 岁高龄参加中国共产党。

陈垣于1971年6月21日逝世,终年91岁。家人遵照其生前遗嘱,将4万元稿费交作党费,将4万册图书献给国家。 他的主要著作有《励耘书屋丛刻》等以及后人整理出版的《陈垣史学论著选》、 《陈垣学术论文选》、《陈垣先生论学手简》等。

梁思成

梁思成(1901-1972年),广东新会人,梁启超长子。生于日本,曾在日本神户同文学校读书。1912年9月,随父母回国, 先后在北京汇文学校、崇文高小及清华学堂肄业。1924年6月赴美国, 先后在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攻读,于1927 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次年经欧洲考察意、法、 希腊等国建筑艺术返回北京。

1928年8月,梁回到东北,受聘于沈阳大学,创办建筑系, 任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回北平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任研究员、法式部主任,致力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他到任后,组织调查组到荒山野岭寻找古建筑遗物。6年间,走遍华北十余省、百余县,对二千多处古迹遗存和文物进行勘测研究,获得重要成果:1933年在蓟县发现北宋双层木构建筑独乐寺观音阁; 还有宋初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以及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的铜观音。1937年初, 他和夫人林徽因(中国第一个女建筑学家)到五台山, 发现建于唐代的大佛光寺大殿木构建筑以及山西晋祠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举家南迁, 由华北经华中到西南的昆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一, 仍然到各处调查勘探古崖墓和佛道教石窟摩崖雕刻。1939年再从昆明迁往四川南溪县李庄, 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一起,以便利用该所的图书资料研究古建筑。 在中国营造学社停止野外调查后,他便专研古代专著《营造法式》。1942 年接受国立编译馆委托编写《中国建筑史》,历经两年多才完成。 从1944年起,梁被任为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

抗日战争胜利,梁回北平,向清华大学校长建议增设建筑学院,首先开办建筑系,学校当局聘请他任建筑系主任。1946 年被派去美国考察,在美应耶鲁大学聘请讲授《中国艺术史》。1947 年2月,被推荐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4月, 参加普林斯顿大学“远东文化与社会”研讨会, 作了《唐宋雕塑》与《建筑发展》两上学术报告,并获得该校授予文学博士学位。之后, 还出席该校举办的“体形环境学术会议”,获得城市建筑整体结构规模方面的知识, 回国后建议把建筑系改为营建系, 更好地培养建筑和城市规划的专门人材。1948年4月,被选任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后,梁仍任清华大学教授兼营建系主任, 同时受聘为中央直属的修建处(建筑工程部前身)顾问。他于1952 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城建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全国科协、科联委员会委员, 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委会副主任, 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等职务。 他还曾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和民盟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 北京政协副主席等。在具体工作中,他还担任过国徽的设计组长, 参加过北京十大建筑设计工作,对保护北京古文物建筑提出过很多建议, 对保存团城和成贤街牌楼作出了贡献。1962年梁思成南下广西调查, 还回到新会故乡茶坑村与乡亲团聚,在县城指导华侨大厦改建工程, 对县里建设提出合理建议。回北京后, 又接受为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设计,为促进中日友好作出努力。 英国著名建筑学者李约瑟说他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被极“左”势力迫害, 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而遭受批判,身心受到摧残。1972 年1月病逝,终年71岁。打倒“四人帮”后,恢复名誉, 并决定整理编辑出版他的著作。

梁思成的主要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 《中国建筑史》、《中国艺术雕塑篇》; 古建筑调查报告有《蓟县独乐寺山门考》、《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 《我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等17篇;另外,在报刊发表有90余篇文章。此外, 用英文撰写发表在美国百科全书的有《中国建筑和艺术》等6篇。 其生平著述被收入《梁思成文集》。

容祖浩

容祖浩(1889-1972年),字百峰,广东新会荷塘良村人。1916年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历任山东烟台海坝工程会监工、 云南个临铁路第三工程段长、辽宁四洮铁路工程师、 黑龙江呼海铁路工务总段长、浙江省公路局缙百公路主任、江南铁路总工程师、 川湘铁路、京赣铁路副总工程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8月, 他任广东省公路局总工程师、省公路处代理处长。后历任滇缅公路总工程师、 新印交通勘察团副总工程师、公路总局专门委员、 交通部广州特派员办公室工程师、公路总局广州办事处副处长、广东省公路处长, 第三区公路局总工程师等,对国内铁路、公路建设, 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滇缅公路在日本飞机滥炸情况下,保证了军用物资的运输,作出很大努力, 因而得到10万元奖励。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广东省公路处长、交通厅总工程师、 交通厅副厅长兼总工程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 又被选为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从事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工作长达50多年,作出了贡献。容祖浩1972年11月16日病逝于广州,终年83岁。

遗著有《公路桥梁工程与养护常识》、《广东公路发展史》。

胡祖恒

胡祖恒(1958-1979年),广东新会棠下区良溪村人。生于贫农家庭,1978年高中毕业,响应祖国号召,应往入伍,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3572部队服役,勤学苦练,被提拨为副班长。1979年3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战斗中,他冲锋在前。 他在攻打同登5号高地时,消灭几个残敌后,冲上战壕前沿陈地, 在敌人炮楼交叉火力中奋身抢救战友,避免不应有的牺牲。在攻打谅山的战斗时, 他任第四班副班长,执行警戒任务。当连队攻过谅山奇穷桥时, 突然背后出现敌军,他立即率领战士与敌人展开战斗。 面对以坦克开路的敌军,他沉着应战,指挥战斗小组抢占有利地形,打退敌人。 当敌军组织坦克反扑时,他又击毙4个越军,而自己则中弹牺牲,年仅 21岁。

1979年2月25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 追认胡祖恒为中共正式党员,荣立一等功。

李钦

李钦(1898-1979年),字希尧,别字明若,号心斋,广东新会七堡人,徒居会城。1917年县立中学校毕业后, 被聘为平山义塾教师,1921年主持校务。1923 年任平山高级小学教师兼在县立师范、冈州中学讲课。 1925 年回七堡主持敦本小学及艺池、 亦梅学塾。1926年回城受聘在景堂图书馆工作,改进馆中业务。1928 年赴香港任华商总会图书馆主任兼冯平山的家庭教师。1932年回会城, 任平山小学校长。

1939年会城沦陷,李避居香港。抗日战争胜利后, 回县历任崖西三村乡中心国民学校校长、县立第一示范中心国民学校校长、 外海五昌代用中心国民学校校长。1946年平山复校,复任校长。 1949年解放前夕,参加小学教师联谊会,团结教师,迎接新会解放。 10月24日,会城解放,他率领师生在会城大戏院公演歌咏戏剧, 将两次售票收入作捐献,以支援前线。

建国后,李除仍任平山小学校校长外, 还被选为崖西公社第五届人民代表、新会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县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县政协第一、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政协第三、 四届委员和中国民主同盟新会支部副主任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李受到迫害,停止工作。1978年平反后,任平山小学复校筹备小组副组长。1979年1月复校, 被聘为名誉校长。他从教50年,为本县教育作出贡献。

1979年7月14日病逝,终年82岁。

简又文

简又文(1896-1978年),字永真,号驭繁,笔名大华烈士,广东新会双水区木江村维新里人。出身华侨家庭。1917 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学堂,赴美国深造,获欧伯林大学文学士学位。 继而升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获宗教教育科硕士学位。回国后, 在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做文字工作。1922年随孙科到广州, 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1924年春,北上北京, 受聘为燕京大学宗教学院教授、北京今是学校校长。1926年初南下广州,加入中国国民党, 被派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原冯玉祥的西北军改编)政治工作委员。集团军总司令部又任他为外交处处长、集团军前敌政治部中将主任,随军挺进中原。后回北平任今是学校校长。1928年秋, 任山东盐运使。1931年2月任铁道部参事,5月任广东省政府委员、 广州市社会局局长。

1932年,简又文捐资13万元在家乡木江创办寅初小学, 以解放乡中贫苦子弟就读。

1933年1月,简又文任立法院第三届立法委员,1935 年连任第四届立法委员。1936年在上海创办《逸经》半月刊, 他任社长兼主编。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任中国国民党港澳总支部执行委员,负责文化宣传工作,创办《大风》旬刊,任社长兼主编, 并主持中国文化协进会,兼办中国青年救护团。1940 年任广东文物展览会筹备委员兼研究组主任。同时,他还从事中国近代史、 太平天国史、地方文中、宗教和哲学研究。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他回广西桂林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并往金田调查太平天国起义史迹。被聘为广西省政府顾问。1945年冬,由桂返粤,任中山大学研究院指导教授,又被聘为广东省政府顾问。1947年任广东省文献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编《广东文物》。 他收藏有名家书画千余幅,仅高剑父作品就有百余幅; 曾举办文物展览和太平天国文物展览会。

1949年3月,简又文辞去所任职务,后往香港定居。从1953 年起,他历任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后兼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通讯研究员、 台湾中国文化学院通讯教授。曾两次赴台湾出席亚洲历史学家会议、 史学会议,又赴美国任耶鲁大学研究院研究专员。回港后, 任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名誉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名誉研究员。1978年10月25 日在港逝世,终年83岁。

主要著作有《金田之游及其他》、《太平天国杂记》、 《太平天国全史》、《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英文版)、 《古犹太革命演义》、《白沙子研究》、《陈白沙之自然哲学》等。

利铭泽

利铭泽(1905-1983年),广东新会双水区加寮乡人。幼年在香港陈子褒学塾就读,后入皇仁书院习英文。1917年,利铭泽12 岁,赴英国求学,成为数学高材生。1927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工程系, 获硕士学位。留英学习时,被推选为中国留英学生总会会长。1928 年回香港,在何伦工程行实习三年, 后任中国工程师学会香港分会副会长,香港注册工务局画则师等职。抗日战争前, 在国内曾任广州市政府秘书、自来水管理委员会委员、城市设计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建设厅技正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由重庆回香港, 先后任港府谷米粮食统制处处长、税务委员会委员、市政局议员、立法局议员、行政局议员、公务人员利用委员会主任委员、民众安全服务处处长、反贪污委员会主席。 社会团体方面任职有: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副主席、香港大学校董及校务委员会委员、南华体育会会长、 永远名誉会长、四邑工商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中华总商会名誉理事、 侨港新会商会永远会董、香港业主联合会主席、 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香港代表等。由于他在经济贸易和社会团体服务做出贡献,从1949年起至五六十年代,曾获得英廷授予O.B.E勋衔、C.B.E 勋衔和太平绅士荣衔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博士衔。

利铭泽的父亲利希慎是香港著名的实业家。铭泽继承父业, 事业获得大发展,超过了利氏家族原有的利希慎兴业有限公司, 计拥有规模宏大的20多间工商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扩展到地产、 贸易、纺织、旅业、酒店、航运、银行、信托、煤气、石油、 电讯以及香港一九龙海底隧道工程等项目。 所创办的兴华半导体工业有限公司,为香港生产集成电路开辟新路。 利铭泽历任的商业职务有:香港利希慎置业有限公司、中华煤气有限公司、钢管有限公司、 希慎兴业有限公司、加华石油有限公司、花园酒店董事长以及香港东亚银行、美都酒店董事等共60多个,连同行政职务约90个之多。 他曾出席第四、五届亚洲及远东经济会议, 率领香港贸易代表团访问西非各国。

利铭泽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曾于70年代多次回国访问, 商谈经济贸易,足迹遍及十余省。80年代,回到家乡参观访问, 积极支持家乡兴办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到1983年止, 计捐款建设华侨中学校舍、双水区侨联大厦、 加寮桥梁以及新会人民医院等共计近700万元港币。

1983年7月6日,利铭泽在香港逝世,终年78岁。

梁宗岱

梁宗岱(1903-1983年),笔名岳泰,广东新会司前区白庙村同安里人。少时随父在广西百色书塾启蒙,接受儒家传统教育, 喜读《水浒传》和唐宋八大家散文。13岁在新会县立中学就读, 后转入广州培正中学学习,主编该校出版的《培正学报》和《学生周报》,并参加文学研究会为会员。1923年秋,被保送入岭南大学文科, 与刘思慕等组织文学研究会广州会会。一年后赴欧洲,先后入日内瓦、巴黎、柏林、海得堡等大学及意大利翡冷翠、 罗马等地攻读外国语及文学,精通英、法、德、意四国文学语言,曾在《欧洲》、 《欧洲评论》等刊物发表法文诗歌和翻译王维的诗作, 受到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赞赏。他又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译成法文, 寄给罗曼兰和保罗·瓦莱里,受到他们多次来信热情鼓励。 他译《陶潜诗选》的法文本出版时,瓦莱里为该书写序。 他还将西欧文学译成中文介绍给国内读者,为中西文化交流起到桥梁作用。1931年秋,在意大利被邀参加日内瓦国际联盟附属机构--为争取和平的宗教和道德大会,发表《裁军的道德问题》, 痛斥日军侵略我国东北三省的罪行,被推举为该会理事。

梁宗岱回国后一边教学,一边译作, 历任北京大学法文系主任兼教授、清华大学讲师、天津南开大学英文系教授、 复旦大学外文系主任兼教授。在重庆任教期间,对当局的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政策极为不满,在集会上演说抨击; 又带头抗议当局强迫教授参加国民党;多次拒绝接受国民政府立法委员的任命。1914年冬, 梁宗岱被迫辞职,回到广西百色经商,研制医药, 对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的聘任,亦加以拒绝。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他和友人筹办广西西江学院,先后任教务长、教授、代表院长。

建国后,1950年10月, 他被聘为特邀代表出席广西人民代表大会。会后他被派往百色地区协助当地政府工作, 以直言遭受报复,于1951年9月以48项罪名被逮捕入狱,在狱中一年余, 后经查明无罪释放,恢复名誉。1954年秋应广西省人民医院之聘, 以研制的中草药剂进行临床实验。1956年9月, 受聘为中山大学外文系法语教授,同时继续研制“绿素酊”、“宁神”、“草精油”等中草药剂,长期免费为职工群众施医赠药,曾治愈数百例炎症, 对癌症亦有一定疗效。1963年秋,曾送药回新会县中医院,无偿施药、 临床实验达4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期间,梁宗岱遭受严重迫害。 粉碎“四人帮”后,他才得到平反,继续任教和译著,1979 年被邀出席全国第四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梁宗岱曾任广西省第一届、广东省第二、三、 四届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分会、广东省委员会委员, 广州外语学院学术委员,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顾问。以80岁高岭,重译《浮士德》(上卷)。1983年11月6日逝世,终年81岁。

梁宗岱著有诗集《晚涛》、词集《芦笛风》、论文集《诗与真》、翻译作品《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浮士德》。1979 年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梁宗岱选集》。

郑潮炯

郑潮炯(1904-1984年),广东新会大泽区许坑村人。家贫,少年时即往香港谋生,后赴北婆罗洲山打根,以摆卖小食度日。 稍有积蓄,回乡娶妻带往南洋过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内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海外爱国华侨纷纷响应,郑潮炯亦抱为国家民族出力的决心。1939 年会城沦陷后,传来老父被日寇剑杀身亡的噩耗。国仇家恨, 更激发他的抗日救国热情。在山打根华侨团体的帮助和配合下, 他到南洋各埠进行筹款活动,先后到过沙捞越的古晋、北加里曼丹、新加坡、 马来半岛以及东南亚。到1941年止,他义卖瓜子共筹集18万余元, 捐给以陈嘉庚为主席的南洋华侨筹赈总会汇回祖国。他的爱国行为, 受到华侨的称赞。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征得妻子同意,将刚出生40 天的男婴,以80元的代价卖给山打根更一位华侨商人, 而将这卖子钱捐给祖国抗日。这罕见的“鬻子救国”义举,轰动了南洋的华人社会,带动了华侨捐款抗日救国。

抗日战争胜利后,郑潮炯继续从事社会福利事业,于1947 年至次年7月,先后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义卖瓜子, 筹款近4万元(叻币、加币), 除捐给华南救济水灾难民及孤儿伤兵共马来亚叻币1万元、新加坡币3430元外, 其余款分别捐给马来西亚的慈善机构,受到当地华侨团体的表彰。

1965年,他在中国人民政府侨务部门帮助下, 在广东肇庆地区找到当年卖去的儿子。

1984年2月5日,郑潮炯病逝,终年80岁。

陈非侬

陈非侬(1899-1984年),学名景廉,别号打引侬,广东新会外海乡(今属江门市郊区)人。8岁入广州岭南学校,醉心戏剧。 次年,参加校内话剧演出。12岁,升入岭南中学部, 课余参加广州第一个白话剧团“民乐社”,演出《杀子报》等, 被誉为“神童”。他读中学时,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同冯自由陪同晋谒孙中山, 奉命与范展鹏组织戏剧团体宣传革命。读至预科, 陈非侬遵父命赴港习商,任商行记帐员, 业务参加香港第一间白话剧社“琳琅幻镜”,并参加演出。

1924年,陈非侬加入黄鲁逸组建的“甲子优天影”,扮演旦角,以演《自由女炸弹迫婚》一剧成名。 后瞒了父亲远走新加坡加入“永寿年”演出,拜班主小武靓元亨为师,随班学艺; 同时又向利庆红、大眼钱、何细杞、仙花旺、蛇公成等习艺。 他曾与马师曾演出《孤寒种转性》、《古怪公婆》,大获好评, 二人分别稳居“永寿年”正印花旦与丑生的地位。

1925年,陈非侬应华昌公司聘至香港, 与薛觉先组省港班“梨园乐”,演出《红楼梦》等剧,名声大噪, 与马师曾为台柱的“大寿年”分庭抗礼。后改与靓少凤拍档演出, 到上海结识京剧名流梅兰芳等。返广州后,与马师曾、 林超群等被罗致加入“大罗天”剧团,与马师曾拍档公演《贼王子》,轰动省港,红极一时。 后加入靓少凤组织的“钧天乐”剧团,演出《文太后》、 《三十年苦命女郎》,自认为毕生演过最满意的剧目。

1931年,陈独资经营“钧天乐”,改班名为“新春秋”, 所演首本戏《危城 鸟》,脍灸人口次年到上海演出, 与京剧名旦杨月楼、短打武生刘汉臣结为兄弟, 返穗后改京剧《轰天雷》为粤剧,亦成首本剧之一。1934年曾与马师曾合作重组“大罗天”剧团, 因马主张改良粤剧,收效不佳,收效不佳。 次年香港解禁男女同场演出,女花旦从此抬头,而男花旦渐受淘汰,陈之景况不如从前。 但由于他多年来的省港大戏班著名花旦中亨有声誉,戏班主重金招聘,年薪高达白银4万元之巨;且应“百代”、 “歌林”两唱片公司聘请与马师曾合作灌录唱片,收入亦还可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陈率剧团赴越南巡回演出,后继往泰国、马来亚、缅旬登台演戏,受到华侨欢迎。后返港,遇日军占港, 他不愿做顺民,率剧团历尽艰辛返回内地,前往肇、 梧及四邑南路各县演出反映抗暴内容的戏剧。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退出剧坛, 回新会外海定居。1949年冬赴香港,不再登台, 以培养粤剧后人为务。1952年独资创办“非侬粤剧学院”(后改香江粤剧学院), 培养大批粤剧人材,还先后受聘为华仁英语粤剧团、闺秀剧团导师兼助演,年77岁才退出舞台生涯,但仍参与粤剧社团的各种活动。1984 年2月18日在香港逝世,终年86岁。著有《粤剧六十年》、 《粤剧的潮流和历史》等。

冯钢百

冯钢百(1883-1984年),别名百练,号均石,广东新会古井区霞路乡田寮村下塘基人。幼年爱绘画,喜临摹。14岁到广州做童工,曾拜袁祖述为师,学习绘人像。18岁后,以真画像为职业。1905 年赴墨西哥,在洗衣店、餐馆做杂工,业余学绘画。 后人墨西哥国立美术学院习画,1911年毕业, 以成绩优异被美国驻墨国领事保荐赴美国深造,先后入旧金山卜忌利美术学院、 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又入纽约第九街学生美术研究院研究肖像画,都是半工半读。 这期间,他随美国名画家罗伯尔特·亨利习油画技术长达11年, 研究院历次评画,他的作品总是名列前茅。

1921年,冯钢百回国,受广州市教育局长许崇清委托, 与画家胡根天筹办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次年4月开课, 冯任该校总务主任兼教授绘画。这年,全国第一次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广州举办, 他选送《马夫》、《洗衣女》、《工匠》等5幅油画参加展出。 同时,又和胡根天等创办群众性的美术研究团体,称赤社, 后因避嫌改称尺社。

1934年,冯钢百离广州赴上海艺专任教。其间,常往来于南京、庐山、香港、广州等地教学和作画。抗日战争爆发后, 上海沦陷,他回广东东莞与友人在金桔岭创办垦殖农场。1938年往香港, 卖画为生。不久回广州,被当局以“曾创办赤社, 宣传赤化”为罪名,解往重庆拘禁于歌乐山监狱,又转囚贵州息烽监狱, 后经友人营救始获释。抗日战争胜利后,辗转往香港,又以卖画为生, 并常与画家李铁夫等相聚研画。

建国后,冯从香港返回广州,1950年10月, 被邀出席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会后, 应邀出任东莞县生产委员会常务委员、垦殖农场场长。从1954年起,历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副馆长、省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理事、广东省第四、 五届政协委员。1979年出席第四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会后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冯钢百毕生致力油画创作,并以肖像为主,作画笔触纯朴, 着意于捕捉色彩在光线的变化下,作用于造型所生产的效果, 因而色彩真实,形象生满生动,景物自然,情景交融,富有艺术魅力。 力作《马夫》已由中国艺术馆收藏,代表作还有《女青年肖像》、 《青年工人》、《中学生》、《古筝家》、《自画像》、《鳙鱼》等。

1984年10月31日在广州逝世,终年101岁。

刘思慕

刘思慕(1904-1985年),原名刘燧元,笔名刘穆、尹穆、刘君木、居山、小默,化名刘希哲,广东新会会城镇人。 辛亥革命后随家迁居广州,先后入广州勤业小学、新会县立中学、 广州南武中学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参加抵制日货的爱国行动, 担任广州市学生联合会学艺部长,与同学筹款出版《猛进》刊物。

1923年,刘思慕考入岭南大学读文科,课余到附中兼课, 又与同学甘乃光、 梁宗岱等发起组织广州文学研究会(后成为全国性的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广州分会),编辑出版《文学旬刊》, 更积极地投身新文化运动。1925年初,刘思慕加入中国国民党,6月,参加学校职工罢工和“六·二三”沙基惨案示威游行。1926 年离开岭南大学,先后任海军政治部宣传科科员、 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宣传部秘书(部长是甘乃光), 同时兼任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教员。11月间,经国民党政治顾问鲍罗廷介绍, 前往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第五班学习, 对中国留学生中“左”派与“右”派的斗争没有介入。

大革命失败后,刘思慕离苏回国,从此脱离国民党, 与进步文化人士交往,先后在北京北新书局、上海远东图书公司任编辑, 以及在北平今是中学、上海大陆大学、华南大学任教。

1932年春,刘思慕自费赴欧, 先就读于法兰克福德国左派社会民主党办的社会科学学院, 在柏林参加中国留学生进步组织“旅德华侨反帝国盟”举办的读书会、工人夜校活动, 还参与学校德共支部发起的反法西斯示威游行,半年后,学校被封, 刘思慕转往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经济系学习。

1933年秋,刘思慕回国,在上海得到友人介绍, 进入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先后在上海、武汉、 南京打入国民政府的机关,搜集情报,译成英文, 提供给第三国际情报局和中共有关部门。1935年4月后,因交通员被捕叛变,刘被特务追捕。 但他早已和家人离开武汉,奔逃于苏、鲁、晋各省之间, 最后到了泰山,得到一位在冯玉祥部下任职的朋友向冯伸说, 才得到冯玉祥的掩护,于1936年春逃往日本。他在东京曾翻译《歌德自传-诗与真》和撰写《亡国者的悲哀》等作品发表。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从日本回到上海, 在国际宣传委员会工作,后被冯玉祥邀往武汉,做讲演、宣传工作。1938 年秋,南下香港, 在胡愈之等创办的国际新闻社香港分社担任国际问题专栏作者,同时被选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香港分会理事, 并在该会创办的中国新闻学院讲授国际新闻课。1940年夏,赴印度尼西亚,在雅加达华侨办的《天声日报》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他历尽艰辛回到昆明, 以后在抗日后方历任滇军第一旅第二团政治顾问、衡阳《力报》主笔、《广西日报》主笔、 昆明美国新闻处心理作战部编辑。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先在广州美国新闻处工作。1945年底, 任香港《华商报》总编辑, 兼中国新闻学院院长, 主讲社会研究。

1949年9月, 他以印尼华侨代表被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后, 他先后任上海《新闻日报》总编辑(后兼副社长)和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参加日内瓦会议的中国记者代表团团务委员、北京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兼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 总编辑。1957年调任上海《新闻日报》社长、 《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5月,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1962年后,先后出席第一届非洲史学会议、 北京国际学术讨论会、第二届亚非会议的专家会议。

“文化大革命”期间,刘思慕受到极“左”势力的迫害, 心身受到摧残。当他被解除隔离后,将补发的工资9000 元交给党组织,并阐明作党费4000元,其余5000元则认为自己被隔离期间没有工作,不应得工资,交回组织处理。

1979年,他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1980 年任中国史学家代表团副团长出席第十五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刘思慕曾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

刘思慕于1985年2月21日逝世,终年81岁。 他的主要著作有:《世界政治地理》、《歌德自传》(译作)、《欧战纵横谈》、 《野菊集》、《国际通讯选》等。

张猛

张猛(1894-1985年),字国森,祖籍广东新会双水区人,出生于安南(今越南)海防,是镇南起义烈士张云田的儿子。14 岁时,父牺牲后,随母在越生活,曾在河内、海防做过童工、学徒、 华商会馆巡丁、侨英小学庶务员。1915年被荐回国, 先后入广东高等师范华侨升学班、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十三期骑兵科。1919年秋毕业,被派往云南军士教导队任见习员兼代排长。1921 年被孙中山派往粤军第一师师部工作,任上慰副官兼军官教育班教官。 后调非常大总府警卫团任上慰副官。成立机枪连,任连长。1922年6月中旬, 陈炯明部叛变,炮轰总统府,他与马湘、黄惠龙一起护卫宋庆龄脱险。登永丰舰后,被孙中山委以大元帅副官名义, 联络滇桂军队前来授救。事后,被派往越南海防、河口筹集军饷。事平, 任长洲要塞司令部参谋长。

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张历任第六军上校谘议、 第十七师营长、第四十九团代理团长、师参谋长等职。1927 年“四·一二”事变后,第六军被解散,张辗转沪粤之间。1928年后, 先后任第八路总指挥部上校参议、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1932 年曾参加淞沪抗击日本侵略军。

1949年初赴台北,与潘景晴结婚。因不满当局所作所为, 偕妻经香港回大陆。

建国后,张猛曾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 后历任南京中山陵墓拱卫组副组长、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州市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受迫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被邀请参加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受到邓小平、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85年7月30日,张猛病逝于广州,终年91岁。

林达川

林达川(1912-1985年),广东新会沙堆区独联村人。父在加拿大经商。林少时喜爱绘画,1930年进入杭州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33年赴日本学习,致力雕塑和油画技艺。1949 年他的油画《窗外的景致--横滨》, 获得日本第五届美术展览会优秀作品特选奖。1951年加入日本美术家联盟, 成为二百多名会员中唯一的中国籍画家。

1953年,林从日本归国,在浙江美术学院任油画系主任。 他执教33年,培养不少美术专业人才。他为体验生活, 足迹遍及祖国名山大川,创作千余幅作品,其中有不少反映华侨生活、 侨乡风貌的作品。他在55年在艺术实践中,继承中国画重神韵的传统, 注重动用自由、飘逸的笔法和色彩鲜明的线条,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风景油画《沈家鱼港》被选入《中国名画家作品选集》,1962年被送到北京中国美术馆收藏。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到迫害。后落实政策, 恢复名誉。晚年仍继续从事美术创作。80年代,他多次在报刊、画册发表作品,并举办个人油画展览等。1984年夏,与夫人回到家乡, 在新会崖南围垦、古兜山水电站等地写生绘画。

林达川是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先后被选为浙江美协分会理事、浙江省油画研究会顾问、杭州市人民代表、 市政协委员和侨联会副主席。

1985年11月21日林达川在杭州病逝,终年73岁,遗下作品近70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