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二手船外机转让:联合早报:西方为何成了全球化的怀疑者?——中新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35:56

联合早报:西方为何成了全球化的怀疑者?

2011年08月24日 15: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4)  【字体:↑大 ↓小

  中新网8月24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4日刊文说,全球化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西方国家对“迟来的代价”也应当理性和客观地对待,根本的原因是西方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正在失去,全球增长的牵引力量也不再完全依靠欧美。在肯定全球化的整体效应良性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局部负面效应才符合历史潮流。

 

  文章摘编如下:

  曾几何时,西方曾经是大力支持全球化的旗手,而东方常常被描绘成保守的反全球化的代名词。无论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美日经济摩擦,还是之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对应,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一直以资本自由流动,贸易自由交易至上的全球化的化身来教育其它国家和地区。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特别今年美国和欧洲的财政危机加深,大西洋两岸对于全球化持怀疑,甚至反对的声音却日趋高涨,例如《金融时报》在近期发表了题为《全球化的巨大失败》令人震惊的文章。

  冷战后“全球化推崇论”的逻辑

  虽然全球化的定义上没有定论,不同的学科对它的界定内容各异,但是全球化最初的产生和目前的影响主要在经济领域,本文讨论的全球化也从经济角度出发。

  冷战结束后,国际经济走向真正融合的结构性障碍消除,全球化一词被广为使用。冷战后第一位当选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凭借着独享“单极时刻”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将以“经济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在全球推广。1990年代的十年见证了这一政策倾向的明显轨迹。在国际贸易方面,1995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升格为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APEC)则在美国推动下制定了野心勃勃的关税削减计划。在国际金融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处方笺是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美国的全球化推广引起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反弹,当然这些反弹国家被作为逆潮流的反面典型而受到批评。

  美国和西方在冷战后的“全球化推崇论”的逻辑可以简单的总结如下:经济全球化被理解为市场在世界范围的“一体化的过程”,而全球化的影响对于财富与就业机会的分配被认为是“良性”的。更重要的是这种逻辑是建立在不能言明的判断之上,即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带来利益也是绝对的,最明显的就是享受由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廉价商品,即使就业机会难免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只要经济持续增长,就业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经济危机后全球化怀疑论抬头

  直到2008年之前,上述“全球化推崇论”的逻辑仍然是西方主流思潮。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不断引发社会危机后,西方主流舆论的“全球化怀疑论”不断抬头,其主要背景是高失业率。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和欧盟委员会的数据,目前欧盟27国,24岁以下的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20.5%。与此同时美国的失业率从2007年的4.6%增加到了2011年现在的9.0%。其中青年人的失业比例更高。更加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目前欧元区的“重灾国家”无一不是青年失业率高的惊人的国家,西班牙47%,希腊38%,意大利28%,爱尔兰27%。近两年来发生在欧洲主要城市的暴力示威活动的主力也都是失业青年,2010年夏天的巴黎和2011年夏天的伦敦的暴力活动就是明证。

  这种怀疑论的核心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全球化让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第二、全球化让跨国公司更加便利的进行合理的直接投资。结果是夺走了西方国家大量就业机会。以上的观点不仅在逻辑上是错误的,而且在政治上是危险的。

  高失业率不是全球化的错

  美国和西方的高失业率的根本问题在于发达国家没有适应全球化经济的新环境,而是以西方优越感的旧视角观察世界,贻误了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时机。高失业率并不是全球化的错,而是西方本身全球化不彻底的表现。

  首先,冷战后的20年,特别是过去的10年西方经济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信贷泡沫”牵引,而实体经济需求不旺是失业率的根源。

  在美国,国家财政依靠大量美元国债支撑,而私人本部门依靠以“次贷款危机”为典型的消费信贷来拉动的结构。前者创造了大量不可交易行业就业机会。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麦克•斯潘斯的统计,从1990年到2008年,美国的就业人数从1.22亿增加到了1.49亿,新增大约2700万个就业机会,98%属于那些仅能被国内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不可交易行业。其中最大的雇主是美国政府,2008年大约雇用了2200万人,其次医疗行业在当年雇用1600万人,这两者共创造了1000万个就业机会,占了新增就业机会的40%。与此同时以房地产为主的消费信贷以“廉价贷款”的形式投入到建筑行业及相关产业,为美国吸收了部分就业人口。

  在欧洲,大量的“廉价资本”以主权债务的形式进入各国国库,被用来维持欧洲的高福利,缓解了失业年轻人的愤怒。在私人部门,同美国一样房地产信贷泡沫也为建筑业和相关领域创造了就业机会。但是缺少实体经济增长作为依托的西方国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信贷泡沫崩溃,财政支出紧缩,大西洋两岸空前的“就业危机”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西方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十年内一部分本国劳动力素质提高没有跟上全球化的速度,实质性问题是劳动力失去了全球竞争力。

  在过去10年,美国的制造业的就业人口下降了570万,当然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确带走了一部分就业机会,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已。全球化并没有让美国的制造业萎缩,虽然去年中国取代了美国近一百多年来的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但美国的制造业总量仍然是日本和德国总和的三倍。1997-2007的十年时间,美国制造业产出增长了3.9%,而劳动生产率增长了6.8%,这个落差也是导致失业的重要原因。

  全球化要求发达国家进一步提升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这就要求就业人口拥有更加高的教育和技能水平,遗憾的是美国虽然在不断吸引世界尖端人才的同时,却忽视了普通劳动者的素质提高。OECD对于学生素质测试显示,美国学生的数学方面的表现低于大多数国家。在欧洲,长期的高福利,过度的政府保护以及严格的劳动政策不仅让很多的跨国企业失去了在欧洲生产投资的动力,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失业人群消极对待再就业的情绪。西方国家对于普通劳动者的关注的不足导致了这些人群在全球化竞争中失去了竞争力。

  第三,德国的案例从实证上说明全球化带来失业的论断是没有根据的。金融危机风暴中,德国失业率从2007年的8.5%降至2011年的7.1%。德国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家,过去的十年内德国的出口占经济增长的2/3,人均GDP的增长高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有人将德国的“一枝独秀”的原因归结为欧元的导入让德国降低了本该大幅度升值的德国马克的汇率成本得以规避,但是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德国及早地制定了顺应全球化竞争要求的政策。1998年-2005年担任德国首相的施罗德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首先德国没有放弃制造业,保证了实体经济的基础和技术革新的能力;第二德国积极扶植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大量在中小企业工作的工人们生产的精密产品是新兴国家无法复制的;第三德国大胆改革了劳动政策,让企业用人更加灵活留住了很多就业机会。过去的10年,德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了近20%。 将西方的高失业率和金融危机归结于全球化的后果是缺乏可信证据的,这种论调的传播只会加强西方国家的保守思想,由此引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族主义泛滥将会造成危险的后果。

  全球化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对发展中国家使用,现在看来同样适用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各种代价和牺牲,西方国家对“迟来的代价”也应当理性和客观地对待,根本的原因是西方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正在失去,全球增长的牵引力量也不再完全依靠欧美。在肯定全球化的整体效应良性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局部负面效应才符合历史潮流。(张云: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港刊:从挪威惨案看全球化精神大倒退危机
    ·复旦教授:中国智慧不应缺位于全球化进程
    ·联合早报:各国官方给全球化背“黑锅”
    ·南洋商报:经济全球化为宗教冲突埋下纷争种子
    ·日报:适应全球化 日本须“第三次开放”
联合早报:西方为何成了全球化的怀疑者?——中新网 联合早报:西方为何成了全球化的怀疑者?——中新网] 为什么西方成了全球化的怀疑者 张云:为什么西方成了全球化的怀疑者 联合早报:西方看中国 "威胁论"思维含蓄了许多——中新网 联合早报:美国和西方衰退的内在逻辑——中新网 联合早报:美欧为何再次风雨飘摇?——中新网 联合早报:美国20世纪的发展动力耗尽了吗?——中新网 联合早报:美国的“反恐战”结束了吗?——中新网 联合早报:西方挑拨中非关系 背后有其战略焦虑——中新网 联合早报:美国与基地组织为何有难解之结?——中新网 西方为何又要唱衰全球化? 联合早报:决定美元贬值的三大动因——中新网 联合早报:决定美元贬值的三大动因——中新网] 怀疑政府成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联合早报:中国对外形象改善 海外掀留学中国热——中新网 联合早报:中日专家称两国关系“震”出契机——中新网 联合早报:如何面对中国崛起 考验吉拉德政治智慧——中新网 联合早报:世界经济现新格局 中国不可错失机遇——中新网 联合早报:中共自觉转型折射高层视野和高度——中新网 联合早报:美国前官员质疑中国应被遏制吗?——中新网 联合早报:克林顿不幸言中 美长期举债代价惨重——中新网 联合早报:再渲染中国威胁论 日本将何去何从?——中新网 联合早报—远离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