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县教育局相关通知:后危机时代欧盟亟须反思和战略调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26:12
后危机时代欧盟亟须反思和战略调整《世界知識》2010.6.16   歐美的中心地位和文明優越感正在經歷一個百年來的首次喪失。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國際地位邊緣化的擔憂,促使歐盟做出全面的反思和自我調整。    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發端於美國,卻在歐洲形成重災區。美國霸權雖遭削弱,但歐洲也未能趁勢崛起。五十年前歐洲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政治影響力已從絢爛中歸於平淡。美國外交學會會長理查德?哈斯稱,歐洲作為21世紀一支重要國際勢力的時刻「尚未開始就宣告結束了」。著名經濟學家伍迪?艾倫甚至認為,遭遇希臘債務危機的歐洲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一條道路通向完全沒有任何希望和徹底的絕望,另一條則通向徹底滅亡,人們只能希望歐洲人有智慧做出正確的選擇。  艾倫的話可能過於危言聳聽,但歐美的中心地位和文明優越感的確在經歷一個百年來的首次喪失,金融危機後「中美共治」呼聲的震耳欲聾,這些都深深刺痛歐洲的自尊心,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國際地位邊緣化的擔憂促使歐盟做出全面的反思和自我調整。   加強內部整合,凝聚政治意願   雖然歐盟通過了具有歐盟憲法性質的《里斯本條約》,這也一度被認為是歐盟在政治一體化方面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歐盟對外用一個聲音說話的能力增強,但並未經受得住此次希臘債務危機的檢驗。因為無論是從債務總量還是從「問題」成員國經濟總量上來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都不應發展成危機,但之所以最終還是演變成危機,主要原因是之前歐盟內部缺乏應對危機的政治意願,沒有在應對危機問題上形成合力。歐元、歐元區,甚至是歐盟本身就是一個政治過程。沒有政治意願的支持,歐元不可能走到今天。同樣缺乏前進和統一政治意願的歐洲,也不可能走出危機,更不可能防範新的危機。   歐洲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怪胎,雖然擁有世界第一的經濟實力,但卻不具備與其相匹配的政治影響力,所以歐洲常被視為和日本一樣,是經濟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這在一定程度上與歐盟的過快擴大有關。歐盟委員會前主席德洛爾堅持認為,歐盟過快擴大是導致目前諸多問題的根本內因,在於未徹底消化上次擴大成果時,便又急於吸納新成員國,破壞了歐盟的穩定基礎,削弱了歐盟向外投射影響力的能力。   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當前的歐洲領導人缺乏戰略眼光。對於歐盟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和歐盟對外關係高級代表阿什頓的工作能力,相當數量的歐洲人至今仍有異議,認為他們之所以能夠當選,完全是由於歐洲主要大國不想讓歐盟新機構妨礙手腳。而英、法、德等新一代領導人則又缺乏老一輩領導人那樣的政治氣魄和宏韜偉略,過於迎合選民的意見,將國家利益置於歐盟之上。有報道稱,在救援計劃出台前,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之間曾爆發過激烈爭吵。德國不想再當歐洲的「提款機」,而薩科齊則以退出歐元區相威脅,逼迫德國盡快同意出資救助。儘管最終歐盟推出巨額救助計劃,但是他們在是否救助問題上的猶豫和遲疑重挫了市場信心,給投機者做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正因此,前歐盟委員會對外關係委員克裡斯?帕頓將現在的歐洲領導人稱為是「一群缺乏遠見的領導人」。   歐洲債務危機的持續發酵,最終讓歐洲領導人意識到統一政治意願的重要性。5月16日,歐盟理事會主席范龍佩首次明確提到,捍衛歐元地位和保持歐盟經濟穩定需要歐盟27國共同的「政治意願」,希望用統一的政治意願去擊破市場傳言。6月2日,范龍佩在世界投資會議上呼籲成立「歐盟經濟政府」,希望用這樣一個「政府機制」來將歐洲凌亂的政治意願統一起來。只有當歐盟真正能夠凝聚起政治意願,形成統一的歐盟內部政策時,歐盟才能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內政外交政策。   對美關係:堅定但不盲從   篤信美國模式在給歐洲帶來一段時間的繁榮之後,卻是金融危機的巨大深淵。金融危機中暴露出來美國自由資本主義模式的種種弊端。希臘債務危機發生前,美國金融機構通過新型金融工具掩蓋希臘債務真實狀況,支持和唆使了希臘的大舉借債,危機發生後,美國對華爾街金融大鱷們肆意衝擊歐元行為的包庇甚至是縱容,讓歐洲深深意識到,美元帝國的「罪惡」和缺乏適度監管的巨大危害。   2009年,奧巴馬總統曾一度面臨著是去參加東盟的會議、還是出席柏林牆倒塌20週年紀念的選擇,但他最終選擇去了亞洲。在當年華盛頓舉行的歐美峰會上,奧巴馬也僅僅停留了一個半小時。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美國拋開「氣候變化積極推動者」歐洲,直接同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談判。2010年奧巴馬再次缺席《里斯本條約》生效後的首次歐美峰會。美國種種忽視歐洲的行為讓「奧巴馬狂熱」未消的歐洲陷入空前的政治孤立,成為一個經濟上成功但卻無政治影響力的關稅同盟。歐洲人一再責問自己:如果下次再出現這樣的選擇,歐洲是否能夠改變美國的選擇呢?法國媒體對此發表評論認為,歐美關係日漸疏遠的時代開啟了。   為了避免被美邊緣化的境地,歐洲有必要大聲說出自己的主張,有限度地與美進行「切割」。法、德、意等歐洲大國已經紛紛站出來抨擊美國金融獨霸、要求改革現行國際金融體系、加強與新興國家的合作。法國總統薩科齊3月訪問美國時,就直言不諱地批評美國試圖「獨霸世界」,要求美國實施經濟改革。卡梅倫領導的英國新政府在對美政策上一直主張「堅定但不盲從」的關係,強調在發展跨大西洋關係中保持相對獨立性。卡梅倫擔任英國首相後,親訪歐洲大陸,卻派外交大臣黑格赴美,可見,保守黨刻意希望樹立對美政策獨立的形象。
 但是,相信無人會否認歐美之間是最天然的「兄弟」,哪怕歐美之間沒有什麼「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英國新任外長黑格出訪美國時,稱英國是美國「毫無疑問的頭號盟友」,公開表示支持美國在伊朗核問題和阿富汗戰爭上的政策。因此,未來對美政策無疑仍將位居歐盟外交政策首位,繼續與美加強合作仍將是長期趨勢,但同時將會更加強調歐美之間應該是「堅定但不盲從」的關係,強調在發展跨大西洋關係中保持相對獨立性。   對新興國家:抱有矛盾心態   金融危機對國際格局衝擊的結果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的迅速崛起,新興國家話語權的提高使得歐洲開始對其給予更多的關注。著名經濟學家、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認為,全球經濟的出路一定在像中國、印度這樣的新興國家市場。高盛全球經濟研究部負責人吉姆?奧尼爾日前預測未來世界70%的增長將來自金磚四國。美國總統奧巴馬已在其首份《國家安全戰略》中明確提出將摒棄單邊主義,強調通過國際合作解決問題,其中尤其是與新興力量的合作。這也將更加促使歐洲重視同新興國家的關係。   在發展同新興國家的關係問題上,歐洲國家其實和美國一樣抱有矛盾的心態。歐洲已經認識到新興國家的發展正是歐洲的機遇。在諸多重大國際問題上,如全球經濟復甦、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加強金融監管、伊朗核問題、中東和平進程、應對氣候變化等,利用國際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加強同新興國家的關係將有助於提升歐洲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當世界都在關注新興國家的時候,「嫻熟」駕馭同新興國家的關係必將為歐洲贏得一片喝彩,同時,也有助於平衡對美關係。但受自尊心和利益驅使,在諸多問題上,歐洲仍有與美聯手共同打壓新興國家的現實動力。   對俄羅斯:既合作又鬥爭   在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召開之際,德國《世界報》撰文指出,希臘危機讓歐盟元氣大傷,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強權國家。歐洲要想與中美同等,則必須重視俄羅斯的作用。發展同俄羅斯的關係在歐盟發展同新興國家關係中具有特殊性。俄羅斯是主要新興大國中唯一與歐洲直接相鄰的國家,俄羅斯不僅對歐盟具有很強的地緣戰略意義,而且具有非常強的能源安全意義,對俄羅斯能源的高度依賴引發歐洲對俄能源大棒的恐懼。二戰以來對蘇聯的灰色記憶和中東歐國家難以抹去的「疑俄」情緒,使得歐洲對俄政策一直以來呈警惕和防禦之勢。   但奧巴馬上台後,俄羅斯—美國關係的回暖也迫使歐俄關係升溫。斯摩稜斯克飛機墜毀事件不但未加深俄羅斯與波蘭的民族仇恨,反而成為俄羅斯同波蘭關係迅速升溫的契機。5月23日美國首批愛國者導彈運抵波蘭並開始部署,曾一度反應強烈的俄羅斯此次卻未表現出激烈反對。由於波蘭是中東歐國家「疑俄」的「旗手」,俄羅斯同波蘭關係的改善也隨之帶動歐盟對俄態度的轉變。6月1日,歐盟與俄羅斯第25屆峰會在俄羅斯閉幕。以往峰會雙方都是爭鋒相對,會議往往也是無果而終,但本屆峰會卻在前所未有的「和諧」氣氛中進行。雙方會後宣佈開啟「現代化夥伴合作計劃」,表示在四個「空間」展開全面合作,包括經濟空間、內部安全—司法空間、外部安全空間和科教空間。如果歐盟的「現代化進程」能夠收到實效,甚至是最終將俄羅斯納入西方陣營,相信歐盟的國際影響力將會再次得到提升,因此未來歐盟有必要向對俄關係投入更大精力。   然而,改善對俄關係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很多歐盟國家對俄仍存疑慮,俄羅斯常駐歐盟代表弗拉基米?奇諾夫稱,歐盟新成員國對俄心懷恐懼,這使歐盟對俄行動遲緩。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既合作又鬥爭關係,將會是未來歐俄關係發展的長期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