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翅膀 伴奏:《觉悟之路》选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07:30

《觉悟之路》选摘

“佛教既非一种形而上学之道,亦非一种宗教仪式;既非怀疑主义,亦非教条主义;既非常见,亦非断见;既非自我折磨的苦行,亦非纵欲的自我堕落;既非悲观主义,亦非乐观主义,而是实在主义;既非绝对的现实世界,亦非绝对的它方世界;非为向外驰求,而是向内反省;非以神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总而言之,佛教是通往觉悟的唯一途径。”

 

生死书斑竹输入《觉悟之路》选摘:

     

 

我忘记了我过来之时,

记不起我家在何处。

这已不是第一次忘失。

我们自己在此苦难深重的娑婆世界中徘徊不息,随自业漂流不息。

我们相遇又分别,或再次以不同的身份相见。无始以来,我们经历了无量生命,遭受无数痛苦、折磨、不幸,填满了坟丛墓地,这足以使人厌离此生命的存在,足以让人醒悟而解脱自己。

正如一个身强力壮之人制服一体弱多病之人,同样的,一个人应当以身体上的力量战胜不善之念。“咬紧牙关,舌尖紧贴上颚,”佛陀教导我们说:“出家人应以自己最大的努力抑制、摄制其意识。这样牙关紧咬,舌根绷紧,意念一处,那些罪恶不健康的念头就会一扫而光。当这些念头消除之后,意识安住,一心不乱。”

修禅过程中,一个人可以理智的重复任何一公式和原理。信念坚定的求学者勇于面对这些阻碍,冲破重重困难,紧追不放他的目标,从不在任何一个时刻轻易的放任。

一切聚合终归离散,这个时候是我们修习舍离的最好时机。

感官享受是凡夫俗子最大而且仅有的快乐。毫无疑问,对这些迁流不定的物质快感的期待、满足和回忆会给人带来一种短暂的快乐,但它们都是迷幻不实的假象。无著或超越物质享受更为快乐。

我们在我们的幼年、青年、老年死去。

制心意念于死使人了知生命的无常本性。当一个人明白生命是不定,而死亡是肯定时,他就不会完全沉迷于物欲享受。在生命的轮回中,力量最为强大的是无明和贪欲。

生命如同一团火焰,所谓的有情众生只不过是无形业力的短暂显象。身随念即意念身体的三十二处不净:毛发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心胆肝肺,大肠小肠,生藏热藏,肠胃脾肾,脓血熟痰,脂肪膏髓,脑膜涕唾,泪汗屎尿。骨骼之间充满包裹之肉,美丽只有皮肤之深浅。

 

  抛弃甜蜜诱人的五欲,以信为本,出家断苦。

修持重戒,制约五根,不复退转此世。

时时正念其身,充满寂静安乐。

离弃迷惑引发贪欲之物境。

制心一处,念念湛然,不生浊想。

持息观使心致于一处,是最好的禅修法门之一。

犹如大海之底不被任何风浪所动,菩萨之心静如止水。

佛陀来到榕树下,深入寂静禅定之中,如是思维:“我所悟之法实是博大精深,寂然高尚,超越逻辑,不易领悟、理解,唯圣人知。众生贪著物欲,实难理会此与缘起相关之法。有为法之灭—涅磐,情欲的断绝,贪爱的消灭,无著寂灭等都是甚深难解之法。我若对众生教说此法,他们将无法理解,这对我来说将是一件疲倦、劳累之事。”

人非其表而闻名,初识不必有信心。徒有外在行善者,放逸之人遍世界。

若为一事,如此思维:此事于我有害,于他人有害,或于自他有害,此事即为生苦之恶业,你定要远离之。

若为一事,如此思维:此事于我无害,于他人无害,或于自他无害,此事即为生乐之善业,你定要多事之。

诸法心先导,心主心造作,若依染污心,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马足。

诸法心先导,心主心造作,若依清净心,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恶由己作,自获染污,由己不作恶,清净亦由己,净不净由己,无人能净他。

汝应自努力,如来唯导师。

自己做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怙,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信为人生最珍贵的拥有。

“信为种子,戒为雨水,慧为牛轭,中道为犁具,意志为缰绳,静念为牛鞭。言行谨慎,饭食适量,以真诚去处杂草,以禅定达到圆满的解脱。精进为载物大白牛车,载至苦尽乐生的涅磐之境,如此耕种好了的田地,定会结出不死之果。”

“如来不受因诵经而供养的食物,此乃圣人之道。圣者不接受这样的饭食,这是生活原则。当你心悦诚服的相信,圣者确已从烦恼中解脱,获证寂静,再行供养。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认识到圣者是收获功德的福田。此供养才是真供养。”

如果他没有受到特别的邀请,或一人,或同弟子们一道,托着钵沿街乞食,默默的站在施主的门口,接受人们放在钵里的东西,然后回到自己的住处。即使在八十岁高龄,身体不佳的情况下,他仍在绕城乞食。

证得初果的行者,将决不会因任何原因冒犯五戒,不再堕落恶道,决定证得觉悟。

佛教灌注了自由质问和彻底忍辱的精神。

对于一个本质相同的问题,当提问者只不过是由于愚昧的好奇,他就保持沉默,但当他知道询问者是一个诚实的追求真理的人,他就给予详尽的解答。

不断的进行自我折磨,是一种无益的痛苦,谈不上高尚。

布施是佛教徒生活的第一步,比布施更重要的是守持五戒,规范语言和行为。比此更为重要,片刻修习慈悲禅定的功德更大,而一切功德之最乃是参悟诸事无常之本性。

给孤独长者从不愿给佛陀增添麻烦,努力克制自己不向佛陀提出问题。

经典记载,维莎诃深具福报,成为十个儿子,十个女儿的幸福母亲。

佛陀前生,其名叫那烂陀,虽身被情欲束缚,但仍能以同样的方式使迦叶归顺。

天人在智慧上没有超过人类。

佛教蔑视了奴颜卑膝的心态,强调了自我训练,自我调伏,自我纯洁,自我觉悟的禅修的重要性。

 

 

--------------------------------------------------------------------------------

以下 鸣镝 摘编

 

佛教为一个道德和哲学体系,是觉悟的唯一正道,但又不仅仅是学术方面的学习课目。佛法是让人来学习的,更是让人来实践的,归根结底,是让每个人来了证的。

 

严格讲来,佛教不能被称为哲学,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对智慧的爱,引发对智慧的追求。”

佛教也不是对未知因素(如形而上),或对其不明确知解(在伦理和政治哲学方面)的假设解答。

如果说,“哲学是探求我们生活世界的根本性质,以及应有的生命方式。”那么,佛教也许接近一门哲学,但是它更具有全面综合性。

哲学主要涉足于知识,而不关心实践。但佛教强调了实践与证悟。

严格讲来,佛教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宗教,因为,它不是对超人上帝的忠诚,以及信仰与礼拜。

佛教徒不是一本书或某个人的奴隶,他也不会因是一个佛教徒而牺牲自由思想,他绝对自由地实践自己的自由,一切知识,乃至自证佛果。因为每个人都是未来的佛陀。

四圣谛(苦集灭道)构造了佛教的基础,其中最初三谛代表了佛法的哲学,第四谛,即佛教的道德,这以此哲学为基准。佛教的道德观不是建立在任何可疑的神启之上,它也不是特殊人物的天才发明。它建筑于可验事实和个人经历基础之上,是一理性的、可行的法典。戒仅仅是一基础阶段,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方法。它虽然极为重要,但是它单独不能引导们趋至解脱或圆满清净。

“精进求证。”这是佛陀的最后遗教。因此,佛教谴责了祈求和祈祷,取而代之的则是导向自我约束,纯净和觉悟的禅修。禅修和服务构成了佛教的两大特色。

“诸恶莫作”,即不要成为自己和他人的诅咒者。这是佛陀第一教诫。

第二教诲则是“众善奉行”,也就是成为自己和他人的祈福者。

他的最后的劝告是“自净其意。”这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根本的佛法。

这样的宗教可以被说成是懒散消极的吗?

所有佛教徒都是无畏的勇士。他们战斗不止,他们同自己战斗,因为一个人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心是人的最坏的敌人,同时也是他最好的朋友。 他们毫不留情地以戒定慧宰杀深藏在自己意识中的情欲、嗔恨和无知。希望独自清净,愿与此奋战一生的人完全可以这样做。比丘们生活在僻静之地,痛杀贪嗔痴烦恼。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佛陀是世界上第一个最为活跃的传教领袖,他往返于各地达45年之久,向广大信众,包括老百姓和知识分子讲解佛法。通过自己的言行利乐人类有情,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诸大弟子们继承了他的事业,弘化世间。他们身无分文,徒步边远地区,弘扬佛法,从不希求任何回报。

要成为一个理想的佛教徒,财富与贫穷都不应是障碍。佛教对穷人和富人,老百姓和知识分子都同样具有感如力。佛教信仰以及简朴的宗教仪式吸引了广大普通老百姓,而佛教的深邃的教导和心智文化却使知识分子陶醉。

佛陀希望其信徒做到的不是形式上的顺服,而是实实在在地遵循他的教导。“佛习佛法最好之人为最敬我之人。”这就是佛陀的教诲。

佛陀说法是为了解脱痛苦的众生,断除痛苦之因,从而教导结束生死之法。

佛教是内向寻求,注重个人解脱。佛法是让每一个人自我体证。

佛教的目的不是为了断灭,因为本来就没有一个要断灭的不变之物。它也不是为了永恒,因为本来就没有一个可永生的不变灵魂。佛教的最终目的可以在当下一生中成就。

佛说:有人说阿罗汉圆寂后存在或不存在,这都是不对的。例如,一团火在燃烧,不久熄灭,一个人不可说火去了任何一个方向。

有人问:获证这样的境界有什么用处?我们是否应该否定存在?生活中充满了快乐,难道我们不应真实生存?这些问题并不意外。他们是那些希望享受生活之人,或希望承担责任,经受磨练,利乐人类之人的典型回答。

对第一种人来说,佛教徒将说: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这么做,但不要成为世俗欲乐的奴隶,因为这些都是虚幻无常;无论你喜不喜欢,你将收割你的播种。

对第二种人来说,佛教徒会说:尽一切方便利乐人类有情,以无私的奉献为乐。

佛教向那需要涅磐的人指出涅磐之果,但不强迫任何人。“过来看,”这是佛的教诲。

公元前623年五月间的月圆日,在当今的尼泊尔,一位高贵的太子诞生了,他被取名为悉达多,意为一切愿成。他的家族姓乔答摩。

16岁那年,他跟与他同龄、美貌的堂妹完婚。在将近13年的幸福美满的婚姻中,他享尽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明白了真理,善于思考的个性和无限悲悯的精神不允许他虚度时光,享受稍纵即逝的王宫快乐。虽然他自己并没有悲伤和痛苦,但是,他深深同情痛苦中的人类。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他认识到苦的普遍存在。

他认识到追求世人珍惜的物质享受毫无意义,智者以舍离为乐。这才有真正的价值。因此,他决定抛弃世俗生活,追求真理和永恒的安乐。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没有政治上的动荡不安。印度当时的知识分子致力于各宗教系统的研究和诠释。人们根据各自的性格向以梵行为生的隐士们提供一切方便。

经过拜师苦学,他终于认识到,他的精神追求己远远超过他所学习的人,没有人能够传授他希求的最高真理。同时,他也意识到,人们只有潜入内心,才能发现最高真理,因此,他不再向外寻求帮助了。

乔答摩以超人的毅力。精进修习各种严厉的苦行达六年之久。他把舌头贴紧上颚,以善念控制,战胜并最后消灭恶念。他又修习止息禅定,控制住从口腔和鼻子的呼吸。他又逐渐减食,只喝少量的绿豆汁,吃一些水果、扁豆。从小娇生惯养的他瘦得象一尊骨架。但是,身体被折磨得越惨,他的目标也离他越远。

乔答摩从自己的修习实践中,终于彻底地认识到自我折磨的苦修于道无缘。而当时的哲学家都认为这是解脱必不可少的方法。事实上,这种苦修只能削弱人的智能,疲倦人的精神。就象过去他抛弃阻碍道德修持的物质享受一样,他毫不犹豫地永远放弃了极端的苦行。他意识到,以如此精疲力尽的身体,无法获得觉悟。身体素质是精神开发的重要条件。因此,他决定恢复身体状态,开始食用一些干粮和稀饭。

但他的五位无微不至地侍奉着他的弟子,对此大失所望,决然离他而去。

食用了一些简单的饭食之后,他恢复了精神,一步一步地修证了第一禅,第二禅,第三禅乃至第四禅。通过禅定,他制心一处,内心如同一面光亮的镜子,万法皆如实地映现出来。解脱之后,他意识到:“轮回己断,圣身己证,所作皆办,更无后生。”

抛弃了贪嗔痴慢疑与懒散不安无惭无愧等,心则无立身之地,从而进入无为之境,这就是涅磐。丢下一切有为之法,只有涅磐之圣境永存。

谛的意思是“如是”,佛陀详细地阐述了他教导的根本要旨:四圣谛。

第一圣谛(苦谛)说的是苦。作为一种感受,苦的意思是难以忍受。整个世界以苦为根本。一切生命皆是痛苦。物质上的快乐仅仅是一些贪欲的满足罢了。真正的快乐是向内求,而不是由财富、权力、荣耀和征服来衡量的。

第二圣谛(集谛)是贪。第一种贪是对一切显而易见的色身的执著,这是最粗浅的形式。第二种贪是对有的执著。第三种贪是对无色界的执著。贪是潜伏在一切众生内部的强大精神力量。它是绝大多数众生的痛苦的根源。

第三圣谛(灭谛)涉及到佛教信徒的最终目的---涅磐,即苦的终结。放弃对外部世界的所有执著,人们可以由心智之慧眼理解涅磐。

通过修习八正道而获得第三圣谛,这就是第四圣谛(道谛)。

(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即是对四圣谛的正确知见,就是对自己的如实了知。

正思维就是了了分明的正确知见导致的清晰思维。

正语是去除谎言,谤言,恶语和绮语。

正业是戒除杀、盗、邪淫。这三恶业是由嗔恨与贪欲与无明而产生的。

正业是致力于净化自己的生活。远离五种生活方式:贩卖武器、人口、肉食、酒类、毒品。

正精进是指除恶不生恶、增善而生善。

正念是对身、受、思、意根进行不停的意念,消除欲望与有我等错误观念。 正定是制心一处。一心不乱作为一种强大的助力,使人如理知见事物实相。)

巴利语---buddha佛陀是由动词性词根---budh演变而成,意为明了、觉醒。

在觉悟之前,他被尊称为菩萨,意为上求佛道之有情。

佛陀的觉悟并不曾有老师指导,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无老师”。他确实从世俗之师处获得世间的知识,但对于出世之法来说,他没有老师,他自己通过如实智觉悟真谛。

佛陀没有自诩为因自救而能自由拯救他人的救世者。因为净与不净完全靠自己。

佛陀明确指出:“汝应自努力,如来唯导师。”他指出了祈祷的无效与祭祀的无用。

佛陀是人,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作为佛陀,他结束了一生。但是,虽为人,他具有独特的个性,而成为非一般人。佛陀再三强调了这一点的重要性。他没有留下任何余地使人误人为他是永恒者。

有人说,没有一位宗教导师象佛陀这样“无神”,但是又没有一位象他如此神圣。

勿用置疑,在那个时代,佛陀倍受信徒的尊敬,不过他从来没有宣说自己的神威性。

佛陀生于人间,以有情而住世,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无上正觉---佛陀。他没有独自保留觉悟之理,而向世间宣说人类的潜在可能性和战无不胜力量。他示现了人类如何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可以获得无上智慧和究竟觉悟,而不是把看不见的万能之神凌驾于人类之上,也没有把人类安置在顺从神祗之地。

他鼓舞了懦弱者,团结了分裂者,提高了低贱者,使圣者更加高尚。无论是富者还是穷人,圣人还是恶人,都同样地爱戴他。

虽然佛陀为人类服务的动机是绝对的纯洁,彻底的无我,但是在宣说和传播教法中,佛陀不得不与强大的反对者作斗争。他受到刻薄的批评,公然的侮辱,以及无情的人身攻击。他的主要反对者就是外道之师及其追随者。而他们的传统教法和盲目的祭祀仪式受到了佛陀的公正抨击。

一次,佛以布施为题,告知给孤独长者:

建造寺庙与供给僧团的功德远大于供养佛陀和僧伽。皈依佛法僧三宝比建造寺庙更具功德,

但守持五戒比前述的布施更重要,然而更为有益的是培养自发的慈悲等高尚品德。

佛陀一天的时间,可分成五个部分:上午、下午、第一时夜、中时夜、后时夜。

上午时分,佛陀以圣眼观世界,看一看有无可以度化之人。如果有人需要他的精神帮助,未经邀请,他也会前往,或步行,或以神通,以正道教之。他通常前去寻找歹恶不善之人,清净善德之人会自己来找他。

下午时分,佛陀在寺庙的一个地方坐下,众比丘聚集到他的周围,聆听佛法。

第一时夜,众比丘可以随便来到佛陀跟前,提出疑难的问题,询问深奥的佛法。

中夜时分,梵天诸神来到佛前,听讲佛法。

后夜时分,又分成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佛陀在附近来回散步。

第二时期,佛陀正念右卧。

第三时期,佛陀深入阿罗汉之境,享受涅磐之乐。

第四时期,佛陀深入大悲之喜,以大之心照耀众生,滋润他们的心田。这时,他以法眼观世界。

佛陀圆寂于公元前543年的维塞节---月圆夜

佛陀己经涅磐,但是他所传教的崇高佛法,全部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人类,现在仍然一尘不染地存在于世间。

佛陀圆寂后三个月,500名大阿罗汉在王舍宫举行了一次结集,重颂佛陀的言教,以期捍卫佛法的沌洁性。第一次集结编辑整理了现存的巴利文《三藏》,它代表了整个佛教。

100年和236年后,分别举行了另外两次阿罗汉的结集,再次重颂佛陀的言教,因为曾有人试图歪曲真正的佛法。

公元前83年,众阿罗汉又进行了一次结集,《三藏》经典第一次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

《三藏》即《经藏》《律藏》《阿毗达磨藏》

《经藏》主要囊括了佛陀在各种场合下对僧众或居士所说的指导性经典,有几部是舍利弗、目健莲、阿难陀尊者等所讲,也被收列为经典。因为他们的言说得到佛陀的印证,所以也被恭敬为佛陀所说。

《律藏》中全面讲述了制定戒律的原因、意义、以及僧团内部的特别戒律仪规。

僧伽的民主体制,大众议事程序,比丘们崇高的道德标准,以及佛陀无与伦比的领导才能,不可能不给每一个阅读过《律藏》的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阿毗达磨藏》是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经典,包含了深奥的佛法哲理。是佛陀的最高教法,阐述了奥妙无穷的佛法精华。有些学者认为《阿毗达磨藏》不是佛陀的言教,但无论作者是谁,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部智慧天才的著作,这些智者能与佛陀媲美。这不是肤浅的读者走马观花式的有趣读物。

佛教以世间之苦为支点,认识到世间痛苦的普遍性,但也给人类这种普遍的病态指出了一种治疗方法。根据佛教,苦的彻底灭绝就是涅磐。而觉悟的根本要素和先条件之一,是修习乐法。佛教徒是世上最快乐的人,这是因为他们并非放逸自己于佛法之外。

佛陀一再强调:“ 我所教之真谛,无显密之分。”“佛法光照整个世界,无秘密可言。”

事实上,佛陀没有对那此困扰人类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他在这些矛盾的问题上保持了富有个性的沉默。因为这些都与他的崇高使命风牛马不相及,对个人的解脱无关紧要。一无是处的猜测不会导致解脱,只不过满足好奇心而己,佛陀以他独有的沉默来加以摈弃。

对有些人类感兴趣的道德和哲学等所有问题,佛教没有一一作出解答。佛教有实用和特殊目的,即灭除痛苦,以此目标为着眼点,任何于此无关紧要的事皆被置之不理。但是,佛教鼓励热心探索生命的真正本质。

佛教在2500年的和平发展过程中,没有因佛陀的名义而流过一滴血,不曾有过强大国王一手挥舞宝剑,一手来传播佛法,也不曾有过以强迫或排斥手段来改变他人的信仰。这是佛教无与伦比的光荣。

佛教感兴趣的是理智,而非感情信仰,佛教关心的是信仰大众的素质,而不是其数目的多少。

业是道德因果规律,轮回是其必然结果,佛教的业与轮回相互关联。它们是佛法的根本。

在佛陀之前,这两种学说早己流传于印度,但是佛陀圆融完善地对此作了解说和规范。

业力是不平等的原因。但非一切依业。业力只不过是佛教哲学所阐述的二十四种因缘之一。

当业的力量极其强大时,人对其必然结果也只能束手无策,但持续不断的善业能消除化解恶业的果报。业的规律是相当错综复杂的。业的果报为四不可思议之一。

无明是造业的主要原因,与无明为伍的是它的同盟者---贪。这是不净之业的两种根源。

出世意识不被说成是业,这是因为它们旨在消灭这两种根源。世间一切清净之业与布施、慈爱、知识相关联。但它们也被认为是业。因为他在意识深处还拥有无明和贪欲。

一种观点:你穷是因你前世作恶,你富是因你前世行善。

你就认了贱命吧,今生行善积德,以期来世富有。

这不是佛教的观点。佛教的业力之说并不解说这种宿命观点,佛陀无私无我,教授业力的真理,不是想以许诺未来虚幻不实的快乐来维护富有者,安慰贫穷者。佛教并不成全一个人的自私。

一个人是否注定要决定无误地受报于所做的一切? 没有这个必要!

在佛教中,一个人的业力是可以被改造的。一个人即不是自己业力的主人,也不是自己业力的奴隶。对于一般佛教徒而言,业报是一种遏制力。对于智者而言,它又是对奉行善业的鼓励。

业力学说解释了痛苦的问题、命运的神秘、以及一些宗教的宿命观点。更为主要的是解释了人类的不平等。我们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我们是自己的创造者,我们是自己的毁灭者,我们创造自己的天堂,我们建立自己的地狱。

佛教徒不是把生死轮回看成是一种理论,而且视其为可以被证明的真实。虽然无上佛果可以在今生即可获证,轮回仍是构成佛教的中心主题。在此轮回学说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菩萨思想,以及有关自由获证无上圆满的理论。

佛教否定一个由上帝创造,或从大梵和神我中分化出来的流转不变的灵魂。缘起软轮回即业力的轮回。过去业造就现在生,而现世业加上过去业共同缘生未来生。

佛陀明确地说:“此娑婆世界没有可意念之始初,有情众生被无明所碍,被贪欲所缚,往复沉沦,其起始不为所知。”只要生命以无明和贪欲等染污之水为食,此生命之流无有止期。当这两种源泉被彻底断除,正如佛陀和阿罗汉一样,生命之流才停止迁流,轮回终止。

必须明白的是,佛陀在此提到的仅仅是有情众生生命之流的开始,对宇宙形成和演变的猜想就是科学家们的事了。

佛陀与他的弟子们开发了忆念过去的智慧,能够看到他们过去有限但广阔的前生。在这个方面,佛陀的法力无限无边。

为了圆满解答神童的奥秘,遗传理论应该得到业轮回学说的补充。

业和轮回学说说明了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痛苦负责。解释了人类的不平等。说明了产生天才和神童等生命繁衍现象的原因。还说明了为什么会产生无所不知、尽善尽美的精神导师,如佛陀。人们具有无法比拟的庄严相貌、精神和心智品质。

不明白过去、不明白未来、不明白过去未来乃到缘起之法,被称为无明。

有人说,业的造作者绝对就是业的受报之人,这是一个极端。有人说,造作者完全不是受报者,这又是另一个极端。佛陀不认同这两个极端,而是在因果关系上,阐述了中道学说。如果没有灵魂,将还会有什么道德责任吗?佛教徒说的是因果,而不是恩赐或惩罚。

此世虽苦难,亦有乐可寻;虽存在实有,亦应觅非有;此世虽热恼,也有清凉池;虽三界如火,亦有涅磐城;此世虽恶浊,亦有至善境;虽实有生者,亦有无生地。

涅磐,即远离所谓有的贪欲和欲望。也被解释为贪嗔痴三火的熄灭。但不仅仅是此毒火的熄灭。

涅磐为有,空间是无。如果有人说涅磐终结,则其人胡言乱语。如果有人说涅磐为存在,则其人错误百出。

必须承认,在佛法中,涅磐是极为棘手的问题。无论我们怎样设想它,我们都无法明白它真正的本性。明白涅磐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我们的如实智,体证涅磐。

八正道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前两个是智慧,第三至第六为戒,最后三个为禅定。根据发展的顺序,戒定慧是通往涅磐大道的三个阶段。

这在三个阶段在一优美的古偈中得到体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法句经》第183偈)

对每一个人来说,生命是可贵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任何权力剥夺他人的生存。屠杀弱者并以他们的血肉自娱,这是畜牲的本能。

诚实,可信,正直,是一个人正见的特性。

节制食欲,提高身心的活力,少食或每月至少斋戒一次,简单的生活比奢侈的生活值得令人向往,因为后者使人成为情欲的奴隶。断欲的独身值得赞叹,因为由此而保存的珍贵精力可以被全部倾注在自己和他人的心智和道德福利事业之上。

有关心智训练方面的戒律

有关纯洁生活方面的戒律

有关利用生活必需品的戒律

此为净戒 这是涅磐之道上七个清净阶段的第一步。

比丘的显著特点是:清净,戒淫,甘愿贫穷,谦虚,质朴,无私奉献,自律,忍辱,慈悲,无害。

打好了坚实的道德基础,求道者开始了更高层次的禅定练习,对自己的意识加以控制和培训。

这是清净道的第二个阶段。

十不净---即尸体的十种相:

膨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相,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

根性有六:贪 嗔 痴 散乱 信 觉

有些人多贪,而有些人却被嗔恚恼怒主宰,绝大多数人属于这两个范畴。也有人缺乏智慧,多少有点愚痴。与愚痴相似者就是那些心意浮荡不安,无法着意聚心一处的人。有的人生性就特别虔诚。而有些人智慧高深。

可以用物质方面的力量,咬紧牙关,舌尖紧贴上颚,舌根紧绷,意念一处,那些罪恶念头就会一扫而光。当这些念头消除后,意识安住,一心不乱。

五盖即五种障碍:

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精神上的不安和心情的激奋和忧心忡忡和悔恨),疑。

对于这五种障碍,可用几种方法清除之:

对事物生起厌恶之想,对物境生起善意,制约感官,饭食适量,变化身体姿势,住于开阔之地,博学多闻,询问和讨论,精通律和法,弄懂戒律的性质和本质,坚定信心,

亲近资深长老,广交善友,

有益的言语。

止心一境,不善之流只不过是暂地得以制止,它们可能在任何意想不到的时刻再次显现出来。

只有毗婆舍那观的开展出世智慧才能彻底根除烦恼。通过修习清净智见,获得了有情众生真实本质的正确观念之后,抛弃了永恒灵魂的邪见,寻找此我的起源,认识到生命只不过是由内因和外缘而生起的一种迁流现象,万物皆在不停的变化之中。明白一切坏灭皆是十分可怕的事。看到整个世界如一火坑。

由此产生强烈的出离之愿。再次观想无常,苦,无我,精进求证目标,直到辉煌的一天,第一次获证最高果位---涅磐。

阿罗汉尽自己的寿命生存于世间,不再增添任何新业,故尔对生死没有任何影响。

如同一棵从树上砍下来的树干,不再生长任何新鲜树叶、花朵、果实,直到树干枯死为止。

从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涅磐是痛苦的究竟解脱。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涅磐是对自我的去除。

从道德观念来说,涅磐是贪嗔痴的熄灭。

在佛法中,有三种觉悟方法可达最高果位。它们是声闻,独觉,正等正觉。 声闻是指经觉悟导师的稍微指点,有道德修证的求法者就能在觉悟之道上奋发上进。证得圣果之后,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奉献自己的余生,服务其他追求安隐的人。

独觉是指在没有任何外来助缘的情况下,具有高深证见者依靠自己的努力,独自证明得的觉悟。

他没有能力讲授自己发现的佛法,净化和服务他人,尽管如此,他以道德感召众生。

佛教徒不承认在有情内部有一需要开发的神圣火花,因为他们否认了创世者的存在,但他们注意到一个人的内在能动性和创造力。

佛教徒也否认了聚结一切经历,永恒转世的灵魂的存在。佛教徒假定在过程中有一具相似性的强大生命流的存在,而不是什么所谓的人之根本的不变的灵魂。

根据佛教,菩萨有三类:智慧类,信仰类,精进类。

智慧型菩萨少信仰而多精进,注重于智慧的修证,多修习禅定。总是在理智的指导下,从不接受盲目的信仰。不为经典和个人的奴隶,他们喜好寂静禅修,默默地在其清静之处施放强大的意念,以道德度化痛苦中的有类。

信仰型菩萨少精进而多智慧,虔敬的信心具有绝对的优势,把信仰作为助缘,他们取证佛果。

对礼敬佛像很感兴趣。应该明白,佛教徒不是礼拜佛像,而是礼拜佛像所代表的佛陀,意想佛陀的功德。由于过分的信仰有时也许会带来不利的因素,所以这一切必须在智慧的光照之下。

精进型菩萨少智慧而多信仰,总是寻找一切机缘为众生服务,没有再比积极的奉献更能让他们快乐之事。抛弃我见,明了自他无二,代其受苦,以善报恶,不经要求,帮助那些曾经亏待过自己的人,受辱骂攻击触怒而不反击,只有帮助。

十波罗蜜

布施 直到舍身饲虎

善德 消除杀盗邪淫(在性生活方面努力做到清净纯洁),珍惜生命。

出离 放弃世间之乐,但可接受别人的四种供养:袈裟,饭食,住处,药物。

智慧 般若以地无常,无我,苦为标准,智慧是佛教的终极,为八正道的第一道。

精进 依自己的力量,铸造他的心态。

忍辱 不激怒。忍受别人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容忍他人之过。也不被他人不知羞耻的行为所激怒。

诚实 从不食言,从不离开真实之道,不以花言巧语迎合别人,也不遮掩自己的缺点。

决意 坚定的决心,他可以象花朵一样的温柔,也可以象磐石一样的坚固。 慈 情爱产生痛苦与恐惧,而慈爱不是这样。在实践慈爱之时,不应忽视他本人。

舍 正确的认识,公正的看待,平等的对待,没有贪恨与爱憎,也不是漠然与中庸。

还有三种行为方式必须修习:

不忽视自我的发展,以智慧指导行善。 为亲近之人谋福利。 为整个世界的解脱而行化。

为了成就而奉献 为了奉献而成就

四梵住:慈 悲 喜 舍

嗔恨是最具破坏力的罪恶,慈爱是去除这一罪恶力量的力量。嗔不止嗔,唯爱能止。

残忍,导致恐怖与残暴。这要用悲悯来对治。

嫉妒,导致不健康的争斗与危险的竞争。要用赞叹随喜来对治。

对乐法的执迷与不乐法的嫌恶,会扰乱人的心智平衡。可以通过修习舍离来加以消除。

在世间法相会之时,阿罗汉的心从未波动。在名利的得失与苦乐的来去中,永保平常寂静之心。

诸法以心为先导,以心为主,由心所造

我是谁?什么叫人?什么叫心?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为什么成为人?生命有目的吗?

有些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服务,在于放弃自我,在于抛弃一切,乃至生命本身。

有些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享受生命,在于从最终死亡的恐怖中获得解脱。

有些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完美,在于创造超越坟墓以外的美好未来。

有些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走向不存在。

有些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知识智慧。

有些人说生命没有任何意义,人决不可能知晓生命的意义。

在佛教徒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圆满觉悟,即如理了知自己的本来面目。

这可以通过完美与奉献来实现。

 

 

 

下表为人类在轮回中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

 

(一)生苦,有五种

 生之痛图片

 (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

 (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

 (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

 (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

 (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

 

(二)老苦,有二种

 (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

 (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三)病苦,有二种

 (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

 (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

 

(四)死苦,有二种

 (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

 (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

 

(五)爱别离苦

 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

 

(六)怨憎会苦

 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

 

(七)求不得苦

 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

 

(八)五阴盛苦

 五阴,即色受想行识。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别出以下八苦∶寒苦、热苦、饥苦、渴苦、不自在苦、自逼恼苦、他逼恼苦、一类威仪多时住苦。

 

 

观察自身:

 

一、种子不净

 谓父母精血赤白二色和合成故。智度论云 :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由白净生,但从秽道出。

 二、住处不净

 谓在母腹中,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不净流溢,汙秽充满,彼中住故。又海山云:不净乃作衣装,汙秽便为饮食。

 三、自体不净

 (Update)  谓三十六物,皆是不净共和合故。言三十六者。外有十二 ,发毛爪齿垢汗大小二遗眵泪涕唾。次有十二,皮肤血肉肪膏 脑膜骨髓筋脉。中有十二,心肝胆肺脾肾肠胃生脏热脏赤痰白痰。 即知从顶至足,皆是不净。永嘉师云:革囊盛粪,脓血之聚,不净流溢 ,虫蛆住处,鲍肆厕孔,亦所不及。

 四、自相不净

 谓九窍常流诸秽恶故。言九窍者。两耳出垢。两眼出眵泪。 两鼻出脓涕。口出涎唾。大便道出屎。小便道出尿。智度论云:种种不净 物,充满于身中,常流出不净,如漏囊盛物。

 五、究竟不净

 谓命终身坏,肨胀臭秽,脓血蛆分,不堪近故。天台云: 从足至头,从头至足,循身观察。唯见肨胀坏烂,大小便道虫脓流出, 臭剧死狗。心地观经云:应观自身臭秽不净,犹如死狗。

 

金光明经云:

 我从久来恃此身,秽脓不可爱,虽常供养怀怨害,终归弃我不知恩 。观自身竟。复观他人,若男若女所有之身,皆具五种不净,乃至观 一切世间有情之身,皆是不净。故起信论云: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 不净。种种秽汙,无一可乐。既观皆是不净,贪爱之心自然不起。阿含 经说:昔有国王嗜欲无厌。有一比丘以偈谏曰:目为眵泪窟,鼻是秽涕囊 ,口为涎唾器,腹是屎尿仓。但王无慧目,为色所耽荒。贫道见之恶, 出家修道场。天台云:虽观不净,能成大事。如海中死尸,依之得度。 

 

因吾不了知:死时舍一切;

故为亲与仇,造种种罪业。

仇敌化虚无,诸亲亦烟灭,

吾身必死亡,一切终归无。

 因为我不了解,自己在死时必然要舍弃生前的一切,所以为了亲人与仇敌,造作了种种罪业;然而仇敌都将化为虚无,亲人亦将如烟一般消散无迹,自己亦必定会死去,世上的一切亦终归空无。

人生如梦幻,无论何事物,

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复见。

人生如同梦幻一般,无论任何事物,发生过后,只能成为忆念之影尘,一切往事再无法经历。

复次于此生,亲仇半已逝;

造罪苦果报,点滴候在前。

 而且,于此短暂的一生中,亲友和仇敌大半都已经去世了,然自己为他们造罪而招致之果报,丝毫不爽现在自己面前。

因吾不甚解:命终如是骤,

 故起贪嗔痴,造作诸恶业。

 因为我未甚深地了解,生命的终结竟是如此突然,所以生起了贪嗔痴三毒烦恼,而造作了许多罪业。

昼夜不暂留,此生恒衰减,

额外无复增,吾命岂不亡?

昼夜间刹那也不停留,今生寿命总是在衰减,而且又无法去额外增添,我的生命如是有减无增,难道还会不死亡吗!

临终弥留际,众亲虽围绕,

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

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

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

当我临终弥留之际,纵然有众多亲人围绕于身边,但命终气绝四大分离之痛苦,却只能由自己一人忍受。当死魔使者来捉拿时,亲戚朋友能有什么利益呢?此时唯有善业福德才能救护自己,然而我却从来未去修习积累过。

放逸吾未知;死亡如是怖;

故为无常身,亲造诸多罪。

 怙主啊!我一向放逸身心,不知道死亡竟是如此可怕,所以为了短暂而无常的生命,自己造了许多罪业!

若今赴刑场,罪犯犹惊怖,

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

何况形恐怖,魔使所执持,

大怖忧苦缠,苦极不待言。

倘若一个罪犯只是被押赴刑场,尚且会惊怖万分,因害怕而口干舌躁,双眼凸出,形貌大大异于往昔平时;更何况是为身形威怖的阎罗使卒所捆押,内心遭受着害怕死亡的大忧苦折磨,那种极端的痛苦就更难以言说了!

谁能善护我,离此大怖畏,

睁大凸怖眼,四方寻救护,

四方遍寻觅,无依心懊丧,

彼处若无依,惶惶何所从?

谁能对我善加保护,离开这种极大的怖畏呢?我睁大因恐怖而凸出的眼睛,四方寻找着救护者;四面八方到处寻觅,然而毫无可依恃者,由此心情十分懊丧。在此无可依怙的险境中,惊惶不安的我应该何去何从呢?   

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

力能除众惧,故我今皈依。

如是亦皈依,能除轮回怖,

我佛所悟法、及菩萨圣众。

 佛陀是一切众生的依怙主,他以大慈大悲精勤地救护着众生,其大威德力能消除众生所有的畏惧,所以从今天开始,我要虔诚地皈依佛陀。同样,我也要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证悟、能解除一切轮回怖畏的无上妙法,以及所有的菩萨圣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