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膜管过滤器:媒体称安徽可能明天宣布拆分巢湖市阅读原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15:26

媒体称安徽可能明天宣布拆分巢湖市阅读原文

连日来,关于安徽将拆分巢湖市,将合肥打造成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合肥的突然壮大让长三角城市尤其是南京措手不及。南京各大网站论坛上都在热议此事,关注的焦点是南京如何应对合肥的壮大,此举会给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带来多少冲击。可截至目前,安徽省官方一直没有正式发布该...... 全文↓来自:新浪网  1天前 巢湖市将一分为三 制图 俞晓翔


 

巢湖市委市政府大院内,“负重赶超 争先进位”格外醒目


 

安徽省政府参事程必定先生向记者介绍分拆事宜

  连日来,关于安徽将拆分巢湖市,将合肥打造成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合肥的突然壮大让长三角城市尤其是南京措手不及。南京各大网站论坛上都在热议此事,关注的焦点是南京如何应对合肥的壮大,此举会给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带来多少冲击。可截至目前,安徽省官方一直没有正式发布该消息。经过快报记者实地调查获悉,安徽省政府主要领导将于明天正式宣布此消息。

   背景

   谁在动巢湖的主意?

   分拆之后,合肥上位

  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由于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增加,长三角的企业开始向安徽大量转移。但是在这一规划中,合肥、芜湖被确立为“双核”,芜湖在争夺长三角资源上也是当仁不让。它正与马鞍山一道,加强“芜马同城化”,密切与南京都市圈的合作。

  这显然不利于合肥“首位度”的提升。

  目前,许多安徽城市出现了区外联系增长远远大过区内联系的现象,比如马鞍山在社会消费等方面已经同南京形成了密切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强度远远超过了同合肥的联系,每天都有来自南京大商场的班车,把马鞍山人源源不断地拉到南京购物。

  省域周边其他大城市虎视眈眈,省内其他中心城市的上升,使合肥作为安徽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市场与腹地不断缩小,发展空间受阻。如果没有应对之策,南京的势力范围有可能进一步延伸至芜湖,迫使合肥成为边缘性城市。安徽省政府参事王傲兰说,上述局面一旦产生,安徽的多数城市将处于离散状态,整个省区经济势必缺乏内聚力。

  对于安徽这样的省份来说,最重要的似乎是首先保护好自己原有的市场。为了整合区域经济格局,安徽早已开始重新规划合肥。

  合肥之名源于“淝水”,京杭大运河开通前,合肥曾经是江淮间农产品转运地,早在西汉前就因水运形成了集镇。如今,安徽把重振合肥的希望又押在了水上——“飞跃”巢湖,委身长江经济带。

   据《锦绣》

   巢湖成了合肥内湖

  2010年,安徽省合肥市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并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十名。到2020年,合肥人口规模将达1000万。

  “这也太不靠谱了吧”,当时很多人对安徽的这个大胆想法嗤之以鼻。毕竟合肥现在的人均GDP只有5000美元。可是最近的一则消息却使得这个大胆的梦想有了现实的轮廓,安徽省巢湖市将被一拆为三,分别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7月14日,安徽省已收到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现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与南京、合肥、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市相邻。巢湖市面积巨大,皆因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国务院在2011年7月14日给安徽省下发的批复文件指出,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

  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含山县、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巢湖分拆,合肥受益最大,巢湖似乎成为合肥的“内湖”,最为明显的就是有利于合肥滨湖新区的发展。

   滨湖新区路名之变

  虽然,这则爆炸性新闻在网络疯传,但是主角安徽省以及所涉各市却意外地选择了沉默。

  记者刚到合肥,在出租车上向司机询问此事时,司机居然一无所知。其实不知道此事的合肥人不在少数,知道的大多是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据合肥当地的媒体同行透露,因为有关部分有要求,所以选择了集体沉默。

  8月19日上午记者找到此前有媒体报道的消息来源地——安徽省民政厅。安徽民政厅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从未接受过任何媒体采访,是有人打着该单位旗号对外发布的消息,此事的发布由省委宣传部统一安排。

  随后记者驱车前往位于长江路的安徽省委,安徽省委宣传部范女士表示,宣传部领导都在开会,无法接受采访。后在记者的坚持下,表示可以请示领导,看能否请相关职能部门接受采访。约半小时后,范女士给记者回复,现在很多事情尚在研究中,目前不便透露,到下周一、二可以告诉记者详细情况。

  合肥市民薛先生告诉记者,其实合肥平静的背后,还有另一层原因,因为合肥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区域特大型城市。合肥市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过这样的想法,所以合肥人对这样的消息并不惊讶。

  走在合肥街头,就仿佛是在参观整个安徽,合肥城区的路名几乎清一色的是安徽各市县的地名,马鞍山路、巢湖路、金寨路...。.这些路牌时刻在提醒你,这里才是安徽的心脏所在。但是民间一直觉得长久以来合肥的中心位置并不稳固,芜湖、马鞍山等地对合肥并不服气。所以合肥必须要用实力证明自己,近年来,随着滨湖新区的崛起,合肥的首位度不断提升,拆分巢湖,发展区域性特大城市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滨湖新区,路牌上的地名已经变成了全国主要省市,北京路、江苏路、香港路……一直希望融入长三角的合肥,眼界和胸襟也变得开阔了。

   巢湖拆分历时多年

  8月19日下午,经多方努力,记者终于联系上了参与安徽行政区划调整课题组研究的权威专家——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程必定先生。

  “地级巢湖市就是个早产儿,1999年撤销巢湖地区成立巢湖市,这是当时全国范围的一次调整,其实就是一个文件让巢湖地区变成巢湖市了,这是典型的行政型城市,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程老表示,当时成立地级巢湖市的时候,学术界就持反对意见。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巢湖夹在合肥与芜湖两个相对强势的城市之间,它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压制。同时它还制约了合肥向南发展的空间。

  对此,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院长范和生教授也持同样观点,“我是巢湖人,工作生活在合肥,当初立市的时候,我也提出过反对意见,巢湖一直以来其实就是一个县城,下面几个县都是依托临近的经济发达城市发展,庐江依托合肥,和县、含山依托马鞍山,无为依托芜湖,都是相对独立于巢湖在发展,并没有形成整体的合力,所以一直发展不起来,拆分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程必定透露,早在2002年的时候,安徽省两会上就有两会代表提出拆分巢湖的提案,以后每年都会有这样的提案。2004年安徽省民政厅就开始组织专家,研究这个课题。但是安徽省并没有地级市区划调整的权利,所以只能停留在调研阶段。直到2007年,有代表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这个议案后,被全国人大受理并交民政部研究,才真正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但是时机并未成熟。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提出合肥要参与泛长三角一体化,要参与分工合作。之后,安徽开始着力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与长三角经济区对接。2010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该示范区成为国家战略。这个时候适时提出行政区划调整就水到渠成了。今年5月,安徽省政府正式提出调整方案,国务院7月14日批复通过。

  程必定认为,这次区划调整是一种反潮流的做法,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是安徽执政观念的重大转变,“过去安徽发展缓慢受制于行政区划,该多的不多,县级市太少,才5个;该少的不少,地级市却有17个。这种区划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机关太多,官员太多,而GDP才1万亿。跟江苏相比,做蛋糕的人多,做出的蛋糕却少。所以必须要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安徽要发展,必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过去巢湖是小马拉大车,发展很吃力,马鞍山、芜湖是大马拉小车,发展的空间太小,现在合芜马以及新巢湖都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振兴环巢湖经济带

  此次区划调整,合肥最大的收获就是独占“巢湖”,成为环湖临江城市。合肥学院经济系教授宁建华认为,合肥目前在铁路、空运方面的交通已经比较完善,唯一欠缺的就是水路交通,此次区划调整后,可以真正做到通江达海,成为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早在50年代,虽然当时合肥离巢湖还有好几十公里的距离,当时德国专家帮助合肥作的城市发展规划,就建议合肥向巢湖方向发展。当时的合肥地方政府并没有把这个方案当回事,直到近年来才开始在巢湖东北岸重点打造滨湖新区。未来环巢湖地区可以打造成一个高新产业群,多引进基因工程、生物工程项目,尽快完成布局,不给污染项目可趁之机。同时要控制环湖房地产开发项目,要把巢湖资源真正用到产业发展上,创造更多的产值和就业。”范和生在看好环巢湖经济带发展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程必定认为,巢湖原来分属两个城市管,管理上自然难以协调,治理污染也难以到位。现在巢湖成为合肥内湖之后,更有利于开发和管理。当然合肥要真正整合巢湖资源,统筹发展还需要一年左右的磨合期。未来新的巢湖市同样可以依托环巢湖经济圈发展,过去巢湖是小马拉大车,调整后新的巢湖市可以轻装上阵,跟过去的居巢区比,功能更加完善,人才更加多,发展肯定会更快,可以得到合肥的产业辐射和政策扶持,给合肥做配套产业。其他几个县并入强势地区

  之后,产业随之调整,同样可以迎来较大的发展。

  据安徽省社科院房产研究所孔令刚主任透露,随着环湖大道南淝河大桥今年10月通车,从滨湖新区到巢湖的路程仅15分钟,未来合肥人到巢湖买房安家的会越来越多。范和生也认为,未来的新巢湖市可以打造成合肥的后花园,是合肥人安居、休闲、度假的最理想地区。

   抱团承接产业转移

  “区划调整后,不仅是合肥,芜湖、马鞍山也受益匪浅,三市连成一片,所形成的集群效应能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从而加快安徽真正融入长三角的步伐,甚至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程必定告诉记者,安徽沿江城市带(又称为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同时,经济互补性强、联系紧密。该城市带可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交通物流配套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高素质劳动力供应基地。此外,长三角向泛长三角腹地扩展,第一站就是向安徽拓展,而皖江城市带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

   江淮城镇群将崛起

  “此次调整,确立了合肥中心城市的地位,以合肥大发展带动合肥经济圈发展,最后推进整个江淮城镇群的崛起。”程必定认为,合肥作为安徽的经济发动机,更重要的任务是带动全省尤其是皖北的发展。范和生也十分看好合肥未来对整个安徽经济的带动作用,“应该说这几年合肥的发展是一种膨胀式的发展,GDP一直保持较快的增幅。经济首位度由2005年的16.3%提高到2010年的20%,总部经济在全国的排名也相对靠前。因此,未来还要加快推动合淮同城化发展,形成合肥与六安、淮南、蚌埠、滁州、马鞍山、铜陵、芜湖、安庆、池州等“1+9”模式的江淮城镇群,从更大范围上促进各市合理分工、发挥优势、形成合力。”

   最后的巢湖市

   一位巢湖市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机关人员都有选择去处的机会

  巢湖是一个湖,位居中国五大湖之列;巢湖又是一个市,含一区四县。再过几天,作为一个湖泊,巢湖将继续湖水拍岸,湖面载舟;但是作为一个地级市,巢湖将成为过去。生活在这里的人将分别成为芜湖人、马鞍山人,以及省城合肥人。

  老巢湖的市府所在地,也就是居巢区被划分给了合肥,据称,它即将由区“升格”市,由合肥代管。8月18日黄昏,快报记者赶到了巢湖市区,见证这个地级市的最后时光。

   落寞的政府大楼

  和预料到的一样,在巢湖市民政局,接待记者的官员否认得到了巢湖即将拆分的通知。但是他们并不否认自己知道这件事。“没有人,没有单位通知我们这个事,也没有人来我们这调研。”面对记者,负责行政区划事务的民政局一位办公室官员,一脸无奈,语调中甚至有些许委屈。“我们无奈能说些什么呢。”

  记者赶到巢湖市委、市政府的时候,一楼值班人员告知市委宣传部已经下班,要采访明天再来(第二天巢湖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告诉记者,所有采访须经省委宣传安排)。

  黄昏时分,空落落的巢湖市府大楼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十分落寞。记者在传达室看到一面依墙排放的信报箱,市政府、市委、市人大、组织部、宣传部……每个信箱都代表一个单位,而几天以后,这些信箱将无信可递,这些信箱的主人将各自走散,合肥、芜湖、马鞍山,他们将在另一个地方开始自己新的人生。

  偶尔有车驶出政府大院,记者在大院门口,“拦”住了一位下班有些迟的工作人员。从他的口中第一次听到“下周一(8月22日),省委省政府将正式宣布巢湖拆市的决定”。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机关人员有自己选择去处的机会,至于他,他没有决定。

  可以预见的是8月22日以后,曾经在这座政府大楼出出进进的人,将陆续离开这里。当然,肯定也会有新人搬到这里。

   巢湖人?合肥人?

  在第二天的采访中,记者从安徽省政府参事程必定处了解到,自从1999年设立巢湖地级市以后,夹在芜湖与合肥之间的巢湖发展不尽如人意。而记者从有限可见的市容市貌中也能得出这种印象。路面坑洼,交通杂乱,一条马路竟然被拦腰“斩断”,而正在建设的楼群与已建成的小区相互紧挨,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工地……

  在一个有着苏宁电器的,看上去比较繁华的路段,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

  徐先生在居巢区劳动部门工作,负责办理居民的劳动保障事务。他表示他早就知道这个事情了,小道消息已经传了一两年。而现在这件事情肯定定了。他看到了传到网络上的国务院批文。“对老百姓没有什么影响,对我们区委来说也没有影响。”他说居巢区划归合肥以后,会变成县级市,没有什么变化,他和他的同事们情绪都很稳定。

  一位姓魏的女孩子,今年刚高中毕业,她考上了安徽医专。她认为居巢划分给合肥有利有弊。“巢湖划分给合肥,是一个好的方向,毕竟合肥是省城,这里的机会肯定比以前多。”她说,一旦改过来,一些和单位名称有关的单位,比如交通站牌、邮局,商店招牌,在一段时间内会让人觉得混乱难以适应。这个应该不满20岁的女孩子也表示,就这么一下子成为“合肥人”,她感觉有些怪,她更喜欢被称为巢湖人,她对巢湖有感情。不过,她也说时间长了,就能适应了。她也认同记者“你到合肥去上学没有出城”的说法。

  出租车司机陈先生和经营一家小报亭的尹先生则表示,巢湖分拆与自己关系不大。“我们只要吃饱三顿饭,物价稳定就可以了。”他们都表示,影响最大的还是在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官员们。“该退休的退休,该调动的调动。他们很多人都会离开巢湖。”

  巢湖房价会跌吗?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巢湖人中,除了那位准大学生,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房价。他们认为巢湖市区的房价有可能会跌。

  “原来我们这儿是市区,周边四个县的人都很想到我们这边买房子,因为这样他们就成为巢湖人,而不是庐江人、和县人、含山人、无为人,这四个县划出去以后,他们会去所在市买房子。”在居巢区委工作的徐先生分析给记者听。他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而一些人认为巢湖拆分后,周边县里的人也就不会来市府办事了,人气可能会减弱。这也会使生意变得清淡下来。

   观察

   谁将在分拆中受益?

   合肥廓张存价值争议

  在前期规划中,各种规划方案都围绕实现GDP1000亿来作文章。有专家认为,这有点像做命题作文。合肥到底该不该走出历史的桎梏?是简单地追求城市容量、人口规模,还是提升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还是两者兼具并行不悖?各方专家为此各抒己见。

  ■安徽社科院的程必定建议淡化行政概述。他说,中国的城市不可谓不大,不可谓不多,但是品质是差的,所以合肥不一定是立足GDP1000亿等规模目标,而应该选择品质优先的战略,合肥市的城市化应该是结构转化,而不只是人口的转移。

  ■合肥市规划局原副局长劳诚认为,现代商业经济对区位条件的要求相对弱化,挤入长江流域都市连绵带,并不一定将城市空间往东拉长,“海尔集团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设厂,然而经济技术开发区并不在合肥东北向青岛靠近。”

  ■北京大学教授董黎明不同意在合肥采取所谓跳跃式、超常发展模式:“合肥是靠增加人口、投资、扩大土地空间面积来做强,还是靠高效利用、提高运作土地资源来做强?”他曾经将合肥与国内城市比较:“北京有两个开发区,10年中,一个产出1.9亿元/公顷,另一个约4亿元/公顷。合肥开发区面积75平方公里,如果拿出1/3来做工业,按20平方公里,1亿元/公顷计,那么就有2000亿元。因此,要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转向内涵发展。”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的武廷海博士认为,怎样获得经济资源,往往不是经济本身的原因,而是文化问题。“现在我觉得就是一个非经济资源的转化问题。合肥的非经济资源主要是省会城市资源、文化资源,讲到科教基地是源于它的整个人均的科技人员高于上海等大城市,但少了一个总量指标,总量是有限的,这一点不能不考虑,对于合肥科技对城市到底有多大影响,没有一个深层次的研究。因此我不赞成过分强调创新的途径。事实上,只有上海具备这样的条件,苏州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科技的竞争对合肥来讲,就是发展与科技相关的产业,拓展更广的范围,争取在文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南京大学教授郑弘毅则直言不讳:“单靠扩大行政区划来提高城市化是自欺欺人,虽然外延扩大,但质量都很低。”他认为,城市化是个整体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而我们的规划却往往是直觉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城市是人类社会中种种关系的总和,我们却把它简单化了。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韦湘民(Wiesman)见证了西方城市与区域规划长达60年的发展历程。受合肥市政府邀请,韦湘民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从一个西方学者与规划管理者的角度对合肥市战略规划编制发表意见。韦湘民先后到过的中国12个省会城市,他认为合肥最具魅力:“合肥的街景、建筑物的人文尺度以及城市管理的高水准都令我印象深刻。在西方,这些同样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和营造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宜人环境的重大优势。”然而,合肥正在发生变化,高密度的发展正在使合肥丧失以上优良品质。韦湘民建议,为保持合肥“具有吸引力的省会城市”的地位,应当编制城市设计导则以控制建筑形态和建筑物与街道的地平面关系。在他看来,这比合肥向长江方向廓张更有价值。据《锦绣》

  历程 从立市到分拆

  ■1999年8月5日,撤销巢湖地区成立巢湖市

  ■2002年,安徽两会代表首次提议撤销巢湖市,以后每年都有类似提案

  ■2004年,安徽省民政厅成立区划调整研究课题组

  ■2007年,全国两会代表递交撤销巢湖市提案,被全国人大受理,并交民政部研究

  ■2011年5月,安徽省正式向国务院上报《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2011年7月,国务院向安徽省下发名为《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南京社科院专家:合肥做大 南京也该突围

  2009年的时候,南京市社科院做过一个名为“国内六大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的课题,得出的结论是南京都市圈的综合实力名列第二位。丰志勇博士是这个项目的参与者和研究成果的发布者。此次安徽拆分巢湖,合肥都市圈有望做大,丰志勇认为,这个邻居实力的急剧膨胀,并不会对南京都市圈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南京乃至江苏省,应该对安徽的此次举措有所思考: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通过区划调整,把南京做得更大更强?  2009年时,合肥还不起眼

  柒周刊:2009年底,南京社科院曾经做过“国内六大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当时选择的是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沈阳都市圈、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等六大都市圈进行比较研究。当时为什么没有选择合肥都市圈?

  丰志勇:当时学界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各个都市圈的空间形态和实力。

  柒周刊:是不是可以说当时的合肥都市圈的实力还不够格?

  丰志勇:其实当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家就是看到这个都市圈已经在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上形成了相对一体化的结构,比较成熟吧。

  柒周刊:当时注意到合肥了吗?

  丰志勇:没有。当时的都市圈一般都有一个副省级的中心城市。国内有15个副省级城市,它们的城市功能比较完备。合肥不是副省级城市,可能相对来说比较不起眼。

  合肥做大对南京都市圈没负面影响

  柒周刊:最近安徽省进行了行政区划,它的巢湖市被拆分,它的一些县、区,分别被划给了合肥、芜湖和马鞍山。

  丰志勇:看到了这个消息。

  柒周刊:其中巢湖市的庐江县、居巢区划归给了合肥,合肥一下子变大了,其中面积超过了1万平方公里,人口突破800万,土地和人口的规模都超过了南京 。芜湖和马鞍山在分别得到无为县、和县和含山县之后,也都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跨江城市。你对此怎么看?

  丰志勇:安徽的行政区划调整走在了江苏的前面。这么多年来,江苏也没进行过这么大力度的区划调整。安徽的这个举措,有利于区域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对做大区域的经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柒周刊:合肥都市圈实力的增强对南京都市圈有什么影响?网上有评论说,“合肥做大,南京措手不及”。

  丰志勇:一方面,合肥做大,它的辐射能力增强,周边的资源会向它积聚;另一方面,马鞍山也是南京都市圈的一部分,它做大了,也有利于南京都市圈实力的增强。

  柒周刊:芜湖和马鞍山都是南京都市圈的成员,这次通过区域划分,合肥、芜湖、马鞍山三个城市的联系更紧了,这对南京都市圈有没有影响?

  丰志勇:城市之间的联系有地域上的,也有城市功能上的,不能说马鞍山、芜湖从此和南京的联系就削弱了。

  南京和合肥,就像上海和南京

  柒周刊: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今后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丰志勇:合作和竞争吧,这样才能共赢,如果恶性竞争的话,对双方都不利。

  柒周刊:在世界范围内有没有两大或者几大都市圈共赢的例子?

  丰志勇:有啊,日本的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支撑了日本的整个经济。

  柒周刊:要做到共赢,是不是在产业上做到错位发展?

  丰志勇:市场会作出选择,像合肥的土地、人力、商务成本要比南京低,而南京的科教水平高,其实就是把自己强的地方做得更强,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行。目前,合肥的白色家电很厉害。南京就是需要把南京的科教资源强的优势发挥出来,做知识之都和创新之都。

  柒周刊:南京都市圈已经提了10来年了,都市圈的名单会经常变动,现在是8个城市,以后会不会变动?比如说,芜湖,马鞍山会不会退出南京都市圈,加入到合肥都市圈?

  丰志勇:我举个例子,苏南的城市有个说法,叫着白天向着北面,晚上向着东面。意思就是一个城市的“走向”,不完全是由行政命令决定的,经济、市场是更重要的因素。

  柒周刊:但这还是要看南京的经济实力如何?

  丰志勇:对啊,你实力强,辐射能力强,人家就会主动和你联合。

  柒周刊:南京有可能辐射合肥吗?

  丰志勇:不可能,南京目前还没有能力辐射合肥。

  目前,南京和合肥的关系,有点像上海和南京。

  南京内部外部区划都应该有所调整

  柒周刊: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各有什么特点?

  丰志勇: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合肥都市圈的成员都是安徽省内的城市,南京都市圈是跨省的。像武汉、成都都市圈都是省内的,所以如果南京都市圈能够做大的话,意义要更大。

  我觉得合肥如果做大的话,对南京也是好事。举个例子,长三角地区,如果上海、南京、杭州同时做大做强的话,这个区域参与全球的竞争力就增强了,如果只是上海一家实力强,这对整个区域发展并不是好事。如果合肥做大,它融入到长三角这个大的城市带,那不是整个区域的实力更强了吗?而且,南京处在上海、杭州、合肥三强之间,它的作用会更突出了。这对南京也是个激励,南京也有可能因此做大。

  柒周刊:怎么个激励法呢?

  丰志勇:安徽进行了区划调整,那么就促使南京考虑内部怎么进行区划调整,外部,则是江苏省怎么进行区划调整,争取把南京再做大。这主要看省里的考虑,就像安徽这次举措,得益的是合肥,但是决策是安徽省做出的。在这一点上,江苏省是落后了。但是这也说明,大的区划调整是可能,主要看省政府的决心。

  柒周刊:影响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不仅仅包括这个城市在经济上的开拓进取,也包括招商引资、产业调整、布局,区域调整也很重要,甚至更大。

  丰志勇:是的。行政区域的壁垒怎么突破,合肥是个很好的案例。

  柒周刊:那具体到南京呢?

  丰志勇:南京主城区的面积在全国副省级城市里面处在倒数第三位,像杭州通过区划调整变大。其实南京的潜力是很大的。

  柒周刊: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呢?

  丰志勇:南京内部应该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几个主城区可以合并,比如新街口,目前隶属于好几个区,如果统一由一个大区管理,效果可能会更好。城市内部的区划调整,北京和昆明都率先做了,而且很有效。外部,如果能把句容划进来,南京做大就立竿见影了。

  柒周刊:面对安徽的举措,江苏应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呢?

  丰志勇:应该积极应对,南京多少年都没有变化了。

  合肥都市圈(经济圈)

  包括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四市以及桐城市,土地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合肥经济圈从以合肥为区域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发展成为我国泛长三角的重点城市群。

  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以南京为龙头,包含了周边100公里左右的区域,地跨苏皖两省,面积达4.32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约2600万人。南京都市圈的成员城市有:南京市、马鞍山市、滁州市、镇江市、扬州市、芜湖市六市全部行政区域以及淮安市下辖的盱眙县、金湖县,巢湖市下辖的居巢区、和县、含山县。

  安徽省政府参事程必定: 希望看到一个宁合都市圈

  为了促成巢湖市分拆,安徽省在今年5月成立了由省社科联牵头的“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课题组”,程必定是课题组的成员。“这是一个漂亮的顶层设计。”这是他见到快报记者说的第一句话。这位忙碌的安徽省政府参事,见证了此次行政区划由酝酿、调研,到最后形成决策的全过程。他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了此项决策的来龙去脉。而此项决策也引起了南京网友的关注,“合肥做大,南京措手不及”,一些网友甚至表达出一定程度的担心。程必定表示,宁合是竞合关系,会形成一种共赢的局面。

  柒周刊:这几天关于巢湖拆分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后,很多网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网友有一些担心,就是随着合肥的做大,合肥都市圈变强,有可能会削弱南京都市圈的实力和影响。

  程必定:都市圈是一个虚拟的区域,不是行政区域。它是由市场因素决定的,不是由行政因素主导的。南京都市圈是跨省的,包括一些安徽的城市。南京如果搞得更好,安徽的这些城市肯定会待在南京那个区域;如果搞得不好了,它们就会跑到合肥。打个比方,马鞍山是南京都市圈的成员,它到南京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这次巢湖市的含山县、和县划分到了马鞍山,使得马鞍山变成了一个跨江城市。马鞍山也变大变强了。这对南京当然是好事,作为南京经济腹地的马鞍山,有了更多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这对南京的发展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会促进两市同城化形成。

  柒周刊:你怎么看待目前和未来的南京与合肥的关系?

  程必定:这次拆分巢湖,看上去合肥变大了,也有可能变强了,但是实际上,合肥的做大,既有利于南京都市圈的发展,也有利于合肥都市圈的发展。

  一个有实力的南京和一个有实力的合肥可以形成一种“宁合结构”。这种关系就像有一天形成“宁合汉结构”一样,只会促进南京、合肥,以及武汉的共同发展。

  柒周刊:请具体说说这种竞合关系?

  程必定:其实就目前来说,南京是强的,合肥是弱的,就像“中美结构”一样,美国是强的,中国是弱的。南京的存在,对马鞍山、芜湖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合肥发展好了,将与南京形成一种竞合关系。竞争的结果是错位发展,内容主要体现在产业的竞争上。双方可以在竞争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然后选择各自的长处,着力发展。双方的合作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政治方面的,社会体制,劳动力流动,市场管理,交通的一体化等等,需要两个城市的协作与配合。另外还有技术方面的合作,双方在人才、项目、设备啊也会有更全面的合作。

  竞合,就能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因为竞合是压力,也是动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从大的方面说,南京和合肥都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我们可以共同面对和化解这种压力。

  柒周刊:你认为面对合肥的做大,南京应该做些什么?

  程必定:南京肯定会有自己的考虑,但目的也肯定是把南京建设得更大更强。

  柒周刊:今后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宁合都市圈”?

  程必定:这是一个最好的状态和结果。

  柒周刊:合肥变大后,有一个新情况是,它和南京更近了,从地理上说,两者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邻居。

  程必定:如果把巢湖算进去,两市就接壤了。其实从历史上来看,合肥和南京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安徽和江苏过去就是一个省。南京很多领导干部是合肥人,合肥也有很多领导干部是南京人,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调回南京了,因为南京发展得要更好一些。还有我们的前任省委书记就是南京人。


-----------------------------------------------------------------
以上正文预览由 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sina.com.cn/c/2011-08-21/031623024350.shtml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