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路桥集团郭利平:解析《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如何起草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56:39

解析《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如何起草的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



作者:杨谷    来源:光明日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二○○六——二○二○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以下简称《信息化战略》)已于5月8日公开发表,日前,记者就该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中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人。

  问:为什么要编制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答:《信息化战略》的第一段话回答了编制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目的,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这是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环境,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从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信息技术发展加速以来,经过60多年,世界各国已逐步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由于信息技术广泛的渗透性,正演变为影响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以,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如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等,都针对信息技术**持续制定了国家战略。其中最典型的是新加坡,从1980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制定了5次信息化发展战略,为其从发展中国家跨入发达国家行列起了重要作用。当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技术**演变成产业**、社会**时,就对后进国家的赶超提供了新的机遇。
  其次,信息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当前面临的瓶颈问题,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信息化战略》的主要任务都是围绕上述目标提出来的。无论是解决三农问题,还是应对资源、能源需求和环境污染问题,信息化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有些方面,信息化是必要条件,有些方面,采用信息技术可以做得更好。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障社会正义和社会稳定,还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信息化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如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这是从源头上遏制**的重大举措。许多地方都在尝试通过信息网络促进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电子社区的出现为群众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极大方便。安徽芜湖通过实施“金盾”工程,出现了“大信息、小行动”的新思路,通过信息排查精确打击,破案效率大幅度提高。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信息化同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国家的基础创新能力要提高,必须扩大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基数。提高创新能力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13亿人的科学素质,让更多的人进入创新的行列,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将为此创造前所未有的条件。二是通过信息网络可以形成更好的创新环境,使产、学、研联系更加紧密,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科技信息、科研装备等科技资源。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成立了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1993年成立了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2001年成立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小平同志1984年就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战略构思;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问题;十六大又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要求。这次制定《信息化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信息化的新需求,应对信息化发展新趋势所作出的全局性战略部署。

  问: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定位是高还是低?
  答:一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定位是与国情密不可分的,我们的观点是定位要恰当。制定国家信息化战略的目的是抓住信息化机遇,使信息化本身走一条科学发展道路,为国民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服务。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首先要认识现状和基础条件,分析国际国内技术、产业、应用的趋势,总结过去几十年的成绩、经验、问题和教训,分析各个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保障措施。总的来说,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定位是追赶型战略,客观地说,还不是赶超型战略。当前我国信息化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位置,近五六年来,我国信息化全球排名没有上升。尽管不少人会感觉这些年信息化抓得很紧,发展很快,但是放在国际上一比,不少国家比我们发展得更快。到2020年,我们希望整体上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或领先位置,在某些地区或领域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领先水平,但整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加快发展,缩小差距是确定战略目标的基本思路。



问:作为首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如何起草的?
  答:2001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作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国务院信息办的职责之一是研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4年,我们组织了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开始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有很多专家学者参与了这项工作。在此基础上,把编制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列入了2005年工作计划。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要求,2005年,国务院信息办牵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等许多部门参加,共同起草了《信息化战略》。这是第一次制定国家级信息化战略,信息技术发展快、渗透快,时间跨度又是15年,难度很大。在起草过程中,我们广泛征求意见,前后几十稿,参加起草的同志付出了大量的劳动,许多领导和专家学者为此呕心沥血,应该说,《信息化战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对广大群众产生什么影响?
  答:信息化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和全体人民密切相关,因为任何人、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信息。如何使全体人民充分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好处,是《信息化战略》贯彻始终的一个重要思想。在指导思想和方针中,明确提出了信息化要“以人为本,惠及全民”。

  惠及全民的思想贯穿整个《信息化战略》,国民信息技能培训、缩小数字鸿沟等战略行动,更是直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改善工作条件、方便参政议政发挥作用。在电子政务的实施中,把创建参政议政渠道作为重要内容;在社会信息化方面,在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作出安排。

  问:如何保障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国务院信息办将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答:在《信息化战略》通过后,我们就在制定贯彻实施的计划,正在逐步落实中。主要内容有:一是组织学习,深刻领会《信息化战略》。战略集思广益,高度浓缩,需要下工夫学习和领会,要通过对《信息化战略》的学习,统一认识。为了更好地推动学习,我们正在组织编写有关辅导材料。二是要将推进信息化的行动统一到《信息化战略》上来,发展战略跨3个五年计划,要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成为贯彻落实《信息化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要与其他相关的计划、行动和各部门、各地方的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要总结典型经验,通过典型经验的引导,把《信息化战略》确定的指导思想、方针、目的体现出来。三是还要进一步研究制定保障措施,为贯彻落实《信息化战略》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信息化战略》的落实主要靠各职能部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主要作用是推动和协调。

  问:发展战略中提到,我国的数字鸿沟有加大的趋势,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对此产生什么影响?
  答:数字鸿沟的统计、评价,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评价方法或体系。数字鸿沟确实存在并有加大的趋势,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城市的不同阶层之间都是如此。例如城市贫民、残疾人,他们不发展或发展慢,别人发展了或发展快,数字鸿沟就扩大了。数字鸿沟不仅仅是数字的,研究证明,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是正相关。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缩小数字鸿沟,但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政策安排上,是朝着缩小数字鸿沟而展开的,如强调信息网络的普遍服务,强调对农村的普及和优惠政策,强调提高全民信息技能等等。

  问:以往有的信息化方面的规划曾经以内部文件的形式发布,这次的发展纲要为什么采取这样的发布形式?
  答:以公开文件的形式发布,是我们一贯的想法,因为信息化是一场社会变革,涉及面太广泛了,需要全民认识的提高和全民的参与。《信息化战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并由中办、国办印发,公开发布,为贯彻落实创造了很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