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八大怪是哪八大怪:透过民间口头传说,缅怀、追思先祖董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07:16

透过民间口头传说,缅怀、追思先祖董俊  

2010-05-05 07:31:37|  分类: 董氏家园 |  标签:杂谈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透过民间口头传说,缅怀、追思先祖董俊 

                                    董俊第26世孙   董职嵩

    董 俊(1185-1233),字用章,藁城人,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末归元,以功累官左副元帅,大小百战,无不克捷。后围金主于归德,力战而死。俊忠实自许,不妄杀戮,故人乐为之用。后追封赵国公,谥“忠烈”。这是史册对先祖董俊简要的描述。

在董俊的故乡藁城,流传很多关于董俊老祖的传说故事。我是董俊的第26世孙‘职’字辈,这些年把这些传说和有关历史资料对照,发现有些传的不准确了,也有些传错了。董俊墓的神道碑在祖坟矗立了几百年,碑文清楚记载‘战死归德’,而传说大都有特定的历史内涵,为何出现了极大的偏差呢,估计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因怀念祖先而表达的自豪情感和哀思寄托;二是发泄某种愤恨情绪。三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不管怎样吧,我把读史的收获和口头传说进行一下梳理,初步列出下面几个问题,请学者及董氏族人一起讨论研究,同时透过我们老家的这些传说,缅怀、追思先祖董俊。

现在从以下九个方面加以分析和探讨:

一、董俊是否曾被封王?还是因‘廉州之王’而被尊称为董廉王?

    藁城人大都知道董廉王,在南董乡南大章、北大章村数千名董俊后裔们,对董廉王更加熟悉。大家在春节拜年、家庙(祠堂)祭祖、去董家坟烧纸等活动时,常常提起老祖爷董廉王,致使其名号辈辈传承而经久不衰。祠堂族谱的最上端是董俊的画像,正堂的中间供奉董俊神龛牌位。谁都知道董廉王就是先祖董俊,但到底是‘莲王’还是‘廉王’,或者是‘梁王’,谁也说不清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这几年查遍了《元史 董俊传》、《太傅忠烈公神道碑》、吴澄(1249-1333)撰写的《题董氏家传世谱后》、吴师道(1283-1344)著《董氏家传录序》、《赵国忠烈公赠谥制》、《藁城县志集注》以及《元史 董文炳传》等史籍,都没有关于‘王’的记载。分析认为,族人辈辈口传、十里八乡都知道的董廉王和董廉王坟,肯定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有其历史的特定内涵。大概有几种可能,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曾经被赐封为‘王’而未受?族人为之骄傲并广为传诵,而自然形成代代口传。

     封王未受的思考依据是,元文敏公明善(1269-1322)著《董氏家传》,纳新(1309年-?)著《河朔访古记》均有‘进封王爵,辞不受’的记载。原文摘录‘台臣上章,累请援史张功臣例,进封王爵,子孙辞不受,盖以满盈为诫也。’这大概就是董俊家族的祖训。既然封王未受,史书资料就没有记载下来,但是《赵国忠烈公赠谥制》有以下记载:

     “.....故龙虎卫上将军、中山知府监军、左副元帅俊,沈鸷而能谋,纯诚而弗贰。际风云,归真主,披荆棘,立诸城。才优玉帐之奇,学贯金韬之秘。遏群寇于抢攘之始,辑遗黎于疮瘠之余。威以畅,惠以孚,出则攻,居则守。桑麻四野,同为拱北之民,组练三千,分握征南之节。偾投机之易失,辄贾勇以先登。节惠易名,尚加礼秩,以劳定国,端赖哲人,功臣升共享者畴欤?伟绩当先书者卿也。”这是朝廷的最终结论。“特赠翊运效节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寿国公,谥忠烈。”

   可见董俊封王不是不够条件,也不是皇上不批准,朝中大臣屡屡奏请,只是子孙“辞不受”罢了。但是,民间依然代代传说,董俊为“董廉王”。试想假如不是‘辞不受’的话,文史资料里肯定就有了封王的记载,《元史 董俊传》就应当是《元史 董俊世家》了。

2、统帅藁城时功绩显赫,而被尊称为‘王’?

1220年董俊统帅的‘匡国军’屯驻藁城,1222年,藁城县就被改为‘永安军’。‘军’在当时又是行政区的名称,宋元时与州、府、监同属于‘路’。比如正定路、保定路。董俊是永安军首领,县志记载董俊又是当时藁城的邑令(县令,正七品。赵迪时任‘同知’节度使,正八品,也称县丞)。我分析当时是一种‘军政合一’的政制。行政上是最高长官,军事上又是司令,这就是藁城的‘王’了,而藁城在隋唐时期曾经的名称叫‘廉州’,他自然就成了‘廉州之王’,因此有了董廉王的称谓,人们就以此口传至今。

    3、如果是‘梁王’,可能性也不大。在战国、汉、唐、宋、辽、明等朝代都曾有‘梁王’,多用于官名,或按封地封梁王,经查历史上的‘梁国’或‘梁地’是湖北的钟祥市。董俊的先祖是中山国人,他助元平金灭宋,率军南征北战,1233年战死河南归德(今商丘),祖居地和捐躯地以及征战地都与钟祥无关联,即便封王也不会封为‘梁王’。

    4、如果是‘莲王’、‘连王’,暂无考。

    以上的分析纯属个人观点,望学者和董氏宗亲一起来研讨。

二、藁城的‘藁’字上边的草字头是董字上边的草头吗?

    这就得从藁城的历史沿革说起。据县志记载,战国时九门有九室而居,赵武灵王改为九门县(见战国策),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始置槀城县,北齐时(公元550——577年)称‘高城县’。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析高城县,置昔阳县。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以高城(槀城)置廉州,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复名槀城县。至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廉州,廉州共使用16年时间,唐代又从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至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使用廉州的名称25年时间。之后又为槀城县,直到蒙太祖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改为藁城县。

从西汉置槀城县到上边加一个草字头,经历了东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北南宋等多个朝代,历史1347年的时间,除了隋唐两朝曾两次共41年用‘廉州’,北齐和随初使用了三十多年‘高城’,其余一千二百多年一直沿用‘槀城’。这个千年古县的‘槀’字,绝不可能随便就改成‘藁’字了。我分析认为是因董俊而改。

公元1215年,蒙太师、国王木桦黎(1170—1223)率军攻金南下河北,董俊当时已由千户长升为带兵将领,因不满金朝那些女真族的歧视性的统治,弃暗投明,率军归降木桦黎。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明智之举,按照革命的理论就应当叫做‘起义’。1219年,董俊因功提升为‘知中山府事’,配金虎符握有兵权。金兵将领武仙(?-1234)据守正定,董俊率兵攻克正定,周围几座城池都归附董俊。1220年,又大败武仙于曲阳县黄山,木桦黎秉承旨意,授董俊为‘龙虎卫上将军’、‘行元帅府事’,驻守槀城。不久木桦黎又承旨授他左副元帅之职,宣布其统帅之兵为‘匡国军’。1222年,因董俊的‘匡国军’功绩显著,槀城改为‘永安军’。他还对木华黎进言:“武仙黠不可测,请加以防备。”1225年二月,武仙果然杀死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史天倪(1187-1225)反叛蒙古,再投金朝。一时间,槀城近旁州县大多改变旗帜,董俊“险夷一节”,孤军坚守,武仙重兵攻藁城一年余不下。其后董俊拥护史天倪弟史天泽(1202-1275)为主帅攻克真定,并帮助史天泽稳定了河北局势。县志记载,乙酉,金大正二年,蒙太祖二十年(公元1225年)冬,武仙复据正定,年仅23岁的新元帅史天泽出奔槀城。时在槀字上加草字头,称‘藁城县’。经过认真分析认为,这就是为表彰董俊功绩,而在槀字上加董字的草字头,从而产生了沿用今天的全国独特的‘藁’字。

据史天泽研究会信息,1225年元帅史天泽出奔藁城,是向40岁的左副元帅董俊借兵,董俊给以很大支持,出兵和史天泽共同围剿武仙。为表彰董俊多年抗金功绩,史天泽奏请朝廷,将董字草头加在‘槀’字上面,改‘槀城县’为‘藁城县’。当时史董二帅关系和谐,共同为新朝建立作出了很大贡献。史董两家和睦亲善,并且还发展成了亲戚关系,董俊的嫡孙女,也就是董文忠(1231-1281)之女成年后就嫁给史天泽之八子史彬为妻。

改藁字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也有一些猜测。据记载,唐时有守城兵士夜间将草人用绳坠于城墙外,攻城军士万箭齐发,形成‘草船借箭’的结果。这只是产生‘藁人’(即草人)的记载,也没有用于县名。唐到元初概有五六百年时间,数百年后再为曾经的草人(藁人)而改县名,没有可能,也没有历史事件作理由。

另一种解释,藁城地方农田的草很茂盛,把草放到头上顶起来,为了避免杂草丛生。对此县志记载是:‘相传谓:恐稿、槀无别,因荒纳稿之说,‘非也’。

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出自耿村故事(耿村现为藁城故事村)。说是藁城原本叫槀城,元代,有一位县令下令加固城墙,朝中有位大臣视察至此,疑有自立为独立王国而产生误会,汇报朝廷要灭掉槀城,朝廷刚批准,紧接着解除了误会,但是皇帝金口御言啊,既然批准灭了,就不可复活呀,为了圆满此事,采取了变通办法,在槀字上加草字头,还读原来的音。这样就有了如今的藁城。分析一下,这种故事传说,没有年号,没有官员名字,情节虚构的很荒唐,我的结论就还是县志里那两个字‘非也’。

综上所述,藁字确实就是因董俊而改。藁城史册将永远记住藁城的历史名人董俊。今天的藁城市政府网站资料里,董俊是抗金名将。在一代名将的家乡,一个藁字内含了对抗金英雄的纪念,当然也值得其后裔们为此而骄傲和欣慰。

三、解读‘永安路’和董俊的内在关系。

现在的藁城县已发展成为一个县级市,市区的道路分别冠不同的名称,根据城市道路命名的规律,大都与它的历史文化或地域以及经济建设有关系。藁城有一条‘永安路’,它就是沧石路(现在名称307国道)通过藁城市区的路段名称,据了解‘永安路’的命名根据,就是因为董俊的匡国军驻藁城而使槀城曾为‘永安军’、‘永安州’而得名的。

从西汉置县到现在已经2100多年。期间三次改为‘州’,其中两次改‘廉州’共使用了四十一年,1222年改‘永安军’,1225年恢复槀城县并加了董字的草字头。1234年董俊牺牲后的第二年改为‘永安州’,虽然仅使用一年时间,也是千年古县的一个里程碑。因此,藁城县城关镇恢复使用‘廉州’镇,过境藁城的307国道,由过去的‘沧石路’,改命名为‘永安路’。‘永安路’就是董俊的‘永安军’和因其功劳卓著而升的‘永安州’的历史印记。作为董俊后裔,每当走在永安路上,或者有人提及永安路时,情不自禁的想起先祖董俊,想起他老人家在朝代更替时,‘际风云,归真主’的英明决断和历史功绩。他为中华民族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作出过杰出贡献。我们感谢他,也为他而骄傲。‘永安路’的名称将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四、关于董俊战死归德和传说‘屈斩’的思考。

我在孩童时代,常常听到关于先祖董俊当年在朝为官,因为奸臣诬陷,被皇帝下令斩首,但是行刑后尸不倒地,皇帝得知后,明白董俊是受了冤屈,才特赐‘金头玉葬’。实际情况是‘战死归德’。

归德,今河南商丘市,明朝以前叫‘归德府’。当年董俊率军南下攻金,于公元1232年围金主哀宗于汴梁(今开封),金主弃城东逃,又围于归德,1233年四月十八日攻城激战中,董俊身先士卒,誓‘马革裹尸’率军奋战,不幸牺牲在最前线,年仅四十八岁。堂堂一个左副元帅,捐躯于战场,兵荒马乱中连尸体也无法寻回,这些悲壮历史,董俊后人从感情上无法面对,于是就渐渐传出被‘屈斩’的故事,大概是用以发泄因皇帝派他到第一线、且奋战而死的愤愤不平吧。

2003年8月24日至25日,我第一次去归德,考察先祖长眠之地。看到归德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归德府城池自明代始,整体向北移动了一个城的位置。既南门外大片空地是过去的城内,现在的南门就是过去的北门。现在的南门以北直到北门这个明代城池,在元代是开阔空地。归德府城已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必然具有它的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站在商丘城门楼上,俯视全城景色,不免思念先祖,浮想联翩。仿佛听到了当年战场的杀声阵阵、马斯人鸣。当时,为寻找董俊捐躯疆场的有关线索,在归德府城楼文物商店,特意购买了一套《归德府志》和《商丘县志》,还选购了《商丘史话》,遗憾的是,翻遍了有关章节,除了当年那次战争的简单记载以外,没有找到左幅元帅董俊的名字。但是我从中了解到金哀宗1233年一月逃到归德府,到六月启城再逃,期间负隅顽抗了不足半年,但就在这半年中的四月十八日,我祖董俊在归德战死了。这几本书让我增加了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因此我细心的收藏了它们,每当看到或翻阅这些书,就想起先祖牺牲地和勾起对先祖的怀念之情。

2009年4月22日,我和本村同宗董胤繁、董繁伟、董隆瑞(我们四位正好是胤、繁、隆、职四代的代表)到山东滕州,寻找1963年董家庄村借去的我村董姓族谱,之后绕道徐州,转河南商丘后才回返,绕道目的就是四个辈分的代表,共同祭拜和考察先祖捐躯之地。

现在的商丘城区,繁华而古朴,比起北宋清明上河图描写的东京汴梁那种繁华景象毫不逊色,但这在770多年以前,这繁华的城市中心,是归德府北门外的河滩战场,我祖董俊就长眠在这繁华城区的泥土下面,我们缅怀他老人家,为他阵亡而痛心,来此谒拜,也算寄托了他一脉传承的后人的一种情感啊。

当时我还联想到,如若他老人家九泉有知,定会为其后世玄孙的到来感到欣慰,同时也为其已拥有近百万血亲后裔而高兴,也为中华民族五十六个兄弟的和睦大家庭感到自豪,甚至还为中华崛起和祖国统一之大业,向我们表达他的期盼和对我辈的嘱托呢。

五、是‘金头玉葬’还是‘金头御葬’?

在传说中,董俊死后,皇帝赐‘金头玉葬’,查了文献资料,没有文字记载。金头,大概是在厚葬时用了金冠,或者像误传的被屈而遭斩首后,因无头而杜撰出来一个金头。记得有人说南蛮子盗墓,曾挖走了董廉王的金帽子。这样金头就是金冠了。那么‘玉葬’还是‘御葬’呢?如果玉葬,就可能是玉棺或是玉衣(汉代葬制有金缕玉衣),或者是玉枕等。元代葬制没有出土以玉为主要特征的墓葬。我理解应当是‘御葬’。左幅元帅战死,势必惊动朝廷,如果发一个当时叫‘谥制’的文件,其主要作用是对其封赠,其次还相当于现在的‘讣告’。虎卫上将军、左幅元帅牺牲,朝廷发了讣告,实际等于现在的国葬。其墓地矗立的‘御赐神道碑’,和普通墓碑的区别就在于‘御赐’。再以‘金冠’入殓,那不就是‘金头御葬’吗。 玉葬也罢,御葬也罢,总之是隆重安葬的意思,一定随葬了不少金玉珍宝,到现在都变成了珍贵文物,不然不会在2001年就被河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董俊衣冠冢和七十二疑冢。

董俊家族墓地董家坟占地981亩,现在官方名称是‘南董元代古墓群’,藁城政府网站有详细介绍。但在传说中,董俊葬入祖坟后(实际是衣冠冢),因为随葬了很多宝物,以防盗墓,一晚上起了七十二个大疙瘩(封土大墓,俗称大疙瘩)。还有一种传说,为访贼人盗墓,董俊死后,老董家天天出殡,整整持续了七十二天,因此就埋了七十二个大疙瘩。用以迷惑盗墓者,使其不辨真假。

先祖董俊战死后十七日,按照礼制,葬其衣冠于先茔。皇封为赵国忠烈公。大学士李冶(1192-1279)为其撰写碑文。董俊墓前御赐神道碑、石牌坊、石像生、文武翁仲、阙门等雄伟壮观,体现了开国功臣的身份地位。而特别引人瞩目的是,衣冠冢大墓封土数仗高,俨然像一座小山,而且在以后数十年,他的儿孙辈又出了国公十余名、大夫四十三名、将军二十二名等等多名元代官员,葬入董家祖坟越来越多,很多也都是几仗高的封土,也就有了数不清的大疙瘩,外人如不深入里边细看墓碑文字,怎能辨认出哪一个墓冢是何人的。七十二个大疙瘩就使人们更加深信不疑。我国著名人物死后可能都会有疑冢,曹操死后就有七十二疑冢的之说。这大概也是个惯例,因此董廉王坟墓有七十二个大疙瘩便广为流传。

另外也有关于那个屈斩的传说:董俊在朝为官,屈斩后遗体归葬,从元大都北京出城便开始埋葬,一直延续到南董村的董氏家族墓地,几百里路断断续续共埋葬了七十二个大疙瘩。这些种种传说,大概只是体现了董氏后人防止祖坟被盗的心理而已吧。

七、遐观亭为何建在大张?大张和南大章、北大章的关系。

这个问题得从董俊三子董文用(1223-1297)的别墅说起:据元代胡祗遹(1227—1295)撰《遐观亭记》载:“去藁城西北,三分舍之二村曰大张。沃野平豁,稼肥木茂。聚落如画,居民熙熙。仰恒山于云端,来滹水于天际。郎中董公彦才别墅在焉。筑亭水渚,征名友人胡某,扁之曰遐观”。这是古文对董文用别墅的描写。

董文用,字彦才,功劳和文才使其官位相当显赫,但是因而也曾遭到佞臣嫉妒,元朝至元16年(1280年),57岁的董文用铁骨铮铮、蔑视佞臣谗言,愤然辞掉高官,佛袖而去,回归故里,建别墅过起休闲日子。

别墅,辞海解释:‘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修养用的园林住宅’。董俊家族原来本是九门城里的望族。南大张、北大张就是九门城郊外的两个小村庄,董文用辞官后,无官一身轻,他没有回九门城里居住,而是在郊外‘大张’建造别墅,‘茅茨数椽,仅避风雨,读书赋诗,怡然燕居’。常邀友人至此,登亭赏景,谈古论今。董文用及其家眷从城里人变成村里人,虽然三年后(1283年)皇帝启用旧臣时,又被召回朝中重新委以了重任,但董氏族人却逐渐迁移至大张一带聚居。

翻开藁城历史地图,或看看县志里关于区域的史料,你会发现,现在的大章村就是以前的大张。那为何改为大章呢?这也和先祖董俊有关系。董文用建别墅以后,这里的董俊后裔人口繁衍逐渐增多,董家坟、董氏家庙也越来越具规模,与董氏有关的文化也得以充分的传承与体现,董俊,字用章,为纪念他老人家,大张也就改作大章,音同字不同啊,原来的南大张、北大张就成了现在的南大章、北大章。后裔聚居的村庄名字,就是纪念和缅怀先祖董俊的见证。

八、董俊先祖就是藁城人而非山西洪洞。

在藁城乃至华北,到处流传着‘问我祖籍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话。多年以来,我老家的董氏族人也有跟着这样的传说在传同一个故事。说是这一带的人口都是从山西过来的移民。还有的说,凡脚上小指的指甲有裂纹的,都是洪桐县迁来的。其实,这是不对的。元朝立国近百年,董俊是元代首任藁城县令,其长子董文炳(1218-1278)、四子董文直又相继任藁城县令。元代以后的明代,官府才从山西大规模迁移人口充实藁城,资料记载,‘甲申,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迁山西之民以实藁城’、‘丙申,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藁城经历代战乱、灾疫,人口凋耗,土地荒旷,户口仅存三分之一。徙山西之民以实藁城’。加上原有人口和多年繁衍生息,历经宣德、正统到成化共五十多年,藁城的户数才达到1942户,人口26694口。那些迁来的人口是多少虽没找到记载,但是迁入的人们肯定有恋家情怀,思念家乡就是流传‘老家是山西’的主要原因。其他不是山西移民的人有的也跟着这样传,大概是缺乏文化和历史知识而人云亦云罢了。

元代就在藁城任县令的董俊家族,绝非是明代从山西洪洞迁来的。现在再来赘述这个问题,目的就是让我董氏族人不要再跟着错误的传说而传说了。藁城董氏世代就生活在本家这片热土上,祖坟、碑文、传记、谥制等就是有力的证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九门本有九室而居,赵武灵王改为九门县。而元代纳新著《河朔仿古记》就明白的写了董俊家族是九门城中一个名门望族,摘录如下:九门故城(董氏族附)。藁城县西北三十里,荒城一区,盖战国时赵邑。本有九室居之,武灵王改曰九门。《史记》“王出九门,如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是也。惠文王二十八年,蔺相如城之,汉为县,今为九门镇,野台在城侧,俗呼为“寒台”云。城中世家,惟董氏一族,故自其龙虎卫上将军俊帅孤军内附,灭金之役,战死黄河之上,谥“忠烈”。

九门城中的世家,九室之一的董室,祖居九门之地的名门望族,历经了两千年以上的董氏藁城人,他和明代迁移人口以实藁城没有关系。  如果再向前追宗问祖,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价值的资料,按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溯源不能靠猜测和推断,绝不可以再杜撰出一个祖宗来。 但是2007年2月11日山东寿光日报发表该报记者王大鹏的文章,“董俊是董键十世孙。董键,河北藁城董氏宗谱中记载:宋真宗二年(公元997年)董仲舒48世孙董健从山西回归故里河北藁城。”

经查找藁城董氏宗谱,没有发现此记载。如果某本宗谱真有此记载,那么战国时九门是因有九室而居的九室,就不包括董俊世家了。十世祖迁回藁城之说,没有早于元代《河朔仿古记》的史料根据,就难以置信。能否定《河朔仿古记》,才能认定董俊十世祖董建之说。

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何元代《董氏家传》、碑文等除了记载俊的上三代是徽、哲、昕以外,没有提及十世祖,明初宋濂(1310-1381)主编的元史卷48《董俊传》也没有三代以上祖的记载。如果说是因为元史编的比较粗,那么现在来研究细化它必须有充分根据。不可以用推理和估计的方法去细化和替代历史。

九、关于九子八公(或者八功)的传说的分析。

    先祖董俊生有九子:(也有老九为义子之说)

长文炳,字彦明,金紫光禄大夫,中书左丞,谥忠献公;

次文蔚,字彦华,故侍卫亲军千户,武卫上将军,陇西郡伯;

三文用,字彦才,资德大夫,御史中丞,兵部尚书转礼部,知制诰,兼修国史,谥忠穆;

四文直,字彦正,故藁城令,佩金虎符;

五文毅,字彦强,中顺大夫,刑部尚书,荆湖北道宣慰副使;

六文振,字彦兴,曾坐镇廉州,早殁无后;

七文进,字彦昇,承事,即顺德路总管、府判官,青藏廉访使;

八文忠,字彦诚,符宝局侍郎,典瑞局监郎,故资德大夫,佥书枢密院事,兼典瑞卿,谥正献;

九文义,字彦荣,廉州赐使,早殁无后。

至于是九子八公(国公),还是九子八宫(在皇宫为官),还是九子八功(功臣),也没有具体文字记载,我们理解就是国公或者功臣多的意思吧。关于八公之说,按着《董氏祖事》和传记等文章统计,从董俊的父辈到子孙辈的赠封和追封,实为公爵13人,侯爵3人,伯爵1人。一个家族如此多人受封,这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下面将公爵、侯爵、伯爵附录如下:  13公爵即:赵国忠懿公董昕(追封)

赵国忠烈公董俊(初封寿国公)

赵国忠献公董文炳  赵国忠穆公董文用     赵国正献公董文忠

赵郡忠愍公董士元      忠宣公董士选     赵国清宪公董士珍

冀国肃诚公董守乍  湘国公董守正(勋戚) 赵郡靖献公董守中

冀国忠肃公董守简

冀郡肃献公董敬辖

 3侯爵是:陕西郡候董士秀(勋戚)   武献侯董士表  (勋戚)

          昭毅侯董守义  (勋戚)

 1伯爵    陕西郡伯董文尉

董俊一门在元代武能定国,文能安邦,武功文治,贤能辈出。除此众多国公、侯爵、伯爵之外,还有大夫,在元朝,大夫大多指文官、散官或封赠头衔,凡从四品以上的文官都称作大夫。如荣禄大夫为正一品,资德大夫为正二品,嘉议大夫为正三品,朝列大夫最低,为从四品等。因此在元朝的众多学士文人的文章里,就有了《藁城董氏》的专用称谓。

43大夫:

     光禄大夫董 昕;资德大夫董文炳;资德大夫董文用;

     中顺大夫董文毅;资德大夫董文忠;资政大夫董士元;

     荣禄大夫董士选;资政大夫董士恒;中宪大夫董士廉;

     奉政大夫董士特;资政大夫董士珍;奉训大夫董士良;

     资德大夫董士恭;资德大夫董守乍;奉直大夫董守礼;

     亚中大夫董守恕;嘉议大夫董守悫;奉议大夫董守思;

     通议大夫董守懋;忠宪大夫董守约;奉议大夫董守纮;

     奉训大夫董守缨;太中大夫董守弘;正奉大夫董守中;

     资德大夫董守庸;奉议大夫董守格;奉训大夫董守逊;

     朝列大夫董守简;资德大夫董守诚;正议大夫董守让;

     中奉大夫董守训;奉政大夫董敬镛;资善大夫董敬铨;

     奉直大夫董敬镕;奉议大夫董敬镗;中顺大夫董敬壁;

     朝列大夫董敬玉;朝列大夫董敬珍;通议大夫董敬钥;

     中奉大夫董敬辖;奉政大夫董敬燧;中宪大夫董敬镐;

     朝列大夫董敬锾。

    本文主要是透过部分传说,引述和分析了藁城董氏的一些情况。史册里还有很多人们不熟悉的文章,目前族人正在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准备出版《藁城董氏元文集》一书,到了那时,有关先祖董俊及其家族的光辉历史,必将更加全面系统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0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