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等级财富值换算:记忆里的北京故事:“勿忘阶级斗争”曾满城风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0:24:59

记忆里的北京故事:“勿忘阶级斗争”曾满城风雨

2011年08月19日 09:42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作者:陈晓萍

借用陈平原先生的一句话:"我本南人,有幸北上,居然爱上了北京的风土人情。"而我这个南人,对北京的爱,早在来京之前。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最后四年,我在广州读大学,北京同学并不多。其中一位,字正腔圆的京腔,就是吵起架来,也慢条斯理,一字一句,不温不火,却把人数落得无法反驳,令在一旁的我看得津津有味,忘了北京同学是来给我帮腔的。当然,我对北京的热爱并不是因为这口齿伶俐的京腔。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是我们那个时代大多数大学生共同的向往。

因此,但凡有关于北京往事的书,我定是要找来读一读的,年初刚读完北岛的《城门开》,新近又读了三联书店出版的维一的《我在故宫看大门》一书。正如后来维一先生给我的邮件里提到的:"此书是应出版社的美意,将我过去的琐事和与旧人的交往陆陆续续写出来,聊表一点怀旧的情绪。"

作者维一先生是上海出生的北京人,祖籍湖南。他出生那一年,新中国成立,北平更名北京,半岁之后,他随父母举家从上海迁到北京,从此成了北京人。中学还没毕业,赶上文革上山下乡运动,维一先赴内蒙古阿荣旗务农,再去云南西双版纳农场,1972年他擅自离开农场回到北京闭门读书,后被街道招工分去了故宫看大门。文革结束后,作者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攻读研究生。

从时间的轴线来看,作者成长于一个充满故事的年代,而其个人生活轨迹,又使得这些故事丰富而又趣。

作者当年就读于北京四中,直至文革前夕,无论男女教员,学生们仍然坚持称他们为"先生",而其时,"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已是风雨满城的时节。正是对这缕斯文余韵的眷恋不舍的缘故,作者直到今给人写信或与人交往,依旧喜欢用"先生"这个称谓。

维一先生的笔下,记录了许多有趣的人物。胡同里相邻而居的音乐学院章教授父子、给自己修派克钢笔的老街坊四叔、爱逛委托行(典当行)的舅舅等等,一个个人物,如一道道旧时的风景,而其中最有趣的人物是作者的忘年交冯爷。

冯爷就是翻译家马元德,译作有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霍夫曼《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等。在解放前,靠着奖学金,这个要饭的穷孩子一路从教会小学、教会中学读进了北京大学,解放后,通晓四国外语的他,一直译稿为生,在体制外过着清贫的读书生活,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才进入体制内,到了一所大学当了英文老师,得以退休,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

读这些人物故事,如同少年时翻看家里父母收藏的上色的黑白照片。那文字里溢出的淡淡的味道,如今在北京的上空早已不存在了。读完《我在故宫看大门》后,我给维一先生给邮件,他回信说:"如今这样的人的确少了,就像信远斋的酸梅汤再也没有了,全是可口可乐,快倒是快了,多倒是多了,但都是一个味儿,也就没有意思了。"

文/陈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