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舒h文章:集体作文”教学法的构想与实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01:13
集体作文”教学法的构想与实践蔡伟

【专题名称】中学语文教学
【专 题 号】G31
【复印期号】1998年11期
【原文出处】《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杭州)1998年09期第22~23页
【作者简介】蔡伟 浙江省东阳中学


    “听到作文学生心烦,见到作文教师头痛”,写作教学简直成了师生双方苦不堪言的磨难。据笔者分析,学生写作上的心理障碍主要有:①多次失败后的自卑心理;②写过几篇得意之作后的自大心理;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畏惧心理;④闭门造车、枯燥乏味的厌倦心理;⑤缺乏沟通,无人赏识的孤寂心理;⑥一篇文章定终身,无可奈何涂黑鸦的应付心理。为解决上述难题,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笔者开始实验以“合作教学”、“愉快学习”为主要理论依据,以“搜智集见,思维共振”为核心内容的“集体作文”教学法。
    最初产生这一设想是在13年前。当时我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自由命题作文,准备参加华东六省一市作文比赛。赵征平、杨伟光两位女生告诉我,她们共同想了个好题材,要求合写一篇。我以为她们不过是找个借口偷懒罢了。谁知,过了两天,她们递交了一篇题为《从赵武灵王到步鑫生》的议论文,令我拍案叫绝。后来此文不但获得了一等奖,而且为多家报刊杂志选载。自此,两位并不擅长作文的女生迷上了爬格子,又合作写出多篇佳作。而且,在她们的影响下,班里还出现了好几对写作搭档。
    由此,我受到了启发,可不可以将合作的人数扩大,形成一个小小的写作班子呢?我决定以此为突破口,改变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将个性色彩极强的写作活动,转化为生动有趣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得以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掘自己的潜能,逐步消除写作心理障碍,走上作文成功之路。经过一段时间实验,到了1989年,我正式将之定名为“‘集体作文’教学法”,并将实践经验总结成文,获得全国中语会、《语文教学论坛》联合举办的全国教改新秀论文评比优秀奖,后收入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优秀论文集。1997年,在东阳市教研室的支持下,“集体作文”教学法开始在本市部分初高中推广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集体作文”教学法主要分导写和实练两项内容。导写,即指导写作,基本上安排在课内进行。教师先设计一些点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共同探求解决之道,讲解、示范、演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以笔者所教“材料作文的拟题训练”为例,笔者将其分解为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集体(一般为四—六人的小组,以下同)回顾曾经接触过的妙题,就形式上了解优秀标题的一般特征。此为感知阶段。
    第二步:出示一则材料,以及根据材料拟出的数个至十余个标题,集体分析辨别标题优劣,归纳出材料作文标题的评价标准。此为认知阶段。
    第三步:出示一则材料,集体讨论剖析,根据前面学到的知识,拟出几个好题目,由小组代表当众公布后,阐明拟题理由。此为应用阶段。
    第四步:集体内互相给出材料,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拟出多个标题,然后交换评改,经教师初选后,张贴展览。此为强化阶段。
    实练,即实际训练,多安排在课外进行,又分为整体训练和分项训练(可以在课内结合“导写”进行)。现将作文整体训练的基本程序列举如下。
    1.宣教。学期初,先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目的意义,了解实验的基本框架,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2.分组。一个班分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以4-6人为佳。人数过多易乱,少则达不到集体作文的目的。小组成员以自愿组合为主,老师进行适当的协调。小组在一个作文单元时间里(训练4-6篇作文)保持稳定,以利于发挥集体作文的效力,便于教师正确评价。然后根据需要和学生的意愿进行新的组合。
    3.执笔人。每小组每次作文训练确定一个执笔人。执笔人的任务是召集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各成员的分工,综合小组成员提供的素材,加工成一篇完整的作文。除特殊情况外,小组成员均必须在每单元里担任一次执笔人。
    4.命题。采用多向式命题的方法,即教师命题,小组之间相互命题,小组内成员共同命题等。有条件的学校应将所有题目建成作文题库,便于今后检索。
    5.素材。各小组成员根据命题要求,把自己收集的、积累的或想象的东西写出来,提供执笔人参考。
    6.成文。执笔人仔细审读小组成员的素材,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取舍详细,加以自己的思考想象,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7.修改。执笔人成文后,交由小组成员讨论,各人提出修改意见后,执笔人据此修改。
    8.批改。采用小组批改和小组交互批改相结合的方法。教师一般只批改执笔人的正式文章,对小组其他成员的素材和修改意见只作浏览,以防止执笔人评价失误。
    9.评分。每次作文,执笔人都要对小组成员的表现作出评价,给他们提供的素材和修改意见打出等第。教师给作文所打的分为执笔人的分数,其他成员的分数分别按执笔人分数的1:1.1,1:1,1:0.9的比例给分。
    10.讲评。采用小组心得交流、学生主体讲评、教师讲评等多种方法,以避免传统教师单一讲评机械沉闷的缺陷。
    11.善后。一次作文结束后,必须根据文质,分别作出推荐到各报社、编印班刊、出黑板报、班内朗读、退回重写等处理,以使每次作文都有一得。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这些步骤并非一成不变的,师生双方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调整、增删,以保证“集体作文”教学活动的魅力。一般一星期完成一篇“集体作文”。
    “集体作文”教学法完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它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写作教学的任务,达到高效低耗的目标。“集体作文”教学活动,让多数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由于集合了众人的智慧,因此作文成功的比率较高。例如,过去多年中,笔者辅导的学生,有三百余篇文章在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获奖),其中大部分属集体作文。而且,集体作文属于集体创作,故而成功的乐趣由众人分享,改变了以往甘苦自知,敝帚自珍的孤寂感受,达到了“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的心境。即使某次作文失败了,也不需要学生独负其责。大家相互安慰,相互激励,从而避免产生沮丧的心理。因此,即使“苦”,也有“苦趣”存在。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潜力特别能够激发出来。换言之,在愉快的集体活动中,学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艰巨的艺术劳动,从而生动地展现出作文教学的巨大魅力。
    “集体作文”教学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中为作文而作文、为应试而作文的倾向。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天地,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激发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产生不但为个人声誉,更为集体荣誉而战的感受。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发现他人优点的美德。它对于培养学生组织协调、收集整理信息、利用图书资料、自评自改等各种能力,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集体作文”教学法,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和作文评改的效果。在实施“集体作文”教学法之前,每次作文我需要批改一百多篇习作,精力分散,评语也如蜻蜓点水,对学生没有启发性,学生大多一看分数便塞进抽屈,效果很差。现在,我每次作文批改减少了3/4-5/6的量,因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作文精雕细琢,条分缕析。既能全面发掘学生作文的长处,又能切中肯綮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加上面批面改,小组辅导等措施,使学生作一次文就能获一点益。
    总之,“集体作文”教学法虽然尚未成熟,但它是素质教育土壤中一株健康的幼苗,只要承受充足的阳光雨露,得到广大园丁的辛勤栽培,就一定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