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左小青逗留照:儒家文化里为什么没有能够产生市场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27:08

 市场与民主以及法治之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没有市场,就不需要民主,没有民主,也就没有法治。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非常清晰的。

 

 为什么中国的儒家文化中没有能够产生市场经济?我们对照古希腊文明与中国的儒家文化就不难看出其中的道理。古希腊文明是建立在商业文明的基础上,那时古希腊的商业贸易就非常发达,特别是海上贸易,这也开创了西方的海洋文明与航海事业。而中国是自然的农业经济,相应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在农业社会里形成的一套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如果从思想观念与现实性的适应性来说,儒家文化是与当时的自然农业经济相适应的。但是,中国现在也进入了市场经济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虽然很不完善,但是,毕竟在这条路上蹒跚而行。因此,现在再拿出儒家文化来作救世主,那是行不通的。

认真分析一下市场的内涵是很有必要的。中国人对于市场文化、商业文明其实还很陌生。市场是人类文明发展到分工协作,职业分途,使社会合作关系更加充分有效的产物。由于人类的软弱性,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分工合作,各精一行,互相提供劳动产品,以满足各自的生活需要。市场对应的就是商业贸易,自然的农业经济,完全靠自供自给,是不需要市场的。因为,在这种经济里,什么产品都是自产自销,既无买,也无卖。在这种经济里,不需要分工,或者分工只是分成官与民两大类,也就是孟子的划分,劳心者与劳力者,“有劳心者,有劳力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换种说法,就是,这个社会只有两类人,一种是人上人,是专门剥夺他人,统治他人的,即劳心者;另一种是人下人,是专门生出来供他人剥夺与压迫的,即劳力者。在这种社会里,以皇权最为强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依附在皇权上的是一个庞大的食禄阶层的官僚集团。广大的平民百姓就是被掠夺的对象。整个国家的财产终极所有权,只是属于皇权,一道圣旨,就可以没收所有人的所有财产,包括所有人的生命权。依此类推,不同级别的官僚也有相应的没收权力。中国人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可以为佐证:中国自古,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充分说明了这里的逻辑关系,就是官家统吃,小官吃民,大官又吃小官,而皇权则统吃。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形成市场是不太可能的。这种情况,即使是在中国的所谓极盛朝代的唐朝,也可以有诗为证。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里有这样的句子: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

  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这是唐朝皇权官家强买强卖的一个生活场景。本来,卖炭翁以“两鬓苍苍”的高龄“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的目的是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因为,“可怜身上衣正单”,因此,才“心忧炭贱愿天寒”。显然,老翁卖炭的目的,是要换回银钱,然后去买自己与家人充饥的粮食与御寒的衣服,而且市场上炭是有价的,一车炭,千余斤,值得多少钱,应该由当时的市场价格决定,但是,最后却没有实现,而是被宫中的“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就给强买强卖了。

 

  不仅如此,皇权为了控制官僚,同时为了敛财有道,还经常故意放纵下面的官僚欺压百姓,贪污受贿,然后再用这些贪官污吏来作替罪羊,在收买人心的同时,还获得贪官污吏的钱财。最典型的恐怕就是满清乾隆时的大贪官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当时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从以上两个案例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之所以形成不了市场经济是因为皇权体制与官僚食禄集团的存在。市场经济是需要遵守共同的自由、公平交易原则的,要有个性自由,没有自由就不可能从事市场需求的生产。在中国官本位文化里,鱼肉百姓,官家通吃,皇权再通吃的丛林法则下,市场发育,市场经济,都只能够是烟消云散。而儒家文化,正是小农经济下的产物,其目的正是为了维护皇权下的官僚利益集团统治下的社会秩序。孔子三日无君,便惶惶不可终日,有如丧家之犬,后来再演化为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国不可一日无主。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缺乏了独立的思想人格,精神上的所有寄托都在皇权。维护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是孔子儒家的神圣职责。从这里出发去理解孔子为什么对有人在家办个越级家庭舞会会那样上火上心,骂“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实以今天的眼光看,不就是自己花钱,办了一个规模大一点的家庭舞会吗?不仅办家庭舞会不得越级,而且住的房子也不能够越级,所以,孔子上任鲁国司寇三月便为鲁国国君“隳三都”。其实,以市场原则,一个人自己花钱,只要不伤害别人,你无论做什么都是你自己的事情。自由与平等,是市场的内在规则,自由买卖,平等交易,商业原则,就是认钱不认人。只有这样才能够发育成真正的市场。可是,在儒家文化中不行。你有钱,也得按照上下尊卑的秩序来使用。而上下尊卑的表达方式,无非是坐的车,住的房子,吃的饭,穿的衣服,用的器具来标示。为了维护儒家的那套上下尊卑的统治秩序,儒家道统人士,常常自觉充满思想警察的角色,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从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再到坐的车子,都严格按照身份等级分配,不可越级享受。而市场原则下,只要你有钱,只要你的钱来路是合法正当的,那么你的享受就可以做到安然无事。在市场原则下,享受人生,满足人的天然欲望,这是人生幸福得以实现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民生幸福而言,比起为民作主的父母官爷的假仁假义来说,一个市场远胜过一万个圣人的仁义道德。

儒家文化没有能够产生也不可能产生市场经济,这也决定了,儒家文化不可能会产生民主与法治。他们之间是有严密的逻辑关系的。揭示其中的奥妙,很有必要。有时间,后面再慢慢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