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能治咳嗽吗:年年岁岁春又至,缤纷节庆欢乐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1:37:45


沈建东
  殷墟卜辞中,“春”已成为季节的专名,“贞,来春,不其受年?”《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说文》:“野芳发而幽香”为“春”。春季万物复苏,草木萌动,迎新辞旧成为了永恒的节日主题,人们感受时序的变化,体验传统节庆带给的闲暇、欢乐、温情、幸福。人们在如期而至的节日里去精心安排、尽情追求这份已经预知的体验。
  西家儿女哭未休,城东又作踏青游——清明节
  三月,寒食、清明节。苏州主要民俗活动是扫墓、踏青、戴柳、看会、放断鹞。相传寒食源于春秋时代,晋大臣介子推随晋文公落难时,割股肉疗君主之饥。后晋文公回国即位,介子推却归隐绵山,文公火烧绵山想逼他出山,但介子推宁死也没出来。第二年晋文公到绵山致祭,行前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然后到介子推死前抱的柳树下,折嫩柳枝思忠臣,晋文公心中感慨万千,遂把柳枝编成圈儿带在头上,群臣纷纷效柳枝插头。晋文公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以此纪念介子推,绵山因此改称介山,民间由此形成了戴柳插柳的习俗。“俗禁青烟百五时,门前插柳雨如丝。”民间还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俗语。
  长江流域寒食习俗的最早记载见于《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饴大麦粥。”清明节则是由节气演变成节日的,冬节后一百七日。当寒食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后,清明成了寒食结束的日子。尤其是隋以后寒食禁火,清明改火,两者日期相近,内容相关联,两节实际融为一体了。唐时规定百官休假“寒食通清明四日”,说明当时已经将两节看作一节了。明清时候寒食禁火习俗废止,寒食徒有其名,三月原还有上巳节,古人祈高媒、修禊,加上寒食和清明,三节相邻,最后统归清明节。清明成为了三月最隆重的节日了。
  吴俗重祭,每临清明日,“人无贫富,皆祭其先,俗呼过节。”凡人家新丧未满一年的,还要招和尚道士颂经超度,以资冥福,或趁清明为新丧者落葬,谓之新清明。吴俗尤重上坟,凡新娶媳妇,必携而同行,谓之上花坟。苏州旧时清明祭祖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家或祠堂祭祀祖先,另一种是墓祭、烧纸钱、供祭品。
  旧时,苏州清明日还有看会风俗,每年此日,抬出本城城隍,各乡土地到虎丘厉坛致祭,箫鼓悠扬,旌旗灿烂。因是清明、七月半、十月朝出会,俗称三节会。又因出会仪仗经过苏州过去最繁华热闹的山塘街,又称之山塘看会。此日游人争集山塘,河中画舫云集,热闹非凡。据考证,城隍信仰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极为重要的信仰,最初天子八腊中有水庸神,水庸,即沟渠,古代城市多有护城沟渠,因此奉它为城市的保护神。正式称为城隍神,则始见于《北齐书》,唐宋以来城隍神信仰的普遍流行,而且从自然神逐渐成为了人格神,地方上的忠直之臣死后,多被推为城隍。职掌也从负守城市扩展到保障治安,水旱吉凶,以及冥间事物,宋时则士人的科名挂籍亦归其掌握,成为了直接对玉帝负责的地方最高神了。明时朱元璋大封城隍,又下令仿照各级官吏衙门的规模造城隍庙,供奉木主。就连地方各级官吏的赴任也要向城隍宣誓就职,出会排场的显赫也就不足为怪了。出会队伍以城隍神居中,另有各乡土地财帛诸司相陪,内外执事、三班衙役、西军夜、红衣班、大锣档、茶箱担等,或由衙门差役乔扮,或由市井闲人担杠。最引入注目的是红衣班的大肚刽子手,肉店老板扮演称“荤肚皮”,水果店、豆腐店老板扮演的称“素肚皮”,还有阴皂隶、女犯、拜香会的扮演者。“拜香会”是将金属钩子扎进自己手臂肉里,钩子上悬着几十斤重的香炉,炉中燃香,有赎罪自我惩罚之意。“女犯”多是小家碧玉或妓女,因病到城隍庙中许愿,遇清明殿前烧香,出会时则扮成犯人模样,穿罪衣戴三角枷,跟出会队伍游行,或雇无顶小轿随行。文艺表演有“台阁”、“地戏”、扮牛郎、织女、许仙、白娘子、武松、潘金莲、孙悟空、猪八戒等以及舞龙灯、杂耍、花枪的表演,集会的目的为了祓除疫病,是娱神更是娱人的民俗活动,很受群众欢迎。今此俗已废。
  三月间苏州民间还有放断鹞的习俗,谚云:“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俗信此日把自己的烦恼之事,病灾之由写在纸上,绑在风筝上,然后断其线,任其随风飘去,以去除自己的一切不幸和烦恼。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里曾有一段描绘林黛玉放断鹞的场景,说是为了“放放晦气”,黛玉是江南人,所以会有此举动。
  阳春三月,旧俗苏州市民有游春玩景的风俗。从上巳日直到清明后,文人雅士到城中逛园林,探古访幽,南园、北园看菜花,赏山野之景。清时游春之风很盛,闺阁中也不能免俗。明诗人吴兆有《姑苏曲》描写苏州妇女游春风俗,诗云:“宝带桥头鹊啄花,金阊门外柳藏鸦。吴姬卷幔看花笑,十日春晴不在家。”又清邵长衡《冶游》诗:“三月春始半,踏青邀女伴,小桃虎丘红,新柳山塘短。”
  “不须乞火邻翁家,吴地从来未禁烟。”寒食清明在苏州民间并未严格不起炊烟,只吃冷食。据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三记载:“吴民于此时造稠饴冷粉团、大麦粥、角粽、油、青团、熟藕、以充寒具口实之笾,以享祖先,名曰过节。又以冷食不合鬼神享气之义,故复佐以烧笋烹鱼。”古竹枝词咏道:“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荐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笋又烹鲜。”说是为了让鬼神享气,活人借此理由也可以享受口福,所谓供膳人吃,心到神知罢了。苏州清明还有“野火饭”习俗,据记载:“吴俗清明日,儿童对鹊巢支灶,敲石火煮饭,名野火米饭,犹循改火钻燧遗风。”清明日吃野火米饭,俗称小儿食之可聪慧。
  腌蛋海蛳供节物,欢呼人醉遍街坊——立夏
  农历四月是春天最有诗意的季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鲜的物产开始上市,民间形成了尝新的习俗;立夏后农村开始进入忙碌的日子,养蚕、缫丝、春耕春种,有小满动三车的俗谚。
  立夏日,《礼记·月令》载,皇帝亲率文武在南郊迎夏,因为夏天是上承春耕,下启秋收的好季节,明时有吃七家粥、七家茶的习俗。苏州习俗,家设樱桃、青梅、元麦,供神享先,俗称立夏尝三新;宴饮则有烧酒、酒酿、海蛳、馒头、面筋、芥菜、白笋、盐鸭蛋、蚕豆为佐。蔡云《吴歈》:“消梅松脆莺桃熱,元麦甘香蚕豆鲜。鸭子调盐剖红玉,海蛳入馔数青钱。”民间还有秤人的习俗,此日,家家户户以秤称人轻重,至立秋日再秤,以验夏中肥瘦。俗呼秤人。为防蛀夏,小儿有饮七家茶、吃猫狗饮的习俗,且戒座户槛,以求入夏安度无恙。
  立夏后农村开始进入忙碌的日子,开蚕党、提篮采叶、红纸粘门,不相往来,小满后,蚕妇煮茧缫丝。缫丝车、榨油车、水田中水车都转动起来,俗云小满动三车,进入了春耕春种的大忙季节。
  天气渐暖,城中则担卖时新,品尝应时迭出的蔬果鲜鱼诸品,清《吴门竹枝词》中有生动描绘:“山中鲜品海中鳞,落索瓜茄次第陈。佳品尽为吴地有,一年四季卖时新。”
  农历四月八日,浴佛节、佛诞节,是佛教传入后兴起的宗教性节日,又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主要活动是浴佛、斋会、结缘、放生、求子等,僧尼香花灯烛,置铜佛于水盆,妇女争舍钱财称浴佛,庙中办斋会,佛徒结缘,买龟、鱼、螺、蚌放生,市井有乌米饭又称青精饭、阿弥饭担卖,市民买来供佛。
  四月十二日蛇王生日,苏州娄门有蛇王庙,此日进香者云集,焚香乞符,归粘门窗之上,俗信能避毒蛇。捕蛙为生者,此日也到蛇王庙中拜蛇神献祭。今蛇王庙遗址在东园内,每年蛇王生日附近的乡民仍然来此烧香祭拜,唱赞神歌。
  苏州好,生日庆纯阳——轧神仙
  农历四月十四日,吕仙诞日,苏州有轧神仙之俗。神仙庙即福济观,原在阊门下塘。相传八仙之一吕洞宾此日化为乞丐或小商小贩,混迹观中救度众生,城乡民众聚集观中以祈遇仙敕度,称轧神仙。吴人谓人众不得出,而力付之曰轧。有病之人皆到观中“天医院”求神方治病。观前形成庙市,米粉五色糕名神仙糕;帽铺制垂须钹帽,名神仙帽;虎丘花农担卖花草,名神仙花;还有神仙茶、神仙龟、神仙衣等,所卖之物皆以神名。市民此日剪万年青(吴人称千年蒀)叶弃掷大门口,任人踩踏,祝曰:“恶运去,好运来。”再到庙会上买新叶植之,谓之交好运。是日,城中妓院妓女也会来到神仙庙烧香祈福,因苏州妓院是以吕洞宾为其行业神,故此日必至庙烧香。清沈朝初《忆江南》词云:“苏州好,生日庆纯阳。玉洞神仙天上度,青楼脂粉庙中香。花市绕回廊。”现在神仙庙移到了南浩街,每年苏州人仍然争先恐后在此轧神仙,形成了三天左右的庙会。2006年苏州轧神仙庙会已列入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酒入雄黄粽子裹,要尝滋味到端阳——端午节
  农历五月吴人认为毒月,避讳称之善月,百事多禁忌,不迁居、不盖屋、不晒床席,此月最重要的节日是端午。关于端午的起源,众说纷纭,或说起源屈原、或曹娥救父、或伍子胥、或介子推等等。据有关考证,纪念屈原是后来较流行的说法。而苏州一带百姓,端午龙舟戏水传说是为了纪念有功于苏州的伍子胥。比较倾向的说法:是起源于古代吴越民族祭祀龙图腾的祀神仪式以及夏至节气,并和古人仲夏临风乘水,去污涤垢,祓除不祥,防病避疫,采药习俗等相联系,以及屈原此日投江,曹娥此日救父等传说都和水有关,而逐渐演变成丰富多样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主要有划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避五毒、挂钟馗等驱鬼避疫等民俗活动。划龙舟之龙舟,就是龙与船的结合。据有关学者推断,最早记载竞渡民俗活动的传世史料,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其书记云:“端午、烹鹜、角黍……竞渡。”在此之前的史料中未见有“竞渡”记载。可见,龙舟竞渡应是汉晋之际成为端午民俗活动中的主要活动内容。在《荆楚岁时记》中曾云“五月五日……是日竞渡”。龙舟特征重在龙头、龙尾上,再装饰彩灯、旗帜、神位,龙舟赛前必须有请龙祭龙的仪式,然后竞渡,其目的是娱神龙,祈风调雨顺、农业丰收。苏州划龙舟清时主要在阊胥两门,南北两濠及枫桥西路水滨,各占一色。划龙舟还有各色台阁、戏水夺罐等表演,是日男女老幼倾城出游,山塘七里舟楫如鱼鳞,沿岸各式小吃杂耍担卖,俗呼划龙船市。
  苏州人裹棕一为祀先,一为应节,亲朋以粽子、团子、彩索、艾花、画扇相馈赠,此外,家家研雄黄酒末,菖蒲根和酒以饮,称雄黄酒,小儿还以雄黄酒额画“王”字以辟邪。家内墙角四周抛洒此酒以祛毒虫。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俗称恶月。”苏州旧俗五月称毒月,端午有避五毒的俗信活动。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癩蛤蟆。民间俗信此月多灾多疫,生子易夭折,所以必须采取措施避难。如小孩必穿五毒衣,佩有雄黄、菖蒲、苍术、冰片、樟脑等成份的香袋,贴午时符,兰汤沐浴。“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号为“端午景”。堂中挂钟馗像,以祛邪魅。妇女则鬓插石榴花、健人等端午饰品以避毒。所谓健人即以金银丝制成,骑人于虎,钟铃形状,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贫则铜丝,金箔为之,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之臂,男左女右,叫长寿线。今端午此俗皆以消失。苏州旧俗,端午日午时烧蚊烟,以苍术、白芷、大黄、芸香或浮萍末、雄黄粉焚于室内,能令夏夜无蚊虫之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