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先:学者林喆走进122个贪官内心 体验反腐心力交瘁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13:20
学者林喆走进122个贪官内心 体验反腐心力交瘁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2009-03-02 10:54:28全文共(8)页;当林喆带着自己第一本书稿《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前去履约时,当初约稿的编辑满脸质疑:“腐败和权力有什么关系?腐败就是腐化啊!”
  那时的中国,“腐败”还被视作公开讨论的禁区,“生活腐化”则囊括了几乎所有“落马”官员的罪状。为了让自己的著作得以面世,林喆开始了漫长等待。妹妹林喆珏则评价姐姐:“她性格中有非常执着的一面,别人越阻拦,她越坚定。”林喆不记得自己将书稿寄给过多少家出版社,但她记得,对方不是断然拒绝,就是到最后一刻放弃。
  1997年初,江泽民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反腐斗争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被查处。借着这样一波高调的反腐舆论,林喆的书稿在旅行了大半个中国后终于得以出版。
  让林喆始料未及的,是市场对这本书的追捧,以及在学术界引发的轰动。上海纪检部门的一位女处长读完这本书后专程找到正在复旦大学攻读哲学博士的林喆,语气激动地与她讨论反腐问题,“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并一直追问,‘该怎么办’”。林喆还被聘为上海纪检部门特邀研究员,经常和纪委同志就反腐之道彻夜长谈??
  原本,强烈的社会反响已经为这本书赢得了一个部级奖的荣誉,但主管部门某领导却仍以“主题太敏感”为由,在颁奖前一天将该书从获奖名单上划去。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林喆异常平静,在她看来,“出版的艰难和评奖的无望,多少折射出当年国内反腐研究步履维艰的状态”。
  不过,这本书的出版,终究成为林喆反腐学术生涯的一道分水岭。在这之后,她将自己的注意力从“权力走向腐败的过程”转移到对腐败犯罪这一腐败的极端形式的关注上,并相继出版了更多的反腐著作。
  很少有人注意到,林喆当时的攻读方向是黑格尔法权哲学,反腐研究仅仅是她的一个副业。有学者曾表示,“反腐学者的身份比较尴尬。由于种种原因,反腐研究只能作为副业,相关研究成果也无法被纳入学术成果。于是,这十几年间,很多学者只是‘路过’,很少人最终留下来”。但林喆不允许自己仅仅只是“路过”。
  2001年后,随着反腐形势的好转,林喆的反腐研究更加全面、系统,中外媒体记者也纷至沓来,就种种腐败现象向她发问。这些,对林喆来说都可游刃有余地应对。然而,最令她困扰的,是来自各地群众的求助信。200多封信,她每一封都妥善保存着,一些信封上还写着“控告”二字,但其中很多还没来得及拆开。“准确地说,是‘不敢拆’。”
  林喆坦承,作为学者,自己能力有限,只能在发现问题时竭力呼吁,却没有时间和精力一一进行调查。“这让我常常有种无力的感觉。”但她也欣慰,尽管自己在16年前无意中被推到反腐前沿,一路走来也十分艰难,但“很高兴自己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了一点作用”。
  本色生活
  因为不敢让自己在反腐研究这一沉重的世界沉浸太久,林喆喜欢不时将自己转换到另一个相对轻松的世界中,“快乐,幸福,常常想唱歌”。在她看来,自己之所以这样,绝不是为了逃避或释放压力,而是天性使然,以及家庭的熏陶:“父母一生遇到很多不公平对待,却从不抱怨,即使是在‘文革’中,再苦再难,家里也时常响起歌声。”
  更本色的林喆是这样的:在一家咖啡馆和友人喝着咖啡,她会突然向友人发问:“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想冲到大街上,展开双臂对过往人群大喊‘我是多么爱你们!’”没等对方回过神来,她认真地说:“这种感觉我常常有。”
  在许多人眼中,林喆坦率得“可怕”。她几乎不结交官员朋友,因为“无事可求”,更因为多年的反腐研究使她对一些官员丧失了最基本的信任。有官员想和她拉近关系,她总不忘提醒一句:“小心哪天成为我案例的主角。”在中央党校给一些厅级干部讲反腐问题时,她会告诫:“一定不要买官。如果想买,实际上是虚设了两个前提:一是卖官者不会出事,但他不仅卖给你,也卖给别人,出事是必然的;二是一旦出事他不会揭发你,这也不可能。盗亦有道,但贪官无道,为了减轻自己的处罚,他必然会把你供出来。”
  即将结束采访时,林喆告诉记者,4月,她将回到自己40年前生活过的地方:云南。回忆往昔到动情处,林喆哼起了一首傣族民歌:“春雨呀,春雨过后出太阳??”那是当年她第一次走进一个叫琳琅的村落时,傣族村民唱起的欢迎曲。跟着他们,少女林喆学会打赤脚在田间耕作,学会真诚地与万物相处。打这以后,反腐学者林喆每读到“公民”一词,眼前总会浮现出村民们的面孔。在她心中,自己从事反腐研究的终极价值目标,正是为了保障千百万和他们一样的普通民众的基本权利。
 转发到微博| 推荐该新闻给好友| 分享到开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