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农博士的精辟论述:打酱油会惹出睾丸癌?“化学酱油”惊爆酱油行业内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55:02

            核心提示:近日由港媒曝出的“化学酱油致癌”事件,虽调味品协会声明称所谓“致癌原料”是合法原料,正常生产无害健康,然而却因此惹出了酱油行业“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之分内幕!

  “勾兑醋”风波仍未过去,香港媒体又曝出了源自内地的致癌“化学酱油”。据称只需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质、肌苷酸及鸟苷酸这七种调味料及化合物轻轻一混,色泽、口感、香味都如真酱油的“化学酱油”即刻就已“酿造”完毕!不同的是,这种“化学酱油”在制造过程中加入的水解植物蛋白,很可能会释放出包括三丙二醇及1、3二丙醇在内的丙醇类致癌物,尤其男性摄入可能有患上睾丸癌的风险。

  港媒称致癌“化学酱油” 要靠DNA检测才能分辨

  有香港专家称,这种“化学酱油”和我们平时买的酱油在口感、质感方面都非常相似,尝起来更像黄豆酿的真酱油,普通市民很难分辨。实验室里也只有靠DNA检测,看里面是否含有黄豆成份!此话一出,有网友不禁惊呼:原来上街打酱油也要验DNA!

  “化学酱油”一出 超市真酱油也被拖下水

  据8月10日中国调味品协会发表的《关于“媒体曝化学物质配制酱油”问题的说明》中指出,“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只是生产配制酱油的合法原料之一,只要按标准生产,丙醇的限量不会超标,对人体害。

  然而在追踪“化学酱油”的同时,有媒体发现,如今超市中售卖的各种品牌各种品种的酱油,几乎一例外的都打着“酿造酱油”的旗号,而事实上,合乎国家标准的市售酱油分两大类:一类是采用传统工艺,以大豆和麸皮、小麦等为主料,利用曲霉及其他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历经至少3~6个月的发酵制成的液体调味品;一类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酿造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等调配而成的配制酱油,国标规定,配制酱油应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且比例应不小于50%,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添加量不得超过50%。

  果真是所有厂家都追求高品质,不惜投入只生产费时费力的酿造酱油,还是其中另有猫腻?

  据一位不愿透姓名的调味品业内人士称:因为酿造酱油的优点深入人心,的确有不法厂商为了节省成本、增加销量,而将其生产的配制酱油不按规定明确标示、或者干脆打上“酿造酱油”的旗号进销售。

  缺乏监管 有法难依

  虽然《酿造酱油国家标准》和《配制酱油业标准》等国标规定了酱油需明确标示是“酿造”或“配制”,且对配制比例亦有严格限制,但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却不见对此有相应措施。编辑查阅《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酱油等4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发现,其只对酱油产品的氨基酸态氮、铵盐、总酸、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12个指标进了检验,但并未见有对“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或“丙醇”的检验项目。

  监管不力 损害消费者知情权

  从成分来说,配制酱油原料之一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含有一定量的丙醇,虽然按标准生产,丙醇其量不会对人体有害,但消费者有权知晓;

  从品质和消费者喜爱度来说,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亦有一定区别,普通消费者同样有权知晓,再做出购买选择。

  8月10日中国调味品协会发表的《声明》中,亦承认了酱油“酿造”和“配制”的区分有“引导消费”的作用,而正是监管作为,导致不法厂家有机可乘,大打“酿造酱油”之名,却“配制酱油”之实,欺骗消费者。

  如今新的酱油国标正在紧锣密鼓的起草中,相信这能够给酱油业的发展以更好的规范,可如果只是注重“国标”的科学制定,却不重视监管实施,异于助不法厂家披上件华丽丽的合法外衣。很多时候,消费者难以拥有“火眼晶晶”,而执法者明明手握利器,若不出手,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