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兼职qq:去香港打酱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7:36:23
   有人去香港两天,居然是冲着当地产的头抽,说是做火锅蘸料特别鲜,被旁人笑为跑到香港去打酱油,当事人仍表示下次去还要买;有人吃到好味道的虾酱通菜—虾酱用的是澳门产的,便登时约定同好周末就去澳门买了一打回来。生活在广东,往返港澳有地理便利是自然,但更重要的是,这拨人越来越从追求生活品质的角度出发,在港澳发现一般自由行观光客没留意到的惊艳之处。他们有人会去买一些内地见不到的、设计感很酷的杂志书籍,更有人热衷于到香港看电影、赶艺术节、逛书展,甚至到离岛徙步行山、露营。他们的足迹勾勒出了一个更贴近旅行真义的自由行。 

从sasa狂人到超市达人

    由于工作关系赵小姐经常要到香港出差,去年的“奶粉”事件后,同事、朋友就经常托她采购奶粉,赵小姐开始对香港的生活超市有了关注的机会。也是从那之后,她就从原来的SASA狂人到现在去香港只逛生活超市。
香港的大超市总能给人惊喜,只要走进居民生活区就会发现那儿云集了众多大型超市,如JUSCO,黄埔花园的百佳旗舰店,还有价格亲民的大型shoppingmall。而赵小姐也逐渐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来。
“在维多利亚公园旁边的告士打道的IKEA 附近有一间JUSCO 十元店,与广州的两家JUSCO完全不同,面积超大,货品超多,更可贵的是这里有形形色色的偏门货色,基本都是10 元。可千万别与广州的2 元店、10元店联想起来,那简直是侮辱。”JUSCO的十元店简直就是“生活好帮手”的集中地,众多稀奇古怪的玩意估计都可以申请专利,不仅质量好,而且很实用,比如“牙缝刷”等,这比用儿童牙刷效果更好,针对性更强。
服装、名牌波鞋的采购更不在话下,广州白领对这类商品的采购欲望无穷大。“我们一帮同学最喜欢的就是香港的波鞋街,地铁旺角站E2出口,大概在花园街附近,一条街都是卖波鞋的,因为我们平日只穿运动鞋,广州的名牌鞋都很贵,一般都要600-800元,在香港买很便宜,款式又新,又多,品牌也多。
黄先生是地道的广州人,从小生活在泮塘边上,对于广州泮塘的马蹄粉、马蹄糕的记忆深刻无比。但随着泮塘的日益缩小、城市拥挤得把这一味童年的美食记忆都抹杀了。
去年,他走在香港老城“上环”的生活区里面,顺道看了看香港人的“国货店”,居然发现有包装上标明出产自广州泮塘的马蹄粉,他如获至宝,买回家后马上让妈妈按照以前的做法煮了一碗。马蹄的回甘和清甜,正是20多年前记忆中的那种味道,一碗下去,登时有昨日重现的感觉,此种欢欣无法言传。有了这一段美味奇遇之后,黄先生非常刻意地在广州各大超市里面遍寻“马蹄粉”,找到同为广州出产的三个马蹄粉牌子后,让妈妈按照同样的方法来煮,结果是“完全吃不下去”。这一恶果让他不无“恨意”,“为什么专供出口的马蹄粉与供应大陆市场的马蹄粉,有着如此天渊之别?”品质的差异让他对香港街市的“国货店”情有独钟,如今黄先生每次到香港都要购买内地出产的土特产,甚至连“东莞米粉”、“方便面”等都成为他购买清单中的必买品。
华穗一家人都是为食狂。他们最经典的为食方式就是边走边吃。创记录的那次是过了珠海拱北口岸进入澳门之后,便开始用脚步丈量澳门,现在所有家庭成员都已经习惯了漫步的方式,“不累,因为可以边走边看,还可以边走边吃。”
在这家人眼里,“到香港,吃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家三人吃一碗面,一天吃了十多家面馆,基本上把香港有名的面馆都尝了一遍。”至于如何筛选和寻找到这些散落于民间的著名面馆,那自然是华穗的工作了,因为他最拿手的一招就是在网络上寻找到别人发现不到的内容,并落实到徒步中“猫扑”美食。   

文艺青年的淘宝路线

    今年的2月至3月,香港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广州的周宗敏又启程了。作为一名爱好背包旅游的文艺青年,他对每座城市举办的任何一场含金量高的表演艺术都了如指掌,甚至对香港的每条有着“文艺”烙印的小街小巷都十分清楚和着迷,可以说周宗敏对香港的了解多过生活其中的广州。
香港艺术节发展到现在已是37 届,其成熟程度令人钦佩,观众还可以通过申请香港艺术节及永亨银行于1999 年合作推出的“万事达”卡来获得免息分期付款计划,使普通工薪阶层欣赏众多高雅艺术成为可能。
对于高质量艺术表演的高票价,作为工薪阶层,周宗敏自有一套办法。第34届那次,闭幕式的收官之作是德国德累斯顿歌剧院与纽伦堡歌剧院合作的莫扎特的著名悲喜剧《唐·乔瓦尼》,他为了能去现场,硬是一直守在剧院门口。因为他事前已经做足了功课,知道艺术节有一定量的“记者招待票”,开场20 分钟之后,如果还无人入席,这种票便会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后来,他如愿以偿以790港币的“低价”顺利进场。
当然,香港吸引人的艺术氛围并不仅限于艺术节,作为一种城市艺术生活常态,电影显得更为平易近人。去年,众多内地观众都涌到香港为的是一睹足本的《色戒》。而周宗敏更喜欢香港电影基本能与欧美国家同步,他强烈推荐在国金二期电影院或太古城电影院观赏大片,那里只能用“非常棒”来形容。看完电影之后,到附近去喝杯咖啡或喝杯啤酒,点燃一下陶醉的激情,作为一种缓冲,让沉浸于电影情景当中的思绪慢慢抽离出来。
对于内地读者来说,香港的书无疑贵得离谱,但仍然能吸引爱书者“前仆后继”,香港书店里经常能见到一些内地见不到的、设计感很酷的杂志书籍,尤其是充满设计感的书简直到了“大胆放肆”的地步,比如有机绣的文字、做成衬衣模样的、做成袋子模样的,有植绒封面的……每每让人爱不释手。
在爱书人的口耳相传中,“阿麦书房”与台湾的诚品有得一比,而藏身于闹市铜锣湾时代广场9楼的“PAGE ONE”更有流行、前卫的选书倾向。
周宗敏喜欢先乘坐叮当车(有轨电车),然后慢慢踱步到铜锣湾消防局附近(铜锣湾轩尼诗道)的“书得起”书屋—他的诸多让朋友艳羡不已的书都是从那里淘来的。他很享受这种逛书店的过程。最有意思的就是坐电车—这种古老的交通工具,便宜、复古,还能看到行色匆匆的香港人流动在美丽的街景之中。那种感觉有点恍惚,有点古典,又有点生活旁观者的味道。而他,只是为了去寻一本值得阅读的书,旁边的烦嚣与他无关。  

郊野行山,离港听海

    陈敏、danny一直喜欢户外活动,看到众多广州人开始关注香港的徒步运动,便萌发了要组织“香港麦理浩径周末徒步2天”的活动。
去年9 月份,一帮志同道合的都市达人出发了,当时因为只有周末两天,且周六上午才从广州出发,因此选择了麦理浩径的第二段,即从浪茄湾至北潭坳, 全长十三公里半,号称是景色最有代表性、最具魅力的,全长十三公里半, 步程约为五小时。
在香港的多条徒步路线中以麦理浩径的优美景色最为可观。麦理浩径全长100 公里,以西贡北潭涌为起点,穿过全港的八个郊野公园,横跨了香港特区大部分土地,以屯门为终点。共分为十段。全程各段风景各异,行走其间, 不论山岭、岸边、从林、溪涧,尽收眼底。
1979 年,前港督麦理浩下令在新界修建一条山路,给市民徒步健身之用,因此命名,当年10月便正式开始启用。可见,香港的市民休闲徒步活动早在30 年前便已经存在了。因此,其郊野徒步非常成熟,设施及安全措施齐备,景色也颇有诱惑力。
广州团友在“行山”的路上看到,很多香港人都是一家大小、扶老携幼地走在旷野中。这种生活休闲模式对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质量的广州人的确触动不小。
从香港徒步回来后,团友们普遍有了对周末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团友狗狗平常的周末,不是睡两天懒觉,就是当两天夜猫子,夜夜笙歌。去了徒步后,就明确表示,要痛改前非,要“尽量抽离自己,去过另一种生活,用新鲜空气洗一洗肺,用绿色洗一洗眼。”
让团友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出发前的“忠告”,在香港“乱抛垃圾,随地吐痰, 罚款港币1500 元”、“在非吸烟区吸烟,最高罚款 5000元”,让广州人心生敬畏,并时刻提醒着自己,约束力的产生自然来自对这些规定的认同和赞赏。
团友们都表示,只要参加了一次香港离岛户外徒步就会“欲罢不能”了。香港的“离岛”风情,徒步的方式、流汗的姿势让人倍感放松,以至于让大家都一直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在香港啊?”
的确,只要越过这面小小的海面,便可以清晰地看到香港的另一面,甚至是香港原居民最原始的生存状态。头顶蓝天,海风轻送,柔媚的绿色和海蓝色,小渔村的淳朴并不亚于大陆的任何一个乡村。生活同样,早起两个小时,阳光和空气却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