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朋江苏环保厅:实施村主任助理制 有效破解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难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10:33
实施村主任助理制 有效破解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难题


发布日期:2010-07-15 访问次数: 235 字号:【大 中 小】

  农村干部承担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责任,农村干部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09,荷花镇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完善村主任助理制,切实解决了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逐步优化了村级领导班子,全面提高了村级组织建设水平。

  一、实施村主任助理制的背景

  1、村干部整体素质不高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外部环境的新变化,给农村干部的素质带来了新要求,给农村干部的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广大农村干部执行政策、依法行政、服务群众的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有较大差距,本本主义、经验主义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村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掌握不够,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透,特别是缺乏农村适用技术和经济管理能力,出现了不能干事、不会干事、不愿干事、不敢干事等现象,干部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作风素质有待提高。

  2、用人渠道不宽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目前村干部基本上来源于本村村民,由于大量年轻人和党员外出务工,选人用人视野不宽,局限性很大。据2009底统计,荷花镇农村党员中共有200多人流出村外,长期在外地务工和生活,其中19人与组织失去联系。高学历群众不愿干、富裕群众不想干、一般群众干不了、个别人想干不能干,导致村级后备干部缺乏,在客观上形成“矮子里面拔将军”的弊端,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亟待解决。

  3、干部结构不合理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一是年龄偏大。2008年11月村“两委”班子换届前,荷花镇16个村69名“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7.8岁,50岁以上25人,占36.2%;35岁以下8人,仅占总数的11.6%。全镇908名农村党员中,平均年龄54.6岁,其中35岁以下129人,占14.2%;50岁以上613名,占67.5%。二是文化偏低。全镇69名村“两委”干部中,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村干部33人,占总数的47.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36人,占总数的52.2%。而在农村党员中,中专以上学历219人,占总数的24.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704人,占总数的78.1%。三是后备干部储量少。2008年实施村主任助理制以前,全镇培养的村级后备干部共计31名,其中有产业的8人,外出务工的4人。

    二、组织实施的主要过程

    在推行村主任助理制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民主推荐、专班考察、党委审定、公示明责、压岗锻炼、梯次建档、滚动淘汰”的程序进行,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民主推荐,专班考察。一是明确条件。各村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民主推荐初步人选。注重在35岁以下,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种养加销能人、乡土拔尖人才、复原退伍军人和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中推荐选拔。个别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年龄可适当放宽,文化程度可适当放宽至初中以上。如晒旗村办事认真、干部放心、群众公认的王昌发,51岁,高中文化,经考察后被破格任命为村主任助理。推荐选拔与“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相结合,推荐对象户籍原则上在本村。二是充分酝踉。村党支部在组织党员、村民代表推荐前,先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推荐后充分征求被推荐者意愿,最后召开支委会综合各方面意见,集体决定。全镇共确定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44人。其中35岁以下29人,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28人,务工经商返乡16人,种养加销能人7人。三是专班考察。镇委抽调分管党务副书记、组织委员、纪委书记、组织人事干事组成考察专班,逐村采取与村两委干部集体座谈、与党员群众代表个别座谈、与后备干部见面谈心等方式,对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进行考察,确定出后备干部正式人选。

  2、党委审定,公示明责。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镇党委召开党委会专题讨论,在后备干部正式人选中,每村择优确定1-3名村主任助理人选,2008年至2010年三年来,全镇共确定村主任助理正式人选41名。各村将镇党委确立的村主任助理人选的基本情况、岗位情况通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或采取在党务公开栏张贴的方式进行公示,公示一周期满后,群众没有异议的,镇委下发任用文件,村民委员会发放聘用证书,聘为村主任助理,一年一聘。

  3、健全制度,压岗锻炼。镇、村两级为给村主任助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成长环境,一是定制度。建立培养联系人制度、定期汇报制度和定期培训制度等,村主任助理每季度向镇组织人事办公室递交书面工作总结,镇村积极为村主任助理创造各种培训机会,2008年7月,村主任助理参加了市委党校教师梅祖寿关于十七大报告专题讲座培训,2009年和2010年均参加了全镇党员春训骨干培训会,9名村主任助理在县青华职校大专班就读,1名在市村干部大专班就读。二是定岗位。各村根据村主任助理的文化水平、性格特征、特点专长和发展潜力,确定工作岗位,明确工作职责,实行压岗锻炼和突击锻炼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培养。压岗锻炼即各村根据培养对象的发展方向和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协助书记、主任、财经委员、治调委员、妇女计生委员工作等,进行定向培养。突击锻炼即结合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安排到急难险重的地方开展工作,如防洪抢险、纠纷调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培养村主任助理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三是定责任人。根据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方向,各村采取一名村干部带一名助理的“一带一”方式进行培养。

  4、梯次建档,动态管理。镇组织人事办公室按主职、副职培养方向为41名村主任助理梯次建立档案。主要收录个人履历表、学习培训记录、工作、思想总结、入党材料等相关材料。在村主任助理的管理上,村主任助理参与村委会日常值班坐班,党员村主任助理列席参加村党支部会、村委班子会,非党员村主任助理列席村委班子会;对村主任助理给予适当的误工报酬,具体标准和补贴方式由各村自行决定。2008年镇财政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补贴到村,以后镇补贴标准原则上一年一定,按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予以调整,差额部分由村自筹解决,2009年,镇财政按每人1500元标准补贴到村。2010年,村主任助理的补贴标准提高到2000元。村干部助理的培养工作纳入村级领导班子目标考核的范畴,对后备干部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每半年镇党委组成专班,采取群众测评、干部点评、重点工作考核等办法进行考察,并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确定考核等次。考核评议结果与报酬挂钩。对考核“不称职”或聘任期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通过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或镇委决定,取消村主任助理资格,并按照“缺一补一”的办法迅速补充。培养期满,仍不能当选村干部的,取消后备干部资格。在2008年底开展的党员、村民代表评议村主任助理会上,青峰村村主任助理刘道友因长期不在岗被定为不合格等次,取消村主任助理资格,村解除聘用。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一系列措施和管理办法,村主任助理在工作中表现良好,积极配合镇委和村“两委”班子的工作,积极参与各类活动,自身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全镇第七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镇委首批任命的25名村主任助理有20名成功入选村委会各职位正式候选人,7名村主任助理成功当选为村委会成员,并有1人当选为村党支部成员。通过实施村主任助理制,我们取得三个方面的主要成效:

  1、提升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年轻化比重提升。村委会成员中40岁以下的有19名,占全部62名的30.6%,其中最年轻的23岁;村支部成员中40岁以下的有14名,占全部48名的29.2%。年龄结构轻,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二是高学历比重提升。村委会成员中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达34名,占全部62名村委会成员的54.8%,比上届的47.8%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3名文化程度达到大专水平。干部队伍文化层次的提升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

    2、激发村干部和后备干部工作热情。税费改革后,农村实行村组合并、干部交叉任职,村干部职数大大减少,工作量反而逐渐加大。实行村主任助理制,在不增加干部职数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了后备干部的培养渠道。尤其是镇财政对村主任助理的工资实行补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村级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三年来,共有6名优秀村主任助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此举也有效地刺激其他一般后备干部的政治热情,加速了他们的成长步伐。

    3、为农村青年立志农村、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窑河村村主任助理余永茂(第七届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后担任窑河村财经委员)是县里的茶叶技术员,在村上办起了茶叶和农副产品加工厂,年加工销售茶叶2万余斤,不仅实现销售收入4万余元,他本人还向本村和周边村民免费提供茶叶种植技术指导等,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茶叶种植。苟家垭村村主任助理余维权(第七届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后担任苟家垭村治保调解委员),在该村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出谋划策,协同书记对上争取到了公墓建造、垃圾填埋场、集镇供水、居民点改造等项目,村容村貌大大改观。据不完全统计,全镇41名村主任助理带头带领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茶树120亩,养蚕86张,种植食用菌5万袋,为村公益事业争取各级支持资金近百万元,有力地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2010年,荷花镇在综合分析换届后各村“两委”班子年龄、文化及班子整体战斗力后,充分征求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意见,有7个村续聘了7名村主任助理,现任命文件已经下发,各村的村主任助理已陆续走上工作岗位,为基层队伍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荷花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