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之油画:失衡的城市(编辑视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38:18

失衡的城市(编辑视线)

赵蓓蓓

《 人民日报 》( 2011年08月16日   19 版)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生命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即人体的五脏六腑、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的协调吻合。在各种动态平衡中,有两种最为重要,一是人体与大自然及周围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一是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旦这两种平衡出现问题,那么人体健康肯定就会出问题。

  城市的肌体也是一样。一座健康的城市,同样离不开这两种平衡:它必须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它必须保持自身结构、组织、功能的协调。一旦走偏,运转失衡,定会生出各种毛病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城市病。

  事实上,有的城市建设是不协调的,或者说是跛脚的。今天本版读者聚焦栏目刊登的一组图文,就从几个侧面呈现了不同城市的某种病态:四川中江县的漂亮广场与丑陋公厕反映出城市基本功能的失衡,山西运城姚暹渠两个河段两重天暴露出城市建设的失衡;浙江桐乡市西门小区马路菜场之热闹与豪华菜场之冷清折射出政府公共服务中供求关系的失衡,上海一小区创建文明城区的某些作法让居民感受到的外在与内涵的失衡……类似的情景在我们大大小小的城市并不鲜见。

  什么才是健康、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有学者说,城市最宝贵的品质是能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分享的空间,而过快的城市化发展通常伴随着典型的城市病——忽视人的生活尺度,环境质量恶化造成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下降。

  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功能齐全的城市,要具备水资源、交通道路、市场与商业网点、卫生、文化、教育配套机构设施、给排水工程、燃料和供暖供电工程、消防和治安系统、垃圾输送及处理系统以及可以让人买得起或足量供应租赁的民用住房等,缺一不可。任何设施功能的缺失,都会造成城市机体失衡,从而影响居民的生存及生活质量。今年夏季多发的暴雨,就让我国普遍存在的重地上轻地下之城市病暴露无遗。

  失衡的城市折射出的是管理理念与心态的失衡。一些人往往以城市主宰者自居,忽视甚至无视市民的主人翁地位。他们习惯于把城市当作自己的“秀场”,而非为人民服务的平台。所以,人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太急功近利,太喜欢体现个人意志,太重视打造、展现“亮点”与政绩,太在意外人特别是上级领导能不能看到;所以,城市规划能随心所欲地改来改去,建筑设施能建了又拆拆了又建;所以,贪大求洋、大干快上、只抓“亮点”不顾“盲点”几成城市通病。几年前,年逾古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邹德慈曾坦言:中国的城市建设,基本上是“长官意志”,我接触的地方领导不少,飞扬跋扈的不是个别,这是城市建设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形象要追求,政绩也要有,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不是为民。有的名义上是为民,实际上是为自己。

  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城市管理者的心态失衡呢?追根寻源,症结在于失衡的政绩评价体系和城市评价体系。为了所谓政绩及名目繁多的评比,有多少城市做了多少表面文章、耗费了多少资源和精力、造成多大浪费,相信大家都是心里有数的。

  文明城市、宜居城市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对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来说,要走的路无疑会更长些。所以,把GDP的指挥棒放下吧,让多如牛毛的检查评比少些再少些吧,多给城市的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一些时间,以便为置身其间的人们创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分享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