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佳璐为啥那么有钱:永靖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9:11:07

永靖县

永靖县,位于甘肃省中部,邻接青海省。总面积1864平方千米。总人口20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刘家峡镇,邮编:731600。代码:622923。区号:0930。拼音:YongjingXian。

目录

·                                 • 基本概况

·                                 • 自然资源

·                                 • 行政区划

·                                 • 民俗风情

·                                 • 节庆活动

[显示全部]

永靖县-基本概况

 

永靖县位于甘肃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东北与兰州市接壤,南濒刘家峡水库(今名炳灵湖),西北与青海省民和县为邻。地理位置东经102°53′至103°39′,北纬35°47′至36°12′。海拔在1560——2851米之间,相对高差1291米,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52公里,总面积1863.6平方公里。年降雨量在26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在1500毫米左右。黄河流经县域107公里,呈独特的S形穿境而过。

永靖县

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先民沿河而居,繁衍生息,古称“西羌”之地。汉代分属金城郡允吾县和成县。东晋、十六国时属河州晋兴、金城郡。西秦末并入吐谷浑。魏时属罕镇、河州。北周时属罕郡,隋时属兰州总管府河州、罕郡。唐代属河州安乡县、安乡郡凤林县,地入吐蕃。五代时仍属吐蕃。北宋时分属熙河路河州。南宋时先期属金,后属熙秦路、临洮府。元、明时先后属河州路安乡县,陕西行省兰州。清代分属河州、皋兰县。民国初分属导河县、皋兰县。1928年,改导河县为临夏县。民国18年1月27日(1929年3月8日),与临夏县、睾兰县分出,在莲花堡设置永靖县。

1949年8月23日,永靖解放,9月1日,永靖县人民政府随即成立。1958年10月20日,永靖县并于临夏市。1961年12月15日,恢复永靖县建制。1962年12月25日,永靖县县城设于刘家峡小川。1979年6月16日设刘家峡镇。1985年6月18日,设盐锅峡镇。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家先后在县境内修建了盐锅峡、刘家峡八盘峡(电站在西固区,水库在我县)水电站,形成了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今称炳灵湖、太极湖、毛公湖),总容量为59.69亿立方米。境内地形属黄土高塬丘陵山地,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从地貌上可划分为河谷平原、黄土、丘陵山地、山间盆地、石质山地四种类型。按地理条件可分为东西山区和川塬区两大类。

永靖县-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永靖县

宿豫区土地面积约125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179.5万亩,耕地面积78.85万亩,园地约16万亩,水域6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13亩。

水资源

宿豫区水面67万亩,河流4.77万亩,湖泊26万亩,水库3275亩,坑塘4.7万亩,其它31.72万亩,骆马湖、大运河、陆塘河是宿豫区主要地表水资源。地下水。全区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一般深藏深度1.5-2.5米左右,浅层地下水储量约3.5亿立方,连深层承压水在内,地下水储量约10亿立方,晓店镇地下水中含硬沙层矿泉水,各项指标均达到饮用水矿泉水标准,为优质含银偏硅酸矿泉水。

生物资源

宿豫区主要栽培作物有三麦水稻棉花玉米大豆花生甘薯高粱芝麻油菜、麻类等,蔬菜有菠菜芹菜白菜韭菜萝卜黄瓜辣椒苋菜花菜蕃茄马铃薯山药胡萝卜金针菜等100多种,水果、干果有苹果山楂板栗银杏葡萄刺梨等20多种。乔木植物有椿乌柏泡桐梧桐法桐等60多科200多种,灌木植物有杞柳、腊条、紫穗槐等,畜禽动物有猪、牛、羊、兔、驴、骡、鸡、鸭、鹅、狗等30多种,野生动物有野鸡、野兔、黄鼠狼、狸、鸟类等,水生动物有鲤、链、鲫、鲶、鳗、鳅、银鱼、蚌、鳖、龟等30多种,水生生物有藕、菱、芦苇等,作物害虫天敌有青蛙、蛇、瓢虫、蜘蛛、赤眼蜂等。

矿产资源

宿豫区蕴藏着丰富的石英砂矿、瓷土矿及黄砂,石英砂矿分布于境内晓店镇,二氧化硅含量80%左右,品位稳定,埋藏浅,易于开采,储量4-5亿吨,是玻璃工业的优质原料。瓷土矿分布于晓店镇,矿区规模约60平方公里,储量5.9亿吨,属大储量矿床,是生产建筑陶瓷,园林陶瓷及工艺陶瓷的重要原料。黄砂矿主要分布于侍岭镇和骆马湖湖床,灰黄色,含砾粗砂层,厚约4米,储量5亿吨,可作为建筑材料。

永靖县-行政区划

 

2006年底,全县辖17个乡镇、149个村居(139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48416户,其中农业户数36703户,非

永靖县

农业户数11713户。总人口19.99万人,其中:汉族17.4万人,有回(20599人)、东乡(3514人)、保安(104人)、撒拉(51人)、藏(207人)、土(1301人)、蒙古(28人)、满(78人)、维吾尔(15人)、朝鲜(3人)等10个少数民族2.59万人,占总人口的12.96%。主要聚居在西山区王台、小岭、川城、新寺、坪沟、红泉6个乡镇。城镇人口3.73万人,占总人口的18.67%,农业人口16.26万人,占总人口的81.33%。全县有基层党组织421个,其中党委21个(县委、17个乡镇党委、机关工委党委、县公安局党委、太极镇中庄村党委),党总支21个(机关总支16个、刘镇红柳村、罗川村总支,西河镇陈家湾村、白川村总支,岘塬镇刘家村总支),党支部379个;党组8个(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有行政单位56个,事业单位556个,其中科级事业单位56个,股级事业单位500个。全县从业人员13479人,其中行政单位人员2843人,事业单位人员4154人,其他人员6842人。县级干部40人,其中正县级7人,副县级33人(挂职2人、公安局副局长1人);少数民族8人;妇女3人;党员37人;研究生7人,本科17人,大专7人,中专6人,高中及以下3人。科级干部766人,其中正科级干部280人,副科级干部277人,享受正科级待遇56人,副科级待遇153人;少数民族115人;妇女95人;党员675人;研究生9人,本科181人,大专312人,中专104人,高中69人,初中及以下38人。全县有党员8978人,其中农村党员4848人,女党员1876人。全县国土面积1863.6平方公里,总耕地35万亩,其中水浇地13万亩,占总耕地的37%;山旱地22万亩,占总耕地的63%,农民人均占有耕地2.15亩。 

永靖县-民俗风情

 

流光溢彩的仿古地毯

仿古地毯

张骞西域后,中西交通日见发达,中国的丝织品和先进技术不断传入西域各国,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芝麻胡琴汗血马、毛纺织品也相继进入中原。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隋唐时期,甘肃就有地毯生产。改革开放后,地毯成为甘肃省外贸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

20世纪70年代中期,永靖县利用地处甘青交界的地理优势和周边丰富的羊毛资源,兴建了刘家峡民族地毯厂。

永靖县生产的仿古地毯,选用优质羊毛,绘、染、编、剪、修、洗等工序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工艺精细,质地优良,经久耐用,毯体舒适富有弹性,光亮度好,色彩典雅古朴,图案新颖别致,立体效果明显。其设计风格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的民族艺术精华,融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质优价廉,极具市场前景。1980年,在全省地毯评比中,永靖仿古地毯正品率获最好名次。

刘家峡民族地毯厂,在充分利用厂区设备的同时,还在周边乡镇扩散加工网点增加产量,解决了部分城乡闲散青年的就业。

近30年来,刘家峡民族地毯厂加大技术改造,不断创新工艺。在传统地毯的基础上,先后开发出挂毯、床毯、坐垫等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由于注重产品质量和信誉,永靖仿古地毯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欧美及东南亚各国。

孔子后裔中的穆斯林

穆斯林

永靖地区的孔氏穆斯林,俗称"孔回回",主要分布于今新寺、段岭、川城、王台、小岭几个乡镇,部分流寓到外省县。其中新寺是主要聚居区,其他乡镇的大部分是从新寺迁往。

孔氏穆斯林与永靖孔氏汉族同宗同祖同源。虽然他们在宗教生活中恪守伊斯兰教义,但在家族内部生活中,如行辈取字,还保持着原有的传统和习惯。

孔氏穆斯林为孔氏居大川始祖孔子第五十八世孙孔公佑第四子孔彦嵘(长子彦峥,次子彦魁,三子彦斌)的后裔。但皈依伊斯兰的具体年代和始祖名字已失记。据现保存在大庄孔子大成殿中的孔公佑次子孔彦魁的墓碑记载,孔彦魁为"明孔氏六世祖",而孔彦嵘为孔彦魁的胞弟,可知孔彦嵘为明代人。另据民国22年(1933年)由曲阜孔府主持编修的《孔子世家谱》确切记载,孔公佑三子孔彦斌的后裔孔尚端(字孟贞)、孔尚宾(字孟吕)兄弟二人迁居小川是在明朝万历八年,即1580年。"尚"字辈为"彦"字辈的五世孙。如果按惯用的三十年为一世计算,期间约一百五十年。除去孔彦嵘行四,年龄相对较小,孔尚端、孔尚宾当时还年轻等因素,实际上只有一百年左右。由此可推知孔彦嵘生活的年代大约在1480年左右,是明宪宗成化年间。

对于孔彦嵘,有关史料记载较详细。在小川人孔庆廉于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编写的《古金城·孔子世家谱》中叙述是:"行四,字文锦,系庙底下、大小沟一门,葬于村东红嘴。"再往下,他只叙述他本人所属的孔彦斌后裔的小川一支,对另三位的后裔,他留空未叙。而《孔子世家谱》中的记载是:"因遭兵燹,谱牒失迷,下十代无从考查,至继字辈始昭穆详明,有五人,居大沟庄。"中间空了一段,约三百年。其实在同治乱世中遭兵燹的不只是孔氏一门,好多珍贵史料都遭到严重毁坏,以致于有些历史记载中断。但孔氏有注重谱系的传统,许多有关祖上的事迹,经声口相传,代代相沿。据《孔子世家谱》续修协会甘青办事处人员搜集查证,永靖孔氏穆斯林的始祖母,即孔彦嵘之妻,名叫甲尕,马氏,回族,为马家湾人(今永靖县盐锅峡镇抚河村),生了三个儿子。甲尕要求其中一个儿子立回教门户,就缝制了一顶白布号帽,老三年幼好奇,争戴号帽,于是顺母意皈从伊斯兰教。

永靖与号称中国"小麦加"的河州邻接,河州境内回族分布较广,回汉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当时明朝政府鼓励回汉通婚。再加上与大川邻近的马家湾、小茨沟在当时是回族聚居区。当时回汉关系融洽、互相通婚很普遍。孔彦嵘娶回女,在当时应该是真实的。

综上所述,孔氏穆斯林是从孔彦嵘的第三子开始的。始祖名字若按孔氏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代的希、讷、公、彦、承的行辈顺序,应该是孔承某,为孔子第六十世孙,具体名与字待考。皈依伊斯兰的时间,大概就是孔彦嵘生活的年代,即15世纪80年代左右。

孔氏穆斯林皈教后,后裔与其他宗亲手足情好,和睦相处,同居大川。他们大多按穆斯林的生活习俗,以商贩为业,资财日重,广置田产。同治二年(1863年),河州回族人民掀起反清斗争,发生回汉冲突。同治四年(1865年),反清斗争被镇压,大川回汉冲突平息。同治六年(1867年),孔氏回族共三十八户一百八十余人,迁出大川,先移居喇嘛川(原十大庄)住八年,接着移居青海民和县鞑子庄,又住三年;颠沛流离,最后定居新寺后坪,成为现在永靖孔氏穆斯林的主体。

经过五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孔氏穆斯林现有人口两千多人。族大丁繁,分布较广,为永靖的发展,也为孔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现在,全国各族人民空前大团结,永靖回汉孔氏还归一家,相互以"党家"称呼,行辈不紊,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特别是孔氏穆斯林,若有远道的"党家"上门,便热情招待,问清代数,论明行辈,按辈称呼,真正显示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西山的赛马和射箭

赛马

赛马

赛马,是永靖西山少数民族聚居区举行重大庆祝活动时必不可少的一项体育活动。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自古具有好勇尚武的性格,赛马会正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好机会。若逢赛马会时,当你站在高处,举目远眺,只见山道绿阴处尘土飞扬,喝彩声此起彼伏。走近看时,骑手中有壮心不已的七八十岁老翁,也有十三四岁的英武少年,他们个个精神抖擞,跃马扬鞭,在蜿蜒的山道上飞驰,情景十分壮观。

在永靖的西山地区,赛马有悠久的历史。先前,少数民族青年结婚时,有比试新郎赛马本领的习俗。参加这种比赛的马配备华丽的鞍辔,马头上扎戴红花。比赛形式是:新郎与陪客披红挂绿,策马来到新娘之家,作完礼仪后,快速离开新娘家庄院,上马飞速奔出村庄。女方村中早已选好骑手,扬鞭催马,飞奔追出。新郎更是要显示自己高超的策马本领和男子汉的勇气,所以场面十分激烈,也给婚礼增添热闹欢乐喜悦的气氛。如今这项活动的规模已越来越大,参赛骑手也越来越多,已成为举办运动会时的一项主要竞赛项目。

永靖的赛马,分短距离速度赛和长距离耐力赛。一般以速度赛为主,距离约1里。赛马会结束后,获胜的骑手披红挂彩,获胜马的脖子上还要搭一束红绸子,显得十分荣耀。

射箭

每当冬闲季节,在永靖西部的山村便可看到精彩的射箭比赛场面。一个个神箭手凝神屏气,引弓发矢。"砰、砰、砰"的击靶声,激起人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永靖的弓箭均为自制,形制独特。劈开大竹杆成竹片,2至3片扎成一股做弓身,长4尺左右。为了保持弓的韧性和弹性,弓身的两端套有牛角。由几根拧在一起的牛筋绳做成弓弦。铁制的箭头呈三角形,约有半斤之重。箭绳系有红缨穗。

举行射箭比赛时,在赛场上竖立两根木头椽子,中间拉上毡或麻布作为箭靶,上面缝上蓝、黄、绿、黑等色的布圈,用红布作靶心,以计环数。也有扎草人作箭靶的。这种即兴比赛,中年青年都可参加。比赛时,将参赛人员分为两组,人数可多可少,但双方必须相等。射箭距离有四十双步、五十双步,多至-百二十双步,可蹲射,也可立射。比赛双方以羊为彩头,胜者欢呼雀跃,败者亦兴高采烈。结束后,将罚羊当即屠宰,用大锅清炖,双方热热闹闹地共享。

永靖西山射箭比赛,先前很是流行。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弓箭早已失去了军事和猎狩的意义,射箭比赛也越来越少见了。作为一种传统的山区民间竞技运动,很值得挖掘、改进和提倡。

永靖传统饮食

永靖的粮食作物以春小麦、洋芋为主,大麦、豌豆、扁豆、大豆(蚕豆)、包谷(玉米)、糜、谷、荞麦、黄豆(大豆)等次之。油料作物有菜籽胡麻、芸芥、麻籽等。蔬菜有白菜、莲花菜、韭菜、各种萝卜、葱、辣椒、豆角等。肉类主要有牛、羊、猪、鸡等。永靖传统饮食取材于本地区自产的粮食、蔬菜和肉类,但以面食为主,旧时又以杂面为主。主要有以下品种:

疙瘩多以糜、谷、玉米面粉为主,做时用热水甚至开水烫面,分别以香豆、葱花、胡麻泼、红糖猪油为馅,用手团为盈握圆球,入锅煮熟即成。吃疙瘩一般先在锅内把洋芋块煮成半熟,再与疙瘩同煮至熟,调点浆水食用,香甜可口,是农家家常主食。

另外,农村亦有"切疙瘩"一款,和面擀薄,切为菱形小块,即可食用。

烘烘也叫"穷穷"。做时将新鲜蔬菜和面粉上笼蒸熟,淋上清油或撒上盐未,即为烘烘。因选用蔬菜不同有糖萝卜烘烘、苜蓿烘烘、金瓜烘烘、榆钱烘烘等。这种食品取法很古,制做方便,可粗可精,贫富咸宜。永靖人吃"烘烘",一般锅中煮洋芋,笼上蒸烘烘,并有面条,拌汤配合。

浆水面浆水面是永靖人民爱吃的一种传统面食。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浆水有三大特点:一是能解除疲劳。"辛勤劳作一整天,回家吃顿浆水面,疲劳困倦当下散。"这句顺口溜确切地说明这点。二是它能生津顺气,开胃进食,清热解毒。三是制作简单方便,经济实惠。所以,永靖城乡家家都会做浆水面。制作浆水的方法是:先准备好一只坛子,舀一碗现成的浆水倒入其中做酵子用,再把新鲜芹菜、紫菜苜蓿、白菜等(山区则多采挖苦苣菜)中杂物摘净,切碎冼净,加水煮熟后,舀少许面水,稍晾一会儿倒进坛子里,搅匀了把盖封好(冬天用棉被捂住,放在炉旁或热炕上,夏天就不必了),三天后启开坛盖,浆水就算做成了。浆水即可做饭,又可充当饮料,是极好的夏令食品,具有清热败火,利肠润肺功能。相传一位流寓在外的陇上游子,曾写诗云:"少小之餐未易忘,每思家馔几回肠。千秋早有酸蒲苴,万户今留苣菜香。痛饮田头消署气,深藏厨下备年荒。农家茅舍酬亲友,浆水面条味最长。"浆水面的吃法有多种多样,可用清油将葱末炒成葱花,然后调入浆滚沸,象浇臊子一样拌面吃,其味清淡适宜,也可把浆水直接调入锅中,做成"一锅面"吃。如果吃了象"羊肉手抓"之类油腻食物之后享用浆水面,味道更棒,真正是"金不换的浆水面"。

搅团有荞面搅团、豆面搅团、包谷面搅团和杂和面搅团之分。做法是先在锅中倒入水,加食盐后生火。待水沸,一手将备好的面粉缓缓撒入锅内沸水,一手持擀面杖不停搅拌至面水搅拌成半固体状时,停撒面粉,要不断加些热水再朝一个方向用力搅(火要改为小火,不然就会焦糊),直至面团熟透,软化、粘性增强时,熄火停搅。搅团质量全凭水和面粉的比例、火候、搅转三个方面。吃时舀于碗、碟,用勺背蘸开水,推开压薄,然后调以备好的油泼辣子、蒜泥、芥末、臊子等,即可食用。吃起来酸辣可口,回味无穷。"花儿"赞唱"油泼辣子油泼蒜,辣辣地吃一碗拌团"。

枣窝窝刘家峡、盐锅峡、西河等地盛产红枣。这一带农户,很早就有以红枣为原料制作各种食品的习惯。其中"枣窝窝"是常吃的一种风味独特香甜异常的食品。做法是:先将红枣用凉水洗净,然后入锅煮熟,至枣皮呈褐色时捞入盆中晾干,再用开水将糜面、包谷面调和成的面团揉和在一起,搓成三寸高的尖小底大的圆锥状,底部用大拇指旋一个"窝窝",放入蒸笼。蒸时,在锅中添上浅水,将蒸笼再放入锅中,用微火徐徐馏蒸熟即可。据传,康熙皇帝巡访西北时,偶然间吃了一顿"枣窝窝",甚是香甜,御驾回京,责令御膳房厨师制作这种食物。

打平伙永靖农村常"打平伙"吃肉,调剂伙食。"打平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食俗。三五人相约,选好东家,买来羯羊,烹羊的行家里手把宰好的羊腔整只入锅烹煮,并用羊里物和软肋肉剁碎做为发子,用羊肥肠灌制面肠,用切成片的羊肝子包上里物油串在筷子上做成羊肝串。待锅开稍煮后,羊肝子就熟了,凡定上股份的人必须尝到羊肝子,这叫做"先吃的肝子比肉香"。之后是热腾腾、香喷喷的发子和发子面肠。当把熟羊肉全部端上桌来时,当众打肉份子,依次下到每个人的面前。最后在羊肉原汤中揪上面片子,大可一饱口福。事后把羊肉折算为粮食,平摊给所有"打平伙"的人,秋后归还羊主。"打平伙"时东家供应茶水面食,可同样得到一份羊肉,叫锅头份子,而不收费用。有些地方流行"扎疙瘩",即"打平伙"时将羊肉按份数生割,扎为肉疙瘩,而后再入锅煮熟,分而食之。有些地方将羊肉按胸槎、肋条等部位依次上席。"打平伙"者各取所需,吃完为止,更反映了农民和睦团结、淳朴厚道的古风。

永靖传统饮食种类繁多,其它还有面片、杂面旗花、焪锅、韭合儿、面大豆、撒饭、地锅锅等,都是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家常饮食。

永靖县-节庆活动

 

柳琴戏

柳琴戏

宿豫区运西流行的一种民间戏剧,是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柳琴戏原名“拉魂腔”。建国后定名为柳琴戏。柳琴戏与淮海戏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是从“拉魂腔”发展而来。

柳琴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尤为鲜明,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怡心调”是本剧种的最大特点。此外,在唱腔的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噪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也是其独特风格。节奏大多是有板无眼的1/4击拍,除了大部份是后半拍起唱处,还有连续切分的变节奏,给人以欢快、活泼、跳跃之感。由于唱腔旋律与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经常出现,再加上频繁的转调,使人听起来既新奇多彩、又自然和谐。

柳琴戏唱腔曲调有:哈弦、起板、导板、连板起、拉腔、射腔、起腔、含腔、平腔、停腔、柔腔、叶里藏花、雷对调、一哟调、老公调、回龙调、垛板、调板、闸板、冒调花腔、四六长腔、男女拉拉腔等。此外还有从民间小调变化而来的过河调、赶脚调、送郎调、补缸调、叠断桥、打牙牌、千金小组进花园调、小放牛、八段锦、调兵调、叶落金钱等。

柳琴戏板式大致可分为:慢板(又叫幽板、澄清板)、二行板(又叫流水板其中还有快慢之分)、数板、紧板和五字紧板等。

柳琴戏的音乐工作者创作和改编了很多伴奏曲,有的已形成了新的传统曲牌。如:[苦中乐]、[绣花牌]、[水龙吟]、[什样锦]、[朝天子]、[抱妆台]、[云灯]、[游场]、[建都]、[扫灵]、[哭灵堂]、[三清曲]、[走马出兵]、[赏花]、[娃娃令]、[迎春曲]、[传情曲]、[鸳鸯戏水]、[喜临门]、[叶落金钱]、[进花园]、[会佳丽]等。

柳琴戏“文场”有土琵琶、笛子、唢呐、笙、管、二胡、小三弦等,“武场”有“四大件”。还运用了电声乐器。伴奏音乐也运用了和声、配器等技法。值得一提的是,柳琴戏的主弦乐器,从只有两根丝弦的土琵琶,通过改革多次研制相继制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种高中音柳琴。

皂河龙王庙会

皂河龙王庙会

皂河龙王庙会,源于皂河龙王庙行宫(又称乾隆行宫),该行宫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苏省宿豫区西北20公里处。该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年间的多次修复和扩建,形成了占地三十三亩,三院九进北方官式建筑群。该建筑系清代帝王为祈求龙王“安澜息波,消除水患”而建的祭祀建筑,故名“安澜龙王庙”。后因乾隆帝六下江南,五次宿顿于此,并建亭立碑,故又称为“乾隆行宫”。

早在清末,皂河就有正月初一办香会习惯,后来演变为正月初九龙王庙会。这一天,区内区外,睢宁、邳州、新沂、安徽、河南等周边地区商人、艺人纷至而来,皂河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赶会的人数达10万之多,商品成交额千万元左右。同时,伴有民间文化交流,舞龙舞狮、玩旱船、马戏表演以及风味小吃等等,五花八门,盛况非凡,令人眼花缭乱。

永靖县-三峡神韵

 

将军柱与靖铸造工艺品

将军柱

明朝在洪武年间,曾在兰州现中山桥的位置多次修建浮桥。明人徐兰著《河桥记》,描述了洪武十八年所造浮桥的规模:用大船25艘,以绳索相连于黄河之上,桥南北两岸各树一根大铁柱,以铁链将浮桥固定于其上,再在桥上铺踏板,桥边装围栏,浮桥则"随波升降,帖若坦途"。将浮桥能够固定在黄河之上的铁柱,此后就被人们称为"将军柱"。现在仍矗立在兰州中山桥南岸的将军柱,是600多年以来黄河浮桥兴衰史的唯一见证。

兰州中山桥旁将军柱如今受着人们的保护和瞻仰,但人们又很少知道,这原本是永靖人杰出才能的展现。永靖半个川王氏家谱记载:"我王宣、王训二始祖,于洪武四年铸将军柱两支,又于洪武五年岁在壬子铸造一支,再于洪武九年岁在丙辰铸造-支。"明洪武四年为公元1371年。家谱记载,永靖王氏家族在600多年前用六年的时间,就为兰州黄河浮桥铸造过4支将军柱。

王氏"以征调行艺铸冶来兰州,铸造金城关黄河两岸的将军柱",后移迁定居"皋兰西半个川",即今永靖县刘家峡黄河北岸依河蜿蜒而形成的半圆川里。在永靖县,至今还流传着一句俗谚:"半个川的模子,山城的炉子。"意思就是半个川和山城的炉院家善于塑造模型,冶炼铸造。王氏迁半个川上古城定居,以农为主,兼作铸冶,子孙繁衍,手艺发达,传至于今。新中国建立前,王氏子孙相传曾为兰州辕门铸造铁狮子,但更多的是生产钟、磬以及犁铧、铁锅等,销往甘、青两省的一些地方。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上古城还有几家王氏炉匠,也曾铸造各式生产、生活用品。

改革开放以来,以王氏后裔为技术骨干的永靖工艺铸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冶炼技术设备逐步改善,冲天炉代替了土平炉;优质焦代替了土焦,不同铸件可选用不同性质的铸铁。曾被称为半个川的今太极镇上古城、下古城两个村就有以铸造古典法器为主的企业十数家。这里可铸造小至几公斤,大至数吨的法器。铸造的佛像、狮子、宝鼎、香炉、钟磬等,式样美观,铭文清晰,声音宏亮。尤其铸造的宝鼎造型更为精美。在三足鼎立的底座上冠立多至七层的殿宇,层层雕梁画柱,斗拱飞檐,且瓦棱门窗,对联匾额,无不赋形逼真,极具神彩。

如今,这些古色古香的传承数百年又有创新特色的铸造工艺品,除在三陇大地备受欢迎外,已远销青海、宁夏、陕西、四川,以至岭南地方了。

黄河三峡古遗址

古老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经永靖,在块热土上留下了祖先们的足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根据国家黄河考古队、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临夏州文物普查队、临夏州文物"四有"工作组的调查和永靖近年来的发现,现已确证的各类古遗址、古墓葬共140余处,其中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的1处,省级保护单位2处,县级保护单位16处。

小茨台遗址

小茨台位于永靖县盐锅峡镇小茨村东南黄河南岸第二台地上。解放初期,省文物工作队曾到此地作过调查。1975年,临夏州文物普查队调查后,于同年11月15日由永靖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7月初,临夏州文物"四有"工作组又对其进行了重点复查。

小茨台遗址分小台和大台两个阶地,小台面积约60亩,大台面积约80亩,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台治渠边和山根渠边发现有灰坑,并采集到石刀及彩陶片;在台地北面的骆驼脖子崖坎处有灰层;在台地前沿一带散存的陶片较多。从陶器残片看,为细泥红陶,饰黑彩,绘平行线纹,为马家窑类型遗存。另外在本遗址尚残存一段古长城遗址,并征集到引水管三节,以后又从小茨村征得三节,外表有细绳纹,灰色,每节可以相接,系汉代早期遗物。

杏树台遗址

杏树台遗址,位于永靖县陈井镇西山村徐家岘子生产队,地处山沟下一台地。台地北至盐沟洼,南靠塔尔山,东接红科坨,西接苏家湾,面积4亩。1975年10月,经州文物普查组调查后,于同年11月15日被永靖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次年6月临夏州文物"四有"工作组作了复查。这是一处马家窑文化的半山马厂类型及齐家文化并存的遗址。另外,在西山村还发现了大量文化遗址和墓葬,特别是杏树台、地湾、徐家岘子、高家山等地。在高家山修学校时发现一座墓葬。距地表180米,人骨已毁,出土器物三件。两件已损失,剩一件双身彩陶壶,高31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9厘米,口稍侈,陶色橙黄,饰黑红二彩,颈部饰交错斜线纹,腹下部饰水波纹,属马厂类型。还征集到此地出土的一件马厂类型彩陶罐。根据调查,高家山一带属马厂类型墓地葬区。另外,采集到清阳水出土的二件石器,一件石锛,制作精细。在地湾一带发现较大面积灰层,暴露在大路两坎崖壁上,下层厚约10厘米~30厘米,长达1米左右,灰层内涵石器残片、人骨、兽骨。

在第二生产队三级地沟东边的台地上还发现墓葬、人骨及出土器物,根据出土器物彩陶罐分析,属半山类型。

七十亩山遗址

七十亩山遗址位于永靖县盐锅峡下铨村黄河南岸第二台地,属金泉下铨村,是一处马家窑类型墓地。1975年11月15日,永靖县革命委员会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十亩山墓地七十亩地一带,1974年农田基本建设中,出土有大量文物、陶器、石器、人骨和石板。出土陶器均系彩陶,陶质细腻,底色橙黄,有光泽,通体饰黑彩,绘平行线纹、旋纹、宽带纹、网络纹,器形有壶、罐、瓶、单耳罐、单身壶等,为马家窑类型晚期器物。石板为石棺残迹。

秦魏家遗址

秦魏家遗址位于永靖县莲花乡秦魏家村(后被刘家峡库水淹没)。1960年发掘出单、合葬古墓138座。墓葬分行排列,陪葬品有陶器、骨器等。合葬墓中,男性仰身直卧,女性向男性屈肢侧卧。郭沫若对此合葬墓的发掘有很高的评价,认为那时已由母系氏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秦魏家遗址属齐家文化遗址。

张家嘴遗址

张家嘴遗址位于永靖县河东乡张家嘴村(刘家峡库水淹没)。1960年发掘出四方锥形房屋4座,圆式锥形房屋3座。同时发掘出很多刀、斧、凿、杵、纺轮等石器,杯、壶、双耳罐等细、粗陶器和狗、猪、牛骨骼。反映出那时境内由母系氏族公社晚期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属辛店文化张家嘴类型。

马路塬遗址

马路塬遗址位于岘塬乡姬家川村马路塬,保护面积7亩。1975年文物普查中,在磨河嘴距地表30厘米处,发现长7米、厚80厘米的灰层1处,出土不少陶片和骨器。陶片为细泥红陶,色橙红,饰黑彩,平行条纹、斜纹、水波纹,还有夹砂红陶片,属辛店文化。在断崖面距地表50厘米处,发现居住遗迹,长6米,厚60厘米,地面夯筑,下有卵石层;还发掘出石刀2件,单耳陶杯1件。陶杯质为夹砂红陶,色橙红,饰黑彩,上部为宽带纹,下部为三组条纹,每组3条,并有勾纹;杯高5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3厘米。属辛店文化遗址。

黄河古文化荟萃之地

黄河古文化

黄河三峡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中华民族黄河古文化早期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有着五千年灿烂辉煌的黄河古文化。由于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合,使这里的文化呈现出南北交融、古今并存的显著特点,这里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并以其雄浑博大、底蕴深邃,在中国的古文化遗产中,独树一帜,被誉为西北高原古今文明交相辉映、中西文化交织荟萃、颗颗明珠流放异彩的靓丽风景线,是黄河古文化积淀最集中的地方。

黄河三峡曾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要冲,历史上西汉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征讨匈奴,赵充国屯田,晋高僧法显求法,隋炀帝西巡,唐玄奘西天取经,弘化、文成、金城三公主与吐蕃联姻,薛仁贵征西等,都曾经由此地。郦道元张鷟李靖解缙郭沫若郑振铎吴作人张仃李可染等古今名流也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黄河三峡就像一条圣洁的纽带,沟通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记载着中外往来的历史,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黄河三峡--"古生物的伊甸园"。远古时代的黄河三峡,是大量古生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出土了享誉中外的古生物化石。在太极湖畔出土了一亿七千万年前侏罗纪或早白垩纪时代的恐龙足印化石群,其规模之大、种类之多、遗存之完整、清晰度之高,均属世界之最,蜚声中外。还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牙齿的植食性恐龙--"兰州龙"和国内已知最胖的恐龙--"刘家峡巨龙"的足印化石,也发现了多处古生物、节肢动物和虫迹化石。建成的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是目前甘肃省唯一一处由多种恐龙足印化石群构成的国家级恐龙地质公园。

黄河三峡--"中国的彩陶之乡"。作为中华民族黄河古文化早期发祥地、传播地和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这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迹,是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存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相继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甸文化、寺洼文化彩陶就有数千件之多,被誉为"中国的彩陶之乡"。举世无双的国家文物珍品"彩陶王",便是这些众多出土文物中的杰出代表。1950年4月,在黄河三峡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陶瓮,瓮高49.3厘米,陶质细腻,坚而光亮,主体图案为黑色单彩水旋纹,纹饰繁密,线条流畅飞动,似水势汹涌,极为雄奇壮观,其精美绝伦的造型和图案,赢得无数参观者的惊叹,被誉为中国的"彩陶王",1954年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并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后曾多次应邀在国外展出。1990年4月10日,邮电部将"彩陶王"的图案印制成邮票发行国内外,使这一瑰宝大放光彩!

黄河三峡--"中国石窟的百科全书"。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位于黄河三峡--炳灵峡的炳灵寺石窟,是我国著名的十大石窟寺之一,也是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现存窟龛216座、石雕泥塑佛像882身、壁画约1000平方米、浮雕佛塔76座。炳灵寺石窟虽然没有像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那样庞大的规模,但它却是我国石雕艺术延续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保存有中国石窟最早期、中期和最晚期的壁画和石雕,其内容非常丰富,题材十分广泛,被誉为"石窟的百科全书"。其中,第169窟保存的西秦建弘元年(即公元420年)墨书题记,是我国石窟中有明确纪年的最早题记,它不仅为炳灵寺石窟的开创与分期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也为甘肃乃至全国其它古老石窟的分期断代提供了标识,推翻了石窟考古界一直以云岗、龙门石窟的北魏造像为标尺来判定国内其他石窟的开创期及其考古价值的观点,从而确立了炳灵寺石窟在中国石窟艺术研究中的地位:炳灵寺石窟不仅早于云岗、龙门石窟几十年甚至半个世纪,而且在石窟艺术从印度传到西域,再由西域传入中原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桥梁。炳灵寺石窟与敦煌莫高窟一样,有着同样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现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黄河三峡--"西北花儿的故乡"。永靖是一个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县份,这里还流传着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民间小调、秧歌曲、财宝神、宴席曲、"贤孝"、说唱艺术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曲调优美婉转而享誉国内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周边有回族、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土族等稀有少数民族居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民族风情。这里又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使黄河三峡拥有深厚宏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也是西北河湟花儿的传承地。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原生态"花儿",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山间小道,处处飘荡着"花儿"美妙的旋律。这里的"花儿"曲调之丰富、唱词之浩瀚,位列全国民间艺术的前列,被称之为中国西部民间艺术奇葩而饮誉艺坛,闻名中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民歌考察采录基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河三峡--"西北的工匠之乡"。黄河三峡自古出工匠,有木匠、铁匠、石匠、砖匠、瓦匠、毡匠等,他们不仅建造了东方艺术宝库--炳灵寺石窟、天下第一桥、黄河飞渡--英雄渠、密宗禅院--罗家洞、佛教名刹--岗沟寺等名胜古迹,还建造了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大中型水电站,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翻砂铸造作为这里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长达600多年。在明洪武时,永靖铁匠为甘肃兰州镇远浮桥铸造高5.8米,直径61厘米,重约10多吨的"将军柱"4根,立于甘肃兰州黄河两岸,名垂史册。而今铁匠子孙传承先祖技艺,其铸造的佛像、钟鼎、法器名震西北,行销海内外。尤为突出的是永靖木匠,他们自称是鲁班传人,个个身怀绝技,出类拔萃,大到宫殿庙堂,寺院道观,小至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村社民居,无不建造得或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或小巧玲珑、别致新颖。永靖木匠在精于营造中原、藏式、回式建筑的基础上,吸取三者的特点和优点,富有独创性地设计出藏汉结合、回汉结合的古典建筑,在几千年中华民族浩如星汉的建筑史上独领风骚。甘、青、宁、新、川、藏、陕、蒙乃至全国各地的名山古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聪明智慧的结晶。他们独具特色的古典建筑和木工技艺,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建筑形式,而且以独一无二的显著特色,在西北乃至华夏建筑史上闪耀着炫目的光芒。

黄河三峡--"中国傩文化之乡"。黄河三峡是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神奇的黄河三峡群山环抱的山区土庙之中,还流传着这种古老而神秘的祭祀仪式,纯朴的乡民们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带着看似恐怖的面具,边舞边跳。永靖傩舞戏民间俗称"跳会",由请神(下庙)、献盘、献牲、会手舞--傩舞、面具舞--傩戏、赛坛等仪式组成,它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宗教祭祀活动,成形于明朝。在永靖县,还保存着21幅唐、明时期的傩舞面具,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的傩舞面具,制作精细,造型生动,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保护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永靖傩舞戏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军礼"的基本内容,所使用的面具大多数为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中勇猛善战的武士和将军,另一方面还增添了三国历史故事和民间民俗生活内容,增强了民众的观赏兴趣。永靖傩舞戏流传至今数千年,以保存之完整、形态之原始、活动之广泛、特色之鲜明,成为中国和世界傩文化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成为了我们探究戏剧艺术的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近年来,为了挖掘、传承、弘扬傩舞戏这一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永靖县高度重视这一民间文化艺术的发掘保护与研究开发工作,将傩舞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全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之中,成立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相关专业人员开展傩文化调查研究,初步将杨塔、三塬、王台、红泉四乡镇的18个村(庙)定为傩舞戏文化原生态重点保护点,深入挖掘和搜集有价值的民间傩文化资料,并及时归纳整理,编辑出版和制作了《甘肃永靖傩舞戏》、《河湟鼓舞》等书籍和音响制品,使永靖傩舞戏在理论研究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为传承、保护和开发傩文化艺术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原始资料。同时,采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形式,通过每年举办黄河三峡旅游文化艺术节、春节文艺表演活动,从中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间傩舞艺人,并组建了黄河三峡傩舞队,配置服饰道具,编排了傩舞戏《三皇鼓舞》,使濒于失传的传统傩舞曲目得以继承流传。2005年6月,永靖傩舞队代表甘肃省参加了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活动,第一次把乡傩搬上了国际舞台,并荣获"展演银奖"和"踩街活动优秀表演奖",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2006年,永靖县被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甘肃傩舞之乡"称号,永靖傩舞戏进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9月16日至17日,在县城刘家峡成功举办了"甘肃永靖·全国傩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有效挖掘、传承、弘扬了傩舞戏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了保护和展示傩文化的平台,有效促进了傩文化的传承、保护、交流、研究和开发,同时还全面宣传推介了黄河三峡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了黄河三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曲六一、朱恒夫、柯杨等国内知名傩学专家对永靖傩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永靖傩文化包容了萨满、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中原的文化,完全展示了西北人民特别是永靖人民的一种大无畏、胸怀宽容的精神,它弥补了三十多年来我国傩文化研究的不足和缺陷,它的研究会促使我国傩文化研究向更高的、更深的层次发展。同时,它具有扬武性、文献性、原始性、艺术性的特点,在全国傩文化中有着独特的价值,永靖县是西北地区傩文化的重镇;永靖县的傩面、傩仪、傩戏、傩舞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具有古代羌民族文化的特点,它不仅是北方傩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华民族傩文化最古老的源头。

永靖县-名优新特

 

永靖草莓

永靖草莓

永靖草莓以独特的品质,丰富的营养赢得“水果皇后”的美称。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色泽鲜红,柔嫩多汁,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罐头等。成熟早,在春末夏初的水果淡季即可上市。由于栽培方式的多样化,既使在严冬季节也可吃上美味可口的新鲜草莓。其产品已销往临夏、甘南、兰州、西宁等地。永靖草莓栽植面积大,主要集中在黄河、湟水沿岸的西河、盐锅峡、刘家峡地区,栽植面积达2500亩以上;而且草莓市场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已销往临夏、甘南、兰州、西宁等地。目前,永靖正在塬台灌区筹建万亩蔬菜基地,草莓已在塬台灌区安家落户,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刘家峡百合

刘家峡百合

永靖百合是蔬菜中的珍品,以其鳞茎洁白肥厚、质绵味甜,清香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已远销到港澳等地。

百合属百合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山平川均可种植。它不管是在湿润的气候里还是在干燥的环境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特性。平均亩产800公斤,亩收入近万元,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永靖的百合种植主要集中在山阴潮湿的东部山区关山、徐顶、陈井等地。这里的土层属黑麻土类腐殖质,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能好,是百合生长的理想土壤。目前,全县百合种植面积1100多亩,产量达7.5万公斤。

百合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糖、蛋白质、矿物质盐等多种营养成份。它作为蔬菜中的珍品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永靖县在开拓百合市场,打通销售渠道的同时,计划利用10年时间,以关山乡为重点,大搞规模化生产,发展百合1万亩,年产优质百合70万公斤,以满足消费需求。

珍珠西红柿

珍珠西红柿

永靖的大棚蔬菜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发展更为迅速。种植面积达1.1万亩,其中西红柿种植面积0.8万亩,亩产高达80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并具有很高的市场信誉。永靖西红柿有其独特的优点:一是产量高。永靖的川水地大部分土壤属于砂壤土,光照充足,水源丰富,适宜西红柿的生长。二是质量好。永靖生产的西红柿个大而圆,果形整齐,单果重0.3公斤~0.5公斤,色泽红亮,味酸甜,口感好。果肉皮层厚,耐挤压能力强,便于贮藏和长途运输。三是上市早,成熟期集中。由于永靖境内具有西红柿生长的光照条件和适宜的土壤,使不同类型,有不同时间的成熟期,可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它以年销6.4万吨的纪录在城乡市场独占鳌头。为当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打开了一条顺利通道。

刘家峡大红枣

刘家峡大红枣

永靖大枣色泽鲜红、皮薄、肉厚、核小、质地细嫩、清脆、汁多、酸甜、深受广大群众好评。1997年曾经获得甘肃省林果产品博览会银奖。

永靖县栽培大枣历史比较悠久,主要分布于黄河、湟水沿岸的刘家峡、盐锅峡、西河等地,树冠自然分布,主干灰褐色,叶长椭圆,新发枝条具刺,果形椭圆,纵径3.3厘米,果皮薄,嫩熟枣果肉白绿色,细而脆,汁多、味酸甜。干枣皮鲜红,肉白黄色。产于西河乡二房村的永靖县馒头枣,个大、肉厚、核小,更具特色。枣果含维生素丙特多,比柑桔高7-8倍,比苹果高70倍。栽培简便,宜管理,与农作物间作影响小,抗寒耐盐碱。不仅可干鲜兼用,又可深加工成蜜枣、酒枣、熏枣和干枣,还可制作枣泥、枣面、并为酿酒作酐作原料。

目前,永靖境内共有枣面积7400亩,125万株,年产枣45万公斤,可实现产值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