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找同款插件:给学生一片自由放飞的天空 一位中学校长和她的学生的故事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30:36
给学生一片自由放飞的天空 一位中学校长和她的学生的故事2010年09月28日 19:53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一个人的班级

周金涛(化名)是个很帅的男孩,大大的眼睛,高高的个子,长得白白净净。可是在同学眼里,他却像一只“老虎”。只要谁喊一声:“周金涛来了!”大家必定四出逃散,唯恐避之不及。

原来,这是一个富有攻击性的男孩,常常为了一点点小事,就与同学动手打架。给一些同学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有老师建议,这个学生应该除名。

刘彭芝深信,孩子的心,生来该是最温柔明亮的,缺少这份温柔明亮的孩子一定另有原因。她请老师多次登门家访,终于找到根源。

原来,周金涛从小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家庭里,他是在父母离异后出生的,归母亲抚养。小学时,母亲又一次离异并再婚,加上生意忙,就把他放到舅舅家里。由于他多次折腾出事来,几经反复,母亲又把他送回亲生父亲身边,可是父亲更忙,常常无暇顾及儿子。在长期缺少关爱的环境里,周金涛变成了一个性格复杂、冷漠无情的孩子。

了解到这一切,刘彭芝专门召集会议,讨论研究周金涛的教育问题。

她说:“显然,周金涛是一个缺乏关爱的孩子。他从小得到的是残缺的爱,受到的是残缺的教育。如果再放任下去,他会危及社会。他既然是人大附中的学生,我们就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帮助他。再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也是学生的权利。”

大家静下来,一时想不出什么有效的措施。

刘彭芝说:“让周金涛继续在原班上课也不现实。一是他的功课难以跟上;二是同学们见了他人心惶惶,无法与他一起学习生活。因此,我想了很久,决定为他一个人开一个班。”

“一个人的班级?”老师们惊叫起来,这在人大附中的历史上从未有过。

“那么,课程与教师怎么安排?总不能和别的同学一样吧?”有老师问。

“怎么不一样呢?该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而且,要配一名优秀教师当他的班主任。”刘彭芝毫无犹疑。

2003年,国庆节之后,人大附中初三年级一个人的班级开课了。担任班主任的是曾多年担任学校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的美术特级教师杨志清。

这个特殊的班级设在人大附中东教学楼一层南侧的一间教室。这里阳光充足,窗外是高大的杨树和柏树。

和蔼可亲的杨老师与周金涛面对面坐着。第一课是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学生守则》。与一般教室不同的是,师生俩面前,各有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这是杨老师特意准备的。周金涛的心悄悄热起来。

除了第一课是特别的,一个人的班级一切照常,与别的班级一样有课表,一样记考勤。早晨7点40分上课,下午4点放学。让杨老师欣慰的是,周金涛很少迟到早退。只是轮流来上课的各科老师有些不寻常的感觉,因为他们从未在如此空旷的教室里讲过课。

2004年3月17日下午,人大附中又一次召开一个特别会议,参加者有学校领导、20多位给周金涛上过课的老师、周金涛和他的父母,还有一个与周金涛相似的学生郭鹏(化名)及其父母。

刘彭芝说:“人大附中创办的一个人的班级是成功的。周金涛同学进步很大,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今天,我们要扩大这个班,由一个人变成两个人,吸收一个新同学郭鹏。郭鹏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你们看看,周金涛和郭鹏,两个多帅气的小伙子啊!”

大家都欢快地笑起来。这天的周金涛穿着耐克T恤和牛仔裤,瘦高的郭鹏穿着一件蓝色的夹克,的确很帅。

刘彭芝把两个孩子叫到身边坐下,与他们商量了一下,宣布道:“咱们这个班叫第二实验班,比第一实验班的力量还强呐!特级教师杨志清老师为班主任,心理学博士宋丽波老师为副班主任。周金涛担任班长,郭鹏担任学习委员。”

在大家的掌声中,两个孩子羞涩地笑了。这大概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的,一副将信将疑的样子。

刘彭芝郑重地补充道:“这是真的,要写进学籍档案的。”

两个孩子兴奋地争相表态。周金涛说:“我要当好班长,把同学团结好,一起好好学习!”郭鹏表示:“我要在班里制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争取考上人大附中高中!”

刘彭芝对在场所有人说:“离中考还有100多天,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是,让周金涛和郭鹏成为合格的初中毕业生。谁家的孩子都是心肝宝贝,他们的一生刚刚起步,决不能耽误了!”

这个会议,深深感动了两个孩子的父母。

在人大附中,周金涛、郭鹏并不是唯一。但无论这些孩子有着怎样不同的秉性、经历和起点,他们都得了同一样东西:尊重。

“教育的真谛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爱。”这是刘彭芝重要的教育理念。她说:“教育不应是禁锢,不应是扼杀。教育应该是尊重与宽容,是欣赏与关爱,是引导与激励,是平等与合作。学校应成为他们幸福成长的乐园——不仅要让他们通过现在的努力获得将来的幸福,也让现在的成长过程充满幸福和快乐。”

人大附中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自信和快乐。

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在他的留言里这样写道:“曾经也想过,如果我没来到这里,现在会是什么样呢?也许,是个书虫吧?不敢想。我仍然活着,但不会活得如此精彩;我仍然学到知识,但不会如此丰富;我仍然自由,但不会如此快乐!”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人大附中,所有的老师都知道,劳技教研组是刘校长的心肝宝贝。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创新精神是要靠激发的,创新能力是要靠培养的。而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讲,要从孩子抓起。”这是刘彭芝的教育理念。

1992年,刘彭芝以真诚和优厚的条件引进了学校第一位搞发明创造的劳技教师竺豪桢。1994年,学校成立了劳技教研组。这之后,她又先后引进了10位劳技教师,都是物理、机械、数学、化学、美术、电子等不同专业的精兵强将。

劳技教师多了,教室却只有一间。刘彭芝就变着法儿增加劳技教室,先后建起了平面设计、缝纫、陶艺、汽车模拟驾驶、摄影、制图、金工、木工、电子、计算机等10个劳技专用教室。这在人大附中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新鲜事。

这些变化,让一些老师难以接受,一时间议论纷纷。

“人大附中快成职业高中了!”

“这哪像办学呀!学校像个大车间喽!”

“刘校长搞素质教育真舍得下本啊!”

……

刘彭芝的坚韧与智慧,就是千方百计也要把自己的理念变成全校师生的思想和行动。她的梦想,是把人大附中变成一个充满创造的学校。

她在学校一连组织了十几场科技报告会,让全校每一个老师和学生都去听科技技老师的讲座,看科技成果的展示。同时,成立了发明小组和发明协会,让它成为学生发明创造的摇篮。

第一个崭露头角的小发明家很快脱颖而出。

王建东,是一个来自京郊平谷县的男孩。进人大附中一开始,感觉学习吃力,一度情绪低落。

参加发明协会后,做事踏实认真的他被推举为秘书长,成了竺豪桢老师的助手。竺老师点拨他,关注人们身边的需要,寻找自己的小发明。

王建东在家乡常接触木工活儿,对合页的功能比较熟悉。他发现,原来的合页设计有缺陷,一种是弹簧式自闭,另一种是常开常闭,能否发明更简单更安全的自闭合页呢?竺老师肯定了他的设想,鼓励他大胆尝试。由于王建东脑子里有了课题,上物理课时听到“自锁角”这个原理时,一下子茅塞顿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他终于发明出一种按螺旋线自动关回的合页——“Ⅱ型自闭合页”。

这项发明申请了专利,在青岛举办的全国发明展上荣获银奖。王建东的发明引起了许多厂家的兴趣。后来,据中国发明协会了解,仅广东省就有6家企业在生产“Ⅱ型自闭合页”,并已广泛运用于建筑和家庭装修领域。有趣的是,人大附中的8层教学大楼也采用了这种合页。

一项发明改变了一个人的生活。王建东从此充满自信,勤于读书,以求知为乐。高三毕业,他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如今毕业已成为专职律师。谈起“Ⅱ型自闭合页”,他至今百感交集:“胜读十年书啊!”

当学生们从单纯分数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寻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时,其创造力便如雨后春笋。

多年来,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教育使一批具有创造潜能的拔尖学生脱颖而出,人大附中已有上千名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类青少年科技发明竞赛中获奖。在标志着世界青少年创造发明最高水平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中,人大附中有十几人次参加并获奖。

2005年起北京设立中学生科技最高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全市每年奖励5名中学生,人大附中连续六年8名学生获此殊荣。仅最近三年,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每年10名一等奖中,人大附中就有7人获此殊荣。

2010年,在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人大附中名列“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榜首;2人获第九届“明天小小科学家”一等奖,1人获“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另有3人获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人获“北京市市长奖”。

获得2010年第八个“市长奖”的赵中伦同学,高一时通过学校推荐加入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获得研究实验的机会,在运用细菌靶向治疗攻克癌症的项目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以一等奖第一名荣获“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的吴天际说,他发明的灵感是在高一的劳技课上获得的。学校的创造发明教育为他提供了展现创造力的巨大舞台,培养了他对生活中细微事物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学生鲍臻发明的“双连杆防泄地漏”,获全国科技大赛二等奖。他发明的“多功能鼠标”,在韩国国际中学生发明比赛中获银奖。

洪纬哲等3名学生发明的用于投掷器材的安全警示装置,获波兰第二届国际发明博览会特等奖,获第十一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被授予中国使用新型专利权。

竺越、曲扬等学生发明的“中英文电话计算器”,在全国发明展中获金奖。

吴斯同学发明的“可供盲人使用的电话计算一体化装置”,在北京国际发明展上荣获银奖。

当人大附中的学生学会了选择,当他们认定科技小发明是自己成才的快车道时,谁肯落后于人呢?

在刘彭芝的心里,这一切都源自她对教育的深刻理念:“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社会和信息时代,劳技教育应当转向创造教育,基础教育应当奠定创新的基础。”

人大附中做到了。

刘彭芝和孩子们的故事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家长们中流传一句话:“人大附中的学生都被刘校长‘宠坏’了。”

想跳舞,刘校长给他们拉大幕;演电影,刘校长给他们找剧场;课堂上内容不能满足的学生,可以不上课;校服什么式样,学生们自己定。

“我爱我的学生。

爱的极限是什么?是崇拜。

我崇拜我的学生,他们值得我崇拜。

一位诗人说,我的头发为什么变白了,因为我把头发里的墨汁写了诗!教师不就是这样的诗人吗?

我要用毕生的奋斗,给孩子们一片自由放飞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