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花园家族满了么:班主任给学生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26:36
教授与文盲有人问马尔克斯:“你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多思多想”马尔克斯回答这人满怀心得,回去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开始多思多想。 一个月后,马尔克斯在回家的路上,碰见了那个人的妻子,她对马尔克斯说:“求你去见我丈夫一面吧,他从你哪回来,就像中了魔一样了。”马尔克斯到了那人的家一看,只见那人变得骨瘦如柴,拼命的挣扎起来,对马尔克斯说:“我除了吃饭,一直在思考,你看我离伟大的理想还有多远?” “你整天只想不做,那你思考些什么呢?”马尔克斯问[那人道:“想的东西太多,头脑都装不下啦〉”“我看你除了脑袋上长满头发,收获的全是垃圾。”“ 垃圾”“只想不做的人只能生产思想垃圾。成功是一把梯子,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爬不上去的。”马尔克斯答道。接着,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从前,有一位满脑子都是智慧的教授与一位文盲相邻而居。尽管两人地位悬殊,知识水平 性格有天壤之别,可两人有一个共同目标:如何尽快富裕起来。每天,教授跷着二郎腿大谈特谈他的致富经,文盲在旁虔诚的听着,他非常钦佩教授的学识与智慧,并且开始依着教授的致富设想去实现。 若干年后,文盲成了一位百万富翁,而教授还在空谈他的致富理论。目标再伟大,如果不去落实,永远只能是空想。成功在于意念,更在于行动。制定目标是为了达到目标,目标制定好之后,就要付诸于行动去实现它。如果不化目标为行动,那么所制定的目标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东西。因此,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最后的结果不取决于你想了多少,而取决于你做了多少。反省自己,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哪个“夸夸其谈”的教授,各种成功学都从“嘴”上经过,传给学生,而自己只是在完成这么一个“道理”的传递,却没有进行实践。这种只言教不身教不是就淡化了“理论”的效果,是对教育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希望我们老师不知是做一个传道者,更要做一个实践者。[/B][/COLOR]
乐山

班主任讲给学生的故事38:把木梳卖给和尚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的卖给和尚。”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要木梳何用?这不明摆着拿人开涮吗?于是纷纷拂袖而去,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甲、乙和丙。负责人交待:“以5日为限,届时向我汇报销售成果。” 五日到。负责人问甲:“卖出多少把?”答:“1把。”“怎么卖的?”甲讲述了历尽的辛苦,游说和尚应当买把梳子,无甚效果,还惨遭和尚的责骂,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头皮。甲灵机一动,递上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负责人问乙:“卖出多少把?”答:“10把。”“怎么卖的?”乙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山有十座庙,于是买下了10把木梳。负责人问丙:“卖出多少把?”答:“1000把。”负责人惊问:“怎么卖的?”丙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施主络绎不绝。丙对住持说:“凡来进香参观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个字,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也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更旺。 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推销术,却有不同的结果。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开发出新的市场来,那才是真正的营销高手。 思路决定出路,不同的思维决定不同的结局。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在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情况下,往往隐藏着让人惊喜柳暗花明的又一村。就看看你能否发现找到这“又一村”的途径。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把梳子卖给和尚,看似是一个“绝望”的境地,但换个思路,就能把劣势变成优势,把绝境变成天堂。因此,人生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题,都不要悲观绝望,因为机会就在绝望中。 给学生讲完这个故事后,一学生课后轻轻地和我谈他的想法,老师我这样认为是否恰当:第一个人只是考虑个体的顾客的利益,因此他只卖一个梳子;第二人考虑的是整个寺庙的利益,因此他卖出10个梳子;第三个人考虑的是整个香客的利益,因此他能卖出1000把梳子。心中装着多少人,你的成就就会有多大。我一听,拍掌叫好,如此深意,老师都没有发现,看来你有善于思考的天赋,将来可能成为思想家。你不善于说,可以擅长写,希望你把自己的想法都写出来,这就是作文。注:该生之所以轻轻地甚至有些胆怯地和我谈他的想法,是严重的不自信造成的。该生平时不善言谈,因为成绩也不太理想,就严重压抑了自己,当自己有闪光点的时候也不敢正视。希望该生能因此找到自己的优点,以此作为一种突破,找到自信,走向成功。
班主任讲给学生听的故事之45 ...
班主任讲给学生听的故事之45 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 一位名叫薛瓦勒的乡村邮差每天徒步奔走在乡村之间。有一天,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他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准备再走,可是他突然发现绊倒他的那块石头的样子十分奇异。他拾起那块石头,左看右看,便有些爱不释手了。 于是,他把那块石头放在了自己的邮包里。村子里的人看到他 的邮包里除了信之外,还有一块沉重的石头,感到很奇怪,人们好意地劝他:“把它扔了,你每天要走那么多路,这可是个不小的负担。” 他却取出那块石头,炫耀着说:“你们谁见过这样美丽的石头?” 人们都笑了,说:“这样的石头山上到处都是,够你捡一辈子的。” 他回家后疲惫地睡在床上,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用这样美丽的石头建造一座城堡那将会多么迷人。于是,他每天在送信的途中寻找石头,每天总是带回一块,不久,他便收集了一大堆奇形怪状的石头,但建造城堡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开始推着独轮车送信,只要发现他中意的石头都会往独轮车上装。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过上一天安乐的日子。白天他是一个邮差和一个运送石头的苦力,晚上他又是一个建筑师,他按照自己天马行空的思维来垒造自己的城堡。 对于他的行为,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认为他的精神出了问题。 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不停地寻找石头,运输石头,堆积石头。在他的偏僻住处,出现了许多错落有致的城堡,当地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性格偏执沉默不语的邮差,在干一些如同小孩子筑沙堡的游戏。 1905年,法国一家报纸的记者偶然发现了这群低矮的城堡,这里的风景和城堡的建筑格局令他叹为观止。他为此写了一篇介绍薛瓦勒的文章,文章刊出后,薛瓦勒迅速成为新闻人物。许多人都慕名前来参观城堡,连当时最有声望的毕加索也专程参观了薛瓦勒的建筑。 现在,这个城堡成为法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点,它的名字就叫做“邮差薛瓦勒之理想宫”。 在城堡的石块上,薛瓦勒当年的许多刻痕还清晰可见,有一句就刻在入口处一块石头上:“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据说,这就是那块当年绊倒过薛瓦勒的石头。 博主感言: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你认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其余的就交给时间老人就可以了。伟人的故事能够给人很多启发,但大部分都只是把他当作故事,认为这是伟人所做的事情。殊不知伟人在成名之前也是普通的人。一般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们所看到的只有困难、挫折、不可能等等。而成功者和一般人的差别恰恰就在于把平常的事情坚持了下来。其实人的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很普通的,就是在捡“石头”,“石头”多了就成了“城堡”。 
乐山
re:立志为先 [故事]: ...
立志为先 [故事]: 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嗜酒如命且毒瘾甚深,有好几次差点把命都给送了,就因为在酒吧里看不顺眼一位酒保而犯下杀人罪,被判终身监禁。 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一岁,其中一个跟他老爸一样有很重的毒瘾,靠偷窃和勒索为生,不久也因犯了杀人罪而坐监。 另外一个儿子可不一样了,他担任一家大企业的分公司经理,有美满的婚姻,养了三个可爱的孩子,既不喝酒更未吸毒。 为什么同出于一个父亲,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下长大,两个人却会有不同的命运?在一次个别的私下访问中,有人问起造成他们现况的原因,二人竟然是相同的答案:“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我们经常以为一个人的成就深受环境所影响,有什么样的遭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这实在是再荒谬不过了,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绝不是遭遇,而得看我们对这一切是抱持什么样的信念。 有两位年届七十岁的老太太,对于未来也因不同的信念而有了不同的人生。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然而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是怎么个想法。 于是她给自己订下了更高的期许,在七十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二十五年里她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 当她九十五的时候,她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纪录。她就是大大有名的胡达?克鲁克斯老太太。 人生到底是喜剧收场还是悲剧落幕,是丰丰富富的还是无声无息的,就全在于这个人到底抱持的是什么样的信念。 [教育智囊]: 来自于不同家庭的学生自然千差万别。但是,教师千万不要抱怨学生的不良家庭环境,环境虽然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起很大的作用,但并不是决定性的。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学生的信念。更何况,我们也无法改变学生的家庭环境。 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学校里对学生的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教会学生立志,这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资产阶级的家庭里也会生出革命的人士,学生心中的信念所起的作用比他身处的环境要大得多。也许,我们以后每天见面应当相互问一句:今天,你教学生立志了吗?
乐山
re:习惯的传承[故事]:古罗马的...
习惯的传承 [故事]: 古罗马的皇家宫苑蓄养着一支猴子军团,成百上千的猴子养在一个封闭的大院里,训练它们列队操练,分队进行搏斗。当然,这个军团并不用于战斗,而是用来表演,供人们取乐。 军团大院内摆着一把铡刀。每只猴子捉进来时,都要把它的尾巴铡掉一截,通通只留五寸那么长,成为这军团猴子的标志。铡断尾巴肯定是很痛的,被铡的猴子又蹦又跳,发出尖厉的叫声,自己舔着流血的尾巴伤心不已。铡断了尾巴的猴子从此变得驯服,没有尾巴可翘了,训练起来相当容易。 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这种铡尾巴的入团规矩,开头由人来执行,到后来就由那些先来的猴子们代劳了。每只新来的猴子一塞进来,猴子们就一拥而上,把它按倒在地,动作利索地把它的尾巴铡掉。当刚铡掉尾巴的新来者凄惨地嘶叫的时候,猴子们却围着它欢蹦乱跳,兴高采烈。每只猴子都经受过这一规矩带给它的痛苦,但每只猴子又都参与执行这种规矩来对待它们的新伙伴,并从中得到乐趣,一代接着一代,猴子军团存在多久,猴子铡猴子尾巴的规矩就持续多久。 时间和惯性会使人精神麻木,即使是最残忍的行为也会当作正常的做法自行传承下去,没有谁感到奇怪。 [教育智囊]: 高一的新生进校之时来自四面八方,各不相同,进校之后,便沉浸在学校的文化氛围之中。最初的一两个月,他会觉得新鲜,也需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是,不多久,他便会融入进去,成为这所学校一名普通的高中学生。 等到他对校园里的一切都习以为常之时,他自己亦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到了来年,新的高一学生到来之时,感受到的便是像他这样的许许多多的普通学生所共同构成的校园文化。一些所谓百年名校的历史积淀便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 改变一所学校的文化或精神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工程,可以在新生中实施,让新的文化或精神成为他们的一部分,然后一届一届地传承下去,谁也不会感觉到奇怪。 要改变一个习惯也是如此。最难的是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乐山
re:好久没有更新了,对不起光启的殷殷招待。以...
好久没有更新了,对不起光启的殷殷招待。以后把更多的内容放在这里,比连载里面的更丰富。
乐山
re:容忍是一种智慧[故事]:在非...
容忍是一种智慧 [故事]: 在非洲大陆,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染上“昏睡病”。科学家研究后发现,舌蝇的视觉很特别,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舌蝇从不叮斑马就因为斑马一身黑白相同的斑纹。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捕食性动物的攻击。这就意味着,在进化过程中斑马的选择使它冒有更多被狮子吃掉的风险,当然它也成功地躲掉昏睡病的困扰。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选择,这便是人生。 正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它又把我们的天空渲染得更蓝。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阳光照进室内,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飞舞,正是这些小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大气层中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这些蓝光被大气层中的尘埃吸收反射和散射着,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天空容纳尘埃,原来是一种美丽的智慧。 [教育智囊]: 在一个班级里,也有这样的一些“尘埃学生”,他们成绩一般,却十分活跃。他们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的各种活动,在同学之间穿梭往来,有些人甚至热衷于认识学校里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或搞串联。他们学习不太努力,偶尔也会犯一点小错误。 也许教师觉得他们不是好学生,有时也可能对他们冷言冷语,严重的还会勒令他们停止一切活动。殊不知,他们在班级和学校里沟通了人际关系,他们使学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得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加令人回味。 教师容忍他们,也是一种美丽的智慧。 
乐山
re:最有效的惩罚[故事]:我每天...
最有效的惩罚 [故事]: 我每天都要经过那条巷子,巷子口常有人乱倒垃圾,于是墙上就出现了一行字:请不要乱倒垃圾。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二天那行字改为:此处禁止乱倒垃圾。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三天那行字改为:此处倒垃圾者罚款五元。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四天那行字改为:此处倒垃圾者罚款一百元。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五天那行字改为:此处倒垃圾,全家死光光。第六天,那里没有一点垃圾,以后也没有。———这就是我们的左邻右舍:可以不认道德,可以不睬权威,可以不理法制,最终却被迷信收服。 [教育智囊]: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否也碰到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话语对学生最有效? 也并不是恶狠狠的话语就一定有效,我曾见过学生当着教师的面摔门而去的场景。苦口婆心的话语呢?这世界上苦口婆心的母亲太多,而真正听话的儿子却又太少。我也曾见过一位教师和蔼耐心地对一名学生作了两个多小时的思想工作,学生最后却睡着。 教师要考虑的是,什么样的话语最能打动孩子的心?你有没有过轻轻的一句话让学生泪流满面的经历?有没有一声棒喝惊醒梦中人的成功?最有效的话语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样的一句话有些人毫无感觉,有些人却回味不已。 在惩罚学生之前,你要知道学生怕什么?你的惩罚他怕不怕?如果他根本不在乎,那么赶快换一种惩罚。如果学生天不怕地不怕怎么办?用心去找,总有他怕的东西。他不怕罚款总怕迷信吧,他不怕处分总怕失去自由吧!努力去找,找到他怕的东西,那个东西就是你的法宝。 
乐山
re:不断完善的规则[故事]:19...
不断完善的规则 [故事]: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堡举行了奥运会。比赛正常进行着,但在进行撑竿跳高比赛时,却发生了意外。 日本运动员佐间代富士在试跳时,他从容不迫地慢慢走进沙坑,把手中的撑竿用力插到沙土里,把一端搭在高处的横梁上,固定好后,他顺着竿子往上爬,一直爬到最高处,然后越过横梁后,从另一边顺着竹竿滑下来。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怎么会有这样的撑竿比赛方法?全场嘘声一片。裁判们十分犯难。因为按照比赛规则,日本选手并没有违反规则,只不过他投机取巧了而已。经过裁判组的讨论,结果还是取消了他的成绩。 日本选手据理力争,认为自己并没有违反规则,他可以这样做。于是裁判补充了撑竿比赛的规则,要求运动员必先有一段助跑过程。 日本选手在第二次试跳时,有了助跑动作。但跑到沙坑附近,他又抓住撑竿,顺着竿子往上爬。这一次他又取得了好成绩,这让裁判莫名其妙,又不得不承认他钻了规则的漏洞。于是,裁判组再次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撑竿比赛要有助跑,并且不能交替使用双手的动作。这项规则确定下来之后,一直延用到现在。 [教育智囊]: 规则不完善,必然有人投机取巧。有制定规则的人,就有钻规则的空子的人。 不要责怪学校搞应试教育,因为规则就是一考定终身,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所以大家就得研究应付高考这个规则的最佳办法,应试教育应运而生,这不但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要改变这种状况吗?很简单,只要取消高考分数的选拔功能。如果大家都意识到那个分数不再起决定性的作用了,他们自然会有相应的调整。简单的下一个行政命令是根本没有效果的。要是仍然觉得高考是目前为止相对公平的唯一办法,就得容忍目前这种应试的现象继续下去。要是不能容忍,就继续制定相应的规则。 同样的,也永远不要埋怨学生。不要问学生犯错误的理由,先问学生不犯错误的理由。要改变学生,先改变规则。 
乐山
re:班主任讲给学生的故事之54...
班主任讲给学生的故事之54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10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大家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10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讶,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弟子门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书的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博主感言:我一直强调扬长就是避短,现在看来有和哲学家的异曲同工之妙。但生活当中人们更多的习惯铲除杂草而不习惯播种谷种,就像人们更习惯发现指责人的缺点而不习惯发现培养人的优点一样。在我看来可能还不仅仅是能力问题、认识问题,是不是和内心的一种难以说出口的东西有关。点到为止,具体内容个人体会。但无论如何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发还是深渊的,为了别人更为了自己,请清理一下自己的心灵,种下美好的种子,收获快乐的人生吧。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十二 变罚为奖[故...
教育智囊系列十二 变罚为奖 [故事]: 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里面种满了各种珍奇名贵的花卉,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但时有花卉不翼而飞的事发生。为此,管理人员在植物园门上方竖起了一块告示牌:“凡检举偷窃花卉者奖金200美元。”打这以后,植物园再未出现过丢失花卉的现象。有好奇的游客问管理人员,为何不写成“凡偷窃花卉者罚款200美元”。管理人员若有所思地答道,如果那样写的话,只能靠我们有限的几个人去看管,而这样,就可能充分调动游客,使几百几千甚至更多的人参与我们的管理。而且,还会让动机不纯的人产生一种“四处都有目光”的惧怕心理。 变罚为奖,变管住人人的被动局面为人人参与管理的主动局面,这着实让人拍案叫绝。事实上,这只是源于管理人员转换了思维角度,巧妙地改动了一下管理的支点。 [教育智囊]: 对于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很多老师采取的是扣分制,即违反了哪一条扣几分。其实采用加分制更好,做到了哪几条加几分。最后不是看谁扣分多,而是看谁加分多。 靠堵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奖励虽然不能杜绝所有的不良现象,但是作为一种引导,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不良行为。变罚为奖,我们不妨都来试试看。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十三 攀登另一种巅峰...
教育智囊系列十三 攀登另一种巅峰 [故事]: 一位攀登者和他的向导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世界之巅的珠穆朗玛峰,在此之前,世界上没有人到过这样的高度。 世界之巅与他们只有短短的两米,其中一个人只要向前跨几步就可以成为这个世界的第一,而这几步,对于谁来说都易如反掌。这时这位从新西兰来的攀登者对向导说:“这是你的家乡,你先上吧。” 这位老实的夏尔巴人并没有听清楚戴着氧气罩的朋友的话,只是从他的表情和恭让的手势中明白了他的意思。丹增向前走了几步,登上了世界之巅,他在那里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他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攀登者随后跟上,他们在世界之巅紧紧拥抱,他们高呼着:“我们成功了。” 攀登者名叫希拉里,向导叫丹增,他们冲顶的时间是1953年5月29日。身居都市的希拉里知道这几步对于自己的意义,他最大的理想甚至是活着的最大希望就是能够第一个登上顶峰。但在巅峰前的几步,他战胜了自己的欲望,而把这个机会让给了身居此地的夏尔巴人,他认为只有和珠峰朝夕相处的夏尔巴人才有资格第一个登上珠峰。 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的欲望,欲望的高度要比珠峰高得多。但50年前的那一刻,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为善良、最为灿烂的光辉,比起冲顶的那一瞬,或许更加辉煌。 [教育智囊]: 告诉学生,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挑战,不是面对的问题有多难,而是自己有多懒。告诉他们,人生的过程就是攀越巅峰的过程,而最难攀越的巅峰,就是人自身的欲望。 教师自己其实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内心的欲望的高度要比珠峰高得多。我们战胜了自己的欲望了吗?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十四 放大学生的优点...
教育智囊系列十四 放大学生的优点 [故事]: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教育智囊]: 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都至少有一个第一,这个第一可能是全校第一,可能是全班第一,至少也是全小组第一。 对于这名学生来说,这就是他的宝藏。只要教师愿意挖掘,一定可以挖出一个令人惊讶的金矿。 
乐山
re:学生热爱学校吗?热爱班级吗?热爱学习吗?...
学生热爱学校吗?热爱班级吗?热爱学习吗?他每天所做的事情是否是他所热爱的? 我们热爱工作吗?我们热爱教书吗?我们是否在享受我们与学生在一起的时光? 教育智囊系列十五 “热爱”的奇迹 [故事]: 美国西部电器公司委托著名的梅奥教授,希望他能使下属的一家工厂里的女工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这些工人从事的非常单调的电磁铁绕线圈的工作,梅奥提出下午让工人们有10分钟的喝咖啡的休息时间,结果产量立刻增长。这时,梅奥进一步在上午也给工人10分钟喝咖啡的休息时间,生产再次增长。 但是,梅奥没有就此罢手,他开始宣布取消了下午的休息时间,产量仍在增长;接着他又取消了上午的喝咖啡时间,但是产量继续增长着,工人们没有抱怨和怠工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这项工作的确是单调枯燥的。当有了休息后,工人们都喜欢这一段轻松愉快的时间,他们互相说笑着,谈论着感兴趣的话题。当听到梅奥向她们解释了她们在参与一个实验。她们就感到自己正在一个有意义的程序中工作,有光荣的参与感。不知不觉中她们热爱上了这项工作,热爱上了这个集体。 于是这推动了工业心理学一个新的探索:热爱或兴趣似乎比休息、增加报酬等更能提高人们的生产力。热爱让我们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而精神都住在一个自由、美丽的天堂里。热爱应该成为我们的生存内容之一。 [教育智囊]: 学生热爱学校吗?热爱班级吗?热爱学习吗?他每天所做的事情是否是他所热爱的? 如果他们暂时还不热爱,可以向梅奥教授学习,改变一下组织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感到他们正在参与一项有意义的实验或竞赛。荣誉感会使人不知不觉地捍卫这个集体,捍卫他们的学习。 问题是:我们自己热爱这项工作吗?我们热爱教书吗?我们是否在享受我们与学生在一起的时光?如果不是,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乐山
re:感谢朋友们留下的脚印和鼓励。看到这些我真...
感谢朋友们留下的脚印和鼓励。看到这些我真的高兴,之所以说出来,用我的感受来证明在教育中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本人从教多年,不说饱读诗书,但也历经波折;不说淡泊明志,但也有几分洒脱。但听到表扬之声还不禁内心乐陶陶。何况我们的涉世未深,甚至像小学这样天真烂漫的学生呢?再次感谢太阳花的鼓励。为此在贴一篇教育故事作为回报。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十六 懂得身教[故...
教育智囊系列十六 懂得身教 [故事]: 张伯苓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南开学校的创办人。有一次,他在操场的角落里看见有个叫刘文伯的学生在抽烟,便马上把他叫到校长室来训斥:南开学校是不允许学生抽烟的。抽烟是恶习,沾染上就难戒掉了!学生正是读书的时候,抽烟浪费钱,荒废学业,损害身体…… 这个学生站在那里,一转眼看到校长的办公桌上摆着的烟碟里放着多半根雪茄,还有个玳瑁的烟嘴,便说:“校长的话很对,谢谢校长的教育,我一定改,从此不抽烟!学生来学校,不只学老师的学问,也学老师的行为和其他一切!我本来不会抽烟,到这里看到有的教师抽,我……”张伯苓恍然大悟。于是,他站起来,说了一声“好!”,便把烟碟中的雪茄和烟嘴扔进痰桶。从此,张伯苓再不抽烟。 [教育智囊]: 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学生要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自己都无法做到的事情,要求学生人人都做到,一定是不可能的。 你注意自己的言行了吗?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十七 维护别人的尊严...
教育智囊系列十七 维护别人的尊严 [故事]: 外祖父年轻的时候曾经跟人做生意,有一次他的父亲病了,急需用钱,他趁老板不在的时候偷了5块大洋。结果被正好回来的老板看到了。外祖父极其尴尬难堪。但是老板说,我忘了给你了,那正是你应得的红利,赶快拿去吧。外祖父知道那是老板保全他的面子啊!他从此卧薪尝胆,终于创下了一片家业。 在解放前后的那几年,天灾人祸多,村子里有很多人家吃不上饭。外祖父的粮食自然就成了那些穷人偷盗的对象。偷粮食,偷地窖里的地瓜,偷家什。外祖父都知道,他甚至因而辞退了帮助看家的雇工。来偷粮食的,他就装做没有看见。偷家什的,他就悄悄地对人家说,不要拿家什,拿粮食吧。有一次邻墙的邻居来偷地瓜,结果装多了,自己怎么也翻不过墙去,外祖父干脆自己从后面托他过去。 外祖父的哲学是,他们因为没有办法才来偷的,要是还过得去,谁愿意做贼。他知道我们发现了他,却没有声张出去让他丢人,保全了他的面子,他不会再来偷了,人都有尊严啊。 外祖父用这种方式到底资助过多少穷人,谁也不知道。但是,外祖父的村子里后来盗贼几乎绝迹了。 这个故事,母亲给我讲了很多年。我常常面对这个故事沉思:尊严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如果你懂得了维护别人的尊严,你的尊严就无处不在了。 [教育智囊]: 一个人的尊严是他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做教师的,是否时刻注意着要维护学生的尊严呢? 不到情非得以的时候,尽量不要在公众场合点名批评学生。不是不可以用激烈的言辞,你尽可以在办公室里,在只有你和他两个人的时候,把他骂得狗血喷头。那样,他不会恨你,因为你维护了他的尊严。 同样的,也不要在办公室里许多老师在场的情况下批评家长,要维护他们的尊严。千万不要为了一点点小小的错误剥夺别人最宝贵的东西。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十八 生命的支柱[...
教育智囊系列十八 生命的支柱 [故事]: 加德纳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原来是一名医生。他竭力反对把实情告诉癌症患者。他认为,在美国死于癌症的病人中,75%的病人是被吓死的,其余才是真正病死的。 加德纳曾做过一个实验:让一死囚躺在一张床上,并告诉他将被执行死刑,然后用手术刀的刀背在他的手腕上划了一下,接着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水龙头打开,让它向床下的一个容器里滴水,伴随着由快到慢的滴水节奏,结果那个死囚昏了过去。1987年,加德纳把实验结果公布出来时,却遭到了司法当局的起诉,但他用事实告诉世人:精神才是生命的支柱,一旦从精神上摧垮一个人,生命也就变形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里,而是活在自己的精神里,因为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箪食、一钵水足矣。但要活得精彩,就需要有宽广的心胸,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化解痛苦的智慧。如果精神垮了,没有人救得了你,更无法奢谈什么成功了。 [教育智囊]: 我一直反对一些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所谓的“实事求是”:他很笨;他没有数学头脑;他没什么写作的天赋…… 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许多的学生,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被我们的教育教得认为自己不行了。那些“问题学生”为什么不要学习了?他们的精神垮了,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 所以,教师永远要鼓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有精神,让他们活在自己的精神里,活得丰富多彩。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十九 本源的快乐[...
教育智囊系列十九 本源的快乐 [故事]: 某喜剧大师去找心理医生求诊,说他不快乐。心理医生劝告他,去看某喜剧大师的表演吧,他会让你快乐。可喜剧大师说,我就是他。我送给观众快乐,但那只是我的工作。快乐是他们的,我不快乐。 这件事对心理医生触动很大,他弄不清楚快乐是谁的,于是也开始忧郁。心理医生去找喜剧大师,说我也不快乐了。喜剧大师说你治好了许多人的抑郁症,让他们重新感受到了快乐,你为什么不快乐呢?心理医生说,可那只是我的生活。快乐是他们的,我不快乐。 我也曾有过不快乐时候,直到看到乔叶讲的一个故事,改变了我的看法。她说公共浴池里有一位搓背女工,每次她去都要问:搓背吗?乔叶说不用。谢谢。女工说,老熟人了,可以少收钱。乔叶依然摇头。可你自己怎么搓呢?女工真挚地担忧着,不要钱给你搓,可以吗? 故事讲到这里,乔叶和我一样地惊讶了,自然要问:那你图什么?女工说,我是干这个的,这是我的工作。工作本身就是美丽的,就是快乐的;生活本身也应该是美丽的,快乐的。 [教育智慧]: 啊!一直想找的问题的答案原来在这里!搓背其实是一项很无聊的工作,可是却有人喜欢,只因为这是她的工作。一直有人问这个问题,怎么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那么艰苦,学生会喜欢吗? 原来有些快乐是没有原因的,它们是本源的快乐。在我们的课堂里,永远都有喜欢学习、享受学习的学生,他们是真正快乐的人。快乐就隐藏在学习之中,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它!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二十 看着我的眼睛...
教育智囊系列二十 看着我的眼睛 [故事]: 2002年,德国发生了一桩血案。一个19岁的小伙子,2001年留级,2002年又因伪造假条,被校方开除。他决心报复学校。4月26日上午,他戴着恐怖的面具,一手握一支手枪,一手拎着连发猎枪,闯进学校,见人就打,主要是瞄准老师,他觉得是他们让他蒙受了羞辱。在20分钟的疯狂射击中,他的手枪共打出了40发子弹,将17人打死,其中有13名老师。他还有大量的子弹,足够把数百人送进坟墓。这时候,他的历史老师海泽先生走过来,抓住他的衬衣,试图同他说话。这个血洗了母校的学生认出了他的老师,他摘掉了自己的面具。海泽先生叫着他的名字说,罗伯特,扣动你的扳机吧。如果你现在向我射击,那就看着我的眼睛!那个杀人杀红了眼的学生,盯着海泽先生看了一会儿,缓缓地放下了手枪,说,先生,我今天已经足够了。后来海泽先生把凶手推进了一间教室,猛地关门,上了锁。此后不久,凶手在教室里饮弹自杀。 我惊讶海泽先生的勇敢,更惊讶他在这种千钧一发之时说出的这句话。 正是这句话,唤起了凶手残存的最后一丝良知,停止了暴行。 海泽先生是非常自信的。这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坚定的修养。是一种长期潜移默化修炼提升的结果。一位老师所有的岁月和经验,就化成了超人的勇气和智慧。 [教育智囊]: 从本质来说,教育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坚定的修养。这种修养需要经过长期的修炼提升,沉淀在你的内心深处。 不需要多少花哨的语言,就是往那儿一站,一句简单的话语:看着我的眼睛!就有着超凡的教育力量。 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吗?修炼自己吧!当我们的修养使我们具有了超人的勇气与智慧的时候,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二十一 孩子心中的爱...
教育智囊系列二十一 孩子心中的爱 [故事]: 现今的夫妻,几乎都是只有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感到莫大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 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孩子们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 我又问一群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们的呢? “我帮妈妈买醋来着。她看我没打了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会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翘辫女孩说。 “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爸倒了。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 “我给我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的,她一直戴着,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爱我了……”另一个女孩说。 我大大地惊异了。讶然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铁的逻辑。爱与被爱高度简化了,统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当付出的爱被隆重地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教育智囊]: 对孩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否就是对他们真正的爱呢?我看不见得。 或许我们忘了,孩子不仅需要别人的爱,也需要爱别人。教师不妨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爱”你一次,有了爱别人的体验,学生对爱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二十二 开水瓶哲学...
教育智囊系列二十二 开水瓶哲学 [故事]: 在一堆刚灌满开水的开水瓶中区分哪个是保温的,哪个是不保温的,只需用手摸一下它们的外壳,如果是烫手的则是不保温的,而不烫手的才是真正保温的。 这就是现象与本质、表象与内涵的关系。表面上看起来夸夸其谈,吹得天花乱坠的人,他们可能脑子空空;而另一些沉默寡言,看似木讷而不善言辞的人,他们的心胸也许装着整个世界,他们才是真正的智者。 [教育智囊]: 学生之中的情况也是如此。许多毕业之后取得惊人的成就的学生,在学校读书时却可能表现得非常内向。他们言词虽少,内心却很可能有着更高的智慧。对于他们的成长,教师提供了怎样的帮助了呢? 从今天开始,认真地关心一下班级里每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吧。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二十三 盲目的悲哀...
教育智囊系列二十三 盲目的悲哀 [故事]: 丰子恺先生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一回我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绳子。有一位先生教我:‘绳子只要画一根。牵了一只羊,后面的都会跟来。’我恍然自己阅历太少。后来留心观察,看见果然如此:就算走向屠场,也没有一只羊肯离群而另觅生路的。后来看见鸭也如此。赶鸭的人把数百只鸭放在河里,不需用绳子系住,群鸭自能互相追随,聚在一块。上岸的时候,赶鸭的人只要赶上一二只,其余的都会跟上了岸。即使在四通八达的港口,也没有一只鸭肯离群而走自己的路的。” 丰子恺先生在这里说的是动物们的盲目,然而,无数事实证明,盲目并不是低等动物们的专利,作为高等动物的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说实话,羊和鸭子只不过是没有思维的低等动物,故它们的盲目并不可悲。而人是有思维的高等动物,“万物之灵”也盲目,实在是可悲至极!当然,也有清醒的智者,他们绝不盲目追随。可遗憾的是,清醒的智者又常常陷入孤立,成为众矢之的,这又是一种悲哀。 [教育智囊]: 家长常常在做盲目的事情。别人家的孩子去参加补课班了,自己家的孩子也得报名,别人家的孩子去弹钢琴了,自己家的孩子也得去学一门乐器。却从不去想想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教师常常在做盲目的事情。别的老师这么教,我也这么教。别的老师布置了这个作业,我也布置这个作业,却不去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教,为什么要做这个作业。 从众是一种心理效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妨问一下自己:我是一个盲目的老师吗? 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充分利用这种人性的“弱点”,在班级管理中,抓住一个“领头羊”,两个“领群鸭”,把学生的“盲从”王积极的方面引导,岂不是事半功倍!中小学生的“理智”是很低的,正确的道理往往很难开导他们,反而生活的模仿更有影响力。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二十四 命令是这样传递的...
教育智囊系列二十四 命令是这样传递的 [故事]: 据说,美军1910 年的一次部队的命令传递是这样的: 营长对值班军官:明晚大约8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这个地区被看到,这种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就在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对连长: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如果下雨,就让士兵穿着野战服列队前往礼堂,这一罕见的现象将在那里出现。 连长对排长: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8点,非凡的哈雷彗星将身穿野战服在礼堂中出现。如果操场上下雨,营长将下达另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76年才会出现一次。 排长对班长:明晚8点,营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有的事。如果下雨,营长将命令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班长对士兵: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哈雷将军将身着野战服,开着他那“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教育智囊]: 许许多多的“拷贝不走样”的游戏也证明了信息的传递有一个被人理解和加工的过程。 我有时在想,教师讲“传道”,那么教师传授的道理到了学生那里究竟还剩下百分之多少,有多少又已经被歪曲了呢? 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传递知识,是一定要走样的。即使暂时不走样,时间也会让它走样的。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二十五 那是你的油田...
教育智囊系列二十五 那是你的油田 [故事]: 曾是美国首富的石油大亨保罗?盖蒂,年轻时家境并不富裕,只有一片收成很差的旱田。 后来,在田里挖水井的时候,田里冒出一些黑浓浓的石油。于是水井变成了油井,旱田变成了油田,保罗?盖蒂看到了致富之路。他开始雇工开采起石油来。 保罗?盖蒂很用心地经营自己的事业,没事便到各油田去巡视。可是,他每次都能发现有人浪费原料,而且有闲人游逛。他把工头找来,要求工头们消除浪费和清除闲人。然而,他下次再去的时候,一切依然如故。保罗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我一去就能看得出浪费和闲人,而那些工头天天在此,却视而不见?后来,一位管理学家一句话点醒了保罗,他说:“那是你的油田。” 保罗立即召来各工头,向他们宣布:“从今天起油田交给各位负责经营,效益的25%由各位全权支配。”从此,保罗再巡视油田时,发现不仅浪费现象消失,闲人也绝迹,而且产量大幅增加。 [教育智囊]: 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这倒是一个很不错的启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需要调动的。不要浪费时间在所谓的点名签到上面,那样事倍功半。 班主任也可以在班级的管理中借鉴这个思路,要改变一部分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就必须让学生觉得这个班级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让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二十六 耐心的人成功率高...
教育智囊系列二十六 耐心的人成功率高 [故事]: 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期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的一篇文章提出了“耐心是一种能力”的观点。这一观点最初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恩女士提出的,她最近推出了一本名为《耐心的力量》的书。BBC的这篇报道提到:急躁削弱了我们的免疫系统,刺激着我们的胃,使我们的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担并破坏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而耐心可以令人保持冷静,并做出理智的思考,使得我们在面临压力时,还能善待他人,对他人的小错误以幽默待之。耐心的内涵中有许多是关于你不想做的事情的。耐心让人在思想放松时能够保持克制,容忍原先所不能忍受的事情,平静等待自然的结果。 增加耐心能够让人更加有效率,更少担心与生气,最重要的,耐心还能提高事业成功的几率。瑞恩女士说:“因为我们有耐心了,我们对待别人就会更有分寸,这反过来增加了对方善待我们的可能。” [教育智囊]: 耐心是一种能力。对教师而言,耐心更显得重要。 有些人知道对待学生必须要耐心,但是一遇到具体情况,却无法耐得下心来,反而去怪学生不好。其实更应该反省的是他们自己,因为,这不是个情感问题,而是个能力问题! 从现在起,把耐心当作一种能力来培养。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二十七 知道自己的无知...
教育智囊系列二十七 知道自己的无知 [故事]: 我有一位朋友,拿了美国博士学位,在中国做了一家中美合资公司的大老板,之后,又自费返回美国大学进修“商业管理— MBA ”课程。我好奇地问他,花了数万美元,到底学习了什么东西?他深有感触地对我说:“让我开了眼。” 开什么样的眼界呢? 其一,从一个画面说起。打开一个摄影镜头,从近距离开启,你可能仅看到一个人的眼睛,镜头拉开,这时出现了一张脸,然后是身体,身后隐约看到一些色彩。再来拉开镜头,乍然出现了天空,海洋,沙滩。随着镜头的杂乱,你可能开始感叹,情不自禁地再去拉镜头,这时,你看到了一个地球,接着你迫不及待地再去拉,啊!一个宇宙,无尽的星海,什么当初的那双眼睛,那个人体,甚至让你一时流连忘返的海洋,都在更大的视野中,渺茫,消失……这说明什么呢?站在不同的方位,你会看到不同的情景,而你选取的方位和得到的视野,影响了你的决策,决定了你人生路上的胜与败。 其二,在我们的知识范畴之内,有这样四句话: 第一句话:你知晓自己知道的知识。 第二句话:你不知晓自己知道的知识。 第三句话:你知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第四句话:你不知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第四句话的内容“你不知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是一个无知者的悲哀,也是一个人表现出狂妄自大的背后的真实。第三句话,当“你知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时,即清楚了自己的问题时,你才会去寻找,去学习,其结果,当然你会变得更加智慧。 [教育智囊]: 在教育领域,我们也可以用这四句话来衡量自己,我们究竟是属于哪一个层次?我们知晓有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吗? 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们可能曾经是一个很不错的学生,但是我们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很不错的教师。真心地希望老师们不要坐井观天,而是早日“开眼”。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二十八 食草与食肉...
教育智囊系列二十八 食草与食肉 [故事]: 看电视《动物世界》,你会憎恨食肉动物,怜悯食草动物,同时你又会发现食肉动物的智慧大于食草动物。更进一步你会发现食肉动物要比食草动物团结,而且还有着人类社会的纪律性和组织性。食草动物就不行了,它们表面看起来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然而,只要出现一只狮影,一只干瘦的草原狼,这成千上万的雄壮立即就四逃八散溃不成军。眼睁睁地看着同类的肉体喂饱了敌害的胃肠,全体才轻松起来,渐渐放慢脚步悠闲地啃草。 食肉动物却不同。狮子们的团队精神令你惊讶,最强壮者冲锋在前,次强壮者从旁协助,无能者在家里看孩子;荒野中一只独狼遇到危险,就会发出撕心裂肺的求救哀鸣,立即就有同伴从四面八方赶来救助。食草动物不具有食肉动物的组织性与纪律性,是因为它们的生存太容易,低头啃食一动不动的青草,抬头咀嚼老老实实长在那里的树叶。而食肉动物要喂饱自己的肚子,却要面对拼死的挣扎和疯狂的逃窜。它们必须绞尽脑汁,用尽心机,必须纪律严明,团结战斗。艰难困苦会使人迸射出惊人的智慧,惊人的狡诈,惊人的勇气和惊人的创造;饱食终日会让人变得昏昏沉沉,无所事事。这其实是极其浅显的道理,然而,人们最容易忘记也最容易忽视的就是浅显的道理。 [教育智囊]: 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相信大家都有一致的答案。但是事实上我们很多做法都是在培养“食草动物”。 为什么不敢放手呢?为什么不敢让学生犯错呢?听话的孩子不见得是好孩子,中规中矩的孩子也不见得将来就有出息。“陪读”更是要不得,那样会断送孩子的一生的。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二十九 手表定理[...
教育智囊系列二十九 手表定理 [故事]: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教育智囊]: 在家庭教育中,很忌讳的一点是父母亲观点不一致,而且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曾经有学生这样告诉我:在家里,当她的妈妈打她的时候,她的爸爸就打她的妈妈。 学校的教育也是如此,教师之间的观点如果不统一,就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这时,班主任要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要善于协调不同老师之间的观点,要给学生以明确的方向。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三十 死亡暗示[故...
教育智囊系列三十 死亡暗示 [故事]: 非洲刚果有个黑人青年在朋友家作客,朋友准备了一只野鸡作为早餐。黑人青年的部落严禁吃野鸡,他就问朋友,早点是不是野鸡。朋友答,不是野鸡。黑人青年便享受了一顿美味的早餐。数年后,他们二人再次见面。那位朋友问他想不想吃野鸡,青年回答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巫师郑重警告过他绝不可以吃野鸡。朋友听了哈哈大笑,接着告诉他那次早餐吃的正是野鸡。谁知青年立即全身发抖,不到24小时便死去。 关于暗示使人致死的原因,曾有人从生理上加以解释,认为极度恐惧与极度愤怒引起的生理反应相似,两者都会使肾上腺素增加,并且减少身体某些部位的血液供应。由于血液供应减少时,红血球输送的氧也会相应地减少,毛细血管如果缺氧,血浆就会较容易地渗入血管周围的组织。倘使恐惧或愤怒状态延续过久,全身的血液流通量便会减少。这样会使血压降低,从而导致一种恶性循环:血压降低会严重影响那些负责维持血流循环的器官的功能,于是血液流通量再减,进一步降低血压,任其发展下去便可致命。 [教育智囊]: 又是一个关于暗示的例子。 我们平时在给学生什么样的暗示?我们是不是在心里面认为学生是行的,是棒的,是有潜力的。如果我们自己都很悲观,一定会在言语中表现出来,那种暗示是一种对学生的扼杀啊! 从今天开始,永远用积极的态度去暗示学生。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二十九 手表定理[...
教育智囊系列二十九 手表定理 [故事]: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教育智囊]: 在家庭教育中,很忌讳的一点是父母亲观点不一致,而且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曾经有学生这样告诉我:在家里,当她的妈妈打她的时候,她的爸爸就打她的妈妈。 学校的教育也是如此,教师之间的观点如果不统一,就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这时,班主任要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要善于协调不同老师之间的观点,要给学生以明确的方向。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三十 死亡暗示[故...
教育智囊系列三十 死亡暗示 [故事]: 非洲刚果有个黑人青年在朋友家作客,朋友准备了一只野鸡作为早餐。黑人青年的部落严禁吃野鸡,他就问朋友,早点是不是野鸡。朋友答,不是野鸡。黑人青年便享受了一顿美味的早餐。数年后,他们二人再次见面。那位朋友问他想不想吃野鸡,青年回答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巫师郑重警告过他绝不可以吃野鸡。朋友听了哈哈大笑,接着告诉他那次早餐吃的正是野鸡。谁知青年立即全身发抖,不到24小时便死去。 关于暗示使人致死的原因,曾有人从生理上加以解释,认为极度恐惧与极度愤怒引起的生理反应相似,两者都会使肾上腺素增加,并且减少身体某些部位的血液供应。由于血液供应减少时,红血球输送的氧也会相应地减少,毛细血管如果缺氧,血浆就会较容易地渗入血管周围的组织。倘使恐惧或愤怒状态延续过久,全身的血液流通量便会减少。这样会使血压降低,从而导致一种恶性循环:血压降低会严重影响那些负责维持血流循环的器官的功能,于是血液流通量再减,进一步降低血压,任其发展下去便可致命。 [教育智囊]: 又是一个关于暗示的例子。 我们平时在给学生什么样的暗示?我们是不是在心里面认为学生是行的,是棒的,是有潜力的。如果我们自己都很悲观,一定会在言语中表现出来,那种暗示是一种对学生的扼杀啊! 从今天开始,永远用积极的态度去暗示学生。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三十一 用进废退[...
教育智囊系列三十一 用进废退 [故事]: 意大利小男孩托蒂有一只十分奇怪的眼睛。说“十分奇怪”,主要是因为眼科大夫多次会诊得出的结论都相同:从生理上看,这是一只完全正常的眼睛。但是这只眼睛却是失明的。一只完 全正常的眼睛何以失明了呢?原来,当小托蒂呱呱坠地时,由于这只眼睛轻度感染,曾被绷带缠了两个星期,正是这种对常人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治疗,对刚刚出生、大脑正处于构建发育关键期的婴儿托蒂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的大脑由于长时间无法从这只眼睛接受任何外界信息,就认为它瞎了,于是原先该为它工作的大脑神经组织也随之“战略转移”了。 小托蒂遭遇的不幸并非偶然性的特殊个案。后来,研究人员在动物身上做了很多类似的实验,发现结果都是一样的,都严格执行着“用进废退”的规则。 [教育智囊]: 计算器用久了的学生,口算心算能力自然差;文曲星等电子词典用习惯的学生,字典就不怎么用得来。用进废退是大自然的规律,任何人都不可避免。 在电脑时代,书法反而显得重要;电子计算的功能再先进,学生的基本心算能力的训练却必不可少;同样的,网络查询信息再便捷,我们还是应该让学生记或者背一些经典古诗文。 否则,悲剧就会在我们的学生身上上演。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先的功能一步步地退化。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三十二 成功与一小截树枝...
教育智囊系列三十二 成功与一小截树枝 [故事]: 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行几万里,飞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在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谁能想到,小鸟成功地飞越太平洋,靠的却仅是截简单的树枝! 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而是把鸟窝、食物等旅途中所需要的用品,一古脑儿全带在身上,那小鸟还飞得起来吗? [教育智囊]: 人的一生飞越的又是怎样宽广的一个海洋呢?在飞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又是怎样的一节树枝呢? 这节树枝是知识点吗?不是。是文凭或学历吗?也不是。是分数吗?更不是。这些东西能让他们飞一段,却飞不了太久。 在我的心中,那节树枝应当是一种乐观进取永不放弃的心态,它能够保证让学生飞过人生这座大洋,它也应当是每一个学生从学校毕业时我们最应当教会他的东西。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三十三 教训和教育...
教育智囊系列三十三 教训和教育 [故事]: 威廉是一名体育老师,他试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掌握“run(跑)、catch(抓住)”几个词的用法。这节课拿来一个篮球,让学生排成两队,依次传球并跑到另一队后面,威廉不停地喊run!run!catch!catch!学生很投入地做着。忽然,一个调皮的男生非常用力地把球砸向一女生,威廉跑过去一下子抓住了球,非常生气。要知道,这可是在教室内,这一动作是很危险的。中文助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威廉如何处理。学生很快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蠢事,等待着老师训斥。很短的时间,威廉恢复了表情,把孩子喊过来,手把手教这个男生传球,这次学生传得很好。 “Good!”威廉伸出了大拇指。 其实,对于孩子,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允许犯错误。美国同行告诉我,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犯错误是他们的权利,所以他们测验学生的时候,单词写错了有些是可以得分的,如水water,如果写成了wate,就可以给分,因为基本答对了。他们对孩子的考试评价,是从0分开始的,学生答对1道题,就给加多少分,直至加到满分—————5分。学生永远处于赢分状态,所以他们的孩子始终充满了自信心和征服欲。 [教育智囊]: “对于孩子,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允许犯错误。”这是这则故事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一个从来没有犯过错误的孩子,他绝对不可能会获得成功。 犯错是一种体验。教师不但要容人学生犯错,还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让学生犯错的机会,在学生犯错之后再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这样无疑会使学生提高得更快。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三十四 茄子的好坏...
教育智囊系列三十四 茄子的好坏 [故事]: 富翁对仆人说:“茄子增进食欲,是好东西。””不错。”仆人说,“难怪它戴着顶王冠。”几天后,富翁又说:“茄子倒人胃口,还生痰,是坏东西呢。””是呀!”仆人说,“瞧它头上长着刺呢。”富翁不满意了:“前天你说茄子是好东西,今天又说它是坏东西,什么意思?”仆人说:“我该怎么说呢?我是老爷您的仆人,不是茄子的仆人呀。” 这则外国典故后来成了成语:“不是茄子的仆人”,相当于我国的成语“见风使舵”。我想它的讽刺实在是搞错了对象。 仆人的答话难道不是源于富翁的信口雌黄?仆人不过是给富翁的胡说八道找了点注脚而已。它的确切含义应当是:强权下的顺从。 [教育智囊]: 想一想,学生被迫接受我们的标准答案的时候,是不是强权下的顺从?当学生听着我们说,必须这样写才不被扣分的时候,是不是正在变成强权下的顺从? 给学生多一点空间,在给出我们的结论之前,多听听孩子的声音,让他们有一点自主的感觉,不要从小就让他们成为知识的仆人。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三十五 刻骨铭心的一课...
教育智囊系列三十五 刻骨铭心的一课 [故事]: 我16岁那年的一个早晨,父亲说他要去一个叫米雅斯的村子办事,一路上可以把汽车交给我驾驶,但条件是在他逗留于米雅斯村期间我要替他将车子送到附近的一个修车铺检修。要知道,我当时刚刚学会开车,但却极少有实践的机会,而到米雅斯村有将近20英里,足可以让我狠狠地过一把开车的瘾。在修车铺的师傅检修车子时,我去附近的一家电影院看电影,我接连看了四部。出了电影院,我一瞧手表,已经是六点钟了。比我与父亲约好的时间迟了两个小时! 我知道,如果父亲得知我是由于看电影而迟到,一定会生气,可能因此就不再让我开车了。于是,我心中编了瞎话,告诉他汽车需要修理的地方很多,所花时间也相应的长了。他向我投来一瞥。“贾森,你为什么一定要撒谎?””我没有撒谎,我说的是实话。””四点钟的时候,我给修车铺打了电话,他们说车早就检修好了。”我的脸顿时羞得通红。我向他承认了看电影的事实,并解释了决定撒谎时的想法。父亲认真地听着,脸上蒙上一层阴霾。 “我非常生气,但不是生你的气,而是生我自己的气。我想,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我让你感到对我撒谎比说实话更有必要。我要步行回家,好在路上深刻反思自己这些年来子女教育方面的失误。” 不论我如何恳求,如何抗议,如何道歉,他都置之不理。父亲大步踏上了乡村崎岖的泥路。我赶紧跳上汽车,驱车跟在他后面,希望他能回心转意。我不停地央求他,不断地自我批评,但均无济于事。将近20英里的路程他就是这样走过,平均每小时走了五英里。 看着父亲承受着疲惫和痛苦,作为儿子,我却无能为力,这是我生平有过的最难受的经历,也是最让我刻骨铭心的一课。从此以后,我没有对父亲说过一句谎话。 [教育智囊]: 什么是有效的教育?这就是有效的教育!虽然它是一种惩罚,一种固执得有点极端的惩罚,不是温情,也不是暴躁,却直击人的心灵! 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永远不再撒谎,我一定会去用;如果有一节课可以让学生刻骨铭心,一辈子难忘,我一定要上这节课。 这样的课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多积攒一些,用一生的时间。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三十六 学会思考[...
教育智囊系列三十六 学会思考 [故事]: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然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卢瑟福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 勤奋的学生却遭到斥责,看似委屈,实际上大师是在传授真经啊。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之中,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至于思维总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所获。 [教育智囊]: 在我们身边的确不乏这样的学生:勤奋却成绩不佳。我们的确很有必要问他们一个问题:你们一天到晚都在做题,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 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比教他做题更有用。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三十八 父亲的榜样...
教育智囊系列三十八 父亲的榜样 [故事]: 主编把“作者读者座谈会”的名单交给我,要我逐一邀请。读者名单的最后一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沙援朝。他很勤奋,常有作品寄来,一笔一划的仿宋体,但总缺了些才气,所发的几篇大多是补白。然而,他还是一篇篇寄。 他家没有电话,写信又不保险,我决定登门相邀。他家住在沈阳最大的工人聚居区,家里的陈设很简单,他和上高二的儿子各占用半张圆桌,他的那半摊着稿纸,儿子的那半是一堆习题。交谈中我得知老沙原是子弟小学语文教师,下岗后和妻子一起在路边以卖IC卡维持生活。 我走的时候,老沙执意要送,路上,老沙喃喃地说:“您别哄我了,我知道我不是那块料,但我还要写下去。” “为什么?”我很奇怪。老沙很坚定地说:“我儿子大了,作为一个父亲,我没权没钱没地位甚至没工作,毫无一点让孩子尊重的资本,但我要用每晚坐在他对面刻苦写作来感染他,为孩子留下一个父亲应有的榜样,让他以后比我强! [教育智囊]: 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榜样。即使我们很普通,不是那么出类拔萃,我们的精神力量对孩子来说同样也是巨大精神财富。 为了孩子,让我们做一个坚强的教师。 
乐山
re:直接在自己的帖子里面编辑就可以了。点击修...
直接在自己的帖子里面编辑就可以了。点击修改帖子内容的标签,里面有一个文字颜色的标志。
乐山
re:感谢海纳百川、chenwenchuan、...
感谢海纳百川、chenwenchuan、紫罗兰的支持。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三十九 成功者从不等待时机...
教育智囊系列三十九 成功者从不等待时机成熟 [故事]: 1921年6月2日,电报诞生整整25周年。美国《纽约时报》对这一历史性的发明,发表了一篇简短的社论,其中传达的一个重要信息是:现在人们每年接受的信息量是25年前的50倍。对这一消息,当时在美国至少有16人作出了反应。那就是,创办一份文摘性刊物,让人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尽快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这16人中,有律师、作家、编辑、记者,甚至还有一位名叫瑟?麦卡锡的国会议员,他们都认为这类刊物必定有广阔的市场。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都到银行存了500 美元的法定资本金,并领取了执照。然而,当他们到邮电部门办理有关发行手续时,却被告知,该类刊物的征订和发行暂时不能代理,如需代理至少要等到明年中期选举过后。 得到这一答复,其中的15人为了免交执业税,向管理部门递交了暂缓执业的申请。只有一位叫德威特?华莱士的年轻人没有理睬这一套,他回到他的暂住地———纽约格林威治村的一个储藏室,和他的未婚妻一起糊了2000 个信封,装上征订单运到邮局寄了出去。 从此世界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就诞生了。到2002年6月30日,他们创办的这份文摘类刊物———《读者文摘》已拥有19种文字、48个版本,发行范围达127个国家和地区,订户1亿人,年收入5亿美元。 为什么世界上聪明人很多,而成功者很少?是不是因为很多聪明人在已经具备了不少可以成功的条件时,仍在苛求更多的捷径,从而失去了机会。而成功者不会等待万事俱备。 [教育智囊]: 常常有教师抱怨:上面不改,让我们怎么改?高考制度不改,让我们怎么改? 于是一切照旧。 可是当万事俱备之时,成功的可能早已从他手中溜走。 
乐山
re:老师学生都会有启发的。谢谢雷达版主的支持...
老师学生都会有启发的。谢谢雷达版主的支持。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四十 代价[故事]...
教育智囊系列四十 代价 [故事]: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钩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既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全呢?” “我亲爱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就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已经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鲜美,价格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那么,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教师智囊]: 有一种成*****,荣誉又高尚,似乎又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得到。这样的成*****存在吗?对学生所说的话“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对自己也同样适用。 那么,从今天开始,认真地读书,坚持写教育日记吧。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四十一 生存教育[...
教育智囊系列四十一 生存教育 [故事]: 玲玲是我朋友的独生女,在美国上中学。有一天,玲玲从学校抱回一个头发金黄,眼睛碧蓝,货真价实的“洋娃娃”。而且,假娃娃拥有真娃娃的整套装备:从睡篮到小衣服、小鞋子、尿布、奶瓶,一应俱全。没过几个小时,我的朋友就发现:这个娃娃可真不是个“好玩”的玩意儿。它的体内装有电脑程序,每过几个小时,娃娃就会放声大哭,原因有两个,一是饿了,二是要换尿布了。要娃娃“停止哭闹”,必须马上查原因:如果是饿,就要把奶瓶放进嘴里;如果是尿布“脏”了,就得换上“干净”的尿布。如果当“妈妈”的想偷点懒,娃娃就会哭个不停。即使是半夜,娃娃也还是按照预订的设置三番五次地“哭闹”。 做母亲的建议把娃娃放到车库或地下室去,即使“闹”也听不到。但玲玲说:“那是虐待‘儿童’。娃娃哭闹了多少次,娃娃体内的电脑都有记录。如果被‘虐待’多了,娃娃还会‘休克’甚至‘死亡’!”那天晚上,玲玲被那个“娃娃”闹得筋疲力尽,狼狈不堪。第二天,她上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把“娃娃”还给老师。玲玲大有体会地说:“自己有个婴儿一点都不好玩……” 这就是美国中学给初中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开设这种课的初衷很明确:一为传授科学知识,二让青少年体验喂养孩子的艰辛。它向女孩们发出了一个警告:怀孕,当妈妈,可不像童年时“办家家”的游戏那么好玩。 [教育智囊]: 真正高明的教育绝对不是简单地说教。“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没吃过亏的孩子怎么可能轻易地听老人言呢?他没有体验过,怎么知道你讲得对不对呢? 让学生自己从失败中获得体验,从挫折中思考结论,比我们简单地把结果告诉他有效得多。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四十二 你想尽办法了吗...
教育智囊系列四十二 你想尽办法了吗 [故事]: 2002年10月27日,卢拉当选巴西第四十任总统,这位工人出身的劳工党候选人,只读过5年小学。许多传记作家都想揭开卢拉的成*****之谜,但卢拉从没***排过与此有关的采访。 前不久,卢拉总统前往一个名叫卡巴的小镇视察,该镇的小学请他带领学生上一节早读课,由于邀请他的那个班有一位盲童,卢拉总统欣然同意。 卢拉总统领读的是一篇题为《我的第一任老师》的课文。读完后,盲童怯怯地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总统,您的第一任老师是谁?卢拉总统沉思了片刻,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也是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放学回家。在准备开门的时候,钥匙找不到了。返回学校去找,没有;去问同学,同学也都没见到。当时我父母不在家,要星期天才能回来。怎么办呢?我找来一枚别针,想钩开那把锁,可弄不开。于是我转到房子的后面,想从窗子爬进去,可是窗子是从里面关死的,不砸坏玻璃就无法进去。怎么办?就在我准备爬上房顶,从天窗里跳进去的时候,邻居博尔巴先生看到了我。 “你想干什么,小伙子?””我的钥匙丢了,我无法从门里进去。”我说。“你就不能想点办法吗?”他问。“我已经想尽了所有的办法。”我回答。“你没有想尽所有的办法,至少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把门打开了。 当时,我一下愣住了。原来,我妈妈在他家留了一把我家的钥匙。你如果问我,谁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我认为是博尔巴先生。 从此,卢拉总统的故事就传开了,也许不会再有人对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当选总统感到惊奇了。 [教育智囊]: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放弃。这是我一直告诫自己的原则。我一直鼓励学生自己不要轻易放弃,也从来不轻易放弃他们。 因为我相信一点:办法总比困难多。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四十三 保护好奇心...
教育智囊系列四十三 保护好奇心 [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和孩提时代相比,一年的时间好像短了很多。日本研究人员最近研究发现,使人们产生这种“错觉”的正是与人类记忆密切相关的“记忆次数”。 我们脑内有一个突起,称为“海马”区,“海马”会对进入人脑的信息进行筛选,决定是否要记忆。它会选择必要的信息让其进入大脑皮层。“海马”对一件事发出“要记忆”指令的次数越多,在事后回忆时我们就会感觉时间过得越慢,反之则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在童年时代,我们对所有的事情都感到新奇,“海马”也频频发出“记忆”指令,所以我们小时候就总是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而等我们长大以后,什么事情都经历过了,生活中缺少新鲜事 物,所以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教育智囊]: 好奇心是小孩子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好奇心强的人,他的时间会过的特别慢,他的生命也会比别人更充盈。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吧,那是在延长他的生命。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四十四 真相只隔一层膜...
教育智囊系列四十四 真相只隔一层膜 [故事]: 前些日子,我们在一个新装修的教室里听课。新桌椅、新讲台、新白板,教授心情特好,大家也很认真。 但第一次用新白板,写上字后竟然很难擦干净。教授讲了两个小时课,白板已经“污迹斑斑”成灰色了,教授也擦出了一身汗。学员们义愤填膺地说,这白板质量太差了。坐我边上的同学说:“你看白板靠边哪儿有点不对劲啊?”我走上讲台,在白板靠边的地方一抠,结果揭下了一张薄薄的透明的膜。原来,我们是在用来保护新白板的塑料薄膜上上了两个小时课! 都说是“眼见为实”,可我们几十个人眼睁睁愣没看出来。我们原来的猜测、判断、结论都错了,事实的真相离我们只差半毫米,只隔了薄薄的一层膜。 我爷爷是96岁去世的,一辈子生活在大山沟里。他穷其一生总结出了两大难题,认为世界上无人能解:第一是为什么每天太阳从西边下山了,第二天又会从东边出来?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村前小溪的水天天从西向东流,西边总流不完,东边总装不满? 我跟爷爷说:“你的两大世界难题其实是同一个,因为我们住的地球是个圆球,而且在转动着,所以有日出日落,所以水可以无休无止地循环……”爷爷轻蔑地打断我,说:“我看到的都是山,哪个地方是圆球?要是还转着,我们怎么站得住?你说我们有时是倒着的,你倒着活几天给我看看?这是我亲眼看了一辈子的事,还能有错?”他始终不信,直到去世也没能弄清这两大世界难题的究竟。 也许,世间太多的误会、偏见、谬误和愚昧都是从此而来的吧?因为我们和事实的真相之间常常隔着薄薄的一层膜。 [教育智囊]: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不是真实的呢?在我们的眼睛与世界之间,是否隔着一层膜呢? 有自信但是永远不要固执,时刻提醒自己去发现蒙蔽我们心智的这层膜,让我们活到老,找到老。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四十五 听到自己的声音...
教育智囊系列四十五 听到自己的声音 [故事]: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再播放出来听,跟自己平时听到自己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从前我一直感到奇怪,后来才知道:任何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并不完全是通过耳膜的震动,还同时通过耳后一块骨骼的震动,传达到脑部的中枢神经中专司听觉的部位。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听到自己的声音,是一种通过空气和固体传播混合的声音。但通过录音设备听到的,则是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这才是别人听到的声音,也就是自己真正的声音。原来,我们平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和别人听到的声音并不是一样的。 何止是声音啊!我们平时自以为的形象,和别人感受到也往往是不一致的。你自以为英明神武无所不能,下属却已无法忍受你的愚蠢;你自以为办事公道无私正直,大家却都在说你用人唯亲;你自以为姿色过人风华绝代,事实上只是不算太难看而已;你自以为是一代情圣人见人爱,其实别人已经对你厌烦透顶。 通过录音设备可以让你听到自己的真声,通过什么方法,才能让你看到自己的真形呢? [教育智囊]: 教师通过录音录像设备对自己的课进行研究,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每个人都以自己为标准,以为自己是最正常的,最正确的。那是因为我们太熟悉自身的缘故,一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自己,常常会大吃一惊! 经常冷静地反思一下自己,从同事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这样,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可能会更完整一些。我们对自己的“真形”也会看到的更多一些。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四十六 请为你的夸奖道歉...
教育智囊系列四十六 请为你的夸奖道歉 [故事]: 朋友同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一进屋,问候之后,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这孩子满头金发,极其美丽。朋友带去了中国礼物,小女孩有礼貌地微笑道谢。朋友抚摸着女孩的头发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教授等女儿退走之后,严肃地对朋友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朋友大惊,教授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不是她的*****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你夸奖了她,孩子很小,不会分辨,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成了误区。而且,你未经她的允许,就抚摸她的头,这使她以为一个陌生人可以随意抚摸她的身体而可以不经她的同意,这也是不良引导。不过你不要这样沮丧,你还有机会可以弥补。有一点,你是可以夸奖她的,这就是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教授这样结束了她的话。 后来我的朋友就正式向教授的小女儿道了歉,同样表扬了她的礼貌。朋友说,从那以后,每当我看到美丽的孩子,我都会对自己说,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赏的瓷器或是可供抚摸的羽毛。他们的心灵像很软的透明皂,每一次夸奖都会留下划痕。 [教育智囊]: 聪明和美丽不应当成为学生的资本,丑陋与愚笨也不是孩子的过错。 多赞扬孩子的内在品质吧,外表的优点虽然更加明显,但是往往流于肤浅,而一个人在同自我的斗争中取得的胜利才最值得尊敬,最值得赞扬。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四十七 金钱价值在于使用方...
教育智囊系列四十七 金钱价值在于使用方法 [故事]: 汽车大王福特不是一个吝啬的人,但他却很少捐款。他顽固地认为,金钱的价值并不在于多寡,而在于使用方法。他最担心的就是捐款经常会落到不善于运用它们的人手里。有一次,乔治亚州的马沙?贝蒂校长为了扩建学校来请求福特捐款,福特拒绝了她。 她就说:那么就请捐给我一袋花生种子吧。于是福特买了一袋花生种子送给了她。福特后来就忘了这件事情。没想到一年以后,贝蒂女士又上门了,交给了他600美元。原来学生们播种了当初的那一袋子花生种子,这就是一年的收获。福特什么都没说,立即拿出了600万美元交给了贝蒂。 福特的担心绝不是多余的,太轻易得来的金钱往往很难让受施者感受到金钱后面潜隐着的苦与智;我更赞赏贝蒂对点滴施与的至高的尊重,她带领孩子们撒播下的其实是足以证明他们有能力领受他人恩惠的资格。 [教育智囊]: 太轻易得来的东西总不会去珍惜,太容易失去的东西才显得更宝贵。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珍惜某样东西,即便我们很富有,也不要轻易给他,要让他付出努力。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长久拥有东西,我们首先要给他持有这种东西的能力。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四十八、鱼儿不会说话...
教育智囊系列四十八、鱼儿不会说话 [故事]: 美国联邦议会批准了在小田纳西河上修建一座用于发电的水库,先后投入了一亿多美元。当大坝工程即将完工的时候,生物学家们发现大坝底有一种叫蜗牛鱼的珍稀鱼类,如果大坝最终建成的话,将影响这种鱼生活的环境而导致这种鱼的灭绝。于是环保组织向法院提出了诉讼,要求大坝停工并放弃修建水库的计划,但在第一次诉讼中,他们失败了:初审法院认为大坝已经接近完工,浪费纳税人一亿多美元的钱去保护一个鱼种是不明智的,拒绝判决大坝停工。环保组织又上诉到最高法院。终于,这些小鱼儿在最高法院赢得了它们的权利,依据是联邦1973年颁布的《濒危物种法案》。这些小鱼儿可以在它们的家园自由地栖息,而它们身边是那被永久废弃的价值一亿多美元的大坝。 [教育智囊]: 鱼儿不会说话,那是因为他们无法说话。因此,法律要帮他们说话。可是,如果学生也不能说话呢? 我们不需要代替学生说话,学生有口,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开口说话?给学生说话的权利,在任何时候,他们都有这样的权利。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四十九 打翻的牛奶...
教育智囊系列四十九 打翻的牛奶 [故事]: 卡耐基的事业刚起步时,在密苏里州举办了一个成年人教育班,并且陆续在各大城市开设了分部。他花了很多钱在广告宣传上,同时房租、日常办公等开销也很大,尽管收入不少,但在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连一分钱都没有赚到。由于财务管理上的欠缺,他的收入竟然刚够支出,一连数月的辛苦劳动竟然没有什么回报。 卡耐基很是苦恼,不断地抱怨自己的疏忽大意。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整日里闷闷不乐,神情恍惚,无法将刚开始的事业继续下去。 最后卡耐基去找中学时的生理老师乔治?约翰逊。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聪明人一点就透,老师的这一句话如同醍醐灌顶,卡耐基的苦恼顿时消失,精神也振作起来。 “是的,牛奶被打翻了,漏光了,怎么办?是看着被打翻的牛奶哭泣,还是去做点别的。记住,被打翻的牛奶已成事实,不可能被重新装回瓶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出教训,然后忘掉这些不愉快。” 这段话,卡耐基经常说给学生,也说给自己。 [教育智囊]: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也不要为过去的失败后悔。今天的我或许还很渺小,很平凡,但是一年之后的我呢?十年之后的我呢?那时的我还会记得这瓶被打翻的牛奶吗? 找出教训,面向前方,是让我们走出困境的最佳药方。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五十 大错误与小错误...
教育智囊系列五十 大错误与小错误 [故事]:   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以经营技巧高超,管理方法先进,被誉为 “经营之神。”   后滕清一原是三洋电机公司的副董事长,后来投奔松下公司,在担任厂长时,工厂失火烧掉了。后滕清一心中十分惶恐;以为不被革职也要降级。不料松下接到报告后,只对他说了四个字:   “好好干吧!”   松下这样做,并不是姑息部下的过错。以往,即使只是打电话的方式不当,后滕也会受到松下严厉的斥责。这种作风可以说是松下管人的秘决。由于这次火灾发生后没有受到惩罚,后滕自然会心怀愧疚,对松下也会更加忠心效命,并以加倍的工作来回报。 松下的这种做法,巧妙地抓住了人类的心理。在犯小错误时,本人多半并不在意,因此需要严加斥责,以引起他的注意;相反犯下大错误时,傻子也知道自省,因此就不必要再去给予严厉的批评了。 [教育智囊]:   孩子犯错时也是如此。如果孩子自己还没有意识到,或者无所谓,我们当然要提醒他;可是,如果孩子犯了大错,心中已经非常内疚,我们需要做的反而是去***慰他。   真正有效的话语,应该是切合人的实际,真正有效的教育,应当能触及人的心灵。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五十一 大火烧出的奇迹...
教育智囊系列五十一 大火烧出的奇迹 [故事]:   1933年,正当经济危机在美国蔓延的时候,哈理逊纺织公司因一场大火化为灰烬。3000名员工悲观地回到 家里,等待着董事长宣布公司破产和失业风暴的来临。在无望而又漫长的等待中,他们终于接到了董事会的一封信:向全公司员工继续支薪1个月。   在全国上下一片萧条的时候,能有这样的消息传来, 员工们深感意外。他们惊喜万分,纷纷打电话或写信向董事长亚伦?傅斯表示感谢。   1个月后,正当他们为下个月的生活发愁时,他们又接到公司的第二封信,董事长宣布,再支付全体员工薪酬1个月。3000名员工接到信后,不再是意外和惊喜,而是热泪盈眶。在失业席卷全国、人人生计无着的时候,能得到如此照顾,谁不会感激万分呢?第二天,他们纷纷拥向公司,自发地清理废墟、擦洗机器,还有一些人主动去南方一些州联络被中断的货源。3个月后,哈理逊公司重新转了起来。对这一奇迹,当时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这样描述的:员工们使出浑身的解数,日夜不懈地卖力工作,恨不得一天干25小时,曾劝董事长傅斯领取保险公款一走了之和批评他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的人开始服输。   现在,哈理逊公司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公司,分公司遍布五大洲50多个国家。 [教育智囊]: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大多数人的心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感情的奴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们付出了多少,让学生感动了几回?   唯有大的放弃与牺牲,才有大的获取与回报。   我们有没有这样的魄力和勇气?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五十二 大器之材[...
教育智囊系列五十二 大器之材 [故事]:   1965年,我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事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颖好学。   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己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的图书放回原处。   小男孩问:“像是当侦探吗?”我回答:“那当然。”接着,男孩不遗余力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小休时,他已找出了三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不遗余力。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请求我让他担任图书管理员。又过两个星期,他突然邀请我上他家做客。吃晚餐时,孩子母亲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到附近一个住宅区。孩子听说转校却担心:“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我一直记挂着他。但没过多久,他又在我的图书馆门口出现了,并欣喜地告诉我,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我们这边来上学,由他爸爸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其实,我当时心里便应该有数,这小家伙决心如此坚定,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我可没想到他会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电脑公司大亨、美国首富——比尔?盖茨。 [教育智囊]:   成*****者之成*****更多的时候不是因为知识的渊博,而是在于意志的坚强。   从小就培养孩子坚定的决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胜过单纯地传授他知识。一个有坚强意志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可以成为我们最好的老师。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五十三 发泄[故事...
教育智囊系列五十三 发泄 [故事]:   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那里,气呼呼地对他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 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 “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要干什么?”   “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 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己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教育智囊]:   在盛怒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出任何决定。你可以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情就是:寻找一种不伤害他人的方式,把怒火发泄出去。 不能控制的愤怒常常以冲动开始,以后悔结束。 
乐山
re:分解目标[故事]:1984...
分解目标 [故事]: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教育智囊]:   分解目标,这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最初都有远大的目标,可是,最终实现的人又有多少?半途而废丧失信心的人又有多少?   把大的目标分解,经常检查自己实现目标的状况,经常体验实现目标的快乐,用这样的方法,即使是遥远的马拉松,也可以跑的很轻松。   新学期开始,给每一个孩子准备一本目标本,然后,我们每天只需要问一个问题:今天你完成目标了吗? 
乐山
re:分粥制度[故事]:  有7个...
分粥制度 [故事]:   有7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   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发挥了聪明才智、多次博弈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阿克顿勋爵作的结论是: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 认为这种方式导致了资源浪费。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还得寻找新思路。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有那份最少的。 [教育智囊]:   邓小平说,不好的制度,好人也会干坏事,好的制度,坏人也会干好事。好的制度,应当是充分考虑人性的特点的。   我们的班级制度符合人性吗?它是不是鼓励学生积极向上的?或者,它只是一些规定,却束缚住了孩子们想飞的翅膀! 
乐山
re:教育智囊系列五十六 果断[故事...
教育智囊系列五十六 果断 [故事]:   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个鸟巢被风从树上吹掉在地,从里面滚出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   当他托着鸟巢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于是,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口,急忙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终于破例答应了。   小男孩兴奋地跑到门口,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他看见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舔着嘴巴。小男孩为此伤心了很久。但从此他也记住了一个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决不可优柔寡断。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就是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 [教育智囊]:   成功的人总有一些超过常人的品质,果断便是其中一种。   多思多虑有时候确实是必要的。把事情想的周到一些,胜算总是要大一些。可是,绝不可以错过时机。也许我们可以优柔,但是绝对要果断。   再次走进教室的时候,你是不是果断一些了? 
乐山
re:南瓜能承受多大压力 一位瓜...
南瓜能承受多大压力 一位瓜农用很多的铁箍将一个小南瓜箍住,想看一看南瓜逐渐长大时,对这个铁箍会产生多大的压力。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第二个月,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最后,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产生破裂。可是当他打开南瓜时,发现南瓜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 不断增长限制力度的铁箍,不仅激发出南瓜无尽的逆反力量,也改变了南瓜自身的原本素质。瓜农在损失一个南瓜的代价中了解到,哪怕是再小的生命也有巨大的反抗力量。 孩子成长的过程里,父母、教师给予他们适当的可以承受的压力,对孩子的一生,没什么不好。但是父母、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限制孩子的自由,给孩子加压,当这些限制和压力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时,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产生,得到的就会是超过5000磅压力的南瓜一样的结果,孩子就会与这些施压者——父母、老师的关系破裂,反过来仇恨父母、教师;更有甚者,则会改变自身的原本素质,丧失心智,从而走向父母、教师美好愿望的反面。所以,在给孩子压力的问题上,无论父母还是教师都应当把握好一个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