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国内站关键词:意识层次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1:30:49
  

意识的基本结构

什么是阶梯理论?又叫做“意识层次理论”,心理学家肯威尔伯把意识分为10层:1.感知运动阶段;2.情绪幻想阶段;3.表象式思维阶段;4.具体运算阶段;5.形式运算阶段;6.统观逻辑阶段;7.灵性阶段;8.精微光明阶段;9.无相阶段;10.不二阶段。并把这10层比喻为阶梯的10根横梁,意在说明意识的进化必须依次经历各个阶段而不能随意跳过。  

意识的进化

  意识从低级阶段一直到最高阶段,即灵性的(spiritual)阶段或者后人本的阶段。  这是内在我(inward I)通向终极同一性的不同阶段。从潜意识(subconscious)到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再到超意识(superconscious),大精神自身不断发展,形成意识发展的特别弧线。从小我(the alone)飞跃到了大我(the Alone)。  上图“意识的基本结构”是这一全面发展的简图。

大众水平与个人水平

  是不是过去的人,例如生活在农耕时代等落后时代的人,不可能达到“精微光明”“无相”等高级阶段呢?绝不是这样的。任何时代都会有一些人在大众水平以上,一些人在大众水平以下。  每一社会都有特定的重心,可以说,其文化的伦理、规范、法则和基本制度都是围绕它组织起来的。该重心也为社会提供基本的文化凝聚力和社会整合。  这一文化重心在个人发展中扮演着磁石一样的角色。如果你在大众水平以下,它会把你往上拉。如果你想超越它,它又会把你往下拖。如同发展的调速器,超过了大众水平或者磁石,文化重心会把你拉到意识发展的大众水平,如果磁石使劲把你往下拖,这时就你是否走运了。在两种情况下,你都“被剥夺了公民权”。  所以任何文化中都存在着大众水平和最先进个人水平的差别。  例如,500年以后以为人类学家在亚洲考察时,碰巧发现了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的笔迹,便确信亚洲人都和克里希那穆提一样。当然这很傻,但很多新时代理论家在探讨旧时代正式这样做的。他们拿出最先进模式中的一个代表,例如伏羲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便轻率地断言那个时代就是“史前文明”“光辉时代”。事实上,几千年前的先知、圣人只是凤毛麟角,他们往往在王国里独一无二,极具天赋,几乎无人能达到他们的觉知水平。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般的重心——古代的、巫术的、神话的、理性的、存在的,其次是仔细研究那些超出一般模式的具有天赋的精英人物——他们往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进一步揭示了更高、更深的觉知模式(巫师、瑜伽师和圣贤)。这些更高、更深的觉知模式正式我们在“意识的基本结构”图中所说的超意识发展的心灵(灵性)、奥妙(精微光明)、原因(无相)和不二阶段。梯子,攀登者,观念  “意识的基本结构”图看起来确实像一张梯子,这也使那些以为发展模式是固定不变的线性的人感到困惑。这对于发展模式的努力方向是一种误解。  最好是把“意识的基本结构”图理解为一系列同心圆圈相套的球体——每一个更高的阶段都超越和涵括了它的前一阶段。它是一个实现层次(actualization holarchy),每一阶段先是扩展,后是以相套的方式涵括先前的阶段。“意识的基本结构”图只是切开的同心馅饼的一瓣。你可以把全图画成同心圆的形式:物质(感知运动阶段)、肉体(情绪幻想)、心智(表象式思维至统观逻辑阶段)、灵魂(灵性阶段、精微光明阶段)和大我(无相阶段和不二阶段)。这个意识大等级就是世界伟大智慧传统的脊梁,它跨越文化,普遍存在。  不过,更重要的是,这九个阶段或者说同心圆,应该说只是阐释了意识发展的实际情况的三分之一。即使我们把“意识的基本结构”称作“梯子”,那么还应该有梯子的攀登者,有产生于每一横档的不同观点,他们也并非是线性的逐步进行!  那么我们就有了梯子、攀登者、观念。

基本的结构:梯子

  这九个阶段或者圆圈就是意识的基本结构。  记清这些阶段并不必要,但可以作为参照,意识包括:感觉和知觉(感知运动阶段),冲动和形象(情绪幻想阶段),符号和概念(表象式思维阶段),具体规则(具体运算阶段,或规则/角色心智阶段),有条理的反思(形式运算阶段),洞察力-逻辑(统观逻辑阶段),然后是高级的超个人阶段——灵性阶段、精微光明阶段和无相阶段(图上的空白是“最高”阶段,它其实根本不是一个阶段,而是整个展示不二的空白场地)。  不过,它们只是意识发展的几个主要里程碑,这里所列出的仅是一个样本绝非全部。

用梯子作比喻的好处

  梯子的比喻很有用处,它可以表明意识的不同分出现在截然分离的阶段,如果毁坏较低的一个横档,上面的横档就无法到达。这一比喻的失当之处是每一较高阶段并非真的凌驾于较低阶段之上,而是自身存在中包含着后者,就像是细胞包含着分子、分子又包含着原子,它是一个嵌套的层次系统(holarchy)。不过梯子的比喻能特别强调成长设计的不同阶段。  例如,在发展中,形象、符号、概念、规则等一次出现,不可逆转。任何社会影响也不能改变这一次序,我们也不曾发现能够改变它的社会。它是分层次的,跨越文化,没有例外。正如你必须在造句之前现有词汇,写成段落之前现有句子,就这样,这些基本的子系统形成于其前辈之上又将它们包含在内,正因如此,次序是不可逆转的:较高的横档寄身于较低的之上,这是用梯子作比喻的部分妙处。

自我:攀登者

  那些阶段就是意识之梯或者意识等级的基本横档。  但那还不是行动过程的真正所在。几十我们粗略地吧基本结构的发展画作梯子,真正的行动过程还需要攀登者的参与。攀登者就是自我(self),有时称作自我系统(客观来讲,用“它语言”来表示,它是自我系统;主观来讲,它是一个人,是一个自我,是自我感)。

自我的特征

  自我即攀登者有着梯子所不具备的显著特点和功能。因为梯子根本上是无我的,它的每个横档上都没有内在的自我感。但自我占据了横档,并与之同一,从而产生多种自我身份或者自我成长的阶段,直到彻底的虚空中从梯子上跌落——梯子与攀登者完全是两码事。  自我有如下特点:同一组织意志或注意防御代谢引导(navigation)。  这里不需要对它们深入探讨,仅以“引导”为例,请你注意这么一种情况,“引导”包含着四种驱力,即自我保存、自我适应、自我超越(或自我蜕变)、自我分解,这四种“内驱力”又被包括在自我子系统内的所有子系统所拥有。在自我成长、发展的每一个横档上,它对自我发展的道路都有这四种基本选择。任何一种内驱力过大或过强,都会导致病患,而病变的类型由其(发生时)所处的基本横档决定。

自我在攀登阶梯时的风险

  自我可能正在攀登意识扩展之梯,但问题是它在任一横档上都可能丢失一只胳膊或一条腿。  如果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出现了问题,自我的某些方面就可能被破坏或“丢弃”。所谓的“被丢弃”就是压抑、分裂或者疏离。自我可能在任何阶段失去一只胳膊或一条腿,这一损失会导致所处阶段特有的病变。  所以,从精神病、边缘人格、神经症、实存类疾病、灵性阶段疾病,在不同的阶段我们能见到不同的病变。  基本的结构在成长和发展,而自我必须实实在在地与之交涉,实实在在地攀登意识发展的横档,而且在任一横档上都可能跨错一部并严重受伤。

支点

  攀登者在梯子上跨越的每一步都称为一个支点。  这是建立在由玛格丽特·马赫勒(Margaret Mahler)、奥托·科恩伯格(Otto Kernberg)、亨兹·高赫(Heinz Kohut)、格特鲁德·布兰克(Gertrude Blanck)以及罗伯特·布兰克(Robert Blanck)这样的理论家和临床专家形成的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上的,也可以说包括了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在个性化方面的开创性工作。支点仅仅说明在人类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分化和整合的重大步骤。  尤吉·伯拉(Yogi Berra)有句妙语:“当你走到岔路口上时,走下去。”好吧,一个支点就是发展之路的一个极重要的岔路口,自我必须认真对待。在任何情况下,处理得怎么样,都会决定它随后的命运。  意识的九个基本结构表示存在着九个相应的支点或梯级。

1——2——3结构

  自我必须一步步去攀登基本之梯的每个横档,该梯级就是该阶段的支点。  所以每个支点都有一个1——2——3结构。第一步,自我成长发展,或说攀登到了意识的新水平,它与那一水平打成一片,成为一体。第二步,它开始越过那一水平,与其分化、背离,或者将其超越。第三步,它又与新的更高水平打成一片,并安身于那里。新的横档实际上依存于先前的横档,所以它们必须被包含和整合于整个扩展中,这种整合和包含就是某一具体支点的第三和最后子阶段。   梯子 攀登者 观念 觉识的基本横档 基本横档的攀登者 每个阶段上的自我或其他变化着的观念 一旦出现它们便作为意识的基本砌块或子系统而存在下去。 攀登中的每一级阶梯都是一个支点,拥有1——2——3结构:
(1)融合/趋同
(2)差异/超越
(3)整合/包含 包含不同的:
自我感
自我需要
道德感 这样,你就能记住每个支点,因为它们都拥有同样的1——2——3结构:认同背离整合;或者说融合分化整合;或者说安置超越涵括。  如果任何横当上的1——2——3过程出了问题,你都可能伤筋动骨,而伤疤的机理取决于当时的世界之貌。总的来说,横档越低,病情越重。

新世界的出现:变化着的观念

  我们有了梯子和它的基本横档,有了自我或者攀登者,以及它的支点和由此产生的不同观念。  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一种不同的世界景观——关于自我以及其他的不同观点。在发展的不同横档上,世界看起来并不一样(实际上也不一样)。我们时常可以看到,随着意识的发展,不同的空间、不同的世界在不断形成,没有一个预先给定的只被一种方式反映的世界。  在不同的横档上,你会获得不同类型的自我感自我需要道德态度。   梯子 攀登者 观念 基本结构
马斯洛(自我需要) 洛文格(自我感
科尔伯格(道德感) 感知运动阶段 支点1 生理需要 自闭阶段 (前道德阶段) 0.魔幻愿望 情绪幻想阶段 支点2 连体共生阶段 1.惩罚/顺从 冲动出现 I 前成规阶段 2.朴素享乐主义 表象式思维阶段 支点3 安全需要 冲动阶段 3.他人认可 具体运算阶段 支点4 归属需要 自我保护 II 成规阶段 4.法律秩序 顺应 5.个人权利 形式运算阶段 支点5 自尊需要 有内在原则的顺应 III 后成规阶段 6.个人良心的原则 有内在原则 统观逻辑阶段 支点6 自我实现需要 个人主义 科氏认为还应有更高的一个阶段: 自主性 整合 7.普遍的灵性阶段 灵性阶段 支点7 自我超越需要 精微光明阶段 支点8 自我超越需要 无相阶段 支点9 自我超越需要 这都是在不同横档上展开的不同世界的不同方面,或者说意识的不同空间。  当然那只是一个口头简介。梯子和意识的基本横档,攀登者及其支点,不同横当上的不同世界观。即:梯子,攀登者,观念。  这种意识发展模型建立于大约六七十位东、西方理论家的工作至上。上面表格提出了其中三位,即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简·洛文格(Jane Loevinger)和劳伦斯·科尔伯格。以他们为例只是因为他们广为人知。

以“具体运算”为例

  具体运算是在七岁左右开始发展的一种能力。这是一种形成复杂的心理规则和接受社会角色的能力。这时,儿童开始明白自己不只是具有冲动和欲望的身体,而且是存在于社会中的社会个体,他(她)必须适应这些社会文化角色,这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时期。  这个例子的运作如下。当基本结构中的具体运算出现后,儿童的自我讲面对新的意识横档。那么它必须通过达到意识新水平的1——2——3过程,和那个水平上的支点交涉,先要踏上横档,认同横档,认同尊奉规则和角色的能力,换句话说,即与具体运算同一(这就是支点的第一阶段)。那么,这里的自我即具体运算之自我,这是它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的自我感。所以,你可以看到在洛文格一栏中,这个阶段的自我感是遵从感,同样,在马斯洛一栏中,这个阶段的基本需要是归属与爱的需求,而在科尔伯格一栏中,这个阶段的道德感集中于遵从习俗地接受他人。  这便跨越了梯子、攀登者、观念。  如果继续发展下去,自我会最终超越那些观念,再次扩展其觉知。为此,自我必须离开现在的横档,脱离它,或超越它,这就是支点的第二阶段——分化或超越,然后,自我认同下个更高档的横档,这就是第三阶段。于是,我们到达了新的支点,同样,我们还会离开,直到发展终止。

每个自我都不只单独处于某一个支点

  不过,从一个很普遍的意义上来说,这也使很多批评家困惑不解。所有的发展论者,包括科尔伯格(Kohlberg)、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亨兹·沃纳(Heinz Werner)、让·皮亚杰(Jean Piaget)、R.佩克(R.Peck)、哈贝马斯(Habermas)、罗伯特·塞尔曼(Robert Selman)、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J.M.巴尔德温(J.M.Baldwin)、希尔瓦诺·阿里厄蒂(Silvano Arieti),甚至包括从普罗提诺(Plotinus)、莲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智凯(Chih-i)到法藏(Fa-tsang)的沉思传统,都开列了一个阶梯状甚至梯子状的单子、一个成长和发展的层次系统。因为梯子状的层次系统负荷他们的资料。这些经验的、现象学的和解释性的证据以及大量的研究资料导致了阶段的论点。这些人并不是在生拉硬扯,因为他们喜欢梯子。  但是,关于这些层次系统还有重要的一点,即使在像科尔伯格理论那样的重要说法中,他们也认为,在发展的任一点上,自我都把50%的反应分配给其所在的层次,25%给上一层次,25%给下一层次。自我绝不会只“存在”于一个阶段。何况还有各种回归、螺旋上升、暂时飞跃、高峰体验之类的情况。    

所以它不过是一个平均值。  这有点像文化——它们有一个平均重心,有些成员在此之上或之下。  同样自我系统也有自己的重心,这就是说,它的有些内在成分在它的平均值之上或之下。或者说,与其说爬梯者是一个不连贯的整体,不如说是一滴水在沿着意识扩展的球体缓慢移动。

病理学

  自我可能在任何横当上受到伤害而缺胳膊少腿。  攀登者的某些方面会在较低的横当上滞留,就像从主要睡地上分离出来的小水滴会停留在较低阶段。这就是压抑。  我们且以到的阶段为例。  道德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以私我为中心的、自恋的、唯我论倾向的,倾向于非常冲动、贪求享乐。这就是科尔伯格所说的前成规阶段。中间的阶段称作成规阶段,因为正如我们看到的,他们倾向于非常顺从——我们的国家无论对还是错。高级阶段叫做后成规阶段,因为他们开始超越习俗或尊奉模式,而集中于普遍多元主义和个人权力上。再往上则是后后成规阶段,或者灵性阶段。  出于某些原因,在初期阶段可能会重复遭受严重的创伤,例如在前成规阶段,在人生最初的三四年里,那会发生什么呢?  此时,自我的重心在前成规的冲动阶段,所以冲动自我(impulsive self)的不同方面会被割开、分裂,如果这种分裂极为严重,自我发展会骤然停止。更多的情况下,自我还会蹒跚前行,分裂依然继续。于是,自我尽管收到了伤害,步履蹒跚,但还会继续发展,继续攀登意识扩展的基本结构,它也许会血流满地,却不会停止攀登。  但是,冲动自我的某一方面还是被割掉、被分裂了。被割掉的方面便停止了攀升,不再成长发展。更准确地说,它在地下层建起了店铺。在这个例子中,分裂出现于第一阶段,所以这个方面拥有着第一阶段的世界观。即使自我的其他方面继续成长发展,它依旧停留在道德感的第一阶段,所以是完全自恋、以私我为中心、专注于自我的,总的说来易于冲动,并继续用它在最初或原始阶段里能得到的范畴来解释世界。  当自我的主题水滴在梯子上附着上升时,这个小水滴却落在了后面,用神经症甚至精神症的症状破坏着自我的主要部分(main self)。总水滴正在获得更高更广的世界观,小水滴却仅仅效忠于唯我而自恋的原始世界观和前成规阶段的冲动和需要。  出于道德感的第三或第四、五阶段的总水滴与出于第一阶段的小水滴只见的内部斗争可能是毁灭性的。这不是外部斗争,而是内战,也就是病变。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发展中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助终止内战。

灵性展开的阶段

  在展开更高的阶段或灵性阶段前,一个人必须与所有较低的水平交涉(negotiate)。例如在到达第六阶段前还要与第一阶段交涉。  一个人几乎在自己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拥有灵性体验——高峰体验。从最低到最高的基本结构是个人存在的结构性潜力。在狂喜、性爱或紧张的时刻,在梦幻般的沉思中,在药力的作用下,甚至在精神病的发作中,你都可能进入更高的状态。  那么会发生什么呢?例如一个正处于科尔伯格的第三道的阶段的人,正在体验某种来自于精微光明层次的现象,或许是一种强烈的内在幻想。这可以深刻地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并为他打开新的世界、新的时空或新的意识模式。  这很可能会导致一次意识领域真正的转变、成长和发展。如果给这个人做一个道的阶段测验的话,你可能发现他真的从第三阶段转移到了第四阶段,除此之外不会是别的。这些阶段不可避开,就像不能避开分子而从原子直接到达细胞。所以一个经历了深刻灵性体验的人可能从其所处的第三道德阶段被推送到下一阶段——第四阶段,而绝不可能从第三阶段直接到达第七阶段。  发展真正的灵性阶段、超个人阶段(科尔伯格所说的第七阶段)依赖先前的第六到第一阶段的发展。每一阶段都会为第七阶段的显现提供绝对必要的东西。尽管一个人可以拥有更高空间的高峰体验,但他的自我还必须继续成长、发展、进化,以与更高或更深的空间长远适应。

天真的“一步式”发展构想

  人们在期待他人成长的时候,经常犯“拔苗助长”的错误。  灵性必须遵循从阶梯一级一级向上攀登,不可随便逾越;即使发生了更快、更集中的攀升(高峰体验)而暂时越过了某些步骤,意识也必须回过头来确信前面所有阶段都发展充分了。  后人本心理学在发展初期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倾向于集中研究高峰体验。企图从我们平常的自我的、理性的、分析的意识一步转变为广大自由的宇宙上帝意识。其实并非所有非自我的、非理性的意识都是高级灵性意识,人们把前自我、前理性、前个人误当做超自我、超理性和超个人。这就是标准的前/超谬误,仅仅因为前自我(pre-ego)与超自我(trans-ego)都是非自我(non-ego),便把二者混为一谈。  其实,一粒橡籽想要与森林成为一体,它必须先成长为一棵橡树。

平地宗教

  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可以说是一种“一瞥”体验(peek experience)。对你可能无法把握的维度和空间,你得以瞥上一眼。  一个人在智力上达到第五水平的理性,却可能在道德上停留在第一阶段。一个很聪明的纳粹,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  涉足更高的结构是一回事,真正生活在那里却截然不同的另一回事。  如果想不辜负自己的灵性体验,就必须成长发展。你可以拥有一次强烈的高峰体验或者开悟。但是几天、几周、几月之后,你又如何保留它呢?你的真实的自我、你的重心,只有依照高峰体验自己的结构、能力、成长阶段才能与之适应。灵性体验不会容许你简单地绕过持久的灵性实现本身所依赖的成长、发展。进化可以加快,却不能从根本上跨越。  这就像在生物进化史上,在鱼类出现之前由于基因突变而先出现了一个人,但是由于他生存所依赖的那些物种还没有出现,以及他发展所依赖的同类组成的社会而在地球上消亡了。

编辑本段与阶梯理论相关的

弗洛伊德和佛陀

  如果自身压抑或分裂了自己的某些方面,进化发展的潜力就会减少,这迟早会使发展停止。  这里只是举一个粗略的例子。例如,一个人在出生时拥有100个潜力单位,在早期的生长中,他把一小部分(blob),例如10个单位,滞留在了第一道德阶段,当他到达道德第二阶段时就还剩下90个单位。  于是,自我好像还剩90%,意识的10%滞留在了道德的第一阶段,滞留在了地下层的无意识之团中,并力图用意识的10%使整个机体依照它的初始愿望、冲动和表现去行动。  在生长发育的继续进行中,诸如此类的事情不断发生。关键是当自我到达成人期时,可能已失去了40%的潜力,如果被割裂后分裂出去的小自我、小水滴、隐匿的小主体,这些小主体讲滞留在被割裂时的发展水平上。  于是,这些小野蛮人在底层里到处乱跑,冲动地要求被喂养、被照料,要求成为宇宙的中心,一旦没有了吃的便会变得非常讨厌。他们尖叫着、呐喊着。但是由于你甚至无法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你把这种内在的骚乱解释为沮丧、着魔、焦虑或任何一种完全令人困扰的神经症症状。  这些分裂出去的自我不但自己占用能量,你对它们的防御也会占用能量。很快,你就会精疲力竭。  例如你需要65个单位,才能达到灵性的(psychic)或精微光明的(subtle)水平,如果只有60个单位的话,就不可能达到。这就是我们想把弗洛伊德佛陀结合起来,把较低的“潜意识心理学”与“超个人心理学”结合起来的原因。

全子与大宇宙层次

  世界是由“全子”组成的。  全子就是“整体/部分”,它本身是一个“整体”,同时又是其它某一整体的一“部分”。如果你留意身边的事物和过程,你会明显地发现他们不仅是整体,同时也是其它事物的一部分。它们是“整体/部分”,是“全子”。  例如,原子是整个分子的一部分,分子是整个细胞的一部分,而细胞又是整个器官的一部分,等等。每一个这样的实体既是整体也是部分,是全子。  在原子论者和整体论者之间有一个已经有2000多年的哲学争论: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是整体还是部分?答案是:“都不是”。或者,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说“都是”。在所有的防线和所有的途径上,只有“整体/部分”。  有一个古老的笑话。一个国王去请教一位哲人:“是什么使地球不会坠落?”哲人回答说:“地球被一只狮子托着。”“那么狮子被什么托着呢?”“狮子被一只大象托着。”“大象又被什么托着呢?”“大象被一只海龟托着。”“海龟又被什么托着呢?”“就在这儿停住吧,陛下,”哲人打断说,“海龟就是一切。”  海龟就是一切,全子就是一切。无论我们走多远,我们都会发现全子依赖于全子。在一种无限的波浪中,即使是亚原子粒子(subatomic particle)也消失在一种泡沫内有泡沫与全子内有全子的云烟里。全子就是一切。  我们永远不可能达到一种终极的整体。  在阶梯理论中,“感官知觉”是一个整体,同时它也是“情绪幻想”的一部分;“情绪幻想”是一个整体,同时它也是“表象式思维”的一部分。每一个层次都是一个整体,同时也是比它高的层次的一部分。  大宇宙就是从物质到生命到心智再到上帝的过程。它并不是仅仅指“物质的”(physical)宇宙,即今天由“cosmos”和“universe”所表示的那种含义。“大宇宙”包含了物质的宇宙(cosmos)(或物质世界)、生命(或生命世界)、精神(psyche,精神世界)和神(theos,神性世界)。  

深度扩展图

许多宇宙理论都有一种唯物论的偏见。不知为什么,物质的宇宙被认为是最真实的一维,万事万物都必须参照这种物质平面才能得到解释。那是一种蛮不讲理的方式!它以简化论的手段粉碎了整个大宇宙,除去物质之外的所有领域都在你面前慢慢流血而死。  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大宇宙理论(Kosmology),而不是物质宇宙理论(cosmology)。  若干个一级小全子组成一个稍大的二级全子,若干个二级全子组成一个更大的三级全子,以此类推。整体不仅有它所有部分的特征,还有它自己独特的特征。若干分子组成细胞,细胞组成生命,生命组成心智,心智组成灵魂。大宇宙由下到上大致可以分为物质、生命、心智、灵魂这么几层。  在阶梯理论中,“感官知觉”处于大宇宙的物质层,“情绪幻象”处于大宇宙的“生命层”,“表象式思维”、“具体运算”、“形式运算”、“统观逻辑”都处于大宇宙的“心智”层,“灵性”和“精微光明”处于大宇宙的“灵魂”层,“无相”和“不二”则处于更高的层次。

人类社会的几个阶段

  人类社会到目前为止经历了“采摘社会(foraging)”“种植社会(horticultural)”“农耕社会(agrarian)”“工业社会(industrial)”几个阶段,并且正在进入下一个阶段——“信息社会(informational)”。这五个阶段依次分别为以下五种世界观所主导:古代世界观、巫术世界观、神话世界观、理性世界观、存在世界观。  采摘社会(也叫“狩猎/采集社会”)在100万年前到40万年前之间开始出现。男女分工很明确,男人负责捕猎,女人负责采集和抚育孩子,没有两性都可以做的工作,这一点有严格的禁忌,尤其是对经期的女人。这样的严格分工并未引起男女地位上的差异。于尔根·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的观点不同,他认为人类的诞生并不是因为会制造工具,而是因为“男性家庭化”。哈贝马斯的观点更符合生物进化的规律——“拒绝家庭化的男性”基因由于其后代未得到充足的抚养而在竞争中被淘汰了,因为孕妇不能参加狩猎。从人猿进化到人类之前,男人过去是交媾和杀戮,现在居然要为家庭服务。这是文明的开始,男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被严重压抑,这从古代到现代都是男人某些内心冲突的根源。当时人类的平均寿命为22.5岁。  农业社会分为“种植”和“耕作”两个阶段。种植是靠锄或简单的用来挖地的木棍;耕作则基于沉重的由牲口带动的犁。这听起来感觉差别很小,但是引起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别非常大。  在种植社会,怀孕的妇女也很容易使用挖地用的木棍和简单的锄,所以父亲与母亲做种植活的能力不相上下。那时,他们一起干活。男人依旧去户外捕猎,但是男女已经有了相当重要的共同工作。80%的食物由妇女生产。男女的地位大体相当。种植社会是母系社会。当时人类的平均寿命为25岁。  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人类开始步入农耕社会,孕妇对有牲口拉的犁无能为力。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在怀孕的过程中用犁干活的妇女由于流产的概率明显增加,因为失去后代而遭受基因淘汰。在这个阶段,几乎所有的食物都由男人生产。虽然耕作不如户外捕猎那样有趣,但是为了种地,男人放弃了大部分的捕猎活动。这个阶段是“父权制”,因为男人关系着整个家庭的命脉。男人的地位明显高于女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社会关系生产力基础决定,在农耕社会,男人使用的犁是生产力的代表,所以男人开始控制政府、教育、宗教、政治等公共领域;而女人则管理家务、炉灶、住宅。另一个因素的影响跟男女分工同样深远——先进的农耕技术带来了大量的剩余食物,这使得相当多的人,即大量的男人,可以不去从事生产和制造食物的工作,这就是说,农耕技术解放了一些男人,但妇女大体上还都继续被束缚在家庭活动中。在这种情况下,兴起了一些具有专业化分工的阶层,男人们除了为生存而劳动外,还可以从事更进一步的文化活动。数学被发明了,写作活动开始了,冶金术和专门的战争也出现了。剩余产品解放了男人,男人受压抑的攻击本能使人类社会开始建立首批庞大的军事帝国,例如亚历山大(Alexander)、凯撒(Caesar)、萨尔贡(Sargon)、成吉思汗(Kahn)等人统治的帝国,他们在建立军事帝国、争霸世界的同时,也统一了分散、敌对的部落,把他们团结起来,保持了社会稳定。同样的,农耕技术解放了一部分,使他们有时间对自己的存在进行思考,于是在公元前6时期前后在东西方同时出现了几位领导时代的智者,包括佛陀(Gautama Buddha)、老子(Lao Tzu)、巴门尼德(Parmenides)、苏格拉底(Socrates)、柏拉图(Plato)、帕坦加利(Patanjali)、孔子(Confucius),他们都是男性。随着理性主义和工业化的兴起,农耕社会的既神秘有威严的帝国逐渐由现代单一民族的独立国家所取代。  工业社会不再强调男人的体力,而代之没有性别之分的机器,于是出现了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妇女运动。由于性别对立使男女都遭殃,因此男性和女性都需要从性别对立中解放出来。甚至男性在性别解放中得到的好处比女性还多,他们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主要生产者和保卫者,他们的寿命延长了,与女人的平均寿命接近。  信息社会还在建设中,其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也在猜测之中。  采摘社会的和种植社会的大众水平在支点3:“表象式思维”,农耕社会的大众水平在“具体运算”,工业社会的大众水平在“形式运算”,信息社会的大众水平将在“统观逻辑”。

四象限理论

    

大宇宙的四隅

四象限理论:所有思想家对世界的描述都可以归于心理的行为的文化的社会的四个领域中的其中一个。其中,心理的和行为的同属于个体类,文化的和社会的同属于集体类;心理的和文化的同属于内在类,行为的和社会的同属于外在类。  由于不同的思想家都是在对同一个世界进行思考,因此他们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处于四大象限中不同象限的思想也相通,这样不同象限的思想却相互对应。  阶梯理论是心理象限的所有层次的描述,这些层次与行为象限、文化象限、社会象限的层次一一对应。例如,心理象限的“表象式思维”对应行为象限的“脑新皮质”、文化象限的“巫术”、社会象限的“种植社会”,心理象限的“具体运算”对应行为象限的“脑复杂结构功能1”、文化象限的“神话”、社会象限的“农耕社会”。  四象限的“内在类”与“外在类”的区别很重要。例如内在心理象限的“情绪幻象”与外在行为象限的“大脑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相对应。在生物教科书中可以找到关于大脑边缘系统的详细描述,包括它的组成,它的生物化学,它在何时进化以及如何进化的,它和其他生物体系是如何联系的,等等。同时,你也许会发现该书所提到的边缘系统是某些基本情绪的发源地(home),包括性欲、进攻性(aggression)、恐惧和欲望等情绪的基本类型,无论这种边缘系统是出现在马身上,还是出现在人身上都是如此。但你不会发现太多有关这些情绪的描写,因为情绪是属于边缘系统的内在体验。外在行为象限的思想对于内在的意识状态完全不感兴趣,因为那种内在空间是无法用客观和实证的方法来达到的。你只能通过你的内心世界来感受这些情感。例如,当你体验到了一次原始的愉悦之后,即是你是一个大脑生理学家,你也不会这样对自己说:“啊,这是怎样的有关大脑边缘系统的一天啊!”你宁肯以一种亲密的、个人的、主观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来描述这种感情:“我的感觉好极了!”“生活多美好啊!”或者诸如此类的话。

编辑本段一味的描述(肯威尔伯)

  “在深睡的梦境中,不存在的东西就不是真的。”  我听到拉玛那尊者的那句话时,已经认真坐禅二十年了。我曾经在片瞳和松美禅师的指导下习禅;与卡鲁和创巴仁波切学习藏密;与贝诺法王和恰都仁波切学习大圆满;此外他或长或短地研究过吠檀多派哲学、超觉静坐、克什米尔识知派哲学、基督教神秘主义、卡巴拉秘教、解脱者约翰的教派、苏菲派神秘主义......等等。  当我读到拉玛那的那句话时,我正在进行一次大圆满闭关修练,指导老师是恰都仁波切。仁波切地强调梦境与深睡状态申的明镜之心。我开始具备这份持续不断的不二觉察力,同时也得到了仁波切的认证。一年之后,在一次为期十一天的闭关中,自我终于基进地、彻底地死亡----一切似乎都有了结果。那十一天我完全没有入睡,换句话说,日夜我都是清醒的,即使我的身体和心智经历了醒、梦与深睡的情境:我在这些变化中是如如不动的,并没有一个"我"可以被动摇,存在的只有不动的、没有内容的觉知,它如明镜一般和它所目睹的每一样东西合一了。    

从那时起,我就这么直接地恢复了我的自性,一直到现在,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这样的状态。这持续不断的、不二的觉知一旦成为明显的事实,你在这个物质世界就会拥有崭新的命运。你将发现你本然的佛心或本然的神性,那个无形、无相、超越时空而又无限的空寂,你可以称它为大梵、基特、基督意识、光明本体等等----这些名相指的都是"一味"的境界。只有它才是你真正的身份----纯粹的空性或无条件的觉知。有了这份体悟,你就可以从主客对立的渺小世界所造成的恐怖和折磨中解脱。  你一旦发现自己无相的佛心、真我、纯粹的神性或神的源头,你就可以带着这份持续不断的不二觉知进入次等的境界,包括精微的心智状态和粗钝的肉体状态,并且以光明恢复它们的生机。这时你并不固着于无相和空寂。你会把那空寂也空掉:你将自己投入心智的世界与粗钝的世界,以平等之心进入它们,并且赋予它们创造力。这个独特的心智和肉体就是所谓的"你"(以我为例,这个"你"就是所谓的肯·威尔伯);这次等的你,就是你神性的工具。然后,所有的事物,包括你的小我的心智、肉体、感觉和思想,开始从你那广阔无边的空性中升起,因为你不再认同它,并且有能力任其生灭运化,所以它们在升起的那个当下就自行解脱了。这时你开始察觉那股基进的自由,而唱出解脱之歌,放出醒目的无限之光,饮下至乐之水。月亮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你如此看着它,太阳也是你自心的一部分,你以这样的心境向它顶礼,一切都如实存在着。恒久而永远地,恒久而永远地,存在的只有"这个"。  然而,你并不是找到了或达到了这个自由的境界。自由从一开始就居住在纯然的目睹中,你只不过发现了一开始便具足的自然觉知力、纯然而又空寂的自性或基进的“我即自性”。长久以来你并没有发现它的存在,因为你在人生的这场如梦似幻的戏剧中迷失了。  在朝向一味的境界发展时,人们通常会犯下两种错误。第一种是与目睹接触时所犯下的,第二种则是从目睹进入一味时所犯下的。第一个错误:在视图与“目睹”(或“我即自性”)接触时,人们往往以为他们将看到某种境界。其实你什么也不曾看到,你只是安住在目睹中——你就是那纯净空寂的觉性,而不是那些可以被看见的东西。无论是一闪而逝的影像、狂喜或特殊的光亮,都不是目睹的本身,而只是一些客体罢了。  当你进入一味时,你很自然会成为你所看到的一切,但你不能企图看到“实相”,因为这份努力的本身就是障碍。你必须从“我不是这个,我不是那个”的否定之道开始进行。因此人们所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企图将目睹变成一个可以抓去的目标。  目睹只是对所有升起的事物的见证,感觉上它和这些事物都无关,它只是一种自由和解脱的感受。我们以为自我紧缩会阻碍我们的神性,其实它只不过是神性的显化罢了,如果宇宙的其它事物一样。真空即是妙有,包括自我的展现在内。况且,那个想要消灭自我的东西不正是自我吗?神爱万事万物,目睹也爱它从之中升起的万事万物。目睹疼爱自我,因为目睹乃是平等映照这一切的明镜之心。但是自我认为它还可以更巩固一些,于是开始玩起消灭自己的游戏——理由很简单,只要它还在玩这场游戏,它就可以继续存在。(还有谁正在玩这场游戏吗?)庄周早就指出,“想要去除自我的那份欲望,不正是自我的示现吗?”  自我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股微细的费力感,所以不能以奋力去解决。费力其结果一定是双重的费力。自我的本身乃是神性的完美示现,最好的对治它的方法,就是安住与自在中,企图消灭它,只会让它更费力。所以要怎么修炼才对?你只需要安住在目睹“我即自性”或空寂中,然后去感觉或注意那份自我紧缩。当你“感觉”到自我紧缩时,你已经在“释放”它了,因为你不再认同它,而只是看着它。你是从目睹的地位来看着它,而目睹早已从万事万物中解脱了。  因此安住在目睹中,去感觉那份自我紧缩——就像你感受大地或飘过的云朵一般。思想从心中掠过,感觉从身上闪过,自我紧缩在觉知中徘徊,你只是毫不费力地、自发地、平等而又完整地目睹着它们。处于那毫不费力的境界,只是单纯地感觉那份自我紧缩而不企图消灭它,一味的境界可能会更容易闪现。你没办法让一味出现在眼前,因为它早就在眼前了,你从未失去过它。你所能做的最大努力,就是避免犯下这两种错误,(不要将目睹当作客体来对待,而只是安住于其中;不要企图消灭自我,而只是单纯地感受着它)这么做就能使你到达你“本来面目”的断崖边。你一旦到达那个临界点,所有的事就不在你的掌控中了。    

安住在目睹,感受那一份自我紧缩:一味很容易便从这个空间中显现。不要将这件事变成一种费力的战斗,你只需要自然而又随性地进行,从早到晚什么时刻都可以,你要随时站在你那惊人的认知的刀锋边缘。现在让我来一步步地引导你:首先安住在目睹,感觉自己的自我紧缩。当你在这么做的时候,请注意那目睹并非自我紧缩,因为它能觉察到自我紧缩。目睹不受自我紧缩的影响,而你就是那纯然的目睹。你既然是目睹的本身,于是你就解脱那自我紧缩了。安住在自由、开放、空寂与解脱当中。只是去感觉那份自我紧缩,而不要去理睬它,对于其它的觉受也以相同的态度对待。不要试图消除眼前的云朵、树木或自我----只是任白它们生灭,安住在解脱的空寂中。到了某个不请自来的时刻,你可能会发现那份自由的解脱感是没有内外、没有中心、没有边缘的。思想在这份自由中飘过,天空从这份自由中掠过,世界从这份自由中升起,而你就是它们。天空是你的头部,大气是你的呼吸,土地是你的肌肤----一切都越来越贴近,越来越贴近。你就是这个世界,只要你能安住在这圆满无限的自由中。这就是一味的世界,其中没有内外、主客或彼此之分----它既无开始,也无结束;既无方法,也无手段;既无途径,也无目的。这就是拉玛那所说的终极实相。你可以称之为"加冕练习"。  不论你现在正在进行什么样的修练----譬如回到觉知中心的祈祷、内观法门、冥合祈祷、坐禅瑜伽、忆念阿拉,等等----你都可以把这项训练添加进去。其它的练习都是要帮助你进入某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然而一味并不是一种特殊的状态----它可以跟所有的状态并存,正如每一波海浪的湿性一般。海浪也许有大小之分,湿性却是一样的。一味就是水的湿性,它并不是某一波特殊的浪花,因此像内观、瑜伽或祈祷之类的修练方法是无法令你进入一味境界的。这些训练都是为了让你进入某一波特殊的浪花所设计的----通常都是非常巨大的浪花----那也很好。即使是最小的浪花,一味也还是它的湿性,所以不论你的觉知处于什么状态都好。你都安住在浪潮中去感受那份自我紧缩,并同时保持解脱与自由。  然而请继续维持你其它的练习,因为它们能带你进入意识中某些重要的浪潮(灵性境界、精微光明境界及无相境界),它们都是能促成你的神性充分示现的重要工具。正因为一味简单得难以置信,而且毫不费力就能达到,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无法发现当下的浪潮就是湿的。他们永远无法发现当下的状态就是"如如"。所以他们才会终其一生追逐一波又一波的浪花,总是希望下一波比上一波的浪花更为巨大。老实说,这也没什么不好。那些独特的修练方法是要帮助你进入越来越微细的境界,同时不知不觉地让你对所有的修练经验感到厌倦。你一旦厌倦了冲浪游戏,你就自然会安住在当下的那波浪潮中。  纯然目睹的本身并不是一种经验,而是任由经验生灭的开放空间。只要你还在追逐各种经验,包括灵修在内,你就无法安住在目睹,当然更不可能进入恒在当下的一味之海中。一旦厌倦了各种的经验,你就自然会安住在目睹,只有安住在目睹,才能发现一味。那时,风就是你的呼吸,繁星就是你脑中的神经元,太阳就是你清晨的滋味,而大地就是你身体的感觉。你的心将会开放给万事万物,而法界将冲入你的灵魂,你会变成在永恒中运转的无量银河系。世界只剩下本自具足的圆满、空寂中充满着心知肚明的光辉----这个为永恒保存下来的唯一真理,如此刻在无垠之墙上:存在的只是"这个",没有其它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