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亲卡:“沉没的声音”不只需要打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21:22
编辑怡爽文/
“沉没的声音”不只需要打捞
2011-05-27 14:49:15 来源:中国江苏网 【大字 中字 小字】 【打印预览】
评弹周刊第18期
昨天,《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名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的评论,一时引得多方激赏,其所提出的观点,令人产生强烈共鸣。与其说它提出了深刻的新颖命题,毋宁说它只是在重申常识;与其说它让人醍醐灌顶,具有正本清源之效,毋宁说它道出了人们的心声,戳中了斑驳现实的一大软肋。
评论认为: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但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一方面,有些声音被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难以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也有些声音只是“说也白说”,意愿虽表达,问题未解决。这些,都可谓无效表达,有人称之为“沉没的声音”。如果不主动“打捞”,太多声音沉没,难免会淤塞社会心态,导致矛盾激化。
何为和谐?“禾”加“口”为“和”,“言”加“皆”为“谐”,和谐即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话说。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有句名言:“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会因大狗叫而不叫。”话糙理不糙,人人都需要说话,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话有力量,都期待说的话见效果。但是,有没有话语权是不一样的。有话语权的人一“叫”,就传遍天下,而弱势群体虽然也有“叫”的欲望,但叫声容易被淹没,即便不被淹没,有时也是“说也白说”,成为无效表达。
当然,需厘清的是,在这个发展迅猛的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说出话、发出声确实并不难。而且,宪法也保障老百姓说话的权利,现行的各种规章制度也为老百姓发声提供了制度性平台,温家宝总理一再强调,“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直接监督政府的权利”;“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也就是说,只要善于表达、勇于表达、不停表达,自己的声音终究会被人所知。
同时,更应该看到,发声了,并不代表人们特别是官员能听到、愿意听,更不意味着所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事实上,大部分沉没的声音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诉求,都有被压抑、待纾解的情绪,正如评论所谈的一个案例:儿子车祸致残,云南父亲欲法院“自爆”走上极端维权之路……在这种语境中,“沉没的声音”确实需要打捞,不打捞,他们就沮丧,就失望,就难过,甚至陷入无妄的绝望之中;不打捞,他们就有气无处撒,就容易“恶从胆边生,恨从心头起”。简言之,一旦形成“言塞湖”,后果不堪设想。
但应明晰的是,“沉没的声音”不只需要倾听和打捞,更需要抚慰和纾解,或者说,打捞之后怎么办?很简单,就要破解矛盾。不妨以上访者为例。遗憾的是,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对待“沉没的声音”很藐视、很排斥,甚至采取压制方式和非法手段。比如,有的官员对上访者污名化,称其为刁民、闹事者、添乱者、不安定因素,轻者对上访者采取围、堵、压,吓的方式,重者判定上访者是精神病,送到精神病院,或者安上一个涉嫌敲诈勒索的罪名,送其入狱。
事实上,老百姓上访,起码表明他们信任政府、信任官员,希图通过温和的方式化解积怨和解决难题。官员只有加以重视,积极接见,才能顺遂民意,赢得理解,捍卫公信力。否则,会导致“小事变大、大事变炸”,怨气变为怨恨,怨恨变为仇恨,仇恨变为行动,这方面的悲剧不胜枚举。中纪委原书记吴官正,在前不久出版的《民贵泰山》一书中说:“要善待上访群众,群众有事不找我们,问题就严重了。”此语大有深意存焉。
如果说“发出声音,是主张利益的基础。有利益的表达才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才有长久的社会稳定。”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打捞“沉没的声音”之后,对老百姓所反映的难题,积极化解,及时化解,依法公正化解,就能将怨气消弭于无形之中。维护老百姓的权利,让老百姓有尊严,老百姓就会心清气爽,社会就会稳如磐石,一句话,“维权就是维稳,维权才能维稳。”
作者:王石川  编辑:王玄
中国江苏网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