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视频服务器:三重门之后的故宫,为何又入“瓷器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00:57
编辑怡爽文/
三重门之后的故宫,为何又入“瓷器门”
2011-08-01 08:38 时代商报
故宫博物院证实,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文物损坏事件,经过26日的调查认证,初步判断为科研人员失误所致。(7月31日中国新闻网)
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其所产窑瓷造型端庄古朴,器身釉色滋润腴厚,而为人激赏,清乾隆帝曾赞叹,“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哥窑窑址早已渺不可寻,其代表作品少而又少,世之罕见,其价值无疑更加不容小觑,这样的无价之宝,历经千百年风雨洗礼而无恙,而今竟然毁于一旦,令人痛心而唏嘘。
青釉葵瓣口盘遭遇了怎样的荼毒?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故宫博物院回应称,是科研人员失误所致,二是爆料人称,在出库过程中,器物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将瓷器摔碎。不管是不是失误,瓷器破损是不争事实。而且,不管何种原因,瓷器被毁都暴露出了故宫管理不善。

漫画/张广墅
据报道,瓷器破损发生在出库送到科研处测试之际,试问,出库符合规定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文物收藏单位应当根据馆藏文物的保护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调取馆藏文物。当然,即便出库得到了批准,也需叩问,工作人员为何如此就能轻易地“失误”?对文物的保管、清点、编目、整理、维护以及调拨等等,我国相关法规已经设置了明确而规范的管理规定,对这样价值连城的瓷器,工作人员须敬畏又敬畏,谨慎又谨慎,保护文物者为何成了破坏文物者,成了世人共愤的败家玩意?
其实,不必将矛头一味对准所谓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只是替罪羊!从“失窃门”、“错字门”,到“会所门”,再到如今的“瓷器门”,故宫境况一地鸡毛,问题不断,难道是偶然吗?前几个“门”已经暴露出故宫内部管理之混乱,已经到了可以用无方、无能来形容的地步,而拒不道歉,拒不正视问题,更让人看到了故宫的傲慢。而如今,连工作人员都能“失误”打坏名贵瓷器,内部管理何止混乱?
同样令人称奇的是,这次如果不是网友爆料,公众难以知晓瓷器被毁;如果不是媒体介入,故宫也许依然在捂盖子、封口子。瓷器被毁,绝不是故宫的家务事。根据文物保护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馆藏一级文物损毁的,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核查处理”。故宫及时报告了吗?据报道,文物损坏事件中相关责任人处理意见已经形成,不过故宫博物院调查报告还未正式上报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为什么不及时上报?又为何不主动向公众陈述详情?这种做派让人想到了此前错字事件,故宫面对质疑同样十分倨傲,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进行可笑的自我辩解。
现在,公众亟需探寻瓷器破损真相,应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以及监察等部门介入调查,而不能任由故宫自己调查,然后再进行所谓的自己纠错。
三重门之后的故宫,为何又入“瓷器门”?其实并不奇怪,源于三重门之后,故宫并未真正反思。很显然,哀之而不鉴之,必然重蹈覆辙,何况故宫并未哀之。“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瓷器门”……一门接一门,门门不断,不知道故宫何时真正开启内部整顿之门?依稀记得,在前三“门”中,故宫管理者似乎并未受到问责,如果这一次继续逃脱问责,也许管理者就很难长记性,内部管理依然乱乱乱!试问,无数价值连城的国宝,交给这样的管理者,公众放心吗?监管部门放心吗?
◎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