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传奇 纪录片:秀才遇到兵:张爱萍与许世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14:52


秀才遇到兵:张爱萍与许世友

张雄文

    
        一位资深军史学者说,要完整地写透粟裕,“我看再过30年以后才有可能”(注释1)。缘由自然是,一个完全粟裕的真实重现,必然会推倒某些军史人物或事件的既定评价,甚至会牵扯到某些“好人”人品与功业的再定位。直接的后果是,某些宁愿削足适履死抱老结论的人们,将因心中的英雄轰然倒塌而“义愤填膺”,狂吠聒噪。


        这大概是我“无限拔高”、“挺X贬X”雅号的由来。


        就毛泽东麾下将帅的传记撰写而言,一直以为自己是不遵套路,最无忌讳的一个。但读了张爱萍之子张胜《两代军人的对话》后,才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无限拔高”、“挺X贬X”的帽子送给张胜,似乎也不高不低,正巧合适。


         一般的将帅传记,多津津乐道“过五关,斩六将”,回避“走麦城”;多渲染铺陈将帅如何同心协力,精诚合作,回避分歧与后果;对政治定性的“好人”,更是浓墨重彩,锦上添花。即便是某些失误,也能妙笔生花,成为难得的优点。


         张胜则不然,将侧重点放在战役决策者们的分歧及其后果上,对几个“好人”,笔下也毫不留情。《两代军人的对话》也因此成为难得的信史。

     
         许世友便是其中的“好人”之一。


         1950年代前期,张爱萍以华东军区参谋长一职兼任浙东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


        因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基本上以“威望与资历”挂名,实际管事的副司令员粟裕调任军委副总参谋长后,许世友接替粟裕出任副司令员,成为张爱萍的直接上级。两人之间,开始因作战问题屡屡发生矛盾。


       当时,大陈列岛登陆作战有三个方案:先攻上下大陈,先攻一江山岛,先攻披山。


        根据对“诸军兵种的合同作战”的研究推敲,张爱萍的参谋人员主张先攻一江山岛,却遭许世友的呵斥:“你们吃了几碗干饭?给老子上课啊!”“我他妈操你姥姥的!不他妈就是两万吗,老子一仗就消灭了他十几万。不要在这里长别人的威风。我就不信,还有操不开的X!”(参见《两代军人的对话》)


        最后,中央军委还是决定先打一江山岛。


        1954年11月30日,中央军委电告华东军区,12月20日攻占一江山岛,以迫使美蒋不能把浙闽沿海岛屿包括在《共同防御条约》范围之内。


       12月9日,华东军区报告,作战行动准备完毕,请示按原定日期发起攻击。但两天后,华东军区接到上级回电:不必太急于攻占一江山,可延至1955年1月,也可不必选择一江山为目标。


        究竟怎么回事?原来,“战斗即将发起之际,华东军区的一个领导同志向总参报告,兵力不够,时间仓促。”(同上)


        1955年1月17日晨,张爱萍再次准备指挥部队发起攻击。但又接到华东军区转来总参谋部的紧急通知:“立即停止作战行动。”(同上)


        这一次“还是华东军区自己内部不同意见所致”(同上)。张爱萍当即打电话给副总参谋长陈赓,陈赓迅速向总参谋长粟裕汇报。粟裕遂要陈赓速报彭德怀。


        彭德怀向毛泽东报告后,毛泽东则授权他下决心。


        彭德怀表态说:“按爱萍的意见办,战斗照原计划进行!”


        一江山岛作战结束后,中央军委收到了南京军区(华东军区改称)党委上报的《党委常委对张爱萍同志的意见》的报告。里面说他骄傲自负,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不好合作,看不起其他领导同志……(同上)


       “文革”期间,锒铛入狱的张爱萍对自己的遭遇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看见“九大”选出的政治局名单后,才“终于恍然大悟”。


        张胜写道,不算毛泽东,政治局委员24人,“江青、康生、陈伯达、张春桥、姚文元、谢富治;以及林彪、叶群、吴法宪、李作鹏、黄永胜、邱会作。每组6人,共12人。”


       “剩下12人的构成是,毛泽东身边的汪东兴;‘文革’中支持造反组织的领导干部典型纪登奎;三支两军的代表李德生;三个党内元老中,朱德、董必武年事已高,刘伯承双目失明;剩下的人中,有历次党代会都是政治局委员的;有的几乎没有文化,连《参考消息》都要秘书誊写成大字才能看的;再有……真正有治国治军才干的,历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在党内军内享有威望的,同时身体尚可,能主持日常工作的,只有两个人,周恩来和叶剑英。”(同上)


        张胜没有点名的3个政治局委员分别是李先念、许世友、陈锡联。显然,“几乎没有文化,连《参考消息》都要秘书誊写成大字才能看的”人,指的便是许世友。而当年说张爱萍“骄傲自负,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不好合作,看不起其他领导同志”的也正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