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尼大师粉底液2号:网络监督孤掌难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02:17

网络监督孤掌难鸣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8-13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邓海建

  “因为达芬奇,郭美美只火了两个星期;因为赖昌星,达芬奇只火了一个星期”……网络监督跟进迅速,但一些事件的真相至今还在“躲猫猫”。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近期以来网民高度关注的“最牛工商局长”、达芬奇造假等网络热点展开再梳理、再追踪,结果仍是令人纠结。(8月12日新华网)

  网络监督曾经很时髦,但随着“密集问政”的发展,网络监督已然呈现出诡异的疲态,其概率性与随意性尤为凸显。譬如沈阳的“最牛工商局长”被曝光都两个月了,却只见停职、不见惩处;达芬奇家具造假拙劣,却只见当家人“梨花带雨”,退赔千难万难……

  “网友曝”了,真相有了,正义与公平却迟到了。网民监督的力量一度被放大成“变形金刚”,无坚不摧、无战不利。然而,类似焦点事件却再次告诉我们一个最基本的道理:网络监督不是神仙,其本质仍取决于既有监督机制的发力,一旦“领导不重视”,或者该重视的领导“无视”,“网友曝”就算再火爆,在乱象丛生的公共事件面前,也不过是炮灰而已。

  其实,网民即公民,网络监督不过是公共监督的一种形式而已,充其量不过在两个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变局:一是集结民意,为传统的监督机制提供大量线索;二是引导舆论,倒逼相关职能部门拿出疏解问题的应对之策。那么,网络监督说到底就是个“引信”,其爆炸之力取决于监督机制自身的水平。网络监督靠谱不靠谱,既要看传统监督机制的反应,也要看上级监督者的姿态——而在“最牛工商局长”、“达芬奇”等事件的暧昧拖沓中,能看到的就是相关部门究责能力的缺位。

  为恶不惩、为善不彰,脆弱的网络监督迟早会心力交瘁。一不小心揪下几个贪官,就歌功颂德,显然过于乐观。倘若监管制度不改良,问责不能校准到“对民负责”的航向,网络监督或许会越来越不靠谱。

  (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