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营测试:补课也“跨省”,减负还得釜底抽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7:43:00
一味推行禁补令,并将其作为治理的核心,这离减轻学生负担的目标,只会渐行渐远

  7月31日,有网友在大众论坛发帖爆料称,山东德州武城二中在暑期组织学生到河北补课,租用多间教室并且向学生收费。这段名为《武城二中跨省补课逃监管,如此这“搬”补习班》的视频在网上发出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对此,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鼓励支持新闻媒体曝光违规办学行为,按照省政府要求,省教育厅已组织调查组到有关学校进行调查处理。(8月3日《齐鲁晚报》)

  中学组织学生“跨省补课”,在很多网友看来,疯狂而且荒唐。但其实,早在多年前,“异地补课”,就作为“补课”的一个变种,在各地都有发生。2006年、2009年,重庆、上海都有报道一些学校为逃避检查,在校外租借教室为学生“加餐”。虽然相比同省、同城“异地补课”而言,“跨省补课”动静更大,但其实质完全一样,就是在“禁补令”之下,学校千方百计想出的“应对办法”。

  对于“跨省补课”,有舆论分析,这是教育部门严格实行“禁补令”的结果,证明“禁补令”已经见效——学校已经不敢在当地、本省补课——进而,要求教育部门织下天罗地网,严厉打击,并进一步指责这是学校错误的教育理念,导致了这种荒唐之举。

  表面上看,这种逻辑是成立的,然而,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是否认真分析过,荒唐的“跨省补课”发生的背后深层究竟是什么?这并非归因学校教育理念错误那么简单。补课屡禁不止,是因为有旺盛的需求,而制造这种需求的重要因素有两方面,其一,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存在很大的校际办学差异,在择校热之下,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学一些、早学一些,以能进更好的学校;其二,中高考制度未有实质改革,还是用单一的学科成绩作为升学选拔的标准,因此,不管社会怎么呼吁,学校和家长必定在乎学生的学科成绩,而加班加点,是被证明为可以提高学科成绩的有效方式——当下的中高考,对考生的要求是,看到题目就能条件反射出答案来。

  分析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采取的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措施,很少在上述两方面下苦功夫,而是出台了很多包括禁补令在内的“禁令”。可实际效果又是如何呢?实事求是地说,情况比没有禁令时还糟糕。就是在禁令十分管用,学校严格执行,既没有校内补课,又没有同省“异地补课”,更没有“跨省补课”的地方,学生的负担也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调查显示,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情况在各地普遍存在,在学校减少作业量、不补课之后,很多家庭纷纷送孩子上社会上的特长班、培训班,这带来的问题包括:家庭更大的经济负担(统计表明,我国的学科培训市场每年达2000亿,这不是家长买单吗?);家长、学生选择培训班的焦虑(担心其他同学选了好的培训班,自己没有竞争力);上培训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一些农村家长,为孩子假期上培训班,不得不在城市租房)等等;再就是,教育部门四处追着老师,担心教师去家教,去给培训班上课。

  这种局面,其实比“跨省补课”还荒唐——现行教育制度,制造了旺盛的需求,但制度对此却不愿承认;教育部门令所有学校都关门不准补课,但却对校外的培训热,视而不见,他们以为,只要自己管辖的领域不补课,就“素质”了;学校的资源在假期中闲置,而学生们在校外上高价培训班。说到底,这是教育部门在该作为的地方不作为,把艰巨的减负简单处理的懒政行为。

  对于减负,真正管用的长效措施是,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改革中高考制度,前者要求政府履行投入责任,转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后者则要求政府打破“教招考”一体化的考试招生格局,实现教招考分离。简言之,减负不是政府发禁令,要求学校如何,而是应该强化政府责任,并督促政府改革放权。如果做到这一点,学校自然会形成健康的教育理念,学生和家庭的教育焦虑自然会逐步减轻。

  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减负环境,政府、学校和社会舆论当实事求是,寻找对学生有利的方式。这方面,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2002年,日本公立学校采取行动为学生减负,取消星期六的课程,改为每周上五天课。但4年之后,有些公立学校称每周上五天课不够,同时由于面临家长要求为学生考大学作更充分准备的巨大压力,于是恢复每周上六天课的制度。不但如此,假期也不让学生消停,比如不少公立中小学在暑假期间都实施在校补习计划。学校要求全体学生参加,有的小学几乎每天都要进行补习。日本学校做出这种选择的理由是:家长有需求,学校免费提供补课,这可切实减轻家庭的负担,也可实际上减轻学生的负担。当然,他们实行的是教育公务员制,教师属于公务员,平常辅导学生、给学生补课自不必说,就是寒暑假等开设辅导班也不另收费。同时,学校的办学有家长委员会参与决策。补课是民主管理的结果,也不会变为赚钱之道。

  从“异地补课”发展到“跨省补课”,教育部门应该反思自己采取的治理办法,不顾实际情况,不改革教育制度,而一味推行禁补令,并将其作为治理的核心,这离减轻学生负担的目标,只会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