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瘙痒用什么药 真菌:论三公经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44:44

一论三公经费:公款吃喝的最大效益在于培养关系网!?

2011-07-31 06:46:59

归档在 时政评论 | 浏览 47407 次 | 评论 76 条

按:今年以来,中央部委开始陆续公开“三公”经费,揭开了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序幕,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之举。然而,从整个改革来看,这只能算迈出了一小步,前面的路还很长,也很艰难。为此,特推出系列评论。

据人民网报道,截止7月27日为止,有82个中央部委公布了“三公经费”,根据2010年决算结果显示,“公务接待费”共计142607.7万元(其中全国妇联暂无此项),占“三公”经费总支出的23%左右。

这还只是中央部委自己公布的数字,如果剔除数字中可能有的“水分”,再加上地方政府庞大的支出数字,相信中国的“公务接待费”绝对是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一度备受诟病的“公款大吃大喝”,是到了该检讨的时候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公款吃喝”的效益说起。所谓“效益”,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经济效益,还有一个是社会效益。

从经济效益来看,一是“公款吃喝”为GDP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餐饮业,比如烟酒业,以及由此拉动的其它一些相关产业。曾经在一次领导们的酒席上,听几位主要领导论过“公款吃喝”之必要性,认为其对经济的贡献,是“公款吃喝”不得不存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戏称这也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内需拉动”。

二是“公款吃喝”让不少官员或其亲属先富了起来,因为有不少官员或亲属都在从事餐饮业,只要去调查,这个数字也是不小的。所以,能够让自个富起来的产业,不大吃大喝,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啊。

然而,真正的效益远不止此,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也许才能真正窥视其可怕之处,才是真正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个在官员们看来最大的效益就是,公款吃喝能够“联络感情,培养广泛的人脉关系网”,从领导到同僚,从官场到商场,从亲人到朋友,很多的“关系人脉”、“官场小圈子”都是在这吃喝当中慢慢培养、慢慢编织起来,很多的距离,都在这推杯问盏之中拉近了。

特别是那些非公事而摆起的饭局,更是具备如此之功能。曾经有位纪委领导在大会上批评“公款吃喝”,说了这样一番话,“现在不少单位之间的公款吃喝,就是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

中国是个有着文化传统的国家,就是在“吃”、“酒”方面,也是博大精深,所以也就导致中国的饭局,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吃个饭、喝个酒而已,而是已经注入了人际关系学的极强因素。因此,官员之饭局,吃的不是饭,喝的不是酒,吃的是感情,喝的是关系。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一些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的官员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互相利用的“感情”、“关系”日益巩固,就必然加剧中国人情、熟人社会对于“制度”的强大冲击,所以,“制度虚设”、“互相照应”、“权权交易”、“权钱交易”、“官官相护”自不可免,除非涉及到个人利益,或是无法收拾之时。

 

 

二论三公经费:温总理能吃自助餐,为何官员们不能?

2011-08-01 17:50:07

归档在 时政评论 | 浏览 1585445 次 | 评论 57 条

现如今,公款大吃大喝之风,仍在不少地方大肆蔓延,成为当前一大毒瘤,不仅滋生奢侈腐败,而且严重败坏党和政府的威信与形象。

记得一次和几位基层官员聊天,谈起时下基层财政没钱,当时就有位官员说,“不是没钱,而是钱没有用到刀刃上。你们看看,现在一些领导整天大吃大喝,一餐饭少则上千元,多则上万元,还有喝的酒,都是些什么酒。”

“再看看现在哪个领导、哪个单位没有换车,换的都是高档车。”“还有,哪个单位不都在搞基建,都在大肆整修办公楼。”

“本来,与上级政府和一些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这基层的钱就不多,可又有很多钱用到了吃喝上、坐车上,哪还有好多钱给老百姓办实事?哪还有好多钱能用到项目工程上?”

我当时颇有同感,就想起了今年温总理来我们这儿视察,吃了一顿午餐,有位参与了接待的官员对我说,“温总理吃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自助餐。”

其实,关于温总理下基层吃饭的事,很多媒体都有报道,基本上都是“自助餐”,很简单的,更不用说大肆喝酒了。

可是在我们眼下许多层次的官场饭局上,大饭桌、大喝酒现象十分热闹、十分排场,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这种局面就不能改变呢?为什么我们的一些官员就不能象温总理一样吃“自助餐”呢?

因此,对于公款吃喝的问题,完全可以全面推行“自助餐”制度,办法很简单,只是决心很难下。

 

三论三公经费:公车改革难在“领导三大不便”!

2011-08-06 08:58:59

归档在 时政评论 | 浏览 3036 次 | 评论 2 条

根据中央部委已经公布的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显示,公车经费最为突出,占到了60%以上。

当前,公车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超编制配车;二是超标准配车;三是违反规定换车、借车;四是摊派款项购车;五是豪华装饰公务用车;六是公车私用。对此,今年中央开展了专项治理。

然而,公车改革的根本之途仍然显得十分遥远,公车仍在一天天增加,公车问题仍在一天天发生。

香港有17名公务员,可是只有40名高官配有专车。相比而言,我们国家的官员专车数量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不讲说什么高官,就是一个不能入流的小吏,也会配备专车。

从我们多年的观察与实践来看,为什么公车改革进展缓慢、阻力强大?有一个原因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公车之改革,必然会“让领导不方便”,会“与领导争利”。

从当前公车运行的现状来看,公车让领导有三大方便:一是家事方便。现在的不少领导都是异地为官,他们也需要回家。没有公车,那可是要与普通群众一起去坐车了实在不便。而回家之便,引来的当然是一切私事的方便。

二是公事方便。现在工作强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而领导们管辖的地域又太大,有了公车就方便多了,一天可以去好多地方,只是留下来的时间更少了,看到群众的机会更少了,但领导却轻松、爽快多了,不用走路那么辛苦。

三是社会方便。现在的官场有一种风气,那就是玩风过盛、圈子盛行,大搞请客送礼,联络感情,大搞社会关系网。有了公车,什么事儿都方便得多,官员之间、官商之间联络更加频繁、请客送礼之风更加普遍,看遍城里的各大餐馆、茶馆、娱乐场所,推杯问盏之间,打牌赌博之中,莺歌燕舞之下,总能扫到官员的影子。通过吃喝玩乐,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关系网,从而一个又一个击破我们已有的原则、制度甚至于法律。

而仔细分析这些方便,我们能够从中窥视一些问题,一是官僚主义至上;二是享乐主义至上;三是利益主义至上。如何解决,说难也易,说易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