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京勋的结婚了吗:欢迎光临中华蜜蜂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0:16:18
蜜蜂机具学/第二章 蜂箱/第四节 转地蜂箱
第四节 转地蜂箱
蜜蜂追花转地饲养,夺取蜂产品的高产是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适应蜂群转地饲养的需要,各地养蜂者将普通蜂箱稍加改进,增加通风装置和蜂箱装钉装置,即成为转地蜂箱,专供蜂群转地饲养使用。目前,我国拥有的700万群蜜蜂中约有半数以上是以转地饲养为主,转地蜂箱满足不了转地放蜂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对转地蜂箱的研究,使之适应蜜蜂转地饲养的需要,对保证蜜蜂安全运输、提高养蜂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和推动我国养蜂生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转地蜂箱的设计要求
⒈转地蜂箱的通风与遮光
据观察,蜜蜂在转地运输途中被闷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蜂群出现骚乱后箱内通风不良造成的高温高湿。蜂群在转运过程中因振动引起的蜜蜂骚动,一方面会使蜜蜂的新陈代谢活动加强,耗氧量比安静时增加65倍,同时产生大量的热和水汽,使蜂箱内温、湿度提高;另一方面,骚动的蜜蜂在通风装置透进的光线的吸引下,产生了强烈的出巢欲念,集结在通风装置上,导致蜂箱的通风装置被堵,箱内外空气无法对流,出现氧气供应不足,热量和水汽未能及时排出,也使巢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升高。在这种情况下,蜜蜂骚动加剧,箱内氧气更加不足,热量和水汽产生更多,温度和湿度更高,堵在通风装置上的蜜蜂也越多。如此恶性循环,结果箱内氧气严重不足,出现高温高湿,最后导致整群蜜蜂闷死。
然而,如果转地蜂箱的通风装置设计合理,且能避光,那么骚动的蜜蜂就不会大量涌向并堵住纱窗,箱内通风良好,既可给蜜蜂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又可通过对流把箱内的多余热量和水汽排除,使箱内温、湿度不致过高,就可避免蜜蜂骚动升级和出现骚动与高温高湿的恶性循环,保证蜜蜂安全运输。北京市的王孟林采用具继箱前后纱窗、底纱窗和箱盖通风窗,但巢门紧闭的一组蜜蜂与采用具巢门纱罩、箱体前后纱窗、底纱窗和箱盖通风窗的一组蜜蜂进行蜜蜂转地运输对比试验,结果前者由于通风装置较避光,蜜蜂未受光线刺激,运输途中蜂群安静,而后者由于箱体前后纱窗透光,刺激蜜蜂涌向纱窗,使箱内空气对流受阻,造成蜜蜂闷死。
从上述分析可知,导致通风不良的根本原因是骚乱的蜜蜂因趋光而堵塞蜂箱上的通风装置。因此,在设计转地蜂箱时既要做到蜂箱通风良好,又要注意蜂箱内部遮光。在蜂箱的通风方面,通风装置应使箱内各部通风均匀,散热和排湿也就均匀;并且必须十分牢靠、使用方便,以保证在转地运输途中能起通风作用和便利于启闭。蜂箱内部遮光的设计,应在不影响通风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避免和减少光线直射入箱内,以防蜜蜂在运输途中骚动后受光吸引涌向通风装置。
⒉转地蜂箱的装钉装置
装钉装置是转地蜂箱的重要附件之一。它包括箱内巢脾的装钉装置和上、下箱体的装钉装置两部分。蜜蜂转地饲养运输途中靠这些装钉装置把箱内的巢脾与箱体连接成一体,把上、下箱体连接成一体,以防运输途中箱内巢脾因振动互相碰撞而压死蜜蜂,并防止上、下箱体松开蜜蜂飞失,保证蜂群的安全运输。
在转地放蜂中,蜂群主要靠火车和汽车等运输工具运输,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蜂群要受到较大的振动和冲击力的作用。火车货车急刹车时前后方向的冲击加速度可较重力加速度高3~4倍,一个20 kg重的继箱将产生约80 kgf 的冲击力。假如蜂箱的装钉装置不牢靠,那将不可避免发生蜂箱各部件散开而挤压死蜜蜂和跑蜂的事故。所以,在设计转地蜂箱时装钉装置要装钉牢固,而且装钉装置本身强度也应十分牢靠。
在转地放蜂中,常常受到气候、蜜粉源、运输工具(如火车)等因素的影响,要立即启运蜜蜂,这就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蜂群的装钉工作。因此,所设计的装钉装置要简单、装钉的速度要快,以提高转地蜂场的应变能力。
此外,装钉装置还要注意尽可能减少附件,以免在转地放蜂中丢失。
⒊转地蜂箱的箱体及其它部件
在转地放蜂时,蜂箱常常会受到碰撞和振动,如果设计不牢靠往往易损坏而造成损失。为了保证蜂群安全运输,转地蜂箱的箱体及其它部件也应设计牢固。转地放蜂中搬运蜂群的劳动强度大,在设计转地蜂箱时还要考虑箱体及其它部件的轻便。
此外,为了避免转地放蜂中蜂箱部件的丢失,应尽可能减少蜂箱部件的件数。
二、转地蜂箱的通风装置与通风类型
⒈转地蜂箱的通风装置
转地蜂箱的通风装置包括开设在箱体、箱底、副盖、箱盖和巢门板等蜂箱部件上的各种通风的装置。
⑴箱体通风装置 箱体上的通风装置通常设计在箱体的前、后壁上。有的前壁和后壁都设计有通气窗,如常见的前后通气式的转地蜂箱;有的仅后壁上设计有通气窗,如十六框卧式蜂箱。箱体上的通气窗通常在箱体前、后壁的中央或中上部设计一个矩形孔,并配上纱网和板盖构成,有活页式、推窗式和插板式三种型式(图2-63)。活页式通风窗,其盖板通常采用皮革铰接在箱体上,使用时上下翻转启闭通气窗;推窗式通风窗,其盖板通过横向或纵向的滑槽嵌装在箱体上,使用时上下或左右滑动启闭通气窗;插板式通风窗,其盖板边缘设计有与通气窗口配套的裁口,使用时通过抽出或插入插板启闭通气窗。其中,活页式的和推窗式的使用较方便,而且开设这种通气窗对箱体的强度影响不大,我国的蜂箱较常采用这种设计。

图2-63 箱体上的三种通风装置
A 活页式通气窗  B 推窗式通气窗  C 插板式通气窗
⑵箱底通风装置 箱底上的通风装置有推窗式的和双层底两种。
推窗式的箱底通风装置  通常设计在蜂箱底板的中部或近中部,留出部分通底,并盖上铁纱网,配上盖板构成(图2-64)。其盖板靠蜂箱垫木上的长槽在箱底前后移动启闭通气窗。我国的转地蜂箱上常采用这种设计的箱底通风装置。通气窗应尽可能设计在箱底的正中部,且应设计得大些,以使箱内通风足够、均匀;通气窗的纱网应采用每厘米2.8~3目(每英寸7~8目)的硬质铁纱网,以提高通气窗的强度,避免使用时被刮破。通气窗盖板的长度和宽度应分别比纱窗大20~30 mm,以在关闭时能盖严纱窗,但开启后不能露出箱底。

图2-64 推窗式箱底通风装置
1. 底板  2. 通气窗  3. 通气窗盖板  4. 蜂箱垫木
双层底式箱底通风装置  是21世纪60年代初我国一些养蜂者采用的。它系通过加高底箱高度(约30 mm),并配上一个能抽出的内纱底和一块关闭通风道的盖板条构成(图2-65)。平常通风道盖板插上关闭通风道,蜜蜂从内纱底上面的巢门正常出入。转地运输时,蜂箱巢门关闭,蜜蜂不能出巢,把通风道盖板抽出存放在巢门板的滑槽中,由内纱底通风。这种通风装置的主要特点是通气窗面积大,箱内各部通风较均匀;箱底设计成双层结构,近地面一层为木底板,这能有效地保护纱底不被刮破。

图2-65 双层底式箱底通风装置
1. 木底板  2. 内纱底  3. 通风道盖板  4. 巢门板  5. 巢门板滑槽
⑶副盖通风装置 最常见的副盖通风装置是把转地蜂箱的副盖制成全纱的(简称“纱盖”),通常采用宽度为30 mm、厚度为15~20 mm 的木条制成的框架,钉上每厘米2.8~3目的硬质纱网构成(图2-66)。平时配合覆布使用,转地时抽去覆布使蜂箱通风。此外,有的根据需要在木副盖的中央设计一个配有盖板的小通气窗,在转地时开启通风。


图2-66 纱盖
图2-67 箱盖通风装置
⑷箱盖通风装置 通常设计在箱盖的前、后盖框上,也有的设计在侧框板上,位于盖框近箱盖中央近顶板处(图2-67)。窗高一般在20~30 mm,长度视箱盖的宽度而定,通常窗口距盖框端部不少于150 mm,以保证盖框的强度。开设的窗口通常配有活动木条作盖,平时关闭保温,运蜂时启开通风。
在非转地蜂箱设计中,箱盖内垫木的高度为10~20 mm,但转地蜂箱的箱盖内垫木的高度必须高出通气窗的高度 5 mm,以保证盖条能向盖内推移,开启通气窗。
⑸巢门通风装置 有巢门板纱窗、巢门纱罩和巢门蜜蜂游廊等三种类型。
①巢门纱窗 系在巢门板上开设一个长条形的槽孔,并配一个纱网构成(图2-68 A)。平时具小巢门的一边朝下,为给蜂群提供进出的巢门,转地时把带通气窗的巢门板翻转换边,让具通气窗的一边朝下通风。
②巢门纱罩 系采用一个长度与蜂箱箱体宽度相同、宽度约为200 mm 、高度为20~30 mm的木框配上每厘米2.8目(每英寸7目)的铁纱网而成(图2-68 C)。转运蜜蜂时,将巢门板抽去,把巢门纱罩紧贴底箱前壁,罩在并固定在巢门上。这种巢门通风装置的纱网面积大,有利通风,且罩内有一定空间可供少数骚动的蜜蜂在其内挂须“纳凉”,使箱内蜜蜂保持安静。
③巢门蜜蜂游廊 意大利养蜂者普遍采用一种具巢门蜜蜂游廊的转地蜂箱,运蜂安全,效果较好。它系通过底箱中下部两侧壁和底板向前延伸70 mm ,在延伸部分的上面钉上一块顶板,并在前向配上一块纱盖构成(图2-68 B)。这种巢门通风装置巢门的通风纱面积大,有利通风,且巢前供蜜蜂挂须“纳凉”的空间大,可供较多骚动的蜜蜂挂须,保持蜂群安静,确保蜜蜂运输安全。

图2-68 巢门通风装置
A 巢门板纱窗  B 巢门蜜蜂游廊  C 巢门纱罩
⒉转地蜂箱的通风类型
按气流在蜂箱内的对流方式,转地蜂箱的通风可有上下通风、前后通风和上下前后结合通风等三种类型(图2-69)。通风类型与转地蜂箱的通风装置设计有关。转地蜂箱的通风系统(装置)由箱盖、副盖和巢门,或由箱盖、副盖、巢门和箱底板,或由箱盖、副盖和箱底板的通风装置构成时,箱内气体自下而上对流,这种通风类型为上下通风类型。其通气均匀、遮光性好、运输途中蜜蜂安静,运蜂较安全,但使用较不方便。当通风系统由箱体前后壁、箱盖和副盖上的通风装置构成时,箱内气体主要通过前后方向对流,这种通风类型为前后通风类型。其使用方便,但遮光性差,运输途中蜜蜂易见光骚乱不安。当通风系统由箱体前后壁、箱盖、副盖和箱底板,或有时包括巢门板上的通风装置构成时,气体在箱内前后、上下对流,这种通风类型为上下前后通风类型。其通风良好,但遮光性差,运输途中蜜蜂易见光骚乱不安。

图2-69 转地蜂箱的通风类型
A 上下通风类型  B 前后通风类型  C 上下前后结合通风类型
三、转地蜂箱的装钉装置
转地蜂箱的装钉装置包括箱内巢脾装钉装置和上下箱体装钉装置两大类。
⒈箱内巢脾装钉装置
箱内巢脾装钉装置是用于把箱内巢脾和隔板等部件与箱体连成一个牢固整体,以抵御运输途中各种振动保证蜜蜂安全运输。目前在养蜂生产上采用的箱内巢脾装钉装置主要有距离卡、框卡条、巢脾快速固定器和铁钉插销等。
⑴距离卡 由30 mm×15 mm×12 mm 的小木块钉上1~2枚小钉构成(图2-70)。装钉巢脾时,将距离卡分别插在近巢框侧条处的框间蜂路和巢脾与箱体侧壁(或隔板)的蜂路上,每端 1个距离卡,然后用力把巢脾和隔板向箱体一侧壁推压挤紧,用长约30 mm 的圆钉钉固(须留出钉头,以便于卸装)。最后再用圆钉每隔2~3个巢框将框耳钉固在框受上,并留出钉头。采用距离卡装钉巢脾工效低、劳动强度大,且装钉过程敲敲打打易激怒蜜蜂。


图2-70  距离卡
⑵框卡条 传统的框卡条由许多小木块按一定距离装在一薄木条上构成(图2-71)。小木块大小为30 mm×10 mm×10 mm,按巢框厚度的间隔固定在薄木条上;薄木条长度与箱体内围宽度相同,宽度为20 mm ,厚度不超过上蜂路的尺度。装钉巢脾时,箱内巢脾按一定的间距排列好后,将两条框卡条分别横向插在巢脾两端近巢框侧条处的框间蜂路中,即完成该箱巢脾的固定工作。采用框卡条装钉巢脾操作简便、工效高、劳动强度低。


图2-71 框卡条
图2-72 海绵制框卡条
近年来,养蜂者们根据上述框卡条装钉巢脾的原理采用海绵制作框卡条。它们有的制成榫状的,装钉巢脾时放置在巢框框受的上面(图2-72);有的则制成条状的,端面大小约为12 mm×12 mm,长度为箱体内长,装钉巢脾时放置在巢框框受的上面,利用继箱的重力压紧固牢底箱的巢脾和利用副盖被铁丝拉紧的压力固牢底箱(单箱体时)或继箱(双箱体时)的巢脾。
⑶铁钉插销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许多养蜂者采用铁钉作插销来固定箱内的巢脾。其方法是:通过蜂箱的前后壁距上口约100 mm、与箱内巢框侧条中心线对应处钻一个小孔,并在孔中配一枚长60 mm的圆钉即成(图2-73)。固定巢脾时,巢脾按一定位置排列好(一般在转地前的最后一次蜂群检查时排好),然后把配在前后箱壁上的圆钉一一插入各巢框侧条内即可。这种巢脾装钉装置使用方便,但箱体钻孔,巢框侧条屡遭圆钉插入容易损坏。
  
图2-73 铁钉插销固定巢脾
⒉上下箱体装钉装置
上下箱体装钉装置用于把上、下箱体、副盖和(或)箱盖连接成一体。它有多种多样,但按其连接蜂箱的方式大体分为钉接连接装置、销接连接装置、锁接连接装置、扣接连接装置、螺杆(栓)连接装置和捆扎连接装置等六个类型。
⑴钉接连接装置 系利用铁钉和竹条(或板条)将上、下箱体钉连在一起。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绝大多数蜂场都采用这种连接装置连接上、下箱体。钉接连接装置由 4条长约 280 mm、宽25 mm、厚5 mm的竹片构成。连接上下箱体时,两条竹片为一组呈“八”字形分别钉在蜂箱的前、后壁(或两侧壁)上下两箱体对叠处,就把上下箱体钉接成一体(图2-74)。这种装置结构简单,可自制,使用方便,但箱壁屡遭铁钉钉,易损坏。
  
图2-74 中国的一种钉接连接装置
⑵销接连接装置 前苏联采用的一种销接连接装置由类似活页页片状铁片、连接片和插销构成,可用于把箱体、箱盖、副盖和活底板连接在一起(图2-75)。使用时分别装置在箱体、箱盖和活底板的两侧相应处。装钉蜂箱时,只要将连接片和插销装上即可。

图2-75 前苏联的一种销接连接装置
1 继箱  2 底箱  3 页片状铁片  4 连接片  5 插销
⑶锁接连接装置 系利用卡扣装置,卡住上、下箱体,不让其错位或分开,达到连接蜂箱的目的。
前苏联的一种锁接连接装置 每副由2片“L”形铁片和 1片“C”形铁片构成(图2-76)。各铁片厚度为1 mm,长度约为50 mm;“C”形铁片还设计有锁扣,以防止“C”形铁片在运输途中受振脱出。每套蜂箱(包括 1个继箱和 1个底箱)安装4副,使用时各副中的2片“L”形铁片分别固定在蜂箱侧壁端部上、下箱体连接处。装钉蜂箱时,将“C”形铁片的钩扣入两“L”形铁片的钩槽中,把上、下箱体“锁”在一起,即完成箱体的连接工作。

图2-76 前苏联的一种锁接连接装置
⑷扣接连接装置 系利用扣钩、弹簧或搭钩铁片的弹性形变产生的拉力,通过扣钩和搭钩间的对拉,将上、下箱体连接在一起。
①我国的一种扣接连接装置 每副由1个弹簧和2个搭钩铁片构成,并配1把拉钩。弹簧大小、形状与自行车脚架弹簧相似,搭钩铁片呈“L”形,拉钩用于装钉蜂箱时牵拉弹簧使之搭钩在搭钩铁片上。每套蜂箱安装4副,2副一组固定在上下箱体相对的一组箱壁上(图2-77)。 连接蜂箱箱体时,弹簧的一端钩搭在装在底箱的搭钩铁片上,另一端用拉钩拉挂钩在装在继箱的搭钩铁片上即成。

图2-77 我国的一种扣接连接装置
②意大利的一种扣接连接装置 由扣钩、搭钩铁片、木螺钉和“L”形铁片等部件构成(图2-78)。每套蜂箱前、后各安装1套。安装时,搭钩铁片固定于副盖的前、后端面中央,用于搭接扣钩;木螺钉固定在底箱前、后壁中上部中央,用于挂接扣钩上的弹簧。“L”形铁片每套3个,分别固定在底箱前向两个角和后向的一个角上,用于防止继箱在转地运输中前后左右移动。连接蜂箱时,将扣钩前端的钩搭接在固定于副盖上的搭钩铁片上,把扣钩后端的弹簧挂接于固定在底箱的木螺钉上,然后下扳扣钩即完成箱体的连接工作。

图2-78 意大利的一种扣接连接装置
⑸螺杆(栓)连接装置 系利用螺杆旋紧后产生的拉力,使上、下箱体,或(和)箱盖、副盖和活底板各部件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于箱体由于搬动或运输途中所受的振动冲击力,从而使蜂箱的这些部件牢靠地连接在一起。
前苏联的一种螺杆(栓)连接装置 由4个挂钩角铁、4根带钩螺杆和2个端部带有螺母的拉管构成(图2-79)。拉管两端的螺母,一个为正旋螺,另一个为反旋螺母,用于在旋转螺管时同时收紧或放松螺杆;螺管中部有几个通孔,用于装钉或卸装时插入小铁棒旋动螺管。使用时,4个挂钩角铁分别固定在箱盖和活底板的侧框板上。装钉蜂箱时,将带钩螺杆的钩分别搭入上、下两个搭钩角铁的孔中并钩住,然后用一根小铁棒插入拉管的孔内旋转,收紧螺杆即可。

图2-79 前苏联的一种螺杆(栓)连接装置
1. 挂钩角铁  2. 带钩螺杆  3. 拉管
⑹捆扎连接装置 系利用钢丝绳或包装带,将上、下箱体和副盖、箱盖等部件绑连在一起。
前苏联的一种捆扎连接装置 由一条钢丝绳、两个钢丝绳拉紧器和一把摇手构成(图2-80)。钢丝绳拉紧器类似排球网拉绳的收紧器,其上有线卷和防止线卷倒退的装置,使用时,把拉紧器装在纱盖框中部的横木端部。连接蜂箱时,钢丝绳绕过箱底,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拉紧器的线卷上,然后用摇手把扳动线卷的轴收紧钢丝绳,即完成箱体(包括平面隔王板和副盖)的连接工作。

图2-80 前苏联的一种捆扎连接装置
1. 钢丝绳拉紧器  2. 摇手  3. 钢丝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