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谷川奈美封面:大鳄索罗斯 谢幕还是冬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58:47
 2011年07月29日08:07  中国网   索罗斯(又译绍罗什)基金管理公司日前致信全体股东表示,该基金将不再为外部投资者理财,乔治?索罗斯将专注于家族投资和慈善事业,意味着有“金融大鳄”之称的索罗斯将结束近40年的对冲基金经理人生涯。

  不再为别人“打工”,但索罗斯可没说自己不在金融江湖中混了,也不意味着曾经成功狙击英镑、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兴风作浪的他从此放下屠刀。有人说,刻意回避监管规则的索罗斯,借此除去了外部投资者的羁绊,正等待着下一个大展身手的时刻。对于一个曾经创造过奇迹的人来说,这样的可能永远存在。

  信里都说了什么

  这封署名为乔纳森?索罗斯和罗伯特?索罗斯(乔治?索罗斯的两个儿子,量子基金副主席)的信件告知投资者,为了应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一项基金监管新政,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将不得不作出相应调整,未来将返还外部股东的投资,而基金公司将只专注于家族投资和慈善事业。

  信中说,“2000年以来,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实际上已作为一个家族机构在进行运作,当时乔治?索罗斯先生宣布对投资重点进行调整,量子基金将改名为量子捐赠基金。直到现在,我们一直可享受监管方面的豁免,这使得外部股东的利益可与家族投资者保持一致并继续向量子基金投资。依照新的监管规定,这些豁免条款将不再适用,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必须完成转型为家族机构的交易,虽然11年前它已开始这样运作。”

  所谓的新监管规定,是由美国总统奥巴马所签《多德-弗兰克法》(D odd-FrankA ct)的一部分。根据上述法案,任何管理境外投资者资金的对冲基金,应最迟在2012年3月前向美国证监会登记,基金亦须定期接受证监会调查,资产超过1.5亿美元的对冲基金还必须汇报投资者及雇员资料、基金所管理资产、潜在利益冲突及投资顾问以外的工作。信中提到,“假如投资机构只是作为一个家族组织来进行运作,它就无需遵守这方面的规定”。

  为此,索罗斯作出的决定是,“我们不能再为家族客户之外的任何人管理资产”。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将要求量子基金董事会,在监管规定生效前,将相对少量且有违新规的资本返还给外部投资者。“未来几个月中,你们将收到资本返还的操作细节,但我们必须建议你们尽快采取行动,这样你们才好做出相应的规划。”

  通过这封信,索罗斯还透露,除了公司不再服务于外部投资者外,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森(A nderson)先生已决定离开公司,寻求个人其他的发展机会。信中说,安德森领导公司度过了金融危机及危机后的复苏期,“我们非常感谢他对公司成功所做的贡献。他离开时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具有活力和强大的投资机构”。

  最后,索罗斯还向投资者致谢,“我们要向那些过去近40年,将资金投资到索罗斯基金的客户表示感谢。从长线来看,相信这个决定已为你们带来了良好回报”。

  有分析指出“新规定令索罗斯公司旗下255亿美元资产的活动一览无遗,或许令索罗斯觉得受到掣肘,毅然洗手不干,继2000年后再次宣布退休”。但也有分析说,新政不足以逼迫索罗斯“金盆洗手”,要么其中另有隐情,要么就是索罗斯处于隐匿资金行踪的考虑,不得不做出壮士断腕之举。

  勒紧的监管绳索

  一纸新令就让索罗斯萌生退意,这听起来有些牵强,但新令折射出的越来越狭窄的生存环境,倒真能让索罗斯和其他曾经叱咤风云的对冲基金经理感叹一句,世道变了。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政策制定者经过争吵达成共识,套在对冲基金身上的监管绳索终于实质性地收紧了。

  从行业发展来看,美国称得上是对冲基金的大本营,对待这些金融大鳄的态度也最为宽容,甚至不乏格林斯潘这样的智者,不止一次地站出来,以价格发现和刺破泡沫两大效用之名,为其投机行为进行辩护。尽管美国国内自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当时风头最盛的对冲基金之一)折戟后要求加强监管对冲基金的呼声渐高,可惜推进工作却屡遭挫折。

  比如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2004年时曾要求对冲基金必须进行登记造册,但这项类似建立“花名册”的工作被联邦上诉法院于2006年推翻。原本就缺乏监管的对冲基金在纵容之下更是有恃无恐,继续在金融市场呼风唤雨。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奥巴马政府积极推进金融监管改革,并于去年7月签署《多德?弗兰克法》,除了将美联储树立为最大监管者之外,还推出一系列针对金融市场的改进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将对冲基金纳入重点监管的范畴。有分析指出,法案主要是在两个方面要监管对冲基金,一是限制系统性风险,避免基金失衡交易给整体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二是遏制欺诈等问题交易,保护投资者免受损失。实现这两个目标,监管机构就需要获取这些投资工具的信息。信息的缺乏让监管部门或者市场分析员很难做出合理的风险评估。

  正如前文所言,本次金融监管改革令对冲基金最为头疼的莫过于剔除掉豁免条款,规模达到一定量级的对冲基金必须进行登记注册和信息披露。其具体要求是,管理资产在1.5亿美元以上的对冲基金必须向证交会登记,而管理资产在1.5亿美元以下2500万美元以上的对冲基金要向所在州监管部门注册,登记注册的基金有义务向监管部门披露交易、投资方等信息。法案还称,不在注册要求范围内的对冲基金可自愿选择登记,但2500万美元以下的对冲基金相对于美国金融市场,相当于沧海一粟,几乎不存在所谓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奥巴马也就放了他们一马。

  此外,美国政府启动了针对华尔街内幕交易的大规模调查,联邦调查局将数家对冲基金列为重点调查对象。美国证交会纽约办公室主任乔治?卡内洛斯2010年新年伊始就大张旗鼓出来喊话,年内将对对冲基金业内部的违法行径进行扫荡式的严查和执法。事实声明,卡内洛斯没有食言。

  2010年4月,SEC在调查高盛“欺诈门”案中,挖出了因做空次级抵押贷款证券而声名鹊起的保尔森对冲基金。后者扮演了一个关键、微妙又有些尴尬的角色,该基金只是这一虚报和遗漏重大信息案件中的一个载体,却从这一事实中获取了巨大利益。虽然保尔森对冲基金最终全身而退,却因为涉及该案而遭受巨大的声誉损失和道德谴责。

  2010年11月22日,FBI突击搜查了地平面全球投资者公司、响尾蛇资本管理公司和海湾资本管理公司这三家对冲基金公司。

  2011年5月11日,被指控操纵了华尔街最大内幕交易案的美国对冲基金帆船集团创始人拉杰?拉贾拉南被纽约曼哈顿南区联邦法院认定有罪。该案于当地时间7月29日进行二审判决。若针对拉贾拉南提出的14项证券欺诈及共谋指控均被陪审团认定有罪,他可能会面临最高20年的监禁。

  大西洋的另一边,针对对冲基金的监管也在进行当中。

  2010年11月11日,无聊的单身男女沉浸于又一个令人沮丧的光棍节之中,而欧洲议会则正式通过欧盟对冲基金监管法案,为将对冲基金首次置于一套泛欧监管体系之下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

  欧洲议会在当天的全会表决中以513票赞成、92票反对和3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高票通过了这部历时近两年才完成的金融监管立法。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发表声明说,这意味着对冲基金将不再处于“监管真空”中,新监管机制将增加这一行业的透明度,有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新立法最突出的一项内容就是引入了“欧盟护照”机制,相当于经营执照。今后,凡是要在欧盟金融市场上运营的对冲基金必须先向监管机构注册,以取得护照,并接受监管。对于设在欧盟成员国的对冲基金,它们只需向一国监管机构注册,即可取得在欧盟全境运营的权利,但对非欧盟的对冲基金,欧盟统一护照的发放尚需等两年过渡期结束后,由明年新设的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负责。

  为了防止对冲基金等国际炒家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趁火打劫,欧盟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会于今年3月7日晚以34票对8票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欧盟执行委员会提出的一项关于《严格限制裸卖空交易》的议案。该议案基本禁止了所有与主权债券信用违约掉期(CD S)相关的裸卖空交易。

  “裸卖空”是指投资者没有借入而直接在市场上卖出资产,在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再买回获得利润的投资手法。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对冲基金等国际热钱流入境内,巴西等货币升值预期强烈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纷纷设置多道篱笆。据报道,自2009年以来,包括巴西、印度、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陆续出台若干措施应对全球资本流动的不平衡,堵截外部资本、设定“托宾税”等。2010年4月,香港证监会向法院申请颁令禁止美国对冲基金“老虎亚洲资产管理公司”在港进行任何证券及衍生工具交易,因为“老虎亚洲”涉嫌进行内幕交易。证监会表示,这是其首次向法院申请禁止某家公司在香港市场进行交易。

  2011年3月21日,IM F执行委员会讨论了题为“国际资本流动监控政策框架”的文章与相关补充说明,将有史以来首次正式制定国际资本流动管制的限制性框架。如此一来,对冲基金的活动空间又被进一步缩小。

  封刀只是权宜策

  尽管索罗斯的两个儿子在信中把监管新政作为“金盆洗手”的主要借口,但事实似乎并不如此简单。

  根据彭博社的统计,外部资金只占量子基金的4%,而索罗斯家族的自有资金达到了96%,这意味着即使清退了外资,索罗斯并未遭受“失血”之痛,反倒可以放开手脚,在尽可能少受监控的前提下再战金融江湖。

  另有统计显示,量子基金在过去40年中年均回报率达到20%,而2010年仅为2.5%,今年上半年更是报亏6%。还有报道称,量子基金现金比率已高达75%。

  或许,市况不佳是索罗斯暂时封刀,乃至永久退休的真正原因。除了监管逐渐加强之外,全球经济形势扑朔迷离,同业竞争过于激烈,都激起了昔日金融大鳄的退隐之心。正如索罗斯本人4月份所言,当前全球经济情况比起2008年金融海啸时更为混乱,经济前景难以估量。“市场很不稳定,虽不会立即崩溃,但也没有快速解决金融困局的方法。”索罗斯说。

  从全球经济来看,一派剪不断理还乱的末日景象。民主、共和两党在美国债务上限纠纷上打得难解难分,欧洲则被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搞得惶惶不可终日,日本经济还处于大震灾之后的漫长复苏期,新兴经济体则饱受高通胀之害,非洲则再次陷入饥荒边缘。

  乱世,原本被对冲基金当作发大财的好时机,但这回情况有所不同,在本轮席卷欧美的金融危机过后,对冲基金大多元气大伤,非但没能火中取栗,反而引火上身。新加坡对冲基金研究机构Eurekahedge的调查报告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对冲基金总资产2008年共蒸发掉3500亿美元。报告说,2007年底,全球对冲基金的总资产约为1 .88万亿美元,而2008年底,这一数字下降到1.53万亿美元,缩水近20%。最近两年,对冲基金逐渐恢复元气。全球对冲基金行业信息分析机构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 FR )1月2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对冲基金业在2010年四季度出现创纪录的资金增长――― 1490亿美元,从而使整个行业的总体规模增加到19170亿美元,接近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但规模重新扩大并不意味着再次盈利,事实上,自2007年市场动荡以来,很少有对冲基金能够持续赚钱。纽约投资软件公司PerT rac对2799家对冲基金进行研究后发现,自2007年以来,只有321家运作自如,可以保证每年获利。

  美国《商业周刊》,曾刊登《为何赚钱的对冲基金变得小心翼翼》一文指出,在经济不明朗的前景下,根据证券交易所以及瑞银、大摩等投行的数据,对冲基金行业也是如履薄冰,正在规避风险、承担更少债务、甚至避免交易。

  Banyan资本公司创始人劳伦斯?贝尼迪克特曾经承认,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他已将交易量减少到以往的1/3,为2008年10月以来最低。“在这种环境下很难对经济有信心”,贝尼迪克特说,他持有的头寸从来没有超过5天的。

  据香港媒体报道,索罗斯基金和M oore Capi-tal M anagem ent LLC等多家对冲基金,均降低了投资组合中股票、债券和外汇的头寸。美国银行6月份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约18%的资产管理机构,包括令人闻风丧胆的对冲基金都在增持现金,为一年来最高水平,5月份这个比例只为6%。现金为王是为了养精蓄锐,还是永远的退出?这个问题只有索罗斯本人能回答。

  最近资料显示,索罗斯于今年3月在香港注册成立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为港币1元,而媒体称,索罗斯最终带到香港的资金或达到90亿美元。此外,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在香港的办公室将于11月初开始办公,该公司还计划今年设立北京或上海办事处。还有消息称,这家公司除了从纽约总部派驻两名中国籍基金经理外,还请来原美林自营坐盘交易部董事总经理蔡笃昀,成为4名驻港基金经理之一。如果退休心意已决,又为何要大张旗鼓地看多中国经济并预期人民币升值?

  索罗斯访华时曾对马云说,“我对投资中国比投资其他国家更感兴趣,我特别对私人股权感兴趣,中国总的前景很好,许多实业里面会发生很多兼并,而资本市场能赚大钱的机会就是来自兼并和资产重组”。

  此语尚在耳畔,索罗斯的时代还没有结束,他的下一站很可能就是―――中国。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延伸阅读

  炒股不知索罗斯空作股神也枉然

  1930年8月12日: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本名为捷尔吉?施瓦茨(G youm lrgySchw artz),父亲是一名律师。

  1944年:索罗斯的家乡布达佩斯遭到侵略,索罗斯随全家开始逃亡生涯。

  1952年:取得伦敦经济学院哲学学士学位。

  1953年:进入金融业,从事黄金等商品和股票的套利活动。

  1956年:索罗斯来到了纽约,在朋友的介绍下,索罗斯成为一名专事黄金和股票的套利商。

  1959年:索罗斯进入维特公司,继续致力于欧洲证券。维特公司是美国少数几家从事海外贸易的公司之一。索罗斯仍然是华尔街地区的一小撮套利商人之一,在伦敦和纽约之间进套利活动。

  1969年:为投资管理公司A rnhold S .Bleichroeder成立D ouble Eagle Fund。

  1973年:与助手罗杰斯离开Bleichroeder自立门户,创立索罗斯基金管理,从1969年12月31日至1980年12月31日,索罗斯公司的赢利是3365%。

  1979年:索罗斯将公司更名,改为量子公司。

  1980年,索罗斯公司创办10年之后,这一年的业绩令人难以相信,增长了102.6%。

  1988年:聘请德鲁肯米勒处理日常交易,索罗斯专注打理慈善工作。

  1992年:狙击英镑成功,被称为“打垮了 英 格 兰 银 行 的 人 ” , 其 基 金 增 长 了67.5%,个人净赚6.5亿美元。

  1997年:狙击泰铢及港元,引发亚洲金融风暴,“金融大鳄”之名响彻寰宇。

  1997年:进军俄罗斯进行投资,遭遇重创。

  2000年:悍将德鲁肯米勒在科网泡沫中失手后离职,索罗斯其后把更多资金交托组合经理管理。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加速恶化,索罗斯重新出山,同年量子基金回报达32%,2008年拿到8%的回报率。

  2011年: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占第46位,身家达145亿美元。(龙二)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