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门头美陈制作公司:宋代四大女词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54:57

 

宋代四大女词人

 概述

  [1]   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为宋代四大女词人。下面是中国宋代四位女词人的不同命运与人生……

张玉娘

     张玉娘(1250 - 1276),宋末文学家。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浙江处州松阳人,张玉娘自幼喜好文墨,尤其擅长诗词,当时人曾经将她比作东汉曹大家(班昭)。她著有《兰雪集》两卷,留存诗词100余首,其中只有词16首,有人称之为李清照《漱玉集》后第一词集。       玉娘生于宋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仅活到27岁。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进士,祖父做过登士郎。父亲曾任过提举官。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时以班大家(班昭)比之。然她才丰而运蹇,未尽其才,将婚而逝,事追“梁祝”,一生充满了痛苦与坎坷。   玉娘十五岁时和与她同庚的书生沈佺订婚。沈佺是宋徽宗时状元沈晦的七世孙。沈、张两家有中表之亲,自小青梅竹马。订婚后,两个情投意合,互赠诗物。后因沈家日趋贫落,沈佺又无意功名,玉娘的父亲有了悔婚之意,称“欲为佳婿,必待乘龙”。不得已,沈佺离乡别土赴京应试,高中榜眼,但命运不济,不幸得了伤寒,病入膏肓而死,死时年仅22岁。从此,玉娘陷入巨大的哀伤和无尽的思念之中。在守情五年后,玉娘亦“得疾而卒”,随沈郎而去了。玉娘的父母终于为女儿矢志忠贞的行为所感动,征得沈家同意,将玉娘与沈佺合葬于西郊枫林之地。月余,与她朝夕相处的侍女霜娥因悲痛“忧死”,另一名侍女紫娥也不愿独活,“自颈而殒”,玉娘生前畜养的鹦鹉也“悲鸣而降”。张家便把这“闺房三清”(即霜娥、紫娥和鹦鹉)陪葬在沈佺、玉娘的墓左右,这便是松阳有名的“鹦鹉冢”。   张玉娘不仅生前不幸,为殉情而死,而且死后也是不幸的。她虽“情独钟于一人,而义足风于千载。”却鲜为人知;所著的《兰雪集》两卷,也长期默默无闻。“历三百年后显于世。”直到明代成化、弘治年间,邑人王昭为之作传表彰,她的事迹才始显于世。清代顺治间,著名剧作家孟称舜任松阳教谕时,为其事迹所感动,为其诗词所折服。于是发动乡绅为张玉娘修墓扩祠,刊印《兰雪集》,并为她创作了著名的35折传奇剧本《张玉娘闺房三清鹦鹉墓贞文记》。从此,玉娘的事迹和作品才得以流传。但因印数不多,流传不广,知者甚少。一颗璀璨的明珠差点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兰雪集》共有诗117首,词16阕,作品虽然不多,但很有艺术成就。她的诗体裁多样,有绝、律、四言、六言等,且长于古风。题材和风格也迥然相异,既有清丽凄婉,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唱,又有气势磅礴、壮怀激烈的爱国咏叹。《山之高》、《拜新月》、《卜归》、《古离别》、《川上女》、《玉蝴蝶·离情》等诗词寄托着思念、忠贞、哀愁。更可贵的是,玉娘虽身在闺中,但心驰千里。关心战乱时代国家和百姓的命运,写下了“凯歌乐府”四首,《塞上曲》、《王将军墓》、《咏史·谢东山》、《塞下曲》、《从军行》等慷慨激昂的诗篇,悲壮豪迈,全无闺中女子娇弱的气质,充分表达了张玉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难怪朱古微刻《疆村丛书》时,还以为她是一个男子,竟不知她是巾帼词人呢。   历代的有识之士很看重张玉娘的诗词和为人。早在元代,当时最负盛名的学者,诗人虞伯生读到《山之高》三章赞曰:“有三百篇(《兰经》)之风,虽《卷耳》、《虫草》不能过也!”读到“我操冰雪洁”句时赞:“真贞女也,才女也!”当读到《暮春夜思》末句“此景谁相问,飞萤入绣床”时,拍案道:“此岂妇人所及!”;现代著名词学家唐圭璋教授在三十年代所写的《宋代女词人张玉娘——“鹦鹉冢”故事的来源》中写道:“谁也知道,宋代女词人,有李易安(李清照)、朱淑真、魏夫人、吴淑姬这一班人。可是很少人知道,宋代还有一位女词人张玉娘,足以和她们分庭抗礼呢!……她短促的身世,比李易安、朱淑贞更为悲惨。李易安是悼念伉俪,朱淑贞是哀伤所遇,而她则是有情人不能民眷号,含恨千古。……她这种贞孝的大节,不独超过寻常百姓,便是李易安,朱淑真也还逊一筹呢!”他大声疾呼:“一般文学史家,应该留出一点篇幅,叙述这已经隐埋了六百多年的女作家。”现代词学家谭正璧在其编著的《中国女性文学史》中写道:“宋代女词人以地位著名的,有魏夫人和孙夫人。以作品著作著名的,有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被称为四大词家”。陶秋英教授在她的《中国妇女与文学》一书中有言:“玉娘的诗,绝少闺阁气,她最擅长于古风,简直没有一首不显露一幅好图画呢!而女子长于古风,也是一个特点。……她的词也很好,虽不十分多,差不多首首都好。”现代戏曲史家赵景深教授称张玉娘故事为“一出希腊式的大悲剧”。   下边录出玉娘的几首小词,亦不亚于漱玉词的清新婉丽。在南宋末年男性词人技穷的年代,玉娘的词可算是珍品了。词如其人,从她的词中我们也仿佛能够窥见一位朴实清丽的痴情女子的形象来。   浣溪沙   ===================================   玉影无尘雁影来,绕庭荒砌乱蛩哀。   凉窥珠箔梦初回。   压枕离愁飞不去,西风疑负菊花开。   起看清秋月满台。   山之高   ===================================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   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   朝云暮雨心云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瑶瑟怨   ===================================   凉蟾吹浪罗衫湿,贪看无眠久延立。   欲将高调寄瑶琴,一声弦断霜风急。   凤胶难煮令人伤,茫然背向西窗泣。   寒机欲把相思织,织又不成心愈戚。   掩泪含羞下阶看,仰见女牛隔河汉。   天河虽隔女牛情,一年一度能相见。   独此弦断无续期,梧桐叶上不胜悲。   抱琴晓对菱花镜,重恨风从手上吹。   水调歌头   ===================================   素女炼云液,万籁静秋天。   琼楼无限佳景,都道胜前年。   桂殿风香暗度,罗袜银床立尽,冷浸一钩寒。   雪浪翻银屋,身在玉壶间。   玉关愁,金屋怨,不成眠。   粉郎一去,几见明月缺还圆。   安得云鬟香臂,飞入瑶台银阙,兔鹤共清全。   窃取长生药,人月两婵娟。   双燕离   ===================================   白杨花发春正美,黄鹄帘低垂。   燕子双去复双来,将雏成旧垒。   秋风忽夜起,相呼度江水。   风高江浪危,拆散东西飞!   红径紫陌芳情断,朱户琼窗侣梦违。   憔悴卫佳人,年年愁独归。   玉女摇仙佩 秋情   ===================================   霜天破夜,一阵寒风,乱淅入帘穿户。   醉觉珊瑚,梦回湘浦,隔水晓钟声度。   不作高唐赋。笑巫山神女,行云朝暮。   细思算、从前旧事,总为无情,顿相孤负。   正多病多愁,又听山城,戍笳悲诉。   强起推残绣褥,独对菱花,瘦减精神三楚。   为甚月楼,歌亭花院,酒债诗怀轻阻。   待伊趋前路。争如我双驾,香车归去。   任春融翠阁,画堂香霭,   席前为我翻新句,依然京兆成眉妩。

吴淑姬

  [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为富家子年据,时王十朋为太守,(按十朋为湖州守,在乾道中)判处徒刑。郡僚相与诣理院观之,乃具酒引使至席,命脱枷侍饮,即席成二词,众皆叹赏。明日,以告十朋,言其冤,乃释放。后为周姓子买以为妾,名曰淑姬。(中国人名大辞典及中国大文学史均据诚斋杂记,以为嫁士人杨子治。按诚斋杂记中之吴淑姬,乃汾阴人,与湖州之吴淑姬为二人。说详拙作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淑姬工词,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佳处不减李易安。   小重山   吴淑姬   谢了茶蘼春事休。   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庭槐影碎被风揉。   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   一川烟草浪,衬云浮。   不如归去下帘钩。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吴淑姬词作鉴赏   吴淑姬,生平不详。《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录其词三首。这一首《小重山》写的是一个独守闺房的女子对远方情人的思念。这类抒发离愁别恨诗词,历代曾有多少词人墨客创作过,其中也不乏名篇佳作。   例如温庭筠的《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这两首词,题材完全相同。然有温庭筠这样的妙语在前,后人再想起这前人的成就,就非易事。吴淑姬却能别出心裁,翻新花样,谋篇构思,绝无雷同。这两首词的区别主要两点。其一温词着重写此女子倚楼所见,立足点在楼上;吴词却从庭院写起,再登楼远望,立足点是移动的。其二温词单写此女子等候远人不归的惆怅失望的情绪,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怨;而吴词则将此女子青春将逝,与远人归来无望,两相对比,反映了一种深深的愁苦。   从本词具体描写看,其笔墨也非泛泛。上片写暮暮之景,然却有新意她不写满地落红,而写枝上残花;不写风雨摧花,而写风拂槐影;不写杜鹃啼血,而写莺声犹娇。不仅显得清丽新鲜,而且都与此女子的特定身份和思想感情紧密联系,是从她独特的眼中看到独特的景物,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你看,她写茶蘼,“谢了茶蘼春事休”,说的是茶蘼花谢,春天可算彻底结束了。可现在犹有“无多花片子,缀枝头”说明茶蘼将谢未谢,这里也就蕴含着春事将休未休。“花片子”是词人自铸新词,既通俗,又贴切。“缀枝头”,给人的感觉,虽是残花,但仍有凄清之美。同样,写“莺虽老”,但“声尚带娇羞”,也是将老未老。这些不但是时序节物的准确刻画,也正是这位思妇青春将逝未逝,尚有美丽的面容,尚带娇羞的神态的真实写照。“庭槐影碎被风揉”,槐影被风揉碎,春天被风吹走。这不禁使她想自己的青春呢?也将一起消逝。因此,在她看来,这风揉碎了槐影,也揉碎了她的芳心。我们从这缭绕唇吻的音节中,从这欲吐还吞,委婉曲折的笔法中,体味到词人在这里寄托了一种青春将逝的深沉的感慨。   下片“独自倚妆楼”,承上启下。上片写此女子庭院所见之景,触景生情,情苦而不忍睹;既不忍睹,遂回妆楼;既回妆楼,更思远人;既思远人,则倚楼凝望。那么,她望到的又是什么呢?在前人词中,温庭筠写道:“过尽千帆皆不是”。柳永写道:“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而在这首词中词人写道女主人公们都看到了舟,但皆不是所思远人的归舟,结果是从希望到失望。而吴淑姬笔下的这位思妇,望到的却不是舟,而是“一川烟草浪,衬云浮”。连天烟草,衬着浮动的白云,犹如浪涛滚滚,铺天盖地而来,哪里有归舟可见,简直丝毫的希望都没有,其愁苦可想而知。用“一川烟草”来形容愁之大,愁之多,这在贺铸的《横塘路》词中已用过。但在烟草后着一“浪”字,实属吴淑姬独创。   《古今词统》眉批云:“竹浪、柳浪、麦浪与草浪而四”,即指吴淑姬自创新词“草浪”,直可与前人所创“竹浪、柳浪、麦浪”相媲美。“一川烟草”是静景“一川烟草浪”则是动景。这里用来比喻愁思恰如连天草浪,滚滚袭来,极为生动贴切,也为下句“不如归去下帘钩”铺垫。放下帘钩,意欲隔断草浪,挡住愁潮,然而这愁思是隔不断,挡不住的,“不如”两字,写出了主人公明知不能而强为之的痛苦心态。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自是警句。“愁”字最后点出,使通篇皆有精神,有画龙点睛之妙。李清照写愁的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不正面写愁,从舟着眼,反衬愁之大;然而吴淑姬这里先把愁比作“一川烟草浪”,极言愁之大之多,再将它与“心儿小”作强烈对比,落到容约而下。两人写法不同,而各有千秋。所以南宋黄升评论说:“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字。”这种评价是很客观的。

朱淑贞

  朱淑贞(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一作淑真,号幽栖居士。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其生平,传世载籍多记载为“自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世居桃村。工诗,嫁为市井民妻,不得志殁”。幽栖居士之说,最早见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朱淑真璇玑图记》,学术界已断为伪托;世居桃村,则不详其说从来。此外各项均见宋魏仲恭《断肠集序》,而据集中《春日书怀》“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可知,其夫亦曾仕宦。因此除钱唐人,出身宦家,生活不幸外,诗人生平今已难详考。生前曾自编诗词集(《写怀二首》“孤窗镇日无聊赖,编辑诗词改抹看”),死后散佚。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宛陵魏仲恭(端礼)辑为《断肠集》十卷,未几钱唐郑元佐为之作注,并增辑后集七卷(一本把第七卷厘为两卷,作八卷)。此外尚有《断肠词》一卷行世。   朱淑真诗,以清汪氏艺芸书舍影元抄《新注朱淑真断肠诗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民国徐乃昌影元刻本(简称元刻本)、清光绪嘉惠堂刊《武林往哲遗著》本(简称武林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特点】   相传朱淑真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辑成《断肠集》(诗)2卷,《断肠词》1卷及《璇玑图记》,辗转相传,有多种版本。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朱淑真所作,近来学术界认为实是欧阳修作。   朱淑真书画造诣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明代著名画家杜琼在朱淑真的《梅竹图》上曾题道:“观其笔意词语皆清婉,……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明代大画家沈周在《石田集·题朱淑真画竹》中说:“绣阁新编写断肠,更分残墨写潇湘。”由此可见,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当与李清照并驾齐驱。   【主要作品】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生查子·元夕〗(争议中)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谒金门·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江城子·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眼儿媚〗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鹧鸪天〗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清平乐〗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点绛唇〗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鸳帷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   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   〖蝶恋花·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菩萨蛮〗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帷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菩萨蛮·秋〗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菩萨蛮·木樨〗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鹊桥仙·七夕〗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念奴娇二首·催雪〗   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   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对景真愁绝。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   又   鹅毛细翦,是琼珠密洒,一时堆积。斜倚东风浑漫漫,顷刻也须盈尺。   玉作楼台,铅溶天地,不见遥岑碧。佳人作戏,碎揉些子抛掷。   争奈好景难留,风僝雨僽,打碎光凝色。总有十分轻妙态,谁似旧时怜惜。   担阁梁吟,寂寥楚舞,笑捏狮儿只。梅花依旧,岁寒松竹三益。   〖卜算子〗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西江月·春半〗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   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   〖月华清·梨花〗   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薄。欹枕裴回,又听一声干鹊。   粉泪共、宿雨阑干,清梦与、寒云寂寞。除却,是江梅曾许,诗人吟作。   长恨晓风漂泊,且莫遣香肌,瘦减如削。深杏夭桃,端的为谁零落。   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拌著,向花时取,一杯独酌。   [作品赏析]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   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   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   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

李清照

  【人物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婉约派代表词人。代表作《声声慢》。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主要词作】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声声慢(寻寻觅觅)   点绛唇(寂寞深闺)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   忆秦娥(临高阁)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孤雁儿(小阁藏春)   满庭芳(小阁藏春)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   长寿乐(南昌生日) 行香子(天与秋光)   念奴娇·春情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临江仙·梅   多丽·咏白菊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行香子·七夕 点绛唇(蹴罢秋千)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永遇乐(落日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