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视力矫正:诸葛亮与诸葛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36:31
襄阳人的餐桌上,离不了大头菜,传说它的食用价值是诸葛亮发现的。这菜在植物学上的名字是“蔓菁”和“芜菁”,早有种植,灾荒之年可做代食品 诸葛亮与诸葛菜2011年08月02日 

  □魏平柱

  诸葛菜又名孔明菜,俗称大蔸菜、大头菜。传说它的食用价值是诸葛亮发现的。

  诸葛亮隐居隆中的时候,一次下山采药,发现了它,便带回家中炒食,味道鲜美。他又用食盐腌制后再吃,又香又脆。因为它长得头粗尾细,诸葛亮便叫它“大蔸菜”,老百姓讹称为“大头菜”。大家认为这菜是诸葛亮发现的,为纪念诸葛亮,便叫它“诸葛菜”“孔明菜”。据传,诸葛亮出山之后并没有忘了它。行军打仗、屯军垦殖都带着它。它为诸葛亮治军立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其实,这菜在植物学上的名字是“蔓菁”和“芜菁”。早在诸葛亮发现它之前就有种植,灾荒之年可做代食品。《后汉书·桓帝纪》永兴二年有载:“六月,彭城泗水增长逆流,诏司隶校尉部刺史曰:‘蝗灾为害,水变仍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其令所伤郡国种芜菁以助人食。’”

  诸葛菜的优点,唐代诗人刘禹锡有精到的论述。唐人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说:“越西州界缘山野间,有菜,大叶而粗茎,其根若大萝卜,土人蒸煮其叶而食之,可以疗饥,名之谓诸葛菜。云武侯南征,用此菜莳于山中,以济军食。”“诸葛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菁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长,三也;弃不令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之。五也。冬有根可斸食,六也。比诸蔬属,其利不亦博哉?刘禹锡曰:‘信矣。’三蜀之人也,今呼蔓菁为诸葛菜,江陵亦然。”这或许是将“芜菁”称为“诸葛菜”的较早记载。这也说明是诸葛亮推广了它的种植,功不可没。

  诸葛菜还可以做羹,而且味道鲜美。北宋诗人、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廌,食用之后,觉得很好,就写了一首诗向邻居索取。诗前小序说,诸葛亮每到一地都种此菜以证足迹所到。这与现在某些传说稍有出入。诗是这样写的:

  武侯战地记他年,战后犹当是率然。

  会同渭原惊仲达,尚应江碛感桓玄。

  背山左泽甘如彼,傍砌绕篱今可怜。

  莫问兴亡进羹茹,书生赢得腹便便。

  这首诗,前四句写诸葛菜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后四句写诸葛菜由野外种植到菜园家种,以及制作羹汤味美的情况。可惜,李方叔没有把制羹方法写出来,我们无法像他那样来品尝大头菜羹的味道。

  诸葛菜在宋代被官僚、文人摆上了餐桌,明清时也没有受到冷落。明代文学家张岱在《夜航船》中记载:“蜀人呼之为诸葛菜。其菜有五美:可以生食,一美;可菹酸菜,二美;根可充饥,三美;生食消痰止咳,四美;煮食可补人,五美。故又为五美菜。”显然,明人对诸葛菜进行了研究。它不仅有食用充饥作用,还有药用价值,还可以健身,冠以“五美菜”的新名,还是挺恰当的。

  襄阳的诸葛菜,大都是腌制品。一般需经选料、初晒、拌料、复晒、加料、密封和腌制等工序加工而成。工艺严格,周期也比较长,需八个月左右。腌好的大头菜,表里一致呈酱红色。切成细丝,加进适量香麻油即可食用,香脆可口,增进食欲。据说这种菜含有多种氨基酸,经常食用有益于健康。

  诸葛菜的确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名菜,有巨大的开发价值。襄阳人家的餐桌上,总是离不了大头菜。其制作及烹饪方法也不断演进,产品质量也逐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