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方剂学讲稿 (六版) 第十九章 祛湿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7:32:16

第十九章 祛湿剂

【教学目的】

1.掌握本类方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2.掌握平胃散、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五苓汤、防已黄芪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8首)。

3.熟悉八正散、猪苓汤(2首)。

4.了解三仁汤、甘露消毒丹、二妙散、五皮散、萆〓分清饮(5首)。

【教学内容】

【定义】

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化湿行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一类方剂统称为祛湿剂。属于“八法”中“消法”范畴。

【适应证】

祛湿剂用于治疗湿病,凡因正气不足,又居处卑湿、阴雨湿蒸,冒雾涉水,汗出沾衣,或经常在水中作业,人久处之,正不胜邪,感受外湿;或恣啖生冷,过饮酒酪,肥甘失节,则脾阳失运而湿从中生者,均可运用本类方剂治疗。  

【分类】

湿邪伤人,常与风寒暑热相间,人体又有虚实强弱之分,所犯部位又有表里上下之别,病情亦有寒化、热化之异。因此,湿邪为病较为复杂,祛湿之法亦种类繁多。大抵湿邪在外在上者,可表散微汗以解之;在内在下者,可芳香苦燥以化之,或甘淡渗利以除之;水湿壅盛,形气俱实者,又可攻下以逐之;从寒化者,宜温阳化湿;从热化者,宜清热祛湿;体虚湿盛者,又当祛湿与扶正兼顾。故本章方剂分为化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五类。

【注意事项】

临床运用祛湿剂应注意点:祛湿多由芳香湿燥或甘淡渗利之药组成,易于耗伤阴津,故对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等,均应慎用。

 

19.1燥湿和胃

化湿和胃剂,适用于湿浊内阻,脾胃失和的病证。湿邪中阻,脾胃之气不和,则升降运化功能失调。临床常见脘腹痞满,嗳气吞酸,呕吐泄泻,食少体倦,舌苔白腻,脉濡等症。所以本类方剂主要由苦温燥湿与芳香化湿药组成,以燥湿健脾,化浊和胃,使中焦气机调畅,脾胃运化功能恢复。常药物如苍术、厚朴、陈皮、藿香、佩兰、白豆蔻等。若小便不利,须配伍利水湿之品,如茯苓、薏苡仁、车前子之类,以使湿从下行;若气滞较甚,当配伍行气健脾之品,如枳壳木香、大腹皮、半夏、生姜之类,以除满和胃;若兼外感风寒而见恶寒发热,头痛头重时,宜配伍辛温解表之品,如苏叶、荆芥、白芷、羌活之类,也可酌加宣肺之品,如桔醒、杏仁等,以解表化湿。此外,若兼食滞,可配伍消食导滞之品,如神曲、麦芽、谷芽等;若兼里寒,可配伍温中散寒之品,如干姜、官桂等;式有哪兼郁热,可酌配清热燥湿之品,如黄芩、黄连、栀子等。代表方剂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等。

 

 

平胃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命名】本方能平胃土之不平,故称平胃散。

【组成与方解】

苍术-----苦温性燥,除湿运脾        

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        

陈皮-----理气化滞                  

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         使

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使

本方所治诸证为湿浊困阻脾胃,运化失常,胃失和降所致。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为湿邪所困,则运化失司,胃失和降。脾阳不运,故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浊阴上逆,故呕哕恶心,嗳气吞酸;湿阻气滞,则脘腹胀满;脾不运湿,水湿下走肠间,故常多自利;水湿泛滥,肢体肌肉失养,则身重怠惰。舌苔白腻而厚,脉濡缓,皆湿盛气阻所致。法当运脾除湿,以其振奋被困之脾阳,温化中焦寒湿。宜用辛香温燥之品,去其湿滞、理其脾胃,使中运得复,则诸证自除。         

方中苍术苦辛温燥,“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凡湿困脾阳,倦怠嗜卧,肢体酸软,胸膈满闷,甚至月真胀而舌浊厚腻者非茅术芳香猛烈不能开泄,而痰饮弥漫亦非此不化(《本草正义》)”最善燥湿健脾,重用为君;臣以厚朴,苦温行气,燥湿除满,助苍术加强健脾燥湿之力;佐以陈皮,理气化滞健脾和胃,协厚朴下气降逆,散满消胀,且陈皮、厚朴二药气味芳香,能辅助苍术醒脾调中,开启胃口。炙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助健运,俱为使药。且炙甘草能补能和,可制苍术、厚朴、陈皮之燥烈太过,使本方如有制之师,能戡祸乱而致太平,使湿去而土不伤。诸药相合共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阻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哕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濡缓者。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聚集苦温之品于一方,以苍术燥湿运脾为主,与厚朴、陈皮、甘草行气化滞,消胀除满相合,体现了燥湿与行气的配伍特点。其中厚朴、陈皮寓有“气行则湿化”之义,增强其燥湿运脾之功。本方所治每一证象都可作为病在脾胃的辨证依据,所以但见一证即可使用本方,不必悉具。唯舌苔白腻是寒湿的辨证依据,必不可少。

2.使用注意  本方药物多苦温辛燥之品,易伤人体之阴精、阴血,故使用时应中病即止,不宜多服、久服,素体肝肾阴虚者更应慎用,孕妇不宜用;虽病在脾胃,证属阴虚者亦非所宜。

3.随证加减  若舌苔黄腻,口苦咽干,但不甚渴饮,是湿热俱盛之证,宜配合芩、连等药,使湿热两清;兼脾胃寒湿,脘腹胀痛,畏寒喜热,可加干姜、肉桂以温化寒湿;若兼食滞,而又腹胀,大便秘结者,宜加槟榔、莱菔子、枳壳等,以消导积滞、消胀除满,下气通便;若呕,加半夏以和胃止呕;若兼外感而见恶寒发热者,加藿香、苏叶、白芷等,以解表化浊。

4.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各种胃炎、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肝炎、胆囊炎、胰腺炎、慢性肾炎、嗜睡、失眠、小儿厌食口臭、反疗反应等多种疾病。

本方为治疗湿阻中焦基本方,如何体现?

  1.很多治疗湿阻中焦的方剂都是在来胃散的基础上加减而来。

2.是用于治疗湿阻中焦的通用方。

 

 

藿香正气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命名】本方以藿香为主药同,制成散剂以正不正之气,故名。

【组成与方解】

藿香-----既可外解风寒,兼可芳香化湿,而且可以理气和中,升清降浊   

紫苏、白芷-----芳香化湿,又可助藿香外散风寒                       

茯苓、白术-----健脾利湿,以助祛湿止泻

半夏曲、陈皮-----燥湿和胃,以助降止呕

厚朴、大腹皮-----行气化湿,以调畅气机

苦桔梗-----开宣肺气,宣肺可以解表,利气又可化湿。                 

生姜、大枣----- 和营卫,调脾胃

甘草-----调和脾胃                                                  使

本方治证乃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外感风寒、卫阳被郁、则恶寒发热、头痛;湿浊内阻、气机不畅、则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湿滞肠胃、升降失常、则呕恶泻痢;舌苔白腻、则为湿邪之象。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兼以和中理气。方中以藿香为主、辛散风寒、芳化湿浊、和胃悦脾;辅以苏叶、白芷助藿香外散风寒、兼可芳香化湿;茯苓、白术健脾运湿、祛湿止泻。半夏曲燥湿降气,和胃止呕。陈皮理气燥湿、并能和中。厚朴行气化湿、宽胸除满。大腹皮行气利湿;桔梗宣肺利膈、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共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合而成方、使风寒得散、湿浊得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则诸症自愈。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等。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以上吐下泻,恶寒发热,舌苔白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本方性偏浊,湿热霍乱禁用,脾胃虚寒的吐泻忌用。

3.随证加减  本方解表之力较弱,若表证明显者,可加香薷以助辛温解表之力;表证较轻者,可去白芷。

4.现代运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夏季感冒、泄泻、呕吐,急性腹泻。

【思考题】

1.本方为什么选藿香为君药?

2.如何理解桔梗的配伍作用?

3.本方组成与来胃散有何不同?

4.主治与平胃散有何不同?

5若无表证,本方是否可用?

 

162清热祛湿

清热祛湿剂,适用于湿遏热伏,或湿从热化,湿热内盛所致的病证。湿遏热伏在气分者,可见头痛身重,胸脘痞闷不饥,口淡不渴,或口中粘腻,发热,午后身热较著,舌苔白腻或微黄,脉缓淆等症状。此时,湿热合邪,湿还未从热化,燥湿则助热,清热则恋湿,治当以利水渗湿为主,同时清热。所以常以利水渗湿而兼能清热的药物如通草、滑石,苡仁,泽泻等为主组成的方剂。由于肺主宣发肃降,能通调水道;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邪在气分,与肺脾胃皆有关连,故又常用杏仁,桔梗与蔻仁,陈皮,大豆黄卷之类,升上焦,疏中焦,渗下焦,使三焦调畅,以增强祛湿作用。若热不甚,苔白口粘,可配伍少量苦温燥湿的厚朴、半夏、苍木之类,宣中化湿。若热势较甚,苔微黄而口苦,可配伍少量黄芩清热燥湿。若表证未完全解除而有恶寒发热者,须配伍藿香、苏叶、香薷、薄荷之类,解表化湿。代表方剂如三仁汤、藿朴夏苓汤、黄芩滑石汤、甘露消毒丹等。

湿从热化,湿热内盛者,其临床表现可随湿热所在的部位不同而不同,或发为黄疸,或为热痢,或为小便淋热,或为痿痹。本类证候,由于湿已化热,湿热一体,则直可清热祛湿。所以多用苦寒清热燥湿利湿的药物如茵陈、白头翁、马齿苋、瞿麦,篇蓄、石苇等为主组成方剂,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木通、秦皮等亦可酌情选择应用。代表方剂如茵陈蒿汤,八正散、二妙散等。

 

茵陈蒿汤

【来源】《伤寒论》

【命名】以君药命名。

【组成与方解】

茵陈蒿----清利湿热,退黄胆       -

栀子------通利三焦,导湿热下行   

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黄       

湿热黄疸、为湿邪与瘀热蕴结于里所致。湿邪与瘀热郁蒸肌肤、则一身面目俱黄;熏蒸于上、则头汗出;湿热内郁、则小便不利、腹微满;口渴、苔黄腻、脉滑数、皆为湿热内郁之象。治宜清热利湿退黄。

方中重用茵陈蒿为主药,以其最善清利湿热、退黄疸;臣以栀子清泄三焦湿热;佐以大黄降泄瘀热。纵观全方、茵陈蒿配栀子、可使湿热从小便而出;茵陈蒿配大黄、可使瘀热从大便而解。总之、三黄配合、清利降泄、且引湿热由二便而去、使邪有出路、则黄疸自除。

功用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黄疸。症见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腹微满、口中渴、但头汗出、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象沉实或滑数等。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以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数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阴黄忌用。

3.随证加减 本方治证为湿热俱盛,若热重于湿,而见身热,口苦,心烦者,可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祛湿;湿多热少,而见小便不利,大便溏,舌苔厚腻者,宜加茯苓、泽泻、猪苓以利水渗湿,可去大黄。

4.现代运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黄疸、各类肝炎,胆囊炎、肝内胆汁郁积症,肝癌化疗后发热,肝癌介入治疗后急性综合征,接触性皮炎、湿疹、痤疮、多形红斑、荨麻疹等多种皮肤病等。

【思考题】

黄疸的分类、表现、病机及治法如何?

阳黄――湿热――清热利湿

阴黄――寒湿――温利寒湿

 

 

 

 

八正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命名】本方以八味药组成,驱邪以匡正,且为散剂,故名八正散。

【组成与方解】

木通、滑石、车前子、瞿麦、萹蓄-----利水通淋,清利湿热

山栀子----清泻三焦湿热

大黄-----泄热降火

灯芯-----导热下行

炙甘草----缓急和药

本方所治乃湿热下注所致。湿热蓄于膀胱、则水道不利、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甚至癃闭不通、小腹胀满;邪热内蕴、故口燥咽干、苔黄脉数。治宜清热通淋。方中集木通、瞿麦、车前子、萹蓄、滑石诸利水通淋之品、清利湿热。伍以山栀子清泻三焦湿热,大黄泄热降火,灯芯导热下行,甘草调和诸药。各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效。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症见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甚或癃闭不通、小腹胀满、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实。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所治以尿频尿急,溺时涩痛,舌苔黄腻,脉数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本方为苦寒通利之剂,淋证日久,肾气虚弱者忌用。

3.随证加减 本方为治热淋之常用方,若属血淋,小便红赤涩痛,宜加生地、小蓟、白茅根等以凉血止血;若属石淋,溲中挟有砂石,宜加金钱草、海金沙以化石通淋;若属膏淋,小便如脂如膏,宜加萆薢以分清化浊。

4.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各种尿道炎、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病中医辨证属湿热证者;还可治疗急、慢性盆腔炎、产后、肛肠手术后产生的急性尿潴留、下肢骨科手术后尿道激惹症、多种皮肤病等。

【思考题】

1.何为淋证?

2.到此为止,我们总共学习了几首具有通淋作用的方剂?

 

三仁汤

【来源】《温病条辨》

【命名】以主药命名同。因本方以杏仁、白蔻仁、生薏仁为主要药物,通利三焦,清利湿热,故名“三仁汤”。

【组成与方解】

杏仁-----宣利上焦肺气

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

生苡仁-----渗利湿热而健脾

厚朴、半夏-----行气化湿,散结除痞

飞滑石、白通草、竹叶------增强利湿清热

本方证乃治湿温初起、湿重热轻者、其症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虽似伤寒之表、但脉弦细而濡、则非伤寒可知、此乃阳为湿遏之故。湿留肌腠、则身重疼痛;湿为阴邪、热为湿遏、则午后身热;湿阻气机、则胸闷不饥;舌白不渴、面色淡黄、乃湿郁之象、总属湿重热轻之证、病势虽缓而缠绵难愈、稍有失治便迁延时日或变生它病。故对此之治、《温病条辨》曾示三点告诫:其一、不可见其头恶寒、误“以为伤寒而汗、汗伤心阳”。其二、不或“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其三、更不要“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之邪、……遂有锢结而不解之势”。惟以芳香苦辛、轻宣淡渗之法、宣畅气机、渗利湿热。

方中杏仁苦辛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白蔻仁芳香苦辛、行气化湿;苡仁甘淡、渗利湿热;制半夏、厚朴行气散满、除湿消痞;滑石、通草、竹叶增强渗利湿热之功。诸药相合、宣上畅中渗下、使湿利热清、诸症自解。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该方证治为湿多热少。以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热重于湿,舌苔黄腻者慎用。

3.随证加减 湿温初起,卫分症状较著者,可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湿;若寒热往来者,可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湿。痹证、淋证、水肿等属湿热者,均可加减用之。

4.现代运用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伤寒、夏季感冒、腹泻、消化不良等病,亦有报道用于急、慢性肾炎、慢性肺心病、糖尿病致不宁肢综合征、急性高山反应、眩晕、接触性皮炎、湿疹、扁平疣、痤疮、带状疱疹、过敏性紫癜、睑缘炎、鼻窦炎、病毒性角膜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卡他性结膜炎、阳痿、射精痛、精液不化、淋证、汗证、慢性盆腔炎等。

【思考题】

1.湿温、暑温?

2.湿温病的类型?

 

甘露消毒丹

【来源】《温热经纬》

【命名】《古方选注》谓:“消暑在于消湿去热,故用五苓散去湿,三石解热,湿热既去,一若新秋甘露降而暑气潜消。”故方名“甘露”命名。且本方清热解毒利湿化浊,原以丸散为用,故名甘露消毒丹。

【组成与方解】

滑石――清热利湿并解暑

茵陈蒿、木通――清热利湿,引湿热从小便而出

黄芩――清热燥湿;连翘清热解毒

贝母、射干――清咽散结

石菖蒲、白蔻仁、藿香、薄荷――芳香化浊,行气悦脾 

本方主治乃湿温时疫邪留气分,湿热并重之证。湿热交蒸,故身热倦怠,肢体酸楚;湿蔽清阳,阻滞气机,故胸闷腹胀,甚或上吐下泻;热毒上壅,则咽颐肿痛;热为湿遏,郁阻于内,不得发越,故郁而发黄;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皆为湿热内蕴之象。治宜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方中滑石清热利湿并解暑;茵陈蒿、木通清热利湿,引湿热从小便而出;黄芩清热燥湿;连翘清热解毒;贝母,射干清咽散结;石菖蒲、白蔻仁、藿香、薄荷芳香化浊,行气悦脾。诸药配合,使湿祛热清,气机调和,诸症自解。

【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身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吐泻淋浊,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者。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夏令暑湿季节常用方剂,以身热肢酸,口渴尿赤,舌苔白腻或微黄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本方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之证,若邪已入于营血分者非其所宜。

3.随证加减 若黄疸明显者,宜加栀子、大黄以清泄湿热;咽颐肿甚者,可加山豆根、板蓝根等以解毒消肿利咽。

4.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主要用于治疗夏季感冒、伤寒及多种沙门氏菌属感染性病证、胆囊炎、胃炎、黄疸、以及多种皮肤病证等。

 

 

 

 

连朴饮

【来源】《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命名】根据主要药物命名。

【组成与方解】

芦根――清胃热,渗水湿,且能和胃止呕

制厚朴――辛苦而温,行气化湿

黄连――清热燥湿;

半夏、菖蒲――化浊和胃,以助厚朴之化湿

香豉、焦山栀――清宣胸脘之郁热 

本方主治之证乃湿热内蕴,清浊不分,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的霍乱吐泻。治宜清湿热,和脾胃。方以黄连苦寒清热燥湿;厚朴辛苦而温,行气化湿,两药配伍辛开苦降;又以山栀、豆豉清宣胸脘之郁热,以助黄连之清热,半夏、菖蒲化浊和胃,以助厚朴之化湿;芦根清胃热,渗水湿,且能和胃止呕。诸药合用,使气行则湿化,湿化则热亦清,清气得升,浊阴得降,吐泻可止。

【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湿热内蕴,霍乱吐泻。上吐下泻,胸脘痞闷,泛恶,纳呆,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以吐泻烦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苦寒,虚寒吐泻忌用;寒湿霍乱也不宜用。

3.随证加减 本方治证以呕吐为主,若腹泻较著者,可加扁豆、薏苡仁以利湿止泻。

4.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伤寒、眩晕、胸痹、胃脘痛、五更泄、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阳萎、不孕症等。

【问题】

1.      本方所治湿热证,病位与临床表现特点。

2.本方配伍如何体现辛开苦降法。寒(湿、痰)热互结于中焦,均可用辛开苦降法。

3.本方与藿香正气散均可治疗霍乱,临床上如何区别应用?

 

当归拈痛汤 

【来源】《兰室秘藏》

【命名】根据药物与功用命名。

【组成与方解】

羌活――祛风胜湿,止周身痹痛                君

茵陈――清热利湿,而通利关节                君

猪苓、泽泻――利水渗湿                   臣

黄芩、苦参――清热燥湿,共助祛湿清热之力          臣

防风、升麻、葛根――解表疏风 除湿             臣

白术、苍术――健脾燥湿,使湿邪得以运化           佐

人参、当归――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且可使诸药燥利而不伤气血 佐

知母――清热润燥,兼能使辛散而不耗阴津           佐

甘草――调和药性而益脾胃                  使

本方治证乃湿热内蕴,外受风邪,或风湿化热所致。治宜利湿清热,疏风散邪。方中以羌活、茵陈为君药,取羌活祛风胜湿,止周身痹痛;以茵陈清热利湿,而通利关节。臣以猪苓、泽泻利水渗湿;黄芩、苦参清热燥湿,共助祛湿清热之力;防风、升麻、葛根解表疏风,升发脾胃清阳以化湿,以资疏风除湿之功。佐以白术、苍术健脾燥湿,使湿邪得以运化;人参、当归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且可使诸药燥利而不伤气血;知母清热润燥,兼能使辛散而不耗阴津。使以甘草,调和药性而益脾胃。综合全方,具有利湿清热,疏风散邪,表里分消之效。适用于风湿热痹以及脚气,疮疡等,证属湿重热轻者。

【功用】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等。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风湿热痹及湿热脚气初起的常用方剂。以肢节沉重肿痛,舌苔白腻微黄,脉数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本方祛湿之力大于清热,故适于湿多热少之证,若热重于湿者则不甚适宜。

3.随证加减 若脚膝肿甚者,加防己、木瓜以祛湿消肿;身痛甚者,加姜黄、海桐皮以活血通络止痛。

4.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主要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血栓性静脉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结肠炎,盆腔炎以及湿疹、扁平疣等皮肤病。

 

二妙散(二妙丸)

【来源】《丹溪心法》

【命名】以功效命名。本方苍术燥湿,黄柏清热,二药相伍,治阴分之湿热,有如鼓应桴之妙,故名二妙散。

【组成与方解】

黄柏----清热燥湿

苍术----苦温燥湿

本方治证均为湿热下注所致。湿热相搏、着于下肢、阻滞经脉、则见足膝灼热红肿疼痛;湿热不攘、筋脉弛缓、则为痿证;如湿热下注前阴、则病带下浑浊、或下部湿疮;小便短黄、舌苔黄腻、皆为湿热之象。故治宜清热燥湿

方中黄柏苦寒清热、苍术苦温燥湿。二药合用、具有清热燥湿之效、使湿去热清、诸症自除。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所致的下肢痿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清热燥湿之力较强,非独治疗痿、痹,亦可用于湿热下注之脚气、带下、湿疮等,还适用于关节炎、阴囊湿疹、阴道炎等属湿热者。以小便短赤,舌苔黄腻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本方为清热燥湿之要方,主治湿热相兼或热重于湿,如湿多热少者,不宜使用。

3.随证加减 本方适用于多种湿热下注之证,应按病证的不同,适当加味用之。若湿热痿证,可加豨莶草、木瓜、萆薢等,以祛湿热强筋骨;若湿热脚气,宜加薏苡仁、木瓜、槟榔等,以渗湿降浊;若下部湿疮,可加赤小豆、土茯苓等,以清湿热,解疮毒。

4.现代运用  本方现代主要用于治疗下肢丹毒、结节性红斑、慢性湿疹、皮炎等下肢皮肤病、风湿性、类风湿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犁状肌综合征等病症。

 

 

19.3利水渗湿剂

利水渗湿剂,适用于水湿壅盛所致的癃闭、淋浊、水肿、泄泻等证。本类方剂以利尿为主要手段,使湿邪自小便排泄,故常以利水渗湿药如茯苓、泽泻、猪苓、车前子、滑石等为主组成。水湿内停每影响气之运行,若见胸腹胀满,常需配伍行气药,如陈皮、厚朴、木香、大腹皮等同用,不仅可以行气除胀,还可增强利水渗湿之功。代表方如五苓散、防己黄芪汤等。

五苓散

【来源】(《伤寒论》)

【命名】本方五味药组成,以“令”水行,故名五苓散。

【组成与方解】

泽泻----利水渗湿                       

猪苓、茯苓-----增强利水之功            

白术-----补气健脾,运化水湿            

桂枝-----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  

《伤寒论》原用本方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腑、致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而成太阳经腑同病。外有表邪、故见头痛、发热、脉浮;膀胱气化失常、故小便不利而为蓄水证;水蓄下焦、气不化津、水津不布、故烦渴欲饮;水气内停、饮入之水、不得输布、故水入即吐、而成“水逆证”。总之、皆由膀胱蓄水过甚所致。治之之法当急利其小便、兼以化气解表

方中重用泽泻为主药、直达膀胱、渗湿利水;辅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蠲饮之功;佐以白术健脾以助运化水湿之力;更佐桂枝、一则外解太阳之表、一则温化膀胱之气。五药合方、则水行气化、表解脾健、而蓄水停饮之证可除。至于水肿、泄泻、霍乱、痰饮诸病、由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溢所致者、本方既可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化湿、故一并治之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①外有表证、内停水湿。症见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②水湿内停 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证;③痰饮 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所治诸证,均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本方为温阳化气利水之剂,故病属湿热者忌用。无表证者则不需取汗。

3.随证加减 水肿表证明显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黄疸,湿盛小便短少者,可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脾胃湿盛,脘腹胀满,泄泻者,可与平胃散合用,胃苓汤。若湿盛兼有热象者,可去桂枝,方名四苓散。

4.现代运用  本方现代常于治疗急性肾炎、尿潴留、水肿和组织器官积液、泌尿系结石和泌尿生殖系感染、美尼尔氏综合征、胃肠炎、泄泻和呕吐、眼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自汗、盗汗等病证。

 

 

【思考题】

1.本方是治膀胱气化不利之水湿内停证(蓄水证),为何也可治疗泻泄?

“湿盛则泄泻” “利小便而实大便”

2.辨证要点:

(1)五苓散与白虎汤均有烦渴,如何辨证?

五苓散                 白虎汤

太阳腑证,膀胱气化不行,          阳明经证,热盛伤津。

津液不能上承而口渴。

表证未罢                  表证已罢

脉象浮数                  脉洪大或滑数

有蓄水见证                 无蓄水见证

(2)五苓散与小青龙汤皆有表证,内有饮停,也有口渴,小便不利症状,如何区别?

   五苓散                 小青龙汤

水停膀胱                 饮留于肺

口渴、小便不利为必然症         口渴、小便不利为或然症

 多有汗出                无汗

 

猪苓汤

【来源】《伤寒论》

【命名】根据主要药物。

【组成与方解】

二苓、泽泻――渗利小便

滑石――清热通淋

阿胶――滋阴润燥

 本方原治伤寒之邪,传入阳明或少阴,化而为热,与水相搏,以致水热互结,邪热伤阴而致小便不利。水热相搏,水气不化,津液不升,兼热邪伤阴,所以口渴欲饮;水气不从小便出而反渗于大肠,故而下利;水气上逆于肺,则为咳逆;中攻于胃,则为呕吐,阴虚邪热上扰,则心烦不寐。治之之法,当须利其小便,佐以清热养阴。故方以二苓、泽泻渗利小便,滑石清热通淋,阿胶滋阴润燥。五药合方,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敛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诸症自除。但总以渗利为主,清热养阴为辅。

功用利水清热养阴。

主治水热互结伤阴证。发热,小便不利,口渴欲饮,或见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脉细数。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以利水为主,兼以清热养阴。以小便不利,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内热盛,阴津大亏者忌用。

3.随证加减 本方亦可用于热淋、血淋而兼阴虚者。若治热淋,宜加栀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水通淋;血淋者,宜加白茅根、大蓟、小蓟以凉血止血。

4.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小儿肾炎、肾积水、肝硬化腹水、急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性尿潴留、产后尿潴留、尿道综合征、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期等疾病。

 

防己黄芪汤

【本源】《金匮要略》

【命名】以方中君药来命名。

【组成与方解】

防已-----祛风行水              

黄芪-----益气固表,行水消肿   

白术-----补气健脾,助脾运化    

甘草-----培土和中,调和诸药     使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本方所治风水、风湿、乃表气不固、外受风邪、水湿郁于经络之证。脉浮为风邪在表;身重是湿在经络;汗出恶风为卫虚不固;水湿内停、乃脾虚不运所致风邪在表、自当解外、外不解则邪不去、而湿不消;欲解其外、卫又不固。当此之时、非但不可过发其汗、且须益气固表。故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固表、行水消肿;防已祛风行水、与黄芪相配、补气利水增强、且利而不伤正,为主药;臣以白术健脾胜湿、与黄芪相配、益气固表之力更大;使以甘草培土和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药共六味、相得益彰、表虚得固、风邪得除、脾气健运、水道通利、则表虚水肿、风湿之证自愈。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风水或风湿。症见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治疗风水、风湿属表虚证的常方剂。以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水湿壅盛,汗不出者,虽有脉浮恶风,亦非本方所宜。

3.随证加减 若兼腹痛者,为肝脾不和,宜加白芍以柔肝理脾;喘者,为肺气不宣,宜加麻黄少许以宣肺散邪;水湿偏盛,腰膝肿者,宜加茯苓、泽泻以利水消肿;冲气上逆者,宜加桂枝以温中降冲

4.现代运用 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脏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表虚湿盛者,

【本方重点】 

1.治疗本方应注意固表与散邪的关系。

本方主治表虚邪实,表虚当补,邪实当散。然补之不当,邪气反实;散之不当(太过),表气益虚。因此,必须权衡虚实之轻重缓急,正当配伍,务使固表不留邪,散邪不伤正。

2.发汗的速度与力度。

风湿在肌表,法当汗解,但湿为阴邪,其性重滞,需微微发汗,不可大发其汗,尤其是此为表虚证,更当审慎。故应注意服药方法及药后调护。

 

19.4温化水湿

温化水湿剂,适用于阳虚气不化水,水湿内停或寒从湿化所致的病证,如阴水、痰饮、淋浊、寒湿脚气等。脾主运化,肾司二便。脾肾阳虚,气化功能不足,不仅水道不能通畅,每致水湿停聚,且病湿亦易从寒化。故临床除常见小便不利,或癃闭,淋浊,水肿、泄泻等外,每有手足不温,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弦或沉迟,沉细等症状。所以,本类方剂常以温阳健脾药如干姜、附子、肉桂、苍术、白术等为主,根据小便不利的程度、配伍利水渗湿药如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苡仁等组成。但须注意,除二苓外,利水渗湿药性多偏寒,配伍时要根据阳虚气寒的程度决定用量,务使全方总的性质偏温,否则虽暂可起到利水作用,病终不除,甚至由于气化不利,虽用大剂利水,效果甚微。水阻气机而见胸腹胀满者,宜配伍行气药如陈皮、木香、大腹皮甚至槟榔,青皮等。久病气虚者,可酌情少量配伍补气之品。此外,温阳健脾药多辛热温燥、而阳虚气寒导致水湿停聚时,往往真阴也不足,所以在大量运用温阳健脾药时,常宜适当配伍白芍、木瓜、五味子等酸敛之品,以防辛热,渗利伤阴。代表方剂如实脾散。

 

苓桂术甘汤

【来源】《伤寒论》

【命名】

【组成与方解】

茯苓――健脾渗湿            君 

桂枝――温阳化气,配合茯苓以温化水饮  臣

白术――补益脾气,且助茯苓运化水湿   佐

炙甘草――调和诸药,健脾益气      使

本方证治是因中焦阳虚,脾失健运,气不化水,聚湿而成。水饮停于胸胁,则胸胁胀满;上凌心肺则心悸,短气而咳;饮阻于中,清阳不升,则目眩头晕;脉弦滑或沉紧,均属水饮之证。治之之法,《金匮要略》明确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本方即从温化渗湿立法。故以茯苓为君药,健脾并渗利水湿;臣以桂枝温阳化气,配合茯苓以温化水饮;佐以白术补益脾气,且助茯苓运化水湿;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配合茯苓、白术兼能补脾,配合桂枝以甘温补阳。四药合用,共奏健脾渗湿,温化痰饮之功。

【功用】健脾渗湿,温化痰饮。

【主治】痰饮。胸胁胀满,眩晕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治疗痰饮病的重要方剂。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偏温,且利小便,故痰饮化热及阴虚之人忌用。

3.随证加减 若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腹中有水声,可加枳实以快气行水。

4.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主要用于心力衰竭,心肌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结核性胸膜炎,心源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水肿,耳源性眩晕症,痹证,带下等疾病。

 

真武汤

【来源】《伤寒论》

【命名】

【组成与方解】

附子――温壮肾阳,以化气行水     君

白术――健脾燥湿,扶土以制水泛    臣

茯苓――利水健脾           臣

生姜――辛温,温中散水,走而不守   佐

白芍――利小便,益阴柔肝,敛阴舒筋  佐

本方所主病证,主要是肾阳虚衰,寒水不化为患。方中首以大辛大热之附子为君,温壮肾阳,以化气行水,亦即“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之意。然主水在肾,制水在脾,脾恶湿,得阳则运,故又以苦甘性温之白术健脾燥湿,扶土以制水泛,合附子温阳健脾以助运化。寒水既停,则当渗利以去之,故更配甘淡渗湿之茯苓,利水健脾,与白术相合,则健脾利水之力益著。生姜辛温,温中散水,走而不守,既可助附子温化寒水,又助苓、术健运行水。三药各擅其长,合收培土制水之功,共为臣药。君臣相配,脾肾并治,可使肾阳复,脾运健,气化行,水道利,则既停之水可除,未停之湿不聚,自无寒水之患。佐以苦酸微寒之白芍利小便,益阴敛阴,与附子同用,破阴结而布阳和,使邪水去而真阴不伤。综观全方,于温阳健脾利水药中少佐酸敛护阴之品,温阳利水不伤阴,益阴护阴不碍邪,有阴阳兼及之妙,合为温肾散寒,健脾利水之剂。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恶寒,腹痛下利,或肢体水肿,苔白不渴,脉沉;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温阳利水的著名方剂。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苔白脉沉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偏温,阴虚者忌用。

3.随证加减 若咳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以温肺化饮;腹泻较重者,可去白芍之寒,加干姜、益智仁以温中止泻;呕者,可加吴茱萸、半夏以温胃止呕。

4.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美尼尔氏综合征等。

 

 

 

实脾散

(《济生方》)

【方义分析】

附子-----温肾阳,温阳化气以行水                    

干姜----温脾阳,助脾运化以制水

白茯苓、白术----健脾燥湿,渗湿利水                 

木瓜----芳香醒脾化湿                               

厚朴、木香、大腹子、草果仁----行气导滞,化湿行水

生姜、大枣----调和脾胃,散湿制水

炙甘草----调和诸药                                  使

本方所治之证、是谓阴水、缘于脾肾阳虚、阳不化水、水气内停所致。水属阴邪、其性下趋、故水肿、腰以下肿甚;脾主四肢、阳气不能温养四肢、故手足不温;水阻气机、故胸腹胀满;口不渴、大便溏、舌淡苔腻、脉沉迟或细、皆脾虚湿胜之象。治宜温阳健脾、行气利水。方中以附子、干姜为主、温养脾肾、扶阳抑阴;茯苓、白术健脾燥湿、渗湿利水。为臣药。木瓜芳香醒脾化湿,厚朴、木香、大腹皮、草果下气导滞、化湿利水;生姜、大枣调和脾胃,益脾温中,散湿制水共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同用、温脾暖肾、行气利水。然温补脾土之功偏著确有脾实则水治之效、故得“实脾”之名。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水肿。症见半身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身重食少、手足不温、口中不渴、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沉迟或沉细。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治疗阴水的主要方剂。以身半以上肿甚,胸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沉迟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偏温,若各种水肿、腹水属阴虚者忌用。

3.随证加减 若小便不利,水肿甚者,可加猪苓、泽泻以增强利水消肿之效;大便溏泻者,以大腹皮易大腹子;大便秘结者,可加牵牛子以通利二便。

4.现代运用 本主现代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心源性水肿、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下肢浮肿、维生素B1缺乏症

 

16.5祛湿化浊剂

萆薢分清饮

【来源】《丹溪心法》

【命名】根据主要药物与功用命名。

【组成与方解】 

萆薢――利湿,分清化浊        君

益智仁――温肾阳,缩小便       臣

乌药――温肾化气           臣

石菖蒲――化浊利窍          佐

茯苓、甘草――增强利湿分清之力

少许食盐――咸以入肾         使

  本方所治膏淋、白浊,是由阳虚湿浊下注所致。肾气虚弱,一则不能固摄,以致小便频数,二则不能分清泄浊,以致小便混浊不清。治宜温肾利湿,分清化浊。方中川萆薢利湿,分清化浊,为君药;益智仁温肾阳,缩小便,为臣药;乌药温肾化气,石菖蒲化浊利窍,共为佐药;一方加茯苓、甘草以增强利湿分清之力;使以少许食盐,咸以入肾。各药合用,有温肾利湿,分清化浊之效。汪昂《医方集解》云:“此手足少阴足厥阴阳明药也。萆薢能泄阳明厥阴湿热,去浊而分清。乌药能疏邪逆诸气,逐寒而温肾。益智脾药,兼入心肾,固肾气而散结。石菖蒲开九窍而通心。甘草梢达茎中而止痛。诸药相伍,使湿热去而心肾通,气化行而淋浊止。

【功用】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主治】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混浊不清,白如米泔,稠如膏糊。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主治寒湿白浊。以小便混浊而频数,舌淡苔白,脉沉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本方性偏温,对于湿热白浊,则非本方所宜。

3.随证加减 若兼寒腹痛者,可加肉桂、盐茴以温中祛寒;久病气虚者,可加黄芪、白术以益气祛湿;腰痠神疲者,可加人参、鹿角胶等以补肾气。

4.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主要用于治疗乳糜尿、尿道综合征、慢性前列腺炎、妇女带下病等。

/*0324 BlogMore*/img{ border:none}.moreArticles {margin-top:50px; font-size:14px;}.moreArticles ul{ list-style:disc;}.moreArticles ul li{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font-size:14px;}.moreArticles h2 { margin:0px; padding:0px; 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 height:30px; }.moreArticles h2 a{ text-decoration:underline}.conBg_oth{ position:absolute; left:505px; top:505px; width:644px; height:390px; border:1px solid #6d6b6a; z-index:900; background:#fff;}.editMya{ width:642px; height:390px; border:1px solid #a8bac1;font-size:12px;}.editTop{ background:url(../images/box_top_bg.jpg) repeat-x; height:22px; padding-top:3px; padding-left:12px; 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 color:#4e7786;}.editTop span{ float:right; padding-right:6px; padding-top:2px;}.editLeft{ width:396px; float:left; padding-left:12px; padding-top:12px; font-size:12px;}.f000{ color:#000;}.selectAticle{ height:25px;}.selectAticle .fright{ float:right}/*0324 Blog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