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齿痕舌怎么回事:周志坤:借鉴先进经验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17:53

借鉴先进经验,做好改革尖兵,加快推进

 

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

 

区委副书记 周志坤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由我向大家介绍我区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方面的基本情况与工作设想。

 

一、开展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是顺德的必然选择

 

    开展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既是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的工作要求,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建设幸福顺德的重要抓手。

 

第一,开展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是顺德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顺德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由此带来社会管理方式由原来单一的行政方式向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转变,这些都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我区开展“大部制”及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政府自身的行政资源完成初步调整,但社会建设与管理方面仍然停留在大部制改革前,政府与社会未能同步发展,如果不采取行动,发展下去将会拖累整个改革的进程甚至影响改革的成败。因此,我区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第二,开展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是建设幸福顺德的重要路径。

 

开展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理顺政府职能,解决政府“越位”的问题,让政府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填补曾经“缺位”的空间。尤其在社会民生领域,虽然近年来政府对于民生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民生保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离群众的需求和期望还有一定距离。在目前体制下,仅靠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难以有效满足社会需求。通过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理顺政府、社会、市民三者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参与社会民生建设,可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弥补公共服务缺失,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从而增强市民幸福感。因此,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是我区打造幸福广东示范区,建设幸福顺德的重要抓手。

 

第三,顺德在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方面已经进行初步探索。

 

我区在09年实施“大部制”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时,就已筹划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开展了一系列的尝试,取得明显成效,为全面开展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在社区治理方面,明确在全区200个社区(村)中设立行政服务站,厘清了居(村)委会与行政服务站的关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这种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协同共治社区管理新模式,受到了中组部的肯定。在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方面,我区在众多社会领域引入专业社工,参与社会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如容桂街道在信访、社区矫正等工作中引入社工,为建设公共治理型社会作出大胆尝试,属全省首创。在政府决策咨询方面,我区成立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聘请48名来自不同领域的行业精英和杰出人士作为区决咨委委员。各镇(街道)和区相关部门也相应成立决咨委,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献策,为政府治理走向公众参与、公众治理迈出了可喜一步。

 

第四,顺德具有悠久的改革传统,且毗邻港澳,实施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各方面条件得天独厚。

 

香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飞跃,社会管理高效有序。香港社会管理的重要经验,就是政府、社会、公民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建设、管理秩序良好、充满活力、开放文明的公民社会。顺德毗邻香港,人员往来密切。顺德经历多次改革,具备悠久的改革传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这为顺德社会体制改革借鉴香港经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需做好顶层设计

 

虽然我区在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方面起步较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社会管理改革非常复杂,有些困难可能比搞“大部制”改革更突出。为此,我区的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工作必须大胆改革,细心谋划。具体包括:

 

(一)顶层规划,配套实施。

 

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是全社会资源的再调整,牵涉面大,确定责权、建设机构、完善法律等都需要一个过程,只有从顶层的高度来整体规划,配套实施,才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为此,我区计划将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放在整个改革工作的最顶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并用其统领我区正在筹划的农村综合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从而实现整个改革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与传承性。我区专门成立由省编办、省港澳办等上级部门指导,区属相关职能部门及社会专业研究机构参与的核心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推进该项工作。

 

(二)统筹兼顾,转型发展。

 

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是为了解决“经济腿长、社会腿短”这个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但顺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没有改变,蛋糕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好。因此我区在进行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同时,还将确保统筹兼顾,发展经济。通过实施“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这一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两手抓,两手硬”的目标,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提供经济保障。

 

  (三)立足区情,借力推进。

 

香港、新加坡在社会建设与管理方面走得早,走得好,很值得我们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区计划加大向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学习力度,从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地区行政、法定机构运作、行政审批等方面入手,全面研究他们的经验做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同时我区在改革中还将取智于民,通过向专业科研机构购买服务,委托其参与研究我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实施方案,为我区推进该项工作提供专业意见。

 

三、实施社会体制改革要抓住重点

 

开展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关键在理顺政府职能定位,加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协作,促进社会自治发展三方面。为此,我区将抓住重点,稳步推进。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厘清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做好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分权,建设“小政府”;通过规范社会组织管理,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自治、自律和自我发展新机制;通过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民生社会方面的投入,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分配新体系;通过加强民主法治社会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权力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社会管理新格局;通过加强社会矛盾化解、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和驾驭能力,解决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中的新问题。

 

下一步,我区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合理界定政府、市场、相关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把应该由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承担的职能有序转移出去,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法定机构、实施特许经营等多种形式,推动社会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和高效化,改变政府直接管理过多,大包大揽的积弊,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由“管制”向“服务”、由“划桨”向“掌舵”三个转变。

 

二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完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作用,建立切合基层实际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与社会的联动机制。在村(社区)基层设立社情民意室,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共决策咨询委员、政府干部下访制度。完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政府决策透明度,将政府的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下,建立有效监督机制,方便社会监督。完善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充分协调、照顾、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立社会诚信体系。

 

三是进行法定机构试点改革。我区计划按照“政社分离”、“政事分离”、“管办分离”的原则进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在此基础上,我区将试点对那些承担特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机构、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机构、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机构以及其他公益性机构设定为法定机构,合理界定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与法定机构之间的关系。

 

四是大力发展社会组织。这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要害所在。政府要“放权”,把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权让出去,但社会管理不能缺位,必须由社会组织“接力”,把政府让出的这一块填补起来,这样,政府职能转变才能实现,社会组织的作用才能发挥。我区要改革行业协会的体制和管理模式,形成一支按市场化原则运作的行业协会群体。建立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扶持新机制,探索降低准入门槛,实施有效的财税扶持,大力培育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社会救助等社会组织。加快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模式。逐步建立起政府推动、民间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新格局。

 

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任重道远,意义重大,我区将变压力为动力,借鉴先进经验,做好改革尖兵,稳妥高效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