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教育学院学报:简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校本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11:04

简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校本研究

安福县城关中学    曹经富

一、什么是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是把关于新课程改革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以解决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校教育者(主要是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充分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研究活动。

二、校本研究的价值

首先,应具有将素质教育理念、新课改理念转化为学校教育者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作用。其次,有助于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推进校本管理,形成办学特色。其三,有助于研究主体即广大教师素质的提高。其四,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校本研究的特点

一是研究对象的具体性、生动性。要求将立足点放在解决新课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育实践结合产生的新困惑上。二是研究主体的广泛性、参与性。研究的主体是学校的广大教师,学校的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校本研究。三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灵活性。校本研究需要多种教育科研方法的综合运用,如观察、访谈、调查、总结、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预测等。可灵活选择和确定研究方法,如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等。四是研究过程的描述性、反思性。通过教学笔记、教学日记等形式将研究对象尤其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或发展过程如实地记录下来。同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自己与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五是研究价值取向的应用性、创新性。

校本研究是以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基本研究范围,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将成果直接运用与教育教学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活动。

校本研究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1、校本研究的选题“以校为本”:校本研究的选题来源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视学校的实际需要而定,直接针对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办学特色,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自定和自为”的课题,并且根据学校发展和条件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校本研究的价值取向以“效果和过程”为本:校本研究关注效果,是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强调对教育教学的改进功能,也就是说,校本研究必须在最短的、一定的时间内产生效果,对教育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实效。校本研究关注过程,是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强调边实践边研究。实践是衡量科研方向性和效用性的最好标尺,要求校本研究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与研究的相互促进过程中,实现校本研究的价值。同时,关注过程也是强调教师的参与,强调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在这个意义上讲,校本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的过程。校本研究最终价值的实现表现为三点: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材、教师的成长。

3、校本研究的主体以学校教师为主本:这有三层意思,首先,校本研究是“教师自己的行动”,它追求的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因此,研究质量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他们主动的参与,而不是被动的参加,研究的内容、范围、深度及要实现的目标等都由自己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确定;其次,研究的过程是弹性的,可以随时修改,研究的方法、技术根据研究的需要而采用,而不局限与特别的方法和技术;第三,校本研究强调了合作与互助,特别是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同时有专业人员的辅助参加或叫专业引领,专业人员的指导、参与,而非领导或替代。

四、校本研究的过程

一是发现与提出问题。二是确定研究问题或研究课题。三是研究方案设计。四是收集资料。五是分析资料,形成事实,得出结论。六是撰写研究报告、论文或体会。七是研究结果的应用。

五、校本研究的评价

当前需要注意对校本研究成果形成的认定,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日记、教学笔记、教案分析、教学体会等都是校本研究成果,同时更要看实践效果是否有效。为此,学校科研管理要作以下改进:一是要改进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中对研究成果的认定,扩大研究成果认定的范围;二是要注重过程考察,将有无过程作为重要评价的内容;三是要注重校本研究的效果,并对效果作全面的分析;四是要为校本研究创造宽松、自由的研究范围,尊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主动性与创新精神;五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对校本研究给予鼓励支持。

六、校本研究实现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校本研究是对传统教育研究范式的改造,突出“校本”特征,不刻意要求对研究过程的严密设计,摆脱了传统教育研究过分强调严谨的文献分析和统计测量的羁畔,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不需要经过严格的研究方法训练就可以亲自操作的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校本研究的开展还是有一定程序的。

1、发现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校本研究的起点,首先要对学术教育教学实践,包括学校管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等进行问题诊断,分析已有的实践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按新课改要求的教育观念、教师素质与教育教学方式有哪些差距,与其他学校、其他班级、其他教师相比有那些不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找出学校发展、教师个体发展以及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是开展研究的前提。

2、确定研究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特别是新课改的实施,对学校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方式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我们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困惑“问题就是课题”,广义的讲,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问题,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筛选出一定的问题进而确立为课题进行研究。因此,在发现问题后,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筛选出真正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有重要价值的主要问题,同时又是研究者感兴趣的,具有研究能力和条件的问题,确立为课题。然后通过一定的申报立项形式确定下来。                                                                                                                                                                                                                                                                                                                                                                                                                                                                                                                                                                                                                                                                                                                                                                                                                                                                                                                                                                                                                      

3、设计研究方案:研究课题确立后,要先部分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方案的设计包括总体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步骤及计划时间的制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等(后边专门讲方法)。研究方案形成之后,在实施过程中还可根据研究的实际进展情况进行修改。

4、实施研究方案:这是研究行动的过程,是研究的主体。是教育实验的过程,是收集资料的过程。这里讲的收集资料不是指片面的收集文献资料,而是指围绕研究对象收集实验资料,这是研究的具体落实。没有收集到第一手资料,课题研究就会落空。主要通过实验、观察、测量、问卷、访谈等手段,收集研究对象各方面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分析,以区分材料所包含的真实事实与虚假事实、主要事实与次要事实,典型事实与个别事实,必然事实与偶然事实,孤立事实与联系事实,由此得出关于研究对象整体的、全面的认识。

5、形成研究成果:通过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的过程,为拟定研究报告、论文或体会打下了基础,通过成果撰写,进一步理清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同时,再把这些方法或策略运用到实践中解决问题时,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观点,这就为下一轮的研究提供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