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街许褚背景音乐:优秀研究成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07:04
编者按:“十五”、“十一五”期间,我省研究者主持了一批国家、教育部、省级教育科学研究重大(重点)课题,取得了众多优秀研究成果。为积极宣传、推介这些成果,扩大成果影响,进一步增强我省研究者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力和为行政决策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在全国的学术地位,我办决定择其精要,以成果简报形式编印发送。此乃第一辑,研究者主要为我省教育厅、教科院人员,分别是:周稽裘(“全面小康和教育现代化时期的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研究”)、丁晓昌(“江苏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方国才(“建设学习型学校——迈向学习型社会的学校管理创新计划”)、杨九俊(“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魏所康(“江苏教育公平状况研究”)、彭钢(“中国普通高中发展战略研究·江苏承担部分”)、马成荣(“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
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时期的
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研究
一、课题概况
课题名称: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时期的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研究
课题类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类)国家重点课题
课题主持人:周稽裘
核心组成员:马维娜、王一军、张扬生、尤敬党、徐丽华、张廷亮、夏松、高锡鹤等
研究周期:5年(2004-2009年)
结题时间:2009年11月(鉴定等级:优秀)
资助经费:9万元
成果主件:《教育现代化: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描述》(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二、主要观点与重要结论
(一)建立教育生态链是教育现代化在特定历史时期实现新发展的新理念与新模式
教育是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情势必然呈现一种整体的关联性态势,表现为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关联和教育生态内部各要素间的某种自然关联,其显著特征是动态平衡性。这种动态平衡也是二次现代化与一次现代化的重要区别,因为从本质上讲,二次现代化是一种世界范围的生态转型,“和谐”所反映的则是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处于这种一、二次现代化交替变更、多种文明重复叠加的时期,理性与人本的交融,繁荣与有序的协调,整体与局部的统筹,是教育现代化新发展观生态理念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各类教育,是教育现代化新发展观在实践方式上使之可持续的重要选择。因此,必须从剖析近30年来我国教育现状的三大难题(即“穷国办大教育”、“大国办强教育”、“古国办现代化教育”)出发,构建与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时期相匹配的供给生态、制度生态与文化生态。
(二)完善政府财政性投入的保障机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公益参与机制是教育现代化新发展供给生态的重要机制
为了确保政府财政性投入在教育供给生态内重要地位,不仅要坚持对宏观投入增长状况的监测和督导制度,而且必须完善微观投入的保障机制,即明确保障目标(如工资、安全、运行条件等)、建立保障水平的标准、规范保障实施过程、建立保障结果的督查和问责制,从而使政府的保障作用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社会公益参与机制与政府投入保障机制、市场调节机制一起构成教育供给生态链。在民办教育是重要的社会供给渠道、企业是重要的社会供给主体基础上,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公民社会建设,社会公益力量尤其应当是被唤醒和被扶持的新型社会供给主体。其中,“企业留本冠名认捐”的慈善捐赠方式和“冠名认捐基金”运作方式,是创新公益捐赠机制,妥善处理企业公益捐赠与经济承受能力的矛盾,实现企业和社会“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供给生态需要供给与保障机制的实现。
(三)对优质资源分配的新理解和对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解读,是教育现代化新发展制度生态的重要环节
就当前优质资源分配的社会矛盾而言,不仅具有原先体制的痕迹,即国家分配机制的保障性缺失,而且具有新背景下阶层分化的特征介入;不仅在于社会的阶层分化制造出了与之相应的受教育人群的阶层分化,带来了教育需求的重大转变、教育利益的重新分配和教育公平理念的巨大挑战,而且在于阶层分化制造了新的社会权力运作结构,引发了政治、经济、文化与其之间的关联性运作。因而当前所面临的挑战,不仅具有优质资源稀缺本身所带来的矛盾,而且有优质资源分配中公共教育政策的不合理运作,即缺少政策制定前的预警机制、政策执行中的调节机制以及贯穿政策制定与执行始终的反馈和监督机制。就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解读而言,在当前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必须坚持相对公平的普惠性原则,但相对公平是有限公平;第二,现阶段若不谈效率则只能是低水平的公平;第三,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兼顾应始终如一。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制度生态需要合理的分配机制与均衡发展的协调机制的实现。
(四)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课程改革、学习方式变革、高考制度改革与学校管理改革,是教育现代化新发展文化生态的实践平台
在课程改革方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满足大众要求,体现选择性,实行模块化加学分制的改革,解决教育面向人人的问题,并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二是体现整体结构的全面性,进行课程设置的全面性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既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也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三是以终生教育理念改造国民教育,分别体现在学制体系上构建人才立交桥,突出人的素质为本,强调人的终生学习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学习方式的变革方面,信息时代的学习有其自身的时代性与特殊性,它是基于资源平台的开放式学习,是基于跨时空平台的终身学习,是基于多元化支持平台的自主学习,是基于共享互动平台的协作学习。由此,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教育实践思路就是: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把学习文化变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将学生素质发展的重心放到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上;学校管理重心转向创新性的学习管理。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文化生态需要互补与融合机制的实现。
在高考方面,从我国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发展需要出发,高考在功能重新定位的同时需要实现制度转型。一是面向高中课程考试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二是面向高考录取制度的多样性。
在学校管理方面,其改革的起点同样应当放在多样性和自主选择性的制度设计上。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式的需求,要在国家统一要求基础上,促进学生、学校的多样化发展,为学校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制度保障。对国家,实行集权与分权结合,体现民主性;对学校,实行现代学校制度,使其自主发展;对学生,在统一规范基础上满足学生自主性、多样化需要,并实际体现在课程管理制度和弹性学制上。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文化生态需要多元文化互补与融合机制的实现。
(五)公共教育政策的整体框架设计,是构建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生态链的策略性保障
就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供给生态而言,其公共教育政策的整体框架设计是:第一,完善优化供给机制,多种渠道,增加教育供给总量;第二,依法治教,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充分保障基本教育供给;第三,构建运行市场竞争机制,扩大教育供给,提高教育供给效益;第四,构建社会公益性投入的激励机制,促进教育供给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就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制度生态而言,其公共教育政策的整体框架设计是:第一,坚持基本教育权利的平等保障原则,即人人享有的义务教育权利保障,特定群体义务教育权利的补偿保障,推行学前三年和高中阶段普及教育,延伸并巩固义务教育;第二,坚持参与机会的平等原则,即建立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平等制度,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保证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保证劳动就业制度的机会公平;第三,坚持促进共同发展的有限差别原则,加快实施非义务教育阶段边普及边均衡策略,以存量保公平、增量扩资源为原则,既总体上坚持公办优质学校入学机会的公正分配,又有利于统筹社会资源,加快优质学校总量的扩大;第四,坚持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原则,包括政府统筹和社会政策统筹两方面。
就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文化生态而言,其公共教育政策的基点,是与中国教育向大众化转型的基本特点相一致,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样,在课程政策上,一是以模块结构实现多样化与选择性的结合;二是实现以学分制管理的选课制度;三是以校本课程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高考政策上,实行面向高中普及与面向高校选拔的多样化、多选择的命题与科目设置制度,改革高校录取方式,实行统一录取和高校自主录取相结合的政策。在管理制度政策上,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主动发展。
(六)理性与人本交融,繁荣与有序协调,整体与局部统筹,是教育现代化未来进程中的崭新课题
要与时俱进地把握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目标任务:第一,跟踪人类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及时引进教育科学研究之中,建构真正符合人的素质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在现代科学水平上寻求理性与人本的圆融;第二,应对教育普及的巨大进步所伴随的复杂性挑战,统筹受教育者群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构建统一的公共政策和选择性的社会政策相结合的管理平台;第三,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制度框架内和民主开放环境中,探索决策博弈机制和动态生成的运行机制;第四,构建与和谐世界相匹配的跨文化理解教育;第五,开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
三、结题报告概述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主要通过对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三大教育难题的剖析,试图建构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供给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并将最终旨归定位于公共教育政策的整体框架设计上,从而形成一个在新发展观指导下的、联通理论与实践的、具有战略性目标政策制定的教育现代化研究。
本课题既具有一定“时效性”,它是对教育现代化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总体描述,是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供给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之生态链的建构,更是此一进程中公共教育政策的特有框架设计;本课题也具有一定“长效性”,因为任何教育现代化研究都不会横空出世、无本无源,必然是不同历史时期研究的有机衔接与合理扬弃,它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拓展性铺垫。与此同时,本课题建立在对4600人左右的问卷大调查基础之上,且以江苏的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为整个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典型个案。这些对新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实践操作与政策设计,都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意义。
(二)研究内容
1.中国教育现代化百年回眸
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中国人一百多年来的不懈探索与理想追求,也是中国教育从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文化层面一步步深入变革的现代化历程。我国自近代以来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百年多年进程,总体来说,以三个主要历史分期点为标志,主要包括鸦片战争之后开始的以物质层面探索的教育现代化起步阶段,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前后涉及制度层面的教育现代化深入探索阶段以及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阶段。依据这样的阶段性分期,本绪论着力把握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教育现代化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中的自身特性;二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视野;三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各地开展教育现代化实践的不同特点。
第一,从传统走来,现代教育的兴起,表明的是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历程中自身的一些特性。概括地说,中国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早期探索与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实现对传统教育不断变革的过程,也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启蒙过程。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特点,可以借用邬志辉教授提出的对传统教育的三次超越的分析加以概括:第一次是教育现代化意识萌芽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形成的“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潮;第二次是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的20年间,西学开始从制度层面进一步攻破儒学教育的传统壁垒,维新派倡导伸民权、抑君权、废科举、兴学校,实行君主立宪制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教育制度;第三次是发生于《青年杂志》创刊(1915年)之后的不到10年的时间里,西学从文化精神层面上全面、彻底地摧毁了儒家文化教育传统。
第二,向世界学习,西方教育的传入,表明的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视野。总起来说,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对传统教育的超越过程,实质上是借鉴西方教育现代化理念逐步改革传统教育的过程。无论是洋务教育、维新教育还是新文化的教育都是以西方社会的文化教育模式为参照系的,“五四”运动使教育的变革达到了高潮。在这一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向外国学习的意识和借鉴他们的经验运用于我国教育实践,形成和丰富自身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观点和思考的意识非常强烈。
第三,为未来探索,一次教育现代化的践行,除了关注新中国至“文革”前的教育发展外,更主要呈现的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各地教育现代化实践形成的不同特点。要言之,中国教育现代化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艰辛摸索与不断探索后,从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文化层面的教育改革逐步深入,这是一个伴随着人类社会巨大变革的进程,是一个从自然融入转变为自觉推进的进步过程。综观我国各区域当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都是在现代教育理念先导性的引领下,彰显出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现代化双重并举、相得益彰特征的过程。现代化的本质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它在获得高速增长的物质进步的同时,又会伴随产生模式和体制巨大变革的新发展形态,它的价值在于以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促进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诸方面和谐地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文明。事实上,中国百年的教育现代化运动,已经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并正在开始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更为伟大的转变,并为未来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
2. 教育现代化新发展:一个崭新的历史命题
虽然早期教育现代化的探索和改革开放以来前20年的实践为我们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时期,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首先是因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发生了新的变化;其次是党中央对当代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再次是教育自身的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样,以什么样的新发展去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需求,就成为当代教育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在上述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我们将对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时期的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只定位于“新发展”上,主要解决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发展面临的三大难题,即穷国办大教育,大国办强教育,古国办现代化教育。
关于穷国办大教育,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教育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而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教育总投入以及保障机制的建立,还有许多不足与困难。
关于大国办强教育,我们的教育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首先是东、中、西部之间表明出明显的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其次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在竞争性领域又加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再次是受教育人群的保障水平不均衡。在解决这一问题中如何有效地加快发展,同时又要努力体现社会公平,这是一对必须破解的矛盾。
关于古国办现代化教育,我们的教育发展还很不全面。从宏观上讲,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很快,普及水平超常规跨越,但教育结构、质量、效益诸要素的发展相对滞后,表现为教育生态未处于优化状态。从微观上讲,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原因,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实施面临许多困扰,传统的精英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成为现代教育向全民终身教育转型的瓶颈制约。加上市场体制下的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机制,导致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他育,重知识、轻能力,重应试、轻素质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素质发展不够全面。因此,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正确处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冲突,面向人人、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是必须破解的又一道难题。
在谋求解决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的三大难题时,需要在深度市场化条件下坚持改革创新,形成破解三大难题的教育改革新机制,包括总量供给与保障机制、资源配置与利益协调机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教育文化的创新与融合机制。这些机制谋求的是与经济、社会、文化的统筹发展,实现的是资源供给、体制机制、观念文化之间和谐发展的生态格局。因此,整个课题围绕如何探讨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供给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将最终研究目标定位于公共教育政策的整体框架设计,从而形成一个在新发展观指导下的、联通理论与实践的、具有战略性目标的政策制定的教育现代化研究。
3. 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供给生态
就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供给生态而言,主要解决的是教育总量供给不足的问题。穷国办大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资源不足,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人们的教育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由量的需求转向质的需求,由一元需求转向多元需求,由生存性需求转向发展性需求,由一次需求转向终身需求。这样,历史上由政府包揽的一元办学机制,虽然在计划经济时代发挥了主要的作用,但现在却遭遇到了挑战,因为事实上单一的政府供给机制已经失灵,因此,完善的教育供给生态应该是政府主导下的多渠道,包括市场机制和社会公益机制共同构建的供给生态。为此,本课题对当前社会公益机制的创新作了专门的研究。
传统的教育供给的政府主导体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总量供给不足。主要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之间的基本矛盾仍然非常突出,由此派生出资源的稀缺性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二是政府供给机制自身的不完善。主要指政府的供给没有真正实现保障作用,常常随着人治出现波动,造成“年年有增长、年年无保障”的供给格局。即使实行“三增长一优先”的宏观监测引导政府投入的稳定性,但也因为缺少科学微观的保障机制而导致管理失灵。因此,必须从单纯扩大供给走向有保障供给,因为总量供给够与不够的本质是保障问题。具体来说,政府要在过去“三增长一优先”、强调宏观监测的基础上,建立保障发展的微观机制。一是要有保障目标,即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保贫困生、保发展;二是要有保障水平,要有国家与各级政府的相应的保障标准;三是规范保障实施,坚决制止经费不到位或乱收费;四是完善保障结果的监督和问责,不仅要有督导,还要有审计与监察。这样,才能使政府的保障作用建立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
解决总量不足的措施,是在依法保障政府公共教育投入的前提下,在教育供给尤其是非义务教育供给领域适度引入市场机制,运用成本分担原则,实现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政府资金缺乏和机制不完善之间的平衡。这也是由市场机制的特有功能决定的。市场机制虽然具有资源优化、提高配置效率的功能、筹措资金的功能与供需平衡的功能,但市场机制也有其固有的弱点,表现为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如果不加规制,就不可能真正保障合理的教育供给;市场调节具有趋利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利益经济,不可能自动作为公益力量来调节社会公平,扶助弱势群体。
由于政府教育财政的直接供给不足以及市场机制固有的营利需求、谋求回报所带来的不完善,使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成为问题,这就迫使人们思考除政府、市场外,必须谋求社会公益机制,形成一个与多元教育需求相匹配的多元供给机制,保证以多元化的供给与保障机制满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事实上,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加和积聚,也使供给生态的创新成为可能。本研究着力从两方面探讨了社会公益机制问题:第一,探讨社会公益参与的新机制。这是本课题在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供给生态部分对教育供给“公益参与”的应用性理论创新。中国的特殊问题是中小企业很多,本身拥有的自有周转资金较少,要在不妨害他们经营利益的基础上建立募捐机制,就要改善公益运作机制,一是实行国家税收优惠,二是将捐赠的基金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运作,即冠名留本。本课题在剖析常州、无锡两个基金会探索“企业留本冠名认捐”的慈善捐赠新方式案例基础上,提出了基金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运作的新机制理论,创新社会慈善捐赠方式,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公益发展共嬴的和谐局面。第二,探讨社会公益参与的理论解释。认为经济的富裕、制度的激励和内在的意愿已初步形成我国发展社会公益的可能基础。首先是作为物质基础的财富积累,其次是作为制度基础的政策鼓励,再次是作为意愿基础的内在需求。
在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公益三位一体的总量供给机制中,公共教育政策的整体框架设计是:第一,完善优化供给机制,多种渠道,增加教育供给总量;第二,依法治教,建立完备的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充分保障基本教育供给;第三,构建市场竞争机制,扩大教育供给,规范运行管理,提高教育供给效益;第四,创新社会公益性投入的激励机制,促进教育供给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4. 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制度生态
就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制度生态而言,主要解决的是教育优质资源的高位均衡过程的配置问题。在解决了总量供给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对教育又有了新的期盼。大国办强教育,提出的就是教育优质化的问题,带来的是高位均衡的要求。如果说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供给生态所要解决的是教育基本资源的配置问题,那么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制度生态所要解决的难点则是教育优质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问题。它既要在不断扩大优质资源总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的高位均衡,又要伴随扩大过程对现有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公平合理分配。这里,合理的分配机制与均衡发展的协调机制,正是围绕扩大和配置优质资源中解决效率与公平这一矛盾的制度安排,也是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与教育秩序的显现和形成制度生态的重要支柱。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矛盾冲突逐渐显露,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也日益突出。这种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有教育不均衡的加剧,包括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和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二是新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产生,包括城市学校中的新二元文化结构、城市贫民对优质资源的无法享用。造成这些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原因,不仅具有原先体制的痕迹,而且具有新背景下阶层分化的特征介入,以及资源分配中公共教育政策的不合理运作,对这些原因的深入剖析是研究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制度生态的重要起点。第一,国家分配机制的保障性缺失。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失衡造成教育差距不断扩大;二是新老经济格局交替缺少市场调节补充机制;三是政府行政管理中的民主缺失;四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烙印。第二,阶层分化的新元素介入。这里特别要提及的是资源分配中的阶层性冲突问题,更多指的是与社会的阶层分化格局有所差异的地方。尽管不少学者在阐释社会阶层时曾指出,在80和90年代初期分化而成的那些阶层,开始出现相对定型化的格局,其标志为: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和常规化。但事实是,各类阶层之间开始出现的定型化趋势并不表明教育及其各类教育需求也出现相应的定型化趋势,恰恰相反,二者之间可能出现某种差异,并可能引发社会阶层的部分流动。这表明,社会阶层分化与教育以及教育公平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第三,资源分配政策导致的不合理性。这里特别提及的是公共教育政策的警觉失灵。这种警觉失灵并不是指政策的理论制定与实际运作之间的差距没有被意识到,而是指政策在制定之初对意料中的矛盾与冲突的警觉失灵;并不是指政策本身的人文关怀因素,而是指政策制定者很少能够把自己也作为客观的研究对象的警觉失灵;也并不是指政策本身的不公平的人为制造,而是指对政策的集体无意识的默认。
这样,为了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对优质资源的强烈需求与现有优质资源不足的矛盾,一是继续增加教育投入。要推进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通过提升非优质资源和完全新建优质学校等措施,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二是要寻找有效的途径,依托原有的优质资源,在改革创新中放大优质资源。而在扩大和享用优质资源的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当前的历史时期有三个主要特点,即相对公平是有限公平;现阶段不谈效率只能是低水平的公平;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兼顾应始终如一。
依据“存量保公平,增量促效率”的重要原则,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制度生态的公共教育政策的整体框架设计是:第一,坚持基本教育权利的平等保障原则,即人人享有的义务教育权利保障,关注特定群体义务教育权利的补偿保障;第二,坚持参与机会的平等原则,即建立非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平等制度,建立完善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的国民教育体系,保证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保证劳动就业制度的机会公平;第三,坚持促进共同发展的有限差别原则,加快实施非义务教育阶段边普及边均衡策略,以存量保公平、增量扩资源为原则,既总体上坚持公办优质学校入学机会的公正分配,又有利于统筹社会资源,加快优质学校总量的扩大;第四,坚持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原则,包括政府统筹和社会政策统筹两方面。
5. 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文化生态
就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文化生态而言,主要解决的是优质化国民教育的策略落实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后普及”时代的教育转型,带来教育发展的全新转变:一是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更加迫切,三是谋求终身发展。作为古国办现代化教育,在全球多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国家主流文化与社会多元文化等都会对教育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在教育实践的各个层面出现内在的文化冲突。在这些冲突中,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冲突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一是精英教育,从人才观到质量观到社会文化形态,贯穿的都是精英教育的理念,滞后于教育事实上已步入大众教育、终身教育的当代实践,导致重示范学校建设,轻薄弱学校改造;重普通学校建设,轻职业学校发展;重一次性学历教育,轻终身继续教育。二是市场机制引入后,社会功利与人文冲突形成片面发展的功利机制,重智育轻体育,重应试轻素质教育。由此生发出问题就是:如何在多元文化与教育价值选择的矛盾、冲突与契合中建立一种创新与契合机制,其解决的对策是在课程、学习方式、高考、学校管理等方面搭建教育现代化新发展文化生态的实践平台。
在课程改革方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满足大众要求,体现选择性,实行模块化加学分制的改革,解决教育面向人人的问题,并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二是体现整体结构的全面性,进行课程设置的全面性改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既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也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在初中阶段设计了理科综合课程“科学”和文科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设计了“艺术”等。综合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统整学生校内外生活经验,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贯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学生完满的知识性格与精神品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是以终生教育理念改造国民教育,分别体现在学制体系上构建人才立交桥,突出人的素质为本,强调人的终生学习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学习方式的变革方面,信息时代的学习有其自身的时代性与特殊性,它是基于资源平台的开放式探究性学习,是基于跨时空平台的终身学习,是基于多元化支持平台的自主学习,是基于共享互动平台的协作学习。由此,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教育实践思路就是: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把学习文化变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将学生素质发展的重心放到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上;学校管理重心转向创新性的学习管理。
在高考方面,中国评价体系中的核心改革是高考制度,这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利益的异常敏感的问题。在整个教育文化生态中,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对基础教育则具有导向功能,因此,它是实现教育文化创新的一个关键点。从我国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发展需要出发,高考在功能重新定位的同时需要实现制度转型。一是面向高中课程考试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的多样化和选择性。高考考试组成多样化;可以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体现不同学习水平和发展;可以统一考试;高等学校可以自主增加考试。同时,依据高中课程有选修模块和课程的结构,形成试题内容的可选择性。二是面向高考录取制度的多样性。录取方式的多样性原则:专科层次满足省控线,学校自主录取或免试不参加考试;高端学校在国家标准下的自主录取;一般本科院校统一录取方式依次录取。命题的多样性原则:在注重知识基础的同时更注重能力的测试和综合素质的测定。
在教育管理改革方面,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其目的是要造就学校充满生机活力,创新人才辈出涌现的繁荣局面。相应的,管理体制改革的起点,同样应当放在多样性和自主选择性的制度设计上。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式的需求,要在国家统一要求基础上,促进学生、学校的多样化发展,为学校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制度保障。对国家,实行集权与分权结合,体现民主性;对学校,实行现代学校制度,使其自主发展;对学生,在统一规范基础上满足学生自主性、多样化需要,并实际体现在课程管理制度和弹性学制上。
与教育现代化新发展的文化生态相适应,其公共教育政策的基点是,与中国教育向大众化转型的基本特点相一致,满足多样化和自主选择的教育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样,在课程政策上,一是以模块结构实现多样化与选择性的结合;二是实现以学分制管理的选课制度;三是以校本课程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特色性发展的需要。在高考政策上,实行面向高中普及与面向高校选拔的多样化、多选择的命题与科目设置制度,改革高校录取方式,实行统一录取和高校自主录取相结合的政策。在管理制度政策上,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主动发展,学生在跳级、转学、选修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从而实现兴趣、特长和社会需要的最佳配置,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文化生态。
6.展望:对未来教育的一些思考
总体上讲,未来的进程应更好地把握理性与人本的交融,繁荣与有序的协调,整体与局部的统筹。一句话:关注科学与和谐。具体地说,要与时俱进地把握好以下几个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目标任务:
第一,跟踪人类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引入到教育科学研究中来,在现代科学水平上寻求理性与人本的圆融。第二,应对教育普及的巨大进步所伴随的复杂性挑战,统筹受教育者群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构建统一的公共政策和选择性的社会政策相结合的管理平台。第三,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制度框架内和民主开放环境中,探索决策博弈机制和动态生成的运行机制。第四,构建和谐世界和跨文化理解教育。第五,开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基于本研究的层面定位。本研究的层面定位是:本课题既不立足于教育现代化纯理论的探讨,也不立足于教育现代化纯技术的操作,而是立足于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公共教育政策的制定层面,试图研究的是一个介于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之间或联通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在新发展观指导下的、带有战略性目标的政策制定问题。由此,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理论探究、实际考察、个案分析、战略思考四位一体的做法,既将逻辑演绎、历史回顾和比较分析相互结合,又将教育学、社会学与未来学各学科贯通融汇,以形成一种整体、有机的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
(四)主要研究成果与社会影响
1.《教育现代化: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描述》(专著,43.2万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2.《教育现代化:研究成果汇集》(约28万字),由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包括:(1)正式发表的系列研究论文共10篇,主要在国内权威刊物《教育研究》(CSSCI、核心期刊)、《教育发展研究》(CSSCI、核心期刊)、《江西教育科研》(核心期刊)等发表,其中《教育公平中的权力制约与政策审视》还被全球发行的英文刊物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Volume 2·Number 1·January 2007)全文转译。这些论文的发表本身就表明了社会的认可与影响。(2)非正式发表的系列研究论文8篇,但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其中有3篇分别收录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的《2004年重点课题研究报告集》和《2005年重点课题研究报告集》中,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与咨询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3.《教育现代化:研究资料集萃》(约40万字),是一本“九五”以来关于教育现代化研究资料的精选,作为内部资料同样具有相当的研究参考价值。
江苏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一、课题概况
课题名称:江苏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课题类别: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
课题主持人:丁晓昌
核心组成员:王煌、经贵宝、宋旭峰、王炎、张晓霞等
研究周期:4年
结题时间:2008年5月
资助经费:3万元
成果主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专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月8月第1版)
二、主要观点与重要结论
(一)系统概述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质量问题与背景
20世纪90年代末“扩招”政策出台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在整体水平上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转变。然而,发展必然是一个不断产生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黄金时期”危机犹存,且随着大众化的深入,原先隐藏在规模扩张背后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研究认为,从现实情况看,这些质量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②合格师资的结构性短缺、③生源质量相对下降、④功利和短视行为制约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界定了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概念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定时期高等教育所具有的,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需求的特性的总和。高等教育质量观则需要从发展性、多样性、适应性三个方面来构筑。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运作过程包括:高校学术性保障、政府工具性调控、市场自发性调节、社会参与性监督四个方面。
(三)分析了国际典型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从质量保障主体的角度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分为三大类:政府主导的质量保障模式、社会中介组织主导的保障模式以及院校主导的质量保障模式。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展的趋势,着重分析了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①要建立分层、多元的评估体系;②要建立专业、权威的中介评估机构,政府发挥元评估的宏观调控作用;③要强化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与监控;④确立规范化的保障程序;⑤运用绩效指标对高校质量进行评估,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⑥要注重评估效能及成果应用。
(四)阐明了高等教育外部评估的地位、作用及运行机制,系统分析了我国目前现有的高等教育外部评估组织体系,进一步指出完善高等教育外部评估的主要思路
我国目前现有的高等教育外部评估组织体系有:①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②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进一步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评估主体与评估客体的问题、专家组方面的问题、评估指标与评估过程方面的问题等。指出完善高等教育外部评估的主要思路可以从转变评估理念、强化专业性社会评估机构的作用、进一步优化外部评估机制三个方面着手。
(五)分别对管理体制、结构体制、教学改革、师资建设、办学设施以及经费投入等影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因子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
一是高等教育管理、管理制度内涵界定与江苏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制度现状分析。具体分析了江苏近年来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①高校“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重在建设”取得显著成效。②建立“三位一体”的高校内部评估制度和体系,强化内部质量控制。③建立先进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技术支撑体系。当然,江苏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建设的“瓶颈”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教育投资、质量评价制度与质量监督制度等方面。高校内部管理制度也存在诸多缺失,亟待改革。另外,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探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二是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研究对高等教育结构概念进行界定,并指出结构优化的重要意义。对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江苏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进展以及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优化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的主要思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探索并确立科学的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引导各类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办学层次,改善高层次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努力构建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优化高教资源布局,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初步框架。
三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指明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对江苏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十五”以来,教学改革工作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探讨了深化江苏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思路,包括:改革教学内容,健全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加强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完善学分制,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制度保障;推进产学研合作,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创新教学管理,强化教学质量保障;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四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指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制约因素。针对江苏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包括改革开发以来,江苏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江苏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扩大教师规模;优化教师引留策略;建立有效的教师发展计划;健全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
五是高校办学设施建设。指明办学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与质量提升的关系分析。具体分析江苏高校办学设施现状:从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教学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体育运动场地等多个方面,运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现有实际情况,得出结论:江苏高校占地面积、校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教学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体育运动场地等几项指标无论是整体水平还是生均值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而图书资料,江苏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的增长率低于高校在校生总量的增长率;生均图书拥有量也与国家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加强江苏高校设施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分析。
六是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指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主要意义、来源渠道及评价指标。分析江苏高等教育投入现状:通过对经费构成,高教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例,江苏地方高等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与地方一般财政收入的增长、高等教育经费增长与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增长、江苏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以及江苏高等教育教学经费等多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结论:江苏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得力于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但教育经费的增长仍不能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出增大高等教育投入的对策与建议。
(六)针对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等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需要,具体分析了江苏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现状、关键举措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与思路
一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阐明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与特征。论述了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的分析,得出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发展规模、创新能力、论文质量三点。进一步提出江苏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确立原则、建设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路径、贯彻科学发展观。
二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对江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主要进展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而提出提升江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思路:既要发挥政府在质量保障中的调控作用,又要发挥行业企业在质量评价中的主导作用,还要发挥高职院校在质量保障中的主体作用。
三是高等继续教育质量保障。首先阐明高等继续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高等继续教育质量保障的模式以及影响因素。并从规模与结构、主要进展、存在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对江苏高等继续教育质量保障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指出发展战略、经费投入、管理体制、教学改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提升江苏高等继续教育质量保障的思路。
四是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障。首先阐述了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简要概括了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趋势。对江苏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现状进行分析:探寻了江苏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探索经验与质量保障经验,并分析了现有质量保障体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提升江苏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的思路与建议。
三、结题报告概要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扩招”政策出台之后,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迎来“黄金十年”,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等方面亦取得众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随着大众化进程不断深入,原先隐藏在规模扩张背后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露出来。同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激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在办学投入、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变革成效未尽如人意。
江苏历来重视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就在致力于构建适应经济发展和符合人民需要的现代教育体系,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跨入新世纪以后,高等教育面临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挑战。自2002年起,江苏高等教育调控发展速度,将原先的18%调节到12%,使全省高等教育规模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2006年,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首次明确提出“教育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必须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因此,开展本课题研究恰逢其时,现实意义深远。
江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步较早。1996年,江苏在全国率先扩招,提前步入跨越式发展轨道。到2007年,全省有普通高校120所,在校大学生156.8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为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江苏省根据教育部的部署,结合省情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建成了一批水平先进、开放共享、引领示范的优质教育资源;二是大力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成效显著;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格师资的量与质显著提升;四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五是深化管理改革,强化质量保障。同时,积极推进高职教育集约发展,已经形成集群式发展、集团式发展、集合式发展3种模式。
江苏高等教育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经费投入与教学工作的客观需要仍不相适应,投入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和行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专业设置不合理所导致的人才结构性余缺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仍比较突出;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持续增长,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人民群众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矛盾;教师队伍总量不足、部分师资质量不高和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新兴学科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教师相对缺乏,部分高职院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师精力投入不足,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急需提高;实践教学有待加强,支持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等。
总体而言,质量问题必须得到正视及重视,要通过深入研究,逐步加以解决,高等教育质量滑坡的趋势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遏制,高等教育大众化才能更加健康、持续、繁荣发展。在这种深厚的现实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国际比较研究的视角,立足于江苏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际,既回顾历程,审视实绩,总结经验;又瞻望前景,提出方案,积极实践,努力为构建“高教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整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成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今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课题旨在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理论创新,推动实践探索,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挥引领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作出有意义的尝试。
1.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践,较为深刻地分析了江苏在高等教育结构、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设施建设、教育投入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分别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的着力点,为参谋咨询,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服务
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方面,明确提出要尽快实现宿迁和泰州两市独立设置普通高校,进一步做强苏北高教资源。发挥中国矿业大学等在徐州各类高校的优势,为建设苏北人才高地提供必要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这符合江苏省提出的“两个率先”,“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和建设“高教强省”的要求。在教学改革方面,梳理了“十五”以来江苏教学改革工作取得的重要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并为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指明了思路,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充分肯定了江苏高校教师队伍总体素质较高、基础较好、水平较齐的良好局面;同时,还指出了存在地域分布、校际分布、建设投入不平衡的现象;高水平教师及名师不足、师资队伍学缘结构趋同化也是一直困扰师资队伍建设的难题。课题研究在现实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特别提出了建立有效的教师发展计划,发展教师的领导力,创建优良环境支持教师发展。
在办学设施建设和教育投入方面,课题研究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分析,纵向比较,得出了大量极具说服力的观点、结论。例如江苏高校占地面积扩大与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基本同步的,生均校舍面积并不存在大幅度降低的问题;图书资料生均占有自2006年以后逐步回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的增加倍数保持在较高水平,且超前于在校生规模的发展规模;教学用计算机的拥有量和多媒体教室,无论是全国最低水平还是江苏最低水平都超过标准要求。这些结论有力地回应了自高校扩张以来社会的疑虑和责难,认为高等教育办学设施跟不上办学规模发展的速度是不符合江苏实际情况的。在教育投入方面,虽然江苏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得力于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但教育投入仍不能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研究提出了诸多解决增加教育投入的思路,值得推介。
2.研究探索了江苏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高等继续教育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为全国同类型高校质量保障工作提供了借鉴,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研究生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与之紧密相关、较为突出的有三个方面:发展规模问题、创新能力问题、论文质量问题。比如学位论文质量,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成为屡遭世人诟病的焦点。课题仔细研究分析了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构建江苏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路,包括指导思想、原则及路径选择。
近年来,江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丰富江苏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高职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活力不断增强;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大。当然,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保障和提升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需要进一步健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的组织体系,着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诊断和预警为目的,促进高职院校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对政府而言,建立合理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标准和评估体系,采取适当的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制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是促进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江苏各个类型的高等继续教育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自学考试得到稳步健康发展。到2006年,江苏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高校有109所,其中普通高校94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15所。普通高校在积极发展函授、夜大学、成人脱产班的同时,还积极发展网络教育、自学考试、各种培训和技能鉴定以及高等职业教育,使江苏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等继续教育体系。今后一个时期面临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经济产业结构战略性挑战对千百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苏高等继续教育必须进一步优化教育体系,提升办学效益,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以优质的教学支持服务为核心竞争力,还应加强政策引导,推进国际合作,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
我国远程教育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外远程教育的办学经验而展开的。1979年2月随着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的开学标志着江苏现代远程教育正式起步。当前,江苏现代远程教育在质量保障方面作出的探索有确立了远程教育质量观、突出了教学资源建设的作用、加强了学习过程控制、强化了学习支持服务、创新了教学管理等。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保障现代远程教育质量,还可从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加强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多种媒体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如名师引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精品课程网络化、课程资源库建设等;推动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如构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强化学习中心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加强远程教育过程管理与监控,如制定远程教育质量标准、规范教学管理过程、建立全面质量管理机制、健全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等;建立远程教育学分互认机制。
3.研究内容及方法的主要创新点
⑴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问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涉及到高等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本课题在总结近年来江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质量保障体系涉及到的宏观层面的区域社会文化及管理制度因素,同时还对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因素和关键环节——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质量控制以及外部评估等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并进而对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继续教育、远程开放教育等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问题,进行了数据分析、具体论证。
⑵着眼于江苏实际情况,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本研究很大程度上客观反映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江苏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实际问题和已经采取的战略对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在对实际情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适时性、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本课题致力于构建江苏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课题主要参与成员都是活跃在江苏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一线的专家学者,他们在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经验,有的已经在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一定的建树,能够在对高教质量问题方面有较为深切的感触基础上展开多层面的探索,从实践中来,进而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去指导实践,突出亮点和难点,强调操作性,更客观、更科学地反映出江苏高校质量水平的差异。
⑶系统总结经验、推动理论创新,有利于建立具有江苏特色、科学、规范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就在致力于构建适应经济发展和符合人民需要的现代教育体系,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世纪之交,江苏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遭遇到严峻挑战,其中就包括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的问题。江苏历来重视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从2002年起,江苏调控发展速度,将原先的18%调节到12%,使全省高等教育规模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应当指出,“九五”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是同时伴随内涵提升和质量提高取得的进步,之后,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工作重心和主旋律转到了提升内涵、提高质量上来。在抓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方面,江苏集中在三个方面作了突破: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科研及其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此外,江苏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课程教材结构、人才培养模块结构、科研开发结构,通过构建结构优势来提高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的质量水平,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倚靠投入,江苏探索出一条新途径——向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学校还本,当期成本、延期支付、适度透支的发展之路,聚积了与百万大学生规模基本相匹配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将高等教育发展的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⑷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有利于江苏高等教育下一阶段可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有利于比较全面地认清制约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出深入的思考。如财政投入、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设备等教育投入历年来增长很快,但还未能充分满足学生增长幅度。除建立长效机制另外,多利用社会融资渠道,是今后工作的着力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模式过于同一,江苏可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中的管理制度做出创新。二是有利于引导高校在省内区域中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在发展中求质量。夫物芸芸,各归其根。江苏省内高校植根于江苏这片沃土上,随着长三角联动一体化、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高校可以在服务地方中大有可为,能够通过向社会提供服务来保障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江苏目前已经有120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44所,高职院校76所,涵盖了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各种类型,每一所高校都有特定的办学方向,趋同或是个性不鲜明,都不可能具备长远发展的优势,而且还极大浪费有限的教育资源。
(三)主要研究成果与社会影响
1.《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专著,33.8万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2.论文:①《积极探索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中国高等教育》,丁晓昌,2007/Z2;②《江苏高等学校质量内涵建设的新进展》,《江苏高教》,丁晓昌,2008/02。
3.主要社会影响。研究系统总结了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经验举措与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很大程度上还原了高等教育发展到后大众化时代后所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并运用详实的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江苏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高教强省”的道路上,针对实际问题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和经验教训,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并深入探讨了江苏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保障问题,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为进一步构建省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作出了有益的理论准备与路径探寻。
建设学习型学校——迈向学习型社会的
学校管理创新计划
一、课题概况
课题名称:建设学习型学校——迈向学习型社会的学校管理创新计划。
课题类别: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
课题主持人:方国才。
核心组成员:成尚荣、孙孔懿、蔡守龙、程振响、蔡飞、尹坚勤、丁伟红等。
研究周期:5年
结题时间:2009年10月。
资助经费:3万元。
成果主件:⑴“建设学习型学校——迈向学习型社会的学校管理创新计划”结题报告;⑵《学习:学校发展力——学习型学校建设的理性思考》(专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⑶《学习:学校发展力——学习型学校建设的行动案例》(案例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二、主要观点与重要结论
1.学校不同于一般性社会组织,它还承载着“培养人”这一特殊职能,这就决定了“学习型学校”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规定性:它既是一种学校管理理念,又是一种学校教育理念,兼具管理学和教育学双重属性。
2.“学习型学校”意味着新形势下学校办学模式的创新,规定着包括教育与管理两大分支的整个办学活动的方向。其中,教育活动是主体,管理活动是保障。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需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提供保障,而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也只有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提供保障时才能获得自身应有的价值。单纯依靠教育活动或管理活动单方面的改革,都不能达成“学习型学校”这样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办学目标。
3.“学习型学校”不是一个静止的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在社会大环境中不进则退的动态过程:在时代前进的裹挟力与竞争环境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学校组织及其成员在统一目标激励下,通过学习、思考、行动,不断实现整体超越。
4.“学习型学校”的基本特征如下:⑴学校成员对“学习型学校”及其要素、特征与意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与理解;⑵有激励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的远近配套的学校目标;⑶能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从改进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入手,追求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管理效能;⑷重视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思维品质的优化,注意从经验教训中学习,重复犯同样错误的现象趋于减少;⑸经常性的反思与有效的反馈,使得成员与组织在学习、思考和行动中的障碍得到有效消除,逐渐减少;⑹成员间以尊重与互动为基本的交往方式,具有组织凝聚力和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富有生命活力;⑺重视校园学习文化的建设,具有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⑻组织和成员的综合素质稳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学会学习、学会系统思考、学会创造、学会自我超越,学校办学水平为社会认可。
5.“学习型学校”这一概念,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把握:⑴整体地把握。“学习型学校”是若干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环节和一系列特征的综合,其中任何一个单独的环节或特征都不能代表它。例如,我们不能说“学习型学校”就是“学习”,也不能说“学习型学校”就是系统思考。⑵动态地把握。“学习型学校”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体,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修炼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止的终端。它是一个不进则退的过程,时时可能恢复到它从前的状态。⑶虚实结合地把握。“学习型学校”不是脱离学校原有组织而另起炉灶,而是通过学校原有组织的改进提高组织效能而体现的。如果说原来的学校是有形之“器”,那么“学习型”则是形上之“道”。这就是说,“学习型学校”是一个带有形上性质的概念,一个主要属于理念层面或理想层面、智慧层面、精神层面的概念,一个超越了具体工作任务的概念。这一特点既内在地决定了它的重大的研究价值,也决定了它题中应有的研究特色。
6.学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发展中不断成熟、完善、进步的。发展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学校朝何处发展,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来发展,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与学习型社会相适应,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学习求发展”应当成为一种新的学校发展观。
7.以学习求发展,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领域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强调以学习求发展,既是学习型社会对每个社会组织的普遍要求,也抓住了学校这一特殊社会组织的本质特点。
8.对学校所有成员来说,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习得知识,更在于激发思想、启迪智慧、形成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组织学习永远是学校的第一使命,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内生性力量,它指向学校的内涵发展、长远发展,有利于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将内生性力量和外在性支持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校整体、协调、健康发展。
三、结题报告概述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2003年上半年,本课题立项的时候,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思想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江苏教育现代化进程正日益加快;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向前推进,广大中小学包括幼儿园主动发展、特色发展的意识不断加强,主动发展、特色发展的实践不断创新和深化。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课题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如下研究目标:
第一,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高度,反思我国学校教育与管理现状,结合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习,吸纳我国古代学习理论的精髓和优良学风,建立学习型学校的理论模型,形成对学习型学校的本土化认识。
第二,适应江苏教育现代化由外延扩张步入内涵发展、由重硬件建设转向重软件建设的需要,以学习型学校建设为抓手,寻找学校发展新的切入口和生长点,整体变革学校教育与管理,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推动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
第三,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从动力机制、制度设计、组织文化、保障措施等方面,为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寻找具有校本特色的方式途径,促使教师发展。
第四,在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推出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个人,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全省学习型学校建设工作。
根据上述研究目标,本课题确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有关学习型学校的文献研究。包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组织管理理论对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启示、国内外著名企业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进行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其对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启示、我国台湾省建设学习型学校的成功经验等。
2.有关学习型学校建设的现状研究。包括学习型学校建设现状调查、学习型学校建设的障碍与对策分析等。
3.有关学习型学校的理论研究。包括学习型学校的理论基础、学习型学校的理论模型、学习型学校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等。
4.学习型学校的实践研究。包括学习型学校的文化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制度设计与建设策略、学习型学校中的校长、学习型学校中的教师、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社区等。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在5年多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总共组织了7次专题学习、研讨、交流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和课题组成员、课题实验学校校长教师,分别就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充分的研讨和交流。每次活动都预先布置必读书目和思考问题,要求课题组成员阅读、思考,撰写相关论文或实践案例。活动时先由专家做主题发言,课题组其他成员各抒己见。另外,课题组还组织举办了“海峡两岸学习型学校的构建与发展”学术研讨活动,和台湾省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进行了研讨、交流,实地考察、学习了台湾省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做法、经验。回顾5年多来的研究历程,就方法论而言,可以说“学习力推动下的扎根研究”是这项研究的最大特色和亮点。
1.用学习的力量端正研究的方向
⑴学习彼德·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消化、吸收其合理成份为我所用。彼德·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最早提出的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建设学习型学校的相关理念,无疑是我们这项研究最重要的理论支撑之一。因此,学习彼德·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不断加深对它的认识,在理解、把握其核心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其合理成份用以指导我们的研究与实践,是我们首先坚持的一项原则。我们特意安排了两次学习、研讨、交流活动,分别重点学习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学校》这两本专著。在学习、研讨、交流过程中,我们重在从整体上消化、吸收其所体现的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而不生搬硬套相关名词概念或对此做断章取义、无限发挥的阐释。
⑵学习中国教育史,从我国古代的学习理论与优良学风中汲取营养。我国自古就有极为丰富的学习理论,有优良的学习传统,这理应成为我们建设学习型学校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例如,“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行,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这里批评的“小人之学”至今尚未绝迹。那些为了武装嘴巴、应付检查、装璜门面,为了镀金,为了显示于人、炫耀于人的学习,即古人所批评的“为人之学”。古人推崇的“君子之学”则是一种“为己之学”,强调学习的内化,强调自身素质的完善,体现了“身心既善且美”的生命关怀,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又如,古人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种一气呵成的表述,强调了学习与疑问、追问,与思辨、反思、比较,与实践、行动等诸多方面的“一体化”,这里不妨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视为中国式的“五项修炼”。此处的学、问、思、辨、行侧重于进德修业,侧重于做学问的方法与为学之序,与今天彼德·圣吉提出的“修炼”虽有一定区别,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明显的。[1]
⑶学习新课程理念,寻找研究的“中间地带”。学习型组织理论热潮掀起之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就决定了学习型学校建设不能脱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个宏观背景。如何勾连两者的关系,发现两者的交汇处,明确研究的中心点,我们一直在思考着、探索着。事实上,每一次学习、研讨、交流时,课题组每个成员都能自觉、主动地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相关理念的学习谈自己对学习型学校的认识、实践。通过学习、研讨、交流,大家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了共识:首先,学习型组织理论所倡导的“活出生命的精彩”和新课程所倡导“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一致性,体现了浓浓的人本色彩、人文情怀、人性关照;其次,学习型组织理论所倡导的“学习”和新课程所倡导的“开放、合作、共享”的校本教研文化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一致性,预示着学校传统的组织架构、组织文化需要变革和创新;第三,学习型组织理论所倡导的“共同愿景”和新课程所倡导的“校本发展规划”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一致性,均强调组织发展需要有价值引领,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性、计划性、实践性,需要“自上而下”和“由下而上”合力而为。这三个方面,较好地体现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新课程的核心精神。关注这样的“中间地带”,无论对于建设学习型学校还是对于建设新课程都至关重要。
⑷学习本土化经验,从实践中提升认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学习我国大陆地区一些学校建设学习型学校的经验。我们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收集了尽可能多的这方面的文章,根据每次专题活动的不同主题,选择其中的相关文章打印装订后分发给课题组全体成员阅读、学习[2];其次是各实验学校面对面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第三是实地考察、学习我国台湾省一些学校建设学习型学校的经验。2006年3月,我们组织课题组相关人员和台湾省相关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在台北举办了“海峡两岸学习型学校的构建与发展”学术研讨活动,活动期间分别考察了台湾秀朗小学、永春小学、成渊高中、大里高中、康桥双语学校、康轩文教集团,和这些学校的校长、教师进行了座谈,对台湾省学习型学校建设的相关认识和实践有了切身的感受,回大陆后每人写了一篇考察报告,结集汇编成《一种文化的律动——台湾中小学学习型学校建设考察印象》供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3]。这些学习,对于提升我们有关学习型学校的本土化认识并最终形成我们有关学习型学校的本土化理论,意义非常重大。
2.以案例的写作贯穿研究的始终
我们这项研究的主体绝大多数是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和教师。他们身处学校,亲临管理和教学第一线,和学校的发展密不可分。他们的周围乃至他们自身,每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大小不一、影响学校发展进程或呈现学校发展状态的事件和故事。让他们以案例的形式写下这样的事件和故事,并在适当的时间、场所讲述出来,供课题组其他成员分析、共享,一直是我们这项研究坚持的。为了切实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5年多来我们重点做了三件事情:
⑴通过专题培训让课题组全体成员了解案例写作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要求。课题组成立之初,在进行任务分工时,我们就特意设立了一个案例研究小组,一方面学习、理解案例研究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组织、指导实验学校案例的写作与分析。2004年3月,针对部分实验学校案例写作与分析中出现的问题,课题组在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召开了一次专门会议,请案例研究小组相关人员就“什么是案例和案例研究”、“为什么要重视案例和案例研究”、“怎样开展案例研究”三个问题进行了专题辅导,通过列举规范的案例研究文本,重点对案例写作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要求做了明确、具体的讲解,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规范了案例写作。
⑵让案例主人公讲述自己的故事。案例文本是写作者对发生在自己周围或自己身上的事件、故事的回忆和描述,以及所抒发的对事件、故事的认识。阅读这样的文本,实际上是一种间接学习,无法对事件、故事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以及相关人员复杂的内心世界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进一步的追问,也就难以准确把握、理解、揭示案例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求各实验学校发动本校教师积极撰写相关案例,另一方面,在每次专题活动上都根据不同主题确定重点发言对象,请案例主人公现场讲述他们的故事,通过和课题组其他成员的对话,在真情“言说”与“倾听”中形成情感共鸣,达成相互理解,体悟案例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⑶在对案例的研究中提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认识。总体而言,各实验学校提供的案例,叙事生动,感情丰沛,充满实践智慧,但“研究”的意味比较淡薄,突出表现是:⑴缺乏对事件的完整分析。尤其是对案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事人’和‘局外人’是怎样看待这件事情的”缺乏必要的阐述和分析;⑵缺乏对问题的深层反思。比如,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样的事情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与教训”,往往一带而过,没有做深度思考;⑶缺乏对话题的提炼拓展。任何案例都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加以解读,优秀的案例研究除了需要剖析案例所涉及的问题的核心,还应该提炼出几个与案例相关的重要话题,以进一步拓展人们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这一点,在各实验学校提供的案例中体现得不够充分。为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不仅有意识地在每次专题活动上加强启发、引导,活动结束后案例研究小组成员还邀请相关理论工作者和案例撰写者、讲述者一起思考和讨论,在对案例文本做进一步修改的同时力求体现案例的“研究”品质。
(三)主要研究成果与社会影响
1.明确提出“学习型学校”这一概念兼具管理学和教育学双重属性
一方面,它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具体延伸,具有管理学属性。另一方面,它又是“五项修炼”在学校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因而具有教育学属性。概而言之,“学习型学校”既是学校管理的理想境界,也是学校教育的理想境界。其理论基础至少来自三个方面:首先,作为概念的“学习型学校”,无疑直接地来自彼德·圣洁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学校》等著作中提出的现代管理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其次,“学习型学校”也来自“学习化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第三,我国古代的学习理论与优良学风,也应是“学习型学校”的重要源头。据此,我们以为,“学习型学校”应当以“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及“系统思考”等修炼为基本要素。二是注意吸收“学习化社会”对广度的强调。与“学习化社会”强调“人人、时时、处处”的特征相适应,“学习型学校”也应要求学校所有成员成为“学习型个人”,学会学习,学会系统思考,学会自我超越。三是继承并发扬我国古代重视内化的优良学风和传统,倡导“君子之学”,摈弃“小人之学”,坚持素质教育,抑制应试教育,着眼于内化,着眼于组织和个人自身素质的完善与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中华民族素质。
2.初步构建了“学习型学校”的理论模型
“学习型学校”是以先进管理理念为指导,为实现学校整体目标而促进全体师生员工在学习、思考与行动的积极互动中不断完善与超越自身的组织。其理论模式如右图所示:
这个模型试图表现“学习型学校”不是一个静止的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在社会大环境中不进则退的动态过程:在时代前进的裹挟力与竞争环境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学校组织及其成员在统一目标激励下,通过学习、思考、行动,不断实现整体超越。其中的“学校目标”,是体现办学追求并为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富有激励作用的“共同愿景”,是“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主要指学会学习,学会系统思考,学会创造,学会自我超越。“思”指致力于系统思考,改进思维方式,优化思维品质。“行”则指勇于实践,合作行动,建立健全行为规范(制度创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整体超越”主要指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成长。以“行”为中心,正是表示“学习型学校”的研究和建设重在行动,重在“改变”学校管理的现状。
3.初步归纳了“学习型学校”的基本特征
一个事物的特征是在与其他事物的比较中显示出来的。为了彰显“学习型学校”的基本特征,不妨临时虚拟一个对立面“非学习型学校”与之进行全面比较。
学校类型
比较项目
学习型学校
非学习型学校
预设
学校是有个性的生命体
学校是标准件的生产线
运行动力
动机激励
外部控制
组织结构
扁平式的
宝塔式的
管理方式
民主的,适当分权的
专制的,高度集权的
学习目的
团体与个人共同发展
应付升学、晋升或检查
学习方式
适合组织和成员特点
统一僵化
学习成效
终身爱益,提升生命质量
敲门砖式,仅分数衡量
学习体验
愉快的,享受的
厌倦的,希望摆脱
教风
尊重的,启发式的
强制的,灌输式的
学风
主动自觉的
被动应付的
校风
奋发有为的
压抑沉闷的
社会实践评价
师生成长的摇篮
才智的屠宰场
理想的“学习型学校”与虚拟的“非学习型学校”都是思辨的产物。现实中的众多学校基本处于亦此亦彼状态,仅在各项目的成分和比例有所不同。
根据以上分析和比较,我们归纳出“学习型学校”的基本特征:⑴学校成员对“学习型学校”及其要素、特征与意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与理解;⑵有激励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的远近配套的学校目标;⑶能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从改进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入手,追求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管理效能;⑷重视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思维品质的优化,注意从经验教训中学习,重复犯同样错误的现象趋于减少;⑸经常性的反思与有效的反馈,使得成员与组织在学习、思考和行动中的障碍得到有效消除,逐渐减少;⑹成员间以尊重与互动为基本的交往方式,具有组织凝聚力和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富有生命活力;⑺重视校园学习文化的建设,具有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⑻组织和成员的综合素质稳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学会学习、学会系统思考、学会创造、学会自我超越,学校办学水平为社会认可。
4.初步勾画了“学习型学校”的实践框架
这个框架,可做如下描述:
⑴学校精神层面。“精神”的要义大致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与“物质”相对,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包括意识、情感、思维、态度等;二指生物的活力、生机、神采等;三指事物的本质、宗旨、概要等。学校的精神气质与这三个方面都有关联,既融化在广大师生员工的理想、追求、思想境界和人生风貌中,也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特色乃至办学成果上,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凝练而成的,往往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形式昭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制约性,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形成一种弥漫、浸染于整个校园的无形力量,极大地影响学校成员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人格特征等。塑造学习型学校的精神气质,不是通过否定一切重塑学校精神,而是在学校传承下来的优秀精神内核中恰当融入新的元素,使之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融入哪些新的元素?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①生命意识。学校是一个有机的社会组织,也是一个蓬勃的生命共同体,每一个成员在其中留下的不仅是工作、学习的一段经历,更是他们生命成长的一段历程。让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把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享受生命的尊严,体验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色彩,这是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内在要求。②忧患意识。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变。不仅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影响着教育发展,就是在教育内部也存在着种种变数,学校的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生态环境日益复杂,改革发展面临重重压力。学习型学校应该敏锐地觉察到这种变化,强化每个成员的忧患意识,在忧患中寻求对策。③变革意识。强化忧患意识并不是崇尚悲观主义,而是要求学校始终明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增强自我调整功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不断调整发展的方向,变忧患意识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面对内外环境压力,学习型学校倡导学习,尤其倡导将学习转化成变革的行为,通过这一方式,在不断变革、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中实现学校整体的不断超越。
⑵学校愿景层面。“共同愿景”是台湾学者的汉译表述,目前对它的解释并不统一。根据我们的理解,这一概念包含有这样三方面意思:①教育的理想与追求;②学校的定位与发展目标;③学校未来景象的具体描绘。所谓“共同”,并不是说学校中所有成员在这三方面的认识完全一致,而是最大限度地融合。求同存异、包容理解是制定共同愿景时必须遵循的原则,促进人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是制定共同愿景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愿景包括个人愿景和共同愿景。制定个人愿景需要个人与自我的对话,在对话中明确自己的教育理想与追求,确定人生和事业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这是一种内向的反思与选择历程;制定共同愿景则需要个人与他人的对话,需要学会言说,学会倾听,在言说和倾听中不断地修正、融汇、整合,最终形成一个有很大包容性的共同愿景,这是一种外向的沟通与理解过程。共同愿景来源于学校成员的个人愿景而又高于个人愿景,它是个人愿景的有机融合,寄托着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一旦形成便能潜移默化地规范、影响学校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构建学校成员共同的价值体系,完善学校整体的事业指向,成为引领和促进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发展,需要有个人愿景和共同愿景形成有机的“愿景链”,制定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和学校中长远发展规划,则是形成这种“愿景链”的有效途径。
⑶学校管理层面。学习型学校的管理有别于传统学校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以人与学校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传统学校管理的最大弊端是见物不见人,重科层、重规章而忽视人的内心感受,人文关怀淡薄,人文精神失落。学习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上确立人与学校协调发展的理念,既重视学生的发展,又重视教师和学校自身的发展,使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最优化结合,进一步完整把握了学校发展的内涵。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发展,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有可能获得更充分的发展,学校办学水平才能得到终极体现,学校可持续发展也才有可能。同时,学校发展又是教师发展的依托,离开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建设学习型学校,要正确处理好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辩证关系,把教师发展作为联系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纽带,在学校中长远发展规划中认真思考、规划、安排教师的发展问题。要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动机,使每一位教师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意识到学校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个人发展也会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把自己的理想、事业与学生、学校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地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②强化以学习力为核心的能力建设。既然是学习型学校,必须重视学习,把提高全体成员的学习力,进而将学习力转化为创新力,作为提高学校竞争力的两大核心要素。学习力不只是指学习的能力,还包括学习的动力、毅力以及学习的速度、效率等等,快速学习、持续学习、有效学习是其三个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快速学习是指学习要与时俱进,要领先于时代的变化。持续学习是指学习要持之以恒,伴随工作的全程乃至生命的始终,这是学习化社会对每个人、每所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无论是个人还是学校,谁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谁就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有效学习首先是指学习要以问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指向,其次是指学后要有新行为,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创新的行动、创造的能量,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强大力量。作为教师,要重视阅读,重视以研究、实践、反思、合作和分享为基础的学习。对于学生,要彻底抛弃“应试教育”下“题海战术”的学习方式,重视学习兴趣、学习品质、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③构建保障协调发展和能力建设的和谐组织。学习型学校需要对学校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它突出强调四点。一是层次扁平化。没有传统意义上等级森严、金字塔式的上下级关系,从校长到教师乃至学生,中间相隔的层级较少,尽最大可能将权力下放到基层,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上下级关系变为伙伴关系。二是管理自主化。学校每个成员在学校总体目标指引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伙伴组成团队,自己确定工作、学习目标,自己制订方案,自己组织实施,自己检查效果,自己评估总结。三是边界模糊化。打破传统的根据职能或部门划分的“法定”组织边界,随时根据需要及可能重新配置各组织要素,虚拟化组织形式受到重视。四是系统开放化。整个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人员互动,资源共享,随时向社会、社区、家庭、同行开放。
⑷学校文化层面。建设学习型学校,说到底,是在营造一种新颖学校文化。从文化建设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有利于我们统整各项工作,也能体现建设工作的高品质。学校文化建设是近年来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比较多,在参考与借鉴的同时,以下四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①避免文化“泛化”。具体地讲,就是要避免无穷扩大学校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把学校文化看成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东西。一句“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把所有的话都说尽。学校文化如果也套用这样的说法,显得有点大而不当。如果说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那么在建设过程中是看重外显的“形”,还是看重内隐的人们对待这些“形”的态度和方式?显然,学校型学校的文化建设看重的是后者。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多元文化并存是一种客观现实,学校文化建设应考虑文化多样性问题带来的挑战与保护文化多样性所提出的客观要求。首先,正视文化多样性这一现实,以豁达的态度、包容的胸怀看待文化多样性问题,让学校文化多姿多彩。其次,关注学生文化,倾听学生的文化诉求,认识到学生所代表的文化群体的性别、阶层、地域等的文化多样性,从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打好基础。第三,在课程文化建设方面,也应该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审视课程内容的文化价值取向,努力从多种不同文化传统中吸取丰富的课程资源。第四,在教师文化建设方面,应该致力于唤醒他们的文化意识,树立起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信念,培养他们在课程、教材与教学方面对文化多样性的敏感性,促进他们形成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③进行必要的文化价值引领。多样性不是随意性,学习型学校需要有学习型学校的文化特征。首先,不能让腐朽、庸俗、反动文化在文化多样性旗帜下横行,提高学校全体成员的文化批判力。其次,大力倡导以研究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之风,让学校全体成员爱学习,会学习,学以致用,学后产生新的行为。第三,鼓励开放、合作、分享,让学校全体成员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学会彼此分享。④确定文化建设的重点。目前,文化建设的重点需要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强化校本特色。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每所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传统与现状、优势与不足,选择不同的建设路径,既可多头并进,也可单项突破。
5.产生了一批学习型学校建设的行动案例
参与研究的20余所实验学校(包括中小学和幼儿园),可以说是我省行走在学习型学校建设道路上的先行者,是我省学习型学校建设方面鲜活的行动案例。这些案例,鲜明地体现出如下特点:
⑴反映了研究总体框架下的实践成果。“学习型学校的文化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制度设计与建设策略”、“学习型学校中的校长”、“学习型学校中的教师”、“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社区”是我们在实践层面确定的5个子课题,要求20余所实验学校选择其中之一重点展开研究和实践。5年多来,各实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自己所选择的子课题进行了认真、持续、富有开创性的实践探索,形成了许多点面结合、鲜活生动的行动案例,构成了一系列有主题、有特色、有启发的案例群,有效支撑了研究的总体框架,丰富了研究的实践成果。
⑵体现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我们这项研究展开之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启动不久。置身于这样一个宏观背景,学习型学校建设就不能不打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刻烙印。综观各实验学校丰富多彩的行动案例,可以明显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清新之风: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和整体素养的提高,强调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通过制订学校中长远发展规划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引领学校自主发展,等等。这是现实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各实验学校自觉、主动的选择。
⑶展示了各实验学校的真实状态和丰富个性。20余所实验学校,涉及苏南、苏中、苏北三个不同区域,其中有中学、小学、幼儿园,有百年老校和新建学校,有“重点”校和“非重点”校,有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这些学校的文化传统、发展基础、目标定位、发展方略等各不相同,在学习型学校建设中所选择的重点、采取的措施、形成的成果也各有特色。比如,同是反映教师学习力建设的校本教研活动,无锡市羊尖高级中学突出了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突出了与省级教育科研机构联合主办的校内教师发展学校——教师学园的日常活动,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则突出了以影像实录课堂、分析课堂的做法和经验,这是这些学校教师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这些学校在校本教研方面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之处。
6.形成了一份《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学习型学校建设指导纲要(建议稿)》
这份《指导纲要》,从“学习型学校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的”、“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内涵与特点”、“学习型学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学习型学校建设的策略与措施”、“学习型学校建设的组织与条件保障”五个方面,系统而概要地为在全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推进学习型学校建设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指南和路线图,对学术研究如何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7.社会影响
⑴明确提出“学习型学校”这一概念除了具有管理学属性,还具有教育学属性,相关观点和认识目前在国内同类研究中还很少有人提及与阐述。
⑵明确提出并阐述“以学习求发展”这一新的学校发展观,为新时期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领域的具体化和实践化。
⑶所构建的“以共同愿景为启动环节,以学、思、行互动为核心,以整体超越为归宿”这一理论模型,使“学习型学校”这一外来概念更具本土化色彩,能够更好地反映理想与现实,引领现实走向理想,在同类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
⑷将课题研究自觉融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伟大实践,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思想和方法论指导。
⑸产生了一批学习型学校建设的行动案例。这些案例,虽然从学术规范上来看不那么严整,但却洋溢着泥土的气息,散发着田野的芬芳,使抽象的学习型学校的理论研究有了活生生的载体,也有了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
⑹形成了一份学习型学校建设的指导纲要,为在全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推进学习型学校建设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指南和路线图,对学术研究如何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研究
及数据库建设
一、课题概况
课题名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课题类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7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
课题主持人:杨九俊
核心组成员:刘  坚、彭  钢、董洪亮、汪  霞、江  明、陈夫义、李善良、王一军、张晓东、吕林海、王  炎、万  伟
研究周期:2年
结题时间:2009年10月
资助经费:30万元
成果主件:《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研究》(专著     )
二、主要观点与重要结论
(一)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
基础教育定位于国民素质教育,既要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更要为全民族素质的提升做出自身独特的贡献。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为迎接未来挑战,培养新时代的新公民这一时代要求上,新公民集中体现在要成为创新的人、有理想的人、走向世界历史的人、人格完善的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基础教育追求崇高的教育理想、实现自身价值、完成自身使命的必然要求。然而,自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和阻碍,需要有新的突破与创新。这一突破的核心与关键就是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深入发展,以课程改革推进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以课程改革带动基础教育的全面变革。
(二)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整体设计的理念
课程改革鲜明地体现出了整体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其“顶层设计”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三个面向”。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是“两个为了”。⑶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理念是超越“学科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努力改变知识传授的课程立场。⑷把课程改革当作一项系统工程。⑸在“顶层设计”之下,建构了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分别是“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的转变,全面系统、高屋建瓴、内涵丰富。⑹研制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三)分阶段推进与创新推进策略
全面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完整过程:第一阶段(1996—1998年):课程改革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第二阶段(1999—2001年):课程改革文本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阶段;第三阶段(2001年—2004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课程方案形成,全面启动新课程的实验工作;第四阶段(2004-2007年):义务教育课程反思、全面启动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五阶段(2007年至今):新课程常态化、纵深化发展阶段。课程推进的策略创新:一是“从上至下”与“从下至上”相结合的策略;二是面对改革难点,系统思考、有效解决的策略;三是动态把握,激励创生的策略;四是点面结合,典型引路的策略;五是建立培训、教学、研究相结合的推进策略。
(四)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和生成的积极可能
⑴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要求,通过课程与教学体系的重建,转变为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位教师的理念和行为。⑵以内涵发展为重点的公平推进。课程改革顺应时代潮流,在以学校内涵发展为重点推进教育更加公平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⑶以质量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探索。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重点,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关键,将素质教育的理想追求和价值选择具体落实到有效教学上,成为高水平实施课程的关键环节。⑷课程与教学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改革的过程既是新的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建立,也是一种新的课程与教学文化的培育和形成过程,由此引发和催生了新一轮的学校文化建设。⑸学校自主发展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唤醒了学校自主发展的意识,并由学校自主发展引发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促使学校从传统办学模式走向现代办学模式。⑹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着“课程管理”向包含着“课程管理”在内的“课程领导”转型。
(五)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化,许多深层次和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⑴新课程理念需要进一步确立。新课程推进以来,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不断得到普及,但这一过程永无止境。⑵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均衡的现象。由于我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人群差异等,加之基础教育的发展本身就存在着明显差距,这种差距必然影响课程改革推进和课程实施水平。⑶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不到位。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配套的政策措施的跟进。但是,课程改革推进中,遭遇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⑷基于我国中小学实际的研究仍然不足。在课程实践中,传统经验仍然是基本的参照系,缺乏深入的研究作为支撑。⑸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尚没有完全适应改革要求。⑹各种专业支持力量还不足以支持大面积的改革需求。课程推进面临着高等院校的专业支持力量不足、体制不畅,广大中小学教研机构职能如何定位、教研队伍自身专业素质需要提高、工作方式需要转变等困境。
(六)进一步形成对课程改革的理性认识
我们应该基于“国家意志”和“国家思维”的全局性视野,着眼于为了每一个学生更好发展的目标,着眼于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坚定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坚定课程改革的自觉性、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课程改革国家顶层设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地方行动能够达成预想目标,实践中相当一部分设计的亮点成为现实工作中的难点;政府自上而下的强烈推动,无法代替学校教育的自主变革,学校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仍然相对薄弱;课程实施与操作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不断扭曲和变形,期待着创造一种更好的课程改革环境,期待着各种配套政策和措施;理想的课程与现实的课程,设计的课程与实施的课程,存在着很大的落差,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课程与教学的实施水平,我们需要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课程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会考验我们的耐心和毅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漫长的、需要“慢功”出“细活”的阶段。
(七)明确课程推进的长期目标与战略任务
为了课程改革的长远发展,我们应当未雨绸缪,早期规划、早做打算。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普及15年教育,一部分发达地区将实现10—12年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化,教育公平的程度普遍提升;学前三年幼儿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普通高中教育基本普及,有充分的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要;基础教育初步实现高水平、高质量,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制订新的中长期目标,以引领和规范今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为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长期目标,必须实现以下战略任务:一是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二是建设高水平的课程资源;三是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四是推动学校自主发展;五是加强地方和学校课程能力的形成;六是培育和建设新的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
(八)制订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的国家行动计划
建议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研制同步,着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国家行动计划。研制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行动计划,以今后12年的中长期发展为时间跨度。要明确提出实现“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要从“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加强高水平课程资源建设”、“全面提高地方和学校课程能力”、“推进学校自主发展”、“培育和建设学校课程文化和特色”等方面提出明确的阶段性目标,要创新课程管理体制,出台课程管理政策,加强课程制度设计,针对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课程改革的重大项目建设,从而保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连续性,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九)以制度设计突破影响推进的体制性障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实践表明,遇到的最大阻力不是校长和教师,不是家长和学生,也不是现有学校条件和基础,而是体制、制度和政策的束缚。因此,深化课程改革必须突破体制性障碍,必须形成新的制度和政策设计,从而让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学校和教师获益受奖,得到应有的社会积极评价。一是研制并出台课程管理国家政策文件。二是明确建立以省为主的课程管理体制。三是强化课程计划执行的监督。四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分析与指导系统。五是全面推进各地进行评价制度、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的改革。
(十)构建为课程推进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平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中小学,但需要教育内外部环境的改善,需要建立起超越中小学系统本身的课程改革专业服务的社会平台。主要包括教师教育和培训平台,课程改革专业支持平台,课程资源开发平台,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支持平台等。通过完善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建设,为课程改革长期推进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三、结题报告概述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1.课程改革推进八年后需要全面总结和回顾
1999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接着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此拉开了帷幕。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发了20个学科、上百个版本的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制定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课程改革的有关配套文件。同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新课程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8个国家实验区的中小学开始实验。2002年秋季省级实验区开始进行改革实验,全国大多数地(市)级都有一个县(市、区)作为各省的省级实验区,截止2004年,全国各省的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了新课程改革。2004年至2006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江苏、浙江、安徽、福建、辽宁、天津等10个省市分三批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现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东部全线突破”的设想。如上所描绘,八年来,一场声势浩大、涉及全国各所中小学、涉及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课程改革,快速推进,迅速扩展,如火如荼。然而,虽然我们有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总结和回顾,但我们没有从国家层面对八年来的全面推进和整体实践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回顾。课程改革进程中许多重大事件、历史事实和珍贵记忆,随着时间的更替在逐步淡忘和遗失。八年来的课程改革实践和探索,非常需要从全国的视野进行系统总结和回顾,既为昨天的历程也为明天的探索留下完整的、系统的、宝贵的文献和资料。
2.课程改革带来的实践和理论争议需要梳理和归纳
在课程改革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差异显著,课程改革推进也呈现出不同的进程和效果,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有些问题短期内还难以彻底解决;各地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实践性、个性化、创造性的经验,如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师培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教学管理制度和学校文化建设等,形成了许多关于课程与教学的扎根性理论,并成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资源;就理论层面而言,围绕新课程形成了诸多理论反思与争论,较多地集中在西方借鉴与本土生长、基础与创新、知识与能力、三维目标的理解、传统学习方式与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的关系等方面。上述这些问题、争议和成果,目前仍然缺乏梳理和归纳,处于自然而芜杂的状态。课改推进八年后的今天,需要我们就课程改革实践和理论的诸多问题、争议和成果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梳理,既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推进,进行充分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准备,同时为形成我国扎根性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基本理论,提供全面、系统、基础性的文献资料。
3.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需要规划和展望
今天,我国的基础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基本标志为:从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要求我们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素养和培养创新人才,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要求我们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从“知识传授”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变,要求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未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将进入“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可以肯定地说,课程改革是实现高水平、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所在。规划和展望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应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重要规划内容之一。从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视角来看待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基本走向和相关重大政策和措施,需要根据存在的问题全面规划今后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和进程,需要全面推动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体制和机制和变革。
(二)研究框架与过程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展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情况,总结课程改革中的经验、做法和特色,梳理课程改革中仍然存在的共性和深层次问题,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持续、深入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政策建议。具体目标如下:
⑴研究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目标、过程、策略和方法,全面勾勒和描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全景图”,总结和回顾全国各地实施新课程的过程、步骤和策略。针对我国各省存在着的地域文化特点,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明显差异,总结和概括各地推进新课程的经验和做法,形成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多种思路与工作模式。
⑵建立相关课程改革的数据库,系统收集课程改革以来的重大事件、历史事实、经验材料和研究个案,为不同区域间的横向、纵向比较与交流提供共享平台,为我们全面把握和分析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与发展走向提供资料和数据支撑。
⑶对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若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在“点”上形成相对系统的描述和概括,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既为今后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思路和做法,也为理论研究提供专题和个案研究资料。
⑷在整体性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基础之上,提出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持续、深入推进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2.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推进研究”:主要包括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推进的研究,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比较研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题研究,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等;第二部分是“数据库建设”:从省(市、自治区)级课程改革、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和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三个层面收集相关数据。
3.研究阶段
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四个主要阶段的研究:
第一阶段(2008年3月前):为课题设计论证阶段,完成了课题设计、课题申报、开题论证、研究团队组织、课题组成员分工等工作。
第二阶段(2008年4—5月):邀请相关专家召开4次专题会议,讨论数据库框架的建设,形成了省(直辖市、自治区)数据库框架(主要包括7个工作表)及国家级课改实验区数据库框架。建立了课题研究的专题网站(http://kcgg.jssjys.com),开发了网上传送数据的技术平台。
第三阶段(2008年6—9月):2008年6月28日,在南京华东饭店召开会议,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交流各子课题组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果,布置进行省内外调研等研究工作和任务。
第四阶段(2008年9月—12月):2008年9月底,召开课题组核心成员会议,总结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对形成课题研究的专著初稿进行了交流与研讨;2008年11月召开核心成员会议,研讨所形成的各子课题报告,形成研究总报告。
4.研究方法
本项目通过文献研究对我国这些年的课程改革经验进行梳理与分析,为整个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访谈、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不同省份和地区学校真实的改革现状进行深入了解,以掌握改革实践一线最真实的情况;通过比较研究,对西方的课程改革进行了详尽分析,作为本研究的重要参照系;采用了量化研究的方法,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程改革推进的数据库,为研究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撑。
(三)主要研究成果与社会影响
1.主要研究成果
根据预定研究目标,本课题最终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⑴数据库建设的初步成果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省级课程改革数据库,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数据库和课程改革理论数据库。
省级课程改革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包括7个工作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步骤、财政投入、教师培训情况一览表;推进过程中重要政策法规、活动会议一览表;课程结构情况一览表;国标教材建设情况一览表;网络资源建设情况一览表;评价改革情况一览表;推进重点难点情况一览表;典型经验材料目录一览表。完成数据收集的省份有江苏、西藏、甘肃、四川、上海、海南、陕西等省。
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001年—2007年实验区与课程改革推进相关的重要的政策法规、重要活动名称、专项财政投入经费、教师培训人数及经费投入;推进策略研究2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案例3篇;学校发展个案2篇;教师发展个案2篇;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1篇。完成数据收集的国家级实验区有辽宁大连、广西南宁、昆明石林、兰州七里河、浙江义乌、无锡锡山区和惠山区。
课程改革理论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立课程改革理论数据总库,筛选收录重要研究论文2477篇;建立基课程改革专家库,收录了82位当前在国内比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专家名单以及他们的重要研究成果目录。建立了9个专题理论数据库,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都收录其中。包括课程实施与课程管理、课程改革与课程理论、教师专业发展、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课程标准研究、课程与教学评价、课程资源与教科书、校本课程与校本教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⑵专题研究报告
“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研究报告”(甘肃省课题组)。甘肃省教科所、甘肃省课程教材中心、西北师大课程中心对甘肃全省14个市州全面调研,共走访了32所城乡中小学,深入课堂听课130余节;召开校长、教研员、教师、家长座谈会30余场,参与人数1000余人;召开学生座谈会多场;与教师个别访谈数十人;到各学校的年级组、教研室翻阅教师教案数百本;抽查学生的作业与“成长记录袋”若干;发放学生、教师、家长调研问卷1000余份。该报告以此为基础全面梳理了甘肃省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海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推进研究报告”(海南省课题组)。该报告向我们展示了海南省作为一个教育基础十分薄弱的省份,在克服了教育硬件水平差,学校整体底子薄,以及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偏弱、专业支持队伍力量不足,教育教学质量总体偏低的阻碍后,敏锐地意识到课程改革是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必由之路,努力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国内先进省市差距,审慎、有序、扎实地做好全省课程改革实验推进工作的生动画面。
“江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研究报告”(江苏课题组)。该报告围绕江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的三大特征进行了概括与分析:一是高位进入。江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起点较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地教育工作者从改革的开始阶段,就把“高水平实施新课程”作为全省的战略,充分发挥沿海较为发达的省份在课程改革中的引领作用。二是规划科学。全省设立了专项研究课题,由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联合展开行动研究,在“推进策略与模式”、“经验借鉴与比较”、“重点难点问题分析与应对”、“均衡化推进的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三是保障有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与省、地方财政的专项投入累计已超过150亿,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投入的专项培训经费从2006年开始,投入超过1.2亿,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投入更加庞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报告”(南京大学课题组)。该报告通过翔实周全的文献研究,从国际基础教育与理念、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设计、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及启示等三个方面,梳理与概述了世界各国究竟如何深入思考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走向,如何努力在本国的实践中掀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轮轮热潮,以期推动教育与国家的快速发展。国际比较研究报告试图通过观照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轨迹,在对比、反思与借鉴中,为中国寻找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本土化发展之路,也为本研究的其他部分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启示。
⑶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结题报告
在上述专题研究、分报告与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围绕研究背景、研究概述、研究成果、推进研究的主要观点、深入推进的主要建议、本研究的实践和理论创新、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等七个方面,汇集了项目组全体成员的智慧,经过高度集中与概括提炼,形成了最终的结题报告。
⑷研究专著《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研究》
全书共十三章,每章两万字左右,共约26万字,基本结构为三个部分,采取总、分、总的设计思路。前三章概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整体设计和推进策略,为总述;中间七章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七个主要问题,包括“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课程综合化”、“课堂教学改革”、“课程评价改革”、“课程管理改革”、“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专题描述和分析,为分述;后三章概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国际比较”和“发展趋势”。本书已送至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上半年可以出版。
2.产生的积极影响
本研究作为一项涉及面广、研究任务重的全国性研究,在三个方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⑴首次全面总结与回顾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各个阶段,教育部和各省、市曾经组织专家组对一部分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和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过区域性的督导评估,不同省区、不同学校也都有对课程改革进展、经验、成绩的回顾与反思,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全国范围对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推进过程进行的系统总结与整体研究。本研究的“全面总结与回顾”包括三层意蕴:一是从国家层面,展现八年推进过程的“全景图”;二是从时间层面,展现八年推进过程的“时间表”,记述各个发展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成果;三是从主题的层面,将课程改革推进中所有重要专题全部包括其中,描述发生、发展的过程,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建议。因此,本课题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研究空白,为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⑵首次建立课程改革的数据库
课程改革数据库建设基本上是一块研究的空白,这使得许多关于课程改革的研究缺少实证性的、数字化的说服力,更多体现为思辨色彩与逻辑论证,也使得一些课程政策的制定缺少明确的目标指向。本研究初步建构了课程改革的数据库框架并收集了部分国家课改实验区和省、市课程改革的相关数据,为课程科学决策、课程政策制订、课程理论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⑶首次全面描述和概括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问题
本研究首次全面描述和概括了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问题,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课程体系的理论创新问题,二是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理论研究创新问题,三是课改进程中教育实践知识的创新问题。
从课程体系的理论创新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课程理念——回归学生主体,课程结构——超越学科中心,课程实施——突破教材本位,课程管理——实现权力分享,课程评价——走向促进发展。
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理论研究创新看,在“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课程政策的制订与执行”、“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教材开发与管理”、“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文化转型”、“课程改革的国际视野”、“课程研究的方法论”八个问题上有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创新。
从教育实践知识的创新的角度看,在“教师的课程意识”、“学习方式变革”、“课程资源的开发”、“学校和教师的课程能力建设”、“学校课程规划”、“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等问题上有重大的理论突破与创新。
对相关理论创新的梳理,可以让我们厘清与把握本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提升课程改革的实践品质。
江苏教育公平状况研究
一、课题概况
课题名称:江苏教育公平状况研究
课题类别: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重大课题
课题主持人:魏所康
核心组成员:马征里、王焱、张晓霞等
研究周期:2年
结题时间:
资助经费:6万元
成果主件:《江苏教育公平状况分析报告》(荣获2008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一等奖)
二、主要观点与重要结论
1.“十五”以来,全省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依然存在,校际差距比较突出。优质学校特别是名校除获得较多的财政经费外,还有一定的“择校费”收入,这是“择校风”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2.高中阶段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差异较大。从抽样调查的数据看,工业、农业、建筑业劳动者家庭,其子女在职业高中中占84%,在普通高中中只占44%,在两类学校中的分布比例相差40个百分点。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国家企业和三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其子女在职业高中中的分布比例几乎为0。
3.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扩大工业、农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调查的样本看,工业、农业、建筑业和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以及城乡无业和失业人员,其子女占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的近80%。
4.本科及以上层次入学机会的阶层差异比较明显。从调查的样本看,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国家企业和三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个体工商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20%左右,其子女在本科教育层次中占42%。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工业建筑业从业人员、农业劳动者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80%左右,其子女在本科教育层次中占58%。经济背景较好的家庭,其子女进入本科层次的机会明显多于经济背景较差的家庭。硕士、博士教育层次的生源分布与本科层次类似。
5.“十五”以来,全省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工作,政府作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的庄严承诺,各类学校奖学金和助学金总额有了很大增长,对保障教育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的财政资助水平仍不适应帮困助学的实际需求。 普通高中教育的助学体系薄弱。2000-2006年间,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助学金,生均只有3元左右。
三、结题报告概述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析
“十五”以来,全省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依然存在,校际差距比较突出。
1.义务教育城乡差异
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城乡之比由2001年的1.53:1缩小到2006年的1.14:1。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城乡之比由2001年的1.65:1缩小到2006年的1.20:1。
小学生均专用设备值的城乡之比由2001年的2.3:1缩小到2006年的1.8:1。初中生均专用设备值的城乡之比由2001年的2.4:1缩小到2006年的1.8:1。
小学师资专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农村小学由2002年的35%提高到2006年的60.2%;同期城镇小学由57.3%提高到79%。初中师资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农村初中由2002年的18%提高到2006年的31.6%;同期城镇初中由41.5%提高到66.1%。
2.义务教育校际差异
我国曾长期实行建设重点学校和实验学校的做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榜样、示范和带动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负面影响日益严重。现阶段,优质学校特别是名校除获得较多的财政经费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择校费”收入。
3.义务教育区域差异
“十五”以来,全省各市之间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差距虽有所扩大,但各市之间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差异显著低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二)高中阶段教育入学机会分析
从城乡抽样调查的数据看,不同经济收入分组的家庭,其子女入学率基本平衡,但在学校类别上(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差异显著。
1.高中阶段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
各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与省平均水平之差(或高于或低于),由2004年的22个百分点下降到2006年的20个百分点。
2.高中阶段教育入学机会的群体差异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城乡调查队入户调查资料,2006年低收入户、中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上收入户、高收入户在校高中学生数所占比例,农村为20%、22%、25%、19%、13%,城镇为32%、25%、16%、11%、17%。
从抽样调查的数据看,在县(市)普通高中,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国家企业和三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其子女在普通高中的比例为20%,而在职业高中的比例为0 ;工业建筑业劳动者和农业劳动者,其子女在普通高中中占44%,而在职业高中中占84%。
(三)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析
受多种因素影响,工农子女进入本科以上教育层次的比例低于其社会人口比例,高等学校学生家庭经济背景的群体差异比较明显。
1.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
2006年全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9.5%(省公安厅农村户籍人口所占比例为55.6%),同年,普通高校录取的新生中,农村户口新生占57.7%,辈出比(农村新生比例/农村人口比例)为1.17:1。
2.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
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人数占19岁人口的比例,全省平均为26%,比例最高的市为37%,比例最低的市为17%,两极差为20个百分点。
3.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群体差异
从调查的样本看,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商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工业和建筑业从业人员、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和失业人员,上述几类家庭子女占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的77%。
从调查的样本看,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国家企业和三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个体工商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占社会总人口的18%,其子女在本科教育层次中占42%,辈出比为2.3:1。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业作业人员、工业建筑业作业人员、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占社会总人口的82%,其子女在本科教育层次中占58%,辈出比为0.7:1。
硕士、博士教育层次的辈出比与本科层次类似。
(四)教育财政资助水平分析
“十五”以来,全省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工作,政府作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的庄严承诺,各类学校奖学金和助学金总额有了很大增长,对保障教育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的财政资助水平仍不适应帮困助学的实际需求。
1.教育财政资助的总体水平
全省各类学校奖学金和助学金总额由2000年的3.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9.6亿元,年均增长17.8%,其中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奖助学金由2000年的2.3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4.7亿元,年均增长12.6%。助学金总额虽然有了很大增长,但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总额占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由2000年的1.6%下降到2006年的1.3%。
2.普通高中教育的财政资助
2006年全省高级中学经费总额58.8亿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投入21.6亿元,占高级中学经费总额的37%,家庭和社会投入是高级中学经费来源的主体。普通高中教育的助学体系薄弱。2000-2006年间,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助学金,生均只有3元左右。
3.高等教育的财政资助
高等教育阶段奖学金助学金总额由2000年的3.04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8.2亿元,年均增长17.9%;其中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由2.0亿元增长到4.0亿元,年均增长12.2%。2006年以学杂费为主体的预算外奖学金助学金相当于学杂费总额的7.3%。高等学校奖学金助学总额虽然有了很大增长,但生均享有额有所降低。预算内安排的奖学金和助学金,2000年生均433元,2006年生均298元。
4.高等教育国家助学贷款
2001年,全省助学贷款金额0.39亿元,受贷人数0.46万人。2007年,助学贷款金额3.36亿元,受贷人数6.02万人。助学贷款总额和受贷人数虽然有了很大增长,但贷款覆盖面尚未达到5%。
(五)促进教育公平的阶段目标和政策建议
1.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以推进义务教育校际均衡为重点,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均衡水平。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积极采取措施遏制和缩小差异,不得人为扩大差异。积极推广校际联谊、交流、共建和学区化管理等做法,促进缩小校际差距。普遍建立教师轮岗和流动制度,促进校际师资均衡。试行并逐步完善对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检测、督察制度。
2.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区域协调发展
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实现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完善高中阶段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财政对高中教育的投入比例逐步提高到50%以上。在逐步提高财政投入比例的基础上,逐步取消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中的“双轨制”。
3.以规则公平为重点确保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
在高校招生考试录取的各个环节,贯彻规则公平的要求。严格制止与招生录取和转换专业挂钩的乱收费行为。防止和克服以“钱”规则代替或削弱公平规则的倾向和做法,抑制、缩小不同社会群体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
4.提高教育财政资助水平
建立健全以财政资助为主体的多渠道的帮困助学体系,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资助标准。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奖学金助学金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提高到5%左右。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受贷比例提高到在校生数的10%左右。
中国普通高中发展战略研究(江苏承担部分)
一、课题概况
课题名称:中国普通高中发展战略研究(江苏承担部分)
课题类别:中央教科所公益基金课题
课题主持人:彭钢
核心组成员:张扬生、王一军、孙孔懿、张晓东、尤敬党、孙向阳、喻晓琴、宗锦莲
研究周期:1年
结题时间:2009年5月
资助经费:5万元
成果主件:《“中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江苏承担部分)”结题报告》
二、主要观点与重要结论
(一)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
我们认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受教育者全面生活的普通教育,是为“未完成人”终身发展奠基的基础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后移进程中的大众教育,是满足升学与就业双重需要的预备教育,是基于准成年人身心特征的多样化选择性教育,而素质教育是普通高中多重使命的最终归结。
(二)江苏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据2007年的最新数据,江苏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7%,较2007年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6.0%高19.7个百分点。2007年浙江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比江苏高5.3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5.72%,较全国200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0.48%,高15.24个百分点;200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6.55%,比江苏高0.83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所有县(市、区)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都已超过90%。全省共有普通高中781所,比上一年减少57所。其中高级中学330所,完全中学451所。城市学校272所,县镇学校386所,农村学校123所。校均学生规模为1960人。全省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总数为429所,其中三星级学校253所,占普通高中总数的32.4%,四星级学校176所,占普通高中总数的22.5%,全省半数以上的普通高中已创建为三星级以上优质高中。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就读的受益面,全省有超过78%的学生在三星级以上优质高中就读。高中专任教师9.78万人。专任教师中本科毕业及以上所占比例达到91.7%,略高于全国89.30%的比例,低于浙江省96.84%的比例5.14个百分点。生师比为16:1,较全国17.48∶1的生师比略低,明显高于浙江省14.68:1的比例。其中研究生毕业占本科毕业及以上比例为1.89%,比上一年增加一倍多。
江苏省普通高中发展的主要特点是:⑴总体发展速度较快基础上的持续发展;⑵以学校规模扩张带动区域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⑶高中学校布局和结构的较大幅度调整;⑷优质基础上的高位均衡发展。
江苏省普通高中发展的基本经验是:⑴省委、省政府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⑵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拉动力;⑶面对巨大的社会需求充分利用“市场”的运行机制;⑷发展过程中注重效率与公平的统一;⑸宽松的高中教育发展政策与制度。
江苏省普通高中发展还存有问题:⑴各级政府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⑵地方政府对普通高中的管理严重“错位”,加剧了普通高中的升学竞争;⑶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普通高中快速发展带来相应问题;⑷生源下降后的普通高中学校,将面临新的调整和多方面的挑战。
(三)我国普通高中发展的有关战略问题的主要观点
从2007年到2020年,高中教育的适龄人口将从6795万下降到5241万,人口下降,为我国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机遇。预计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90%左右,比2007年提高约24个百分点,但在校学生数从4481万增加到4910万,增加429万。按照全国普职比大体1:1的比例,普通高中2012年达到85%的预期发展目标,在校生人数将从2007年的2522万下降到2436万,约下降86万;普通高中2020年达到90%的预期发展目标,在校生人数将从2007年的2522万上升到2549万,约增加27万。增减幅度在100万人之内。目前我国多数省份的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等17个省达到高中教育2012年和2020年的发展目标难度不大。广东、河北、山西、甘肃、吉林等14个省份达到目标有一定的难度。
普通高中发展的学校规模有三种基本的选择方式:⑴维持现有学校平均规模,不进行大的调整,是一种保持自然状况的选择。⑵适度提高学校平均规模,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但涉及到布局结构调整,需做分省规划。⑶大幅提高学校平均规模,使学校向城市和集镇集中,但由于学校数的减少较多,需慎重。
普通高中发展的模式有三种选择方式:⑴维持现状的低水平普及,将严重影响普通高中教育的质量。⑵扩展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方式,减少学校数量,优化布局结构。⑶引进民办高中教育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公办与民办普通高中的良性竞争,公办普通高中以存量保公平,民办普通高中以增量促发展,形成发展的双赢。
普通高中需要协调发展,首先要促进普通高中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努力提高本省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其次协调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建议由各省因地制宜,普职比可由1:1放宽为1-1.5:1-0.5的范围,建议在2020年前后逐步实施“并轨”,第三要实现初高中分离,实行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并存并行的格局。
(四)关于普通高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的相关建议
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问题,确立起全面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和文化品位,重视区域性整体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有效构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保障体系,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普通高中发展投入保障体制和机制、普通高中教师培养和管理机制、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普通高中的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等。
重视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工程设计,包括普通高中办学质量标准研制工程、中西部农村合格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工程、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建设工程、普通高中学校债务化解工程。
三、结题报告概述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阶段。普通高中教育也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阶段。如果说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的是统一的国民教育,那么普通高中教育应该能够发现并为培养具有发展潜力、鲜明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为他们进一步成长,成为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高中教育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对教育自身发展尤其是对义务教育的影响,均有很大贡献。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也为教育改革、教育体制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普通高中教育已经没有问题,不再需要改革了,恰恰相反,面对未来的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又将面临新一轮的困难与挑战,例如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高中的债务问题,高中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优质高中资源缺乏的问题等。高中教育发展的问题不解决,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不可能解决,直接关系到高素质国民素养的形成,劳动者基本文化素质的起点问题。当下,对如何确定新时期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方向,制定怎样的发展规划更有利于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以及如何进行普通高中发展的战略布暑等课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我国不同发展阶段高中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目标和功能定位、质量标准和发展策略,重新认识高中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地位和价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教育发展理论,旨在通过对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科学结构体系,借鉴发达国家高中教育普及的经验,探讨我国普及高中教育的战略思路,研制“2010-2020中国高中教育普及规划与行动纲要”,旨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分类进行高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建议,旨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我国高中教育发展数据库。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对策建议,我们期待为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与专业支撑,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普通高中走上一条高质量发展、内涵发展及特色发展之路。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1.关于普通高中教育性质和地位的主要观点
普通高中教育传统的“双重任务说”,已越来越难以包容今天普通高中的基本性质和多重使命。因此,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和地位,需要形成以下新认识。
⑴面向受教育者全面生活的普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首先是一种普通教育。普通教育又称通才教育、博雅教育、文雅教育、自由教育等等,是相对于职业教育、专门教育而言,具有综合性、非功利性和自由性或解放性等特点。人的现实生活是全面的,普通教育就是面向人的全面生活的全面教育。普通高中应采取“为人”与“属人”的教育方式,通过人类优秀文化的潜移默化,使高中学生成为具有主动性的生命体,高中教育应当注重启发,强化体验,促进交往。教育的过程应是一个基于生活又面向生活的普通而又普遍的过程。
⑵为“未完成人”终身发展奠基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因而“基础性”是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属性。普通高中的基础性,鲜明体现在2003年教育部颁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方案》明确规定了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就当代普通高中教育而言,它的基础性内容可分为五个层面:知识层面,技能层面,方法层面,价值层面,习惯层面。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同时体现在基础形成的过程之中,力求通过有效的教育形成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使其真正成为“受过教育的人”,它强调实效而不追求形式,强调扎实而不追求精致,强调长效而不追求速成,强调潜移默化式的熏陶、“泰山不辞细壤”式的积累和日复一日的从容积淀,而决不追求倒计时式的紧张与急迫。以终身教育理念观照,高中教育应予高度关注的,当是受教育者发展的“可持续性”。
⑶九年义务教育后移进程中的大众教育。2008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郑重提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任务,在实现这一战略任务的过程中,普通高中的非义务教育色彩将进一步趋于淡化,大众教育性质日益显著。此间的意义并不限于数量变化,它意味着普通高中教育将出现脱胎换骨的变革:今后的普通高中不仅是人人应该接受的教育,也是人人能够接受的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与教材难度都将有所调整,体现出差别化和一定的弹性,更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分不再是高下之分,而是受教育者基于个人特点的不同选择。
⑷基于准成年人身心特征的多样化、选择性的教育。以今天的眼光考察,普通高中教育的多样化与选择性的实现,意味着千方百计呵护学生的创造天性,不让其被扼杀在萌芽之中。普通高中教育应创设丰富生动的教育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发展选择。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无疑需要提供必要指导,培养学生把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天赋、选择和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与奉献社会的意识结合起来,端正自我发展的根本方向。
⑸素质教育:普通高中多重使命的最终归结。普通高中教育的诸多性质是同时具备的,其归结于一点即是以人为本,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本。深刻认识与全面体现普通高中的多重性质,在多重关系中保持好一种积极平衡与适度张力,就是较好地实施了素质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中最为敏感的部位,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难度最大的阶段。随着和谐社会建设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正逐步优化,要求普通高中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与文化品位。
2.我国普通高中发展的有关战略问题的主要观点
⑴关于普通高中发展目标
a.基本判断。从2007年到2020年,我国15-17周岁人口将减少1581万,高中教育的适龄人口将从6795万下降到5241万。人口下降的红利,为我国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机遇。
b.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目标。预计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90%左右,比2007年提高约24个百分点,但在校学生数从4481万增加到4910万,增加429万。
c.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目标。按照全国普职比大体1:1的比例,普通高中2012年达到85%的预期发展目标,在校生人数将从2007年的2522万下降到2436万,约下降86万;普通高中2020年达到90%的预期发展目标,在校生人数将从2007年的2522万上升到2549万,约增加27万。增减幅度在100万人之内。
d.实现普通高中发展目标的分省分析。
目前我国多数省份的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内蒙古、重庆、青海、宁夏、陕西、四川、湖南、湖北、江西、辽宁、福建、山东等17个省份达到高中教育2012年和2020年的发展目标难度不大。
甘肃、吉林、广东、河北、山西、新疆、广西、河南、黑龙江、安徽、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等14个省份达到高中教育2012年和2020年的发展目标有一定的难度。
按照现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划分,东部各省中广东、河北、海南是重点。中部省份中河南、黑龙江、安徽为重点,西部省份中新疆、广西、贵州、云南、西藏五个省份为重点。
⑵关于普通高中发展的学校规模选择
a.维持现有学校平均规模
2007年我国有普通高中15681所,学校平均规模为1608人。维持现有校数,到2012年学校平均规模为1553人,到2020年学校平均规模为1625人。在校生数最低的2015年,学校平均规模为1488人。维持现有学校平均规模,不进行大的调整,是一种保持自然状况的选择。
b.适度提高学校平均规模
适度提高学校平均规模,按每班50人,每年级15班,学校平均规模2250人左右计算,到2020年,全国只需要11,300所左右的高中,与2007年的校数相比将减少4300多所普通高中学校。这将有力地提高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效益,但涉及到普通高中布局结构的重大调整,需要作出具体而明确的分省规划。
c.大幅提高学校平均规模
按每班50人,每年级20班,学校平均规模3000人左右计算,到2020年,全国需要8500所左右的高中,全国将减少7000多所普通高中学校。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普通高中布局结构将出现重大调整,进一步向城市和集镇集中,这将全面提高我国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效益,但需要作出具体而明确的分省规划,由于学校数减少较多,要慎重选择。
⑶关于普通高中发展的模式选择
a.维持现状的低水平普及
根据学龄人口预测,在现有水平上基本实现2012年和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然而,低水平普及将严重影响普通高中教育的质量。
b.扩展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方式
以现有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扩大优质学校的办学规模,采用减少学校校数,优化布局结构,以明显提高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效益。扩展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方式是一种可行的战略选择。
c.引进民办高中教育形成新的增长点
在推进高中普及的过程中,原有普通公办高中规模较小的省份和地区,面对两种选择:一是新建公办普通高中,但高中校舍、设备要求较高,投资很大,需要雄厚的财政实力。二是引进社会资源,新办民办普通高中。公办普通高中以存量保公平,民办普通高中以增量促发展。同时公办、民办学校可以形成良性竞争,形成发展的双赢。现实选择告诉我们,引进民办高中教育,形成了高中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⑷关于普通高中的协调发展
a.普通高中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
普通高中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正相关。以江苏为例,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明显拉动作用。1994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江苏高等教育每年扩招一万人,当年普通高中教育的招生人数就上升了9个百分点,在连续扩招的五年中,普通高中的在校生人数的增长均超过5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教育不是大学预备教育,不是一种升学教育,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无视高等教育发展的拉动。在河南、江西、安徽的调研也表明,高中教育发展直接受制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民群众接受高中教育的预期,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进入高中。为此,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需要考虑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需要努力提高本省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
b.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
高中阶段教育的“双轨制”,在普通高中资源较为紧缺的状况下,对促进高中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伴随着学龄人口的下降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建议由各省因地制宜,自主确定普职比例,普职比可由1:1放宽为1-1.5:1-0.5的范围。
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建议在2020年前后逐步实施“并轨”,并在“并轨”后划分为不同类型的高中,起码可分为三类: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的一类高中;以升学为主兼顾劳动者培养的普通高中;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主的综合高中。
c.初、高中分离
初高中分离的主要依据为: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初中为免费教育,高中为成本分担。
强行分离的现实是:初中教育失去了大量优质公办教育资源,导致公办初中教育的明显弱化。同时,由于相当一部分高级中学普遍失去了本校的初中生源,直接导致高中招生时的生源大战。更重要的是,由于缺少初高中的连续教育,给高中教学和教育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多方面成本。建议不再强化进行初高中分离,实行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并存并行的格局。
3.关于普通高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的相关建议
⑴关于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问题
a.普通高中的质量问题成为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在数量和规模上获得迅速发展,人民群众“上学难”的矛盾初步缓解。与此同时,质量和特色问题将逐步成为发展的主要矛盾。我们应当在保持数量和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b.确立起全面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素质教育实施的成效是衡量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与文化品位的首要标准。要克服单纯以升学率为标准的质量观,强调以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具有合作能力和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c.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
要把推进和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要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重视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要加强课程资源开发,要根据课程方案的精神研制学生学业标准,要全面提高学校的课程能力,要千方百计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能,实现学生学习的轻负担、高质量。
d.提高办学水平和文化品位
教育质量涉及办学的全部要素,提高教育质量意味着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学校文化品位。要按照有关办学规范建设普通高中,加强学校图书馆等各项硬件建设,提高管理和使用水平。提倡教育家的办学精神,要发扬办学民主,要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要继续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坚持以学校为基地开展培训和研究,要认真总结优秀教师“轻负担高质量”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成果,要强化教学管理,扎实推进学风与教风建设。
教育行政部门要赋予并切实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学校应从社区环境与自身特定的优势资源出发,研究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要研究制定评估标准与办法,加强质量监测和督促指导。
e.区域性整体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优良教育质量,不是着眼于个别学校与少数人,而是能够为越来越多人享受。在农村,可以通过建设寄宿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保证2012年前全面实现农村高中的合格化建设。在城市,应当集中财力分批解决薄弱学校的硬件建设问题,还可采取委托名校管理和扶持薄弱学校等措施。通过上下一致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普通高中教育在国民教育系统中的功能。
⑵关于构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保障体系
a.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
各级领导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负担起普通高中发展的主要责任。各级领导一定要明确认识到普通高中教育准公共物品的性质,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纳入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规划。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出一个综合性的切实可行的推进普通高中发展规划,明确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b.建立科学合理的普通高中发展投入保障体制和机制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尤其加强对农村普通高中的投入。二是建立和逐步完善政府、社会、家庭合理的普通高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三是研究普通高中收费的“三限”政策。四是研究和处理好普通高中债务问题。五是加大对民办普通高中的扶持帮助。六是建立长期较完善的普通高中贫困学生资助帮扶体系和制度。
c.建立和完善的普通高中教师培养和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加强教师教育工作,构建以师范院校、有条件的综合大学为主体,结合地方教育培训中心和校本培训为一体的开放灵活高效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高师范类专业学生的适应新课改素以及质教育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考生报考师范类院校。提高普通高中教师工资待遇。重视现任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师资结构调整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实行区域内支教工作,充实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要重视普通高中学校校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校长的综合素质个管理水平。
d.逐步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普通高中的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
首先要改革和完善高考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综合的科学的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体系。其次是建立完善普通高中评估标准体系和各项教育法规政策。并建立以各级政府督导为核心的、结合教育专家、社会各界人士组成普通高中督导评估组织,以新的普通高中评估标准体系和各项教育法规政策为依据,定期对所有普通高中进行综合性督导评估,公布评价结果。第三是要求普通高中各学校逐步制定完善的符合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和学生素质评价制度。加强过程性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⑶关于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工程设计
a.普通高中办学质量标准研制工程
有质量的普通高中教育是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研制普通高中办学质量标准,既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也是引领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办学质量标准至少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明确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目标、任务。二是建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三是构建学校办学质量的指标体系。四是设计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五是办学质量标准执行的具体措施与相关程序。普通高中办学标准的研制是一项长期的国家工程,一要建立专门的研制机构,吸纳行政、教育专家、社会学家及其他相关人士参与。二要有国际视野,吸收发达国家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经验。三要体现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教育文化传统。四要实现评价机制的创新。五要追求普通高中办学质量标准的多元化。六是“标准”研制要与高考制度改革同步进行。
b.中西部农村合格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工程
实施中西部农村合格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工程,目的在于提出国家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明确建设标准,实现教育政策向中西部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倾斜,调动积极性,促进其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制订农村合格普通高中建设标准。二是确定中西部相关省(市、自治区)农村合格普通高中学校建设的中长期计划,三是明晰省(市、自治区)及以下各级政府在农村合格普通高中学校建设中的责任。四是设计国家对中西部农村合格普通高中建设的倾斜政策,同时加大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力度。
中西部农村合格普通高中建设工程的实施,主要遵循“整体规划,标准参照,以评促建,以奖代补,强化服务”的工作思路。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指标,分步实施,在2012年全面实现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合格化建设。教育部每年都要组织专门力量对中西部农村合格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和全面督查。各级政府要强化服务意识,优先发展贫困地区的薄弱学校,主动帮助学校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在普及中不断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水平。
c.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建设工程
通过国家级创新人才基地学校建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创新型人才教育水平,既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适应国际竞争的重要策略。创新型人才培养对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学科优势和文化传统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一些名校作为培养基地。可以是整所学校,也可以是学校承担的具体项目。
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普通高中学校应具备四个特点。一是公益性。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国家行为。二是高质量。具有一流的校长和教师团队,并为大家所认同。三是有特色。教育理念先进、学科特色鲜明、办学行为独特,对普通高中教育有独特的理解和追求。
主要涉及以下一些内容。一是制订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的认定标准。二是确定管理机制。三是相关政策设计。四是建立多种选拔方式与高考制度相结合的人才遴选机制。五是构建考核、评价体系。
d.普通高中学校债务化解工程
近些年来,为了满足广大适龄儿童强烈的普通高中学习需求,各地都大规模地扩建或新建普通高中学校,普通高中教育获得跨越式发展。而这些学校也面临着严重的债务危机。实施国家普通高中债务化解工程是当前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主要应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有计划的化解普通高中学校现有的债务,二是在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过程中避免新的债务出现。普通高中学校债务化解需要建立国家、省(市、自治区)及以下各级政府、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制订合理的债务化解计划,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普通高中现有债务化解工作。对于提前或按期完成化解任务的地方给予经费奖励,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采取转移支付等手段给予经费上的政策倾斜。
4.研究方法
(1)以调查分析和文献研究为主,完成现状研究任务。
(2)以案例研究和理性思考为主,形成对高中教育发展理论的建构和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战略设计。
(3)以历史研究和系统分析为主,形成关于高中教育发展投资机制和战略管理的思路。
(4)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理论研究等方法,形成我国高中教育今后十年发展的行动纲要。
(三)主要研究成果与社会影响
1.发表论文
⑴彭钢:《江苏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6期。
⑵彭钢:《江苏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现状、特点与经验——普通高中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江苏教育发展报告》2008年。
⑶孙孔懿:《普通高中教育的复合性质与多重使命》,《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第21期。
2.基本研究
⑴王一军:高中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
⑵孙孔懿:努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⑶束鹏芳:普高教育,何以喜、何以忧——普高教育的任务在哪里
⑷张扬生:普通高中发展保障体系
⑸王一军: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设计
3.案例研究
⑴孙向阳:高中的使命——河南省荥阳实验高中特色形成及演进的案例研究
⑵尤敬党:河南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⑶江苏省教科院基教所课题组:江苏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现状研究报告
⑷章立早:江西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⑸束鹏芳:勤朴肃毅  “心远”无疆——南昌二中特色形成及演进的案例研究
⑹张国英:弦歌百年,再谱华章——南昌十中特色形成及演进的案例研究
4.书稿
⑴撰写总课题组书稿第五章(《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战略》)
⑵书稿《中国普通高中发展战略》待出,教育科学出版社
5.社会影响
央所公益基金课题项目的“普通高中发展战略研究”(江苏部分)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主要承担完成。接到任务后,我所领导班子以最快的速度配备了最强大的科研队伍,倾注了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精力确保课题有序而有效地开展,历时一年的时间,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不仅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研究成果,同时一些基本研究与案例研究也在高中教育领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为大家更深层次地认识与了解高中教育发展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许多高中校长得知我所的该项研究后,更是不辞辛劳地赶赴南京向课题组请教,与课题组商讨。可以说,课题的研究成果在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实践土壤中找到了生长点,为实践层面的改进与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本研究对政府的决策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仅在江苏省内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意见与建议,还为国家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智力支持。在调研其他各省普通高中发展情况的过程中,也将我们的研究成果辐射到了兄弟省市,产生了积极有效的影响。
研究虽然结束了,但关于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问题的探讨与实践却永远没有尽头,我们将秉承我所严谨朴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继续努力,为普通高中教育的研究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
一、课题概况
课题名称: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
课题类别:教育部职业教育战略研究重大课题
课题主持人:马成荣
核心组成员:曹鸿骅、孙  震、徐晓梅、孙  旭、陆  健、陈  松、曹书成
研究周期:3个月
结题时间:2009年11月
资助经费:3万元
成果主件:《打造智能、开放、高效的现代职业教育》(研究报告)
二、主要观点与重要结论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必然选择,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的必然举措。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对促进教育均衡、提升教育质量、保障教育公平、服务终身学习具有至为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统筹规划、普及提高、融合集成、支撑创新”的原则,以转变学习方式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点,以“智能、开放、高效”为目标,以教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科研信息化、文化信息化和生活信息化为重点,增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水平,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服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职业教育信息化进入了较快发展阶段。第一部分重点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立体扫描。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框架下,一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初步建成,主干网覆盖基本到位,校园网建设渐显成效;二是多元信息平台建设逐步推进,公共管理平台建设不断完善,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初见成效,信息化实训平台得到推广;三是公共数字化资源库初步建成,校园数字化资源库不断充实,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日渐丰富;四是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管理效能的提高、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校园文化的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日渐凸显。
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需求与供给的双重调节、资源与功能的双重整合、做大与做强的双重目标、建设与赶超的双重任务。第二部分重点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工作存在的不足,揭示了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组织管理力度有待加强,推进措施成效不大;第二,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尚未健全,标准尚不完善,财政投入不足,投入机制不活。第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信息终端设施配备不足,网络基础设施不健全,信息资源存在着结构性匮乏;第四,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人才总量不足,专业准备不够,应用水平亟需提高。相对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
加快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确立国际视野、本土行动的理念。美、英、德、日等国较早地启动了教育信息化,并把职业教育信息化与国家整个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同步推进。第三部分重点梳理和分析了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轨迹和政策取向。总结凝练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其一,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的确立加快了教育变革的进程;其二,建立了政府投入为主、产业界多元参与的经费筹措机制;其三,将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与信息资源建设协同推进;其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推动教育信息化有效实施;其五,教育信息化重在促进教学、管理和学习方式转变。系统地总结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经验,切实把握其基本规律,无疑对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立足我国国情,瞄准现实问题,充分吸收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以此促进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第四部分重点从政策层面提出了2020年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职业教育的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得到较大范围应用,多种类型的数字化、网络化教育信息资源丰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教育信息化的制度环境与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初步形成智能、开放和高效的职业教育资源与管理服务体系,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职业教育的“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探索建立与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和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为保证目标的有效达成,需要着力六项关键举措和三大重点工程。六项关键举措是:第一,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第二,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标准、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第三,加强职业院校基础信息库和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第四,健全职业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培训和发展机制;第五,健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的筹措和监管机制;第六,健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监控和评价工作机制。三大重点工程是: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职业院校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工程。
三、结题报告概述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十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日益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各项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和培养模式不断转变,正进入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关键阶段。时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和“十二五”计划启动的重要时期,围绕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创新育人理念、落实改革举措,已成为当前极为紧迫的工作要求和政治任务。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在这场深刻的变革进程中,国家正通过全面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各项事业的现代化,推进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职业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必然无法脱离信息化的大趋势、大背景,不仅需要适应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新形势下的产业经济发展,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而且需要以信息技术作为寻求自身改造的载体,积极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机会的扩大,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效益的提升。
本课题作为教育部确定的职业教育战略研究重大课题之一,旨在通过现状盘点和问题剖析,客观地梳理出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摸清当前的水平,揭示出主要矛盾和实际问题,为今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确定合理的起点,并提供方向引领和政策参照;通过国际比较,梳理和分析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轨迹、政策取向,系统总结和把握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经验、基本规律,为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通过政策建议,立足我国国情,瞄准现实问题,充分吸收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2020年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和具体目标、主要思路和关键举措以及分阶段实施的重点工程,以此为今后十年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确立方向和探寻路径。
本课题的确立,在本质上是当今教育行政决策方式转变的重要体现,反映了当前政府决策正逐步从传统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民主,力图通过发挥科研机构等组织的专业化职能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实效性。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开展决策准备,不仅有利于系统、全面地把握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而且有利于通过研究视角的拓展和科研方法的创新,充分把握国际上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规律和特点,充分反映信息化领域技术和理论的最新进展对教育变革,特别是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的影响机理和发展趋势,充分整合国内不同地区社情民意对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多样化需求,为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整体性方案,促进职业教育在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机遇期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1.现状盘点
⑴信息化基础设施初步建成
主干网覆盖基本到位。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以及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等主干网接入互联网基本覆盖到职业院校。城市职业院校主要采用光纤宽带接入骨干网,有较好的可管理性和互联互通性。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职业学校主要以ADSL方式接入,开放性和共享度较低。中西部农村学校建立的卫星数字教学收视点以单向接收卫星传播为主。
校园网建设渐显成效。全国80%以上职业院校建立了校园网,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数为13台,使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比率约为10%。职业院校计算机配备条件逐步改善,2007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数为13.31台,2008年为13.93台,但东、中、西部存在差距。
⑵多元信息平台建设逐步推进
公共管理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教育部积极推进教育行政决策、业务管理和日常办公信息化,基本建成教育系统办公信息网。2001年开始,教育部先后组织建设了招生、就业、学籍、评估、安全等信息管理系统和一批功能较强的专业网站。部分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发并使用了地区性的基础数据库平台。大部分职业院校通过自主开发或购买等方式,建立了教务管理信息平台和学生管理信息平台。
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初见成效。2000年,教育部启动了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先后出台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现代远程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资源建设项目开发指南》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批准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的远程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以及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职业培训服务机构。西部和边远农村地区,利用卫星电视等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信息化实训平台得到推广。职业院校通过自主开发、与企业合作开发和购买等方式,利用“计算机仿真+真实装置”仿真模拟技术,建立了电子商务实训、汽车仿真、建筑造价等专业的特色性虚拟化实训平台,充分体现出情景化、生动性、交互性等特点,解决了当前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更新不快、效果不佳等实际问题。
⑶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日渐丰富
公共数字化资源库初步建成。自2001起,国家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项目”,建成了10个“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基地”。到2007年底,完成了130 多种远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形成了覆盖18个专业门类的“国家数字化职业教育资源库”。研究机构、出版机构等单位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和职业院校教师开发了一批电子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建成国家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资源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网等。
校园数字化资源库不断充实。各地职业院校通过专业教师及与企业合作进行数字化资源的滚动开发,大多形成了适应专业教学需要的数字化课程资源。通过引进和购买国外大型专业数据库、专业软件等,进一步丰富了职业院校信息化资源。
⑷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教学方式的转变。职业院校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重视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开发应用,提高了学习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基于仿真技术开发的软件很好地再现生产过程,解决了职业教育中有些无法提供知识和技能运用场所的困难,缩短了教室与就业岗位的距离。
管理效能的提高。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综合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在职业院校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实现了学校教务管理、学生综合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管理的信息化,加快了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学校的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为学生自主选课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技术保障。
教师专业的发展。职业院校在加大对教师信息基本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训,并通过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教育科研网站等远程在线学习平台,开展跨地区、跨学校之间的网上远程教学观摩、评课和教学交流。许多职业院校教师还通过教育博客、个人网站等发表教学日志、教育随笔,开展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进行教学经验与成果的展示与共享。
校园文化的建设。职业院校通过校园网、数字图书馆等向师生开放各种信息平台和网络资源,建成了数字化校史室、展览室等网上专栏,动态正面呈现校内外发生的各种信息;通过专题网站、BBS、虚拟社区等交流平台,开展网上阅读、心理咨询、作品展示等活动,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2.问题剖析
⑴战略地位凸显不够,推进措施有待加强
战略意义认识不足。近年来教育信息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识模糊,在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未能与国家、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统筹规划,在政策制度层面上没有凸显职业教育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现代化联系的紧密程度和服务功能。
组织管理力度不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职业教育信息化已提上议事日程,但是各级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能力较弱、职责不明、职能交叉,在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实施步骤和推进措施等方面缺乏系统规划,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能不高,工作进度相对缓慢。
推进措施成效不大。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建设规划、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尚缺乏必要的国家和地方性推进工程,在已实施的基础能力建设、示范院校建设和骨干专业建设等工程中,也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在注重网络、多媒体教室等硬件建设同时,忽视了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虚拟仿真等软件建设,未能形成有效的保障体制和机制,难以满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
⑵经费投入普遍不足,保障机制尚未健全
标准尚不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现阶段由于缺乏明确的、具有导向性的建设标准,各地区和职业院校在项目建设上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低层次建设,造成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经费使用效益偏低。针对职业教育的不同层次、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已成为当务之急。
财政投入不足。多年来,各级政府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财政经费重点放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没有设立职业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公共经费投入上存在着可有可无、或多或少的问题。国家先后实施的“校校通”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等,几乎未涉及到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及其经费投入极少,导致基础设施薄弱、资源结构性短缺、专业化人才匮乏。
投入机制不活。职业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资源建设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单纯依靠政府投入难以满足需要,而通过企业捐助、基金支持和国际合作等渠道开拓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的能力很弱,尚未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相应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跟进。
⑶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资源结构尚需完善
信息终端设施配备不足。据调查,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每百名学生配备计算机数平均为13.93台,东部地区为16.11台,中部地区为12.94台,西部地区为11.99台,与2007年普通高校每百名学生平均配备计算机63台的水平相比也差距甚远。此外,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多媒体教室、卫星接收设备等校均数量仍然普遍不高。
网络基础设施不健全。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虽然初步完成了校园网建设,但是大部分职业院校设施配置水平不高,出口带宽不足,没有完全覆盖到所有办公室、教室、实验实训室、图书馆以及学生宿舍等;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职业院校校园网建设仍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信息资源结构性匮乏。当前职业教育信息资源总体上层次偏低,重复性建设现象较为普遍,以单机课件、文档资源和接受性资源居多,而网络课件、媒体资源和互动性资源偏少。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存在机械地模仿普通教育的痕迹,缺乏在深层次上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未能按照职业教育特点和需要营造职业工作情景、反映真实工作过程,缺少国家和区域可共享的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库。体现顶岗实习、在岗培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尚属空白。
⑷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应用水平亟需提高
人才总量不足。在宏观层面,对从事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部门设定、人员编制缺乏应有的政策安排,信息化管理和研究的力量单薄,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实施和服务支持,部分地区甚至无人问津。在职业院校层面,重专业教学队伍建设、轻信息化专业人员配备,部分院校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和岗位,信息化建设管理和技术队伍力量不足,成为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专业准备不够。相对高等教育、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缺少对标准制定、资源开发、应用推广、成果评价及其相关政策研究的专业化队伍,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开发、培训、推广等力量更为薄弱。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专业素养偏低,管理人员大多由非专业人员担任,技术人员主要由计算机教师兼任,难以胜任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管理、指导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技术支持等工作。
应用水平不高。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水平总体不高,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度偏低。不少职业院校在信息技术应用上还仅仅停留在将书本、教材和传统课堂教学搬上计算机屏幕等低层次水平上,未能将已有的优质课程资源、仿真教学软件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据统计,中职学校只有8.7%的学校建有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只有20%的课程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不够,未能有效促进学生问题化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形成。
3.国际比较
⑴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的确立加快了教育变革进程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纷纷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大力提高全民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创新型人才。自1993美国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来,美、英、法、日等国先后发布了《让美国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能力的挑战(1996)》《电子化学习:将世界一流的教育置于儿童的指尖(2000)》《电子化战略—治理技术:转变学习和儿童的服务(2005)》《信息立国教育工程(2005)》等一系列旨在加快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重大报告,确立了教育信息化在本国的战略地位,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支持服务等多面的建设。
⑵政府投入为主、产业界参与的多元经费筹措机制
为了保证教育信息化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西方国家在财政上投入了巨额资金,并建立了在政府主导下的产业界参与多元机制,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财力保障。美、英、日、德等国除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费预算、建立技术普及资金、落实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投入外,重视政府与企业及个人之间的合作,建立了政府投入、学校自筹、企业资助机制,通过“全球服务基金”、“技术文化基金”“全国上网学习计划”“信息立国教育工程”等形式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费投入。
⑶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与信息资源建设的协同推进
世界标准化组织及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部门,针对教育信息的地域广泛性、技术复杂性和文化多样性等特点,通过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制订,极大地推进了信息资源建设,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度。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教育技术联合会等国际组织,重点围绕教育技术、课程建设和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制订了系列性的教育信息化标准。在标准的框架下,美、英等国建立了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课程网、全国学习网等一批国家级的公共资源库和平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凤凰城大学、英国开放大学等高校分别建立了共享度较高的远程在线资源库。国际知名企业积极参与软件开发和特色资源库建设,微软公司专门开发的微软学生百科,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⑷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推动教育信息化有效实施
美、英、日等国都把教师培养培训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通过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和职业证书标准的制定、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资源的建设以及经费和技术的支持和评价激励机制的构建等一系列手段,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美、英、日等国将教育技术应用纳入师范教育课程,制定相应了的学业标准和教师职业证书标准,建立了完整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通过制定“艾森豪威尔教师进修计划”、“‘教师教育技术评价标准’建设”等项目,优先保证教师培训经费和投资力度,改进培训的目的、内容、方法等。
⑸教育信息化重在管理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美、日、英等国通过推进信息化校园计划,搭建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美国和英国高等院校及中小学普遍通过增强门户网站功能,推动学生在网上办理入学注册、助学贷款、成绩查询等。美国教育部、教育科学院和教育国家图书馆联合建立了教育资源信息中心;美国技术教育研究中心与学校自主开展的网络教育实验,通过“网络科学计划”等促进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种信息技术和资源获取信息开展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英国建立了国家课程网和全国学习网,为教师的课程信息资源交流和学生的学习资源获取提供了开放、便捷的公共平台。
4.政策建议
⑴确立2020年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到2020年,我国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职业教育的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得到较大范围应用,多种类型的数字化、网络化教育信息资源丰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教育信息化的制度环境与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初步形成智能、开放和高效的职业教育资源与管理服务体系,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职业教育的“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探索建立与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和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目标是:①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促进技术条件和教育环境的改善。②实现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开发机制和服务方式的创新。③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应用水平的提高,促进学习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④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化,促进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的完善。
⑵加快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关键举措
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①完善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架构。明确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上的事权,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部门协调体制,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信息化发展总体战略和规划。②推动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信息化建设。出台相关支持政策,调动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倡导和鼓励公益性的基金支持、技术援助和咨询服务。③健全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推动国家和地方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人员配备、资源建设和评价监督等相关要求作出规定。
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标准、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①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建设。加快制定设施配备、资源建设、信息管理和教师能力等标准,实施应用系统规范、信息标准规范、用户规范以及信息化管理规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国际合作。②开展职业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科研网的技术升级,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骨干网建设,发展并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和多网融合,扎实推进农村远程教育。③开展职业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政务平台、管理平台、资源平台、教学平台以及通信平台等建设,加强虚拟仿真性专业实训平台开发,提高职业院校实训室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加强职业院校基础信息库和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①建立职业院校基础信息数据库。对职业院校及其教师、学生的信息建立数据库管理机制,为职业教育的宏观规划、经费拨付、绩效评估等提供基础数据,为校企合作、教师发展和学生就业等搭建平台。②建立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库。以媒体素材、微教学单元、网络课程、仿真实训室以及数字图书馆、公共文献资源和专业文献资源为重点,推进课程教学资源库、综合文献资源库以及资源管理系统等建设。③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多元开发机制。统筹建立国家职业教育资源信息中心和地区性开发基地,推动研究机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以不同方式参与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倡导和推动课程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和免费使用。
健全职业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培训和发展机制。①明确信息化管理人员队伍的配备及职责。加快信息化科学的发展和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应用水平,明确信息化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协调服务和技术维护职责。②建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及实施机制。制定适合职业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标准,对教学、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作出要求和规定,加强培训和考核。③构建教师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机制。加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引导教师开展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模式的构建。
健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的筹措和监管机制。①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多元经费筹措机制。出台建设经费标准,确定各级政府在经费投入中的主体责任和投入比例,积极吸纳行业企业、社会力量或民间团体的捐助;发挥基金会等组织作用,探索建立政府投资、学校自筹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多元经费筹措机制。②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监管。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强经费使用的统筹规划和过程管理,建立严格规范的审计监督制度,对经费使用的合理性、效益程度进行科学评估。
健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监控和评价工作机制。①制定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评估标准。加强评估体系研究,制定评估标准,对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人才队伍、经费投入和综合管理等方面作出评价,并将结果纳入地区和学校现代化考核的内容。②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运行监控机制。明确由省、市、县各级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督察的职责,建立向同级相关部门报告制度,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良性、均衡发展。
⑶加快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
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2015年,所有职业院校实现“校校通”,发达地区实现“班班通”,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普遍建成校园网;信息化应用系统和平台基本齐全,信息资源基本满足需求。2020年,所有职业院校满足时时处处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并逐步过渡到与下一代互联网连接。
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15年,所有50岁以下在职教学、管理和技术人员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认证;基本普及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和科研中的应用。2020年,职业院校100%教学、管理和技术人员完成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认证,信息化的新型技术在教学、管理和科研中有效应用。
职业院校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工程。2015年,以政府为主导完成所有公共必修课程的信息资源建设;以地区或行业为主导完成部分主干专业的优质课程信息资源建设。2020年,以地区或行业为主导完成所有主干专业的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所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省级以上骨干职业学校都建有与专业课程教学配套的虚拟仿真实验室。
5.研究方法
⑴实证调研法。本课题以东、中、西部有关省份的职业院校为主要样本,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查看了相关设施设备、软件资源等实物和资料,通过网络途径登陆相关网站平台了解相关网站建设及使用的实际状况,尽可能准确掌握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手资料。
⑵统计分析法。针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问题,设计问卷进行较大样本随机调查和结果统计,并结合国家统计、教育等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年报等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努力准确反映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状况。
⑶访谈调查法。课题组召集相关的不同人群分次进行座谈,充分把握管理、实践中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状况,认真分析不同地区的现实需求和理想愿景,正确认识相关工作中的存在困难,充分整合不同诉求和建议,努力通过咨询服务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
⑷文献研究法。针对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规律和趋势,以及信息化相关技术和理论的最新发展,就相关文献资料开展专门的研究,梳理出可供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借鉴的参照。
(三)主要研究成果与社会影响
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有两个,一是专题报告:打造智能、开放、高效的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报告,二是专题报告摘要。
该课题作为教育部决策咨询的专门项目,其成果得到教育部有关领导的肯定,相关结论和建议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政策,特别是在2009年11月26日于辽宁沈阳召开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现场会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的相关文件中得到不同程度的采用。
[1]方国才:《学习型学校:意义建构与图景勾画》,《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23期。
[2]这些文章有:陈之芥:《演绎学校品质的发展之路——学习型校园整体构建的初步设想》,《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1期;周玉红:《让学校成为学习的“沃土”和“乐土”——建设学习型学校的策略研究》,《北京教育》2005年第5期;蒋水清:《创建学习型学校,构建新型组织学习方式》,《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6期;王越英:《打造学习共同体 促教师专业发展》,《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3期;张晓萍、王羽左:《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1期;林斌铨:《关注生命 实现和谐发展——生命化教育理念下创建学习研究型学校的初步探索》,《福建论坛》2006年第7期;梁茂生:《以“学习型学校”建设为载体 全面提升学校教育品位》,《北京教育》2003年第1-2期;白宏太:《让读书成为习惯——赵翠娟和她的学习型学校》,《人民教育》2005年17期;周丹:《构建学习型学校的案例研究——以无锡市蠡园中学为中心》,《教育评论》2005年第3期。
[3]包括12篇文章,分别是:蔡守龙:《赴台影像——教育文化考察印记》;彭  钢、束鹏芳:《远离教育的功利与浮躁——台湾中小学教育考察报告》;成尚荣:《课程:学校之大、学校之重——台湾秀朗国小课程建设印象》;丁伟红:《从心出发——台中市永春小学印象》;芮火才:《台湾小学教育考察记》;秦德林:《愿景·组织·机制:学习型学校的基石——康桥学习文化品读》;陈  平:《一刊一世界——从〈成渊学报〉看台北市成渊高级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马维娜:《生命共同体的潜心规划——台中县立大里高级中学个案》;凌龙华:《愿景·共识·力行——台湾中学教育考察观感》;严华银:《一所不是学校的“学校”——来自台湾康轩文教集团的报告》;储  红:《学校社区化  社区学校化——台湾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社区和谐共荣建设教育共同体》;蔡  飞:《以人为本  系统思考——考察台湾地区学习型学校建设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