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家长代表发言稿:当代中国宗教心理研究成果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9:10:19

当代中国宗教心理研究成果综述

(2009-04-04 16:06:30)转载 标签:

杂谈

学术论文

分类: 社会心理学

 

 

 

 

当代中国宗教心理研究成果综述

 

马永霞   张海钟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应用CNKI 检索近20年来中国学者在宗教心理、民俗心理、迷信心理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并手工查阅相关书籍,总结国内学者对宗教、民俗、迷信心理的研究成果,以期对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 宗教心理;民俗心理;;成果;综述

作者简介:马永霞(1980---),女,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200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民族心理学、女性心理学。 

    从古至今,宗教、民俗、迷信一直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现象,要科学地研究人类,就不能不研究宗教、民俗、迷信心理。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13亿人口中有1亿多人有明确的宗教信仰,而且种类繁多。在各民族中,原始宗教与世界宗教同时存在,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并行不悖,除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天主教、犹太教、摩尼教等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以外,还有萨满教、东巴教、毕摩教等各个民族的原始宗教。广大的西部地区(包括十二省(区、市):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占国土面积71.5%,人口占28.7%,宗教信仰异彩纷呈。藏、蒙古、裕固和部分羌、普米族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东乡、保安、撒拉等十多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傣、布朗、阿昌、德昂等民族信奉小乘佛教;白、京、拉祜等族信仰佛教;彝、朝鲜、苗、傈僳、怒、独龙、景颇、佤、京等十多个民族中,部分人信仰本民族原始宗教,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满、鄂伦春、鄂温克、赫哲、达斡尔等民族中,多数人信仰萨满教;京、瑶、白等民族中部分人信仰道教;纳西族信仰东巴教;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而汉族,有着悠久的宗教传统,儒佛道合一,在宗教信仰上存在多元、调和的倾向,但人们并不执着教义神学,而是更多地注重现实功利。

虽然许多民众无明确的宗教信仰,但却深受民俗影响,普遍存在迷信心理。所以,要研究民族心理就不能忽视宗教、民俗甚至是迷信对人心理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人在现实中始终存在各种各样的压力,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的挫折和不幸会导致其走向宗教或信仰,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和庇护。同时由于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还不能解释,而人的主观世界的形而上学性对这种变化现象往往归因于超自然的力量。对这些人群及其宗教迷信心理的关注,是心理学工作者的一项现实任务,研究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对揭示宗教、民俗、迷信的起源和本质,促进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宗教心理学科发展概述

从科学心理学奠基人冯特开始,西方心理学便十分重视对宗教信仰的研究。斯塔伯克首次出版了题为《宗教心理学》的专著。威廉·詹姆斯的《宗教经验种种》一书,从心理学角度对各种各样的宗教体验作了描述和解析。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尤其重视宗教心理,有《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人类心理与宗教》(荣格)、《精神分析与宗教》(弗洛姆)等著作。还有一些心理学家不懈探究促进宗教心理学的完善,如奥尔波特、马斯洛以及费斯廷格等,对其中的论题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形之下,中国在宗教心理方面研究较少。20世纪初,个别大学和神学院曾有外籍教师作过有关宗教心理的讲座。早期的心理学家陈大齐曾撰写《迷信与心理》一书。此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几乎无人涉足宗教心理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宗教心理也开始为人们所重视研究。但国内做这方面研究人不多,也很少有自己的研究成果。近年来,社会学者梁丽萍所著《中国人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提供了对中国社会宗教徒宗教心理与行为的一些新的解释框架,为我们解读国人的宗教心理打开了一扇视窗。

                        (二)、宗教心理形成理论

宗教心理学从种族的或个体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宗教心理的形成,认为人由于对客观世界的无知,或由于压力以及内心冲突,从而陷入恐惧、忧虑、绝望等状态并产生对超自然力量的依赖感和满足希望的感情。目前公认的关于宗教心理的形成(宗教的起源问题)的理论有四种[1]: (1)、认知理论:认为人不能理解和解释自己的许多经历和体验,人们理性的特点促使他们不断思索,造出了种种宗教信仰的解释;原始人类思维单纯,不具有逻辑性导致了宗教解释的产生。(2)、情绪理论:认为宗教是从无意识的恐惧和依赖的需要发展起来的;还认为宗教来源于对自然现象敬畏的强烈情绪的有意识体验。(3)、意动理论:认为人类力图获得力量以支配万物的欲望推动宗教的产生。(4)、人性理论: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能的反映或者是人种进化的产物。

                   (三)、当代中国学者宗教心理研究成果概述

1、民众趋向宗教的心理机制

综合各家学者的观点,民众趋向宗教的心理,大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挫折心理,寻求转机[2]:有些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屡遭挫折,或是身患疾病久治不愈,求助于宗教,以便在今后少受挫折,走出阴霾。逃避心理,寻求慰藉[3]:人一出生,便面临个体永远无法解决的生存困境。生老病死,贫困、孤寂、战争、瘟疫、灾荒及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使人们的心灵日益感受到压迫,有的人便选择宗教来逃避困境,希望在宗教神圣的殿堂里寻求心灵的安宁。悔过心理,寻求宽恕[4]:有的人做了错事,担心因果报应,便积德行善,皈依宗教,祈求宽恕。迷信心理,寻求神灵[5]:有的人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认为敬拜神灵可以趋福免灾,心想事成。归属心理,寻求认同[6]: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关怀与照顾,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与居住处所的独立化,使人们体会到了孤独的感觉,他们渴望有一个接纳他们的群体,而宗教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使其信仰者获得一种归属感。向善心理,追求超越[7]:宗教指向人类精神生活中终极的、无限的、无条件的一面,是一种终极关怀。宗教为众生提供了一种超越自我道德的标准。而超越的需要,从人的本质来讲,既是人最高的意识层次,也是人最根本的自我意识。个体在宗教中寻得了对生命的超越。

陈兵[8]还从佛教研究的角度将民众趋向宗教的心理从畏惧、依赖、向上三种心理机能加以详细论述。他认为人类的宗教需求,大概以畏惧、依赖、向上三种心理机能为内因。畏惧,被认为是宗教特别是原始宗教产生的主要心理根源。先民们在强大、神秘的自然力量面前,深感自己弱小无力,从对地震水旱、风雨雷电、鬼神精灵、疾病死亡等的恐惧,产生屈服与崇拜心理,由屈服崇拜而向天地鬼神乞哀祈祷,献媚设供,甚而杀人祭神,贡献牺牲,以求神灵的宽宥保佑。这种低层次信仰,直到今天尚有残留。而渺小的个人在茫茫宇宙中的孤独感,是人内心深处产生畏惧的源泉,是最容易产生宗教需求的畏惧。依赖,指人在感到孤弱无力时,希望获得有力、可亲者如父亲等垂愍护佑的心理,就像儿童依恋父母一样。由这种心理,产生归投、敬爱、崇拜所依赖对象的宗教感情。这是较为高级的宗教特别是多数一神教信仰的主要心理基础。。向上,准确地说是超越心理,是提高、提升自己境界或层次的意愿。在佛教中向上心从低到高可分多个层次,从完善人格、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生天成仙,到天人合一、与道合真,及至解脱自在成就佛果,都包摄在向上心的范围。

这三种心理机能并非仅仅属于宗教,只有当人遇到人力、人智所无法解决而又亟欲解决的切身问题时,才会从这三种心理机制产生宗教信仰。人的生存难免各种自然的、社会的压迫和苦难。无力战胜自然灾害的人,在遇到天灾时,容易从畏惧心理出发,相信主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神鬼精灵。人生的旅程往往崎岖不平,人的命运机遇和前景对多数人而言带有神秘性、非自主性,当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灾难和医药罔效的沉疴重病等困境无力自拔时,容易由依怙心理出发求神拜佛。因遭受某种打击对生活和人生灰心失望者、厌世者,容易产生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需求,而极其聪明,对宇宙人生、人的存在问题考虑甚深,具有哲学气质者也容易产生超越性的、向上的宗教信仰。

2、民众宗教信仰活动中的心理体验

宗教心理的另一层指宗教信仰者在其信仰活动中所获得的与宗教相关的各种心理体验。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相关论述较少。戴晨京[9]认为,宗教心理是一种自觉的宗教行为而产生的体验,它类似某种心理条件反射。宗教心理与宗教情感,在形式上有其相似性,但两者之间有着区别,宗教情感是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交往中形成的,是自发的,而宗教心理则是通过宗教方式诱导的,是有目的的一种行为,或者说,宗教心理是为了体验这种心理而进行的。正是为了体验宗教心理,人们创造了各种的宗教物象、宗教礼仪、宗教艺术、宗教音乐等等,以营造宗教氛围。宗教心理在宗教礼仪中有着较为集中的表现:物象礼仪(包括各种物祭),是以物的形式与神沟通;示象礼仪(包括膜拜、祈求、忏悔、许愿、祝福等)以规范化的动作过程来体验人与神之间的交感;意象礼仪(包括各种修行,如修持、修道、灵修、修心、修身、修功等),在一种人造的境界中进入人神交融天人合一状态。宗教心理形成了宗教信仰者的宗教经验,使信仰者形成特定的宗教理念,它在一定时候会产生巨大的意志力和爱心,因此在宗教发展史上不断有伟大而感人的宗教者出现。宗教心理以及在宗教心理基础上形成的伦理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阶段曾起过很重要的作用。

3宗教的社会心理功能

(1)、从个体角度看,最明显的是心理慰藉。也有心理学家称之为“幻想补偿功能”。杨宜音[10]认为,从广义上,任何一种有助于排解人的消极体验和克服内心冲突的影响,都可以称之为慰藉,而宗教慰藉的特殊性在于把人们面对的矛盾冲突转移到现实生活之外,以期得到神灵的救助,从而摆脱困扰,使心灵得到抚慰。

宋广文[11]认为宗教的心理慰藉功能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满足个人自我中心的需要:对死亡的超脱——死亡,对人类来说一直是不可超越的。死亡的焦虑必然使人产生解释死亡及死后状况的动机,宗教恰恰对人死后的归宿做出了妥当的安排,每种宗教都对死亡做出解释,并在人死后举行仪式,对死亡的意义给以说明,所有这一切,都是以让其信徒能够安详地面对死亡为目的的。安全感的获得——死亡虽然是对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最大威胁,但它决不只是一个身体上的问题。正因为我们会思考,生活中的许多不安全感才会在心理上反映出来。不同的宗教信仰者有不同的获得安全感的方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许诺给信徒一个天堂;佛教寻求超脱,要求信徒放下尘世的欲念,修得极乐。所有这些,都使信仰者确信可以挣脱威胁人类安全的困境。权力和地位的补偿——当大多数人想到自己在茫茫宇宙中或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的地位时,免不了在某种程度上感觉到渺小与无能为力。宗教对此多少起到了补偿作用。无论哪种宗教,都使信徒相信,只要依从教义的明示,通过积善行德、苦修及保持信仰,必将进入美好的境界。这种心理的慰藉作用是相当强烈的。二是满足追求理想或价值的需要:马斯洛在需要五层说基础上,后期又提出一种超越自我的需要,他称之为“超越需要”。宗教是追求理想与价值的强大动力。所有宗教都认为,为了超越自娱自乐的动物水平,人类必须认识到更高层次的超越自我的价值,并为之努力。对另一些信教者来说,极大的努力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但往往力有未逮,宗教使他们在其宿命观中得到解脱,就此而言,宗教可以使人的精神免于崩溃,可以调节信教者的失落与愤懑。三是满足探究世界本源及解释我们自身的需要:人类对外界及自身具有探究的本能。现代科学已经提供了对于自然的可靠的解释,如关于地震、飓风、火山爆发以及水灾等的本质和原因的解释已相当详尽。但科学并未穷尽所有的答案,对于人类及人的心灵的研究更是不能令人信服。而对于这些,宗教提供了信教者可以坦然接受的说法。

林彬[12]认为宗教还有如下功能:(1)宣泄:社会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承受了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而有些人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或不能向他人倾诉,尤其是一些性格内向、自我保护机制过强的个体。这种极端封闭的情况,给个体带来的是激烈的内心冲突与极度的苦闷焦虑,此时宗教信仰就可以给个体一个释放内心积郁的空间。(2)升华道德情操:宗教在满足人们利己心理的同时,引导人们将心比心,凡事先从别人的立场出发,弘扬利他精神,升华道德情操。(3)自觉地约束言行举止:各种宗教都直接或间接地描述了恶者多行不义的悲惨下场。西方的基督教认为行恶者只能下地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我国民间宗教普遍认为,做坏事会遭天谴。佛教的轮回观念表明,个人的灵魂要经历无数次的转世再生,行恶必有恶报甚至无法转世。这些宗教观念约束着教徒的一言一行,让教徒在嫉恶的同时更要忌恶。

罗映光[13]认为,宗教对人具有调节心理平衡、消除不良心理、增进身心健康、提升精神境界等多重性功能。但宗教也容易使人产生宿命论思想,产生逃避现实倾向,使人减弱改造社会现实的愿望。

(2)、从群体角度看,宗教有社会认同功能。宗教通过使人们对现存社会关系、社会秩序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角色的接受和认同,从而具有维护与稳定社会的功能,从而拥有了与所在社会相适应的内涵。

李向平[14]认为,认信、皈依、受洗等概念都表示一种选择性的自我认同,其中,信仰选择、个人虔信程度等,是信徒的个人认同,而宗教团体与凡俗社会之间以及与其他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互动,则可以呈现为一种群体间的社会认同。这意味着宗教组织成员及其共同拥有的信仰,同时还意味着能够使宗教信徒个体成员作为一个“我们”行事的制度,定义了宗教组织、信仰者个人与凡俗社会里各类他者之间的种种关系。

李天雪[15]所做的民族心理研究表明,一旦宗教信仰为某一民族成员的心理所认同,这一民族成员之间将由共同的宗教信仰,随之产生了某种共同的宗教情感,从而增强了对同属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宗教对增强该民族的内部团结和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万明钢、王亚鹏、李继利[16]所做的关于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调查也支持了这一点,将宗教认同看作是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方面。

4、中国人宗教心理的特点

袁银传[17]在对农民小生产者的宗教心理加以分析后得出,农民小生产者的宗教心理是与封建迷信活动和各种民俗崇拜交织在一起的,具有多神崇拜、崇敬祖宗、求索型取向和世俗功利化宗教仪式的特点。

梁丽萍[18]在对汉民族宗教信仰的研究中指出,“王权社会”、“儒教中国”的特点造成中国传统社会汉民族淡泊的宗教价值观;“宗法社会”、“巫术残余”的状况导致汉民族痴狂的宗教情绪;而中国哲学的政治化与人伦化特点和中国文化的“小传统”直接影响了汉民族的宗教信仰素质。具体表现为:汉民族的百姓见神就拜、见神就信,宗教崇拜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汉民族对神有着强烈的依赖,甚至形成了随意造神的传统;汉民族不仅在神祗认同上具有随意性的特点而且在实际的宗教活动中也表现出散漫的倾向;汉民族的宗教信仰具有功利性、契约性;汉民族的宗教行为具有外在化、简单化的倾向。

5、宗教徒认同心理研究

近年来,国内关于宗教心理的研究比较关注宗教认同方面。于鹏杰、陈昌文[19]在他们所做的研究中,将西部地区宗教认同状况的共性归纳为:(1)、西部民族地区个体具有高度的民族宗教认同感,一般的个体都有信仰,并且具有相应的宗教行为,甚至有的民族整体信仰某一宗教。不同宗教的信仰者以及同一宗教的不同信仰者的宗教认同的强弱程度是不同的。(2)、西部地区个体的宗教认同一般是通过家庭的社会化获得。(3)、西部地区个体的宗教认同大多数已经只是一种单纯的宗教徒的名分了,并且日常的仪式行为逐渐简单或减少,个体的自我深度投入程度下降。

李向平[20]所做的调查表明,广大佛教徒对于佛教因果报应的道德教化功能还是具有相当的深刻的体认的。不过,地区、职业的不同也会在此方面有所反映,各类职业、不同生活经历的佛教徒对于基本的佛教教义及其原则,各自具有不同的认同角度,佛教意识的深浅也出现相应的差异。佛教信徒的宗教认同基本没有问题,但是在具体认同程度上则呈现差异,从而说明了信徒们的宗教认同,大抵上是私人性强而社会性弱、个人性突出而团体功能淡出。

梁丽萍[21]认为宗教徒的宗教认同是一个在自我发现和自我指导中不断建构的过程,其中,“人际网络”的导引是认同建立的初始媒介,而个人特定的宗教体验则是认同建立的关键要素。宗教徒的宗教认同是相关的宗教认知与特定的宗教体验交互作用下的意志选择。教义对于宗教徒宗教认同的构建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她将促进宗教徒宗教认同发展的理性与判断因素归于三个方面:其一是个人在信仰生活中所获得的某些“福报”,如疾病的治愈、身体的康复、家庭及周围人际关系的改善、事业的顺达及意外事件的逢凶化吉;其二是个人在参与信仰团体的崇拜活动中所获得集体归属感;其三是个人在信仰生活中由于教义的学习和仪式的参与所获得心灵状态的改善。

6、青少年宗教心理的研究

李雄鹰[22]通过对回族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影响回族青少年宗教价值观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社区、家庭、学校、清真寺。首先,社区为青少年宗教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背景,整个社区的宗教氛围有“淡化”倾向。这一倾向对青少年的宗教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家庭在青少年宗教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有决定性作用,家长对子女的信仰期待有所降低。再次,学校在客观上对青少年宗教价值观的形成起负强化作用。从实际上看,学校教育对宗教知识的获得、伊斯兰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最后,清真寺本应该是宗教信仰形成的重要场所,但由于青少年没有时间或不愿去清真寺学习,导致清真寺的应然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整体上,回族青少年宗教价值观有“淡化”倾向,他们的宗教价值观具有外在、遵循传统的特点,并倾向与肯定宗教的负价值。 

丁小斌[23]以宗教态度、宗教内外动机取向为切入点,采用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互为印证的研究思路,研究了多民族杂聚地区回族中学生的宗教世界,初步确定了中学生宗教信仰的阶段性特点。研究发现:第一阶段质化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回族初二、高二中学生是伊期兰教的信仰者。从程度上来讲,高二学生比初二学生更为深刻、更为积极。中学阶段是回族学生从遵从型宗教向内在型宗教过渡的时期,在初二学生身上表现出典型的遵从型宗教的特点,在高二学生则表现出内在型宗教的特点。随后的量化研究也为质化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宗教态度上,回族高二学生与初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1);在内外宗教动机取向上,回族初二学生的出现负相关(-1.20),高二学生表现出更高的负相关(-4.28),且相关达到显著。

赵国军[24]将自我概念看作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结构系统,宗教意识是纳于自我概念之中的某一特殊维度,以此在自我概念的领域内探讨了青少年的宗教意识。他依次探讨了自我概念中宗教意识的存在状态和外在提取程度,自我对宗教意识与自我概念维度的评价比较,宗教意识在年级和性别方面的差异,宗教意识与价值取向的关系以及宗教意识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等内容。研究发现:民族自治区穆斯林中学生自我概念中的宗教意识外在表现程度较低;其宗教意识属于自我概念的主体性维度;宗教意识的发展趋势呈现年级和性别差异,对价值取向产生一定影响;在宗教意识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教养、宗教社区氛围、同伴互动和自我宗教行为的投入程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家庭起着核心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宋兴川:重视我国宗教心理学问题的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杨彦明:八种信教的心理现象,世界宗教文化2003年第3期

[3].董西彩:宗教信仰:一种心理逃避还是超越,论坛,2004年第4期

[4].[5].同[2]

[6].林彬:略论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7].同[3]

[8].陈兵:佛教的宗教信仰心理观,法音,2001年 第5期

[9].戴晨京:宗教心理的社会作用,中国宗教,2003年第12期

[10].杨宜音:略论宗教崇拜的社会心理功能,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

[11].宋广文:宗教心理功能初探,求是学刊,1996年第4期

[12].林彬:略论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3].罗映光:试论宗教心理调节功能的现代社会价值,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4].李向平:伦理·身份·认同——中国当代基督教徒的伦理生活,社会学人类学

[15].李天雪:论宗教对民族心理的渗透作用,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6].万明钢,王亚鹏,李继利:藏族大学生民族与文化认同调查研究,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5期

[17].袁银传:小生产者宗教心理分析,求是学刊,1996年第6 期  

[18].梁丽萍:中国人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9].于鹏杰,陈昌文:对西部地区宗教认同状况的分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0].李向平:“信仰但不归属”的佛教信仰形式——以浙闽地区佛教的宗教生活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

[21].同[18]

[22].李雄鹰:回族青少年宗教价值观社会化的质化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23].丁小斌:回族中小学生的宗教世界 ,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24].赵国军: 穆斯林中学生自我概念中宗教意识的研究,西北范大学 2004年硕士论文

[25].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26].时蓉华,刘毅:中国民族心理学概论,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27].裴惠云: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民俗心理的影响,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第16期

[28].魏德毓:观音传说与民众宗教信仰心理,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29].李玲珑:论元代四大悲剧中的民俗心理特点,青海民族研究,2005 年第 4期

[30].余险峰:不可忽视民间信仰问题,中国宗教,2003第9期

 

[31].吴晓东:简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结构,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2].王忠丽:民俗心理探微,职大学刊,1994年第2期

[33].刘道超:择吉民俗之性质、特征及长期传承之原因探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4].罗勇、王院成民间风水信仰的心理解读——以赣闽粤客家地区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2期

[35].孙永兰:汉字构形和民俗心理,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9年第6 期

[36].夏维波:中国古代蜡祭的民俗心理探析,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2期